目录
183 关系: AMC航空,十二伊玛目列表,卡爾巴拉,反犹太主义,古兰经,君王大道,塞利姆一世,塔布克之戰,大屠杀列表,夜行登霄,奥斯曼·本·阿凡,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历史,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奥斯曼-沙特战争,奧斯曼帝國的滯止,妇女章,宰德·本·阿里,宗教隔離,安薩里,安薩里 (頭銜),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巴孛,巴德尔之役,不信者,帝国列表,两圣地监护人,中东,中東最大都會區列表,希吉拉,布斯拉,世界史年表 (1世纪-10世纪),亚喀巴湾,亞歷山大國際機場,亞洲航空集團航點,库巴清真寺,延布,什叶派,伊吉拉特 (恐怖主义),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亞),伊玛目侯赛因圣陵,伊玛目阿里清真寺,伊玛目沙米勒,伊瑪目馬立克聖訓集,伊本·白图泰,伊本·易斯哈格,伊朗曆,伊斯兰历,伊斯兰教,伊斯蘭學校,... 扩展索引 (133 更多) »
AMC航空
AMC航空是一家包機航空公司,總部在開羅。提供由歐洲至埃及旅遊目的地的包機航班,也有國內和國際包機服務、VIP航班、軍事運輸和濕租。樞紐機場為開羅國際機場,重點城市包括古爾代蓋國際機場、沙姆沙伊赫國際機場、博格薩爾瓦多阿拉伯機場、盧克索國際機場。.
查看 麦地那和AMC航空
十二伊玛目列表
十二伊玛目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主流派别十二伊玛目派尊奉的十二位伊玛目,十二伊玛目派认为他们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精神和政治继承人。根据十二伊玛目派神学,穆罕默德的继承人是一位纯洁的贵人,他不但要公正地治理穆斯林共同体,还能理解和解释神圣的法律,并领会其隐义。穆圣和伊玛目们的言行是穆斯林共同体所有成员的指引和仿效的典范,因此,伊玛目必须是无谬和免罪的、并且由安拉(真主)通过降示给穆圣的神谕(نص)亲自选定的人。十二伊玛目派穆斯林相信穆圣在十二继承人圣训中就已经预言了十二伊玛目的出现。 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和伊斯玛仪派两大分支都认为神智()是穆圣和伊玛目们灵魂的源泉,并给予他们深奥的知识即智慧(),而他们所遭受的磨难是真主对他们信徒的一种恩典。尽管伊玛目并不接受真主的启示(),但他与真主的关系密切,他通过神的引导来引导民众。他也受藏在他身上的秘密典籍如《贾米亚》()和《贾夫尔》()的引导。对于真主神圣的指引的信仰是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和伊斯玛仪派两大分支的基本信念,它基于以下的学说,即真主是不会离开世人,让他们没有神圣的指引的。 根据十二伊玛目派的说法,总会有一位时代的伊玛目,他是由真主任命的、在穆斯林共同体中所有信仰和法律事务的权威。在十二伊玛目派看来,穆圣的堂弟暨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是这一系列的第一任伊玛目,他是穆圣合法的继承人,而他的继任者则是他与穆圣之女法蒂玛的男性后裔们。除了第三任伊玛目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是第二任伊玛目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弟弟外,每一任伊玛目都是前一任伊玛目的儿子。第十二任、也是最后一任伊玛目是穆罕默德·马赫迪·蒙塔扎尔,十二伊玛目派相信他至今依然在世,只不过隐遁起来,直到世界末日他会复临人间,将公正带给世界。.
查看 麦地那和十二伊玛目列表
卡爾巴拉
卡爾巴拉(كربلاء)是伊拉克的城市,位於首都巴格達西南100公里,座標,是卡爾巴拉省的首府,2003年人口572,300,是什葉派的聖城之一,地位僅在麥加、麥地那和納傑夫之後。卡爾巴拉是伊拉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經濟收入來自朝覲的遊客和農產品,城市劃分為宗教中心的舊城區和住宅區的新城區,城內有超過100所清真寺和23間宗教學校。.
查看 麦地那和卡爾巴拉
反犹太主义
反犹太主义是一種意識型態,對於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歐洲、亞洲及阿拉伯也有。 「反猶太主義」的原文(Antisemitism、Anti-Semitism 或 anti-semitism)直譯為反閃族主義。在字面意義上,反閃族主義是對於所有閃族的反感情緒,虽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人,但是這個名詞在歐洲特指對於猶太人的仇恨情緒。這個名詞在1873年首次在德國出現,同義詞是「仇恨猶太人者」(Judenhass,Jew-hatred)。.
查看 麦地那和反犹太主义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查看 麦地那和古兰经
君王大道
君王大道(阿拉伯語:الطريق الملوكي;英語:King’s Highway),古代近东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贸易通道。它从埃及开始穿越西奈半岛经过约旦南部的亚喀巴,往北向外约旦和大马士革直到幼发拉底河。除了作为贸易经商的通道,君王大道也是近东朝圣者的主要路线。 拜占庭时期和十字军时期,在君王大道沿途的高地建造了坚固的城堡和要塞作为保护基督教朝圣者和商旅。西元7世记到16世记,穆斯林占据了这条路线,成为穆斯林从叙利亚、伊朗等沿途国家到圣城麦加的穆斯林朝圣的路线,也称为「朝觐之路」。君王大道穿越了外约旦的沙漠地带,主要的公路使用者为沙漠内陆地区的居民。 在今天的约旦境内的35号和15高速连接了在北部的伊尔比德与南部的亚喀巴 。南部的路线穿越了许多的乾谷,形成宛如蛇般弯曲连绵的低速行驶道路。.
查看 麦地那和君王大道
塞利姆一世
塞利姆一世(Selim I;),绰号“稳固的”(Yavuz),英语绰号则为“冷酷的”、“嚴峻的”(the Grim),是奥斯曼帝国從1512年到1520年的蘇丹,在位期间为奥斯曼帝国广开国土。 父親巴耶塞特二世,母亲古爾巴哈可敦。他殺了他的兄長艾哈邁德,1512年迫使父親禪讓,巴耶塞特不久去世。塞利姆一世即位後仿效其祖父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做法,殺死自己的兄弟及姪兒,清除可能覬覦王位的人。以往他的父親巴耶塞特二世與他的叔叔杰姆蘇丹之間及他與兄長艾哈邁德之間的爭鬥,使他決心殺死自己的兄弟。.
查看 麦地那和塞利姆一世
塔布克之戰
塔布克之戰(阿拉伯語:غزوة تبوك;英語:Battle of Tabouk、Battle of Tabuk)據說是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10月領導進行的一次軍事遠征。據穆斯林的傳記所載,穆罕默德領導三萬人北上至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塔布克,意圖與拜占庭軍交戰。即使這戰事表示了拜占庭-阿拉伯戰爭的開端,這都不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戰事。沒有當代的拜占庭文獻記載塔布克之戰,許多的細節都是來自後世穆斯林的資料。由於兩軍並沒有相遇,一些西方學者質疑塔布克之戰相關細節的真實性。塔布克之戰在阿拉伯世界被廣泛認同是史實。 塔布克之戰據說發生在伊斯蘭曆9年。據印度穆斯林作家賽義夫·拉赫曼·穆巴拉克普里所著的聖徒傳《密封的花蜜》所載,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認為阻止穆斯林的勢力繼續擴張成為燃眉之急,遂起了征服阿拉伯之意,不然穆斯林的勢力會變得相當強大,會為鄰近的阿拉伯地區帶來麻煩及不穩定的因素。據穆斯林的文獻所載,希拉克略召集了數量龐大的拜占庭軍隊及支持羅馬的加薩尼人(Ghassanids),對穆斯林發動了攻勢。 在敍利亞及麥地那之間通商的納巴泰人將這個威脅的傳言帶到麥加。他們將希拉克略備戰及據說軍隊數量高達四萬至十萬人的消息傳達到這裡,軍隊當中還包括拜占庭的盟友盧克漢姆、裘得漢等部落。 穆罕默德認為應防範及調查可能存在的威脅,於是組成前往敍利亞的遠征隊。當時正處於饑荒,錢財不多,穆斯林仍竭力捐助,遠征隊得以啟程。 穆罕默德向北面的塔布克進發,與以往的伊斯蘭軍隊比較,三萬人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穆斯林在此前從來沒有組成這種規模的軍隊前行。 抵達及駐紮在塔布克後,穆罕默德準備迎戰拜占庭人,然而拜占庭人卻沒有到來。穆罕默德在塔布克逗留了一段日子,又偵察了鄰近的地區,都沒有發現拜占庭人的蹤跡。據傳希拉克略當時在希姆斯(Hims)。據一些穆斯林史學家所述,在得悉穆罕默德向北推進後,希拉克略可能已放棄了進攻。值得注意的是,希拉克略在630年以虔誠基督徒的身分赤足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並修復聖墓教堂的真十字架。 不過,有一些意見認為穆斯林軍隊在人跡罕至的阿拉伯半島上贏得了名聲。 一些當地的部族向穆罕默德效忠,同意繳納吉茲亞稅。穆罕默德向這些部落保證他們的宗教自由。 塔布克之戰的長遠影響是一些阿拉伯部落不再支持拜占庭人,轉而加入穆罕默德一方,擴大了穆斯林的勢力。.
查看 麦地那和塔布克之戰
大屠杀列表
本列表按照发生年代的先后顺序列举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大屠杀。.
查看 麦地那和大屠杀列表
夜行登霄
夜行登霄(الإسراء والمعراج),指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记载的先知穆罕默德显现的一次神迹。 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在621年7月27日(回历前1年7月17日)的夜晚,真主命令天仙哲伯勒依来带着神兽布拉克来麦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哲伯勒依来的陪伴下,瞬间即乘布拉克赶到了遠寺(相傳是耶路撒冷)。是为“夜行”。 然后,按照一些圣训的说法,穆罕默德登上登霄石从今日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大約位置登上七重天。穆罕默德登上第六层时,见到了穆撒(即摩西),穆撒向真主礼了三拜,因此现在穆斯林把这三拜作为副天命。穆圣遨游到第七层时,见到了天堂和火狱等,旅程的最後,透過真主的光芒,受真主指示说今后所有穆斯林每天必须礼拜五十次。穆罕默德返回到第六层重新遇见穆撒时,穆撒提醒其五十拜远远超过了穆斯林的承受能力。穆罕默德于是连续九次求真主减少礼拜次数,直至减到一日五拜。黎明时分,穆罕默德即重返麦加。是为“登霄”。 根据这一说法,耶路撒冷成为穆斯林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城,而登霄节也成为伊斯兰教的紀念日。 File:Miraj by Sultan Muhammad.jpg|夜行登宵 Inside_the_Dome_of_the_Rock.jpg|登霄石照片 File:Al-Buraf Hafifa.jpg|繪畫中的布拉克神獸 Category:穆罕默德 Category:古兰经中的事件.
查看 麦地那和夜行登霄
奥斯曼·本·阿凡
奥斯曼·伊本·阿凡(阿拉伯文: , 574年~656年6月17日),為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的第三代哈里發(644年~656年在位)。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 遜尼派認為他是四位“正統哈里發”中的一位;而什葉派則認為他與前兩位哈里發一樣都是篡權者。 奧斯曼·伊本·阿凡出身於麥加古來氏族中的倭馬亞家族,年紀比先知穆罕默德略小。在以兄長阿布·蘇富揚為代表的大部分倭馬亞家族成員激烈反對穆罕默德傳佈伊斯蘭教時,奧斯曼卻是穆罕默德最初的信徒和最親密的戰友之一。奧斯曼迎娶了穆罕默德的兩個女兒。當穆罕默德被迫離開麥加後,奧斯曼和妻子參加了伊斯蘭教徒向埃塞俄比亞的移民(當時移民的穆斯林家庭共有十五個),以及後來向麥地那的移民。 644年11月3日第二任哈里發欧麦尔·本·赫塔卜被一名波斯釋奴遇刺身亡之後,奧斯曼則被推舉為第三代哈里發。他的執政時期的特點是,大量任用倭馬亞家族成員擔任要職。奥斯曼的堂侄、大馬士革總督穆阿威亞在奥斯曼任哈里發時成為整個敘利亞的總督。在奧斯曼統治時期,最後編訂了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然而,什葉派一直否認奧斯曼對《古蘭經》定型的功績。什葉派認為,《古蘭經》中原有的許多關於先知穆聖的堂弟兼女婿、也是什葉派的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篇章由於奧斯曼的偏見而被删改了。 在奧斯曼執政时代,阿拉伯游牧騎兵仍然所向無敵。據守伊朗的薩珊王朝被消滅了;在歐麥爾時代征服北非的將領阿邁爾·伊本·阿斯挫败了東羅馬帝國奪回埃及的計劃。高加索地區和塞浦路斯也在軍事壓力下成為伊斯蘭教世界的一部份。 雖然奧斯曼任內消滅了據守波斯的薩珊王朝,將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大為擴張,並且編纂成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而有不小的貢獻,但是奧斯曼也因為用人唯親而引發周遭人士的不滿。656年,來自伊拉克和埃及的宗教激進分子组成的刺殺集團於麥地那包圍了奧斯曼的住所。6月17日,奥斯曼被一群破門而入的刺客杀死。當奥斯曼被刺時,他正在閱讀《古蘭經》。 在奧斯曼·伊本·阿凡遇刺後,其堂侄穆阿威亞反對先知的堂弟阿里成為新一任哈里發;他公開展示奧斯曼的血衣,暗示奧斯曼實被阿里所害。奥斯曼的遺體則被安放在麥地那。 Category:哈里發 Category:656年逝世.
查看 麦地那和奥斯曼·本·阿凡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麦地那和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历史
奥斯曼帝國的历史始于東羅馬帝國的衰落。1299年,奧斯曼土耳其人部落首領奧斯曼一世稱蘇丹(即王),正式建立奧斯曼帝国,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使東西文明得以統合。1453年,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了拜占庭帝國。16世紀初是奧斯曼帝國的強盛時期,其疆域已包括以前的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的大部份領土。從塞利姆一世開始,蘇丹即自稱哈里發,雄踞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地位。18世紀,奧斯曼帝國成為歐洲列強的角逐場。奧斯曼帝国於19世紀初趨於末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奥斯曼帝國因而分裂。1922年凱末爾領導起義,推翻帝國,擊退歐洲勢力,廢除了蘇丹和哈里發的制度,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奥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麦地那和奥斯曼帝国历史
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
这是一个-zh-hans:奥斯曼帝国;zh-hk:鄂圖曼帝國;zh-tw:鄂圖曼帝國;-历代苏丹的列表,其中从塞利姆一世开始的苏丹还拥有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称号。 奥斯曼王朝的诸位苏丹在1299年至1922年的六百多年时间里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苏丹统治着北自匈牙利、南至索马里、西起阿尔及利亚、东到伊拉克的广袤土地。帝国首都最初在安纳托利亚的布尔萨,1366年迁都巴尔干的埃迪尔内,1453年占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更名伊斯坦布尔,一直到帝国灭亡。尽管由于难以区分史实和传说,使得帝国的早期历史众说纷纭,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如下观点:奥斯曼帝国在约1299年时建立,它的第一位统治者是乌古思突厥人卡耶部落的首领(汗)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一世建立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朝和帝国延续了六个多世纪,共有36位苏丹执掌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结果战败,帝国随即土崩瓦解。战胜的协约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和随即爆发的土耳其独立战争导致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诞生。.
奥斯曼-沙特战争
奧斯曼-沙特戰爭(الحرب العثمانية السعودية,Ottoman–Saudi War),又稱為奧斯曼-瓦哈比戰爭(الحرب العثمانية الوهابية,Ottoman–Wahhabi War),是1811年至1818年期間奧斯曼帝國埃及省和第一沙特王國之間的戰爭。最終埃及帕夏(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在多場戰役中獲勝,並消滅第一沙特王國。.
查看 麦地那和奥斯曼-沙特战争
奧斯曼帝國的滯止
奧斯曼帝國的滯止(土耳其語:Osmanlı Devleti duraklama dönemi)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張達致顛峰以後的一段時期。在這一時期,帝國的軍威仍盛。在此後,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力量銳減,使它失去了大量領土。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象徵著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極盛疆域。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帝國衰落的開端。.
查看 麦地那和奧斯曼帝國的滯止
妇女章
《妇女章》(سورة النساء,Sūrat an-Nisā)是《古兰经》的第四章节(苏拉),拥有176个节句(阿亞)。妇女章是第87个降示的,降示于麦地那(即为麦地那篇章)。该篇章之所以名为妇女章,是因为该章内多次提及妇女(如第34、127 - 130节句)。Haleem, M.
查看 麦地那和妇女章
宰德·本·阿里
宰德·本·阿里(,拉丁转写:Zayd ibn ‘Alī;)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第四任伊玛目阿里·本·侯赛因·宰因·阿比丁之子,也是宰德派认定的第五任伊玛目。他早年曾师从穆尔太齐赖派的瓦绥勒·本·阿塔学习,受到该派“意志自由论”和“《古兰经》被造说”的影响,宣称阿里和法蒂玛的任何一名后裔都有权成为伊玛目,主张平均分配政府收入,反对不义的统治者,被拥戴为库法的伊玛目。和一般的什叶派不同,宰德认为,尽管阿里比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更有资格继承哈里发的位置,但既然大多数圣门弟子都同意向他们(指伯克尔和欧麦尔)效忠,就应该承认他们的地位,因为“圣门弟子最了解他们的情况”。 740年,宰德在领导反对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希沙姆·伊本·阿卜杜勒·馬利克的武装起事中身亡,并被钉在十字架上,其后裔和追随者则组成了宰德派。.
查看 麦地那和宰德·本·阿里
宗教隔離
宗教隔離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宗教進行隔離的一種社會現象,也指法律規定或隱含的隔離制度。.
查看 麦地那和宗教隔離
安薩里
罕默德·安萨里(一作加札利;ابو حامد محمد ابن محمد الغزالی,),在波斯呼羅珊圖斯出生及逝世。他是波斯裔伊斯兰神学家、法理学家、哲学家、宇宙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是逊尼派伊斯兰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被认为是怀疑论的先驱,在他的主要著作《》中,他改变了早期伊斯兰哲学的方向,将它由伊斯兰玄学带入因果论的时代。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安萨里是繼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後,最有影響力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文明中將安萨里視為是,也就是復興者,依照傳統每世紀會有一個復興者出現,復興他們的信仰Dhahabi, Siyar, 4.566-->。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從在科學和信仰上的運動反而是伊斯兰科學進展的損害。安萨里的著作也改變了伊斯兰教的哲學,像早期的伊斯兰新柏拉圖主義是以古希腊哲学,但在受到安萨里驳斥後,一直無法恢復過來。安萨里也提出了當時正統的伊斯兰信仰,和蘇菲主義有密切的關係。後來正統伊斯兰信仰和伊斯兰神秘主義仍然各自發展,但保有對彼此的接納,因此不會試圖譴責或掃除消滅另外一方。.
查看 麦地那和安薩里
安薩里 (頭銜)
安薩里,是南亞與中東一個穆斯林頭銜,是指祖先是協助穆罕默德遷徙至麥地那的輔士。.
查看 麦地那和安薩里 (頭銜)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
巴基斯坦國際航空(پاکستان انٹرنیشنل ایئر لائنز;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 PIA)是巴基斯坦的國家航空公司和国有企业,前身是東方航空,成立於1955年。它曾经被看作是亚洲最好的航空公司。总部在喀拉蚩真納國際機場。它有航班飞往24个国内和亚洲、欧洲以及北美27个国家38个国际机场。樞紐有喀拉蚩真納國際機場和拉合爾阿拉马·伊克巴勒国际机场,第二樞紐為伊斯兰堡贝娜齐尔·布托国际机场、白沙瓦國際機場、费萨拉巴德国际机场、奎达国际机场、锡亚尔科特国际机场和木尔坦国际机场。 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受国防部管理,2008年5月它有18043名职员。.
查看 麦地那和巴基斯坦国际航空
巴孛
巴孛(Báb,),原名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波斯文:سيد علی محمد),波斯设拉子商人,巴比教的创立者,巴哈伊信仰三个中心人物之一。1844年5月23日,他宣称自己为伊斯兰教什叶派预言的卡伊姆(或称作马赫迪),他以巴孛(the Báb)作为自己的称号,意即「大门」。他启示了大量的书简,说明自己弥赛亚的地位,新信仰的教义,构成了新的宗教律法。他的启示最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支持者。新信仰遭到了伊朗什叶派神职人员的反对,并遭致伊朗政府的镇压,数以千计的信众(即巴比信徒)被迫害和屠戮。1850年在大不里士被枪杀,时年30岁。 巴哈伊信徒认为,巴孛是以利亚和施洗者约翰的再来。而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巴哈欧拉是巴孛的追随者,则声称自己完成了巴孛的预言,是「上帝将要显圣的祂」。.
查看 麦地那和巴孛
巴德尔之役
巴德尔之役,也作笆都爾之戰、白德尔之役、拜得尔战役(Battle of Badr,غزوة بدر)等,是发生在公元624年3月14日(伊斯兰历中的17賴買丹月, 2 AH),地点位处西阿拉伯半岛的漢志区(如今的沙特阿拉伯所在地),是伊斯兰教早期甚为重要的一场战役,是穆罕默德在麦加与其古莱什的反对者的较量的转折点。巴德尔之役在伊斯兰教历史之中被认为是决定性的胜利,是神迹显现,亦或是穆罕默德的战策天才之显现,也是《古兰经》中为数不多特别提到的战争之一。.
查看 麦地那和巴德尔之役
不信者
教徒(Infidel,字面意“不信者”)為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對無宗教或異教人士的稱呼。在一神教世界通常為罵人詞彙。不過某些伊斯兰教学者认为伊斯蘭教中引用“異教徒”一詞為中性詞,泛指有不同信仰的人 "Infidel" in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Theology and Religious Studies, p.
查看 麦地那和不信者
帝国列表
这是按地理区域排列的帝国列表,这些帝国影响远远超越自身地理和文化限制并支配着世界的其他地区。本列表包括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有影响的「廣義帝国」,而非局限于狹義帝國(君主必須為皇帝或國號為帝國的国家)。一些历史学家可能把以下列出的一些帝国用「朝代」的概念代替。.
查看 麦地那和帝国列表
两圣地监护人
两圣地监护人(阿拉伯语:,拉丁化:Khādim al-Ḥaramayn al-Sharīfayn)或译两圣寺的服侍者、两圣地的管理者、两圣地护卫者、两圣地之--、两圣寺之--等,是一个伊斯兰教的头衔,为历代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奥斯曼帝国苏丹和现在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所使用。 如今,该头衔被同时兼任瓦哈比派领袖的沙特王国国王所拥有,也是国王的正式头衔,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
查看 麦地那和两圣地监护人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查看 麦地那和中东
中東最大都會區列表
中東最大都會區列表列出中东最大的30個城市群,資料來源為2014年城市人口報告(CityPopulation Studies)。.
希吉拉
希吉拉(阿拉伯语:,羅馬字:Hegira/Hijrath),旧译徙志,又译作希吉来、黑嗤拉、黑吉拉,原意为“出走”、“离开”,后来变为西元622年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带领信众离开麦加,迁移到叶斯里卜(麦地那)这个事件的简称。由于这是伊斯兰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後世將西元622年被定為伊斯蘭曆的元年,因此伊斯兰曆又被称为“希吉拉曆”或“希吉来曆”。.
查看 麦地那和希吉拉
布斯拉
布斯拉(بصرى /)是敘利亞的古城,位于该国西南部德拉省德拉区,距離首都大馬士革140公里,海拔高度850米。剧叙利亚中央统计局2004年统计数据,该城拥有居民19,683人,其中绝大多数为逊尼派穆斯林。Batatu, 1999, p. 布斯拉古城曾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会,阿拉伯帝国时期仍然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奥斯曼帝国统治后逐渐衰落。古城遗址于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查看 麦地那和布斯拉
世界史年表 (1世纪-10世纪)
*1年:公元纪年始年.
亚喀巴湾
阿卡巴湾(Gulf of Aqaba)(خليج العقبة;Khalyj al-'Aqabah),也称埃拉特湾(מפרץ אילת),是红海的一个大海湾,位于紅海北端的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大陆以西。其海岸線分屬四個國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地阿拉伯。 西奈半岛在红海北部形成了两个海湾,阿卡巴湾在其东方,而苏伊士湾则在其西方。阿卡巴湾最宽处宽24公里,从蒂朗海峡向北延绵160公里至以色列与埃及和约旦的边界,这里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都是战略上重要的经济港口和驰名的渡假胜地。1950年代以阿衝突之際,沙烏地阿拉伯將阿卡巴灣的蒂朗(Tiran)和塞納菲爾(Sanafir)2座無人島托付埃及保護,2016年計畫將這2座島歸還給沙國。 阿卡巴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最深處位於海灣的中央,有1850米深,比更寬闊的苏伊士湾還要深100米。.
查看 麦地那和亚喀巴湾
亞歷山大國際機場
亞歷山大國際機場(مطار الإسكندرية الدولي,)是亞歷山大港的民航機場。 2007年,亞歷山大國際機場的客運量達795,128人次,比2006年增加28.3%。.
查看 麦地那和亞歷山大國際機場
亞洲航空集團航點
下表為亞洲航空集團所有的飛航航點(據2018年4月統計),共计26国(含特别行政区)140城。.
查看 麦地那和亞洲航空集團航點
库巴清真寺
库巴清真寺(阿拉伯文:)简称库巴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座清真寺,位于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麦地那(今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地那省省会)城外。库巴寺是由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尊称穆圣)奠基,并亲自主持建造而成的。 根据伊斯兰教传统,在库巴清真寺中跪拜两次(即在寺内做一次主麻拜)等于做了一次副朝。.
查看 麦地那和库巴清真寺
延布
延布(Yanbu' al Bahr,也简称Yanbu、Yambo、Yenbo,ينبع البحر,意为“海边的泉水”), 是红海的一大港口城市,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麦地那省,大约在吉达()以西300公里处,2004年时人口为188,400人。 Category:沙特阿拉伯城市.
查看 麦地那和延布
什叶派
什葉派(شيعة,,Shia,),來自شيعة علي(,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與遜尼派併列為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教派之一。什葉派與遜尼派各門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專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遜尼派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 什葉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認為什葉派人口數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葉派人士稱有30至35%。68%至80%的什葉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個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葉派中最主要的派別。2012年估計什葉派中有85%屬於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聖訓上記載,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為基礎,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視為是聖書(Nahj al-Balagha)的書籍Esposito, John.
查看 麦地那和什叶派
伊吉拉特 (恐怖主义)
伊吉拉特,意为“迁徙”,是指伊斯兰极端主义影响下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维吾尔族人有组织出境以便投身暴力恐怖活动。伊吉拉特人员为了真主而离乡背井,抛弃所有财产,迁徙集中到一个地方发动暴力活动,进行“圣战”。.
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亞)
伊德里斯一世,GBE(إدريس الأول,),本名賽義德·穆罕默德·伊德里斯·本·賽義德·穆罕默德·馬赫迪·塞努西,利比亞王國首任、亦是唯一一任國王,於1951年至1969年執政,他亦是塞努西穆斯林教派的教長。.
伊玛目侯赛因圣陵
伊玛目侯赛因圣陵(حرم الإمام الحسين,同时也是清真寺)又称侯赛尼耶陵园(,意为侯赛因的陵园)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第四大圣寺,仅次于麦加的禁寺、麦地那的先知寺和纳杰夫的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圣陵座落于今伊拉克的卡尔巴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外孙、什叶派第三任伊玛目即安葬于此,他于公历680年的卡尔巴拉惨案中遇难,遇难地点就离如今圣陵所在的位置不远。Shimoni & Levine, 1974, p.
查看 麦地那和伊玛目侯赛因圣陵
伊玛目阿里清真寺
伊玛目阿里清真寺或伊玛目阿里圣陵(حرم الإمام علي)位于今伊拉克的纳杰夫,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第三大圣寺,仅次于麦加的禁寺和麦地那的先知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堂弟暨女婿、逊尼派所承认的第四任正统哈里发、什叶派第一任伊玛目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即安葬于此。由于阿里有着“海德尔”(阿拉伯语:)的称号,这座陵寝建筑(同时也是清真寺)及其辖区也称海德里耶陵园(阿拉伯语:,意为海德尔即阿里的陵园)。根据什叶派的说法,阿里与先知阿丹(伊斯兰教中的亚当)和努哈(伊斯兰教中的挪亚)的遗骸一起安葬在这座圣陵中。.
查看 麦地那和伊玛目阿里清真寺
伊玛目沙米勒
伊玛目沙米勒(阿瓦尔语:Шейх Шамил;Şeyh Şamil;Имам Шамиль;الشيخ شامل,)是达吉斯坦和车臣的穆斯林山民领袖,哈吉。曾经在高加索战争期间抵抗俄罗斯帝国征服长达25年之久。在戰爭中以劣勢兵力屢敗俄軍精銳部隊,兵力比甚至懸殊至1比13仍然能夠獲勝,卻總自謙為一個普通反抗者,厭惡別人稱他為英雄。 沙米勒出生于阿凡汗國达吉斯坦吉姆雷的一个地主家庭,以祖父名字命名為阿里,後再改名為沙米爾,即狼之意。其父鄧古為鐵匠,因從長輩處承繼土地,因此亦經營農務,是一名小地主。因家境相對充裕,其父可供沙米爾上學,沙米爾因此学习文法、逻辑、修辞和阿拉伯文,享有学者的声誉。他亦日夜鍛鍊身體,學習武術。1812年,15歲的沙米爾離鄉,前往奧斯曼帝國學習,接觸車臣人謝赫曼蘇爾建立的教義。1813年俄国占领达吉斯坦以后,参与反抗俄国的圣战。1834年沙米勒当选为达吉斯坦第三代伊玛目。尽管俄国对沙米勒进行大规模围剿,但未能完全消灭沙米勒的反俄运动。1857年,由亚历山大·巴米亚京斯基元帥率领兩路俄军进行围剿。1859年9月,沙米勒在古尼布山区投降,之后被被流放到卡卢加。1870年,沙米勒获准去麦加朝觐,途径伊斯坦布尔时得到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的接见和欢迎。1871年于麦地那逝世。.
查看 麦地那和伊玛目沙米勒
伊瑪目馬立克聖訓集
《伊瑪目馬立克聖訓集》或《穆宛塔聖訓集》是最早的聖訓集之一,編纂者是伊斯蘭教法學家馬立克·伊本·安納斯。它不是一部作為伊斯蘭教法來源的聖訓集,而是收錄聖訓作為法律指南的聖訓集。他編纂這部聖訓集的用意是「夷平落實法律與公義的障礙」。.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拉丁转写:,),全名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赖瓦蒂·团智·伊本·白图泰(、拉丁转写:),摩洛哥的穆斯林学者,公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旅行家之一。 1304年2月24日,白图泰出生于摩洛哥丹吉尔的一个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时,他出发去麦加朝圣,从此开始,他踏上了一条长达117,000公里的旅途,经过了现在44个国家的国土,他的旅程記錄在《》中,在三十年的旅途過程中,他經過了大部份著名的穆斯林世界,也到了許多非穆斯林的地區,旅途包括北非、非洲之角、東歐、中東、南亞、中亞、東南亞及中國等地。.
查看 麦地那和伊本·白图泰
伊本·易斯哈格
罕默德·伊本·易斯哈格·伊本·雅瑟(محمد بن إسحاق بن يسار;或簡略為伊本·易斯哈格 ابن إسحاق,意為「易斯哈格之子」)(卒於767或761年(Robinson 2003, p. xv))是阿拉伯的穆斯林史學家。他搜集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口述紀錄,這些紀錄是穆罕默德早期傳記的基礎。這種傳記通常稱作「真主使者的生平」(Sirah Rasul Allah)。.
查看 麦地那和伊本·易斯哈格
伊朗曆
伊朗曆(波斯語:گاهشماری ایرانی,拉丁轉寫:Gahshomari-ye Irani),又名波斯曆或Jalaali曆,在中国也称回回陽曆(但回回曆或回曆指伊斯兰曆,不可用来指称波斯曆),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陽曆。其曆法是古波斯人基于觀察天象,而不是基于規則推算而來。透過從德黑蘭(或東經52.5度子午線)和喀布爾精確的天文觀測,確定每年的第一天(纳吾肉孜节)由春分開始。公历2016年3月20日至2017年3月19日为波斯曆1395年。 今日是波斯曆。.
查看 麦地那和伊朗曆
伊斯兰历
伊斯兰曆或伊斯兰教历,为目前伊斯兰教国家通用的曆法,正式名称为哈吉来/希吉來曆(التقويم الهجري at-taqwīm al-hijrī),意指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从受迫害的麦加遷徙到麦地那的希吉拉(Hijra/Hegira或 Hijrath,هِجْرَة)。在西方世界中表示一般记成“AH”(Anno Hegirae,意即"希吉拉多少年"),类似于基督纪年的“AD”和世界紀元的“AM”。而在伊斯兰教国家中又可從阿拉伯文形式表示為H(سَنة هِجْريّة, 簡寫:هـ),希吉拉之前则记成“BH”(Before the Hijra)。 伊斯兰曆是一种纯粹阴曆,也是現今仍在使用的曆法中唯一的阴曆。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紀年元年一月一日,完全以月相为准,每当新月出现时定为每月的第一日,12个月为一年,不设闰月,闰年于第12个月后加一天(每30年中設11閏年)。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小时48分,每隔2.7年和公曆相差一个月(即19年差7个月),每隔約32.6年(32年又7個月)就會相差一年,即兩者紀年差距就會「縮減」一年,也就是陽曆的32~33年與伊斯兰曆的33~34年長度相等,因此不分季节。 現今是伊斯兰曆1439年,相當於公历2017年9月22日到2018年9月11日,跟標示太陽年的波斯曆(1396年,公历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3月20日)相比,从建元的公曆622年到年,作為隂曆的伊斯兰曆對比作為陽曆的波斯曆已多出年。 今日是伊斯蘭曆。.
查看 麦地那和伊斯兰历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查看 麦地那和伊斯兰教
伊斯蘭學校
伊斯蘭學校(阿拉伯語:;英語:Madrasah)指伊斯蘭世界所有類型的學校,包括世俗及宗教學校。.
查看 麦地那和伊斯蘭學校
伊斯蘭教的先知
斯林認為先知(阿拉伯語:نبي)是凡人,是真主派遣的。每位先知都帶來了伊斯蘭式的基本信息,包括獨一造物主的信仰,避免偶像崇拜與罪惡。他們都向大眾傳播伊斯蘭教,並告知將出現見證律法的最後先知,他是真主所派遣的最後使者:穆罕默德。他們都向不同人群傳播同一個訊息,並教導互有細微差異的律法。這些細微差異構成了伊斯蘭教,然而主流穆斯林不認為這些差異是伊斯蘭教支離破碎的版本。 伊斯蘭傳統認為真主向萬國萬邦派遣使者。在伊斯蘭教裡,惟獨穆罕默德是真主派來教化全世界的使者,其他使者只向特定民族或國家宣教。 不像猶太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還區分了使者(rasul,رسول)和先知(nabi,نبی)。這兩種身分都是真主啟示的。不同的是,「使者」還帶來了真主啟示的經典。每位「使者」都是「先知」,但並不是每位「先知」都是「使者」。 穆斯林認為阿丹(亞當)是第一位先知,而穆罕默德則是最後一位;因此穆罕默德的頭銜是「眾先知的封印」。在伊斯蘭教裡,爾撒(耶穌)是先知也是使者,因為他接受真主的「啟示」並帶來了《引支勒》。穆斯林相信,真主派遣了超過124,000位先知,這在權威的聖訓中就提及了。根據聖訓記載,其中有五位使者是最勞苦功高的,他們分別是努哈(挪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以及穆罕默德。.
查看 麦地那和伊斯蘭教的先知
伊斯蘭教詞彙列表
以下列出由伊斯蘭教及阿拉伯傳統習俗引伸出來,並用阿拉伯語表達的知名詞彙。主要目的是要甄別不同的拼寫方式、列出已經不再使用的拼寫、為這些詞彙給出簡短的定義、令人可以簡便地找到及了解到具體的詞彙及在單一頁面上為伊斯蘭教的獨特詞彙提供指引。 要把伊斯蘭教的意思從專屬阿拉伯文化的概念或語言區分出來可以是十分困難。許多阿拉伯詞彙同時有世俗及伊斯蘭教相關的意思,達瓦是其中一個例子。就像所有的語言一樣,阿拉伯語的用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伊斯蘭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阿拉伯語有自己的字母系統,其字母、符號及正寫法並非完全相當於拉丁字母(參見阿拉伯字母)。以下列表含有阿拉伯詞彙的轉寫及拼寫差異。列表裡的大部分詞彙都包含阿拉伯語的拼寫。.
查看 麦地那和伊斯蘭教詞彙列表
伊拉克宗教
伊斯蘭教是伊拉克共和國的官方宗教,但伊拉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伊拉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伊斯蘭教、瑣羅亞斯德教、基督宗教、亞茲迪、猶太教、曼達安教、巴哈伊教和許多其他宗教都在該國有存在。什葉派穆斯林在伊拉克有50-55%的人數,而遜尼派穆斯林則有32-37%的人口。伊拉克許多城市都是在歷史上對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都是重要的地區,包括納傑夫、卡爾巴拉、巴格達和薩馬拉。.
查看 麦地那和伊拉克宗教
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侯赛因·伊本·阿里(حسين بن علي بن أﺑﻲ طالب,Ḥusayn ibn 'Alī ibn Abī Ṭālib,约626年-680年10月10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次子。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 阿里死后,其长子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迫放弃哈里发继承权,由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伍麦叶王朝,自己率阿里宗族退居麦地那。哈桑死后,侯赛因继位为阿里家族领袖。 680年,叶齐德一世继位为哈里发,侯赛因不承认他的地位,拒不向其效忠,迁往麦加。不久,库法发生针对叶齐德的反抗,邀请侯赛因前往主政。途中,侯赛因和其200余名拥护者被叶齐德派赛耳德·伊本·瓦嘎斯之子欧麦尔率军6000人包围于卡尔巴拉。侯赛因和其随从拒绝投降,全体于10月10日卡尔巴拉战役中战死。当天是伊斯兰历穆哈兰姆月10日,被什叶派定为阿舒拉节纪念。 侯赛因之死标志着伊斯蘭教中什叶派同逊尼派的彻底决裂,他也被什叶派穆斯林一致追认为第三位伊玛目。.
德拉伊耶酋长国
德拉伊耶酋长国,又称内志第一王国或第一沙特王国。1744年,伊玛目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与沙特家族的王子穆罕默德·本·沙特结成联盟,在内志共同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将阿拉伯半岛内的各种伊斯兰教教派全部统一成逊尼派为目标。德拉伊耶酋长国致力于将伊斯兰教正统化,为此他们推行了多项宗教改革,这些改革在后来沙特家族统治的王国中再也没撤销过。伊玛目与沙特家族从1744年开始进行联姻,今日在沙特阿拉伯依然保持着这个传统。 德拉伊耶酋长国建立后开始大范围的扩张,从一个小国慢慢发展成了雄踞在阿拉伯高原的逊尼派大国,并在很短时间内控制了奥斯曼帝国的汉志地区,而位于汉志地区的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大清真寺的发祥地。这些扩张行动引起了奥斯曼帝国的不满。1811年,奥斯曼帝国对德拉伊耶酋长国宣战。奥斯曼帝国派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发起远征,重新占领了汉志地区。1818年,德拉伊耶酋长国被奥斯曼帝国击败,首都德拉伊耶被夷为平地,而最后一任伊玛目阿卜杜拉•沙特('Abdallah b.
查看 麦地那和德拉伊耶酋长国
俄亥俄州行政区划
美国俄亥俄州由88个县组成。其中九个县在1802年的俄亥俄州制宪大会时就已经存在。.
查看 麦地那和俄亥俄州行政区划
土衛二表面特徵列表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土衛二的地質特徵。.
土耳其航空航點
分類:航空公司航點.
查看 麦地那和土耳其航空航點
别儿哥
別兒哥(;阿拉伯语:;)金帳汗國的君主之一,正式名稱是納速剌丁·摩訶末·別兒哥汗。統治期間為1257年-1267年。他是拔都的弟弟,成吉思汗的孫子,在他統馭期間,汗國的區域擴及鹹海與裏海北部與中亞西部,他在布哈拉也有五千戶百姓的管理權。並佔領今東歐和中歐部分地區。他的名字在蒙古语解顽固。母亲是苏丹可敦。他曾在1239年于库班与捷列克河打败最后一批钦察人与蔑兒乞。 別兒哥是金帳汗國首位接受伊斯蘭教的可汗(他在拔都死前已经信教),金帳汗國的伊斯蘭化由此開始。他是由一位名為巴哈兒昔的教士接納入教(有个故事是他在沙莱楚克询问伊斯兰问题)。他改宗的原因是奪取汗位,以及境內的保加爾人與花剌子模人的影響,以及經濟理由。外交上他也與埃及马木留克蘇丹結盟,對抗伊兒汗國。別兒哥與旭烈兀的爭議是近東與阿塞拜疆的監督權,他指责过旭烈兀屠杀巴格達居民,以及未与其他的成吉思汗宗王们协商就处置了哈里发。另一方面是大汗的人選問題。旭烈兀支持忽必烈為大汗。別兒哥支持阿里不哥,1262年11-12月,两汗国在高加索边境開戰,互有勝負。他在向高加索進軍的途中死在軍中。 他在國內設清真寺與教育兒童學經的學校。他在首都拔都薩萊外建設別兒哥薩萊作商業中心。別兒哥時代,欽察汗國影響力很大,因此有時欽察草原被稱為別兒哥草原。在埃及有些人視他為馬木路克宗主,為加強與拜巴爾一世的關係,他曾派一些欽察人與俄羅斯人到埃及從軍。 1264年,拜巴爾一世要麥地那与开罗、耶路撒冷清真寺在星期五禮拜宣佈,他的名在自己之後。.
查看 麦地那和别儿哥
和卓
和卓(خواجە khawāja, خوجا),元、明時期譯作火者,清代以後譯作和卓、霍加、和加。和卓原為波斯语“圣裔”之意,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後來在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被用作頭銜、人名。在中亚与南亚的一些地方,和卓被用作伊斯兰教中宗教长者的尊称。 和卓在維吾爾語中又稱作和卓木(خوجام,Xojam),意为“我的和卓”,表示尊重。漢語將蒙古察合台王族統治西域時期的圣裔頭銜譯作“火者”;“和卓”則指17世紀至19世紀新疆的和卓家族。民國以後,新疆人名中的和卓一詞,一般被譯作“和加”,如和加尼牙孜。.
查看 麦地那和和卓
哈桑·阿斯卡里
哈桑·阿斯卡里(الحسن العسكري)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主流派别十二伊玛目派尊奉的第十一任伊玛目,其称号“阿斯卡里”意为军事的、军队驻地居民,因为其出生地萨迈拉当时是一座军营。他死后与其父伊玛目哈迪一同葬于萨迈拉,后来建成宏伟的陵寝和清真寺,即阿斯卡里清真寺,已成为什叶派朝圣圣地之一。.
查看 麦地那和哈桑·阿斯卡里
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文:)是第四位正统哈里发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穆圣)之女法蒂玛的长子,也是穆圣的外长孙,属于賽義德中的一员。哈桑也是什叶派所尊崇的第二位伊玛目。在父亲阿里遇刺后,哈桑曾接受伊拉克庫法地区穆斯林的拥戴就任第五任哈里发,但不久就在叙利亚总督、倭马亚王朝的缔造者、僭称哈里发的穆阿威叶一世的威逼利诱下放弃哈里发称号,引退麦地那,最终死因成迷,由其弟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继承伊玛目之位。.
哈拉曼高速鐵路
哈拉曼高速鐵路,又名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是沙烏地阿拉伯境內一條在建的高速鐵路,經由紅海港口吉達,連接了兩個伊斯蘭聖城麥加和麥地那,全長450公里,旨在因應回教徒赴聖城朝覲,以及一般觀光客需要。該高速鐵路已於2009年開工建設。.
查看 麦地那和哈拉曼高速鐵路
全亞洲航空公司
亚洲航空长途公司 (AirAsia X,--,在馬來西亞簡稱--) 是位於馬來西亞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由AirAsia X Bhd經營,前身為FlyAsianXpress Sdn Bhd。有別於亞洲航空执飞短途航线,亚洲航空长途公司專門飛航航程四小時以上的中長途航線,於2007年11月2日投入商業營運,首發航班是從吉隆坡飛往澳洲黃金海岸,飛航航點著眼在亞洲和大洋洲。 亚洲航空长途公司獲得亞洲航空授權,以相同品牌名稱營運,使用同一個售票系統、飛機塗裝、員工制服和管理方法,大幅減低營運成本。航空公司將經營“難以置信”和便宜的價格從亞洲到澳大利亞東海岸.
查看 麦地那和全亞洲航空公司
先知寺
先知清真寺一般简称先知寺(المسجد النبوي),又名麦地那清真寺(),是一座位于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麦地那的清真寺,是仅次于麦加禁寺的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也是伊斯兰教史上继库巴清真寺之后第二座清真寺。先知寺始建于公元622年,是伊斯兰教复兴者、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亲自参与建造,故名。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时期重建,将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前两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的陵墓合并于先知寺,大体形成了今天的建筑格局。后经多次扩建,目前先知寺已成为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为1.6326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做礼拜,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先知寺处于传统的麦地那市中心,周围有许多饭店和旧集市。每年都有许多穆斯林在朝觐期间到此祈祷、礼拜和瞻仰先圣遗迹。 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往麦地那后,在自己居所的旁边建造了先知寺,以便随时可以进入寺内处理教俗事务。最早的先知寺是露天建筑,是全世界清真寺建筑的雏形。 先知寺也起到交流中心、宗教法庭和宗教学校的作用。1909年,这里成为阿拉伯半岛第一个通电的地方。先知寺历代的管理权都归两圣地监护人(现为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爾曼·賓·阿卜杜勒-阿齊兹·阿紹德)所有。 先知寺中最神圣的地方之一是绿色穹顶,或先知穹顶,它所在的地点原是穆罕默德之妻阿伊莎的房间,穆罕默德即在此归真并安葬。后来,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先后安葬在穆罕默德陵墓的两旁,而穹顶是后世加建的。.
查看 麦地那和先知寺
克爾白
克爾白或稱卡巴天房、天房等(阿拉伯語:الكعبة,羅馬化:al-Kaʿbah),是一座立方體的建築物,意即“立方體”,位於伊斯蘭教聖城麥加的禁寺內。相傳是第一個人類阿丹(亞當)興建的,並由易卜拉欣(亞伯拉罕)和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父子共同修建的。伊斯蘭傳統認為克爾白是天堂的建築“天使崇拜真主之處”(阿拉伯語:,羅馬化:al-Baytu l-Maˤmur)在地上的翻版,而克爾白的位置就直接在彼天堂建築之下。《古兰经》记载:“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 克爾白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聖地,所有信徒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必須面對它的方向祈禱,而且伊斯蘭教的五功包括了朝覲,也就是到麥加去朝拜。.
查看 麦地那和克爾白
倭马亚王朝
奧米亞王朝(أمويون),中國史籍稱之為白衣大食,是由奧米亞家族统治的哈里发国,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
查看 麦地那和倭马亚王朝
瞬間看地球
《瞬間看地球》(Earth Live / Live on Earth)為一電視節目,由總部設在德國的Earth TV Network製作,然後出售給世界各地電視台或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播放。.
查看 麦地那和瞬間看地球
玛纳特
玛纳特(Manat),中文又译作默那,阿拉伯神话传说中的命运及复仇女神,受到古代阿拉伯半岛北部和中部的崇拜。地下王国的女神,保护墓地的安宁。在纳巴泰邦是墓葬之神。纳巴泰和巴尔米拉把她同希腊女神梯刻和涅墨西斯相等同。叙利亚沙漠的阿拉伯神谱中,她是安拉和阿里拉特之女,乌扎的姐妹。在阿拉伯中部,她是安拉的长女,阿里拉特之姐。在阿拉伯中部的南方,她是乌扎之女。玛纳特很可能是麦地那城的保护女神和女王,她的神庙是部落会议的中心。.
查看 麦地那和玛纳特
祖海尔
海尔·本·艾比·苏勒玛(زهير بن أبي سلمى,),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诗人。他出生在一个诗歌世家,父亲、继父、舅舅和两个儿子都是诗人。祖海尔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诗句都经过反复修改,长诗往往一年才完成,有“诗奴”之称。其代表作《悬诗》描写海利姆和哈里斯以3000匹骆驼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故事,表达了和平主义的理想,诗中一些格言、警句流传广泛。.
查看 麦地那和祖海尔
科威特航空
科威特航空(الخطوط الجوية الكويتية;英語:Kuwait Airlines),是科威特的國家航空公司,總部設在科威特城,以科威特国际机场为枢纽,经营中東、印度次大陸、歐洲、東南亞和美洲等地的航线。科威特航空是阿拉伯航空運輸組織的成员。.
查看 麦地那和科威特航空
穆罕默德
罕默德(阿拉伯语: ;)Elizabeth Goldman (1995), p. 63 gives 8 June 632, the dominant Islamic tradition.
查看 麦地那和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塔基·贾瓦德
罕默德·塔基·贾瓦德(محمد التقي الجواد)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主流派别十二伊玛目派尊奉的第九任伊玛目,也是十二伊玛目中在世最短的伊玛目。.
穆罕默德·巴基尔
罕默德·巴基尔(محمد الباقر)是什叶派主流派系尊奉的第五任伊玛目,但不被宰德派承认。.
查看 麦地那和穆罕默德·巴基尔
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国际机场
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国际机场(مطار الأمير محمد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الدولي,)是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的国际机场,是该国次于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和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的第四大机场,以已故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亲王命名。.
穆罕默德章
罕默德章(سورة محمد)是《古蘭經》第47章(蘇拉),共計38節(阿亞)。 本章告誡信徒要追隨穆罕默德,不要拒斥他的教導。此外,他們也應在戰鬥中「斬殺」並「俘虜」「不信道者」(47:4)。教外人士常引用這段經文說明伊斯蘭教的暴力現象,但事實上這並不能斷章取義;此節經文降世时的社会背景是麥加當局出兵攻擊麥地那的白德爾戰役。。.
查看 麦地那和穆罕默德章
米哈拉布
米哈拉布(阿拉伯文:,复数:)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凹壁”、“窑殿”,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礼拜殿的设施之一,设于礼拜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克尔白,以表示穆斯林礼拜的正向——基卜拉。清真寺的伊玛目(领拜人)率寺内众穆斯林礼拜时便面向米哈拉布。 跟傳統宗教的神龕不同的是,伊斯蘭教義禁止崇拜偶像,因此米哈拉布並沒有人像圖畫或雕塑,通常會寫滿大讚辭等用以向阿拉致敬的字句。.
查看 麦地那和米哈拉布
米迦勒
米契爾或米迦勒(מיכאל Michaʼel 或 Mîkhāʼēl;Michael 或 Míchaël)是在《聖經》提到的一个天使的名字,天主所指定的伊甸園守護者,也是唯一提到的具有大天使头衔的灵体。米契爾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谁与神相似?”。《圣经》的记载显示,與撒旦的七日戰爭中,米契爾奋力维护上帝的统治权,对抗神的仇敌,的确名实相符。 《圣经》提到名叫米契爾的灵体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提到他的时候,他都在积极行动。例如,《但以理书》叙述他跟邪恶的天使争斗,《犹大书》叙述他跟撒旦争论,《启示录》叙述他跟魔鬼及其手下的邪灵争战。.
查看 麦地那和米迦勒
納瓦茲·謝里夫
米安·穆罕默德·納瓦茲·謝里夫(میاں محمد نواز شریف,Mian Muhammad Nawaz Sharif,),生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爾,是一名曾三次成為巴基斯坦總理的商人及政治家。 他來自於一個源自克什米爾的知名商人家族,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伊塔法實業集團(Ittefaq Group of Industries)的老闆米安·穆罕默德·謝里夫(Mian Muhammad Sharif)。他妻子庫爾蘇姆·納瓦茲(Kulsoom Nawaz)是一位著名的職業摔角手「偉大的伽馬」(The Great Gama古蘭·穆罕默德)的外姪女,也是來自於克什米爾。 謝里夫在1990年代先後兩次被選為巴基斯坦總理,兩屆都沒有當滿任期。他最為讓國際間知名的事情則是1998年5月28日為了回應印度的核子試爆而下令展開巴基斯坦核子試爆,還有他在卡吉爾邊境衝突對抗印度的行為,1999年10月12日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將軍發動軍事政變結束他的執政。 2007年他結束流亡回國,2008年巴基斯坦大選領導穆斯林聯盟成為最大反對黨,2013年巴基斯坦大選,穆斯林聯盟取得壓倒勝利,成為第一大黨,第三度問鼎總理之位。2017年7月28日,巴基斯坦終審法院裁定因巴拿馬文件被調查的謝里夫表現不誠實而不再符合擔任公職的資格。不久之後,總理辦公室宣布他辭任總理。.
查看 麦地那和納瓦茲·謝里夫
索科托哈里发国
索科托哈里发国(Sokoto Caliphate)又称为索科托苏丹国(Sokoto Sultanate)、富拉尼帝国(Fulani Empire),是一个存在于19世纪的西非伊斯兰国家,由奥斯曼·丹·福迪奥在1809年期间创建。1903年英国人征服该国,将其领土并入。 索科托哈里发国是一个由众多酋长国构成的松散邦联,由索科托的哈里发(或称苏丹)领导,哈里发对诸酋长国具有宗主权。这个富拉尼人国家发迹于分布有众多豪萨国家的西非地区,是透过“圣战”击败豪萨国家而建立的。索科托国在其存在的数十年内,凭借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成为当时西非最为强大的原住民国家之一。其在全盛时期下辖有超过30个酋长国、拥有人口逾1000万。索科托哈里发国拥有大约100万至250万名非穆斯林奴隶,他们在国家的种植园内劳作,以获取成为穆斯林的权利。 1903年,索科托哈里发的政权被英国殖民者推翻,但苏丹的头衔依旧保留,其在该地区的穆斯林中仍然拥有重要的宗教地位 。此外,奥斯曼·丹·福迪奥所发动的西非圣战也为众多伊斯兰教徒所效仿,这个革命形式为今日塞内加尔、马里、科特迪瓦、乍得、中非以及苏丹境内伊斯兰圣战政权的建立开了先河。.
查看 麦地那和索科托哈里发国
烏瑪
乌玛(أمة、),本意为“民族”,引申为“社群”。但乌玛不同于“萨本”(شعب、),后者指拥有共同祖先和地理的民族。理論上所有跨国界的穆斯林同屬拥有共同历史的烏瑪成員,而非西方人的民族國家意义的同一民族。622年9月24日聖遷后,穆罕默德以麦地那作为根据地,号召穆斯林建立起组织严密的、为伊斯兰而奋斗的武装社团,乌玛概念为伊斯兰教的胜利发展和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现代泛伊斯兰主义者口中的乌玛,正是指“共信者的联邦”( )。 Category: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术语 Category:伊斯兰教 Category:阿拉伯世界.
查看 麦地那和烏瑪
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智利北部等地。.
爾撒
尔撒(عيسى),在伊斯兰教中,被认为是真主的使者,尔撒即是基督宗教中的耶稣。他是真主(上帝)阿拉派遣予猶太人之先知;并且带給凡人一个新的经文——《引支勒》(未被篡改前的《福音书》),穆斯林认为引支勒由於基督徒們人為因素的篡改,已經失真,故真主降下了《可兰经》作為最后启示。 尔撒由处女麦尔彦(基督宗教中的玛利亚)生出,这是真主所行的神蹟。真主帮助尔撒執行使命,故给了他行奇迹的能力,这些都是真主所赐予的。穆斯林认为:尔撒既没有被處死,更没有钉在十字架上,而是直接被升上了天堂。这使得尔撒成为唯一的一个由处女生出的先知,并且是唯有的三个「白日飛昇」(未死亡,以軀殼直接升天)的先知之一,其他兩位是以诺(伊德里斯)和以利亚(易勒雅斯)。 伊斯兰教反对尔撒是神的化身或圣子,也反對基督徒說的三位一體。指出尔撒就像其他先知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因為神的指定而成為使者,以神圣的形式传播天啟。這種說法頗類似於早期學者提倡的《嗣子說》。所有穆斯林都不認為尔撒是神,因為《古兰经》禁止人类为真主“创造同伴”,强调真主的神圣獨一性。 與所有的伊斯兰教先知一样,尔撒被认为是一个有智慧、講正義的穆斯林,他教诲人们通过正道来履行真主所指示的神諭,在《可兰经》中尔撒有很多尊称,如麦西哈(即:弥赛亚、基督),尽管它与基督宗教中的概念有所不同。尔撒在伊斯兰教中作为四大先知之一而倍受尊敬,《圣训》记载:尔撒将于世界末日回到人間,以恢复世間的正義,并打倒偽基督(假弥赛亚)。许多穆斯林也相信尔撒预言了穆罕默德的到来,同時認為穆罕默德是繼尔撒之後把中斷了六百多年的伊斯蘭道統的復興者和最後使者。.
查看 麦地那和爾撒
瑪哈圖木·阿雜木
哈圖木·阿雜木(مَكهدُمِ اَزَم,),乌兹别克语译作“玛赫杜米·阿札木”(Maxdumi Aʼzam),原名艾哈迈德·卡萨尼(خَسَنِ ال ضَهبِدِ),即艾哈迈德·伊本·毛拉纳贾拉尔·丁·卡萨尼,是16世纪中亚伊斯兰教苏菲派领袖,纳克什班迪教团首领,为西域黑山派与白山派和卓家族的始祖。瑪哈圖木·阿雜木是其尊稱,意為“偉大的導師”。.
查看 麦地那和瑪哈圖木·阿雜木
百科详编
《百科详编》(Macropædia),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三部分;另外两部分是《百科类目》(Propædia)和《百科细编》(Micropædia)。 2007版的百科详编(Macropædia)共17卷,699篇文章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篇文章长度从2页到310页不等,平均为24页。所有文章几乎都有参考文献和署名贡献者,这些贡献者的名字在百科类目(Propædia)都按照首字母顺序予以列明。.
查看 麦地那和百科详编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查看 麦地那和遜尼派
聖地
聖地,指被視為「神聖之地」,往往是有重大作用和歷史意義之地。儒家士人中,專指和孔子等儒家聖賢有特別關係的地方,如出生地、活動地。 聖地一詞後來被各種文化、宗教、信仰等所借用,指稱與諸神仙、聖人有密切關係的所在。在中國歷史,人們也把祭祖的神龕、宗廟等視為神聖的地方,有人也稱這種地方為聖地。;古代文獻:.
查看 麦地那和聖地
聖行
聖行(阿拉伯語:سنة,音譯遜奈)是阿拉伯語用語,指習慣或慣常做法。穆斯林以此用語來描述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習性。 記錄聖行是阿拉伯的傳統,人們皈依了伊斯蘭教後,便將這個傳統帶到伊斯蘭教裡。 穆罕默德聖行包括他的具體言詞、行為及習慣,對伊斯蘭教的靈性作用重大,聖行展示了與朋友、家庭及政府的生活方式。 伊斯蘭教法、馬利克·阿本·阿納斯及哈納斐學派(Hanafi)認為聖行與聖訓有所區別。馬利克·阿本·阿納斯拒絕接納聖訓,他認為聖訓違反了「麥地那人民既定的習慣」。聖行被認為是穆罕默德所相信的事物,不論是暗示或默示,這些聖行被他的同伴記錄下來並成為當今的聖訓。 聖行一語在什葉派裡是指穆罕默德的言行和他所認可的事物。什葉派穆斯林相信十二伊瑪目是穆罕默德所選來領導烏瑪(穆斯林社會)的。 穆罕默德在四十歲成為先知以後,他的個性特徵大部分都透過他的生平記錄、他的言論和行為而得知。在他的傳記裡,聖行往往與聖訓同義。.
查看 麦地那和聖行
萬豪酒店
萬豪酒店(全稱:萬豪酒店及度假村,Marriott Hotels & Resorts)是萬豪國際旗下的頂級酒店品牌。本品牌酒店總部設於美國馬里蘭州,曾多次入選富比士最佳理想工作公司,2009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英國當地最佳理想工作公司第四名。 截至2017年8月為止,全球共有564間萬豪酒店及度假村營運中。酒店酬賓方案為全球萬豪禮賞會員「Marriott Rewards」。.
查看 麦地那和萬豪酒店
衣索比亞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根據2007年國民普查是衣索比亞僅次於基督教的宗教,大約25000000人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在615年時由一部分早期阿拉伯穆斯林帶來,國內多數穆斯林是索馬里人、阿法爾人、哈勒里人,最大的穆斯林民族是奧羅莫人。.
查看 麦地那和衣索比亞伊斯蘭教
馬堅
堅原名马玉书、马万清,字子實,號自適,經名穆罕默德·麥肯,回族,云南个旧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穆斯林學者與翻譯家,阿拉伯语语言学家,伊斯兰学术文化研究家,通晓汉语、阿拉伯语,兼通波斯语、英语马开能,学富五车皓首译经——记马坚教授,中国宗教2004(10):20-22。.
查看 麦地那和馬堅
馬哈茂德二世
哈茂德二世(奧斯曼土耳其語:محمود ثاني Mahmud-u sānī、英語:Mahmud II,)是奧斯曼帝國第三十任蘇丹,於1808年登基,至1839年逝世。他出生於伊斯坦堡托卡比皇宮,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兒子。因北方強鄰俄羅斯帝國屢次的軍事威脅,令他統治期間致力於大規模的法制及軍事改革,馬哈茂德二世因此被稱為奧斯曼改革的始祖,有開明專制君主之稱。.
查看 麦地那和馬哈茂德二世
貝特馬爾 (阿拉伯語)
貝特馬爾(بيت مال,拉丁化:Bayt al-mal)在阿拉伯語裡的意思是「金錢之屋」或「財富之屋」。在歷史上,它是伊斯蘭國家負責管理稅賦的金融機構,特別是早期的哈里發國。貝特馬爾作為哈里發及蘇丹的皇室國庫,處理私人的財務及國家開支。此外,貝特馬爾會把天課的收入用於公共項目。.
賽德 (摩加迪沙)
賽德,生卒年不詳,十四世纪索馬里學者与旅行家。.
贾法尔·萨迪克
贾法尔·萨迪克(جعفر الصادق)是伊斯兰教义学家和伊斯兰教法学家,什叶派主流派别的第六任伊玛目,被认为是什叶派主流教义的真正奠基人,同时对伊斯兰教义学和教法学做出重大贡献,也深受逊尼派穆斯林的尊重。"Ja'far ibn Muhamma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查看 麦地那和贾法尔·萨迪克
麥加
麥加(مكّة المكرمة;羅馬化:Makkah Al-Mukarramah),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城,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中文較罕見的翻譯有滿克、墨克等譯名。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天房和禁寺。麥加有名的朝覲活動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傳統上伊斯蘭教認為麥加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建。七世紀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宣揚伊斯蘭教,當時該地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伊斯蘭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966年後,麥加一直都由當地的謝里夫所統治,直到1924年統治權歸紹德家族所有。"Mecc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查看 麦地那和麥加
麥加謝里夫
麥加謝里夫,是管理麥加和麥地那這兩個聖城領袖的敬稱。謝里夫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貴族”,是用來形容穆罕默德的外孫哈桑·本·阿里的後裔。 他們的職責是管理聖地及其周圍地區,並確保朝覲者的安全。 這職位可追溯至阿拔斯王朝後期,自1201年起由哈瓦西姆氏族把持,經過多個朝代直到20世紀,在1517年,謝里夫家族承認奧斯曼帝國哈里發的至高無上地位,但維持很大程度地方自主權。在奧斯曼帝國時代,謝里夫家族向北包括麥地那擴大了權力,並向南至阿西爾省的前沿,並定期突襲内志。 謝里夫家族在侯赛因·本·阿里統治後不久走到了盡頭,他在1916年宣布反對奧斯曼帝國並在1918年打敗奧斯曼帝國。侯賽因宣布自己是哈里發,英國授予控制下新成立的伊拉克和外約旦給他的兒子費薩爾一世和阿卜杜拉。但是伊本·沙特的攻擊日漸增加,侯赛因把謝里夫的謝里夫的頭銜讓給他的長子,阿里·本·侯賽因,並成為最後的大謝里夫。在1925年底,伊本·沙特征服了漢志和驅逐了哈希姆。沙特王室已經統治了兩聖城。.
查看 麦地那和麥加謝里夫
麥地那 (消歧義)
麥地那(مدينة)原字意是指城鎮,現指阿拉伯人聚居的城鎮。 麥地那、麥迪娜可以指:.
麥地那伊斯蘭大學
麥地那伊斯蘭大學(阿拉伯語: الجامعة الإسلامية بالمدينة المنورة)是一所由沙特阿拉伯政府行政命令指定,於1961年(伊斯蘭歷1381年)建立的大學,位於聖城麥地那。學校教授伊斯蘭教教法、聖訓及阿拉伯語等內容。.
查看 麦地那和麥地那伊斯蘭大學
麥地那篇章
麥地那篇章是《古蘭經》裡在穆罕默德遷徙(希吉拉)至麥地那之後所啟示的蘇拉。希吉拉之後穆斯林在麥地那建立了穆斯林統治集團,而非只是過去在麥加遭受迫害的小群體。麥地那篇章大部分置於《古蘭經》的前半部,篇幅較長。為了因應穆斯林面對的新情勢,麥地那篇章的內容通常是法律。此外只要和戰爭有關的蘇拉都是在麥地那啟示的。第一篇麥地那篇章是黃牛章(即第2章),同時也是整部《古蘭經》篇幅最長的蘇拉,長達286個阿亞。 「麥加篇章」與「麥地那篇章」主要的分別是文體特色與主題的差異。麥加篇章的內容主要是敘述真主的尊嚴與大能,且充滿濃厚的預言風格,而麥地那篇章的內容主要在於闡明相關律法。.
查看 麦地那和麥地那篇章
麦地那省
麥地那省(المدينة)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個省,位於西部紅海沿岸。伊斯蘭教「兩聖城」之一的麥地那是該省首府。.
查看 麦地那和麦地那省
默德那
#重定向 麦地那.
查看 麦地那和默德那
辅士
辅士是阿拉伯历史中与迁士相对应的说法,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穆斯林被称为迁士(muhājirūn),而麦地那的穆斯林则被称为辅士(ansār)。 Category:伊斯兰教.
查看 麦地那和辅士
迁士
迁士是阿拉伯历史中与辅士相对应的说法,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穆斯林被称为迁士(muhājirūn),而麦地那的穆斯林则被称为辅士(ansār)。 Category:伊斯兰教.
查看 麦地那和迁士
阿卜杜勒-馬利克·本·馬爾萬·本·哈卡姆
阿卜杜勒-馬利克·本·马尔万·本·哈卡姆(阿拉伯文:) (),阿拉伯帝国倭馬亞王朝的第五代哈里發。他承襲王朝的獨裁治理風格,擴充軍力,並將阿拉伯控制力量伸展至北非。除此,他內政也頗有治績,其中統一語言,貨幣等為對阿拉伯世界最主要貢獻。 Category:倭马亚王朝哈里发.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زبير,)倭马亚王朝初期的阿拉伯反对派政治家和宗教领袖。.
阿合買提·孜牙依
阿合買提·孜牙依(),維吾爾族作家、詩人,新疆省喀什噶爾疏勒縣汗伊力克鄉人。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查看 麦地那和阿合買提·孜牙依
阿布·伯克尔
阿布·伯克尔·阿卜杜拉()阿拉伯语名为:ابو بكر الصديق。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一代哈里发(632年—634年在位)。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先知穆罕默德的岳父,被伊斯兰教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查看 麦地那和阿布·伯克尔
阿伊莎
阿伊莎(;`ā'ishah bint Abi Bakr,),或译为阿以涉,穆罕默德的第三位妻子,阿布·伯克尔之女。 在穆罕默德的第二任妻子去世后,阿伊莎在6岁时与穆罕默德订婚,9歲時完婚。但是部分历史学家有不同见解,因为早先的阿拉伯人多为游牧民族,对孩童的出生年月没有记录的习惯,所以根据其姐姐的年龄与她们姐妹俩年龄差别来推论,阿伊莎完婚时应该是14岁左右。但9岁这个年龄仍对伊斯兰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穆斯林仍以她的事例作为容许童婚的理由。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古蘭經》第33章53節規定穆罕默德的妻子在他去世後不得再婚。父亲阿布·伯克尔成为穆罕默德领袖地位的继承者,在两年后过世。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则在655年成为第四任哈里发。早先,她与阿里不合,因为阿里伤害过她的自尊。在阿里成为哈里发时,她加入反叛阿里的势力,与阿里发生战争。656年,“骆驼之战”中,她亲自乘驼轿上阵督战,此次战役也因她所骑的骆驼而得名。最后被阿里打败,被俘遣送回麦地那。后于麦地那归真。她被称为“信士之母”。.
查看 麦地那和阿伊莎
阿联酋航空航点
阿联酋航空在枢纽机场迪拜设有客运航班飞往全球六大洲超过100个目的地。尤其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阿联酋航空有雄厚的航线网络,由该地区连接迪拜再通往其它国际目的地的市场份额上,阿联酋航空占得比其它任何中东航空公司都多。阿联酋航空通达机场最多的国家是印度、美国和英国,分别拥有10个、9个和6个航点。 货运航点请参看阿联酋货运航空。.
查看 麦地那和阿联酋航空航点
阿馬西亞和約
阿馬西亞和約(波斯語:پیمان آماسیه、英語:Peace of Amasya)是在1555年5月29日由波斯薩非王朝沙阿塔赫瑪斯普一世與奧斯曼帝國蘇萊曼一世於阿馬西亞簽訂的一條和約,和約令1532年至1555年的奧斯曼-薩非戰爭告一段落。 和約訂明了波斯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邊界,兩國在此後二十年內一直相安無事。根據和約,兩國分治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奧斯曼帝國獲得包括巴格達在內的伊拉克大部分地區,取得前往波斯灣的通道。波斯則保有舊都大不里士及戰前的西北邊境。兩國邊界始自劃分東西格魯吉亞的蘇拉姆山脈,通過亞美尼亞及札格羅斯山脈西麓直達波斯灣。奧斯曼人容許波斯朝聖者前往聖城麥加和麥地那以及伊拉克的什葉派聖地。.
查看 麦地那和阿馬西亞和約
阿舒拉节
阿舒拉节(عاشوراء)原意为「第十」,发生在伊斯兰历每年穆哈兰姆月的第十天。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如阿富汗、伊朗、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拉克、黎巴嫩、巴林和巴基斯坦,也包括一些非穆斯林国家如印度,都将穆哈兰姆月十日(阿舒拉)定为公众假期。该日所舉行仪式是什叶派穆斯林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查看 麦地那和阿舒拉节
阿里·宰因·阿比丁
阿里·伊本·侯賽因(阿拉伯語:علي بن حسين زين العابدين、拉丁化:Zayn al-‘Ābidīn;659年1月6日-712年10月20日)常被稱為宰因·阿比丁(最佳禮拜者),他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曾孫,同時是第四任什葉派伊瑪目(伊斯瑪儀派認為他是第三任)。阿里·阿斯加爾·伊本·侯賽因(Ali al-Asghar ibn Husayn)和阿里·阿克巴爾·伊本·侯賽因(Ali al-Akbar ibn Husayn)是他的弟弟。他又被人稱為「俯臥伊瑪目」和「俯臥和欠身者的領袖」。.
阿里·哈迪·纳基
阿里·哈迪·纳基(علي الهادي النقي) 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主流派别十二伊玛目派尊奉的第十任伊玛目,他与其子哈桑·阿斯卡里葬于萨迈拉,后建成宏伟的陵寝和清真寺,即阿里·哈迪清真寺(或阿斯卡里清真寺)已成为什叶派穆斯林朝圣圣地之一。.
查看 麦地那和阿里·哈迪·纳基
阿里·阿斯加爾·伊本·侯賽因
阿卜杜勒·阿里·阿斯加爾·伊本·侯賽因(阿拉伯語:علي الأصغر、波斯語:علیاصغر پسر حسین、拉丁化:Ali al-Asghar ibn Husayn;伊斯蘭曆61年4月(公曆680年3月或4月)-伊斯蘭曆61年10月(公曆680年9月))是侯賽因(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孫兒、第三任什葉派伊瑪目)和魯芭卜(Rubab,卡伊斯部落酋長的女兒)的孻子。他被穆斯林奉為卡爾巴拉戰役最年輕的殉道者。.
阿里·里达
阿里·里达(علي الرضا),按照非阿拉伯语地区读音的译名为阿里·礼萨(如علی رضا )是什叶派主流派系十二伊玛目派尊奉的第八任伊玛目,他最为人所知的事迹是成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的储君。马蒙为缓和国内矛盾,与什叶派和解,故立里达为储君,并把象征阿拔斯家族的黑旗换做什叶派的绿旗,但又遭逊尼派反对,不得不再次改旗易帜。后来里达在呼罗珊暴薨,什叶派传说他是被马蒙派人毒死的,其薨所建起宏伟的陵寝和清真寺,成为什叶派朝圣圣地之一。.
查看 麦地那和阿里·里达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簡稱阿里(英語: Ali ibn Abi Talib;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601年9月15日—661年1月28日)是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阿拉伯帝国。當穆罕默德受到真主默示時,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其中一人,他將畢生奉獻給伊斯蘭教。 遜尼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正統哈里發;什葉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聖裔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克爾被任命為他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被刺殺後,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選為哈里發,他在任內遇到反抗及內戰。661年,他在庫法的清真寺進行禮拜時被襲,數天後逝世。 在伊斯蘭文化裡,阿里因其勇氣、知識、信念、正直、對伊斯蘭教不屈的奉獻、對穆罕默德的忠誠、平等對待所有穆斯林及對敵人的寬容而受人尊敬。阿里是古蘭經注釋、伊斯蘭法學及宗教思想上的權威人士。阿里在幾乎所有蘇非教團裡的地位崇高,他的影響力貫通整個伊斯蘭教史。.
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
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阿拉伯文:)(566年-653年),哈希姆家族成员,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始祖。 阿拔斯出生于古来氏部落,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叔父,早年在麦加经商。在穆罕默德传教初期,阿拔斯是他的反对者,对先知所提出的新信仰表示敌意。但是在629年,阿拔斯皈依了伊斯兰教,并随之参加了630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往麦地那的出走(希吉拉)。 阿拔斯是最著名的迁士之一,他为穆罕默德的传教事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他的后代在倭马亚王朝垮台之后建立的王朝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阿拔斯王朝。 Category:阿拔斯王朝 Category:阿拉伯人 A A Category:穆罕默德家族.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伊斯兰教穆斯林哈里發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帝國(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裡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查看 麦地那和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国家城市人口列表
以下為阿拉伯国家城市人口列表.
阿拉伯神話
阿拉伯神話是前伊斯蘭時期阿拉伯人的信仰體系。 西元622年以前的阿拉伯半島尚未出現伊斯蘭教,麥加的克爾白佈滿了惡魔、精靈以及半神的偶像,也有各種阿拉伯多神信仰體系的各種生物形像。我們據此推測,古阿拉伯的神話極其發達。 《一千零一夜》與各種故事代代相傳,故事裡有精靈、食屍鬼、神燈與魔毯的故事,也有主人公的各種願望。 《古蘭經》〈曙光章〉提到凶眼的概念。有時人們佩帶五指護身符,希望免於凶眼的毒害。不過佩帶護身符之類的物品在伊斯蘭教裡是禁止的。傳統的穆斯林有時會誦讀《古蘭經》的〈世人章〉和〈曙光章〉,以求庇護。.
查看 麦地那和阿拉伯神話
阿拉伯聯盟大城市列表
以下是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最大城市︰.
阿拉伯起义
阿拉伯起义(الثورة العربية Al-Thawra al-`Arabiyya;Arap İsyanı)是1916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阿拉伯人发动的大规模起义,名义上由麦加埃米尔兼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领导,意图建立一个领土范围北达叙利亚阿勒颇,南达也门亚丁的独立国家。 尽管西方世界认为这次起义是阿拉伯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但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感不甚强烈,政治與派系上更是分裂,所以起义最初是以宗教名义发动來樹立共同敵人——领导者侯赛因以“青年土耳其党人违反伊斯兰教神圣教旨”为由,号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阿拉伯穆斯林发动圣战,以推翻“看似虔诚的奥斯曼政府”,而当时的土耳其统治者则称这次起义是“背叛穆斯林哈里发国的部落叛乱”,“意图扰乱哈里发反抗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趁机瓜分抢占穆斯林的土地”。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战场的一部分,阿拉伯起义的爆发牵制了数万本用于进攻苏伊士运河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大大降低了英军在攻势下遭土军反扑的概率,使得中东战局朝着有利于英军的方向发展。.
查看 麦地那和阿拉伯起义
蘇拉
蘇拉( sūrah,複數 suar )是一阿拉伯語詞,意为“被籬笆或牆所圍起來”。這個詞也可表示“圖片”或“彩繪”的意思。蘇拉在《古蘭經》裡是“章”的意思,《古蘭經》的內文就是按照每章的長度編排的,大體而言長的在前,短的在後,並不是依照啟示時間排序的。每個蘇拉根據該蘇拉經文的關鍵字來命名,但也有依主題來命名的,例如第一章“開端”章。有些蘇拉在穆罕默德時代啟示的時候令當時的穆斯林大為震驚。例如,猶太婦女、拿撒勒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古蘭經》稱為「麥爾彥」)在第19個蘇拉就被提及。 《古蘭經》共有114個蘇拉,分為“麥加篇章”與“麥地那篇章”,分別是穆罕默德在麥加以及麥地那所受的啟示。但是有少數麥加篇章混有麥地那時期的經文,也有少數麥地那篇章混有麥加時期的經文。學者推斷,某些蘇拉其實是後來和別的蘇拉合成的,原本並不單獨成篇。另外,除了第九章蘇拉,每章蘇拉都以“太斯米”起頭,就是所謂的“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 穆斯林在誦讀《古蘭經》時未必完全按照蘇拉,而是以三十天為一個單位,將整部《古蘭經》等分成三十個部分,在三十天內誦讀完畢。但是也有的穆斯林按照不同的劃分法來誦讀。《古蘭經》最重要的蘇拉是第一章“開端”章,是每次禮拜時一定要誦讀的。此蘇拉是整部古蘭經的精華所在,號稱“古蘭經之母”。穆斯林認為《古蘭經》裡所有蘇拉的排序有其神秘性,並不是穆罕默德本人決定的,而是真主透過大天使吉卜利里告訴穆罕默德如何編排。.
查看 麦地那和蘇拉
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
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سعد بن أبي وقاص,Sa`d ibn Abi Waqqas)是公元610-611年间皈依伊斯兰教的早期皈依者,也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位很重要的圣伴。赛义德在十七岁成为了第十七个皈依伊斯兰教的信徒。他主要事迹有公元636年担任征服波斯的统帅,并且担当省长;又傳聞西元616年逗留中国,另在西元651年出使中国。.
開端章
開端章(سورة الفاتحة;羅馬化:Sūratu al-Fātihah)是《古蘭經》的第一章(蘇拉)經文。著名的中國《古蘭經》翻譯家馬堅將「開端」音譯為法諦海。整個開端章共有七節經文(阿亞),大意是向真主祈求引導以及強調真主的獨一性和仁慈。本章在穆斯林五番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每次禮拜鞠躬時都要以本章經文為開頭。如果只計算每日五番拜所唸的開端章次數,共計17次。.
查看 麦地那和開端章
開齋節
开斋节(عيد الفطر,拉丁化:),也称肉孜节(روزا ھېيت)、尔代节,印尼称Lebaran,马来西亚称Hari Raya Aidilfitri),是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在伊斯兰历閃瓦魯月的第一天(10月1日)。 开斋节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到清真寺去聆聽教長吟誦古蘭經,再集體朝著麥加的方向依禮敬拜。這一天穆斯林還會拜訪親友,互相拥抱问候,恢复朋友和亲友之间的联系。穆斯林在这一天都穿节日衣服,喜气洋洋。开斋节不仅是斋月的结束,而且是感谢安拉(真主)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是和平欢乐的节日。 从有伊斯兰历就有开斋节,第一次开斋节是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朋友亲自庆祝的。.
查看 麦地那和開齋節
里兹万节
里兹万节(رضوان、Riḍván)是巴哈伊信仰中12天的节日,旨在纪念巴哈欧拉宣示自己显圣者地位。节日于4月20日日落时开始,到5月2日日落时分结束,里兹万节的第一天(4月21日),第九天(4月29日),和第十二天(5月2日)为圣日,依据巴哈伊律法,应停止工作。 在阿拉伯语中,“里兹万”的意思是天堂,节日是由“里兹万花园”得名的,花园位于巴格达郊外。奥斯曼帝国把巴哈欧拉流放到巴格达,他在此地停留了12天,随后又被流放往君士坦丁堡。 这是最神圣的巴哈伊节日,被称作“至大节日”和“节日之王”。.
查看 麦地那和里兹万节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
苏莱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Camii)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内的数座大清真寺之一。它是由苏莱曼一世下令从1550年至1557年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的,是建筑师科查·米馬爾·希南最重要的作品。其包括清真寺在内的宏伟的建筑群既有城市建筑,也有国家性的意义,与法齊赫清真寺拥有同样的重要性。 整个建筑群建在复杂和陡峭的第三山丘上,使用了出奇的建筑方案将山丘和周围的街巷结合到一起。比如1558年和1559年完工的第三和第四伊斯兰学校阶梯状地向金角湾下降,是建筑史中的杰作。清真寺内部首次使用了红色的依兹尼克瓦片。.
查看 麦地那和苏莱曼尼耶清真寺
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
苏莱曼一世或译苏里曼一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691页“苏里曼一世”词条。(奥斯曼土耳其文:سليمان اول、现代土耳其文:I.,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7日),是奥斯曼帝国第10位、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1520年-1566年在位),兼任伊斯兰教最高精神领袖哈里发之职。由于苏莱曼一世的文治武功,他在西方被普遍誉为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土耳其文:محتشم سليمان、现代土耳其文:Muhteşem Süleyman,Suleimanus Magnificus其他语言中的“苏莱曼大帝”还有:سليمان العظيم,سلیمان کبیر或سلیمان قدرتمند,普什图语:سلیمان اعظم,سلیمان اعظم,Σουλεϊμάν ο Μεγαλοπρεπής,斯洛文尼亚语:Sulejman Veličastni,Сулејман Величанствени,Сулейма́н Пи́шний,Soliman Magnificul,Sulejman Skvostný,Сюлейман Великолепни,波兰文:Sulejman Wspaniały,Solimán el Magnífico,Süleyman der Große或Süleyman der Prächtige,Solimano il Magnifico,Soliman le Magnifique,Сулейманом Великолепным,Solimão o Magnífico,Suleiman the Magnificent,スレイマン大帝等。),而他在奥斯曼帝国国内和东方则被誉为卡努尼苏丹苏莱曼(奥斯曼土耳其文:قانونى سلطان سليمان、现代土耳其文:Kanuni Sultan Süleyman、السلطان سليمان القانوني其他语言中的“苏莱曼大帝”还有:波斯文、普什图文、乌尔都文:سلطان سلیمان قانونی等),“卡努尼”意为“立法者”,因为他在位时完成了对奥斯曼帝国法律体系的改造。苏莱曼大帝是欧洲16世纪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进入极盛时期。苏莱曼大帝亲自统帅奥斯曼军队征服了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奥斯曼人的扩张态势一直到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才被暂时遏制。苏莱曼大帝在与波斯(今伊朗)萨非王朝的战争中占领了大半个中东地区,并将西至阿尔及利亚的北非大部地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苏莱曼大帝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在他的治理下, 奧斯曼帝國統治了一千五百萬到二千五百萬人。 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舵手,苏莱曼大帝亲自开创了社会、教育、税收和刑律等方面的立法改革。他主持编撰的权威法典(或卡农)奠定了在他逝世后帝国数个世纪的法律制度基础。苏莱曼大帝不但凭借他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和金匠(受過良好的教育,講五種語言),他还是文化的大资助人。他在位时期是奥斯曼帝国艺术、文学和建筑的黄金时代Atıl, 24.。 苏莱曼大帝打破奥斯曼人的传统,迎娶了烏克蘭奴隶出身的罗克塞拉娜,成为他的皇后许蕾姆苏丹。许蕾姆苏丹不仅在帝国后宫有很大的影响力,还积极参与苏莱曼大帝的政治生活。他们的孩子塞利姆皇子在苏莱曼大帝去世后继任苏丹之位。.
雅什里布
#重定向 麦地那.
查看 麦地那和雅什里布
雙朝向清真寺
雙朝向清真寺(جامع التضامن الإسلامى)是沙烏地阿拉伯第二聖地麥地那的一家清真寺,標誌了穆斯林的祈禱朝向從耶路撒冷改為麥加天房的歷史時刻。亦使清真寺有了兩個米哈拉布。 Category:沙烏地阿拉伯清真寺.
查看 麦地那和雙朝向清真寺
造成至少50人死亡的空难列表
此条目列出了自1923年至今的造成至少50人死亡的空难。包含商业航班、军事航班和货运航班。列表中记录有超过500次空难,共有超过540架飞机坠毁,事故地点包括所有7大洲和3大洋,死亡人数超过53,500人。其中的200起空难造成至少100人死亡,32起造成至少200人死亡,8起造成至少300人死亡,4起导致了超过500人死亡。.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查看 麦地那和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王國
耶路撒冷王國(Regnum Hierosolimitanum) ,又史称耶路撒冷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 of Jerusalem),是一个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于1099年建立在南部黎凡特(Southern Levant)的天主教王国。该王国从1099年起持续了近两百年,直到1291年被马穆鲁克摧毁最后一块领土阿卡(Acre)为止。它的历史被分为了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期,第一王国从1099年持续到1187年被萨拉丁几乎完全侵占为止;在随后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该王国又于1192年在阿卡重建,并沿续到1291年该城的毁灭为止,因此第二王国有时又被称为阿克王国。.
查看 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王國
耶齐德一世
耶齊德一世,全名為耶齊德·本·穆阿威亞·本·阿布·蘇富揚(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第六代哈里發,同時也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第二位哈里發。他的統治時間是從680年至683年。什葉派穆斯林否認他的合法性,並譴責他在導致伊瑪目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之死的卡爾巴拉戰役中的作用。.
查看 麦地那和耶齐德一世
梅迪納縣 (俄亥俄州)
梅迪納縣(Medina County, Ohio)是美國俄亥俄州東北部的一個縣。面積1,096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1,095人。縣治梅迪納(Medina)。 1812年2月置縣。縣名和縣治名來自伊斯蘭教聖城之一的麥地那。.
梅迪纳 (俄亥俄州)
梅迪纳(Medina)是美国俄亥俄州梅迪纳县一个城市,是梅迪纳县的县城,2010年人口普查时为26678人。 2009年,Medina被CNNMoney评为美国第40个最受欢迎的城市。.
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
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فرودگاه بینالمللی مهرآباد,OIII)原本是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主要機場。但是很快由2004年建成的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取代。大多數的國際航班都轉至伊-霍國際機場。但實際上,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比伊-霍國際機場靠近市區中心。 伊朗國營航空伊朗航空、Iran Aseman Airlines、薩哈航空的培訓、維修及工程設施都設於這所機場。 一所飛機工程與維修公司Fajr Ashian在主機場建築附近有一座維修飛機庫由滑行道銜接著,而這滑行道橫穿在德黑蘭卡-拉傑高速公路上。Fajr Ashian提供服務給許多航空公司如馬漢航空及伊朗航空。 在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是逐步轉至伊-霍國際機場,于2004年完成。首先受影響的是飛往波斯灣周邊國家的航班。如今,除了前往沙特阿拉伯朝覲的航班,所有國際航班都已轉至伊-霍國際機場。.
棉蘭
棉兰市(Kota Medan),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首府,位於該省北部。人口 2,392,922(2003年),是印度尼西亚仅次于雅加达和泗水的第三大城市,亦是蘇門答臘最大城市。華人約有50萬,也有頗具規模的泰米爾人社區。.
查看 麦地那和棉蘭
欧麦尔·本·赫塔卜
歐瑪爾·賓·哈塔卜(;约591年-644年),又译欧麦尔、奥马尔,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二代哈里发(634年起)。先知穆罕默德最著名的拥护者和战友之一。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
正统哈里发时期
四大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阿拉伯文:)是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后自632年至661年相继执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政教大权的四位继承人(即哈里发),他们分别是阿布·伯克尔、欧麦尔·本·赫塔卜、奥斯曼·本·阿凡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由于四大哈里发都是通过民主选举或推举而产生的,他们的继位获得了大多数穆斯林的认可,故称这一时期为哈里发国家的“神权共和时期”。 逊尼派穆斯林承认四位哈里发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故有“正统”之称,而什叶派穆斯林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是合法的哈里发,视阿里之前的三位哈里发为篡位者。 正统哈里发在位期间,新生的阿拉伯伊斯兰政权得到了巩固,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穆斯林称之为圣战),传播了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四位“正统哈里发”阿里遇刺后,继哈里发之位的其子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不久就在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的威逼利诱下放弃哈里发之位,穆阿威叶继任哈里发,哈里发国家的“神权共和”时期结束,开始了世袭制的倭马亚王朝。 Category:阿拉伯 Category:伊斯兰教 Category:哈里发国.
查看 麦地那和正统哈里发时期
武侯德山
武侯德山又譯為吳侯德山,是沙烏地阿拉伯境內鄰近麥地那的一座山。穆斯林和麥加當局之間的第二次戰爭就爆發於此處,是為武侯德戰役。武侯德戰役於西元625年3月23日開打,穆斯林戰敗。.
查看 麦地那和武侯德山
武咸城际铁路
武咸城际铁路又称武咸城际,连接武汉市和咸宁市,也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本线与京广高速铁路武汉站-咸宁北站路段基本平行。.
查看 麦地那和武咸城际铁路
汉志王国
汉志王国(الحجاز,al-Ḥiǧāz),指哈希姆家族在1916年至1924年于今沙特阿拉伯红海沿岸地区所建立的一个国家。.
查看 麦地那和汉志王国
汉志铁路
汉志铁路(土耳其語:Hicaz Demiryolu),奥斯曼帝国苏丹兼哈里发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令修建的一条铁路,起自大马士革,终点至汉志首府麦地那,中途包括一條通往海法的支線,总长1,300公里。原设计终点为麦地那以南400公里的麦加,并在将来向南延伸到也门的萨那。 汉志铁路的轨距为1,050毫米,属于单线窄轨铁路。 根据奥斯曼帝国的官方说法,修建汉志铁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全世界穆斯林去麦加朝觐,但该铁路的军事意义比宗教意义更为重要(防止阿拉伯人独立)。在其300万土耳其镑的建造经费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各国穆斯林的捐款。但是实际上德国人为这条铁路提供了工程设计和指导,他们希望通过这条铁路将德国的影响力渗透到汉志和也门地区。这与同时期德国计划修建的巴格達鐵路(柏林至巴格达)属于同一目的。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汉志铁路的修建遭到了英国及汉志地方封建贵族的阻挠。1908年9月1日,铁路修至麦地那,后续工作被迫终止。1913年,在大马士革修建了汉志铁路的终点站——汉志车站。 汉志铁路通车之后就一直受到阿拉伯部落的袭击,奥斯曼帝国从未能有效控制铁路周边的地区。为了保护铁路的安全,奥斯曼帝国在铁路沿途设立了很多兵站、加水站和哨所。1916年阿拉伯起义爆发后,英国军官劳伦斯率领阿拉伯部队对汉志铁路展开了破坏性的游击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汉志铁路在汉志境内的路段已完全停止运营。1919年之后汉志王国与内志王国展开战争,也无暇重开铁路。汉志铁路在汉志境内的路段基本全被拆除,只留下了路基。 汉志铁路在叙利亚和约旦境内的路段至今仍在运营,一段从大马士革至安曼,另外一段原来是汉志铁路的支线,从马安通往亚喀巴。沙特阿拉伯境内还有残存的若干小段铁路、车站、路基,作为旅游观光项目。某些地方还可找到阿拉伯起义时被炸毁的机车残骸。.
查看 麦地那和汉志铁路
油香
油香,俗稱油餅,是中國回族的一種傳統食品,由麵粉、鹽、鹼、植物油製作成麵餅,油炸或蒸熟而成。每逢慶祝節目、紅白二事、紀念先人,回民都會炸油香(回族稱為「撈油香」)送禮自用,以示尊祖繼俗。.
查看 麦地那和油香
沙地阿拉伯航空航點
沙地阿拉伯航空飛越亞洲、歐洲、非洲與北美洲超過80座城市,而航空公司的基地是位於吉達、利雅得、達曼、麥地那與艾卜哈。 以下是沙地阿拉伯航空的目的地(2011年7月),列表中包括城市與國家名稱、機場的IATA與ICAO碼及機場名稱。此外,一些機場名稱會有背景顏色,這代表不同的意思,如下表(2010年11月):.
沙烏地阿拉伯交通
沙烏地阿拉伯長期在石油工業中獲取油元,得到龐大的收益,這些獲益令該國能夠興修包括交通網絡在內的基礎建設。目前,沙烏地阿拉伯有多樣化的交通運輸樣式,例如鐵路、公路、空運、海運等。.
查看 麦地那和沙烏地阿拉伯交通
沙特广播公司
沙特广播公司(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 هيئة الإذاعة والتلفزيون,Saud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SBC),旧称沙特阿拉伯王国广播公司(Broadcasting Services of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简称BSKSA),是沙特阿拉伯的国营广播电台及电视台,隶属于沙特文化及信息部。沙特广播公司控制着沙特国内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资源。.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广播公司
沙特职业足球联赛
沙特職業足球聯賽(阿拉伯语:دوري المحترفين السعودي)是沙特阿拉伯的足球联赛,始于1976年。希拉爾夺得 14 次联赛冠军,是沙特联赛最成功的球队。聯賽前三名及沙特國王盃冠軍可得到亞足聯冠軍聯賽參賽資格。 沙特職業足球聯賽於2010–11年參賽隊數由 12 隊擴充到 14 隊,到2018–19年再度增加至 16 隊。.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职业足球联赛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通称沙特或沙地阿拉伯(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一個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約2,149,690平方公里,它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沙地阿拉伯北方與約旦和伊拉克接壤;東北與科威特接壤;東邊和卡塔爾、巴林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界;東南方和阿曼接壤;南方則與也門交界。它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紅海和波斯灣海岸線的國家,而它大部分的土地由不宜居的沙漠及貧瘠的荒野組成。 現時的沙地阿拉伯由四個本來分明的區域——漢志、內志、部分和部分(阿西爾)組成。沙地阿拉伯王國是於1932年由伊本·沙特成立,他由1902年奪回沙特王朝歷史領地利雅得開始,相繼以征服統一了以上的四個區域。該國從此便一直是以根據伊斯蘭教原則、以君主專制的形式管治,瓦哈比派伊斯蘭教亦被稱為「沙特文化的首要特徵」Tripp, ''Culture Shock'', 2003: p.14。沙地阿拉伯有時被稱為「兩聖寺之地」,因它的範圍包括了伊斯蘭教中兩個最神聖的聖地:麥加的禁寺及麥地那的先知寺。 沙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生產量及輸出量最高的國家,它同時亦控制了全球第二大的烴儲藏。由於有石化燃料支持經濟,沙地阿拉伯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之一,人類發展指數亦極高,且是唯一在二十國集團中的阿拉伯國家。但是,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中擁有最單一的經濟。它政治上保守偏右,作為伊斯蘭國教的背景為瓦哈比派,採用君主世襲制,且是由政教合一的威權政權實權統治,是被自由之家列為「不自由」的國家之一。沙地阿拉伯的國防開支在世界排行第四,又在2010至2014年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軍備入口者排行中排行第二。它被分類為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除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它亦是伊斯蘭合作組織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員。 的限制使沙特阿拉伯曾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的國家。这一政策直至2017年才開始有所放寬,而沙特政府于2018年6月允许女性开车。.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城市列表
沙特阿拉伯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如下:.
沙特阿拉伯基督教
沙特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85%到90%的沙特公民是遜尼派穆斯林,而10%至15%的公民是什葉派穆斯林。沙烏地阿拉伯公民中基督徒人数的正式统计数字為零。 现在沙特阿拉伯的基督徒都是在沙特阿拉伯工作的外國人。沙特阿拉伯沒有明確法律保障非穆斯林的宗教自由,官方通常容忍非穆斯林的外國人在私人地方進行非公開的私人宗教活動,不過也有宗教警察搜查私人聚會的事件發生,而公開的非伊斯蘭宗教活動則被禁止。.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基督教
沙特阿拉伯大学列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沙特阿拉伯境内共有26所国立大学及12所私立大学,另有42所私立专科学校。.
沙特阿拉伯宗教
伊斯蘭教為沙特阿拉伯的國教,沙國法律要求所有公民都是穆斯林 ,而且禁止伊斯蘭教以外的宗教信徒進行公眾崇拜。任何想要獲得沙特阿拉伯國籍的非穆斯林都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沙特阿拉伯因執行伊斯蘭教律法及其糟糕的人權紀錄而受到批評。.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宗教
沙特阿拉伯国王
沙特阿拉伯国王是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元首和专制君主(即政府首脑)。国王亦拥有“两圣地监护人”()的头衔,于1986年取代原先的“陛下”(),象征其对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管辖权。.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国王
沙特阿拉伯统一
沙特阿拉伯统一或沙特阿拉伯建国(تأسيس 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1902年至1932年期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场军事与政治浪潮,以沙特王朝统治下的内志第三王国将半岛上绝大部分的部落和君主制国家兼併,以及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成立而告终。沙特王朝首领伊本·沙特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袖和推动者。 这场运动的起因要追溯到19世纪末,阿拉伯半岛上的崛起并建立舍迈尔山酋长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击败沙特王朝统治的内志第二王国,沙特王朝被迫流亡巴林和科威特。直到1902年,伊本·沙特带领沙特王朝夺回利雅得,沙特阿拉伯统一运动就此开始。在1913年至1926年间,沙特王朝利用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英国的支援,经过一系列的作战,领土范围已包括内志、哈萨绿洲、舍迈尔山和汉志,于1927年更名为内志与汉志王国。1932年,内志与汉志王国更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至今。.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统一
沙特阿拉伯行政区划
沙特阿拉伯行政区划包括13个埃米尔区(Emirates)(括号内为首府):.
沙特阿拉伯軍事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建于1964年,最高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为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马迪上将。军队分正规军和国民部队。正规军平时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一般兵种服役期两年,特殊兵种服役三年。.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軍事
沙特阿拉伯里亚尔
里亞爾 (阿拉伯語: ريال 貨幣編號: SAR)是沙烏地阿拉伯的流通貨幣。輔幣單位哈拉拉,1里亞.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阿拉伯里亚尔
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關係
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關係,是指沙特阿拉伯與土耳其之間的當前和歷史關係。這些國家享有友好的經貿關係,但政治關係一直很緊張。前者在安卡拉設有大使館,在伊斯坦布爾設有總領事館; 而後者則在利雅得設有大使館,並在吉達設有總領事館。 兩個國家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和伊斯蘭合作組織(OIC)的正式成員。 根據2013年皮尤全球民意調查顯示,土耳其是所有穆斯林國家中對沙特阿拉伯的持最消極態度的國家,其中26%表示有利觀點,53%表示不利觀點。.
沙特本拉登集团
沙特本拉登集团(مجموعة بن لادن السعودية,Saudi Binladin Group,简称SBG)是一家总部位于沙特阿拉伯吉达的跨国建筑公司,也是是沙特最大的建筑商,在全球建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查看 麦地那和沙特本拉登集团
沙蒂永的雷纳德
沙蒂永的雷纳德(Raynald of Châtillon,又称Reynaud、Renaud、Reynald、Reynold、Renald或Reginald of Chastillon,約1125年-1187年7月4日)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的骑士,战败后留在圣地,他通过第一次婚姻,成为安条克公国(The Principality of Antioch)親王(prince of Antioch)(1153年-1160年),并通过第二次婚姻,成为外约旦领主。无论生前还是生后,他都是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又被称为“毁约者雷纳德”。.
查看 麦地那和沙蒂永的雷纳德
沙欣航空
沙欣航空(Shaheen Air,شاہین ایئر,IATA代码:NL;ICAO代码:SAI,呼号:SHAHEEN AIR)是一家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总部在卡拉奇的真纳国际机场,提供从巴基斯坦出发的客运和货运航班。主枢纽机场是真纳国际机场(KHI),次要枢纽机场是伊斯兰堡的伊斯兰堡贝娜齐尔·布托国际机场(ISB)和拉合尔的拉合尔阿拉马·伊克巴勒国际机场(LHE)。 除了提供来往例如卡拉奇、拉合爾、伊斯兰堡、德拉加齊汗和白沙瓦的国内航线外,同时提供前往杜拜、阿布扎比、利雅德、艾因、科威特、多哈和马斯喀特的国际航班。 “沙欣”一词在乌尔都语中的意思是“猎鹰”。.
查看 麦地那和沙欣航空
清真寺
--(阿拉伯语、波斯语:单数 masjid,复数مساجد masājid),又称--、礼拜寺,是供穆斯林群眾使用的宗教场所。 对于什么宗教场所可视作回教堂,遜尼派的回教法学有严格以及具体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场所则称作musallah。正式被划定为回教堂的场地(通常是更大综合建筑物的一小部分)有严格的使用限制,而回教法规定,一旦某个场地被正式划定为回教堂,该场所将直到末日都作为回教堂用途,被非穆斯林摧毀或占用的情形是絕對不容許的。 许多回教堂都有精致的圆顶、宣礼塔和礼拜殿,各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回教堂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如今所有人类聚居的大陆均能发现其踪影,用作穆斯林(回教徒)礼拜的地方,也可以作传达信息、教育以及争议解决等用途。回教堂的会众由伊玛目带领祷告。.
查看 麦地那和清真寺
漢志
汉志,又称希贾兹( الحجاز,意為「屏障」),沙特阿拉伯西部,北至约旦边境,南至亚西尔地区的沿海地带。得名自境内的漢志山脉。 汉志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境内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座伊斯兰教圣城,麦地那城外还有传说中的夏娃墓。 汉志地区古代曾属于埃及和奥斯曼帝国,1916年哈希姆家族的谢里夫侯赛因建立汉志王国,1925年被内志王国占领,1932年被并入沙特阿拉伯。现分属沙特阿拉伯的塔布克省、麦地那省和麦加省。 汉志地区的经济以朝觐收入为主,有手工业和轻工业。在吉达有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城市有麦加、麦地那、吉达、延布(Yanbu' al Bahr)、塔伊夫(Ta'if)。.
查看 麦地那和漢志
漢志阿拉伯語
漢志阿拉伯語(حجازي ḥijāzī),是阿拉伯語變體的一種,在沙特阿拉伯的漢志地區使用。嚴格來講,漢志阿拉伯語可分為兩種方言,即農村使用的貝都因方言,與城市使用的方言。而“漢志阿拉伯語”通常指後者,在吉達、麥加、延布、麥地那等城市使用。 城市的漢志阿拉伯語接近蘇丹北部及上埃及的阿拉伯語(Ingham 1971)。漢志阿拉伯語與埃及阿拉伯語有諸多相似之處。厄立特里亞和蘇丹的拉謝達人也使用漢志阿拉伯語。漢志阿拉伯語於日常使用,並無官方地位。在正式場合使用現代標準阿拉伯語,尤其是在厄立特里亞等不通行阿拉伯語的國家。.
查看 麦地那和漢志阿拉伯語
朝聖
朝聖是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通常是到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各大宗教都有朝聖的活動。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朝聖是一種族群的認同,而非基於信仰。流行文化也正把朝聖重新定義,例如去探訪某小說、電視劇、電影或ACG等作品取材、拍攝的地點也被稱為朝聖、聖地巡禮。旅遊業興起之前,朝聖是人們離開家鄉出外遊歷的主要方式之一。.
查看 麦地那和朝聖
朝觐 (伊斯兰教)
朝覲(حج, Hajj),指的是伊斯蘭教徒到麥加的朝覲,這是每年全世界穆斯林最大規模的聚會,也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依據朝覲規範,每一個身體健康經濟良好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必須朝覲一次。伊斯梯塔(istita'ah)指的是身體及經濟能力皆可進行朝覲的狀態,達到此狀態的穆斯林稱為穆斯塔梯(mustati)。朝覲是穆斯林團結及順服真主的一種展示。朝覲字面意義是“參與一個旅程”,這意味著外在行為的旅程及內部心靈的旅程。 每年朝覲的日期是伊斯蘭曆12月的第8日到第12日。由於伊斯蘭曆法是陰曆,每年比公曆少11天,朝覲日期在西曆中年年都不同。朝覲期間,朝覲者的衣著要求及身心狀態稱之為「伊蘭」(Ihram)。 朝覲與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生息息相關,但穆斯林認為到麥加朝覲的儀式可上溯到數千年前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年代。朝覲那一週,上百萬朝覲者同時在麥加聚集,並進行一系列的儀式:每個人逆時針方向繞行卡巴天房七次,這個立方形的建築也是世上所有穆斯林祈禱時的方向;在薩法(Al-Safa)和麥爾瓦(Al-Marwah)兩個小丘間來回走動;飲用滲滲泉的井水;去阿拉法特平原守夜;在投石儀式中向魔鬼擲石塊。然後朝覲者剃髮,進行動物獻祭的儀式,並慶祝全球性的宰牲節。.
易卜拉欣帕夏
易卜拉欣帕夏(阿拉伯語:إبراهيم باشا、英語:Ibrahim Pasha,)是十九世紀埃及的一位將軍,他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兒子,在1848年7月至11月作為攝政王領導國家。.
查看 麦地那和易卜拉欣帕夏
海灣航空航點
以下是海灣航空的飛航目的地(截至2010年1月):.
查看 麦地那和海灣航空航點
海湾战争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科威特的「回歸」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輕微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这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第一場聯合國會員國之間的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儘管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卻未能同時剷除--,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筆。.
查看 麦地那和海湾战争
海拜爾
海拜爾是沙特阿拉伯的綠洲,位於該國西部,處於聖城麥地那以北153公里的內夫得沙漠,由麥地那省負責管轄,該地區在公元642年被穆斯林佔據前是猶太人聚居地。.
查看 麦地那和海拜爾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上校(Thomas Edward Lawrence,常稱T.,),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是一位英國軍官,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的角色而出名。他成为公众偶像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維爾·傑克森·湯瑪斯所写关于那场起义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许多阿拉伯人将他看成民间英雄,推动了他们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的统治中获得自由的理想;同樣地,许多英国人将他包括在他们国家最伟大的战争英雄之一。.
拜德爾侯奈因
拜德爾侯奈因是沙特阿拉伯的城鎮,位於該國西部,由麥地那省負責管轄,距離伊斯蘭教聖地麥地那130公里。公元624年3月13日,古萊什族和穆斯林在該鎮爆發白德爾之戰。.
查看 麦地那和拜德爾侯奈因
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战役(阿拉伯語:),又稱怛逻斯之役或但逻斯之役。是中国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现在阿拉伯、信奉伊斯兰教遜尼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内的中亚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有学者认为怛罗斯战役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仅是两个帝国边疆上的抵触和小冲突。McNeill, William H.
查看 麦地那和怛罗斯战役
10月9日
10月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2天(闰年第28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3天。.
查看 麦地那和10月9日
2014年6月
; 災害事故.
查看 麦地那和2014年6月
2016年7月沙特恐怖袭击事件
2016年7月沙特恐怖袭击事件是2016年7月4日发生在沙特阿拉伯的一系列爆炸案。 麦地那先知清真寺一处检查口外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一名自杀炸弹手在伊斯兰世界最神圣的地点之一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先知清真寺一处检查口外引爆炸弹。4名保安被炸死,5人受伤。他们阻止袭击者进入清真寺时被人肉炸弹袭击。 该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632年归真的先知默罕默德安葬之处。每年,来自全球各地的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在麦加朝圣期间会来拜访先知寺。.
6月8日
6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9天(闰年第16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6天。.
查看 麦地那和6月8日
7世纪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查看 麦地那和7世纪
9月24日
9月2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7天(闰年第26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98天。.
查看 麦地那和9月24日
亦称为 叶斯里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