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鸡形目

指数 鸡形目

鸡形目(学名:Galliform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人们通常把这一目的鸟中体形较大种的统称为“鸡”,体形较小的一些种类称为“鹑”。由于这一目的鸟腿脚强健,擅长在地面奔跑,按生态习性,被称为陆禽。这一目中的鸟有些体态雄健优美,色彩艳丽,其中不少是珍稀物种和经济物种,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目录

  1. 177 关系: 加利福尼亞鳥類列表加利福尼亞鶉原鸡属原雞台灣竹雞台灣鳥類列表台湾山鹧鸪塚雉夏威夷鳥類列表大石鸡大眼斑雉大鳳冠雉奧氏角雉婆羅洲孔雀雉孔雀孔雀 (消歧義)小灰頭稚冠雉山西雉属山鹧鸪属山齒鶉岩雷鸟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巴西鳥類列表巴拉旺孔雀中国非雀形目鸟类列表中華鷓鴣今颚类今鳥類彩雉喜馬拉亞鶉冠鷓鴣冠鸞凤冠雉科公雞剃刀嘴鳳冠雉剛果孔雀勺鸡四川山鹧鸪四川雉鹑皇鷴石鸡石鸡属环颈山鹧鸪火雞灰原雞灰孔雀雉灰鳳冠雉灰胸竹鸡灰腹角雉珠雞... 扩展索引 (127 更多) »

加利福尼亞鳥類列表

加利福尼亞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新北區。根據加州鳥類記錄委員會 (CBRC),至2006年止,加州共有632種鳥類被記錄,其中10種為外來種,2種在加州絕跡 (但仍分布於其他地區)。 註上星號(*)的鳥種正在被 CBRC 重新檢討中,共有180種,包含尚有疑問記錄的種類,被註上星號的鳥種在加州一年平均只被觀察4次或更少,而歷史紀錄總共也只有少於100次。.

查看 鸡形目和加利福尼亞鳥類列表

加利福尼亞鶉

加利福尼亞鶉(California quail;學名:Callipepla californica),或稱珠颈斑鹑,是斑鶉屬下的一種鳥類。與同屬的、在一百至兩百萬年前分開進化的黑腹斑鹑較為相似,它們的頭部都有六隻黑色羽毛組成的、向前傾斜的冠,雄性頭頂的羽毛為深褐色,頭部其他地方有白色條紋和大面積的黑色羽毛,背部褐色、胸部灰色,雌性則和幼鳥一樣通體褐色。 它是加利福尼亞州的州鳥,原產於美國西部,但是後來被引進到了英屬哥倫比亞、夏威夷、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等許多地方。.

查看 鸡形目和加利福尼亞鶉

原鸡属

原雞屬(學名:Gallus)是鸡形目雉科的一屬,为體型較大的鳥類,雄鳥羽毛顏色豐富多彩,分佈於印度、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包括四種,其中的原雞被認為很可能是今天雞的祖先。.

查看 鸡形目和原鸡属

原雞

原雞(学名:Gallus gallus)为雞形目雉科原鸡属的鸟类,又名紅原雞、茶花雞、烛夜,現代家雞就是源于古代被驯化的原鸡。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南抵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海南等地,主要生活于热带林区、板栗林、次生林、阔叶混交林、稀疏林以及灌木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南方,緬甸與印度東部。 原雞叫聲類似“茶花兩朵”,故當地人稱“茶花雞”。牠們最先在2,000年前被印度人馴養,後來成為全世界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但有考古學家稱「養雞」在中國已有7,000-8,000年歷史,比印度人更早。原雞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雲南、廣西南部及海南省等地,現在屬於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外分布在緬甸與印度。 原雞的體形與家雞十分相似,只是稍小些。公雞的前驅羽毛則多黑褐色,背毛黃而帶黑紋,胸羽淺褐色,越向後色越淺。原雞的內部結構及嗚聲等也與家雞極相似,而且可以與家雞雜交繁衍后代。.

查看 鸡形目和原雞

台灣竹雞

台灣竹雞(Taiwan bamboo partridge,學名:Bambusicola sonorivox)棲息於台灣中低海拔的樹林裡。曾被歸類為灰胸竹雞,現為台灣特有種。.

查看 鸡形目和台灣竹雞

台灣鳥類列表

台灣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東洋區和舊北區的交會地帶,有87科653種鳥類曾被記錄,其中有27種為台灣特有種。 台澎地區和金馬地區的鳥類生態有相當程度的差異,請另見金門鳥類列表和馬祖鳥類列表。.

查看 鸡形目和台灣鳥類列表

台湾山鹧鸪

台湾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俗稱深山竹鸡,是台灣特有物种。分布于台灣本島,主要栖息于深山茂密森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山區。.

查看 鸡形目和台湾山鹧鸪

塚雉

塚雉是一類敦實、中等至大型及像雞的鳥類。牠們的頭部細小,腳大,都是分類在塚雉科(Megapodiidae,或譯儗雉科)之下。牠們都是吃嫩葉的,除了眼斑塚雉外,其他的都是棲息在林地中,且大部份都呈褐色或黑色。孵化時的塚雉是所有鳥類中最為成熟的,已經長滿翼羽及絨毛、能夠打開眼睛、平衡身體、奔跑追蹤獵物、甚至於孵化當日已能飛行。 属于早成性鸟类。.

查看 鸡形目和塚雉

夏威夷鳥類列表

夏威夷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大洋區,約有300種鳥類被記錄。由於與其他大陸的隔離,因此有許多特有種鳥類。夏威夷約有71種特有種或特有亞種被記錄,其中23種已絕種,餘下的48種有30種被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管理局列入瀕危或受威脅的行列。棲地的消失和鳥類疾病被認為對夏威夷的特有鳥類有最大的威脅。 夏威夷有1個特有鳥科 - 管舌鳥科 Drepanididae。.

查看 鸡形目和夏威夷鳥類列表

大石鸡

大石鸡(学名:Alectoris magna)为雉科石鸡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一般栖息于高海拔平原以及岩石性山脉斜坡和高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柴达木盆地。.

查看 鸡形目和大石鸡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学名:Argusianus argus),又名青鸞或百眼雉雞,是一種分佈在東南亞婆羅洲、蘇門答臘及馬來半島密林的雉。在亞洲一些地區被認為就是鳳凰。.

查看 鸡形目和大眼斑雉

大鳳冠雉

大鳳冠雉(Crax rubra)是一種大型的鳳冠雉科。.

查看 鸡形目和大鳳冠雉

奧氏角雉

奧氏角雉(Tympanuchus cupido attwateri),又名草原榛雞阿特沃特亞種,是大草原榛雞高度瀕危的亞種。.

查看 鸡形目和奧氏角雉

婆羅洲孔雀雉

婆羅洲孔雀雉(Polyplectron schleiermacheri)是一種中等身形的雉。牠們長50厘米,呈赤褐色及有黑色斑點,冠及頸背的羽毛很長,下身黑色,紅色的面部沒有羽毛,瞳孔藍色。胸部呈金屬藍綠色,喉嚨及上胸中間白色。牠們有22條尾羽,都有藍綠色的大眼斑紋,示愛時會展打開成扇狀。雌鳥較細小及沉色,瞳孔褐色及腳上沒有距。 婆羅洲孔雀雉可能是所有灰孔雀雉屬中最稀有及所知最少的物種。牠們分佈在婆羅洲的低地森林。 婆羅洲孔雀雉與鳳冠孔雀雉及巴拉旺孔雀同是屬內的基底成員,約於上新世開始演化。由於所知甚少,牠們一直被認為是鳳冠孔雀雉的亞種,但現已成為獨立的物種。 由於持續失去棲息地、數量較少及有限的分佈地,婆羅洲孔雀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且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保護。.

查看 鸡形目和婆羅洲孔雀雉

孔雀

孔雀(学名:Pavo),是一种鸟类,属鸡形目,雉科,又名越鸟、南客。孔雀有三种,绿孔雀和蓝孔雀属于该属,而刚果孔雀单独成属。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鸟羽毛为宝蓝色,富有金属光泽,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國雲南省,此外,蓝孔雀还有白孔雀和黑孔雀两种变异种。 孔雀最早见于《山海经》的《海内经》:“有孔雀。”东汉杨孚著《异物志》记载岭南的孔雀:“孔雀,其大如大雁而足高,毛皆有斑纹彩,捕而蓄之,拍手即舞。”.

查看 鸡形目和孔雀

孔雀 (消歧義)

孔雀可以指:.

查看 鸡形目和孔雀 (消歧義)

小灰頭稚冠雉

小灰頭稚冠雉(Ortalis vetula)是一種鳳冠雉科的大型鳥類。牠們棲息在熱帶及亞熱帶的環境,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瑞歐格蘭山谷(Rio Grande Valley)叢林至哥斯達黎加的最北部。另外在中美洲也有一個群落,分佈在墨西哥近太平洋的低地叢林至尼加拉瓜北部。.

查看 鸡形目和小灰頭稚冠雉

山西雉属

山西雉属(学名:Shanxiornis)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早期的鸡形目动物。 这一新属种在2006年命名,模式种是汾阴山西雉。属名与种名均表明化石产地。1988年,正型标本TNUV11发现于山西南部汾河东岸地区的早更新世的三门组。正型标本为完整左跗蹠骨一枚。1991年又发现完整左胫跗骨一枚。两标本目前都收藏于天津师范大学。.

查看 鸡形目和山西雉属

山鹧鸪属

山鹧鸪属(学名:Arborophila)为鸡形目雉科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部分种因为栖息地破坏及狩猎而成为受威胁物种。.

查看 鸡形目和山鹧鸪属

山齒鶉

山齒鶉(学名:Colinus virginianus)是原住於北美洲、中美洲北部及加勒比海的一種陸上鳥類。牠們最初被分類在雉科中,現在則分類在齒鶉科中。.

查看 鸡形目和山齒鶉

岩雷鸟

岩雷鸟,学名Lagopus muta,在松鸡家族中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

查看 鸡形目和岩雷鸟

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已灭绝动物列表列出16世纪以后的已记录的已灭绝动物(包括亚种和变种)以及其名称(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命名者与命名年代、已确认的该物种最后一次观察记录时间和该物种分布地。 注: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是否为有效物种存疑物种.

查看 鸡形目和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巴西鳥類列表

巴西在生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新熱帶區,約有1700種鳥類被記錄,其中約57%為巴西特有種。是世界上鳥種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哥倫比亞和秘魯。.

查看 鸡形目和巴西鳥類列表

巴拉旺孔雀

巴拉旺孔雀(Polyplectron napoleonis,以往稱為Polyplectron emphanum),又名巴拉望孔雀雉,是中等身形的雉。.

查看 鸡形目和巴拉旺孔雀

中国非雀形目鸟类列表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最东端,在动物地理分区上以秦岭-淮河一线划界,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鸟类资源丰富,根据中国鸟类学者郑作新的研究,中国共有鸟纲生物1253种,以下列表依据鸟类传统分类系统归类和排序,列出了历史上在中国有观测记录的非雀形目鸟类,其中包括在区内繁殖、越冬、迁徙过境的鸟类,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在区内的漂鸟、迷鸟、和笼养逃逸并在区内繁殖成功的鸟种。 查阅中国的雀形目鸟类请参阅中国雀形目鸟类列表。.

查看 鸡形目和中国非雀形目鸟类列表

中華鷓鴣

中華鷓鴣(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又稱中國鷓鴣、越雉、懷南。屬雞形目雉科鷓鴣屬。鷓鴣頭頂羽毛為黑色,有褐色及黃色斑,身體大多為黑色,有很多圓形白色斑點,下身的斑點較大。 鷓鴣多在矮小山崗的灌木林中活動,有時候3-5隻結群尋找食物。遇驚時很怏地匿藏在灌木叢深處,很難發現。腳爪強健,善於在地上行走,雖然不常飛行,但飛行速度很快。 鷓鴣是雜食性,喜歡吃蚱蜢等昆蟲及螞蟻,同時亦吃野生果實,雜草種子及植物的嫩芽。.

查看 鸡形目和中華鷓鴣

今颚类

今顎類(学名:Neognathae),亦作新顎類,是鳥綱之下的一個支序。本支序原為總目或下綱級分類,具有充氣性的骨骼,龍骨突發達,左右鎖骨下端癒合,稱之為叉骨,尾綜骨發達。體表有羽區跟裸區的差別,正羽發達,形成羽片。翼有發達的飛羽,善飛翔,大多兩性或是雌性孵化,雄鳥一般不具外交配器官。雛鳥為早成或是晚成熟鳥。世界性分布,世界現存的鳥類大多屬於本總目。.

查看 鸡形目和今颚类

今鳥類

今鳥亞綱(學名:Neornithes)是一个包含所有現存鳥類的最後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的演化支,这定义现在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定义鸟纲(Aves),因此今鸟亚纲也被广泛地视为鸟纲的次异名。 今鳥亞綱的特徵是有羽毛、喙沒有牙齒、蛋有硬殼、高代謝率、心臟有四室、輕盈但結實的骨骼。所有鳥類的前肢都進化成翼,大部份也能夠飛翔。它們有獨特的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很適合飛行。一些鳥類,如鴉科及鸚鵡等是最有智慧的動物物種;有些鳥類甚至懂得製造及使用工具,很多物種也有傳遞知識的能力。 很多今鳥亞綱每年都會遷徙一段很長距離,也有不規則地移動短距離。它們會用視覺訊號及唱歌來溝通,也會進行合作繁殖及獵食。大部份鳥類都是有固一夫一妻制的,往往經歷整個繁殖季節,有時多年,但很少是畢生的。有些物種也會出現配對外交配;其他物種都是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的。它們會鳥巢中生蛋,並由雙親所孵化。大部份鳥類在孵化後都會由雙親照顧。.

查看 鸡形目和今鳥類

彩雉

彩雉(Catreus wallichii),又名瓦氏雉雞,是一種分佈在印度、尼泊爾及巴基斯坦的雉。牠們棲息在喜瑪拉雅山的高原及叢林,高達海拔6000呎,夏天時更會高達海拔10000呎。彩雉的學名是為紀念丹麥植物學家納薩尼爾·瓦立池(Nathaniel Wallich)。.

查看 鸡形目和彩雉

喜馬拉亞鶉

喜馬拉亞鶉(Ophrysia superciliosa),又名高山鶉,是一種中等身形的雉。牠們只曾於印度西北部北阿坎德邦喜馬拉雅山脈以西的兩個地方見到。最近只曾於1876年見到牠們,恐怕已經滅絕。.

查看 鸡形目和喜馬拉亞鶉

冠鷓鴣

冠鷓鴣(Rollulus rouloul),又名冕鷓鴣,是雉科的一種獵鳥。.

查看 鸡形目和冠鷓鴣

冠鸞

冠鸞(Rheinardia ocellata),又名冠羽雉或鳳頭眼斑雉,是一種大型的雉。牠們長2.3米,身體呈黑色及有深褐色斑點,喙呈粉紅色,瞳孔褐色,藍色的面部沒有羽毛。頭部細小,其上有直立的冠羽。雄鳥有12條尾羽,都是闊而長達2米的。雌鳥外觀相似,冠及尾羽較短。 冠鸞在野外的資料有限。只知牠們是很怕羞的,分佈在越南、老撾及馬來西亞。牠們主要吃葉子、果實、昆蟲、蛆及細小的動物。 由於持續失去棲息地及過度獵殺,冠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且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

查看 鸡形目和冠鸞

凤冠雉科

凤冠雉科(学名:Cracidae)是鸡形目的一科,现存2个亚科11属。分布于中、南美洲的森林地区,一般群居。多数种类拥有冠羽,故名。.

查看 鸡形目和凤冠雉科

公雞

公鸡指的是鸡形目中的雄性鸟,一般指雄性的鸡。 在英语中,雄性的鸡小于一岁一般叫做“cockerel”。“rooster”一词起源于美国, "Why Do We Say...? Rooster", American Heritage, Aug./Sept.

查看 鸡形目和公雞

剃刀嘴鳳冠雉

剃刀嘴鳳冠雉(學名:Mitu mitu)是一種大型像雉雞的鳥類,長達89厘米。鳥喙呈紅色及有白邊,羽毛呈有黑澤的紫藍色,下身呈栗色, 瞳孔呈紅褐色,且有14條淡褐色的尾羽。牠的耳朵在鳳冠雉科是獨有的,呈淡灰色及新月形。雌鳥較雄鳥細小一些。主要以水果為食物。飼養的剃刀嘴鳳冠雉的壽命可多於24歲。 剃刀嘴鳳冠雉最初是由德國自然學家Georg Marcgraf所描述。但由於當時並沒有足夠的資料及標本,剃刀嘴鳳冠雉被認為是與大刀嘴鳳冠雉相同的物種。直至1951年,在巴西阿拉戈阿斯的低地森林發現了牠們後,其學名才被正式確立。牠們現時被認為是其分支的基底,較接近小刀嘴鳳冠雉。牠們的分支自中新世及上新世交界流傳至今,並孤立在大西洋沿海森林區。 由於失去了棲息地、過份獵殺及數量少的關係,剃刀嘴鳳冠雉現被認為是在野外滅絕。最後的野外剃刀嘴鳳冠雉於1984年(或可能是1987年或1988年)被殺。飼養的剃刀嘴鳳冠雉現正大量的與大刀嘴鳳冠雉混種。剃刀嘴鳳冠雉現被受巴西法律的保護及被列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一中。.

查看 鸡形目和剃刀嘴鳳冠雉

剛果孔雀

剛果孔雀(學名:Afropavo congensis),又名非洲孔雀,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種雉鳥,最初被誤會是一種孔雀,但其實和孔雀沒有多大關係,只是長的有一點像孔雀。.

查看 鸡形目和剛果孔雀

勺鸡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为雉科勺鸡属的鸟类,俗名角鸡、柳叶鸡。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查看 鸡形目和勺鸡

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俗名荀鸡、砣砣鸡,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等地,一般栖息于阔叶林下的浓密竹丛和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甘洛县的大桥公社。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色彩浓艳的山鹧鸪。头顶褐,眉纹白,胸部具宽阔的栗色环带及喉近白为本种特征。眼周裸皮红色,耳羽黄棕色。 虹膜-暗褐;嘴-灰色;脚-近粉。 叫声:繁殖雄鸟早晚间或正午鸣叫,叫声为嘹亮的上升哨音,间隔数秒反复重复。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特有种。 分布状况:全球性极危物种(Collar et al., 1994)。栖息环境的丧失导致至野外数量极为稀少。仅存于四川南部(甘洛、屏山、马边、攀枝花市等地)海拔1000~2200米处的低山亚热带阔叶林中,亦见于云南东北部。 习性:具本属的典型特性。成对或成小群在地面烂树叶间翻找觅食。.

查看 鸡形目和四川山鹧鸪

四川雉鹑

四川雉鹑(学名:Tetraophasis szechenyii)为雉科雉鹑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地,一般栖息于针叶林以及杜鹃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西部。.

查看 鸡形目和四川雉鹑

皇鷴

皇鷴(Lophura edwardsi × Lophura nycthemera)是一種中等身形,長75厘米的雉。牠們呈深藍色,面上沒有羽毛及呈紅色,冠藍色,腳深紅色。雌鳥有褐色及直立的羽毛冠,身體及尾巴都是黑色的。 皇鷴分佈在越南及老撾的森林內。牠們的外表有點像越南特有的越南鷴,但體形較大,尾巴較長,冠及尾羽都是深藍色的。 尚·提奧多·德拉庫爾(Jean Théodore Delacour)於1923年發現一對皇鷴的活標本,並帶到歐洲;直至1990年才從新的發現牠們。 皇鷴如此稀少,是因為皇鷴為越南鷴與白鷴的天然混.

查看 鸡形目和皇鷴

石鸡

石鸡(学名:Alectoris chukar)为雉科石鸡属的鸟类,俗名朵拉鸡、红腿鸡、嘎嘎鸡。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克什米尔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青海、甘肃、经华北到东北的西南部等地,多生活于低山干燥山谷以及丘陵的岩坡和砂坡。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希腊。.

查看 鸡形目和石鸡

石鸡属

石鸡属(Alectoris),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一个属。石鸡属鸟类分布于北非、欧洲中南部、中亚、中国北部。石鸡属鸟类以石鸡分部最为广泛,遍布欧亚大陆;其余几种则分布地区狭窄。大石鸡是中国特有鸟种。.

查看 鸡形目和石鸡属

环颈山鹧鸪

环颈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torqueola)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常绿森林、灌丛、竹丛以及山溪和山谷的稠密常绿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查看 鸡形目和环颈山鹧鸪

火雞

火雞,又名七面鳥或吐绶鸡,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火雞體型比一般雞大,可達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及聖誕節烹調火雞。 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 1.5 - 1.8 公尺,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 火雞有兩種,分別是:分佈於北美的野生火雞,和分佈於中美洲的眼斑火雞。現代的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查看 鸡形目和火雞

灰原雞

原雞(Gallus sonneratii)是一種分布于印度的原鸡属物种,是原鸡、黑尾原鸡等的近親。.

查看 鸡形目和灰原雞

灰孔雀雉

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为雉科灰孔雀雉属的鸟类。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海南等地,多栖息于1500米的山林竹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索亚。.

查看 鸡形目和灰孔雀雉

灰鳳冠雉

鳳冠雉(Pauxi pauxi),又名盔鳳冠雉,是一種陸上的鳳冠雉。.

查看 鸡形目和灰鳳冠雉

灰胸竹鸡

胸竹鸡(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分布在台灣與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达福建,主要栖息于山区、平原、灌丛、竹林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台灣竹雞現已獨立為一種。.

查看 鸡形目和灰胸竹鸡

灰腹角雉

腹角雉(學名Tragopan blythii),别名寿鸡、灰斑角雉,是产于印度东北部、不丹、缅甸北部以及中国云南西北和西藏东南部的一种角雉,食物主要是树叶、浆果、种子以及昆虫。牠們也是那加兰邦邦鳥。.

查看 鸡形目和灰腹角雉

珠雞

雞(Numididae)(guineafowl),又稱嘉鸡、山雞、畿內亞鳥,是雞形目下的其中一科。.

查看 鸡形目和珠雞

紐西蘭鳥類列表

紐西蘭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澳洲區。由和澳大利亞大陸一樣在早期與其他大陸分離,因此特有種 (67種)。約有340種鳥類被紀錄。 紐西蘭有3個特有鳥科 - 刺鷯科(Acanthiittidae)、垂耳鴉科(allaeidae)和無翼鳥科(Apterygidae)。 除了三種蝙蝠 (現存兩種) 以外,紐西蘭沒任何原生哺乳動物,因此紐西蘭的鳥類極端特化,並占據了生態系統的所有位置;如恐鳥扮了鹿或牛的角色,紐西蘭鷹 (哈斯特鷹,有史以來最大的猛禽) 則扮演了豹或虎的角色。 當人類在800年到1300年到達紐西蘭後,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開始瀕臨危機。數個鳥類種類被獵至絕滅;然而,大部份的破壞由人類帶來的其他哺乳動物所造成,尤其是老鼠,另外還有狗、貓、鼬、刺蝟和澳洲袋貂等,對於無法飛行的鳥類(特別是地面鳥類)最具有絕滅的危機。 約2/3的鳥類絕滅發生在毛利人到來之後,其他的則發生在白人到來後。.

查看 鸡形目和紐西蘭鳥類列表

紐西蘭鵪鶉

紐西蘭鵪鶉(学名:Coturnix novaezelandiae)是自1875年就已滅絕的鵪鶉。雄鶉與雌鶉相似,但雌鶉較淺色。紐西蘭鵪鶉最初是由約瑟夫·班克斯(Sir Joseph Banks)在跟隨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第一次旅程中描述的。第一個標本是由Jean René Constant Quoy及Joseph Paul Gaimard在跟隨迪蒙·迪爾維爾(Dumont D'Urville)的旅程中,於1827年所採集的。紐西蘭鵪鶉有時被認為與澳洲鵪鶉是同一物種。 梅西大學的研究發現在蒂利蒂利馬唐伊島的鵪鶉並非紐西蘭鵪鶉的餘種,更不是紐西蘭鵪鶉及褐鵪鶉的混種。研究亦發現紐西蘭鵪鶉與澳洲鵪鶉有親密的系統發生學關係,但明顯是獨立的物種。.

查看 鸡形目和紐西蘭鵪鶉

紫冠雉

紫冠雉(Penelope purpurascens)是一種鳳冠雉。牠們分佈在墨西哥南部及尤卡坦半島至厄瓜多爾西部及委內瑞拉北部達海拔1850米的地方。.

查看 鸡形目和紫冠雉

紅嘴鳳冠雉

紅嘴鳳冠雉(Crax blumenbachii),又名紅嘴官鳥,是巴西特有的一種鳳冠雉科。牠們分佈在巴西東南部聖埃斯皮里圖州、巴伊亞及米納斯吉拉斯的大西洋森林。牠們的數量正在下降,是受到獵殺及伐林的威脅,有可能會從米納斯吉拉斯消失。牠們現正被引入到里約熱內盧州。正如其名,雄雞的喙是紅色的,但雌雞卻不是。.

查看 鸡形目和紅嘴鳳冠雉

綠雉

綠雉(學名:Phasianus versicolor)是一種棲息在日本列岛低地的雞形目雉科鳥類。為日本特有種,既是該國國鳥,也是當地很多自治體的「市、町、村鳥」。一些鳥類分類學者把綠雉列為環頸雉 (P.

查看 鸡形目和綠雉

红喉山鹧鸪

红喉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rufogulari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多生活于常绿森林、针叶林,灌丛、长草以及被岩石与山谷隔开的低矮常绿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查看 鸡形目和红喉山鹧鸪

红胸山鹧鸪

红胸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mandellii)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一般栖息于稠密的常绿树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不丹。.

查看 鸡形目和红胸山鹧鸪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学名:Tragopan satyra),是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种角雉,生活在海拔2400-4300米的山地森林中,冬天则下到1800米的林区。.

查看 鸡形目和红胸角雉

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别名寿鸡、背水鸡、娃娃鸡、角角鸡,是一種中等体型的角雉,体长可达64厘米,雄鸟羽毛颜色为深红色,并带有白色斑点,喙黑色,腿粉色,面部为裸露的蓝色。雌鸟羽毛则为褐色,带白色斑点。 外表与红胸角雉相似,食物以浆果、草和植株为主。 生活于东南亚北部的森林中,印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和中国南方诸省都有分布。.

查看 鸡形目和红腹角雉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雉(《尔雅》)、山鸡、采鸡。是中國的特有鳥種,但被引入至英國。.

查看 鸡形目和红腹锦鸡

绿孔雀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也叫爪哇孔雀、龙鸟,是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另一种是蓝孔雀(Pavo cristatus)。绿孔雀包括三个亚种。.

查看 鸡形目和绿孔雀

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學名Lophophorus lhuysii,又名贝母鸡、鹰鸡、火炭鸡、羊鸡。.

查看 鸡形目和绿尾虹雉

绿脚山鹧鸪

绿脚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chloropu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缅甸、老挝、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稠密常绿灌丛、燕麦地以及稀疏落叶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莫利埃提。.

查看 鸡形目和绿脚山鹧鸪

美洲拉蒙鸡

美洲拉蒙鸡(Lamona)是一种已灭绝的鸡品种,原产于美国。由哈里·S·拉蒙于20世纪培育并流通,但随后被其他鸡品种所代替,于20世纪80年代,该品种种群已经很稀少,有一些环保主义者对其进行了保护。于2005年,仅存有1-2个繁殖种群,之后没有对其进行培育和繁殖。 美洲拉蒙鸡虽然重量大于Leghorn,但小于large Plymouth Rock和Dorking。曾被认为是美国市场上理想的肉食鸡。.

查看 鸡形目和美洲拉蒙鸡

羽毛

羽毛是鸟类及一些獸腳亞目恐龍特有的结构,是表皮的角质化衍生物。曾经被认为其与爬行类的鳞片同源,但自从大量羽毛恐龙化石在中国辽宁热河生物群以及侏罗猎龙在德国巴伐利亚被发掘和研究以来,这一观点被主流古生物学界所推翻。羽毛的真正起源至今仍没有定论。.

查看 鸡形目和羽毛

眼斑吐綬雞

斑吐綬雞(Meleagris ocellata),又名眼斑火雞,是分佈在尤卡坦半島上等體形的火雞。牠們的近親是野外火雞,故有時會被分類在自己的屬中。牠們與野外火雞的分野要有更多的發現才能處理。雌雞相對較為大隻,長70-120厘米,重3公斤,而雄雞則沒有。 眼斑吐綬雞在墨西哥的分佈地只有約30萬地方,包括金塔納羅奧州、坎佩切州及尤卡坦州。.

查看 鸡形目和眼斑吐綬雞

眼斑孔雀雉

斑孔雀雉(Polyplectron germaini)是中等身形的雉。牠們約長60厘米,呈深褐色有淡黃色斑點,冠短,面部沒有羽毛及呈紅色,瞳孔褐色,上身及半數尾巴羽毛有紫藍色的大眼斑點。雄鳥及雌鳥相似。雄鳥有20條尾羽,雌鳥則有18條,且較細小。 眼斑孔雀雉是中南半島的特有種,棲息在越南南部及柬埔寨東部的半常綠乾旱森林內。雌鳥每次會生2隻蛋,蛋呈奶白色。 根據粒線體DNA及細胞核DNA的測試確定了眼斑孔雀雉與灰孔雀雉、銅尾孔雀雉及羅氏孔雀雉是屬於同一分支。但是生物地理學卻指牠們是分支中最古老的基底,在交趾支那進行臨域性或邊域性的物種形成。 眼斑孔雀雉的學名是為紀念法國殖民軍醫Louis Rodolphe Germain。 由於持續失去棲息地及有限的分佈,眼斑孔雀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且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保護。.

查看 鸡形目和眼斑孔雀雉

眼斑冢雉

斑冢雉(學名Leipoa ocellata)是澳洲一種粗壯的鳥類,約有雞的大小。牠們棲息在南澳洲州半乾旱的小桉樹叢林,但只餘下三個分隔的群落,包括墨累河及馬蘭比吉河盆地、辛普森沙漠以西及西澳洲州的西南角邊緣。.

查看 鸡形目和眼斑冢雉

烏骨雞

竹絲雞(Silky fowl),又稱丝羽乌骨鸡、武山雞、烏骨雞、烏雞,家雞其中一種,是中國最著名的藥用珍禽之一,亦有人飼養作觀賞用途。牠的發源地在中國江西泰和武山北岩汪陂村,故又名武山雞。人稱竹絲雞為「十全」:“紫冠、綠耳、白絲毛、藍纓子、胡子、五爪、毛腳、烏皮、烏骨、烏肉”。 中華文化認為烏骨雞的營養與滋補遠勝一般家雞,皮、肉、骨皆呈黑色。.

查看 鸡形目和烏骨雞

白尾雷鸟

白尾雷鸟(学名:Lagopus leucurus;white-tailed ptarmigan,亦稱snow quail)是松鸡家族中最小的鸟,永久生活在樹木線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原產於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美國西部的山地地區。白尾雷鳥也被引入了加利福尼亞州的內華達山脈、俄勒岡州的瓦洛厄山脈以及猶他州的尤因塔山脈。 其羽毛顏色隨著季節的不同會發生變化,在夏天通常有灰色、褐色或白色斑點,冬季則完全變成白色。全年翅膀、腹部和尾巴都是白色的。白尾雷鳥以植物的花葉種子為食。其巢穴就筑在地上,一次最多產8枚卵。其數量穩定。.

查看 鸡形目和白尾雷鸟

白尾梢虹雉

白尾梢虹雉(学名:Lophophorus sclateri),别名雪鹅,一种大型高山雉类,属于虹雉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海拔2500-4200米喜马拉雅山东麓林区。 白尾梢虹雉的体长可达68厘米。雄鸟通体颜色艳丽,上体羽毛为金属紫绿色,颈部为铜绿色,喉部为紫黑色,背部白色,喙部为金黄色。尾巴为白色,夹杂栗色带纹。雌鸟的色彩暗弱,通体深褐色,喉部为白色,喙部浅黄色。 白尾梢虹雉主要以种子和花为食物,每次产卵3-5枚。 中国特有鸟类种,由于栖息地的不断减少以及偷猎的威胁,数量十分稀少,IUCN列为易危物种,被列入CITES附录I。.

查看 鸡形目和白尾梢虹雉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學名:Syrmaticus reevesii)又名长尾雉、鸐、山雉、鸐雉、鸐鸡、山鸡。是雉科長尾雉屬的一種,與同屬物種白頸長尾雉同為中國的特有種。其雄鳥尾巴的長度也是所有鳥類中最長的一種。  .

查看 鸡形目和白冠长尾雉

白翅冠雉

白翅冠雉(Penelope albipennis),又名白翼官鳥,是一種鳳冠雉。 白翅冠雉分佈在秘魯西北部的蘭巴耶克大區、卡哈馬卡大區及皮烏拉地區。牠們是一種大型鳥類,長達70厘米,外觀像火雞,頸幼頭細。牠們的羽毛呈深褐色,初級飛羽白色。頸上、上胸及翼底有淡色的斑點。喉嚨沒有羽毛,呈橙紅色,有兩葉垂肉。喙藍色,尖端黑色,眼眶皮膚紫色。 白翅冠雉由於嚴重失去棲息地及被獵食,正處於極危的狀況。現時估計只有少於250隻生存。蘭巴耶克保留區(Laquipampa Reserved Zone)的設立正是為保護牠們。.

查看 鸡形目和白翅冠雉

白眉山鹧鸪

白眉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gingica)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俗名山鸡、新竹鸡,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一般生活于树木茂密的山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查看 鸡形目和白眉山鹧鸪

白颊山鹧鸪

白颊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atrogulari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多栖息于稀疏常绿林以及竹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邦。.

查看 鸡形目和白颊山鹧鸪

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ellioti)又名横纹背鸡,是大型雉科長尾雉屬鳥類,為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一帶。.

查看 鸡形目和白颈长尾雉

白马鸡

白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又名雪雉、历史上也曾经被称作藏马鸡(当时认为藏马鸡系本物种的一个亚种,根据分布地域将当时本物种的各个亚种统称为藏马鸡),是中国特有鸟种。.

查看 鸡形目和白马鸡

白鹇

白鷳(学名:Lophura nycthemera),又名銀雞、越禽、白鹇雞、白雉、雗、鵫雉、閒客、白雗、啞瑞等,與黑鹇是近緣種。主要分布在東亞與中南半島,包括中國、越南、寮國、緬甸與泰國等地。.

查看 鸡形目和白鹇

白腹珍珠雞

白腹珍珠雞(Agelastes meleagrides),又名白胸珠雞,是一種中等,長達45厘米的珠雞。牠們的身體呈黑色,頭部細小及沒有羽毛,呈紅色,尾巴長而呈黑色,喙綠褐色,腳灰色。雌雞及雄雞相似,但雌雞較細小。 白腹珍珠雞分佈在西非亞熱帶地區,包括科特迪瓦、加納、幾内那、利比里亞及塞拉里昂的森林。牠們主要吃種子、草莓、白蟻及細小的動物。 由失不斷失去棲息地及被獵殺,白腹珍珠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查看 鸡形目和白腹珍珠雞

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amherstiae,又名笋鸡、衾鸡、铜鸡、宽宽鸡、花箐鸡(雄)、麻箐鸡(雌)。.

查看 鸡形目和白腹锦鸡

花尾榛雞

花尾榛雞(Hazel Grouse),在分類學上屬於雞形目松雞科榛雞屬。這種鳥在滿語中被叫做“斐耶楞古”(),對應漢語為“樹雞”;後來取其諧音,稱為“飛龍”。 Category:松雞科.

查看 鸡形目和花尾榛雞

銹紅林鷓鴣

銹紅林鷓鴣(學名: Caloperdix oculeus)是一種雉科鳥類品種;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單型屬Caloperdix。被發現於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與泰國。其天然棲息地在亞熱帶或熱帶的乾燥森林,或是熱帶的潮濕低地森林。牠們受到棲息地破壞的威脅。.

查看 鸡形目和銹紅林鷓鴣

銅尾孔雀雉

銅尾孔雀雉(Polyplectron chalcurum)是印尼的一種雉。.

查看 鸡形目和銅尾孔雀雉

銅長尾雉

銅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soemmerringii)是雉科長尾雉屬鳥類的一種,為日本的特有种,但在當地仍非常罕見,日語中常稱其為山鳥。 銅長尾雉的體長達136釐米。分佈于日本的山地森林中,以昆蟲、樹根、樹葉和穀物為食。.

查看 鸡形目和銅長尾雉

草原雞

草原雞是指草原松雞屬下的兩個物種,即大草原榛雞及小草原松雞。 草原雞主要分佈在北美洲,大草原榛雞喜歡生活在高草草原,而小草原松雞則生活在沙丘及草原中。草原雞並非候鳥,都是區域性的鳥類,會保衛自己的領土。大草原榛雞約長36厘米,比小草原松雞稍大,色澤亦較為深色。 草原雞現時的保育狀況被分類為易危,而部份地區的草原雞,包括新英格蘭草原松雞或奧氏角雉,都已經滅絕或處於瀕危狀況。 Category:草原松雞屬 Category:松鸡科.

查看 鸡形目和草原雞

菲律賓鳥類列表

菲律賓約有600種鳥類曾被記錄,特有鳥種豐富,其中約有1/3的種類(約180種)為特有種。 菲律賓的生物相在相當程度上偏向西馬來群島,因此在生物地理分區上被劃入東洋區;但菲律賓除了巴拉望島及其周邊島嶼以外,其他地區都未曾和亞洲大陸相連,因此也有人認為菲律賓屬於東洋區和澳大拉西亞區之間過渡的華萊士區。 菲律賓有一個特有鳥科 - 紋旋木雀科 Rhabdornithidae,其中包含3個鳥種。.

查看 鸡形目和菲律賓鳥類列表

血雉

血雉(学名:Ithaginis cruentus)是雉科血雉属中的单型种。它有12个亚种。 血雉的名称来自于雄鸟胸部、颈部和面部的鲜红色羽毛。雌鸟的羽毛色为统一的昏暗的红棕色。雄鸟与雌鸟的眼周围都有一圈没有羽毛的绯红色的皮肤。血雉的足是红色的。不同亚种的区分在于它们身上红色羽毛与黑色羽毛的数量的不同。 血雉生活在尼泊尔、印度锡金邦、缅甸北部、中国西藏及西北部的山区。一般它们喜爱雪线附近的针叶林、混合林和灌木林。夏天它 们比较喜欢高处,秋天和冬天它们随雪线的降低而移向低处。 血雉是锡金的邦鸟。.

查看 鸡形目和血雉

裡海角雞

裡海角雞(Tetraogallus caspius),又名裡海雪雉或裡海雪雞,是一種雪雞。 裡海角雞分佈在土耳其東部及阿美尼亞的山脈,並橫跨伊朗北部的阿爾波茲山脈。牠們棲息在海拔1800-3000米的地方,都是荒蕪的石地長有一些山區草叢。牠們會在地上築巢,每次生6-9隻蛋,蛋呈綠色,由雌鳥孵化。牠們主要吃種子及植物。在非繁殖的季節,牠們會組織細小的群落。 裡海角雞長56-63厘米。身體夾雜灰色、褐色、白色及黑色的羽毛,遠看呈淡灰色。胸部是淡灰色,喉嚨及頸邊白色,頸背呈深灰色。牠們飛行時會現出白色的飛羽及尾底。雄鳥及雌鳥相似,雛鳥稍為細小及沉色。牠們有三個種族,在顏色上有分別,由西向東逐漸淡色。 裡海角雞的叫聲有點像白腰杓鷸般,但不像高加索雪雞般最後的音調會下降。.

查看 鸡形目和裡海角雞

褐马鸡

褐马鸡(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马鸡属中的一个种,它只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境内是除环颈雉外分布最北的一个种,是中国的特有种。.

查看 鸡形目和褐马鸡

褐胸山鹧鸪

褐胸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多见于平原和低山的常绿森林和竹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丹那沙林。.

查看 鸡形目和褐胸山鹧鸪

馬祖鳥類列表

島嶼因地處中國大陸邊緣,鳥類分佈接近中國大陸華南地區,有別於臺灣。且因列島位居中國大陸弧形沿岸中段,是遷移性候鳥南來北返的中繼站,其中鷗科夏候鳥類為數眾多,在2000年時更發現了「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引起國際關注。 根據近年來累計調查結果顯示,馬祖地區的鳥類計有20目56科286種,其中留鳥16種佔百分之6,冬候鳥31種佔百分之11,夏候鳥14種佔百分之5,過境鳥222種佔百分之78,迷鳥1種,外來種2種。顯示馬祖地區鳥類的組成,遷移性的候鳥是其主要的族群。.

查看 鸡形目和馬祖鳥類列表

馬達加斯加鳥類列表

達加斯加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被認為屬於衣索比亞區。 馬達加斯加在約1億6500萬年前與非洲大陸分離,又在約7000萬年前與印度大陸分離。生物相與其他大陸有相當程度的不同,因此曾被稱為世界第八大陸。約有300種鳥類被記錄,其中約一半為特有種。 馬達加斯加及其鄰近島嶼有5個特有鳥科 - 擬鶉科 Mesitornithidae、地鴗科 Brachypteraciidae、裸眉鶇科 Philepittidae、鉤嘴鵙科 Vangidae和鵑鴗科 Leptosomatidae。 人類約在2000年前抵達馬達加斯加,並從非洲大陸帶來了當地動物,並造成一些本土生物的滅絕,其中多是大型動物,如象鳥 (Aepyornis maximus)。.

查看 鸡形目和馬達加斯加鳥類列表

香港鳥類列表

以下是香港的鳥類:.

查看 鸡形目和香港鳥類列表

角冠雉

角冠雉(Oreophasis derbianus),又名角官鳥,是一種大型的鳥類。.

查看 鸡形目和角冠雉

角雉属

角雉属(学名:Tragopan),是鳥綱雉科的一属,重要特征为雄鸟长有一对颜色艳丽的肉质角,在求偶时向雌鸟炫耀。学名是以拉丁文的山羊Trago和希腊羊神潘(Pan)合并而来。 它是唯一歇息在树上的雉 ,包括五种角雉:.

查看 鸡形目和角雉属

觀霧寬尾鳳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觀霧寬尾鳳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Guanwu Broad-tailed Swallowtail Major Habitat)為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於2000年公告成立的自然保護區,是臺灣首座以保育昆蟲為目的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第39頁,台灣,行政院農委會。,素有「國蝶」之稱的台灣寬尾鳳蝶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5年11月18日。。.

查看 鸡形目和觀霧寬尾鳳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马鸡属

鸡属的鸟类是鸡形目雉科中体形较大的一类鸟,这类鸟被统称为马鸡。马鸡这一类鸟多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只有褐马鸡分布在及华北地区的山林,以前一直认为它是中国的特有属,近些年在印度北部发现少量藏马鸡的种群。.

查看 鸡形目和马鸡属

高加索雪鸡

加索雪雞,學名Tetraogallus caucasicus,雉科雪雞屬的一種,分佈于高加索山脈,尤其是西高加索地區海拔2000-4000米的山區。它們在地面上筑巢,一次產5-6顆綠色的蛋,只有雌鳥參與孵化。非交配季節它們以小規模群居。 體長50-60釐米,羽毛的顔色包括灰色、褐色、白色和黑色,以灰色調爲主。胸部顔色較深,体側顯微紅。喉部為白色,脖子兩邊有白色斑紋。頸背為鐵銹色。.

查看 鸡形目和高加索雪鸡

高原山鹑

原山鹑(学名:Perdix hodgsoniae)为雉科山鹑属的鸟类。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以及中国的青藏高原、甘肃、四川等地,多栖息于苔藓高原、金雀花矮树丛、山脚、雅鲁藏布江边的庄稼地、牧场以及矮树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

查看 鸡形目和高原山鹑

鳥類DNA分類系統

1980年代,Charles C. Sibley利用用DNA交杂之分子生物學技术对鸟类的系统演化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总共做了12000份鸟类的DNA-DNA交杂實验,然後於1988-1993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988年Charles C. Sibley发表了《A Classification of the Living Birds of the World Based on DNA-DNA Hybridization》,提出全新分类系统。在此一分类系统對各種鳥類分佈提供了優良的解釋,同一地區的鳥類多半被歸在一起。.

查看 鸡形目和鳥類DNA分類系統

鳳冠孔雀雉

鳳冠孔雀雉(Polyplectron malacense)是一種中等身形的雉。牠們長53厘米,身體呈褐色而有黑色斑點,冠長而呈深藍綠色,紅色的面部沒有羽毛,瞳孔藍白色,上身及尾羽有綠色的大眼斑紋,共有22條尾羽。雌鳥較為細小及沉色。 鳳冠孔雀雉很怕羞,分佈在馬來西亞的低地森林。牠們曾一度廣泛分佈在馬來西亞及泰國,且曾在緬甸、新加坡及蘇門答臘出現。牠們現已消失於大部份的地區,餘下的只限於馬來西亞中部。 鳳冠孔雀雉與婆羅洲孔雀雉及巴拉旺孔雀都是灰孔雀雉屬內基底的成員,牠們的演化可能是源自於上新世。婆羅洲孔雀雉曾被認為是鳳冠孔雀雉的亞種。 由於持續失去棲息地、數量較少及有限的棲息地,鳳冠孔雀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且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保護。.

查看 鸡形目和鳳冠孔雀雉

越南鳥類列表

越南總共有848種原生的野生鳥類,其中有14種為特有種。而隨著許多地區不斷發現新物種,這個數字仍有可能攀升。越南全國都有不同的鳥類分布,除了少數幾種貓頭鷹、夜鷹以外,幾乎大部分都是日行性。安南山脈的濕常綠林及其他地區的熱帶雨林是稀有鳥種分布的大本營,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則為水鳥的重要棲地。由於地處熱帶地區終年氣候溫暖,越南也成為許多候鳥理想的渡冬地點。越南的野生鳥類面臨嚴重的獵捕壓力,除了做為食用外,民間也盛行飼養野鳥做為觀賞、玩樂或宗教放生等用途。.

查看 鸡形目和越南鳥類列表

距 (動物)

距是跗跖骨后方突出的骨棍,外面包覆鸟类皮肤衍生的角质鞘,普遍见于鸡形目的鸟,尤以雄鸟的距发达,是繁殖期争夺配偶的武器,结构和功能类似哺乳动物中牛、羊的角。 一些鸻类、水稚(Hydrophasianus chirurgus)和冠叫鸭(Chauna torquata)的腕掌骨上也着生有角质距,但功能尚不清楚,也许是用以防御。 雄鸟的距随跗跖骨的生长而不断加长,至成熟后停止生长,可以作为雉类早期年龄鉴别的一个参考。雌鸟的距始终保持幼年的状态。.

查看 鸡形目和距 (動物)

鷴屬

屬(學名Lophura)是雞形目雉科的一屬。.

查看 鸡形目和鷴屬

鸟(通俗名:Bird)是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擁有色彩鮮艷的羽毛或者流線型的身軀,根據品種的不同可陸生、飛行或者潛水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學名曾經作為獨立的鸟纲(Aves)、和哺乳綱等並列,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學名:Avialae)代替ギル 『鳥類学』 (2009)、30頁。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鳥類被定義為鳥形恐龍(學名:Avian Dinosauria),是已經滅絕的恐龍總目在地球上一個僅存的分支ギル 『鳥類学』 (2009)、626頁山階鳥研 (2006)、16頁。鳥類從年前的侏羅紀、到年前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鳥類都由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進化而來。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被人類捕食而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也有一些鳥類隨著恐龍滅絕而一同滅亡例如始祖鳥、孔子鳥和黃昏鳥。.

查看 鸡形目和鸟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是相对于鸟类DNA分类系统而言的一个广泛被采用的分类系统。.

查看 鸡形目和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雞(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原鸡属原鸡中被人類驯化而成的亚种,是家畜及家禽中數量最多,分佈也最廣的,2003年的總數超過二百四十億隻,世界上雞的數量比所有其他的鳥都多。家雞最初的馴化作為家禽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肉、蛋等食品,為人們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質。.

查看 鸡形目和鸡

鹫珠鸡

鹫珠鸡(学名Acryllium vulturinum)是珠鸡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因头颈部像兀鹫而得名。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包括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以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小型动物为食。.

查看 鸡形目和鹫珠鸡

鹌鹑

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又名红腹鹑,是鸡形目雉科鹑属鸟类。.

查看 鸡形目和鹌鹑

鹑亚科

鹑亚科(学名:Perdicinae),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一个亚科。鹑亚科鸟类体型中等,分布于欧、亚、非地区。一般在地面筑巢,以籽为食。.

查看 鸡形目和鹑亚科

麝雉

麝雉(學名:Opisthocomus hoazin)是熱帶的一種鳥類,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盆地及奧利諾科河三角洲的沼澤、森林及紅樹林。它們是麝雉屬下的唯一物種,而麝雉屬則是麝雉科下的唯一屬。此科的分類位置被受爭議,仍未有所定論。麝雉的大小如雉雞,長約65厘米,頸長頭小。它們呈褐色,下身淡色,面部沒有羽毛及呈藍色,眼睛呈栗色,頭上有紅褐色的尖冠。雛雉的翼指上有爪。它們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葉子及果實,消化系統有特大的嗉囊,可以有瘤胃的作用。它們有強烈的氣味,可能是因食葉所致。.

查看 鸡形目和麝雉

黃瘤鳳冠雉

黃瘤鳳冠雉(Crax daubentoni)是分佈在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森林及林地的鳳冠雉科。牠們主要在地上覓食,當受威脅時會飛上樹上。雄雞冠上的羽毛向前彎曲,在喙上有黃色的瘤;雌雞沒有這個瘤,但其他部份與雄雞相似,整體都是黑色,有白色的圍肛羽。牠們一般長84-92.5厘米,重約2-3公斤。牠們吃果實、葉子、種子及細小的動物。牠們會在地上築巢,雄雞及雌雞都會一同築巢,雌雞每次生2隻蛋。.

查看 鸡形目和黃瘤鳳冠雉

黑头角雉

黑头角雉(学名Tragopan melanocephalus),是一种中等体型、颜色艳丽的角雉,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西北部。该种数量十分稀少,在中国只有西藏西部地区可以发现少量,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查看 鸡形目和黑头角雉

黑尾原雞

黑尾原雞(學名Gallus lafayetii),又名斯里蘭卡原雞、錫蘭原雞或錫蘭野雞,是斯里蘭卡特有的一種雞,也是當地的國鳥。它們是原雞的近親。其學名是為紀念法國的拉法葉侯爵。.

查看 鸡形目和黑尾原雞

黑山冠雉

黑山冠雉(學名:Penelopina nigra)是一種分佈在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及尼加拉瓜的鳳冠雉,是一種單屬種。 黑山冠雉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潮濕的山區森林。牠們的數量正在下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於1994年被列為無危;於2000年被提升至近危;到了2007年被列為易危。.

查看 鸡形目和黑山冠雉

黑嘴松鸡

黑嘴松鸡(学名:Tetrao parvirostris)为松鸡科松鸡属的鸟类,俗名帮鸡、林鸡。.

查看 鸡形目和黑嘴松鸡

黑琴鸡

黑琴鸡(学名:Lyrurus tetrix)为松鸡科琴鸡属的鸟类,俗名黑野鸡、乌鸡。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新疆等地,多生活于落叶松、混交林、针叶林、森林草原、草甸、森林沟谷以及有茂密灌丛的沿河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查看 鸡形目和黑琴鸡

黑額鳴冠雉

黑額鳴冠雉(Aburria jacutinga),又名黑胸鳴官鳥,是分佈在巴西東南部的大西洋森林、阿根廷及巴拉圭的鳳冠雉。由於獵殺及失去棲息地,牠們的數量已開始變得稀少。.

查看 鸡形目和黑額鳴冠雉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humiae,一种长尾雉,属于鸡形目雉科。.

查看 鸡形目和黑颈长尾雉

黑鶉

黑鶉(學名:Melanoperdix niger)是一種細小的鷓鴣。牠們長27厘米,喙厚,腳呈灰色,瞳孔深褐色。牠們是黑鶉屬的唯一種。 黑鶉是兩性異形的。雄鳥全身及喙都是黑色的;雌鳥一般是栗褐色,喉嚨白色,喙深色。雌鳥較雄鳥細小。 黑鶉分佈在馬來西亞、汶萊及蘇門答臘的低地雨林中。牠們曾於新加坡出沒,但咸信已在當地絕跡。雌鳥一般會生5-6隻蛋,蛋呈白色。 由於失去棲息地、數量稀少及過度捕獵,黑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且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三的保護。.

查看 鸡形目和黑鶉

黑鹇

黑鹇(学名:Lophura leucomelana)古亦作鸕雉。梁代吳均撰西京雜記云。 「南粵王獻白鷴、黑鷴各一,蓋雉亦有黑色者,名鸕雉。彼通呼為雗矣。」 按,南粵為南越。為今廣東、廣西地。 黑鷴,雄鳥全長57~59公分,大小似白鷴,幾乎全黑。頭、後頸及頸側均紫黑;頭上有直立同色羽冠;背部為具紫色光輝之藍黑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深藍,羽端呈寬闊的白色。尾與背同色,胸羽為披針狀,呈白色而沾灰;下體黑褐色。 雌鳥,大都紅褐色,胸、腹較淡。各羽中部稍暗,而具較寬的淡色羽緣。 分布於中國西藏,喜瑪拉雅山脈地區;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及緬甸。棲息於海拔1,300~3,300公尺山區。.

查看 鸡形目和黑鹇

黄腹角雉

腹角雉(學名Tragopan caboti),别名角鸡、吐绶鸟,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目前,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乌岩岭。.

查看 鸡形目和黄腹角雉

齿鹑科

齿鹑科(学名:Odontophoridae)是鸡形目的一科,现存9属。分布于美洲大陆,比鹌鹑稍大,大多数种类长有冠羽。以昆虫和植物的种子等为食。最常见的种类为山齿鹑。珠颈斑鹑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鸟。.

查看 鸡形目和齿鹑科

蘇門答臘山鷓鴣

蘇門答臘山鷓鴣(學名: Arborophila orientalis)是分佈在印尼的山鷓鴣屬。 蘇門答臘山鷓鴣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的潮濕山區。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的威脅。.

查看 鸡形目和蘇門答臘山鷓鴣

蘇拉塚雉

蘇拉塚雉(学名:Macrocephalon maleo),又名蘇拉威西塚雉、西里伯斯大頭雞或營塚鳥,是印尼特有的雞形目鸟类。.

查看 鸡形目和蘇拉塚雉

藍嘴鳳冠雉

藍嘴鳳冠雉(學名:Crax alberti)是哥倫比亞特有的一種鳳冠雉。牠們分佈哥倫比亞東部及南部,以馬格達萊納河為界。牠們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潮濕森林。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的威脅。.

查看 鸡形目和藍嘴鳳冠雉

藍松雞屬

藍松雞屬(Dendragapus)是鸡形目松雞亞科以下的一個屬,包括兩個關係非常密切,過往曾以為是同一品種的品種,分別為:較淺色的Dusky Grouse (Dendragapus obscurus)及較深色的Sooty Grouse (Dendragapus fuliginosus)。這兩個品種過往都被稱為「藍松雞」或「蓝镰翅鸡」。此外,Spruce Grouse及西伯利亞松雞過往亦曾被劃進藍松雞屬。.

查看 鸡形目和藍松雞屬

藏马鸡

藏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harmani),又名哈曼马鸡,是鸡形目雉科马鸡属鸟类,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拉萨以东220公里。也是唯一在中国之外的地区有分布的马鸡属鸟类。.

查看 鸡形目和藏马鸡

藏雪鸡

藏雪鸡(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为雉科雪鸡属的鸟类,俗名淡腹雪鸡、西藏雪雷鸟、恐姆、雪鸡。分布于帕米尔高原西部的苏联、克什米尔东部、尼泊尔、锡金、不丹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帕米尔高原、东至甘肃、南达西藏喜马拉雅、四川等地,多见于高山裸石、高山灌丛以及高山草甸。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克什米尔东部。.

查看 鸡形目和藏雪鸡

關渡自然公園

渡自然公園 (英文:Guandu Nature Park)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東岸關渡堤防內,為一個具有保育、教育、研究等多功能的自然公園,南臨的基隆河口濕地劃歸為關渡自然保留區(英文:Guandu Nature Reserve)。兩者同為臺北市轄區內碩果僅存的濕地環境與候鳥棲地,亦是關渡平原的一部份。.

查看 鸡形目和關渡自然公園

肉垂鳳冠雉

肉垂鳳冠雉(Crax globulosa)是分佈在南美洲亞馬遜盆地偏遠潮濕森林的鳳冠雉科。.

查看 鸡形目和肉垂鳳冠雉

蓝孔雀

蓝孔雀(学名:Pavo cristatus),也叫印度孔雀,是雉科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另一种是绿孔雀。蓝孔雀主要产于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雄性是印度的国鸟。孔雀可能是人类饲养的最早的观赏鸟类,它们是留鸟。今天世界各地均有孔雀被饲养。是印度的国鸟。也是伊朗两种国鸟之一。.

查看 鸡形目和蓝孔雀

蓝马鸡

藍馬雞(Crossoptilon auritum)是雉科馬雞屬鳥類的一種。中國的特有種。它们体形较大,可达96厘米,羽毛蓝灰色,头上有一簇黑色的毛,脸是没有毛的,红色。蓝马鸡的虹膜是黄色的,眼下有一簇白毛。蓝马鸡的腿是猩红的,尾巴由24根弯曲的蓝灰色长尾羽组成。尾羽的尖端是黑色的。蓝马鸡的两性类似,雄性稍大些。.

查看 鸡形目和蓝马鸡

蓝胸鹑

蓝胸鹑(学名:Coturnix chinensis)属于雉科鹑属的鸟类,又名--。分布于从印度至菲律宾、南达印度尼西亚、直至澳大利亚、中国的广大地区。一般生活在平原、河边草地、沼泽芦苇、竹林以及稀疏矮树丛中。.

查看 鸡形目和蓝胸鹑

锦鸡属

锦鸡属(学名:Chrysolophus),通称为锦鸡,在鸟类分类学中雉科的一属。一共包括两种: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都产于中国。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养殖。 锦鸡的雄鸟羽毛颜色五彩缤纷,十分艳丽,主要生活在茂密的针叶林中,野外非常难观察到。主要以谷物、树叶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夜晚在林间筑巢栖息。锦鸡以奔跑为主,在受惊的状态下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速度。 Category:雉亞科 *.

查看 鸡形目和锦鸡属

野外滅絕動物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由IUCN紅色名錄評核為野外滅絕的動物。野外滅絕是指現在一些動物物種在牠們的原有生境下己不再存在,但其所屬品種尚未完全滅絕。其種族的殘存個體正被保育團體、動物園或個別繁殖家收藏,並正在圈養或被歸化的物種。雖然列入這範疇的物種仍有可能再引回其原棲息地,但由於原棲息地的生態環境已受破壞或殘存個體數量稀少,這些物種的前途仍未樂觀。.

查看 鸡形目和野外滅絕動物列表

野生火雞

野生火雞(學名:Meleagris gallopavo),又名普通火雞,是原產於北美洲的火雞,也是最重的火雞。家火雞與牠們屬於同一物種,是將墨西哥的亞種馴化而來的。.

查看 鸡形目和野生火雞

臺灣動物特有種列表

本列表中的物種包括台灣特有種及台灣特有亞種,地域上的分布包括台灣、綠島、蘭嶼、澎湖、金門、馬祖。.

查看 鸡形目和臺灣動物特有種列表

镰翅鸡

翅鸡(学名:Falcipennis falcipennis)为松鸡科镰翅鸡属的鸟类。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等地,常见于针叶林、冷杉、云杉、落叶松林、田野、早地以及林间空地相交替的山的森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塔诺夫山。.

查看 鸡形目和镰翅鸡

長嘴山鶉

長嘴山鶉(Rhizothera longirostris)是分佈在汶萊、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及泰國的雉。 長嘴山鶉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的乾旱森林、潮濕低地及山區森林。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

查看 鸡形目和長嘴山鶉

长尾雉属

长尾雉属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鸡形目中的雉科中的一个属。尾羽長,眼部周圍紅色,該屬的雌鳥和幼鳥都相當相似。與雉屬 Phasianus 是近緣屬。 本属共5种,其中白颈长尾雉和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特有鸟种。.

查看 鸡形目和长尾雉属

艾草松雞

艾草松雞(學名: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是北美洲最大的松雞。它們生長在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和沙士吉萬省南部長有三齒蒿的地方,種名也因此得來。甘尼森艾草松雞最近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品種,而在莫諾盆地的種群也可能是獨立的品種。 成鳥有長而尖的尾部,和長至腳趾的羽毛。雄性成鳥在眼上方有黃色的斑點,背灰色,胸白色,喉部深棕色,腹黑色;頸上有兩個黃色的囊,可以在求偶時充氣以吸引異性。雌性成鳥背部和喉部為雜以白斑的棕灰色,腹部顏色較深。雛鳥背部顏色與雌性成鳥同,腹白色。.

查看 鸡形目和艾草松雞

英國鳥類列表

英國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舊北區,與歐洲的鳥類生態相似。根據英國鳥類學會 (British Ornithologists' Union,BOU) 的統計紀錄,英國有572種鳥類。 BOU使用以下分類.

查看 鸡形目和英國鳥類列表

雞雁總目

雞雁總目(學名:Galloanserae)是指雁形目及雞形目兩目的鳥類。它們在解剖及分子、形態及DNA序列、與及反轉錄轉座子標記上的相似,顯示它們是演化上的近親。.

查看 鸡形目和雞雁總目

雪鸡属

雪鸡属(学名Tetraogallus),鸡形目雉科的一个属,外形像鹌鹑,但个体较大,是鹑类中最大的,全球共5种,中国有3种分布:藏雪鸡、阿尔泰雪鸡和暗腹雪鸡。 雪鸡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鸡类,一般分布3000~6000米,直至雪线以上。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带常见,当地称为西藏雪鸡或喜马拉雅雪鸡。 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category:雉亞科 Category:雪雞屬 Category: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查看 鸡形目和雪鸡属

雪鹑

雪鹑是鸡形目雉科雪鹑属的鸟类。 雪鹑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至中国的中南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及碎石地带较常风。主要以植物为食,同时也吃昆虫。 雪鹑的体形不大,成年体长约35厘米左右,通体灰色,头、颈为黑色夹杂白色细条纹,腹部及两翼有棕色条纹,嘴、脚为红色。 Category:鶉亞科.

查看 鸡形目和雪鹑

雷鸟属

雷鸟属(学名是Lagopus),鸡形目雉科的一个属。雷鸟遍布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共有3种,在中国有2种:柳雷鸟和岩雷鸟,前者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后者分布于新疆北部。白尾雷鸟仅分布于北美。 Category:雷鳥屬.

查看 鸡形目和雷鸟属

雉属

雉属(学名:Phasianus)是鸡形目雉科的一属,共有2种,其中1种在中国有分布。.

查看 鸡形目和雉属

雉科

雉科(学名:Phasianid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鸡形目的一个科。.

查看 鸡形目和雉科

雉鹑

雉鹑(学名:Tetraophasis obscurus)为雉科雉鹑属的鸟类,俗名西康雉鹑、四川雉鹑、木坪雉雷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常见于针叶林以及杜鹃灌丛而至树线以上的多岩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查看 鸡形目和雉鹑

虹雉属

虹雉属(學名Lophophorus),雉科的一屬,包括三種虹雉:.

查看 鸡形目和虹雉属

陆禽

陆禽是指鸟纲中的鸡形目和鸽形目的鸟类。这些鸟类主要是在地面上活动,因此被称为陆禽。.

查看 鸡形目和陆禽

Galliformes

#重定向 鸡形目.

查看 鸡形目和Galliformes

暗腹雪鸡

暗腹雪鸡(学名: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为雉科雪鸡属的鸟类,俗名高山雪鸡、喜马拉雅雪鸡。分布于俄罗斯、阿富汗以及中国大陆的昆仑山、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西部等地,主要生活于高山及亚高山草甸以及灌丛草甸。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

查看 鸡形目和暗腹雪鸡

柳雷鸟

柳雷鸟(学名:Lagopus lagopus),或稱柳松雞,在松鸡家族中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至蒙古、乌苏里及萨哈林岛,但也見於北美洲地區。它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亦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州鳥。.

查看 鸡形目和柳雷鸟

松鸡

松雞(学名:Tetrao urogallus),又稱西方松雞,是松雞科最大的成員,約長100厘米及重4公斤。牠們分佈在歐洲北部及亞洲,其求愛方式十分著名。.

查看 鸡形目和松鸡

松鸡科

松鸡科,学名Tetraon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鸡形目中的一个科。所有的松鸡都生活在北半球,大多为留鸟。 松鸡主要为植食性,但有时也吃昆虫,尤其是幼鸟。 松鸡科一共包括七个属:.

查看 鸡形目和松鸡科

栗胸山鷓鴣

栗胸山鷓鴣(Arborophila charltonii)是分佈在印尼、緬甸、泰國及越南的山鷓鴣屬。 栗胸山鷓鴣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低地的潮濕森林。牠們因失去棲息地而受到威脅。.

查看 鸡形目和栗胸山鷓鴣

棕尾火背鷴

棕尾火背鷴(Lophura erythrophthalma)是分佈在汶萊、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雉。牠們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低地潮濕森林。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威脅。.

查看 鸡形目和棕尾火背鷴

棕尾虹雉

棕尾虹雉(學名:Lophophorus impejanus),又名九色鳥,是雉科虹雉属的一种。主要生活在中国西藏南部、尼泊尔等地,是尼泊尔的国鸟。.

查看 鸡形目和棕尾虹雉

棕胸竹鸡

棕胸竹鸡(学名:Bambusicola fytchii)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缅甸竹鸡、棕眉竹鸡、缅甸竹鹧鸪。分布于越南、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坡灌丛、草丛、竹林以及麦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潞西。.

查看 鸡形目和棕胸竹鸡

棕臀稚冠雉

棕臀稚冠雉(學名Ortalis ruficauda),又名棕臀小冠雉,是一種鳳冠雉科鳥類。.

查看 鸡形目和棕臀稚冠雉

極危物種

極危物種指其在保護現狀中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生物,牠們的野生種群面臨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實際的列表除物種外,也包含亞種、植物品種(variety)、生物群(stock)或次族群(subpopulation)。 对于極危物種常常采用人工圈养的方式进行保护,但也有观点认为在自然条件下能否重建种群更加重要。.

查看 鸡形目和極危物種

欧石鸡

欧石鸡(Alectoris graeca),鸟纲鸡形目雉科石鸡属的一个种。全身体羽灰色,其显著特征为从前额起至上胸的黑色花纹。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

查看 鸡形目和欧石鸡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动物物种

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动物物种所列为依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列在中国大陆境内濒危野生动物的物种。.

查看 鸡形目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动物物种

最终幻想系列的角色设计

虽然最终幻想系列每作通常设定于不同的虚构世界,情节彼此独立,但在角色设计方面有一些共性——设计主题重复,同时某些角色名称和类型反复出现。对于正传游戏,天野喜孝负责《最终幻想》、《II》、《III》、《IV》、《V》和《VI》的角色设计,野村哲也担任《VII》、《VIII》、《X》、《XI》、《XIII》的角色设计,板鼻利幸担任《IX》的角色设计,吉田明彦担任《XII》的角色设计。.

查看 鸡形目和最终幻想系列的角色设计

戴氏鷴

泰國火背鷴(學名Lophura diardi)是一種中等大小,約有80厘米長的雉。雄雞呈灰色,大部份面部沒有羽毛及呈紅色,腳呈深紅色,冠上羽毛呈黑色,虹膜呈紅褐色,尾巴長而彎曲及呈黑色。雌雞呈褐色,雙翼及尾羽黑色。 泰國火背鷴分佈在柬埔寨、老撾、泰國及越南的低地及常綠林。它們是泰國的國鳥。雌雞每次會生4-8隻蛋,蛋呈紅色。 泰國火背鷴的學名是為紀念法國自然學家Pierre-Médard Diard。 由於不斷失去棲息地及過度獵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它們列為近危。.

查看 鸡形目和戴氏鷴

海南山鹧鸪

海南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arden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海南岛,一般生活于和白鹇相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岛。.

查看 鸡形目和海南山鹧鸪

新英格蘭黑琴雞

新英格蘭黑琴雞(Tympanuchus cupido cupido),又名新英格蘭草原松雞、北美松雞或石南雞,是大草原榛雞的一個亞種,有可能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新英格蘭黑琴雞分佈在新英格蘭海岸,由新罕布--什爾州南部至維吉尼亞州北部,。牠們棲息在石楠叢林之內。 新英格蘭黑琴雞在殖民地時期數量很豐富,但被大量獵殺為食物。到了18世紀末,牠們因供應太多而成為窮人的食糧,甚至在波士頓公園亦可以見到牠們。.

查看 鸡形目和新英格蘭黑琴雞

斗鸡

斗鸡是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的娱乐传统,利用鸡形目的鸟(也有其他目的)在发情期好斗的特点,来进行比赛。斗鸡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游戏。最早是由百越中的傣系民族發展出來。在亞洲印度河文明時代已有鬥雞(他們是使用原雞)。.

查看 鸡形目和斗鸡

斑尾榛鸡

斑尾榛鸡(学名:Tetrastes sewerzowi)为松鸡科榛鸡属的鸟类,俗名羊角鸡,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主要生活于山柳灌丛、金腊梅灌丛、杜鹃灌丛、云杉林以及赤杨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山脉。.

查看 鸡形目和斑尾榛鸡

斑翅山鹑

斑翅山鹑(学名:Perdix dauurica)为雉科山鹑属的鸟类,俗名须山鹑。分布于西伯利亚、东达乌苏里边区、南抵帕米尔高原西部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等地,多生活于山坡、山麓田野以及草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道里西。.

查看 鸡形目和斑翅山鹑

日本鳥類列表

日本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絕大部份屬於舊北區,除了琉球群島屬於東洋區外。約有600種鳥類被紀錄,其中有13種為特有種,7種為只在日本繁殖的種類。 根據日本鳥學會的分類:.

查看 鸡形目和日本鳥類列表

愛氏鷴

愛氏鷴(Lophura edwardsi),又名愛德華氏鷴或愛德華雉,是越南雨林特有的雉。牠們長58-67厘米,腳及面部都是紅色的。雄鳥主要是藍黑色的,有冠;雌鳥主要是黃褐色的。 愛氏鷴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L.

查看 鸡形目和愛氏鷴

拟鸡

拟鸡是一种已灭绝的雞形目鳥類,生活于约4800万年前始新世的美国,其化石发现于怀俄明州的綠河地質組。.

查看 鸡形目和拟鸡

拟鹑科

拟鹑科(学名:Mesitornithidae)为鹤形目的一科,现仅存2属3种,均为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种。生活在森林和灌木中,以昆虫和植物的种子为食。体型和习性接近鸡形目的鸟类,但嘴细长而下弯。目前其属于鹤形目还是鸡形目还存在一些争议。 *.

查看 鸡形目和拟鹑科

普通鳴冠雉

普通鳴冠雉(学名:Aburria pipile),又名鳴官鳥,是一種鳳冠雉。.

查看 鸡形目和普通鳴冠雉

紐西蘭鳥類列表紐西蘭鵪鶉紫冠雉紅嘴鳳冠雉綠雉红喉山鹧鸪红胸山鹧鸪红胸角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绿孔雀绿尾虹雉绿脚山鹧鸪美洲拉蒙鸡羽毛眼斑吐綬雞眼斑孔雀雉眼斑冢雉烏骨雞白尾雷鸟白尾梢虹雉白冠长尾雉白翅冠雉白眉山鹧鸪白颊山鹧鸪白颈长尾雉白马鸡白鹇白腹珍珠雞白腹锦鸡花尾榛雞銹紅林鷓鴣銅尾孔雀雉銅長尾雉草原雞菲律賓鳥類列表血雉裡海角雞褐马鸡褐胸山鹧鸪馬祖鳥類列表馬達加斯加鳥類列表香港鳥類列表角冠雉角雉属觀霧寬尾鳳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马鸡属高加索雪鸡高原山鹑鳥類DNA分類系統鳳冠孔雀雉越南鳥類列表距 (動物)鷴屬鸟类传统分类系统鹫珠鸡鹌鹑鹑亚科麝雉黃瘤鳳冠雉黑头角雉黑尾原雞黑山冠雉黑嘴松鸡黑琴鸡黑額鳴冠雉黑颈长尾雉黑鶉黑鹇黄腹角雉齿鹑科蘇門答臘山鷓鴣蘇拉塚雉藍嘴鳳冠雉藍松雞屬藏马鸡藏雪鸡關渡自然公園肉垂鳳冠雉蓝孔雀蓝马鸡蓝胸鹑锦鸡属野外滅絕動物列表野生火雞臺灣動物特有種列表镰翅鸡長嘴山鶉长尾雉属艾草松雞英國鳥類列表雞雁總目雪鸡属雪鹑雷鸟属雉属雉科雉鹑虹雉属陆禽Galliformes暗腹雪鸡柳雷鸟松鸡松鸡科栗胸山鷓鴣棕尾火背鷴棕尾虹雉棕胸竹鸡棕臀稚冠雉極危物種欧石鸡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动物物种最终幻想系列的角色设计戴氏鷴海南山鹧鸪新英格蘭黑琴雞斗鸡斑尾榛鸡斑翅山鹑日本鳥類列表愛氏鷴拟鸡拟鹑科普通鳴冠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