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韩先楚

指数 韩先楚

韩先楚(),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著名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韩先楚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供职于徐海东之红二十五军,参与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和长征,曾以半年时间从营长提升到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688团副团长、689团团长、新3旅旅长,参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国共内战时期,任东野三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军长,参与临江战役、东北夏秋冬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朝鲜战争,有“旋风司令”之美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的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74 关系: 南昌谈话叶飞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军区大決戰天讎姚居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中央军委办公会议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司令员年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东北人民解放军东方 (2011年电视剧)七道江会议平型关战役廖志高刘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八一勋章 (1955年)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王良恩福建行政长官列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红安县...独立自由勋章韩姓革命委员会 (文革)解放勋章黄冈市辽沈战役郑位三赵基梅關國煊锦州战役 (1948年)臨江戰役李作鹏杨得志毛泽东之死温井战斗清川江戰役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海南島戰役晋东南1938年战役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71年毛泽东南巡828宾馆 扩展索引 (24 更多) »

南昌谈话

南昌谈话,指1971年毛泽东南巡期间,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集南京军区兼江苏省负责人许世友、福州军区兼福建省负责人韩先楚、江西省负责人程世清进行的两次谈话。.

新!!: 韩先楚和南昌谈话 · 查看更多 »

叶飞

叶飞,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福建省南安县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一个华侨小商人家庭,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 (Sixto Mercado Tiongco)。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之一,也是唯一一位由海外归国的高级将领。 叶飞早年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后被派到闽东苏区,领导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指挥金门战役但遭败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新!!: 韩先楚和叶飞 · 查看更多 »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1991年上映于中国大陆的战争片,导演李俊、杨光远、韦廉、景慕逵、翟俊杰,主演古月、苏林、赵恒多、吴志远、孙海英、姚居德。 该片是《大决战》系列电影之一,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被誉为战争史诗片。.

新!!: 韩先楚和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 查看更多 »

大军区

大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曾经存在的一级组织军事组织。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设置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和兰州军区等七大军区。2016年1月,七大军区编制正式撤销;2月1日,改组成立五大战区。.

新!!: 韩先楚和大军区 · 查看更多 »

大決戰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于1980年代中期開始拍摄的关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系列電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電影的合稱,影片於1990年代初期方始殺青,并於1991年上映。.

新!!: 韩先楚和大決戰 · 查看更多 »

天讎

《天讎——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英文著作文革紀實長篇小說,作者凌耿以紅衛兵(「廈八中」頭目)第一人稱紀錄,詳實寫出文革初期(1966年—1968年)經過,包括:福建紅衛兵鬥爭省黨委韓先楚、全中國9次紅衛兵「大串聯」、波希米亞式的浪漫到北京謁見毛主席,天安門廣場百萬人頭鑽動、一片紅(毛語錄)盛大熱烈場面、批鬥王光美(清華大學紅衛兵主鬥,廈門第八中學「紅衛兵829公社」至北京助鬥)、數百名不同派系紅衛兵持械武鬥廝殺殘忍場面、最後18歲女友「梅梅」擔任戰場護士卻不幸中彈身亡,導致18歲的凌耿萬念俱灰跳海游泳至金門大擔島,投奔台灣成為當年國民黨樣板宣傳人物…… 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當年皆推薦此部小說。最初發表時,為單篇英文文章"The Making of a Red Guard",由《紐約時報》於1970年發表,隨後於1972年發表"The Revenge of Heaven:Journal of a young Chinese."與中文譯本是香港新境傳播出版發行的天讎,譯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劉昆生和丁廣馨。.

新!!: 韩先楚和天讎 · 查看更多 »

姚居德

姚居德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县,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知名影视演员、配音演员,代表作有《长征》、《延安颂》、《开国领袖毛泽东》、《解放》。.

新!!: 韩先楚和姚居德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是1954年至1975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军事咨议机关。.

新!!: 韩先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于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在上海舉行,有29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火车头体协共31个代表团的8943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國家副主席烏蘭夫、萬里、彭沖、朱學範、阿沛·阿旺晉美、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賽福鼎、周谷城、韓先楚、黃華、劉瀾濤、程子華、王昆侖、董其武、陳再道、包爾漢、費孝通、屈武、上海市市長汪道涵等出席在江灣體育場舉行的開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亦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新!!: 韩先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以下以姓氏的汉语拼音首字母顺序(同字母按政治排名)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副国家级官员)的姓名(正国级领导人加粗)、性别(缺省为男性)、民族(缺省为汉族)、政治面貌(缺省为中共党员)、正副国家级职务(国家级正职加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新!!: 韩先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在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之下设立的负责军委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自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曾三次设立 。.

新!!: 韩先楚和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通称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总称。实际上包括以下两个机构:.

新!!: 韩先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在朝鮮戰爭中参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总称。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名义上是志愿,实际上是以解放军完整建制参加战斗,其下属部队均保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和番号。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威胁美韩不得越过三八线,韩国国军依然于1950年10月1日越过了三八线,美军在聯合國通過決議後也于10月9日攻入北方,至19日已攻下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秘密参加朝鲜战争。志愿军参战后,迅速击退了已接近鸭绿江的美军,使战线在开战一年后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苏联首先主张停火而中、美均表赞同,但停战谈判多次中斷。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后宣告停战。1958年,结束使命的志愿军部队撤离朝鲜,归国返回原来的编制和驻地。.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列举了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序列。.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司令员年表

本表列出1955年至2016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司令员。.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司令员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负责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海南等5个省级行政区内陆、海、空军部队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机关驻广州市。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 。.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简称解放军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等军事学府,1950年10月30日在南京创建,前身是华东军大和华北军大。首任院长为刘伯承,后兼政委。南京军事学院建在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和国防部旧址上(今南京市黄埔路二号大院内,属南京军区办公区)。1985年12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有的七个大军区之一,範圍包括甘肅、青海、陝西、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軍區有快速反應部隊和第21集團軍、第47集團軍、新疆軍區、2個武裝警察師。據估計下轄兵力約28萬人。 兰州军区的使命为代管西藏自治區的阿里地区,负责与印度在西线的作战,負責鎮守中国西北面的防線。并负责新疆的农垦,战时维护新疆和西北地区统一。.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撤销的一个大军区,于1956年4月成立,下辖福建省军区、江西省军区。1985年合并入南京军区。 福州军区政治部下辖前锋歌舞团。.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由1945年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骨干,在东北三省发展组建而成。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在1949年3月11日改称为第四野战军。1955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所部转隶广州军区。.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1985年编成。原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1054部队,现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5631部队。隶属北部战区陆军,军部驻地辽宁省锦州市。.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俗稱陸軍番號,旨在列举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各部的编制序列沿革及各时期变化。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军的番号排列数目为70个军。1948年11月至1952年10月,共组建67个军。第五十六军、五十七军、五十九军一直没有组建过。后经历次改编,现有13个集团军。.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经存在的军事工作机关,成立于1954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中央軍事委員會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情报、通信、军训、军务、动员、装备、机要、测绘、外事、管理以及各兵种业务部门。中央军委有关军队的调动指挥是通过总参来执行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拟订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和实施各军种、战区的作战行动;拟订和组织实施人民武装力量建设计划,掌握军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装备计划和行政管理事务。2016年1月被撤销,改组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附各委员会名单。 本次全会共有来自46个单位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662人,正式代表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人士代表75人。.

新!!: 韩先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常设机关,自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曾两次设立。.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简称中共福建省委)成立于1952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省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福建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福建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福建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现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是于伟国。.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195名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於1977年8月12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了201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於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了210名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170名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任期为1956年至1969年,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在任期内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等决议。.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97名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73名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隨後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增選25名中央候補委員。.

新!!: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位于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自1945年成军,至1948年底,通过三年的战争,攻占中国东北全境,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部队最早可追溯至,1945年9、10月间,由当地游击队和进入东北的关内解放区部队整合而成的东北人民自卫军。1946年1月,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部,为一个总部领导。1948年3月后,将中华民国政府在东北的控制区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数座孤城。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75万人。其中东北野战军54个师75万人,包括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同年8月,东北野战军设立了独立的领导机关。9月12日,开始辽沈战役。最终,东北人民解放军击败中华民国国军在东北境内的大部分部队,占领了东北全境。其后,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内作战,于1949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军区则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大军区之一,后演变为沈阳军区、内蒙古军区。.

新!!: 韩先楚和东北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东方 (2011年电视剧)

《东方》是一部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2009年9月28日在烟台开机,到海内外共16个城市取景,历时136天,使用群众演员30000多人次(有名姓演员564人),2010年2月10日在圣彼得堡正式杀青。2011年3月22日至4月10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率先播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的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全国重点献礼剧目之一。.

新!!: 韩先楚和东方 (2011年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七道江会议

七道江会议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初期,于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间,辽东军区党委在七道江“通明炭矿”办公室召开的扩大会议。在陈云的力主下,部队坚守最后的南满根据地,进而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战局。 今在会议原址建有白山市七道江会议纪念馆,以纪念此次会议。.

新!!: 韩先楚和七道江会议 · 查看更多 »

平型关战役

平型關战役,或稱平型關战斗,是對日抗戰期間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中的一场战役,由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所領導,历时一个月(从当年9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中国方面投入兵力11个军共计十余万,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屬中等规模战役。 中國大陸所稱平型關大捷或乔沟伏击战或蔡家峪伏擊戰,指该战役的第18集团军第115師林彪部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配合国军作战,為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段小插曲。中共戰史普遍未提及國軍戰況與死傷人數,僅稱「九月二十五日……以劣势装备获得「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余具、步枪1000余支、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械的战果……」 平型关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守土抗战”。也曾作过一次较大的主动出击计划,策划以3个师的兵力,出长城合围日军,歼灭日军于关外,缓解平型关正面防御的紧张局势,以巩固内长城的基本防线。即计划由晋绥军71师、新编第2师以8个团兵力西北出擊,八路军第115师以4个团東南出擊。关内守军誘引日軍第5師團主力從當面來攻,出关的3个师從兩翼合圍日军。1937年9月24日,阎锡山以第6集团军名义下达“25日平型关出击计划”,115师于喬溝伏擊了相向而行,于数小时内先后抵达的日軍武装押运汽车队和輜重隊两部,击毙两部中佐指挥官,日军辎重队7人幸存。中共史称平型關大捷。 平型关战役本身是完全失败的,乔沟伏击战也未確實阻斷日本軍。.

新!!: 韩先楚和平型关战役 · 查看更多 »

廖志高

廖志高(),四川省冕宁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干部。.

新!!: 韩先楚和廖志高 · 查看更多 »

刘震

刘震,原名刘幼安,湖北孝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红军时期,刘震历任红二十五军战士、连指导员,224团1营政委,红十五军团第75师225团政委,73师政委,75师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688团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八路军第二纵队第344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新!!: 韩先楚和刘震 · 查看更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之一,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国家级副职)。.

新!!: 韩先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查看更多 »

八一勋章 (1955年)

八一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一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八一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八一勋章、二级八一勋章和三级八一勋章,另设有八一奖章。以奖励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新!!: 韩先楚和八一勋章 (1955年)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韩先楚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

115師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1937年8月25日由紅一方面軍改編成,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獨立團、隨營學校,初期師長為林彪,副師長兼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蕭華,參謀處長王秉璋。对日著名战例是在1937年9月配合國民革命軍友军在平型關伏击日军辎重队,即平型关战斗。.

新!!: 韩先楚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 · 查看更多 »

王良恩

王良恩()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王良恩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1981年5月6日。.

新!!: 韩先楚和王良恩 · 查看更多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本表列出历代福建地区历任主要行政长官或相当官员。.

新!!: 韩先楚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83年至1988年。期間,共召開五次全体會議。.

新!!: 韩先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6月18日选出。共有?名组成人员,其中委员长1名,副委员长20名,秘书长1名,委员132名。任期由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期間共召開?次會議。常委會组成情况如下:.

新!!: 韩先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2978人,任期從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

新!!: 韩先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共有2885人,任期由1975年1月至1978年2月。 1970年3月13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由周恩來草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的決定》及關於四屆人大代表名額分配問題的兩個協商方案。會上,對《決定》和兩個協商方案作了說明。次日,致信毛澤東、林彪,報告政治局商議情況,並提出:代表中非中國共產黨黨員者不應少於百分之四十,愛國人士不應少於一百人,洛甫、稼祥等均需安排。同日,毛澤東批示:同意中央的部署。林彪批示:完全同意主席批示。.

新!!: 韩先楚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红安县

红安县在中国湖北省东北部,是黄冈市所辖的一个县。面积为1673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65万人。 红安县原名黄安县,与麻城市同为黄麻起义的起义地点,是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中共建国后为表彰其在共产革命战争中作出的贡献而改名为红安县,寓意“鲜血染红的土地”,红安县在战争年代共出现超过14万的中共烈士,现红安烈士陵园的烈士墙上刻着烈士的名字。 红安县境内交通发达,沪蓉高速、竹麻高速从境内穿过,麻武铁路经过红安西站连接京广线,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80公里,车程1小时。 红安县因其在战争中出现的223位中共将军,被称作“中国第一将军县”。.

新!!: 韩先楚和红安县 · 查看更多 »

独立自由勋章

立自由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二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另设有独立自由奖章。以奖励抗日战争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人员。.

新!!: 韩先楚和独立自由勋章 · 查看更多 »

韩姓

韓姓是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5。韓姓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的河南、陝西、山西、甘肅、河北、遼寧等省,中國南方則以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為主。此外在朝鮮半島也有廣泛分布。.

新!!: 韩先楚和韩姓 · 查看更多 »

革命委员会 (文革)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政权和部分中央部门的组织形式,简称革委会。.

新!!: 韩先楚和革命委员会 (文革) · 查看更多 »

解放勋章

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三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和参与起义的原中华民国国军人员。 解放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另设有解放奖章。以奖励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和直接领导中华民国国军起义的原国军人员。.

新!!: 韩先楚和解放勋章 · 查看更多 »

黄冈市

冈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京九铁路纵贯全市,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不到一小时车程。 除此以外,黄冈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人文传统,包括东坡赤壁、五祖弘忍、程颐和程颢兄弟、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的李时珍等等,20世纪则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领域声名卓著的人物,如胡风、熊十力、黄侃、汤用彤、闻一多、李四光、徐复观、殷海光、汤佩松、彭桓武、王亚南、朱邦复等等。.

新!!: 韩先楚和黄冈市 · 查看更多 »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國國民黨称之为遼西--会战,又作遼瀋會戰。 中共將領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中國東北地区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中華民國國軍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衛立煌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部、旅部團部不計,共47.2万人,并攻占了东北全境。东北人民解放军获得完全胜利,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新!!: 韩先楚和辽沈战役 · 查看更多 »

郑位三

郑位三(),原名郑植槐,湖北红安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郑位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和人民委员会代理委员长、鄂东北道委书记兼鄂东北游击总司令、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豫陕特委书记等职,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特委书记、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48年后因病长期休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委员。.

新!!: 韩先楚和郑位三 · 查看更多 »

赵基梅

赵基梅()湖北麻城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新!!: 韩先楚和赵基梅 · 查看更多 »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新!!: 韩先楚和關國煊 · 查看更多 »

锦州战役 (1948年)

錦州之戰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軍之間的一場戰役,它是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份。.

新!!: 韩先楚和锦州战役 (1948年) · 查看更多 »

臨江戰役

臨江戰役,中国共产党和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稱之为四保臨江,或经常与其配合的北满军事行动并称“三下江南、四保臨江”。1946年11月國共內戰期間,陳雲等領導長白山區的東北民主聯軍堅守南滿根據地,對國民革命軍進行機動作戰,破坏杜聿明的“先南後北,南攻北守”戰略。.

新!!: 韩先楚和臨江戰役 · 查看更多 »

李作鹏

李作鹏(),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於文化大革命时期担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并在1969年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3年,因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其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2009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壽95歲。.

新!!: 韩先楚和李作鹏 · 查看更多 »

杨得志

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湖南株洲市株洲县南阳桥乡)的一个小山村。1928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加湘南起义。历任红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红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一师一团团长,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师副师长,红2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344旅代旅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新!!: 韩先楚和杨得志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之死

毛泽东,1976年9月9日逝于北京,享年82岁。 1976年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公布消息称:“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毛泽东是继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后,第三位于1976年去世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新!!: 韩先楚和毛泽东之死 · 查看更多 »

温井战斗

溫井戰鬥,或稱溫井里戰鬥(),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韓戰當中最早參加的戰役之一,發生於1950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之間,地點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雲山郡的溫井里及其周邊區域。溫井之戰也是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初期的一場主要事件,志願軍第40軍(今第40集团军)在此戰當中,為了阻止聯合國軍進逼中國邊境的鴨綠江,而實施了一系列的伏擊行動,重創了大韓民國陸軍的第2軍及其,美國第八軍團的右翼也因此遭到破壞。.

新!!: 韩先楚和温井战斗 · 查看更多 »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亦稱為清川戰役或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戰役西线東线是長津湖戰役。(Battle of the Ch'ongch'on River),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在中國對聯合國部隊的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之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實施聖誕節回家攻勢,結束朝鮮的衝突。預計這一反應,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計劃對推進的聯合國部隊進行一系列的反擊,稱為“第二次戰役”。從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國第13兵團及其下轄的幾個軍級單位在沿清川江河谷里的一系列突襲戰鬥中打敗了美國第八軍團,迫使聯合國軍撤離三八線以北地區。.

新!!: 韩先楚和清川江戰役 · 查看更多 »

朝鲜战争军队列表

这里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暂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前信息。.

新!!: 韩先楚和朝鲜战争军队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南島戰役

海南島戰役是1950年3月到5月發生於雷州半岛至海南島的一場戰役。最终,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勝中華民國國軍,攻占整個海南島。.

新!!: 韩先楚和海南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晋东南1938年战役

晋东南1938年战役,中国称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一场战役。 1938年4月4日,日军分9路对晋东南的八路军发起进攻,历经长乐村战斗等战斗,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 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

新!!: 韩先楚和晋东南1938年战役 · 查看更多 »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其为八路军在最初时期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 1937年8月,八路军共下属:115师、120师、129师、后方总留守处。.

新!!: 韩先楚和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8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38年12月,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留守兵团。总兵力为156700人。.

新!!: 韩先楚和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0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400,000人。.

新!!: 韩先楚和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71年毛泽东南巡

1971年毛泽东南巡,指的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1971年8月15日至9月12日期间到南方巡视的事件。期间他收到消息指林彪之子林立果策划刺杀,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回到北京。 九届二中全会之后,林彪受到毛泽东冲击,但始终拒绝表态检讨。毛泽东为了敲山震虎,同时为林彪下台制造舆论,决定抛开中央,秘密南巡,在地方上散布对林彪的不满。毛泽东在南巡时,将林彪问题提高到了类似于刘少奇的“路线斗争”的程度,事实上将林彪与刘少奇的性质等同。.

新!!: 韩先楚和1971年毛泽东南巡 · 查看更多 »

828宾馆

828宾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市区以南30公里的银三角收费站附近,于1969年8月28日建成,故名“828”。 文革期间,毛泽东曾先后四次再此下榻。其中1971年的南巡中,在828宾馆1号楼召集南京军区兼江苏省负责人许世友、福州军区兼福建省负责人韩先楚、江西省负责人程世清等人进行了谈话。文革后,这里常常成为国家领导人视察江西时的驻地。 原宾馆大部分范围已改建为高尔夫球场。南昌市方面于2013年对1号楼进行了修缮,并辟为毛泽东故居。.

新!!: 韩先楚和828宾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韓先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