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鳾屬

指数 鳾屬

鳾科(鳾,拼音 shī,注音:ㄕ),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分布在欧洲、亚洲和澳洲。常在树干、树枝、岩石上等地方觅食(昆虫、种子等),身体小,头颈短,尾巴也长得很短。鳾有很特殊的生活习惯:喜欢在洞里筑巢,还会储存食物以便过冬天,而且是唯一一种能头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树的鸟类(啄木鸟只能頭朝上往上爬)。 鳾科只有鳾屬(Sitta)一個屬,過去曾歸為本科的红翅旋壁雀(Trichodroma muraria)現在被單獨列爲旋壁雀科(Tichodromadidae)。 常見的鳾屬鳥類包括:.

目录

  1. 22 关系: 加利福尼亞鳥類列表台灣鳥類列表大斑啄木鸟中国雀形目鸟类列表丽鳾红翅旋壁雀绒额鳾白尾鳾白胸鳾白脸鳾菲律賓鳥類列表香港鳥類列表黑头鳾茶腹鳾阿爾及利亞鳾英國鳥類列表雀形目Sittidae栗腹鳾淡紫鳾滇鳾日本鳥類列表

加利福尼亞鳥類列表

加利福尼亞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新北區。根據加州鳥類記錄委員會 (CBRC),至2006年止,加州共有632種鳥類被記錄,其中10種為外來種,2種在加州絕跡 (但仍分布於其他地區)。 註上星號(*)的鳥種正在被 CBRC 重新檢討中,共有180種,包含尚有疑問記錄的種類,被註上星號的鳥種在加州一年平均只被觀察4次或更少,而歷史紀錄總共也只有少於100次。.

查看 鳾屬和加利福尼亞鳥類列表

台灣鳥類列表

台灣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東洋區和舊北區的交會地帶,有87科653種鳥類曾被記錄,其中有27種為台灣特有種。 台澎地區和金馬地區的鳥類生態有相當程度的差異,請另見金門鳥類列表和馬祖鳥類列表。.

查看 鳾屬和台灣鳥類列表

大斑啄木鸟

大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jor)又名赤鴷、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

查看 鳾屬和大斑啄木鸟

中国雀形目鸟类列表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最东端,在动物地理分区上以秦岭-淮河一线划界,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鸟类资源丰富,根据中国鸟类学者郑作新的研究,中国共有鸟纲生物1253种,以下列表依据鸟类传统分类系统归类和排序,列出了历史上在中国有观测记录的雀形目鸟类,其中包括在区内繁殖、越冬、迁徙过境的鸟类,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在区内的漂鸟、迷鸟、和笼养逃逸并在区内繁殖成功的鸟种,查阅中国的非雀形目鸟类请参阅中国非雀形目鸟类列表.

查看 鳾屬和中国雀形目鸟类列表

丽鳾

丽鳾(学名:Sitta formosa)为鳾科鳾属的鸟类。分布于锡金、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沟谷林乔木树顶,主食昆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查看 鳾屬和丽鳾

红翅旋壁雀

红翅旋壁雀(学名:Tichodroma muraria),俗名爬树鸟、石花儿、爬岩树,是鳴禽亞目的一種小型鸟类。舊屬鳾科,今獨立出來成為旋壁雀科,之下只有旋壁雀属一個屬。 分布于欧洲、西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中国东北、河北、北京、河南、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福建?、广东等地,多生活于非树栖高山型、栖息在悬崖和陡坡壁上以及或栖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中的山坡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南部。.

查看 鳾屬和红翅旋壁雀

绒额鳾

绒额鳾(学名:Sitta frontalis)为鳾科鳾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其邻近岛屿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地,一般栖息于海拔约400-1800米的沟谷、山坡或山顶的阔叶林、干草阔叶林或混交林以及在公路边或村寨附近的树丛间也可见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查看 鳾屬和绒额鳾

白尾鳾

白尾鳾(学名:Sitta himalayensis)为鳾科鳾属的鸟类。分布于西起印度、东抵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常见于海拔1900-2600米间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查看 鳾屬和白尾鳾

白胸鳾

白胸鳾(学名:Sitta carolinensis),為一種小型鸣禽。 成年的白胸鳾長約一百五十五毫米。其從頭到後頸處為黑色,其他上身部份為淺藍灰色。其覆羽為黑色,而其三級飛羽則通常是淺灰黑色的。在最大的覆羽上有著微細的色帶。其面部及腹部為白色。白胸市鳥主要在北美洲出現,牠亦是惟一的鳾科動物是被白色面部包圍著黑色的眼睛。其外部尾巴的羽毛為黑色的,並且伴著白色間條。其肢部很短,但其爪則很長,而其亦有著短翅膀與短尾巴。 牠們主要在北美洲的落葉闊樹林裡繁衍,其在天然或啄木鳥造成的樹洞裡築巢,是北美洲莊園的常見訪客。 牠們是長久定居的鳥類,並不會隨季節遷徙,只會在極嚴寒的冬季才會遷往南方過冬。 牠們在樹幹及大樹枝上進食,這是因為其會將樹皮撥下,找尋其內的昆蟲來食用,此外,其亦食用樹木的果實,而牠們在冬季時通常會小隊飛行。 其叫聲為帶鼻音的“泥!泥!泥!”。.

查看 鳾屬和白胸鳾

白脸鳾

白脸鳾(学名:Sitta leucopsis)为鳾科鳾属的鸟类。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大陆的青海、甘肃、西藏、四川等地,主要栖息于针叶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查看 鳾屬和白脸鳾

菲律賓鳥類列表

菲律賓約有600種鳥類曾被記錄,特有鳥種豐富,其中約有1/3的種類(約180種)為特有種。 菲律賓的生物相在相當程度上偏向西馬來群島,因此在生物地理分區上被劃入東洋區;但菲律賓除了巴拉望島及其周邊島嶼以外,其他地區都未曾和亞洲大陸相連,因此也有人認為菲律賓屬於東洋區和澳大拉西亞區之間過渡的華萊士區。 菲律賓有一個特有鳥科 - 紋旋木雀科 Rhabdornithidae,其中包含3個鳥種。.

查看 鳾屬和菲律賓鳥類列表

香港鳥類列表

以下是香港的鳥類:.

查看 鳾屬和香港鳥類列表

黑头鳾

黑头鳾(学名:Sitta villosa)为鳾科鳾属的鸟类,俗名贴树皮、桦木炭儿、松树儿。分布于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多生活于寒温带低山至亚高山的针叶林或混交林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以北。.

查看 鳾屬和黑头鳾

茶腹鳾

茶腹鳾(學名:Sitta europaea,「鳾」音同師)又名林鳾、普通鳾或歐亞鳾,在中國部分地區亦俗稱藍大膽,是廣泛分佈於歐洲及亞洲等地的小形雀鳥,也是鳾科鳥類中最常見且分佈最廣泛的鳥類,因此在英文中的 Nuthatch 多單指這種鳥類。.

查看 鳾屬和茶腹鳾

阿爾及利亞鳾

阿尔及利亚鳾(學名:Sitta ledanti)是雀形目鳾科的鳥類,也是阿尔及利亚的特有種,最初发现于1973年,属于濒危动物。现在仅能見於該國海拔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低的地區。.

查看 鳾屬和阿爾及利亞鳾

英國鳥類列表

英國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舊北區,與歐洲的鳥類生態相似。根據英國鳥類學會 (British Ornithologists' Union,BOU) 的統計紀錄,英國有572種鳥類。 BOU使用以下分類.

查看 鳾屬和英國鳥類列表

雀形目

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多样性非常高,有5400个种左右,占鸟类种数的一半。 雀形目的鸟类鸣肌鸣管发达,多啼声婉转,通常所说的鸣禽就是指這一目的鸟。雀形目鸟善于筑巢,雀形目鸟类多为晚成雏,常有复杂的占区、营巢、求偶行为。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鸦科部分种类体长可达50cm以上,小者如鹟科莺亚科部分种类体长仅6-7cm。 在雀形目中大部分都是候鸟,留鸟少。.

查看 鳾屬和雀形目

Sittidae

#重定向 鳾屬.

查看 鳾屬和Sittidae

栗腹鳾

栗腹鳾(学名:Sitta castanea)为鳾科鳾属的鸟类。分布于自印度经孟加拉东达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常见于海拔500-2000米左右的阔叶林以及也见于沟谷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查看 鳾屬和栗腹鳾

淡紫鳾

绒额鳾(学名:Sitta solangiae)为鳾科鳾属的鸟类,體長約13公分。分布於中國、寮國與越南,主要棲息於低地森林或山地森林;全球活动范围约为23,700平方公里。.

查看 鳾屬和淡紫鳾

滇鳾

滇鳾(學名:Sitta yunnanensis)又名雲南鳾,是雀形目鳾科的一種,生活于中國西南部。.

查看 鳾屬和滇鳾

日本鳥類列表

日本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絕大部份屬於舊北區,除了琉球群島屬於東洋區外。約有600種鳥類被紀錄,其中有13種為特有種,7種為只在日本繁殖的種類。 根據日本鳥學會的分類:.

查看 鳾屬和日本鳥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