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中文筆會

指数 香港中文筆會

香港中文筆會,正式全称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Hong Kong Chinese Centre, PEN International),為國際筆會的分會之一,1955年成立,並向香港政府立案 ,是歷史悠久的中文筆會。 1955年3月26日,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在九龍召開成立大會,創會會員為知名作家、學者和報人黃天石(傑克)、羅香林、何家驊(岳騫)、徐東濱(岳心)、燕歸來(燕雲)、羅吟圃、左舜生、易君左、水建彤、徐速、郑健柏(力匡)、孫述憲(齊桓)、鄧中龍、金達凱(司徒敏)、鄭筑華、古梅、姚天平(姚拓)、王道、黃思騁、胡欣平(司馬長風)、陳灈生(薛洛)、徐訏 、胡菊人等二十餘人,選舉著名小說家、資深報人黃天石為筆會首任主席。 1956年起,香港中國筆會出版《文學世界》季刊,共出了34期;1965年,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羅香林接任會長,改出《文學天地》雙週刊,與《星島日報》合作,附於該報刊行。 1957年,香港中國筆會主席黃天石向瑞典文學院提名胡適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2007年2月2-5日,國際筆會在香港舉行第2次亞太地區會議,主題為“中文世界的作家——文學交流”。第一次會議於1966年在日本東京召開,至此已逾40年。香港中國筆會作為東道主,由會長喻舲居出任會議組委會榮譽主席,與獨立中文筆會和澳洲 悉尼筆會一起協辦該次會議;國際筆會會長葉爾利•格魯沙、秘書長瓊安•多姆-阿克曼、執行主任卡羅琳•麥考密克等總部負責人到會主持會議,包括台北的中華民國筆會和紐約的海外中國作家筆會在內的亞、澳、美、歐四大洲20多個筆會的100多位代表和作家出席了會議。不過,中國筆會中心等三個大陸筆會未派代表參會,20多位居住大陸的獨立中文筆會會員和知名作家等受阻,無法應邀到會。 香港中國筆會歷任會長:黃天石、羅香林、李棪、李秋生、王世昭、岳騫、徐東濱、朱志泰、林仁超、余玉書、胡振海、廖顯樹、江素惠、裴有明、張傑昌、喻舲居、廖書蘭。.

4 关系: 中華民國筆會独立中文笔会胡適蕭輝楷

中華民國筆會

中華民國筆會(Taipei Chinese Centre, PEN International)為國際筆會的分會之一,其前身為林語堂、胡適、徐志摩、蔡元培等人於1930年發起成立的國際筆會中國分會。1958年在台灣復會。.

新!!: 香港中文筆會和中華民國筆會 · 查看更多 »

独立中文笔会

立中文笔会(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原名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简称独立笔会(ICPC),是在美国注册的组织。.

新!!: 香港中文筆會和独立中文笔会 · 查看更多 »

胡適

胡適,原名嗣穈,行名洪骍,字希彊,后改名適,字適之,笔名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私立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職。胡适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紅學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張少談主義,主張先疑後信,主張科學佐證,盡信書不如無書。.

新!!: 香港中文筆會和胡適 · 查看更多 »

蕭輝楷

蕭輝楷教授(生於1926年5月15日-1992年6月2日逝世),(英文名:Hwi Kai, Hsiao),別名蕭以弘,筆名陳虹、方皞、魯明,四川省宜賓人。昆仲五人,排行第三,父祖以鄉紳熱心公益,為人所稱頌。 他是研究西方哲學、唯識宗佛學和康德哲學的專家,也是一位集哲學家、作家、佛學家、編輯及政治社會評論於一身的學者。曾多次參加海外學術研討會發表過論文;曾於1987年及1989年間到台灣參加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黃振華教授舉辦的「國際方東美哲學研討會」及「國際東西哲學比較研討會」參加討論及發表論文。 亦在《內明雜誌》、《祖國週刊》、《大學週報》等書刊發表有關佛教、哲學、文學、時事等專題文章。 他曾為美國時代雜誌TIME-LIFE BOOKS時代生活叢書的中文叢書部,編譯過數十本不同類型學術範疇的百科全書,最著名的有《生活在戰爭中》及《生活的電影世界》,當時取了「蔡提摩太」為編譯者名稱。 亦曾在香港時報、明報、工商日報上用「魯明」筆名發表社論文章。.

新!!: 香港中文筆會和蕭輝楷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