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2 关系: 天主教伊尼里達宗座代牧區,天主教弗拉斯卡蒂羅馬城郊教區,天主教米圖宗座代牧區,天主教瓜比宗座代牧區,天主教青岛教区,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列表,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列表,天主教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宗座代牧區,宗座署理,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主教,亞歷山大港牧首,廉洙政,伯多祿·博里,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羅馬城郊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聖若望·瑪利亞·維雅納個人宗座署理區,領銜堂區,軍中教長區,輔理主教,辛海棉,蔡浩偉,自治監督區,推雅推喇,樞機,歐華路,成世光,方濟各 (教宗),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列表,曾建次。
天主教伊尼里達宗座代牧區
天主教伊尼里達宗座代牧區(Vicariatus Apostolicus Iniridanus、Vicariato Apostólico de Inírida)是哥倫比亞一個羅馬天主教宗座代牧區,直屬教廷。1996年11月30日成立。 代牧區位於瓜伊尼亞省,教座位於首府伊尼里達。2010年有教友10,200人(佔轄區總人口34.0%)、五個堂區、十三名司鐸。現任宗座代牧為何塞利托·卡莱诺·奎诺内兹,領 Paria in Proconsolare教區銜。.
天主教弗拉斯卡蒂羅馬城郊教區
天主教弗拉斯卡蒂羅馬城郊教區(Sede suburbicaria di Frascati、拉丁語:Dioecesis Tusculana)或以拉丁文的音譯稱為塔斯卡盧姆羅馬城郊教區,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羅馬城郊教區。 2011年,有118,000名教友,估轄區總人口96.7%,有23個堂區、162名司鐸、1名終身執事、188名修士、542名修女。 該教區除了有管理教務的正權主教外,也供一名主教級樞機作為領銜教區。後者只有在名義上以教區名稱作為頭銜,但是並沒有實質的教區管理權。現任主教為拉菲爾·馬蒂內利,現任領銜主教級樞機為塔爾齊西奧·貝爾托內樞機。.
天主教米圖宗座代牧區
天主教米圖宗座代牧區(Vicariatus Apostolicus Mituensis、Vicariato Apostólico de Mitú)是哥倫比亞一個羅馬天主教宗座代牧區,直屬教廷。 1949年6月9日成立宗座監牧區,1989年6月19日升為代牧區,稱米圖-伊尼里達宗座代牧區。1996年11月30日易名至今。 代牧區位於沃佩斯省,教座位於首府米圖。2010年有教友23,300人(佔轄區總人口70.3%)、九個堂區、十四名司鐸。現任宗座代牧為梅达尔多·德耶稣斯·赫瑙·德里奥,領Casæ medianæ教區銜。.
天主教瓜比宗座代牧區
天主教瓜比宗座代牧區(Vicariatus Apostolicus Guapiensis、Vicariato Apostólico de Guapi)是哥倫比亞一個羅馬天主教宗座代牧區,直屬教廷。1954年4月5日成立宗座監牧區,2001年1月23日升為代牧區。 代牧區包括 考卡省西部和納里尼奧省北部,教座位於瓜比。2010年有教友128,000人(佔轄區總人口97.0%)、五個堂區、十二名司鐸。現任宗座代牧為卡洛斯·阿尔波特·卡莱阿·马丁内兹,領Severiana教區銜。.
天主教青岛教区
青岛教区(Dioecesis Zimtaovensis)是罗马天主教在中国青岛市设立的一个教区,也是现时山东省境域内的9个天主教教区之一。.
查看 領銜主教和天主教青岛教区
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列表
天主教香港教區最初本屬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管轄範圍;由於教廷傳信部為了擺脫葡萄牙保教權干預教會事務,因此教廷於1841年4月22日宣布把香港島及其周圍六里地方脫離天主教澳門教區管轄範圍而成立宗座監牧區——香港監牧區,並委任教廷傳信部駐澳門代表若瑟神父為首任宗座監牧。1874年11月7日,天主教香港監牧區被升格為香港代牧區,其管轄範圍也擴至廣東省的新安縣、归善县及海豐縣;同時委任高神父為首任宗座代牧。及至1946年,教廷把香港代牧區升格為一個聖統制主教區,成為現時的天主教香港教區;同日,香港代牧區第四任宗座代牧恩理覺被委任為首任天主教香港教區正權主教。 在天主教教義上,宗座監牧是由一名神父擔任管理宗座監牧區的最高負責人,而宗座監牧區是直屬於教廷傳信部的一個最雛型的傳教區;宗座代牧是由一名領銜主教擔任宗座代牧區的首牧,而宗座代牧區和宗座監牧區一樣都是由直屬於教廷傳信部。正權主教是天主教教區的首牧外,也被視為宗徒繼承的傳遞者,由聖神(Holy Spirit)挑選並透過人類即教宗在適當時委任,因而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主教也不例外。被委任的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都是作為基督及教宗委派於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代表;他除了在教宗職權的領導下負責分擔天主教香港教區的職責外,還需負責牧靈及慈善等工作。 現時,天主教香港教區的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合共52個堂區;而現任天主教香港教區正權主教為楊鳴章。至目前為止,胡振中、陳日君以及湯漢均在出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時被教宗擢升為樞機。下列為天主教香港教區歷任首牧列表。.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列表
天主教澳門教區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於1576年1月26日頒發詔書成立。在此以前賈耐勞已經以天主教尼西亞教區領銜主教身份在澳門服務,他此後服務到1581年,故成為天主教澳門教區首任正權主教;而現任天主教澳門教區正權主教為李斌生。 在教義上,世界各地的主教都是被視為宗徒繼承的傳遞者,由聖神(Holy Spirit)挑選並透過人類即教宗在適當時委任,因而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也不例外。被委任的天主教澳門教區正權主教是作為基督及教宗委派於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代表(vicar);他除了在教宗職權的領導下負責分擔天主教澳門教區的職責外,還需負責牧靈及慈善等工作。 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管轄範圍在成立初期包括整個中國、日本、香港、朝鮮半島及鄰近島嶼;及後由於傳教工作的發展及實際需要,教廷成立了不少於600個天主教教區。現時,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管轄範圍只局限於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共有6個堂區及3個準堂區。 至目前為止,沒有一名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在任內被擢升為總主教或樞機;而德維智羅斯及高若瑟則在因擢升為總主教而離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一職。下列為天主教澳門教區歷任主教列表。.
天主教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
天主教慕尼黑-弗賴辛總教區(Erzbistum München und Freising;Archidioecesis Monacensis et Frisingensis)是羅馬天主教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設立的一個總教區,主教座堂目前設在聖母主教座堂,過去曾經在弗賴辛設主教座堂。.
宗座代牧區
宗座代牧區(簡稱代牧區)是天主教會的一種教務管轄機構,設立於尚不足以達到成立教區資格的傳教地區。其本質上是臨時的,雖然有可能持續一個世紀甚至更久。它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足夠數量的天主教徒,以能成立一個正式的教區。 宗座代牧區由宗座代牧(Vicario Apostolico)領導,通常由一個領銜主教擔任。根據天主教法典的規定,宗座代牧區直接置於教宗的管轄之下,並透過一位代表或「代牧者」(Vicar)來執行教宗管理教務的權力。教宗可任命一位鄰近教區的主教兼任、或委託一位神職人員專責擔任宗座代牧。.
查看 領銜主教和宗座代牧區
宗座署理
宗座署理是天主教的地區教會的職務名稱,負責以教宗名義照管由於特殊原因或當地教會規格不足因而未經由教宗成為教區的宗座署理區。 ;或是在教區教座缺出時,在選出新主教前的代管者;以及少部分情下該教區主教無法行使牧職代替照理者。.
查看 領銜主教和宗座署理
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
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樞機(ബസേലിയോസ് കര്ദ്ദിനാള് ക്ലിമ്മീസ്,)或加上其姓氏稱呼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樞機,是印度叙利亚-玛兰卡礼天主教会的大總主教(Major Archbishop)亦即該教會的領袖,2012年或教宗本篤十六世拔擢為樞機,領聖額我略七世堂(S.)銜。他也是玛兰卡礼教会首位獲得樞機頭銜者。此外他也在教廷的東方教會部和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供職。2014年2月他被推舉為印度天主教主教會議的主席。.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查看 領銜主教和主教
亞歷山大港牧首
亞歷山大港牧首,是亞歷山大港宗主教(Patriarch of Alexandria)的通稱,是羅馬帝國時期埃及亞歷山大港教區的總領袖。在罗马教宗称教宗前,亞歷山大港主教曾有教宗头衔。罗马的宗主教的教宗头衔并不剥夺亞歷山大港主教的教宗头衔。现在有四人称亞歷山大港宗主教头衔。四者都承认公元460年前亞歷山大港宗主教的宗徒继承(apostolic succession)。根据教会传统,亞歷山大港宗主教区于公元42年由马可建立。.
查看 領銜主教和亞歷山大港牧首
廉洙政
廉洙政(염수정;;聖名安德肋),是天主教首爾總教區現任總主教,同時也兼任位於北韓的平壤教區宗座署理。他在2012年5月10日由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接下屆齡退休的前任鄭鎮奭樞機的總主教職務,在此之前他也以輔理主教的身分服務該教區。2014年2月22日廉洙政在羅馬由教宗方濟各拔擢為樞機。.
查看 領銜主教和廉洙政
伯多祿·博里
伯多祿·博里(Pierre-Rose-Ursule Dumoulin-Borie,)是一位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属于巴黎外方传教会。他是一位天主教圣人,1988年与其他越南殉道聖人一同列圣。.
查看 領銜主教和伯多祿·博里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簡稱梵二大公會議、梵二會議、梵二,又稱紐曼會議,是天主教會第21次大公會議,也是距今最近召開的一次大公會議,於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9月14日由次任教宗保祿六世結束。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是天主教會歷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起初,人們以為它是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續會,但後来羅馬教廷作出了澄清了:它將是另一次新的大公會議,取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在1959年6月29日所颁布的《忝登伯鐸寶座》通谕中,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指出此次大公會議的目標將會是:「發揚聖道、整頓教化、革新纪律」。 本次會議最其重要的結果,即是認同被傳教國之傳統可以與天主教、基督教相容,且可以互相援引,令使爭議三百多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畫下句點,並且將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予以尊重。.
羅馬城郊教區
羅馬城郊教區(Sede suburbicaria)指的是七個鄰近羅馬教區的天主教會教區,此七教區被做為天主教樞機的最高級別「主教級樞機」的領銜教區。.
查看 領銜主教和羅馬城郊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Одесько екзархат) 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基輔-加里奇大總教區。是世界上五个天主教總主教代牧督教區之一。 教區成立於2003年7月28日,範圍包括烏克蘭南部諸州,成立時叫作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2010年有教友93,300人、五十個堂區、五十六名司鐸。2014年2月13日自克里米亞地區成立新的督教區, 而原先的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就改名為敖德薩督教區。 現任督主教為麥凱悠·布賓尼(Mykhaylo Bubniy)。作為總主教代牧督主教他的身分是代表基輔-加里奇大總主教治理該督教區,職位類似於拉丁禮教會的宗座代牧只是其代表的是基輔-加里奇大總主教,在其他東儀天主教會中亦有宗座督主教的職務存在,此為東方禮天主教以及東正教的神職人員頭銜。在東儀天主教此職在理論上可由神父擔任,不過布賓尼主教經由被任命為領銜主教的模式而被按立為主教的身分。.
聖若望·瑪利亞·維雅納個人宗座署理區
聖若望·瑪利亞·維雅納個人宗座署理區(Administratio Apostolica Personalis Sancti Ioannis Mariae Vianney、Administração Apostólica Pessoal São João Maria Vianney)是巴西一個羅馬天主教個人宗座署理區,直屬聖座。也是唯一一個同類型的教會行政體系,也是唯一一個專為服務奉行脫利騰彌撒團體而設的教會轄區。名稱中的「個人」是指轄管是以成員為導向,而非以地緣為導向。就此層面的類似體系還有以軍中服役的天主教徒為對象的軍中教長區,或是特別主教轄區。.
領銜堂區
銜堂區(Titulus cardinalitius)是被分配給一位司鐸級樞機,使之在名義上擔任這個堂區的主任司鐸(或稱“本堂神父”)之從屬於羅馬教區的堂區,部分會被分配給執事級樞機,因而轉變成領銜執事區。.
查看 領銜主教和領銜堂區
軍中教長區
軍中教長區(military ordinariate)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種教會治理體系。是為了負責軍中的天主教信徒的宗教上的需求而建立的一種不以地區而是以各國軍隊為指向的管理體系。 1986年前他們被稱做軍中代牧區,也翻譯作隨營總監督區。如同宗座代牧區是由教宗選任一名主教擔任此軍中機構的代理牧者,在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中軍中代牧區的議題也被納入〈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中。。1986年4月2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發的宗座憲令《軍人之牧靈》(Spirituali Militum Curae)中對於軍中的信徒之信仰需求的機構的安排變得更加完善。因而,軍中代牧區得以成為正式的軍中教長區。 繼而成立一種由一位主教管理的非地區性質的管理單位,早先管理這些軍中教長區的主教大多會有一個已經不存在的教區作為領銜,近日則改以所管理的教長區作為主教頭銜。這些主教或總主教也可能會由另一個教區的主教兼任。因此為了分擔教務該主教也可能派遣一名神父或輔理主教專門負責此間事務。雖然在分類上都是軍事教長區,但隨著各國軍事教長區成立時的情形的不同,因此有些軍事教長區有教區或主教區的稱呼,如美國的軍中服務總教區。.
查看 領銜主教和軍中教長區
輔理主教
輔理主教是天主教的職稱,指的是一個教區若因教務繁忙或正權主教的個人因素,在獲得教宗同意並下達任命詔書後,另外再選立的一個或多個主教,以便於輔佐正權主教處理教務,以及其他主教負責的禮儀。此外輔理主教必須被賦予副主教或至少主教代理人的職位。.
查看 領銜主教和輔理主教
辛海棉
辛海棉樞機(Cardinal Jaime Lachica Sin,),天主教樞機和前天主教馬尼拉總教區總主教。他被認為是菲律賓的兩次社會運動-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人民力量革命」的精神領袖。 他是第三位由當地人担任的菲律宾馬尼拉总主教。在很多个世纪以来,这一职务一直由西班牙、美国和爱尔兰人担当。他在2003年9月15日辭去馬尼拉總主教的職務,由高登西奧·羅薩萊斯 接任。 2005年6月21日上午6時15分,辛海棉樞機因肾衰竭逝世,享壽76岁。.
查看 領銜主教和辛海棉
蔡浩偉
蔡浩偉(Javier Echevarría Rodríguez,)主教,是天主教主教及俗世社團主業會的第三任監督。蔡浩偉是他另取的中文名稱,其西班牙名字直翻為賈維爾·埃切維里亞·羅德里格斯。他曾經在主業會創始者施禮華神父身邊協助會務二十五年,並擔任前任監督歐華路主教十九年任期中的總秘書長一職。 在羅馬教廷的職務上面他在冊封聖人部與宗座最高法院均有供職。.
查看 領銜主教和蔡浩偉
自治監督區
自治監督區(拉丁語:Praelatura Territorialis)是天主教地區教會的一種形式。 作為自治監督區該地區的教會直屬於教宗而非教區主教。如同教區由主教管理般,自治監督區是由教宗任命的神職人員擔任監督負責管理一個地區的教會。.
查看 領銜主教和自治監督區
推雅推喇
推雅推喇(Thyateira,Thyatira)是现代土耳其城市阿克希萨尔(“白色城堡”)的古代名称。它座落在土耳其的西部,伊斯坦布尔以南,差不多在雅典以东,距离地中海大约有50英里。.
查看 領銜主教和推雅推喇
樞機
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由教宗親自任命,是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於教宗的職位,因而常被外界視為「教會親王」。該職通常由具主教銜的神職人員出任,他們通常也是重要教區的正權主教、或是聖座重要部門的首長。 樞機的拉丁文原名為「cardo」(英文對應詞為「cardinal」),有鉸鏈、樞紐、重要的意思。另一字源為「incardinare」。樞機們組成樞機團,當教宗職務出缺時,只有樞機團有權選舉下一任教宗,傳統上教宗也由樞機中選出。領樞機職的人本身很多是主教,因穿紅衣、戴紅帽,故在中文環境裡,經常被天主教外人士稱為紅衣主教。.
查看 領銜主教和樞機
歐華路
歐華路(Álvaro del Portillo,)主教,為一名出身於西班牙的天主教主教及主業會創始者施禮華蒙席的首位繼承者及主業會首任監督。他在成為神職人員前是名工程師。歐華路是主業會在中文刊物中所使用的中文名稱,其原名可翻譯為阿爾瓦羅·德·波蒂略,如加上母姓則為阿爾瓦羅·德爾·波蒂略·y·迭斯·德·蘇拉樂(Álvaro del Portillo y Diez de Sollano)。他是最早受主業會培訓神學而成為神父的三人中的其中一位,也以助理及聽告解的神父的身分協助施禮華多年。在施禮華神父辭世後他則擔起主業會的管理者一職,並見證主業會從俗世團體獲得個人監督區的身分並擔任首任監督。 在2012年6月28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將他列為可敬者,開啟他的封聖手續。2013年教宗方濟各批示承認了一項關於他的奇蹟事件,這表示他的宣福案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查看 領銜主教和歐華路
成世光
成世光,(Paul Cheng Shi-guang,Ch'eng Shih-kuang,),天主教會主教。1915年9月15日生于山西省孝义市,1943年6月29日晋铎,1960年5月3日任台湾台北总教区辅理主教領銜Uccula教區主教,1960年7月25日祝圣为主教,1957年,接任台中市衛道中學校長,1966年6月7日任台南教区主教,曾於1969年到1970年兼任嘉义教区署理主教。1990年12月3日荣休,由台中主顧傳教修女會照料晚年。2012年8月23日逝世於台中榮民總醫院,享壽97歲。.
查看 領銜主教和成世光
方濟各 (教宗)
方濟各(Franciscus;Francesco;Francisco;)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本名豪爾赫·馬里奥·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耶穌會會士,義大利裔阿根廷人,能說流利的拉丁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德語。1958年加入耶穌會,1969年成為神父,1997年擔任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並在2001年由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他在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成為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也是繼額我略三世後1282年以來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
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列表
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Latin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或稱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是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天主教拉丁禮教會的宗主教。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與東儀天主教會的宗主教不同,他們是由教宗直接任命,而不是先由個東方禮天主教教會的總主教和主教選舉產生後,再由教宗任命。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是領銜性質,並沒有宗主教之實權。而實際負責牧養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稱的伊斯坦堡),是由1742年4月15日成立的伊斯坦堡宗座代牧區負責。宗主教在1964年職位被廢除。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與君士坦丁堡牧首不是同一個人,後者是東正教君士坦丁堡正教會的名義上地位最高的神職人員。.
曾建次
曾建次(Bishop John Baptist Tseng Chien-tsi,())罗马天主教主教 1942年12月11日生于台湾省台东县知本,1972年3月21日台东知本天主堂晋铎,1998年6月24日当选花蓮教區辅理主教 领突尼西亞Episcopus sululitanus衔,1998年8月29日在台东祝圣主教。 本身為臺灣卑南族人,族名Dangalo Kingzi,致力於母語傳統文化保存推廣。.
查看 領銜主教和曾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