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假羊肚菌
假羊肚菌(False morel)是對一些子囊菌門真菌的非正式稱呼,這些真菌包括鹿花菌屬(Gyromitra)、馬鞍菌屬(Helvella)與鐘菌屬等的部分物種,因為它們的外表與真羊肚菌(羊肚菌屬)非常相似。這些真菌都隸屬於盤菌目,包括了屬於羊肚菌科、平盘菌科(Discinaceae)和馬鞍菌科(Helvellaceae),彼此間不一定相關的物種。 假羊肚菌的可食性最近遭到質疑,長久以來被認為美味的假羊肚菌──鹿花菌被發現在生吃時是具有毒性的,1990年代的報導還顯示就算經適當烹調後毒素依然存在。雖然許多食用假羊肚菌的人沒有產生明顯的症狀,有些人在食用後會發生急性中毒,甚至有證據顯示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傷害。.
查看 鹿花菌和假羊肚菌
台灣蕈類列表
台灣約有1,000餘種蕈類。.
查看 鹿花菌和台灣蕈類列表
皺蓋鐘菌
蓋鐘菌(學名:Verpa bohemica)是羊肚菌科的一種真菌,屬於假羊肚菌的一種。這種蕈類的菌蓋為淺黃色至棕色,呈頂針狀,直徑為2-4公分,長2-5公分,表面有如腦狀的皺褶與迴旋。菌柄較為脆弱,為淺色,可長達12公分,厚1-2.5公分。在顯微鏡下,這種蕈類的特徵為大型的孢子,足有60-80微米長、15-18微米寬,且每個子囊只有兩個孢子亦是其特色(一般的子囊菌每個子囊具有八個孢子)。 在野外,本種可以菌蓋和菌柄的連接方式和真羊肚菌區別,皺蓋鐘菌的菌柄上的菌蓋是完全和菌柄游離的。雖然被許多人認為皺蓋真菌可食,但仍不建議食用,有報導指稱它對部分過敏的人是有毒的,中毒症狀包括腸胃不適和肌肉失去協調。皺蓋真菌分布於北美洲、歐洲與亞洲。在早春融雪後,在木頭上產生子實體,比羊肚菌還早出現。歐洲的真菌學家常以異名Ptychoverpa bohemica稱呼本種。.
查看 鹿花菌和皺蓋鐘菌
食用蕈列表
食用蕈,即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子實體。.
查看 鹿花菌和食用蕈列表
蕈類
蕈類(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稱蘑菇、菇類,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實體通常肉眼可見。菌絲具橫隔壁,將菌絲分隔成多細胞。 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用菌的总称,常见的包括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大肥菇(Agaricus bitorquis)、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等。一般栽培的蘑菇是指双孢蘑菇。此外,蘑菇也是对真菌有性生殖阶段的真菌子实体的俗称。.
查看 鹿花菌和蕈類
Gyromitra esculenta
#重定向 鹿花菌.
毒物
毒物是对生物造成不适反应的物質的总称。 毒物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因种类不同各异,不适反应的类型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另外对于有的生物来说具有毒性而对于别的生物来说无毒的“选择毒性”在自然界中也存在。比如,抗生素对某些微生物具有毒性,但对于其他生物基本无害。此外生物所必需的各种微量化合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超过一定量后也会出现毒性。例如钙是骨骼形成所必需的,但是摄取过多钙会损伤肾脏。 日常生活中称为「毒物」的除了急性或者慢性毒性的物質以外、还有致癌或者导致畸变的物質,極端的例子有如沙利度胺是一种强力的致畸性物質但是其毒性极弱。在毒理学的基本观点上所有的物質多少都具有毒性。大量摄取砂糖、食盐也会对身体有危害、但是这一般不称作毒物。一般认为的毒物应该是具有急性毒性或者剧毒性的物质。 对生物体中毒施加以其它药物,使其影響得到抑制或化解称为解毒。 很多种生物为防止外敵或者捕获猎物都带有毒性。来自生物体的毒物称为毒素。另外人工制成的毒物也有很多。既有非本意生产出的化合物中带有毒性的例子,也有如化学武器等带有强力毒性的化合物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情况。.
查看 鹿花菌和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