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高傒

指数 高傒

傒,姜姓,高氏,名傒,字仲,谥敬,齐国上卿,天子二守。 齐文公之子公子高的孙子,曾是正卿,為百姓所愛戴,與公子小白友善。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等杀齐襄公自立,不久高傒宴請連稱和管至父,调开连管之后,齊國大夫雍廩入宮殺公孫無知,高傒迎立公子小白回來繼位,是為齊桓公。其後高傒又與管仲糾合諸侯結盟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以功賜盧邑(今山東長清縣),世為上卿,成為高氏的始祖。.

目录

  1. 24 关系: 卢姓召忽姜齐中國宰相列表乾時之戰公子高 (齊國)公孫無知前680年代国懿仲高厚高偃高堂生高姓高庄子高弱高張 (齊國)高傾子高無咎高豎高止高氏 (二守)齐国齐桓公春秋人物列表

卢姓

卢姓是漢姓之一,在《百家姓》排名第167位,在中国大陆人口排名65(2006年统计数据)。.

查看 高傒和卢姓

召忽

召忽(?-前685),春秋時代齊國人,與大夫管仲一同輔佐齊釐公的小兒子公子糾,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爆發內亂,齊襄公為其堂弟公孫無知襲殺,召忽與管仲陪同公子糾投奔至魯國,大夫鮑叔牙與 高傒輔佐公子小白投奔至莒國。隔年,大臣雍廩等人又殺死公孫無知,魯莊公得知後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鲍叔牙和小白得知後也帶領一路人馬從莒飛奔趕往臨淄,管仲欲攔截小白,不料小白詐死騙過管仲,快速奔回臨淄,即位為齊桓公,並派鮑叔牙帶兵迎戰公子糾,在乾時大敗魯軍,公子糾退回魯國,為魯莊公所殺,召忽為盡人臣禮節,遂自殺而亡。.

查看 高傒和召忽

姜齐

--姓齐国,史称--齊,是周朝诸侯国之一,直至战国初年田氏代齐,国名仍维持齐国,史称田齐。.

查看 高傒和姜齐

中國宰相列表

*本篇應指歷代最高官職者,並非單指「宰相」一職。.

查看 高傒和中國宰相列表

乾時之戰

乾時之戰發生於前685年,魯莊公討伐齊國的戰爭。 前685年,雍林人殺公孫無知,齊僖公之子公子小白和齊國正卿高傒從小相好,一聽說雍林人殺了無知,就和秘密召公子小白從莒國回來。另一方面,魯莊公聽說無知被殺,也發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即位,而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帶鉤。公子小白咬舌吐血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六日方抵。這時公子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迎立他為國君,是為齊桓公。 魯莊公大怒,為助公子糾爭位,於是年秋天,再度領兵攻打齊國。齊、魯兩軍在乾時相遇,齊軍大敗魯軍。魯莊公丟棄所乘戰車,改乘輕車逃回。其御手秦子及車右梁子持莊公的旗幟,在道旁誘騙齊軍時被俘。不久,大夫鮑叔牙率齊軍至魯國,鮑叔牙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莊公害怕,遂殺死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桓公聽從鮑叔牙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委以政事。.

查看 高傒和乾時之戰

公子高 (齊國)

公子高(),姓姜,名高,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齊文公之子、齊成公弟弟。 文公死後,公子高便決定辭官退隱。齊成公應允他的懇求,將高邑(今河南禹縣)封為他的食邑。公子高的孫子高傒為齊國上卿,先在迎立齊桓公有功,後與管仲糾合諸侯結盟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食采邑於盧,世為上卿,成為高氏的始祖。.

查看 高傒和公子高 (齊國)

公孫無知

公孫無知(),姜姓,名無知,是齊前莊公之孫,齊僖公同母弟齊仲年的遺腹子。 公孫無知甚得僖公的寵愛。前686年齊大夫連稱、管至父殺齊襄公,立其堂弟無知即位。齊大夫鮑叔牙與公子小白奔莒國(山东莒县),另一大夫管仲則協助公子糾奔魯國。前685年齊大臣雍廩殺國君無知與大夫連稱,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临淄(山东淄博东)即位,為齊桓公。.

查看 高傒和公孫無知

前680年代

前680年代從前689年1月1日開始,於前680年12月31日結束。.

查看 高傒和前680年代

国懿仲

国懿仲,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人物。国庄子国归父的父亲,国武子国佐之祖父。国懿仲辅佐齐桓公,前648年,管仲朝见周襄王,称国懿仲和高傒为齐国上卿、天子二守。.

查看 高傒和国懿仲

高厚

厚,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高宣子高固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67年十一月,齊靈公率軍滅萊國,派高厚、崔杼二人安定萊國。 前565年,高厚代表齊國與鄭簡公、晉悼公、魯、宋、衛、邾等會於邢丘前563年。三月,高厚又相太子光代表齊國與諸侯會盟於祖,但是高厚二人卻先與諸侯等會於鍾離,士弱視齊國為不敬。至同年四月,才與眾諸侯及吳​​子壽夢會於柤。 前557年,晉平公即位,高厚出使晉國。因失禮棄盟逃回齊國。 前556年,靈公率師攻打魯國北部邊境,圍攻桃地,而高厚率軍圍攻臧紇於防地。齊軍大勝,俘獲臧堅。 當初靈公娶魯國之女,生下公子光,立為太子。後娶仲姬、戎姬。戎姬受寵,仲姬生公子牙,給戎姬撫養。戎姬請求立公子牙為太子,靈公答應。仲姬說:「不可。光之立,列於諸侯矣,今無故廢之,君必悔之。」靈公說:「在我耳。」於是遷太子光於東部,讓高厚輔佐太子牙。前554年,靈公病重,崔杼迎太子光為君,是為莊公。莊公殺戎姬。五月壬辰,靈公去世,莊公即位,在句竇丘將太子牙殺死。八月,崔杼殺高厚。.

查看 高傒和高厚

高偃

偃,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玄孫,高傾子之孫,一說即高酀。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40年,燕惠公欲除去諸大夫而立寵姬宋,燕國大夫共誅姬宋,惠公逃奔齊國。四年後(前536年),齊國派高偃到晉國,請求共同伐燕,送惠公回國。於是晉平公和齊國一起討伐燕國,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國。.

查看 高傒和高偃

高堂生

堂生(),字伯,西漢魯(治今山東曲阜)人。經學家。曹魏著名諫臣高堂隆的祖先。 春秋齐卿高傒之后,复姓高堂,名伯。秦始皇焚书后,《儀禮》失傳。高堂生曾背誦出《儀禮》十七篇,又以礼书十七篇授瑕邱蕭奮,使得《儀禮》在秦始皇之後還能留傳後世。唐代,高堂生配享孔子庙。宋代,被追封为莱芜伯。今墓在新泰龙廷。.

查看 高傒和高堂生

高姓

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排行第18位;《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

查看 高傒和高姓

高庄子

庄子,姜姓,高氏,名虎,齊國上卿高傒的儿子,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他的儿子是高傾子,孙子是高固。 《东周列国志》中,高庄子与国懿仲在齐桓公死后,参与诛除公子无亏、竖刁,拥立齐孝公。.

查看 高傒和高庄子

高弱

弱,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高宣子高固的孫子、齊大夫高無咎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74年,齊國大夫慶克穿着婦人的衣服坐着輦車進入宮中,和齊靈公的母親聲孟子私通,而被鮑牽看見,告訴了國佐。國佐責備了慶克。慶克在家中久不出,告訴聲孟子國佐責備了他。齊靈公會盟後回國,聲孟子說留守臨淄的高無咎、鮑牽不接納歸國的國君,要另立公子角。齊靈公遂砍掉鮑牽的雙腳、驅逐高無咎,高無咎出走莒國。高無咎子高弱在盧城造反,齊靈公派慶克、崔杼去平叛,國佐從鄭國回來,到盧城前線,殺死慶克,高弱隨後投降。.

查看 高傒和高弱

高張 (齊國)

張,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齊大夫高偃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13年春,魯昭公從晉國乾侯回到魯國鄆城,齊景公派遣高張來問候魯昭公,稱魯昭公為主君。子家懿伯認為這是國君對大夫的稱謂,齊景公已鄙視魯昭公,魯昭公自取其辱,魯昭公返回到乾侯 前510年冬,高張代表齊國與魯國仲孫何忌、晉國韓不信、宋國仲幾、衛國世叔申、鄭國國參、曹、莒、薛、杞、小邾等國大夫為於城周築城而會盟。 前502年夏,高張、國夏率軍討伐魯國西面邊境,晉國由士鞅、趙鞅、荀寅率軍援救魯國。 前490年,齊景公臨終前,吩咐高張與國夏,輔立小兒子公子荼為國君,逐群公子,遷至東萊。景公死後,高張與國夏共立荼為國君,是為晏孺子。但是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陽生為國君。於是,他表面上與兩位上卿關係融洽,暗地裡從恿大夫們及早謀反,大夫們畏懼高、國兩家,所以都聽從田乞。於是,田乞與鮑牧率兵進宮叛亂,攻打高、國兩家。高張逃亡,與國夏一起營救晏孺子。孺子的軍隊很快被打敗,田乞乘勝追擊國夏,國夏逃亡到莒國。軍隊返回,殺掉高張(《左传》只说高张逃亡鲁国)。與此同時,田乞等人擁立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齊悼公。.

查看 高傒和高張 (齊國)

高傾子

傾子,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孫子、高莊子高虎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他的兒子是高宣子高固。.

查看 高傒和高傾子

高無咎

無咎,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高宣子高固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76年,高無咎代表齊國與魯國叔孫僑如、晉國士燮、宋國華元、衛國孫林父、鄭國公子鰌、邾國大夫與吳國會盟於鍾離。 前575年,高無咎與國佐率領齊軍在鄢陵之戰爆發後前來協助晉厲公擊敗楚國。 前574年,齊國大夫慶克穿着婦人的衣服坐着輦車進入宮中,和齊靈公的母親聲孟子私通,而被鮑牽看見,告訴了國佐。國佐責備了慶克。慶克在家中久不出,告訴聲孟子國佐責備了他。齊靈公會盟後回國,聲孟子說留守臨淄的高無咎、鮑牽不接納歸國的國君,要另立公子角。齊靈公遂砍掉鮑牽的雙腳、驅逐高無咎,高無咎出走莒國。高無咎子高弱在盧城造反,齊靈公派慶克、崔杼去平叛,國佐從鄭國回來,到盧城前線,殺死慶克,高弱隨後投降。.

查看 高傒和高無咎

高豎

豎,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高宣子高厚的孫子、高子麗的兒子、大夫高止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45年九月,因為高止自恃高氏勢大,喜好領功,為人專橫,不為大夫們難以接受他。公族大夫高蠆(子尾)與欒灶(子雅)(兩人皆是齊惠公之孫)聯手放逐高止,高止出奔北燕。 高止出奔後,高豎在盧地叛變。齊景公派遣大夫閭丘嬰率軍圍攻盧地。高豎請求齊國為高氏立後。閭丘嬰答應後,高豎交出盧地出奔晉國。閭丘嬰向景公復命。景公乃立高傒曾孫高酀以守高傒之祀。晉國在城綿築城安置高豎。.

查看 高傒和高豎

高止

止,姜姓,高氏,字子容。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高宣子高厚的孫子、高子麗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 前545年,高止代表齊國與晉國荀盈、魯國仲孫羯、宋國華定,衛國世叔儀,鄭國公孫段,曹、莒、滕、薛、小邾等國大夫會盟,一同為杞國修築城牆。 同年九月,因為高止自恃高氏勢大,喜好領功,為人專橫,不為大夫們難以接受他。公族大夫高蠆(子尾)與欒灶(子雅)(兩人皆是齊惠公之孫)聯手放逐高止,高止出奔北燕。 高止出奔後,其子高豎在盧地叛變。齊景公派遣大夫閭丘嬰率軍圍攻盧地。高豎請求齊國為高氏立後。閭丘嬰答應後,高豎交出盧地出奔晉國。閭丘嬰向景公復命。景公乃立高傒曾孫高酀以守高傒之祀。。.

查看 高傒和高止

高氏 (二守)

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世族,是齐文公之子公子高的后裔。 高氏是齐国的公族,与国氏为周天子策命世袭的齐国上卿,号称天子二守。齐桓公时,在上卿高傒的支持下,下卿管仲执政几十年。前574年,齐灵公和高无咎、高弱父子爆发高氏之战。前545年,高虿(惠公之后的高氏)与栾灶驱逐高止,由高傒曾孙高酀继承高氏。前489年,陈乞、鲍牧杀安孺子,驱逐国惠子、高昭子。齐简公之后,高氏、国氏完全被陈氏(田氏)驱逐,最后田氏代齐。.

查看 高傒和高氏 (二守)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查看 高傒和齐国

齐桓公

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孫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餓死。 在位期間執政為國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孫湫、隰朋。.

查看 高傒和齐桓公

春秋人物列表

春秋時期人物主要以《春秋左傳》為主,兼收《史記》、先秦諸子籍書中出現的人物,按國別分類,上限從犬戎之禍起,下限至三家滅知襄子為止。部分國別如晉、齊等國則下至滅國為止。西周以前,參見中國上古人物列表。戰國七雄則參見戰國人物列表。.

查看 高傒和春秋人物列表

亦称为 高敬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