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鲁西永

指数 鲁西永

鲁西永(加泰罗尼亚语:Rosselló;法语:Roussillon),法国東南部比利牛斯山脉北麓一地区,历史上曾为加泰罗尼亚一部分,其地域大致相当于今日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中的东比利牛斯省,有时也被称为北加泰罗尼亚。1659年,法国擊敗了西班牙,並與其簽署比利牛斯條約,將阿圖瓦和魯西永轉讓給法國。.

30 关系: 加泰罗尼亚语加泰隆尼亞語地區博尼约卡佩王朝安道尔历史乔万娜一世令旗 (旗幟)佩德羅二世 (阿拉貢)佩德羅四世 (阿拉貢)儒勒·马扎然約瑟夫·霞飛约翰二世 (阿拉贡)行省 (法国)西班牙帝國西西里晚祷战争馬略卡王國鲁西永关费尔南多二世 (阿拉贡)路易十一路易十四路易三世 (安茹)胡安一世 (阿拉貢)阿方索二世 (阿拉贡)腓力三世 (法兰西)查理八世 (法兰西)法國鹽稅法兰西学会海梅二世 (阿拉貢)收割者戰爭意大利战争

加泰罗尼亚语

加泰罗尼亚语(Català;國際音標:),又譯為加泰蘭語、加泰隆語,简称加语,是屬於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語言,使用人口約一千兩百萬,主要分布於加泰罗尼亚、巴倫西亞自治區、巴利阿里群岛、阿拉貢、魯西永、安道尔以及薩丁尼亞島西岸的阿尔盖罗,其中大部分在加泰罗尼亚。在瓦倫西亞自治區又称為「瓦伦西亚语」(Valencià)。 以加泰罗尼亚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僅有安道尔,但在加泰罗尼亚、瓦伦西亚、巴利阿里群岛等西班牙自治區也具备官方语言的地位。.

新!!: 鲁西永和加泰罗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加泰隆尼亞語地區

加泰隆尼亞語地區(Països Catalans),直譯為「加泰隆尼亞诸国」,是指所有將加泰隆尼亞語做為口語或通用語來使用的地區,但依照原文的意思,也可用來指稱歷史上所有由加泰隆尼亞人建立的國家。 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19世紀後期,但其當時影響力從未超出一個加泰隆尼亞作家群體。直到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初期,隨著佛朗哥體制在西班牙的逐漸瓦解,這一詞彙逐漸從文化概念變為政治概念。因此,這一問題日益上升為一突出問題,並在整個西班牙過渡時期都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特別是在1980年代的巴倫西亞地區。 加泰隆尼亞語地區這個概念并沒有任何法律實體存在,也沒有一個能涵蓋這一概念的公認的領土範圍。它可能是指所有使用加泰隆尼亞語的地區,也可能指所有加泰隆尼亞語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地區。儘管實際上,這些地區中的部份地區並不使用加泰隆尼亞語。.

新!!: 鲁西永和加泰隆尼亞語地區 · 查看更多 »

博尼约

博尼約(Bonnieux,又意譯作奔牛村)是位於法國東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下轄沃克呂茲省的一個市鎮。.

新!!: 鲁西永和博尼约 · 查看更多 »

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法语:Capétiens)是由卡佩家族的于格·卡佩建立的法兰西王国的第一个王朝,上承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下接瓦卢瓦王朝,自987年至1328年统治法国。卡佩王朝王室是欧洲最大和最古老的王室家族,其瓦卢瓦支系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589年,而波旁支系对法国的统治经历了1814年王朝复辟持续到1830年,另一分支奥尔良王朝的统治到1848年才结束。时至今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卢森堡大公亨利仍是卡佩王室的后裔。Encyclopædia Universalis, volume 20, p.2161, édition 1975, ISBN 2-85229-281-5.

新!!: 鲁西永和卡佩王朝 · 查看更多 »

安道尔历史

安道尔是欧洲比利牛斯山脉中的一个袖珍国家。 安道尔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巴斯克人聚居地区。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占领当地,引起巴斯克人反抗。805年,当地的一支反抗军小部队为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军队作向导,使其顺利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夺取今北加泰罗尼亚部地区。为表感谢,查理曼允许当地独立,并以圣经地名“隐多尔”为其命名,后该名演变为安道尔。 819年,查理曼的继承者路易正式颁布敕令,赐予安道尔独立,并封乌格尔伯爵为当地领主。后乌格尔伯爵将安道尔赠与乌格尔教区主教。11世纪,乌格尔主教又将安道尔转封与卡波家族。之后,由于家族间的联姻,安道尔又陆续归属卡斯特利波家族和法国富瓦伯爵。 1278年,在阿拉贡王国调解下,乌格尔主教和富瓦伯爵达成协议,分享对安道尔的宗主权,安道尔每年需向双方缴纳贡品。15世纪后,富瓦伯爵领地被并入波旁家族,此后由于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夺取了法国王位,安道尔于1607年被正式归入法国王室领地。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于1793年放弃对安道尔的宗主权。1806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为进军西班牙,重新确认了与安道尔的关系。 1868年,安道尔制定宪法,规定法国国家元首和加泰罗尼亚乌格尔主教为该国国家元首,由各自任命的常设代表行使象征性的主权,实际权力由普选产生的安道尔总委员会行使。 1934年,俄国冒险家斯科瑟廖夫曾在西班牙境内自称安道尔公爵鲍里斯一世,后被捕下狱。俄国方面的网站伪称,他治理安道尔至1941年时,为维希政府驱逐为止。 1993年,安道尔进行全民公投,制定新宪法,允许政党出现。.

新!!: 鲁西永和安道尔历史 · 查看更多 »

乔万娜一世

乔万娜一世(Giovanna I di Napoli,),又称安茹的乔安娜,自1343年起为那不勒斯女王、普罗旺斯和佛卡尔基尔女伯爵。她还是亚盖亚女大公,要求耶路撒冷王国和西西里王国的王位。在她的长任期内她卷入大量内外冲突。她四次结婚。.

新!!: 鲁西永和乔万娜一世 · 查看更多 »

令旗 (旗幟)

令旗(Senyera;Señera),即阿拉貢和加泰隆尼亚旗,是一面以紅黃橫紋組成的旗幟,泛指是現時的阿拉貢自治區旗和加泰隆尼亚自治區旗。紅黃橫紋代表了阿拉貢,此種橫紋常稱為阿拉貢橫紋(Barras de Aragón)。.

新!!: 鲁西永和令旗 (旗幟) · 查看更多 »

佩德羅二世 (阿拉貢)

佩德羅二世(),阿拉貢國王及巴塞羅那伯爵(1196年-1213年)。.

新!!: 鲁西永和佩德羅二世 (阿拉貢) · 查看更多 »

佩德羅四世 (阿拉貢)

佩德羅四世(Pere,; Pero,; Pedro, ,),被稱為 (禮貌的)佩德羅四世。阿拉貢國王、巴倫西亞(稱為佩德羅二世)、撒丁尼亞和科西嘉國王(稱為佩德羅一世)及巴塞羅那伯爵(加泰羅尼亞其他地方稱為佩德羅三世)(1336年-1387年在位)。1344年,他廢除,並自稱為馬略卡國王。.

新!!: 鲁西永和佩德羅四世 (阿拉貢) · 查看更多 »

儒勒·马扎然

儒勒·马萨林樞機(Jules Cardinal Mazarin;出生时姓名朱里歐·萊蒙多·馬薩里諾(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又译马扎然,法国外交家、政治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宰相(1643~1661年)及枢机。任內結束三十年戰爭,並替法國獲得不少重要領土;但是1648年發生的投石黨之亂,使得仍與西班牙作戰的法國,陷入內憂外患中,國力大挫並暫時淪為二流國家。一直到1659年才取得對西班牙的勝利而結束戰爭,替之後路易十四的霸業打下初步的基礎。.

新!!: 鲁西永和儒勒·马扎然 · 查看更多 »

約瑟夫·霞飛

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Joseph Jacques Césaire Joffre,),法国元帅、军事家。 霞飞生于鲁西永的里沃萨尔特一个皮匠家庭。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1870年由巴黎理工大学投笔从戎,作为一名工兵少尉参加普法战争。1876年任营长,相继参加侵略印度支那、中國和非洲塞内加尔的战争,1901年返回巴黎,晋升为旅长,1905年升任师长,1908年又被提为军长。1911年新上任的法国陆军部长梅西米举荐他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法军总参谋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霞飞被任命为法军总司令。德军执行“施利芬-小毛奇计划”,从法军设防薄弱的方向攻入,霞飞在边境交战中接连失利;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为一时的胜利所陶醉,霞飞领导法军在马恩河戰役中阻止了德军的进攻,粉碎了德军以“速战速决”为基础的施利芬-小毛奇计划,使西线战争从机动作战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保卫了巴黎,取得了巨大胜利。自此之后他被法国人尊称为“老爹”。之后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取得胜利,霞飞则因此名声大震。 1916年12月,他被免去实职,改任法国政府军事顾问,同月晋升法国元帅。1917年~1918年任法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后又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1918年12月被选为法兰西学会院士。1922年任法国国防委员会主席。1931年1月3日在巴黎病逝。 霞飞性格稳重,木讷寡言,虽略显迟钝,却极其坚韧,人称“迟钝将军”。其早睡晚起,即使战事危如累卵,副官和侍从也从来不敢叫醒他,加上其傲慢和保守的行事风格,令当时法军不少年轻指挥官对其大有牢骚,然而其战略眼光和独到的战略判断力丝毫没有受到其懒散生活习惯的影响。他遗有《战争准备与战役实施》和《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著作。 上海的霞飞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J J J J.

新!!: 鲁西永和約瑟夫·霞飛 · 查看更多 »

约翰二世 (阿拉贡)

(偉大者)约翰(胡安)二世(加泰罗尼亚语:Joan II;阿拉贡语:Chuan II;巴斯克语:Joanes II)(1398年6月29日-1479年1月20日),是斐迪南一世和他的妻子萊昂諾·烏拉爾卡的儿子。.

新!!: 鲁西永和约翰二世 (阿拉贡) · 查看更多 »

行省 (法国)

行省(Province)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行政区划,为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于1789年为大区所代替至今。 然而那些旧行省的名字一直为地理学家使用,来指称自然形成的区域。不少大区仍然沿用了历史上的名字。.

新!!: 鲁西永和行省 (法国)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1790年其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1402年-1975年)。 整個15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宾到东亚。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欧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并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国、南意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意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国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后,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兰;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国际法、战争和经济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国主义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于法國的擺佈。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大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意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并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了南美独立战争,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导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佈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亚洲()和大洋洲(西屬关岛、西屬密克罗尼西亚、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战争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和如日中天的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趁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大熱潮,也從西班牙獨立成功。 21世紀,今日西班牙唯一僅存的殖民地,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因為這塊土地原本的擁有者是摩洛哥、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但因為西班牙現在屬於富裕的歐盟、所以此殖民地人民並不想回歸摩洛哥,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新!!: 鲁西永和西班牙帝國 · 查看更多 »

西西里晚祷战争

西西里晚祷战争起始于1282年西西里岛人反抗卡佩王朝查理一世的起义,於1302年签署《》后停火。战争双方分别是法国王室与阿拉贡君主,在西西里、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十字军)及地中海西部的其他地方打响。.

新!!: 鲁西永和西西里晚祷战争 · 查看更多 »

馬略卡王國

馬略卡王國(Reino de Mallorca,公元1231年–1349年),是13-14世紀時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地區的王國,以馬略卡島為主要中心。 在1229年以前,该地区一直被阿拉伯人或摩爾人統治。1229年,阿拉貢國王海梅一世佔領了馬略卡島。1276年,海梅一世逝世時,他將馬略卡島所屬的巴利阿里群島、蒙彼利埃及魯西永分封給次子。海梅二世因而成立了马略卡王國。可惜,在海梅二世死後,其長子在他父親去世之前成為方濟會修士而不肯繼承王位,次子繼承王位後又因沒有子嗣而被阿拉貢國王覬覦其王國,王國變得極其混亂;最終因為他的繼承人及其侄兒因為拒絕宣誓效忠阿拉貢國王佩德羅四世,馬略卡王國於1349年10月25日的戰爭中被打敗後,被阿拉貢王國完全吞併。 MK M MK.

新!!: 鲁西永和馬略卡王國 · 查看更多 »

鲁西永关

鲁西永关(Le Péage-de-Roussillon)是法国伊泽尔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西部,罗讷河左岸,巴黎-马赛铁路经过境内并设站,属于维埃纳区(Vienne)。该市镇总面积7.41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6688人。.

新!!: 鲁西永和鲁西永关 · 查看更多 »

费尔南多二世 (阿拉贡)

天主教徒阿拉贡的费尔南多二世(Fernando II de Aragón el Católico;1452年3月10日-1516年1月23日)阿拉贡国王(1479年-1516年在位),卡斯蒂利亚国王(1474年-1504年在位,称费尔南多五世)。他也是西西里国王(1468年起,称费迪南多二世)和那不勒斯国王(1504年起,称费尔南多三世)。通过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婚姻,费尔南多二世实际上是统一的西班牙王國的第一个国王,並開創偉大的西班牙帝國。其支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開拓美洲新大陸,為開拓發展西方文明作出重大的貢獻。.

新!!: 鲁西永和费尔南多二世 (阿拉贡)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一

路易十一(Louis XI,),綽號慎密者(le Prudent),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461年—1483年在位)。查理七世之子。.

新!!: 鲁西永和路易十一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鲁西永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路易三世 (安茹)

第三代安茹公爵路易三世,Louis III,3me duc d'Anjou(),1417年—1426年间为空名的那不勒斯国王,从1417年起为普罗旺斯和福卡尔基耶伯爵,皮埃蒙特伯爵,曼恩伯爵,安茹公爵,从1426年起为卡拉布里亚公爵。 路易三世是安茹公爵路易二世的长子,母亲是著名的“四个王国的女王”阿拉贡的尤兰达(阿拉贡国王胡安一世之女,实际上未获得对其父的任何领土的真正统治权)。 1410年,阿拉贡国王马丁一世驾崩,王位空悬。马丁一世是已故的胡安一世的弟弟,尤兰达的叔父,路易的叔外祖父。尤兰达提出让年仅6岁的路易继承阿拉贡王位。但由于阿拉贡和巴塞罗那的继承法更看重男系继承人,最后阿拉贡在经历了2年的空位期后于1412年根据《卡斯佩妥协方案》推选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和阿拉贡的莱奥诺尔的次子费尔南多为新国王。8岁的路易就此丢掉了母亲“四个王国”中的一个。但安茹家族保住了蒙彼利埃和鲁西永的阿拉贡领地。尤兰达和她的儿子们认为他们对阿拉贡有更高的继承权,开始使用“阿拉贡国王”称号,并将其加入安茹家族的称号之中。路易二世和尤兰达被称为“四个王国的国王和女王”。“四个王国”指西西里、耶路撒冷、塞浦路斯和阿拉贡,一说包含那不勒斯,该说可能排除了塞浦路斯。但尤兰达和她的家人只能短期占有这四个王国的领地,而且西西里岛和塞浦路斯-耶路撒冷显然从未被他们统治。 1419年12月4日,教皇马丁五世封路易为“西西里(那不勒斯)国王”,以对抗年老无嗣的那不勒斯女王乔万娜二世收养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五世为继承人的决定。1420年,路易登陆坎帕尼亚,包围那不勒斯,但在一支阿拉贡舰队到来后被迫逃走。1421年,阿方索进入那不勒斯,而教皇因为厌倦战争的花费已经不再支持路易了。但乔万娜因情夫首相吉安尼·卡拉乔洛被捕,与阿方索的关系突然恶化,搬到了阿韦尔萨,路易与她会合。乔万娜收养路易为继承人,取代了阿方索,并封他为卡拉布里亚公爵。阿方索无奈回国后,那不勒斯平静下来。路易搬到卡拉布里亚的封地居住。1432年,路易三世与萨伏依公爵阿梅迪奥八世的女儿玛格丽特公主结婚。1434年他在意大利的科森扎因疟疾去世,没能在生前成为那不勒斯国王,且未留下任何子嗣。他的一切称号包括对那不勒斯王位的要求由弟弟安茹的勒内继承,第二年乔万娜二世驾崩后,勒内成为那不勒斯国王。 路易三世生前奉行一种与米兰和威尼斯结盟的政策。 |- |- Category:安茹公爵 Category:15世纪意大利人.

新!!: 鲁西永和路易三世 (安茹) · 查看更多 »

胡安一世 (阿拉貢)

胡安一世(),被後人稱為獵人或優雅的情人,但是當在世時他被稱為被遺棄的。阿拉貢國王(1388年-1396年在位)。.

新!!: 鲁西永和胡安一世 (阿拉貢)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二世 (阿拉贡)

(纯洁的)阿方索二世(西班牙语:Alfonso II el Casto;另一个外号为“严肃的阿方索”,Alfonso el Trobador;)巴塞罗那伯爵(称阿方索一世,1162年-1196年在位),阿拉贡国王(1164年~1196年在位),普罗旺斯伯爵(称阿方索一世,1181年~1185年)。他是阿拉贡王国巴塞隆拿王朝的建立者,亦是第一位阿拉貢國王兼任巴塞隆納伯爵,建立阿拉貢王國的。 阿方索二世出生於韋斯卡,是巴塞罗那伯爵拉蒙·贝伦格尔四世與阿拉贡王国的女王佩德羅尼拉(拉米罗二世之女)的長子。他出生时的名字是拉蒙·贝伦格尔以继承父親之名。1162年,父亲去世后,阿方索二世继承了巴塞羅那伯爵爵位和巴塞羅那领地。1164年,阿方索二世从母亲处得到阿拉贡王冠,并改名为阿方索,以敬仰偉大的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一世。1181年,弟弟普羅旺斯伯爵拉蒙·贝伦格尔三世去世后,他又兼领了普羅旺斯伯國。 阿方索二世是第一个同时统治阿拉贡(原由納瓦拉王室统治)和加泰罗尼亚(原由巴塞罗那王室统治)的君主。他与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结盟,以抵御纳瓦拉王国和摩尔人的威胁。在收復失地運動中,阿方索二世向南方推進至特魯埃爾,並於1171年攻陷敵方重鎮瓦倫西亞,並於同年佔領了卡斯佩。 除了共同利益之外,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兩個王國通過正式的附庸關係聯合一起,前者歸於後者成為臣屬。 此外,阿方索二世與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姑姐於1174年1月18日在薩拉戈薩結婚,這個聯盟於1179年到達另一個里程碑,兩個國王簽訂“卡索爾拉條約”,劃定沿著胡卡爾河和塞古拉河的分水嶺河將南部征服的地區劃分。因此,包括德尼亞在內的瓦倫西亞南部地區已被劃分到阿拉貢。阿方索二世還與納瓦拉國王桑喬六世達成了一項協議,即“”(1168年)將兩國之間的穆爾西亞泰法平分。 在他的統治期間,阿拉貢人對比利牛斯山脈以北的影響達到頂峰,這是一個自然的趨勢,因為這時奧克西塔尼亞人、加泰羅尼亞人和阿拉貢人同在阿拉貢聯合王國統治的關係。阿拉貢的領土不僅包括普羅旺斯(從1166年或之前)Víctor Balaguer.

新!!: 鲁西永和阿方索二世 (阿拉贡) · 查看更多 »

腓力三世 (法兰西)

腓力三世(勇敢者)(Philippe III le Hardi,)卡佩王朝第10位国王(1270年—1285年在位)。.

新!!: 鲁西永和腓力三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查理八世 (法兰西)

(和蔼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l'Affable,)是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年-1498年在位)。他是个年轻的军事家。 查理八世是“蜘蛛国王”路易十一和萨伏依的夏洛特活到成年的独子,生于安布瓦城堡。在查理年幼时,他的姐姐法兰西的安妮与姐夫波旁公爵皮埃尔二世是他的摄政。 1493年,查理八世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签署巴塞罗那条约,将鲁西永和塞尔达涅两地割让给西班牙。 查理八世表现出空前的野心。他企图控制意大利,结果使法国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但他的军事冒险在取得初期胜利后就失败了。1494年,查理八世以王位继承人资格进入意大利,1495年即攻占那不勒斯并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他的行动遭到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威尼斯、米兰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阿拉贡的让费尔南多的联合反对。在福尔诺沃战役中,法军战败,查理八世被迫于1495年底退出意大利。他后来又制订了征服意大利的计划,但因英年早逝未得成行。 马基雅弗里在他的君王论及佛罗伦萨史裡,把查理八世视为给意大利带来一系列入侵的灾星。 查理八世和妻子布列塔尼的安妮在1491年结婚,他们的子女如下:.

新!!: 鲁西永和查理八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法國鹽稅

加貝爾(Gabelle du sel,)是一項曾於法國開徵的鹽稅,在法國人心中長期被視為典型的苛捐雜稅,可謂臭名昭彰、無人不曉。從14世紀中葉起至1946年,歷屆法國政府幾乎都有徵收該稅項,而且鮮少修改稅則。「加貝爾」一詞是從意大利文的「稅」(gabella) 衍變的,而該意大利文詞語則來自阿拉伯語的(qabala)(接收)。加貝爾最初是對農業和工業商品(如床單、小麥、香料和酒)開徵的間接稅,至14世紀中葉開始成為法蘭西王室開徵的鹽稅的專稱。由於加貝爾影響所有法國公民(鹽在烹調、保存食品,製作奶酪和飼養家畜均有廣泛應用),並導致法國各地的鹽價差距擴大,因此它被視為法國政府最招致人民厭惡及不平等的稅項之一。 該稅收曾於1790年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由國民議會廢除,但拿破崙·波拿巴在1806年恢復徵收之。之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政府亦曾短暫地停收該稅。加貝爾最終在法國從納粹德國佔領之中解放後被永久廢除。.

新!!: 鲁西永和法國鹽稅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学会

法兰西学会(法语:Institut de France)是法国的权威学术机构,由5个院组成,其中最出名和最权威的是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 法兰西学会控制大约有一千个基金会,还有许多博物馆和供参观的城堡,学会掌握有各种奖项和补助,一般由各院推荐可以获得奖项和补助的个人及单位,2002年学会总共颁布的奖金和补助有5,028,190.55欧元。.

新!!: 鲁西永和法兰西学会 · 查看更多 »

海梅二世 (阿拉貢)

海梅二世(Jaume el Just, Chaime lo Chusto, Jaime el Justo,),被稱為(正義王)海梅二世。阿拉貢國王及巴塞羅那伯爵(1291年-1327年在位),西西里國王(1285年-1295年在位)(稱為賈科莫)及(1291年-1298年在位)(稱為海梅三世)。1295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將撒丁島和科西嘉島封予阿拉貢王國,阿拉貢國王及以後的西班牙國王兼任撒丁尼亞和科西嘉國王,但海梅二世於1324年才占領撒丁島。.

新!!: 鲁西永和海梅二世 (阿拉貢) · 查看更多 »

收割者戰爭

收割者戰爭(加泰隆尼亞語:Guerra dels Segadors)是1640年~1659年間,發生在加泰隆尼亞的戰爭。戰爭終結後,根據庇里牛斯條約,加泰隆尼亞的魯西永和塞達尼北半部割讓給法蘭西王國。.

新!!: 鲁西永和收割者戰爭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战争

義大利戰爭(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又稱哈布斯堡-瓦洛戰爭,是1494年至1559年間一系列戰爭的總稱,戰事地包括多數義大利城邦、教宗國、西歐各主要國家(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與蘇格蘭)以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戰爭起源於米蘭公國與那不勒斯王國間的糾紛,隨後迅速轉變為各參與國間爭奪權力與版圖的軍事衝突,伴隨聯盟、反聯盟,及頻繁的斷交與背叛。.

新!!: 鲁西永和意大利战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北加泰罗尼亚魯西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