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馬文升

指数 馬文升

文升(),字負圖,號約齋,又號三峰居士、友松道人,河南鈞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书,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馬文升於景泰二年(1451年)以进士入仕,历任福建按察使、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漕运总督等职。弘治初年,官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退休,正德四年被刘瑾削秩除名,次年卒。数月后,刘瑾被诛,追复马文升官职,谥端肃。.

30 关系: 劉茝大营城址張綵張鵬 (景泰進士)張津 (明朝)彭華彭清何天衢佀鍾余子俊刘大夏刘宇 (明朝)倪嶽王繼王時中禹州市焦芳項忠許進 (明朝)胡獻雍泰陳鉞 (獻縣)李俊 (成化進士)汪直擅政湯鼐朱暉明史明史人物列表明朝吏部尚書明朝七卿年表

劉茝

劉茝,又称劉蒨,字惟馨,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市)人,明朝進士、政治人物。 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曾經彈劾戶部尚書掞鐘縱容其子受賄、并論外戚慶雲侯、壽寧侯家人侵牟商利等罪,有正直的聲名。正德元年,吏部尚書馬文升致仕,朝廷推舉候選人。御史王時中反對舉薦閔珪、劉大夏,劉茝則上疏抵抗,當時劉瑾攝政,盡召孝宗老臣歸還,并以其黨羽替代。劉茝反對,因忤逆旨意被奪俸三月。當時,劉健、謝遷致仕,劉茝與刑科給事中呂翀抗章乞留,言語傷及劉瑾,被下詔獄鞫治、廷杖削籍。劉瑾被誅后,劉茝起用為金華府知府,有治行。嘉靖初年,改長沙府知府,后升至江西按察使司副使,死於任上。.

新!!: 馬文升和劉茝 · 查看更多 »

大营城址

大营古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庙湾村,位于固原西长城之外、东距长城约两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新!!: 馬文升和大营城址 · 查看更多 »

張綵

張綵(),字尚質,陝西鞏昌府安定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馬文升和張綵 · 查看更多 »

張鵬 (景泰進士)

張鵬(),字騰霄,淶水人。進士出身,明朝兵部尚書。 景泰二年(1451年),張鵬中進士,授監察御史,出按大同、宣府。天順元年,同官楊瑄劾石亨、曹吉祥,后連坐下獄,后戍遼東,再改南丹。明憲宗立,后召復原官,超擢福建按察使。成化四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剿寇有功。后改漕運總督,兼撫淮、揚四府。尋解漕務,專理巡撫。隨後進為南京副都御史,巡撫寧夏。召還后,升任兵部侍郎。成化十八年,升任兵部尚書。后加太子少保。弘治四年(1491年)去世,諡懿簡。.

新!!: 馬文升和張鵬 (景泰進士) · 查看更多 »

張津 (明朝)

張津(),字廣漢,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博羅縣(今廣東省博羅縣)人,明朝戶部侍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授建陽縣知縣。升監察御史。弘治十四年,吏部尚書職位缺,廷臣推馬文升、閔珪,而張津與同官文森、曾大有請用致仕尚書周經、兩廣總督劉大夏等,忤逆旨意而下詔獄。后言官論救得以釋放。明武宗繼位后,巡按廣西,彈劾總鎮中官韋經擅移官帑。之後出任泉州府知府。劉瑾被誅后,起用為寧波府知府、升山東左參政、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之後晋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府等地。后加戶部右侍郎,仍巡撫應天。死後,贈南京戶部尚書。.

新!!: 馬文升和張津 (明朝) · 查看更多 »

彭華

彭華,安福人,明朝官吏、進士出身。 大學士彭時之族弟,景泰五年會試第一。為人深沉陰險善用小人計謀,善於暗中批評他人的短處缺點,與當時萬安、李孜省齊名,為萬安一黨,兩人合作排除異己劉珝及王恕、馬文升、秦紘、耿裕。後入閣為吏部侍郎。逾年,得風疾去。.

新!!: 馬文升和彭華 · 查看更多 »

彭清

彭清,字源潔,陝西榆林人。明朝軍事將領。 其初襲綏德衛指揮使,以功擢都指揮僉事。弘治初年,擔任右參將,分守肅州,并抵禦蒙古入犯。之後與巡撫王繼收復哈密立功,為兵部尚書馬文升所器重。當時因病乞休,馬文升力薦留下。弘治八年,擔任左副總兵,鎮守甘肅。不久,移涼州,并攻佔哈密,稍遷都指揮使。弘治十年,授都督僉事,擔任總兵官,平定西域。后屢次辭疾,請解兵柄,不被批准。弘治十五年去世。死後貧不能歸葬,明孝宗聽聞后,命撫臣發帑錢,資送歸裏。.

新!!: 馬文升和彭清 · 查看更多 »

何天衢

何天衢(),字道亨,湖廣永州府道州人,匠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馬文升和何天衢 · 查看更多 »

佀鍾

佀鍾(),又名佀鐘,字大器,山東鄆城縣(今山東省鄆城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戶部尚書。.

新!!: 馬文升和佀鍾 · 查看更多 »

余子俊

余子俊,字士英,四川省眉州青神縣人,軍籍,治《詩經》,年二十三歲中式景泰二年辛未科第二甲第二十八名進士。三月十四日生,行一,曾祖余德成;祖余永泰,贈戶部主事;父余祥,戶部郎中;嫡母朱氏(贈安人);張氏。慈侍下,妻魏氏,弟子偉。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六十七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六十二名。.

新!!: 馬文升和余子俊 · 查看更多 »

刘大夏

劉大夏(),字時雍,號東山,自號東山居士,湖廣華容縣(今屬湖南)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書。.

新!!: 馬文升和刘大夏 · 查看更多 »

刘宇 (明朝)

劉宇,字至大,河南鈞州人,明朝政治人物,依附閹黨。.

新!!: 馬文升和刘宇 (明朝) · 查看更多 »

倪嶽

倪嶽(),字舜咨,直隸上元县人,鄉貫浙江錢塘縣。明朝政治人物。倪謙之子。.

新!!: 馬文升和倪嶽 · 查看更多 »

王繼

王繼(),字述之,號樗菴,河南祥符縣(今屬開封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二年進士,初授監察御史,在西北任職多年。弘治間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新!!: 馬文升和王繼 · 查看更多 »

王時中

王時中(),字道夫,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登州府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明朝兵部尚書、明朝刑部尚書、進士出身。.

新!!: 馬文升和王時中 · 查看更多 »

禹州市

禹州市为中国河南省下辖县级市,由许昌地级市代管。夏朝建都于禹州,大禹封国于禹州,夏启即位于禹州,禹州因大禹而得名。禹州市禹王大道与画圣路交汇处有一座高大的手拿石耜的大禹石雕像,便是“大禹像”,为如今禹州的标志性雕像。全市城镇化率45.25%,供水、供气、供暖覆盖率分别为95%、80%、55%,绿地率34%;森林覆盖率27.6%,林木覆盖率40.2%,绿化覆盖率41%。 地理上,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西北部,北距郑州80公里,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禹州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前列,2015年禹州市GDP总量5,123,810万元。禹州全市辖4个街道、19个镇、3个乡、2个管委会。市政府驻颍川街道。 禹州最著名的特产为神垕镇的钧瓷,北宋时期与汝、官、哥、定瓷一起称为五大名瓷。禹州还是历史上中药材主要集散地,据称唐代药王孙思邈曾长期在此行医。另外,禹州还是河南省主要的产煤区之一。 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2015年先后荣膺“中国中原瓷都”“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称号,2017年被正式命名“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新!!: 馬文升和禹州市 · 查看更多 »

焦芳

芳(),字孟陽,河南泌陽人。明朝政治人物,《明史》將其生平列為《閹黨傳》之首篇。.

新!!: 馬文升和焦芳 · 查看更多 »

項忠

項忠(),字藎臣,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興府嘉興縣(浙江省嘉興市)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官至刑部尚書、兵部尚書。.

新!!: 馬文升和項忠 · 查看更多 »

許進 (明朝)

許進(),字季升,號東崖,河南靈寶縣(今河南省靈寶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丙戌進士,官至吏部尚書。.

新!!: 馬文升和許進 (明朝) · 查看更多 »

胡獻

胡獻(),字時臣,江西新喻縣人,直隸揚州興化千戶所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馬文升和胡獻 · 查看更多 »

雍泰

雍泰(),字世隆,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咸寧縣(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明朝官员。.

新!!: 馬文升和雍泰 · 查看更多 »

陳鉞 (獻縣)

陳鉞,字廷威,直隸省河間府獻縣人,治《書經》,年二十九歲中式天順元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名進士。十一月十四日生,行一,曾祖陳福;祖陳興祖;父陳玘;母張氏。重慶下,妻劉氏,弟鎰。由國子生中式順天府鄉試第二百二十五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五十一名。.

新!!: 馬文升和陳鉞 (獻縣) · 查看更多 »

李俊 (成化進士)

李俊(),字子英,陝西鳳翔府岐山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成化五年(1469年),登進士,授吏科給事中,屢遷都給事中。成化十五年,憲宗以李孜省為太常寺丞,遭到李俊反對,於是改他職。當時汪直亂政,陷害馬文升等人戍邊,李俊及同官二十七人連同御史王濬等其他人也被憲宗責怪,被杖刑。成化二十一年,有天文異象,憲宗下詔求直言,李俊率六科諸臣上言進諫。之後出任湖廣布政司參議。弘治中,屢官山西參政。 曾祖父李克用。祖父李智。父亲李賜。 Category:李姓.

新!!: 馬文升和李俊 (成化進士) · 查看更多 »

汪直擅政

汪直擅政,又稱汪直亂政、汪直用事、汪直專權,是指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十九年(1483年)間,太監汪直通過西廠控制、擾亂朝政的時期。雖然汪直擅政沒有像王振擅政一樣導致明朝政權有顛覆的危險,但其卻打開了宦官通過警察特務系統與朝廷官員勾結的先例。.

新!!: 馬文升和汪直擅政 · 查看更多 »

湯鼐

湯鼐(),字用之,壽州羊石(今寿县正阳关)人。明朝官員、進士出身。 幼时家境贫困,聰穎好學,江右侍御史刘梦蟾對其甚爲器重。成化十一年(1475年)成進士。授行人,拔擢為御史。孝宗繼位後,彈劾大學士萬安罔上誤國。弘治元年正月,又彈劾禮部尚書周洪謨,侍郎倪岳、張悅,南京兵部尚書馬文升。結怨甚多。後因中書舍人吉人之事被貶海州。 曾祖父湯順一。祖父湯應善。父亲湯彥和。.

新!!: 馬文升和湯鼐 · 查看更多 »

朱暉

朱暉,字東陽,保國公朱永之子,撫寧伯朱謙之孫,明朝軍事將領。保國公。 朱暉早年隨父征戰。弘治五年,授勛衛,嗣保國公,督神機營。弘治十三年,更換京營大帥,命其督三千營兼領右軍都督府事。當時火篩進攻大同,平江伯陳銳等不能抵擋,於是命朱暉佩大將軍印代之。大軍剛至,邊寇已退,於是班師。次年春,火篩連小王子再次進攻延綏、寧夏,右都御史史琳求援。於是明孝宗再次命朱暉佩大將軍印,統都督李俊、李澄、楊玉、馬儀、劉寧五將前往,以中官苗逵監軍,大軍抵達寧夏時,蒙古軍已經掠奪而去。於是,朱暉率領五路大軍,在河套地區進攻,但當時蒙古已經撤軍,只獲馬駝牛羊千五百以歸。不久,蒙古軍進入固原,轉而掠奪平涼、慶陽,關中地區大震。兩鎮將嬰城不敢戰,朱暉亦畏怯不急赴。大軍趕至時,只斬十二人,追回所掠生口四千。此役非勝,而大軍迂迴無紀律,擾民傷財甚多,斬獲甚微。廷臣御史交相彈劾三人罪,明孝宗不予追問。當時上報有搗巢有功將士萬余人,兵部尚書馬文升、大學士劉健持書不予。而孝宗仍然給予此前李俊請賞的貳佰餘人,并遣中官賫羊酒迎勞。言官紛紛彈劾,但孝宗終不聽,仍然命其總督團營,領三千營、右軍都督府。明武帝繼位后,蒙古再次大舉進犯宣府,命其與李俊、史琳率軍前往,當時參將陳雄擊斬八十余級,還所掠人口二千七百人。而朱暉卻奏報有功將士為兩萬餘人。此時工部侍郎閻仲宇、大理丞鄧璋前往核實,認為所報多為不實。然而終因苗逵緣故,仍然給予賜賞。當時劉瑾用事,朱暉仍然上奏所給錄功太薄。兵部力爭,不被允許,明武帝竟然聽從朱暉,升遷者有一千五百六十三人,朱暉則加為太保。正德六年去世。.

新!!: 馬文升和朱暉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馬文升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明史人物列表

明史人物列表是《明史》中的人物列表,根据章节依次排列。明史为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为清朝张廷玉等人耗时一百余年、历经三代、四次大型修纂而成。其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它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该史也包括部分朱元璋起兵时至立国号前的一些人物故事,但内容不完全涉及南明王朝一些史事人物。.

新!!: 馬文升和明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明朝吏部尚書

明朝吏部尚書,常雅称天官、冢宰、塚宰、太宰,為明朝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級長官,負責掌管官員的任免、封賞、考核等《明史》(卷72):“尚書,掌天下官吏選授、封勳、考課之政令,以甄別人才,贊天子治。蓋古塚宰之職,視五部為特重。侍郎為之貳。”,正二品。 14世紀中國的明朝吏部尚書,相當於當今西方各國的人事部長、人力資源部長,或中華民國五權憲法下的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與考試院銓敘部部長。 明朝吏部尚書中,既有蹇義、王直等一代名臣,亦有詹徽等謀權諂媚的官僚。永樂遷都后,明朝設置南京六部,“南京吏部尚書”以及其他五尚書等職位,多為虛銜,多為參贊機務或養清望閒職之所,重要性已無關政體本身。.

新!!: 馬文升和明朝吏部尚書 · 查看更多 »

明朝七卿年表

明朝七卿年表,即尚书与都御史年表,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末年(1644年)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明朝吏部尚書、户部尚書、礼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御史,往往與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寺卿合稱“九卿”。明朝時,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總督公開舉薦,此為廷推。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要事,須經七卿、九卿公決,此為廷議。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七卿、九卿開會定獄,此為廷鞠或園審。七卿與明朝內閣構成了明朝的行政權力中心與決策核心。 此表不包括明朝南京尚書與都御史年表。.

新!!: 馬文升和明朝七卿年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