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鮑永

指数 鮑永

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今山西屯留南)人。.

10 关系: 司隸校尉部后汉书後漢書人物列表韩歆馮衍鮑宣鮑恢鲍昱東觀漢記桓少君

司隸校尉部

司隸校尉部,始設於漢朝,其行政長官為司隸校尉,西漢時為朝廷的監察官,為中央地區的警備司令和民政長官,職責原本在於監督朝內的大臣與皇親國戚,西漢末年兼及京都附近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和弘農等七個郡的官員。東漢時,司隸校尉部成為正式行政區,司隸校尉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並列為東漢十三州之一。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省,其屬郡歸屬雍州、冀州和豫州。.

新!!: 鮑永和司隸校尉部 · 查看更多 »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新!!: 鮑永和后汉书 · 查看更多 »

後漢書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鮑永和後漢書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韩歆

韩歆,中国新朝到东汉初期政治人物、武将,字翁君,荊州南陽郡棘陽县人,初从更始帝,后降刘秀,官至大司徒,后免官自杀。.

新!!: 鮑永和韩歆 · 查看更多 »

馮衍

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漢朝將軍。.

新!!: 鮑永和馮衍 · 查看更多 »

鮑宣

鮑宣(),西汉後期大臣。字子都,渤海郡高城(今河北省鹽山縣東南)人。他在漢哀帝時,为諫大夫。他多次上书皇帝,抨擊時政。最著名的是七亡七死上書。;民有七亡:.

新!!: 鮑永和鮑宣 · 查看更多 »

鮑恢

鮑恢,永辟扶風(今陝西省興平)人,東漢時期人物,與鮑永並稱「二鮑」。以“抗直”聞名,敢於懲治豪門貴戚,一時“貴戚斂手”。帝常說:「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官至都官從事。 B Category:鮑姓.

新!!: 鮑永和鮑恢 · 查看更多 »

鲍昱

鲍昱(),东汉上党郡屯留人,字文渊。祖父鮑宣,祖母桓少君,父亲鮑永。 鲍昱在东平授徒建武初年,为高都县长,历任沘阳县长,治县仁爱,境内清静。建武中元元年为司隶校尉。刘秀下诏和大臣上书不用称姓,只有鲍昱例外,鲍昱问原因,刘秀说我想让天下知道忠臣(鲍昱的父亲鲍永也当过司隶校尉)的儿子又当司隶校尉了。汉明帝永平五年,因为救火迟疑,被免官。后来担任汝南郡太守。他修缮石渠,使灌溉得时。汝南陂塘不断决坏,于是用石头建造水门,拦水泄水,让陂塘保持充足的水量,便于灌溉农田,使被灌溉的农田增加一倍。永平十七年(74年)为司徒,建初四年(79年),为太尉,建初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

新!!: 鮑永和鲍昱 · 查看更多 »

東觀漢記

《東觀漢記》,漢代人稱之為《東觀記》,一百四十三--,是一部以紀傳體撰寫東漢歷史的史書,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當代史。記事起於光武帝,終於靈帝,由漢代劉珍、延篤等撰,因修史館設於東觀而得名。 在三國時代以後,將之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记》。.

新!!: 鮑永和東觀漢記 · 查看更多 »

桓少君

桓氏(),字少君,西漢鮑宣之妻。.

新!!: 鮑永和桓少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鲍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