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未戰爭
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18日;)是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 「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文獻紀載上又稱乙未之役、乙未日軍征臺之役 、乙未之變,日本方面則有臺灣平定作戰()、臺灣平定、臺灣征討()等別稱。該戰爭是以臺灣為主要發生地的戰爭中規模最大的,當時以客家族群作戰最力。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P171,五南圖書公司,台北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誌》(靖臺事略),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均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另有数千日军感染霍乱等疾病而死,死者中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臺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鐘至正、張健豐著,《乙未戰爭研究—你所不知道的台灣保衛戰》,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年,第80-81頁。。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江彥震:(乙未戰爭客家再次展現義民精神),《客家雜誌》,2007年12月1日。.
查看 霧台抗日事件和乙未戰爭
魯凱族抗日事件
#重定向 霧台抗日事件.
霧台事件
#重定向 霧台抗日事件.
查看 霧台抗日事件和霧台事件
阿里港支廳
阿里港支廳是於臺灣日治時期附屬於阿緱廳下的政府單位,位階屬於「支廳出張所事務所辨務署郡市」,該支廳範圍為今的里港鄉、高樹鄉、鹽埔鄉和九如鄉。支廳以治所阿里港區的名稱命名,臺灣日治時期在此設置「憲兵屯所辦務支署」和「步兵分遣隊」,繼而設置「阿里港支廳」。 阿里港支廳於1920年(大正9年)改正地方制度時撤銷,下轄的阿里港區和土庫區併置成爲里港-庄-、鹽埔區改制為鹽埔-庄-、九塊厝區改制為九塊-庄-、東振新區與加蚋埔區合併為高樹-庄-,隸屬於新成立的高雄州屏東郡。 1914年(大正3年)不滿日本高壓政策的霧台等地民眾焚毀警察駐在所,殺阿里港支廳長脅田義一等11人,是為霧台抗日事件。.
查看 霧台抗日事件和阿里港支廳
亦称为 左村政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