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香港培正中學

指数 香港培正中學

香港培正中學(Pui Ching Middle School)是香港九龍何文田的一所傳統名校,為廣州浸信會在廣州創辦基督教書院。在中國大陸有「北有南開,南有培正」的稱號,在兩廣一帶共有8間分校,使用同样的校徽、校歌、校训、校旗、校色。崔琦、丘成桐皆毕业于此。.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97 关系: 城巴E21A線培正培正中學吳家瑋吳永輝宋立功專題研習崔琦丁偉傑中銀香港紫荊盃丘成桐九龍城區九龍巴士18線九龍巴士41線九龍巴士45線九龍巴士7B線九龍公共圖書館九龍維景酒店九龍真光中學广州市培正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何建宗何建宗 (生態學家)何弢何國鉦何文田佛教大雄中學德明中學周松崗呂麗瑤唐英年勝利道1號王世榮王晶窩打老道山盧荷渠白韞六過海隧道巴士113線鍾慧冰鍾景輝萧荫堂顧明鈞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香港培正小學香港中學列表香港中學會考香港中學教育香港傑出學生選舉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香港紅十字青年團... 扩展索引 (47 更多) »

城巴E21A線

城巴E21A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何文田(愛民邨)及東涌(逸東邨),途經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葵青貨櫃碼頭、青嶼幹線繳費廣場、東涌北及東涌市中心,但不經機場。.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城巴E21A線

培正

培正一是指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區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浸信会学校之一,它可能指:.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培正

培正中學

培正中學是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區中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浸信会學校之一,可能指:.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培正中學

吳家瑋

吳家瑋(Chia-Wei Woo,)生於上海,是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亦曾担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和全国政协委员。现为荣休校长及荣休科大讲座教授。吳家瑋为香港科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大学发展筹集款项。.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吳家瑋

吳永輝

吳永輝(Stanley Ng Wing Fai,),MapKing 集團的CEO、城市規劃師、曾任公共專業聯盟主席及副主席、民主黨中央委員、選舉委員會委員。為民主派具專業背景的活躍人物。.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吳永輝

宋立功

宋立功(SUNG Lap-kung),是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政治社會學、中國問題專家、政論專欄作家以及公共政策評論員、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社會學博士研究班,社會經濟政策研究所主席。是政治取向比較親中共的學者。另外,東方日報亦經常引用其評論作出報導。早年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1971年剛社),其後赴威斯康星大學河瀑分校進修,後來於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曾在葛量洪教育學院修讀音樂文憑,又於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任教音樂科。.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宋立功

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又稱為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學習或疑難為本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策劃、執行及自我評估的學習方法。還有老師會讓學生就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選定一個研習題目,然後搜集資料,對題目作出探索和討論。同學才是專題研習過程的「主人」。 它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技巧。學生透過研習一個特定的專題的同時,運用現有的知識和技巧來重新綜合,並透過進行一些特定的活動,使學生能自主地建構知識,繼而學會這個新的題目,而達至「學習如何學習」的目的,並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專題研習

崔琦

崔琦(),生於中國河南省寶豐縣,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崔琦

丁偉傑

丁偉傑,香港now寬頻電視及广州电视竞赛台足球評述員。丁偉傑旁述風格資訊性甚強,習慣以詳細資料搜集作分析足球賽事,他並將以往評述過的比賽、經年收集得來的資料儲存成為資料庫。早年已攜帶手提電腦進行直播以向觀眾提供足球數據,其手提電腦並非用作上網,而是以自己的資料庫輔助旁述。.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丁偉傑

中銀香港紫荊盃

中銀香港紫荊盃(BOCHK Bauhinia Bowl Award)是一項專為香港學界體育聯會轄下港島及九龍地域分會會員學校而設的獎項,每年一次頒發予該年度各體育比賽項目中表現最全面及優秀的學校。.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中銀香港紫荊盃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美籍华裔数学家,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尔兹奖及沃爾夫數學獎,自小在香港長大並完成本科,後入籍美國。目前担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丘成桐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城區

九龍巴士18線

九龍巴士18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循環巴士路線,來往長沙灣(深旺道)及愛民邨。.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巴士18線

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4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青)及九龍城碼頭,提供青衣島、長沙灣來往旺角、何文田、愛民邨、紅磡及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本線與45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特快特別路線241X由青衣(長青)單--開往愛民,途經青衣市中心、青荃路、西九龍公路及深旺道,只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提供服務,接載居住青衣的學生前往大角咀、油麻地及何文田一帶上課。.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45線

九龍巴士45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麗瑤及九龍城碼頭。 本線與41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巴士45線

九龍巴士7B線

九龍巴士7B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樂富及紅磡碼頭。.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巴士7B線

九龍公共圖書館

九龍公共圖書館(Kowloon Public Library)是一間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何文田的公共圖書館,位於培正道與窩打老道交界(培正中學對面),該圖書館樓高12層,樓面面積4,000平方米,是香港規模第三大的公共圖書館,屬於主要圖書館規模,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藏書量更達到1,500,000。.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公共圖書館

九龍維景酒店

九龍維景酒店(Metropark Hotel Kowloon),前稱 京華國際酒店,是香港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九龍何文田窩打老道 75 號,由香港中旅維景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於2006年改為現稱。.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維景酒店

九龍真光中學

九龍真光中學(Kowloon True Light Middle School)為一所位於香港九龍塘的學校,為基督教女子中學以,鄰近港鐵九龍塘站,並被隔音板所覆蓋。原本是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後來改用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1872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宣教士,校祖那夏理女士(Ms Harriet Noyes)在廣州創校。1949年廣州真光遷港,事實上九龍真光乃廣州真光的正統繼承。.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九龍真光中學

广州市培正中学

廣州市培正中學,位于东山培正路,該校是創建於1889年,有12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上享有「北有南開,南有培正」之美譽。現任校長爲呂超。現属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國首批示範性高中。培正同學會遍佈全球各個城市。 中共建政前的廣州培正中學是香港培正中學和澳門培正中學的母校。培正中學一直以來都是以「至善至正」作爲校訓。.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广州市培正中学

广州市第七中学

广州市第七中学位于广州市东山寺贝通津与庙前直街的交叉点旁,前身為创立於1888年的培道中學(Pooi To School)(女子學校)。广州市第七中学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首批示范高中,共有在校学生2689人、教职工216人。.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广州市第七中学

何建宗

何建宗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何建宗

何建宗 (生態學家)

何建宗教授(Prof.),香港知名紅潮研究專家,有紅潮博士之稱。何建宗也是環保、水質、海洋生態學專家及極地探險家,他同時是現任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會長及司庫和多所院校的校監和校董會成員,亦有參與香港浸信會。 何建宗畢業於香港培正小學及培正中學,及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修生物系,1979年理學士畢業,1980年獲英國University of Salford環境資源學碩士,1991年取得香港大學植物學系哲學博士。同時間,他在1988年始以兼讀方式於香港大學進行亞熱帶海區紅潮特徵之研究工作,至2001年方取得博士課程畢業。1992年開始任教於香港公開大學擔任高級講師,2001年獲「校長卓越成就獎」,曾經出任科技學院環境學課程教授、系主任,並兼任學生事務委員會主席,及後於2008年6月再獲擢升為科技學院院長。同時,何建宗隨後曾在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擔任環境保護主任及署理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超過10年,從事環境生態研究工作超過25年,對香港紅潮研究有傑出成就。 何建宗的學術範疇廣泛,包括有害藻華(紅潮及藍藻)、海洋環境及生態、環境監測科技和策略、水質和水環境管理(污水及食水處理)、環境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管理學、跨境環境管理政策、環境法律、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生態哲學和生態神學)、環境教育(綠色學校、NGO和綠色運動)等。 1993年,經極地探險家李樂詩的介紹,何建宗開展了極地方面的研究,並曾六次到訪北極、兩次親臨南極進行環境及生態調查,包括進行紅潮藻類的全球生物地理分佈、海洋與大氣介面間的營養鹽轉換機制及冰區海岸的地衣生態特徵等研究。何建宗成為李樂詩以外前往南北極次數最多的香港人。 何建宗除了進行大量研究和講學活動,亦時常為報章撰稿及接受傳媒採訪,對香港政府在環保、水質、生態等方面的施政發表論述,且在擔任的公職中發揮所長。何建宗更於2004年7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再於2009年得到香港環境保護協會選為「全國人物環保成就獎2008–2009」得獎者之一。 2006年,何建宗亦曾與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黃玉山及李焯芬、何炘基、沈雪明、周永新、蘇國輝、譚鳳儀、蕭文鸞、胡少偉和閻洪等11名大學副校長、教授和學者參與選舉委員會高等教育界別分組選舉在49位候選人中,競逐20個席位,惟最終全軍盡墨,何建宗只得455票而落選。 何建宗亦是一名基督徒,在浸信會旗下的培正中學成長,與教會關係良好,在休閒時喜愛歡創作新詩和研究生態神學。他亦擔任了港澳浸信會多家院校的校監及校董會成員,並為九龍城浸信會執事會副主席。 2016年,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與另外十名學者組成「高教新力量」,參選2016年高等教育界選委。擔任發言人的何建宗,形容現任特首梁振英四年來的表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又指特首作為各大學校監的傳統背後有「優美」的意思,象徵社會尊重知識,令世界各地的學者對香港尊重知識的態度「肅然起敬」。.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何建宗 (生態學家)

何弢

何弢(英文名:Tao Ho,),原籍廣東,生於上海,建築師兼藝術家。 何弢是港事顧問、香港區旗和香港區徽設計師、香港藝術中心發起人之一及總建築師、上環街市重修更新的規劃師,並負責海洋公園大熊貓館的興建計劃。何弢還是香港知識產權會首任會長,曾任香港城市大學校董、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及香港電台《講東講西》主持,亦分別出任中國藝術學院及上海同濟大學客座教授。.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何弢

何國鉦

何國鉦(Dorian Ho),香港時裝設計師,主力於高級訂造服。.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何國鉦

何文田

何文田(Ho Man Tin,舊作Ho Mun Tin)為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西部的谷地,位於旺角之東南,京士柏之北,是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包括窩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窩打老道等,1號幹線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的居民以中產階級為主,私人和居屋屋苑林立,但也有公共屋邨。香港公開大學總校舍位於何文田。位於何文田附近的加多利山及嘉道理道更是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擁有多座西式別墅。何文田山道是九龍半島一個高尚住宅區域之一,附近的樓價亦一直居高不下,住戶包括多位各界名人以及演藝界名人。.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何文田

佛教大雄中學

佛教大雄中學(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簡稱BTHC)是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的一所津貼中學,鄰近明愛醫院,創立於1969年,為香港佛教聯合會創辦的第二所中學。位於長發街38號。現任校長為何婉瑩。該校體育科的獎學金「呂漢光博士獎學金」由校友呂漢光設立以鼓勵學生在學業以及運動兩方面的均衡發展。.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佛教大雄中學

德明中學

德明中學是一家位於香港旺角洗衣街之較為親國民政府學校,創立於1934年,現已結業。這家學校的營運資金有著陳濟棠及胡漢民的支持,所以在當年很有名氣。 據台灣企業家林百里憶述:「這個學校只有一幢大樓,而且從樓下走到樓頂,可以從幼稚園唸到大學。」在當年,有不少學生在高中畢業後以具高中學歷之香港僑生身份進入台灣之公私立大學繼續升學,而沒有能力負擔前往台灣旅費的學生,就只能夠在香港而由中華民國教育部授與學位的珠海書院繼續升學。由於香港當時的特殊政治環境,有不少有志投身教育事業的人都是這家學校的畢業生,例如香港培正中學的前任校長陳燿煜先生。他在德明中學完成學業後,前往台南的國立成功大學繼續升學。 另外,由於學校特殊的政治背景,在陳濟棠逝世當年,學校曾為陳濟棠在香港舉行極為盛大的悼念活動,並出版成書,紀念陳濟棠的生平,以及紀錄追悼會的種種。 1980年代,由於當時香港政府大量投放資源於教育,使當時的香港私立學校辦理困難。有不少私立學校轉型,接受政府的監管與資助。由於學校不希望改變辦學理念,所以在1986年決定把所有學校全部停辦。.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德明中學

周松崗

周松崗爵士,GBS,JP,FREng,FCGI,FIChemE(Sir Chung-kong Chow,),香港國際企業行政管理人員,早年於英國及澳洲等地的企業工作,2000年授勳為爵士,於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31日任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稱地鐵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任內促成兩鐵合併。 2012年4月24日,他獲委任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於同年6月29日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周松崗

呂麗瑤

呂麗瑤,人稱「欄--」,香港學界400米紀錄保持者,港青田徑隊隊員,專項為100米跨欄。 2012年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中,呂麗瑤在自己的主項100米欄以14秒59奪得一面銅牌。 2013年在天津舉行的東亞運動會 ,香港田徑女子隊的呂麗瑤、陳倩紅、林浩茵及潘幸慧,在4×400公尺接力賽事,以4分00.05秒奪得第三名,獲得銅牌。 她曾奪得中銀香港紫荊盃「最佳女子運動員」。2014年3月25日,呂麗瑤成功蟬聯最佳女青年運動員。 2017年12月,呂麗瑤接受訪問時表示小時候讀書成績普通,因為長得高大成為體育老師的「目標」,可是她對其他運動不擅長,曾經被選入籃球隊和泳隊,參加學界 50 米游泳比賽,賽前因為練跑太累,游到筋疲力盡時,伸頭一望,原來還有半個池才到終點,心想再游下去肯定抽筋,與其沉到池底被人抬走,不如自己走,所以中途放棄上水,匆匆離開。.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呂麗瑤

唐英年

唐英年(Henry Tang Ying-yen,),生於香港,籍貫江蘇無錫,香港商人,政治人物,前政務司司長(2007-2011)、財政司司長(2003-2007)。現時擔任全國政協常委。.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唐英年

勝利道1號

勝利道1號(英文:One Victory)是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勝利道的單幢住宅,物業樓高共26層,由永義國際發展(以明熹發展有限公司為名),永義物業管理管理,已於2011年8月入伙。.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勝利道1號

王世榮

王世榮(James Sai Wing Wong,),已故查濟民女婿,現任建業實業有限公司、漢國置業有限公司和建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著名數學家、數學界人士。 而配偶則是查氏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王查美龍,育有1子1女,兒子為王承偉,女兒則為王妍。.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王世榮

王晶

王晶(Wong Jing,)原名王日祥,香港電影導演、編劇和監製,擅长拍摄娛樂片,星王朝有限公司(英名:MVPP;前身:王晶創作室有限公司)老闆,邵氏兄弟國際影業有限公司主要人物,前漢傳媒董事兼董事總經理,前Starj & Snazz娛樂主席,主力製作電視劇及電影。 其父王天林是1960年代香港電影、電視導演,曾執導電影《野玫瑰之戀》(1960年)、《南北和》(1961年);及於無綫電視(TVB)和亞洲電視(aTV)執導眾多電視劇,由於和大陸女藝人王晶撞名,他擔任編劇時常用「不是女人」做為筆名。.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王晶

窩打老道山

窩打老道山簡稱窩山(Waterloo Hill),位於香港九龍的九龍城區何文田,即窩打老道、公主道及培正道之間的高地上,由文福道及文運道交匯組成。山上有兩所中學,包括新法書院及余振強紀念中學,及密集性私人住宅,樓齡大都逾40年,於1960至1970年代為一個高尚住宅區。.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窩打老道山

盧荷渠

盧荷渠(Loo Hor-kuay,),是一名前香港籃球運動員。他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195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協助球隊獲得第11名的成績。而後亦代表香港參與1962年亞洲運動會。.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盧荷渠

白韞六

白韞六,SBS,IDSM(英文:Simon Peh Yun Lu,),祖籍福建泉州安溪,於2008年4月初至2011年3月末出任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於退休後短暫擔任香港足球總會獨立董事,再於2012年6月28日獲得任命為廉政專員,於同年7月1日出任至今。.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白韞六

過海隧道巴士113線

過海隧道巴士113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彩虹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堅尼地城、西營盤、中環、金鐘及灣仔(皇后大道東)來往公主道、九龍城、東頭邨、黃大仙、鑽石山站及彩虹邨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過海隧道巴士113線

鍾慧冰

鍾慧冰(Maria Chung Wai Bing,),為香港演員、主持人、導演。出生中國上海,一歲跟父母到香港定居,十四歲移民美國,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經濟系,1979年回香港參選香港小姐榮獲季軍,隨即進入演藝圈,多年後轉向商界發展,現為公關公司老闆。.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鍾慧冰

鍾景輝

锺景輝博士(英文名:Chung King-Fai,),尊稱King Sir,香港舞台劇演員和導演、戲劇教育家、電視製作人、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及電視節目主持。現任香港戲劇協會會長,康文署演藝小組成員,赫墾坊劇團董事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藝術顧問。.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鍾景輝

萧荫堂

萧荫堂(),美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原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其研究领域包括复分析、复几何、代数几何、微分几何等。.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萧荫堂

顧明鈞

顧明均(),,香港上市公司南太電子 (Nam Tai Electronic),(HKEX: 2633) 的非執行董事,也是著名慈善家。最廣為人知的事情是捐款給瀕臨殺校的鮮魚行學校以及支持香港政府在2005年所推行的政改方案。 1970年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畢業,與陳水扁及馬英九分屬學長學弟。.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顧明鈞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是一個由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創立,由教育局主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用以鼓勵及推動教育改革而設立的一個獎項。.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香港培正小學

香港培正小學是香港九龍何文田的一所小學,由香港浸信會聯會創辦,位於窩打老道80號,其校色分為紅色、藍色。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8位。.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培正小學

香港中學列表

本列表列出香港所有辦學中的包括官立、資助、直接資助計劃和私立中學,以及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中學和其他國際學校,以按照香港行政區劃劃分排列。 --限收錄開辦香港中一至中六課程,曾經遷校者按照現時的位置處理,曾經更名者以最近的校名為準。.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中學列表

香港中學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縮寫為HKCEE,慣稱CE及會考,亦有用英文舊稱School Cert.;Hong Kong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辦的其中一個公開試,於每年4、5月舉行,8月第二個星期公佈成績。 考生主要為七年制中學正在就讀中五的學生由學校代為報考,但亦有自修生自行報考。早期亦曾有為完成全部中學課程學生而設的中學會考。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119,007名,其中88,308名為學校考生;30,699名為自修生。而2010年「末代會考」(即最後一屆開放予應屆學校考生)的報考人數有127,162名,其中90,063名為學校考生;37,099名為自修生。 因香港教育改革,香港中學會考會由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取代。2011年香港中學會考為最後一屆(俗稱「終極會考」,意指真正最後一次「末代會考」),並已於當年4月至5月期間舉行,考生只能以自修生身份報考而不會再開放予學校考生應考。 自1978年香港考試局接手舉辦會考,至2011年的34年間,共有約4,399,100名考生曾報考香港中學會考。.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中學會考

香港中學教育

香港中學教育現時以6年制為主,初中及高中各3年;之後可以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升讀本地資助大學。.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中學教育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Hong Kong Outstanding Students Award)是一個在香港的學生比賽,表彰學生重要的學術表現、課外活動成就和為社會服務的承諾。 從1985年到2012年,該獎項由獅球教育基金會與傑出青年協會共同舉辦。從2011年開始,該獎項由青苗基金及傑出青年協會聯合舉辦。每年,大約有10名在香港本地中學及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被選為“香港傑出學生”。.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HKSYCIA Wong Tai Shan Memorial College),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南昌街250號,於1975年成立,是一間在深水埗區由政府資助全日制英文男女文法中學。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校訓是「忠、恕、勤、敏」,是一所全日制男女校和深水埗區地區名校之一。 首任校長為鄭成業(後曾轉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第二任校長為羅錦有(後期為深水埗區議會委任區議員),現任校長為黃振聲。 該校尤以校風淳樸最為著名,曾培育項明生、梁小冰、劉玉翠等校友。.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香港紅十字青年團

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團(Hong Kong Red Cross Youth Units),是香港紅十字會轄下的青年及義工事務部所管轄的制服隊伍。 紅十字會青年團一般設於中學、青年中心,分區總部亦有舉辦公開團,供學校未有開設紅十字青年團的學生參加。各青年團由香港紅十字會的5個分區總部,按地區各自統籌。會員年齡由12歲至17歲。紅十字會青年團每年定期舉辦的週年活動有大會操、急救比賽、護理比賽、最佳服務主題計劃比賽、世界紅十字日、社區健康推廣日、國際交誼活動、傑出紅十字青年會員選舉等。.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紅十字青年團

香港特色街道名稱

香港交通四通八達,錯綜複雜,街道眾多,根據地政總署的紀錄,已經刊憲命名及年代太久遠而沒有刊憲命名的公共街道,再加上沒有刊憲命名的私家街道,共有逾4千條。道路的長度共達1,984公里。而街道的名稱亦五花八門。由於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所以當中亦有部份街道名稱以英國地名或人名而命名,不过在英国治下,亦有不少街道以中國地方名或城市名来命名,这种中西文化滙聚,互相包容,亦成为香港的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此外,有些街道名稱則以一些吉祥的用語或字眼來而命名。亦有不少是以香港開埠以來各行各業的興起及當地社區的發展而配合上的街道名稱。.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特色街道名稱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簡稱考評局;英文: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縮寫HKEAA),前稱香港考試局(簡稱考試局;英文:Hong Kong Examinations Authority,縮寫HKEA),是香港專責安排及統籌考試的機構。香港考試局於1977年5月成立,並於同年8月1日開始執行其法定任務。考試局成立初期,財政來源主要來自政府,及至1981年起,考試局才正式成為財政獨立及自負盈虧的獨立法定機構。為更有效反映考試局的角色及工作,考試局於2002年7月正式易名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以顯示其除了繼續主辦原有的考試外,亦十分重視推行促進學習的評核工作。.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香港浸信會聯會

香港浸信會聯會(The Baptist Convention of Hong Kong,簡稱:浸聯會)是由各間獨立浸信會聯合組成的一個組織,旨在事工上合作,並無管轄權力。 浸聯會 屬於美南浸信會信仰體制,成立於1938年3月27日,成立典禮在香港浸信教會舉行。至2015年5月,浸聯會成員的植堂教會有120間(成員教會104間),基址33間,福音聚會點10個,會友人數超過八萬人。 2015年度常務委員會成員: 會   長:莫江庭牧師 第一副會長:劉文軒執事 第二副會長:徐秀蘭牧師 第三副會長:林海盛牧師 書   記:陳偉生執事 副 書 記:陳國煌先生 司   庫:楊梵城會佐 核   數:郭嘯南牧師.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浸信會聯會

香港數學競賽

香港數學競賽(Hong Kong Mathematics Olympiad)是香港的中學數學競賽,由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和香港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合辦,在每年2、3月舉行。參賽學校每間派4-6名中四或以下的學生參賽,而於2010年起,則改為中五或以下的學生參賽。第一屆於1983年由羅富國教育學院和香港教育署合辦。雖然它的英文名字帶有Mathematics Olympiad(數學奧林匹克),但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學生選拔和訓練沒有任何關係。.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數學競賽

香港教育

香港的教育主要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管理,現行制度上大致分為以下幾部分:.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教育

香港教育史

香港的教育情況,從宋代起才有確實史料記載。英國接管香港之初,香港政府教育政策只着重培養殖民地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飆升,教育需求隨之增加。在各方壓力下,殖民地政府才首次聘請國際顧問進行教育研究,促成了義務教育的推行。1997年主權移交以後,特區政府着手推行教育改革,卻引起連串爭議。.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香港教育史

譚日旭

譚日旭,曾任浸信會永隆中學校長,現在是九龍何文田名校培正中學的校長。.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譚日旭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是香港政府為推動當地學校把資訊科技投放於教學改革而設立的獎勵。全香港十八區除了屯門區和元朗區因為幅员較廣而設有兩個中心以外,其他各區都各有一間學校獲選為卓越中心。獲選為卓越中心的學校,除了會被教育統籌局(現教育局)選為訓練其他老師的基地以外,亦要負責策劃推動區內學校把資訊科技運用於改進教學的計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從2001年開始,本來只有15家成員學校,直至2016年9月已擴展至全香港20家中小學。.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黎姿

黎姿(英語:Gigi Lai,),現名為黎珈而,卓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曾為香港女演員及女歌手,外號「愛美神」,為無綫電視旗下經理人合約女藝員。黎姿於14歲進入娛樂圈,90年代成為歌影視三棲藝人。曾主演《倚天屠龍記》、《金枝慾孽》、《火舞黃沙》、《通天幹探》及《珠光寶氣》等多套人氣劇集,奠定其視壇地位。2008年宣布全面退出娛樂圈,同年嫁予商人馬廷強,現育有三女。.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黎姿

黃啟昌

黃啟昌(Ken Wong Kai Cheong,),香港男配音員。.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黃啟昌

黃杏秀

黃杏秀(Cecilia Wong Hang Sau,),暱稱秀姑,香港電視演員,無綫電視前藝員,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無綫電視第四期藝員訓練班。她在幕前曾演出多種角色,尤以江湖俠女著稱,其夫為演員陳百祥。 黃杏秀籍貫廣東江門市臺山,當年是無綫電視力捧的第二代三花之一。第一代三大花旦是汪明荃、李司棋和黃淑儀;第二代力捧三花旦是黃杏秀、鄭裕玲和趙雅芝。.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黃杏秀

胡渭康

胡渭康(William Hu,),香港歌手、前組合小虎隊成員。出道於無綫電視,前亞洲電視男藝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胡渭康

郭新

郭新教授(Professor Sun Kwok),著名華裔天文學家,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行星狀星雲。.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郭新

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

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收錄在大中華地區發現、由華人發現和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再以命名名稱的相關性做分類,例如:地方、組織、人物等,最後用小行星編號排序(與「發現日期」無絕對關係)。 由於國際小行星中心或小行星的命名者,皆沒有義務特別告知被命名的人事物或通知當地相關機構,所以許多的小行星儘管應該有「中文譯名」,但因為沒有引起大眾注意或無華文媒體報導,而不為人所知。.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

赵华

赵华(Wah Chiu,),出生于香港,美国华人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贝勒医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赵华

關錦鵬

錦鵬(Stanley Kwan,),香港電影導演,以拍攝女性觸角電影聞名。代表作《胭脂扣》曾奪得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關錦鵬

董學賢

董學賢()是香港馬評人,亦是著名馬評家董驃先生之幼子,祖籍浙江宁波,生于香港,英文名:Benny Tung。.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董學賢

葉家寶

葉家寶(Nick Ip Ka-po,),香港資深傳媒人,基督徒,前協盛協豐控股(亞洲電視控股前身)執行董事及豐藝國際文化投資行政總裁,曾任亞洲電視執行董事及高級副總裁,2017年加入創世電視任總監。.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葉家寶

葉賜添

葉賜添(YIP Chee-tim),高爾夫球愛好者,前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2003年至2015年)),於1973年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 ,是為「勤社」的畢業生。葉賜添亦是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九龍地域校長聯會成員、九龍城區議會委任議員、九龍社團聯會名譽顧問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學校執行處委員會主席。.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葉賜添

葉望風

葉望風(Fung Ip,),香港魔術師。.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葉望風

鄧聲興

鄧聲興博士(英語:Kenny Tang)(),前君陽證券董事兼行政總裁(原為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兼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鄧聲興是香港股票市場上的投資分析評論員,同是為香港專業財經分析及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及以多份報章雜誌專欄作家和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 鄧聲興畢業於澳洲Edith Cowan University取得金融及財務管理學位,其後於中國人民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研究方向為現代證券投資理論。 1995年成為澳洲銀行及財務公會高級會員,並於1997-2000年曾擔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證券分析課程導師。現時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持續教育書院導師。 2011年2月與前財經公關葉麗青(Maggie Yip)結婚,2015年11月誕下一子一女。.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鄧聲興

鄭建穗

鄭建穗 (Stanley K. Cheng,),香港出生,美亞廚具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長。.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鄭建穗

臺大射箭協會

臺大射箭協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rchery Association, NTUAA)成立於1967年7月,為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社團。早年成員主要來自醫學院區,1978年後,發展重心便轉往總區。臺大射箭協會為臺灣最早開始有計劃地推展射箭運動之大專院校射箭團體,並被視為1977年前後臺灣大專射箭運動選手的訓練中心。.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臺大射箭協會

陳之望

陳之望,中國國民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黨代表、港澳總支部常委、新思維創黨成員兼執委、香港中山學會主席、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主席、南華體育會執行董事、香港浸信會聯會董事。2015年7月獲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為太平紳士。.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陳之望

陳國基

陳國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樂從,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前入境事務處處長。.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陳國基

陳智德

陳智德(),筆名陳滅,出生於香港,詩人、評論人。 香港培正中學、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創辦《呼吸》詩刊、《詩潮》月刊。.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陳智德

陈键锋

陳鍵鋒(英文名:Sammul Chan,),原名陳恩耀,香港影視男演員、男歌手。1999年,參加全能DJ大募集而任新城電台DJ,正式涉足演藝圈。同年,以部頭合約藝人形式簽約無綫電視(TVB),由此開展了在TVB的演藝事業。2003年,在《律政新人王》中飾演的律師卓伟名一角受到觀眾關注。 2010年8月與TVB約滿後不再續約,其後轉戰中國大陸。2011年,在古裝劇《美人心計》中飾演第一男主角劉恆而被大陸觀眾熟悉,更被譽為「史上最帥皇帝」。2012年,在《亂世佳人》中飾演賀天,2013年,在民國劇《烽火佳人》中飾演杜允唐。2014年1月31日,古裝神話劇《封神英雄榜》播出,其中飾演姜子牙。 除了演藝工作外,陳鍵鋒還擁有多項技能,他平时生活喜欢潜水,並已考取资格证明。他目前拥有独木舟、红十字会聋哑手语、幼儿护理、参谋潜水教练证等几十个技能等级证书。.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陈键锋

林子豐

林子豐博士,OBE(Dr Lam Chi-fung,),香港銀行家及浸信會教育家和慈善家,1922年創立嘉華銀行前身嘉華銀號,1956年至1971年出任香港浸會書院首任校長、1950年至1965年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以及由1941年至1971年出任香港浸信會聯會主席。 林子豐生於廣東揭陽縣一個基督教家庭,早年前往香港從事白米貿易,後來代理越南無煙煤進口。1922年,他在廣州創辦嘉華銀號,銀號其後改組成為銀行,總部更於1924年遷往香港。嘉華銀行在二、三十年代曾經有相當的發展,但後來業務卻因為中國大陸政局不穩而收縮,1941年香港淪陷後,全數業務更告停頓。及至戰後,林子豐重整嘉華業務,並一直擔任董事長至1971年逝世為止。然而,此後嘉華銀行控股權輾轉落入他人手上,到1986年獲中信集團注資,從此添上中資色彩。林家於2002年完全退出嘉華業務,而曾經多次改名的嘉華銀行最終在2010年易名為中信銀行(國際)。 林子豐生前十分熱衷於浸信會事工,除任浸聯會主席外,又嘗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及九龍城浸信會執事會主席等職,並且於1951年和1963年分別牽頭創立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和香港浸信會醫院。在教育方面,他早於三十年代已協助廣州培正中學在香港設立分校,太平洋戰爭期間還在澳門義務擔任廣州培正中學和廣州培道女子中學兩校校長。戰後,他對香港浸會書院和香港培正中學的發展不遺餘力,並成功為兩校爭取由香港政府撥出土地發展,其後促成港府在1970年認可浸會書院為註冊專上學院。浸會書院後來於1972年改名浸會學院,復於1994年獲港府批准正式升格為香港浸會大學。 林子豐育有七子兩女,長子林思顯博士歷任香港市政局委任議員、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嘉華銀行董事局主席和香港浸會學院校董會主席等職;次子林思齊博士於1988年至1995年任加拿大卑詩省省督,是該國歷來首位華人省督和第二位非白人省督。.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林子豐

林思顯

林思顯,CBE,JP(Daniel Lam See-hin,),香港銀行家及教育家,前嘉華銀行董事局主席及香港浸會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前身)校董會主席,1965年至1968年擔任市政局委任議員,以及在1967年和1968年間兩度獲委任為立法局臨時非官守議員。 林思顯的父親林子豐博士是嘉華銀行創辦人,儘管林思顯在父親於1971年逝世時接過董事局主席一職,但其時銀行控股權已落入美國財團手中,1974年再落入新加坡僑商劉燦松手上。1986年,嘉華銀行獲中信集團注資,從此添上中資色彩,但林思顯仍然以獨立非執行董事身份留任董事局。1998年,嘉華銀行正式改名為中信嘉華銀行,林思顯其後於2002年辭任董事局,標誌着林家完全退出嘉華銀行業務。2010年5月,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進一步改名為中信銀行(國際),「嘉華」一名走進歷史。 在嘉華銀行的工作以外,林思顯除了擔任過市政局議員和立法局臨時議員,還屢獲香港政府委以不同的工商業公職,並參與籌組香港工業總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以及曾任兩屆香港潮州商會主席。此外,林思顯由1968年至1986年在父親參與創辦的香港浸會書院出任校董會主席,任內見證學校在1972年獲港府准許由「書院」改名為「學院」、1978年率先引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以及在1983年獲大學及專上教育資助委員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前身)接納成為資助院校。 林思顯來自虔誠的浸信會家庭,父親林子豐博士除了是嘉華銀行和香港浸會學院創辦人,還歷任香港浸信會聯會主席和同屬浸信會的香港培正中學校長和澳門培正中學校監等職。林思顯也隨父親先後出任兩地的培正中學校監,以及民生書院校董會主席和校監等職務。林思顯的胞弟林思齊博士是加拿大富商,1988年至1995年成為該國歷史上首位華人省督。.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林思顯

林思齊

林思齊,OC,CVO,(David See-chai Lam,),加拿大商人及慈善家,1988年至1995年間出任卑詩省省督,是加拿大史上首位華人省督,以及第二位非高加索人省督。 作為嘉華銀行創辦人林子豐博士的次子,林思齊原本在香港生活,並在嘉華銀行任職。在1967年的「六七暴動」後,他與妻女移民加拿大,經過一番努力,在房地產市場上賺取豐厚利潤。林思齊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晚年特別專注慈善公益,在加拿大和卑詩省熱心捐款和支持文教發展,嗣後獲委任為卑詩省省督。他任內的主要貢獻包括致力於推動當地種族融和、參與創立卑詩省勳章、以及在1994年招待到訪出席英聯邦運動會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等等。另外在1991年,他有份在背後出面,勸退捲入利益衝突醜聞的時任卑詩省省長溫德心。.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林思齊

梁孔德

梁孔德(Brian Leung Hung Tak),祖籍廣東順德杏壇鎮,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為香港製衣業商人,於1970年代創業,出口牛仔褲等到美國等海外市場,生意額過億美金。梁妻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梁劉柔芬,梁孔德亦是現任香港足球總會主席。.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梁孔德

梁寒操

梁寒操()号君猷、均黙,原籍广東省肇慶府高要县,生於广東省广州府三水县,中華民国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与孙中山之子孙科为挚交,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等重要职务。重庆和谈时,和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两党。.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梁寒操

梁文道

梁文道()。祖籍廣東順德,香港文化人、传媒人。有部分粉丝称其为“道长”,但因梁文道本人信仰南传佛教,使用该敬称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梁文道也是《零八宪章》签署者。.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梁文道

楊光宇

楊光宇()筆名向問天,生於香港,業餘天文學家。由2008年起至2017年期間,擔任香港天文學會會長職務。 他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及後前往加拿大升學就讀工程學,畢業後回港助父經商。 他於1999年開始搜尋天體工作,美國亞利桑那州擁有名為“沙漠之鷹”私人天文台,專門從事小行星等的搜尋工作;發現2000多個小行星,在全球業餘小行星搜索者中排行第二。他較為人熟悉的發現,是於2002年發現J002E3天體,後被證實為太陽神12號登月火箭的第三節。 他於2004年開始研究小行星自轉周期。他亦定期把觀測記錄撰文,發表於香港的一些天文會社刊物和報紙中。.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楊光宇

模範英文中學

模範英文中學(英文:Moral Training English College,縮寫:MTEC),是香港一間由潮州華僑於1959年創立的、已結束營辦的私立男女子中學,最初的校舍位於太子道西233至235號,即現在太子大廈的位置。該校後來因應校舍設施不足與面積細小而搬遷到亞皆老街 108至110號。之後又因為要擴張校舍而於梭椏道(香港培正中學對面)17號設立分校,不久再搬到九龍塘牛津道。其九龍塘舊址校舍現由啟思小學繼續使用。.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模範英文中學

歐倩怡

歐倩怡(Cindy Au,),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前華星唱片香港女歌手,前無綫電視女藝人。其夫為香港男演員郭晉安。1997年主唱兒歌——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的香港版片尾曲《問題天天都多》,大受歡迎,奪得《1997年度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兒歌金曲」兼「至NET兒歌大獎」,以及「最受歡迎兒歌女歌手」。.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歐倩怡

江卓儀

江卓儀 (Sonia Kong, ),香港女子沙灘排球代表,兼任now寬頻電視沙灘排球評述員及足球節目主持、平面模特兒,正職為醫院護士。.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江卓儀

油麻地站

油麻地站(Yau Ma Tei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和荃灣綫的中途站和轉車站,於1979年12月22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觀塘綫延綫啟用前,本站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隨着觀塘綫延綫的啟用,本站於2016年10月23日01:04開出最後一班往調景嶺的列車,正式結束本站作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34年的歷史。當日的早上頭班車起,由黃埔站取代其成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油麻地站

洪連杉

洪連杉,(Hung Lin Cham;)。現為香港東區區議會堡壘選區議員、中學教師,祖籍福建。 他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的第三梯隊成員。洪連杉現時在福建中學(小西灣)任教(1999年入職),居於北角,是民建聯的福建幫成員。 他在2005年3月6日的區議會堡壘選區補選中當選,2007年,2011年及2015年選舉在無對手競逐下連任。.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洪連杉

混合性別教育

混合性別教育(mixed-sex education,co-education),也称混合性別教學,是指男女同在一个学校一起接受教育的教学安排。在混合教育成为主流之前,早年都是男女分校,绝大多数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只招收男生,女子在女子学校接受教育。.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混合性別教育

溫偉耀

溫偉耀博士()(Dr.),牛津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基督教學者,靈修神學和漢語神學專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神學教授。由於曾經歷喪妻、喪父、喪幼女的悲慘遭遇,他亦被稱為「當代約伯」。.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溫偉耀

澳門培道中學

澳門培道中學(葡文:Escola Pui Tou、英文:Pooi To Middle School)於1945年創校,現時為私立全日制學校,設有從幼稚園到高中三年級的班級。本屬廣州培道女子中學(現廣州七中),為逃避抗日戰爭,遷到澳門,成立澳門培道中學。.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澳門培道中學

明道大學

明道學校財團法人明道大學是一所臺灣私立大學,前身為明道管理學院,位在彰化縣埤頭鄉。 創辦人汪廣平素來景仰民初大學者、教育家張伯苓於中國天津創立了與當年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齊名的南開大學之精神,故立願興學於台灣。昔南開創立之初,本為中學;後明道創立之時,亦為一所中學。此非巧合,乃仰慕先德、為國作育英才之舉也。 校總部學術單位有五個學院:管理學院、應用科學院、設計學院、人文學院、餐旅觀光學院,22學系(含碩士6學系、博士2學系),校內並設有明道新聞臺。.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明道大學

文宇軒

文宇軒(Hin Man Yue Hin,),香港新聞從業員。 文宇軒1998年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後畢業於香港樹仁學院(現香港樹仁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期間加入無線新聞實習,畢業後出任港聞記者,2005年加入體育組當記者,200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新聞學文學碩士。 文宇軒現時亦兼任六點半新聞報道、晚間新聞及香港早晨體育新聞主播.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文宇軒

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

下表列出曾獲大英帝國勳章的部份知名人士。內閣辦公室每年都會公佈一份「新年授勳名單」和「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內裡列出新獲勳人士所得的勳銜。獲勳者並非在名單公佈時獲勳,而是在事後才獲勳的。「新年授勳名單」一般在每年元旦前後公佈,而「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則在每年6月初公佈。.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

曾慶瑜

曾慶瑜(Regina Tsang,),為香港影星、歌星,在臺灣發跡,祖籍廣東。.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曾慶瑜

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於1957年3月8日舉行,由合資格選民(具有陪審員資格者)投票選出4位民選議員,任期增至四年。本屆選舉一共有八人參選。.

查看 香港培正中學和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香港特色街道名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浸信會聯會香港數學競賽香港教育香港教育史譚日旭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黎姿黃啟昌黃杏秀胡渭康郭新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赵华關錦鵬董學賢葉家寶葉賜添葉望風鄧聲興鄭建穗臺大射箭協會陳之望陳國基陳智德陈键锋林子豐林思顯林思齊梁孔德梁寒操梁文道楊光宇模範英文中學歐倩怡江卓儀油麻地站洪連杉混合性別教育溫偉耀澳門培道中學明道大學文宇軒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曾慶瑜195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