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8 关系: 十国春秋,南平王,太傅,孫光憲,中國君主陵墓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年号列表,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乾祐 (后汉),广顺,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五代十国,五代十国藩王列表,五代史人物列表,八岭山古墓群,荆南,高姓,高从让,高从诩,高从诜,高从谦,高從誨,高保寅,高保勗,高保勋,高保绪,高保绅,高保节,高保衡,高保膺,高保逊,高保正,高繼沖,高继充,資治通鑑人物列表,李景威,显德,旧五代史。
十国春秋
《十國春秋》,共114卷,清人吳任臣編撰紀傳體取書。 《十國春秋》,寫十國君主之事蹟,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獻資料,計有吳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後蜀十卷,南漢九卷,楚十卷,吳越十三卷,閩十卷,荊南四卷,北漢五卷,十國紀元表一卷,十国世系表一卷,十国地理表二卷,十国藩镇表一卷,十国百官表一卷。康熙八年(1669年)完成。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载:“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越缦堂读书记》日记曰:“此书三过阅矣,丙辰(1856)读之尤细,甚薄其体载之疏;至壬申(1872)复阅,始叹其博不可及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 吳任臣自序曰:“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为本纪二十,世家二十二,列传千二百八十二。人以国分,事以类属。又为《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五表,总一百一十四卷。虽世远人湮,书册难考,乃鉴观诸邦,略得而论。……书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孟夏,仁和吴任臣撰。”又有周跋:“余校刊吴氏《十國春秋》,附刻《拾遺》、《備攷》二卷,鋟板發十方後,復補錄數條,亦未印行,年末採摭舊聞,則記載沿有闕。”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周昂重刊《十国春秋》。 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瑕疵。比如由于作者吳任臣在杭州生长,对吴越国统治者称某某王,而对其他国家的统治者直呼其名。又如在后唐伐荆南时,虽然荆南时为后唐属国,仍然称后唐为“入寇”等。.
查看 高保融和十国春秋
南平王
南平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查看 高保融和南平王
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查看 高保融和太傅
孫光憲
孫光憲(),字孟文,自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屬四川仁壽縣東北)人。五代詞人。 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出生。出生農家,好讀書,喜抄書,至老不廢。五代後唐時,曾任陵州判官,後得梁震之薦,荊南高季興聘為掌書記。歷事高季興、高從誨、高保融、高保勗、高繼沖諸王,累官至檢校秘書監兼御史大夫賜金紫。後勸高繼沖獻地納降,宋太祖聞之甚悅,授黃州刺史。孫光憲立志于撰修史书,在荊南期間,作有《续通历》與《北夢瑣言》。能填詞,作有《浣溪沙》、《菩薩蠻》、《虞美人》等,陳廷焯说他“詞氣甚遒,措辭亦多警練,然不及溫韋處亦在此,坐少閒逸之致”。太祖乾德六年(968年)卒。另有《荆台集》、《橘斋集》等作品。《花間集》收其詞61首。.
查看 高保融和孫光憲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陵墓的列表。.
查看 高保融和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查看 高保融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高保融和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登基年龄列表,所列是皇帝年龄可考者,年龄都是虚岁,而非周岁:.
乾祐 (后汉)
乾祐(948年-950年)是后汉高祖劉知遠开始使用的一个年号。乾祐元年二月后汉隐帝劉承祐即位沿用,一直到后汉灭亡。共计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荆南文獻王高從誨、貞懿王高保融,楚废王馬希廣(到950年十一月)亦用此年号。北汉世祖劉旻、睿宗劉鈞从951年继续沿用此年号到956年(乾祐四年-九年)。.
查看 高保融和乾祐 (后汉)
广顺
广顺(951年-953年)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年号。共计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荆南貞懿王高保融亦用此年号。.
查看 高保融和广顺
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五代十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查看 高保融和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藩王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五代十国所有的藩王.
查看 高保融和五代十国藩王列表
五代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包含在《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登場的人物。.
查看 高保融和五代史人物列表
八岭山古墓群
八岭山古墓群,八岭山古称龙山,古墓群位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西北20公里的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岭山古墓群现有大中型有封土堆古墓葬498座,楚国有十八位楚王、五代十国南平国五位国王以及明代十一个藩王都厚葬龙山中。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墓、文献王高从诲墓、贞懿王高保融墓三代墓俱在龙山,八岭山有辽简王朱植墓、松滋安惠王朱貴烆墓、益阳安僖王朱貴烰墓、麻阳悼僖王朱貴燠墓、应山悼恭王朱貴㸎墓、枝江庄惠王朱貴熠墓、辽肃王朱貴𤊐墓、辽靖王朱豪墭墓、辽惠王朱恩鑙墓、辽恭王朱宠涭墓、辽庄王朱致格墓。1988年八岭山古墓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国家林业部批准八岭山为国家森林公园。.
查看 高保融和八岭山古墓群
荆南
荆南(924年-963年),又称南平、北楚,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荊南雖曰「十國」之一,但自始自終並未真正稱帝,事實上僅能算是一割據政權。高季兴所建。统治范围包括今湖北的江陵、公安一带。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荆南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封为南平王,,史称「南平」。又以方镇名为「荆南」,后世以此称之。 荆南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贡奉均假道于荆南;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一概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或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他本欲夺取夔、忠、万等州,终不敌后唐而作罢。929年,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明宗始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武信(楚武信王),故南平又被称为北楚。后经高保融、高保勗,直到第五主高继冲,于宋太祖建隆四年荊湖之戰(963年)戰敗,纳地归降。 由高季兴公元907年担任节度使至荆南963年亡国,前后历五十七年。.
查看 高保融和荆南
高姓
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排行第18位;《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
查看 高保融和高姓
高从让
从让,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武信王高季兴的儿子。文献王高从诲的弟弟。 929年1月28日,高季兴去世后,高从诲继位,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从诲的儿子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率领荆南归附宋朝后,宋太祖以高从让为北宋的左清道率府率。.
查看 高保融和高从让
高从诩
从诩,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武信王高季兴的儿子。文献王高从诲的弟弟。 929年1月28日,高季兴去世后,高从诲继位,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从诲的儿子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从诩官至合州刺史。荆南归附宋朝后,高从诩为北宋的右卫将军。.
查看 高保融和高从诩
高从诜
从诜,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武信王高季兴的儿子。文献王高从诲的弟弟。 929年1月28日,高季兴去世后,高从诲继位,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从诲的儿子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从诜官为牙将。荆南归附宋朝后,宋太祖以高从诜为北宋的右衙率府率。.
查看 高保融和高从诜
高从谦
从谦,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武信王高季兴的儿子。文献王高从诲的弟弟。 929年1月28日,高季兴去世后,高从诲继位,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从诲的儿子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率领荆南归附宋朝后,宋太祖以高从谦为北宋的左司御率府率。.
查看 高保融和高从谦
高從誨
從誨(),字遵聖,五代時期荊南君主(南平王)。為高季興之長子。曾仕於後梁中央政府,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時,告歸其父,被高季興任命為馬步軍都指揮使、行軍司馬。 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後唐冊封為南平王的高季興去世,高從誨嗣位。由於高季興在位末期曾與後唐決裂,並向南吳稱臣,而唐強吳弱、唐近吳遠,因此高從誨嗣位後,回歸向後唐稱臣,為後唐任命為荊南節度使,兼侍中。 長興三年(932年),被封為渤海王。後唐閔帝李從厚應順元年(934年)被改封南平王。 高從誨與部屬聊天,談到鄰國楚王馬希範非常奢侈。高從誨說:「像馬王那樣,可以說是大丈夫了」。孫光憲對答說:「天子諸侯,禮有等差。馬希範那種乳臭兒驕奢僭越,圖一時之樂,不謀遠慮,沒多久就要滅亡了,又有什麼好羨慕的!」高從誨久而悟,說:「你說的是」。之後,高從誨對梁震說:「我自己反省平生花費,實在太多了」。於是捨棄各種玩樂,以讀書作為消遣,省刑薄賦,南平國於是十分安寧。 荊南(南平)地狹兵弱,但因位處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區向中原政權的進貢,只要經過荊南,高季興、高從誨父子就會款待使者,掠奪財物,等到對方加以款待或讚賞,就把財物歸還,而且還會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後來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先後據有中原,南漢、閩國、南吳、南唐、後蜀皆稱帝,高從誨為求賞賜向他們都稱臣,所以各國都叫他們為「高賴子」或是「高無賴」。 後漢隱帝劉承祐乾祐元年(948年),高從誨去世,贈尚書令,諡文獻王。其子高保融繼位。.
查看 高保融和高從誨
高保寅
保寅,字齐巽。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的哥哥。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以荫授太子舍人,赐绯,累加检校司空。兄高保融袭封南平王,奏署高保寅节院使,赐金紫。宋朝建立,高保勖袭封,遣高保寅入觐开封府,宋太祖召对便殿,授他为掌书记遣还。高保寅对高保勖说:“真主出世,天将混一区宇,兄宜首率诸国奉土归朝,无为他人取富贵资。”高保勖不听。宋军讨武陵的武平节度使,道出荆南,高保寅奉牛酒犒军。宋太祖嘉赏,驿召赴阙,授他为将作监,充内作坊使,赐第一区。荆南献土之后高保寅知宿州。乾德四年(966年),高保寅丁外艰,起复,转少府监。开宝五年(972年),高保寅知怀州,历司农卿、卫尉卿。怀州隶属于河阳军,当时赵普为河阳节度使,与高保寅有矛盾,事情多抑制,高保寅内心不平,手疏请罢支郡之制,宋太宗下诏同意。高保寅为西川诸州都巡检使,改光禄卿,历知同州、汝州,改光化军。卒年六十八岁。宋太宗废朝,赙钱十万。高保寅在怀州,苏易简、王钦若童年入学;在同州,钱若水为从事;在光化军,张士逊是当地人。高保寅一见都加奖拔,许以远大,议者说他知人。其子高辅政、高辅之、高辅尧、高辅国,并进士及第。高辅政至秘书丞,高辅之至太常丞。.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寅
高保勗
高保勗(),字省躬,五代時期荊南君主(荊南節度使)。為高從誨之第十子,高保融之弟。高保勗幼時為高從誨所喜愛,高從誨因事盛怒,見到高保勗必釋然而笑,是故百姓稱之為「萬事休」。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繼沖年紀尚小,因此遺命高保勗繼位,總判內外軍馬事。不久,即為宋任命為荊南節度使。 高保勗少時多病,體態瘦弱,但頗有治事之才。然而繼位後,放縱荒淫而沒有節制,白天召娼妓至官府,而挑選強壯的士兵,命其隨便調戲淫謔,然後自己再和姬妾一同觀賞做為娛樂。又喜歡營造亭台樓閣,花費人力物力無數,而不理國政,人民都很不滿。 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勗因病去世,被宋朝贈侍中。遺命其姪即高保融之子高繼沖嗣位。 高保勗去世後數月,南平即為宋所滅,有附會者即以其綽號「萬事休」為預兆。 Category:荆南君主 Category:荆南君主儿子 Category:北宋追赠官员 B.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勗
高保勋
保勋,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大儿子。贞懿王高保融和高保勖的哥哥。 后汉隐帝刘承祐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时,他的三弟高保融袭封南平王,因为高保融还有高保勋、高保正两个哥哥,欧阳修《新五代史》,关于第三的高保融即位,称“不知其得立之因”。.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勋
高保绪
保绪,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的哥哥。 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保绪的哥哥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绪的弟弟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保绪官至左衙都将。荆南归附宋朝后,高保绪为鸿胪少卿。.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绪
高保绅
保绅,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的哥哥。 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年间,贞懿王为了表示忠心,派高保绅到开封府朝见周世宗,周世宗于是把泰州产的盐赐给了江陵的衙兵。高保绅官至江陵少尹。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归附宋朝后,高保绅为卫尉卿。.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绅
高保节
保节,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高保勖的弟弟。 高保节生而聪颖异常。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保节的哥哥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节的弟弟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保节官至右衙都将,娶功臣王保义之女。荆南归附宋朝后,高保节为北宋的司农少卿。.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节
高保衡
保衡,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高保勖的弟弟。 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保衡的哥哥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衡的哥哥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保衡官至巴州刺史。荆南归附宋朝后,高保衡为北宋的归州刺史。.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衡
高保膺
保膺,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高保勖的弟弟。 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保膺的哥哥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膺的哥哥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保膺官至知峡州事。荆南归附宋朝后,高保膺为北宋的峡州刺史。.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膺
高保逊
保逊,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高保勖的弟弟。 948年,高从诲去世后,高保逊的哥哥高保融继任,960年,高保融去世,高保逊的哥哥高保勖继任。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在位时,高保逊为牙将。荆南归附宋朝后,高保逊为北宋的左监门卫将军。.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逊
高保正
保正,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二儿子。贞懿王高保融和高保勖的哥哥。 后汉隐帝刘承祐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时,他的三弟高保融袭封南平王,因为高保融还有高保勋、高保正两个哥哥,所以欧阳修《新五代史》,关于排行第三的高保融即位,称“不知其得立之因”。.
查看 高保融和高保正
高繼沖
高繼沖(),字成和(一作字贊平),五代十國荊南政權末期君主(荊南節度使)。為高保融之長子,高保勗之姪。 宋太祖趙匡胤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勗因病去世,遺命高繼沖權判內外軍馬事以繼其位。後來高繼沖亦被宋任命為荊南節度使。 同年,湖南的武平節度使周行逢亦去世,年僅11歲的周保權嗣位,而境內大將張文表叛變,周保權向宋朝求援。建隆四年(963年),宋軍討伐張文表,假道荊南,發生荊湖之戰,趁機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繼沖只得納地以歸,南平亡。 南平亡後,宋一度仍任命高繼沖為荊南節度使。不久,高繼沖舉族歸朝,被改命為武寧節度使(約在今江蘇、安徽一帶)。 開寶六年(973年)高繼沖於武寧節度使任內去世,贈侍中。高繼沖鎮守彭門(今江蘇徐州),政事委諸僚佐,然有德政,因此被百姓請求留葬當地,但不被宋太祖允許。 Category:荆南君主 Category:荆南君主儿子 Category:北宋官员 Category:末代帝王 J.
查看 高保融和高繼沖
高继充
继充,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人物,南平贞懿王高保融次子,高继冲的弟弟。 高保融去世时,两个儿子高继冲、高继充都年幼,由弟弟高保勖即位,高保勖死后,高继冲继任荆南节度使,高继充官至归州刺史。宋朝讨伐湖南武平节度使,假道荆南,荆南归附北宋,是为荆湖之战。.
查看 高保融和高继充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查看 高保融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李景威
李景威(),荆州長陽人,五代十国时荆南政治人物。 李景威在文獻王高從誨時尚未知名,到貞懿王高保融即位後擢升為水手都指揮使;高繼沖代高保勗節鎮,他為高繼沖的帳下親校。建隆三年(962年),張文表作亂,周保權向北宋求救,宋太祖趙匡胤就下令慕容延釗討伐張文表,又下詔江陵發水軍到潭州;高繼沖則遣派李景威率領三千人等待。 乾德元年(963年),宋軍借道荆南,聲稱士兵只經過城外,李景威說:「用兵崇尚權謀詭詐,城外之約不可信。在下所見,宋軍打算趁張文表作亂攻打我們。荆南幾萬士兵久經訓練,假如宋軍真的來到,在下不才但願意盡力一戰。」少監孫光憲堅持不可,他嘆氣:「不採納我的建議,大事去矣。」於是自縊而死。趙匡胤感嘆他的忠義,滅荆南後命王仁贍恩恤其家人。 李景威在生前曾對高繼沖說:「據傳江陵有九十九洲,滿一百洲就能造就王者興盛。武信王高季興初年,江心中突然出現一洲,但現在該洲突然沖沒,令人擔心我國興亡。」高繼沖並未在意,於是荆南滅亡。.
查看 高保融和李景威
显德
显德(954年-960年正月)是后周太祖郭威开始使用的年号(显德元年正月)。其后后周世宗柴荣在元年正月即位沿用(显德元年-六年);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继续沿用(显德六年六月-七年正月),前后共计7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3-145、147-148、157 ISBN 7101025129。 南唐元宗李璟于958年五月(显德五年)开始用后周显德年号纪年(對外稱用後周之顯德年號,但對內仍用本國之中興年號),直至962年十一月宋朝正式向南唐頒布明年的《建隆四年曆》為止。荆南貞懿王高保融用此年号至960年七月。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此年号。.
查看 高保融和显德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概称《五代史》。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晉涵等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等文獻中輯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輯本。.
查看 高保融和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