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鲜卑语

指数 鲜卑语

卑语在中国史书中称为夷言、国语、北语、胡语或者胡言,為中国与蒙古历史上鲜卑族使用的一种语言,较为保守的使用时期为2、3世纪交替至7世纪中叶,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泛地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声望语言。至到北魏时期,孝文帝和冯太后下令进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改用汉语代替鲜卑语,更改鲜卑语姓名为汉字姓名。禁止入住中原的鲜卑人使用鲜卑语,无疑使到鲜卑语的生存空间大幅度地缩小。六镇之乱后,汉化比较浅的六镇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的使用,中国北部掀起了鲜卑化热潮。直至隋朝末期,鲜卑语失传,鲜卑人作为一个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的历史從此结束。 然而,在北魏的改革过程中,為现代语言学家留下了解读鲜卑语的线索。北魏更改胡名为汉名,基本采用了语音相近而转写和语义相近而直译的两种方法。前者提供了一些鲜卑语的语音信息,后者相当于一套鲜卑语—汉语对义词汇表。例如更改拓跋为元、獨孤为刘、贺赖为贺、步六孤为陆、吐奚为古,更改可汗为皇帝、可孙为皇后、莫贺为父、麽敦为母及阿干为兄等等。白鸟库吉与方壮猷等现代学者首先正确地认识到这些词语原名与汉名为鲜卑语语音语义对应汉语语音语义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对比研究。例如將“阿干”译为“兄”,可以对照蒙古、满—通古斯和突厥语族的多种语言之语音,/*aka(n)~*aga(n)~*axa(n)~*aki(n)/。 根据《后汉书》、《晋书》、《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及《隋书》等史书的记载,至少在官方,曾经有许多使用鲜卑语编写的书籍,惟無一页存留至今,至今亦無发现使用鲜卑语刻写的石碑、铜线及铭文等文物的痕迹,甚至不清楚鲜卑语到底為使用何種文字来书写。目前,唯一研究鲜卑语的途径就是参考中国史书中使用汉字注音的鲜卑族人名和地名。.

16 关系: 夏舍室韦语尔朱新兴乌桓语地驱乐歌北语鬱築鞬魏孝文帝鲜卑锡伯族洛阳历史洛阳市木骨闾拓跋语拓跋鲜卑语

夏舍

夏舍(),中国三国時代曹魏官员,他是通晓鲜卑语的翻译。 太和二年(228年),護烏桓校尉田豫派遣夏舍去拜见鮮卑族大人軻比能的女婿鬱築鞬,结果夏舍被鬱築鞬殺害。田豫率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鞬,大破郁筑鞬。回军至马城,被軻比能围困。上谷郡太守阎志前去解喻鲜卑,鲜卑解围。后来幽州刺史王雄领護烏桓校尉,青龙三年(235年),遣勇士韩龙刺杀軻比能。.

新!!: 鲜卑语和夏舍 · 查看更多 »

室韦语

#重定向 鲜卑语.

新!!: 鲜卑语和室韦语 · 查看更多 »

尔朱新兴

尔朱新兴(),北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人,北魏官员,尔朱荣的父亲。.

新!!: 鲜卑语和尔朱新兴 · 查看更多 »

乌桓语

#重定向 鲜卑语.

新!!: 鲜卑语和乌桓语 · 查看更多 »

地驱乐歌

中国古乐府诗《地驱乐歌》最早收录于郭茂倩的《乐府诗集》25卷梁鼓角横吹曲。署名为无名氏。一般认为这首乐府诗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作品,文学史中一般将它归为北朝乐府民歌。也有人认为是流传到南方的北方民歌,还有人认为是南方的乐工拟作。 “地驱“可能是鲜卑语的音译,或者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方言。全诗四言一句,共16句。《乐府诗集》以四句一曲分为四曲,影响后世一般将之当作四首诗。而前八句词义生奥,至今不可解。 诗中后八句开始的“侧侧力力”,为叹息声,在梁鼓角横吹曲中多次出现。 《地驱乐歌》是一首情诗。《古诗归》评价其“千情百态,聪明温存,可径作风流中经史之注疏矣。”.

新!!: 鲜卑语和地驱乐歌 · 查看更多 »

北语

北语可以指:.

新!!: 鲜卑语和北语 · 查看更多 »

兄,漢語口語多稱哥或哥哥,是對父或母所生而比自己年齡大的男性血親稱呼,有時泛指一切男性同辈兄长(如堂兄弟、表兄弟),为了谦虚也称所有男性同辈为「兄」(事实上年龄可能比自己小,如「謝兄」、「周兄」等)。由于男性兄长具有的权威,引申出领导者含义,大哥,老大,大佬,在民间普遍使用。当父亲死亡或失势的时候,有长兄为父的习俗。.

新!!: 鲜卑语和兄 · 查看更多 »

鬱築鞬

鬱築鞬(),為中國三國時期的鲜卑首領之一。鮮卑大人,軻比能的女婿。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护乌桓校尉田豫派遣通晓鲜卑语的翻译夏舍去拜见郁筑鞬,结果被郁筑鞬杀害夏舍。当年秋天,田豫率领西部鲜卑蒲頭、泄歸泥出塞讨伐郁筑鞬,大破郁筑鞬。田豫回军至马城,被轲比能围困。經上谷郡太守閻志勸解,軻比能帶兵離去。.

新!!: 鲜卑语和鬱築鞬 · 查看更多 »

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元--(),本姓拓跋,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後改姓「元」,在位28年,卒年33岁,其所推行的孝文帝改革,以漢化運動為主體,俗稱孝文漢化,其改革措施有利于缓解民族隔阂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雖然因推動漢化急進而最終導致六鎮起義及北魏滅亡,卻為北朝的胡漢融合作出貢獻。 孝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新!!: 鲜卑语和魏孝文帝 · 查看更多 »

鲜卑

卑(漢語拼音:Xiānbēi;上古汉语擬音:*Sr-pe),祖先是古代西伯利亞的遊牧民族东胡(一說山戎)或稱通古斯部落。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鲜卑主要活动于赤峰市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和辽宁西北部。 2世紀時鮮卑國占据匈奴國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鲜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蕃所滅。.

新!!: 鲜卑语和鲜卑 · 查看更多 »

锡伯族

錫伯族(z)是55个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约19万人(2010年)。.

新!!: 鲜卑语和锡伯族 · 查看更多 »

洛阳历史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核心发祥地,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元代以前,洛阳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的天然法定都城,大一统的王朝多以洛阳为首都或陪都,割据政权也均以进入洛阳作为逐鹿的目标和自身正统性的象征,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承载了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元代以后因战乱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洛阳地位有所下降,退化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县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折射了中国各地方在农业社会晚期的普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洛阳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工商业发展都有较大的飞跃,成为以重工业制造和历史文化旅游闻名的重要城市,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反映了一个内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历程。.

新!!: 鲜卑语和洛阳历史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鲜卑语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木骨闾

木骨闾,东胡人。拓跋力微末年,鲜卑的掠骑掠得一奴,头发刚刚齐眉,忘了自己原本的姓名,他的主人给他起名木骨闾。木骨闾在鲜卑语就是头秃的意思。木骨闾与郁久闾声音相近,所以其后代子孙以郁久闾为氏。木骨闾身体强壮,免除奴役,为骑卒。拓跋猗卢的时候,因为延期当斩,逃匿于广漠溪谷之间,收容逋逃的百余人,依附纯突邻部。木骨闾死后,子车鹿会继位。.

新!!: 鲜卑语和木骨闾 · 查看更多 »

拓跋语

#重定向 鲜卑语.

新!!: 鲜卑语和拓跋语 · 查看更多 »

拓跋鲜卑语

#重定向 鲜卑语.

新!!: 鲜卑语和拓跋鲜卑语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