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魏宸组

指数 魏宸组

魏宸组(),男,字注东,湖北省江夏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外交官。.

16 关系: 南京臨時政府內閣南北議和巴黎和会 (1919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中国驻荷兰大使列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中国驻波兰大使列表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駐德國大使列表张充仁國民黨 (1912年)王景岐蔡元培陈宽沆汪精卫

南京臨時政府內閣

南京臨時政府內閣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時期臨時內閣,成立於民國元年(1912年)1月3日。4月1日于南京同北京临时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交代。 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通过了各部总长名单。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因阁员尚未到达南京,故迟至1月21日孙文才在南京主持了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同年3月13日,唐绍仪内阁在北京成立。4月1日,孙文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3日,孙文在解职通告中称,“今国务总理唐君(绍仪)南来,国务员已各任定,于4月1日在南京交代。本总统于是日解职……本处各办事人员仍照旧供职,以待新国务员接理。”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长、次长未见明令免职,当属随南京临时政府结束而自行解职。 南京臨時政府不是內閣制,而是總統制,因此並未設內閣總理。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革命军为求军事上的统一,曾电各省派员来中央所在地共同组织参谋本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各省派员尚未到来,即委任黄兴为该部总长。参谋本部于2月6日正式成立。.

新!!: 魏宸组和南京臨時政府內閣 · 查看更多 »

南北議和

南北議和,或稱1911年南北议和,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省份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军事实力派的谈判事件。.

新!!: 魏宸组和南北議和 · 查看更多 »

巴黎和会 (1919年)

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了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於是召开巴黎和会。這個和會因為戰敗國和中立國均未獲邀請參加,所以這是勝利國舉行的和會,而勝利國又有大小之分別,它又是個大國操縱的和會。分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衛·勞萊·喬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導了和会的進行。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戰後由美國、英國、法國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会议通過領土分配及賠款等措施重塑現實政治格局,遏制德國等戰敗國及苏维埃俄国等共產國家,但與此同時通過筹组一个国际联盟来企圖建立理想的國際外交規範。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和會及後續的活動先後完成對各戰敗國的和約,其中對德和約的凡爾賽條約是最為重要的条约,對日後的國際關係有著深遠影响。.

新!!: 魏宸组和巴黎和会 (1919年)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是中華民國在正式国会成立之前的临时机构。民国初年出现过两次临时参议院。.

新!!: 魏宸组和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滿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德国历任大使名录。.

新!!: 魏宸组和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荷兰大使列表

本列表列出了历任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荷兰大使。.

新!!: 魏宸组和中国驻荷兰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歷任大使名錄。包含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新!!: 魏宸组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波兰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波兰历任大使名录。.

新!!: 魏宸组和中国驻波兰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華民國大總統,簡稱大總統,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家元首的職稱,為1947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總統前身。 對於首位大總統的說法不一。有指在南京先成立中華民國及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是首位大總統,現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科書亦主要強調這一點。而袁世凱在北京逼使宣統帝退位,其後在北京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逝世後,大總統职位被北洋軍閥控制,期间孫文在廣州建立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广州军政府,曾自任为非常大總統,试图通过武力取代北洋政府。中国国民党在苏俄的资助下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且胜利,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由國民政府主席取代,中國国民党的党国体制逐步确立。.

新!!: 魏宸组和中華民國大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駐德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駐德國歷任大使名錄。現已斷交。.

新!!: 魏宸组和中華民國駐德國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张充仁

张充仁(),1907年农历八月十八出生于江苏上海七宝(现为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 张充仁长于绘画和雕塑,20世纪20年代初,赴比利时留学,结识了比利时画家埃尔热,两人成为挚友。学成后张充仁游历欧洲从事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参加救亡运动。1949年后,张充仁陆续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交通大学等学校任教,同时进行创作。80年代,其为中国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创作的雕塑引人注目。 1980年代后期,张充仁旅居法国。1998年10月8日病逝于巴黎。 张充仁与埃尔热的友谊让他成为法语国家最为知名的中国人之一,他不仅帮助埃尔热完成了《丁丁历险记》中关于中国的一部作品——《蓝莲花》,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角——张。两人因战争失散后,埃尔热为表达他的思念,又创作了以“张”为主角的《丁丁在西藏》。1981年,两人在布鲁塞尔重逢享譽歐洲雕塑大師 張充仁傳奇的一生(上) 藝術家雜誌 2002.9 NO.328 ISSN10164170 條碼9771016417007。.

新!!: 魏宸组和张充仁 · 查看更多 »

國民黨 (1912年)

國民黨由宋教仁於民國元年(1912年)主導成立,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一個主張內閣-制-的重要政黨。國民黨係由中國同盟會和其他黨派合併而成,與日後孫中山成立的中華革命黨,以及由其改組而來的中國國民黨淵源頗深。雖然國民黨的理事長孫文及部分成員後來另立了中華革命黨,然而是否應將國民黨視為中華革命黨及中國國民黨之前身,仍存在諸多爭議。.

新!!: 魏宸组和國民黨 (1912年) · 查看更多 »

王景岐

王景岐(Wang King-Ky,),字石荪,号流星,福建省闽县人,中华民国外交官、政治家、学者,中国禁烟运动领袖之一。.

新!!: 魏宸组和王景岐 · 查看更多 »

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绍兴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梁容若,〈蔡元培先生的生平〉,載梁容若、齊鐵恨、方師鐸、何容編《古今文選註》第十五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1年12月31日。。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新!!: 魏宸组和蔡元培 · 查看更多 »

陈宽沆

宽沆(),男,字琴舫,湖北安陆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新!!: 魏宸组和陈宽沆 · 查看更多 »

汪精卫

汪兆銘,表字季新,別號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革命家,是中華民國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青年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年,因為謀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敗被捕。本应处死,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手之一,後來主張对日求和,與日本合作,建立以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为名的傀儡政权。.

新!!: 魏宸组和汪精卫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