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建制派列表

指数 香港建制派列表

本條目列出了香港的建制派組織和人士。.

7 关系: 建制派 (香港)香港親建制派人士列表香港親建制派列表香港親建制派組織香港親建制派組織列表香港親共團體香港政治制度

建制派 (香港)

建制派、親北京陣營或親中共派(),或稱建制陣營,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建制派由工商界、大財團和專業階層的親共人士、左派工會、地區社團及同鄉會聯合組成,支持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擁護基本法。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與民主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建制派在香港歷次立法會地區直選得票比例基本未過44%,但在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席和民選為主的香港區議會有壓倒性優勢。 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建制派實際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執政聯盟及管治力量。常被親中共媒體及政府称其成员为「香港爱国人士」或「愛國愛港」,而反對人士則貶稱建制派為「保皇黨」、「保皇派」、「港共」、「土共」。 雖然香港社會上有輿論指建制派是政府的執政聯盟,甚或將取得最多立法會議席的建制派組織視之為執政黨,但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的規定,香港行政長官是不能隸屬任何政黨,政黨成員雖然可用個人身份出選特首選舉,但成功當選後必須退黨,所以現時香港法律上沒有執政黨。.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建制派 (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建制派人士列表

#重定向 香港建制派列表.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香港親建制派人士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建制派列表

#重定向 香港建制派列表.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香港親建制派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建制派組織

#重定向 香港建制派列表.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香港親建制派組織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建制派組織列表

#重定向 香港建制派列表.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香港親建制派組織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共團體

香港親共團體(Pro-Communist groups)泛指一些政治立場上絕對服從中國共產黨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香港團體,過往親共團體是指與親近中華民國或中國國民黨的香港親台團體處於對立陣營,在中國官方媒體常稱為愛國愛港的團體及穩定香港社會的力量,但隨著香港主權移交後親台勢力逐漸消退,現在主要與香港的泛民主派對立。不少親共團體也是中共在香港的支部組織,例如左派工會和國貨公司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的親共和親台勢力透過工會運動逐漸形成壁壘分明的對立陣營,親共團體當中以成立於1947年的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最具代表性,而親台團體代表則有成立於1948年的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Hong, N., and Warner, M.,. Springer, 1998, p.128.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香港親共團體 · 查看更多 »

香港政治制度

香港政治制度是指由1842年開始的香港殖民地時期和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的香港政治,貫切其中的最大特色是殖民地時代創立的行政主導制:總督由英國委任,身兼政府首長、駐軍統帥、(實際上只是咨詢機構的)立法會主席,掌控立法權、執法權,唯獨需派人擔任終審法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府為爭取民心,試圖組織民選議會,但因中國恐嚇出兵而作罷,原先的議會被降格為打點市容的市政局。到殖民地時代末期,香港立法局部分議員是由間接民選產生,但只負責被動蓋章和進諌。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憲制性文件,而政制的其中一部份是香港政治委任制度。 殖民地建立初期,香港政制全由英國人發展及管理,後來漸有本地華人參與。香港的主權歸屬問題在20世紀末受到國際關注,中國和英國經過近20年磋商,最後決定於1997年進行主權移交,結束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主權移交後,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以一國兩制形式平衡兩地之間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差異。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爭議,多數涉及在憲制性文件《基本法》的架構下,香港民主發展的方案和步伐。.

新!!: 香港建制派列表和香港政治制度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