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5 关系: 北區 (香港),粵港合作聯席會議,莲塘街道,香港2008年3月,香港2030+,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邊境禁區,香港鄉村列表,警崗,麥景陶碉堡,蓮塘/香園圍口岸,蓮麻坑路,週田村,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打鼓嶺。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查看 香園圍和北區 (香港)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Hong Kong/Guangdong Cooperation Joint Conference),簡稱粵港聯席會議,於1998年成立,是中國大陸廣東省與香港特區政府高層人員組成。目的是全面加強粵港的多方面合作,改善兩地在貿易、經濟、基建發展、水陸空運輸、道路、海關旅客等事務的協調。 其下開設15個專責小組,例如:粵港落實CEPA服務業合作專責小組。 曾經參與會議的香港高官包括唐英年、馬時亨、林瑞麟、王倩儀等。.
查看 香園圍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莲塘街道
莲塘街道,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位于罗湖区的东部,隔梧桐山隧道与盐田区沙头角毗邻。莲塘位于深圳最高峰梧桐山的南面,有多条登山路径可以登上梧桐山的两个主峰。.
查看 香園圍和莲塘街道
香港2008年3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香港2030+
香港2030+,全名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是發展局與規劃署共同推動就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香港2030+自2015年開始整合重要議題,分析土地用途及土地供應,制訂空間規劃的框架,並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整個研究預計於2018年完成並公布。.
查看 香園圍和香港2030+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Grade 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一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政府於2008年確立制度,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可考慮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否達到「極高門檻」,宣布為香港法定古蹟。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162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另有8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170幢。 此列表不包括已列為法定古蹟的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香港邊境禁區
香港邊境禁區(英文:Frontier Closed Area)主要指設於香港新界北的邊境禁區,其中包括北區的沙頭角市及鄉郊、羅湖、文錦渡、部份打鼓嶺地區及元朗區落馬洲及支線範圍;範圍最廣時期達約2,800公頃,至2016年縮減至約400公頃。不少沙頭角周邊村落、打鼓嶺周邊村落、馬草壟一帶、沙嶺一帶以及新田部份地區被釋出禁區。 南面海島也有一些禁區,如石鼓洲。 但要注意的是,羅湖村的大部份範圍並不屬禁區,但進村的道路屬於港鐵及邊境部門共同管理的封閉道路,而該村被險要的山嶺包圍,因此必須持有禁區許可證方可進入 另外,蓮麻坑村情況亦相似。縱使該村不屬邊境禁區,但由於進村唯一道路屬邊境禁區,而且該村亦被陡坡包圍,因此循一般道路進入該村必須持有邊境禁區許可證,否則須於蓮麻坑警崗調頭。 以下村落仍在邊境禁區之內,需要申請禁區紙: 1.沙頭角邨 2.菜園角 3.崗下 4.圓墩山 5.山咀(部份) 6.新桂田(部份) 7.柦竿洲村 以下村落需要使用禁區內的道路或鐵路設施前往: 1.蓮麻坑村 2.羅湖村 以下村落需要取道禁區並乘船前往: 1.鴨洲 2.鳳坑 3.蛤塘 4.吉澳 5.谷埔 6.茘枝窩 7.犁頭石 8.梅子林 9.牛屎湖 10.三椏 11.西流江 12.鎖羅盤 13.榕樹凹.
查看 香園圍和香港邊境禁區
香港鄉村列表
以下是香港鄉村列表:.
查看 香園圍和香港鄉村列表
警崗
警崗 (Police Post)為香港警務處建築,主要作為報案中心,以便快捷及有效率地處理公眾的舉報,以及派出人員出外執勤。警崗除了提供日常的警察服務外,亦可以作為臨時指揮中心。.
查看 香園圍和警崗
麥景陶碉堡
麥景陶碉堡是於1949年至1953年間興建的香港警察隊警崗,共有7座,分別位於香港邊境禁區內多座山嶺上,於殖民地時期用以監視大陆解放軍及深圳河對岸的形勢 。.
查看 香園圍和麥景陶碉堡
蓮塘/香園圍口岸
蓮塘/香園圍口岸(Liantang / Heung Yuen Wai Boundary Control Point)為興建中的香港與廣東深圳經濟特區之間的第七個跨境陆路口岸(目前深港间陆路口岸为沙头角、文锦渡、落馬洲-皇岗和深圳湾,落馬洲支線-福田和罗湖为铁路口岸),位於沙頭角與文錦渡之間,鄰近白虎山,香港最北部範圍之內,於2013年7月動工,預計於2018年落成。蓮塘口岸將接驳多條深圳高速公路,包括东部沿海高速公路、深惠高速公路及深汕高速公路直达广东东部和邻近省份。港方口岸佔地1.8公頃,除必要邊檢設備,並附設419個公眾車位;而口岸建築物將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香港方面建築物由禮頓建築承建,而深方建築物則由上海寶冶集團承建。.
查看 香園圍和蓮塘/香園圍口岸
蓮麻坑路
蓮麻坑路(Lin Ma Hang Road)曾經全路建於香港邊境禁區之內,後來於2016年1月4日第三階段邊境禁區解禁後,新屋嶺至白虎山路段被剔出邊境禁區範圍。道路因途經蓮麻坑而得名。西起文錦渡口岸管制站的文錦渡路,東至沙頭角順興街(近沙頭角邨20至23座),橫跨北區大部份的邊防路段。 蓮麻坑路初段大致上依著老鼠嶺西北部山腳而建,其後在瓦窰一帶開始與邊界道路並排沿著深圳河南岸(在香園圍一帶,兩者之間被白虎山和一帶村落分隔較遠),及後邊界道路起段在香園村附近與蓮麻坑路相接後,蓮麻坑隨後的路段都是沿著深圳河和沙頭角河南岸和紅花嶺北部山腳而行,猶如邊界道路的東段延伸。但邊界道路和蓮麻坑路稍有不同的是,後者的中後段都是山谷,到了伯公坳更是深圳河和沙頭角河兩河的發源地,地勢崎嶇不平;而前者大部份路段都是平地,固然不受山勢影響而遠離河段。需要留意的是,蓮麻坑路嚤囉樓至沙頭角口岸一段屬於邊境禁區路段,除非有禁區許可證,否則不能擅自進入。.
查看 香園圍和蓮麻坑路
週田村
週田村位於新界北區的打鼓嶺,以杜姓、何姓和蕭姓為主。 週田村的位置在文錦渡及未來香園圍兩個口岸中間,所以交通便捷。過往週田村有村內的公立小學週田學校及隔鄰木湖村的三和公立學校,但在2000年代為教育統籌局的合併村校計劃影響而停止辦學,村民子女都要乘搭校車前往粉嶺或北區的其他學校就讀。 週田村在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佔有兩個議席。.
查看 香園圍和週田村
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
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又名深港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是中國大陸兩個地方政府級合作政策研組織。.
打鼓嶺
打鼓嶺(Ta Kwu Ling)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北部坪輋以北,鄰近香港與深圳的邊界,部分地方曾屬邊境禁區。當中區內小山丘白虎山更位於香港最北端。打鼓嶺與其東邊的沙頭角在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共同擁有沙打選區的議席,但其鄉事委員會則各自於區議會內另有代表。現任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是陳崇輝先生。 自英國1898年接管新界後,直到1980年前,港英政府將現今北區範圍劃分四個分區,其中之一就是「打鼓嶺區」,由於此制度沿用近80年之久,故此「打鼓嶺」在廣義上也涵蓋原「打鼓嶺區」所覆蓋的地方,包括坪輋、恐龍坑、老鼠嶺、香園圍等地。文錦渡和羅湖原來也是打鼓嶺區一部分,不過由於這兩個地方與打鼓嶺核心區之間有山嶺阻隔,距離較遠,缺乏主要道路連接,而且皆爲香港與內地之間主要邊境口岸所在地,知名度比打鼓嶺更高,故此一般不會將這兩個地方視爲打鼓嶺的一部分。.
查看 香園圍和打鼓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