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雷满

指数 雷满

雷满(),字秉仁,晚唐军阀,881年控制朗州及后来被设立为武贞军的邻近地区以立足,并被任为节度使直至901年过世。他以破坏性劫掠邻镇闻名。.

14 关系: 張瑰 (五代)徐彦若周岳郭禹闵勖邓处讷雷彦威雷彦恭陈儒 (唐朝)杜洪武平军节度使朱敬玫新五代史旧五代史

張瑰 (五代)

張瑰(《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是晚唐軍事人物。 唐朝末年擔任淮南将,受吕用之排挤,反叛高骈而投靠荆南陈儒。張瑰受命討伐朗州刺史雷满,結果张瑰反回兵殺陈儒,自称节度使,又杀监军朱敬玫。 887年,秦宗权遣赵德諲攻荆南。次年初,城陷,张瑰被杀。赵德諲留大将王建肇守荆南,自己撤回山南东道的大本营。.

新!!: 雷满和張瑰 (五代) · 查看更多 »

徐彦若

徐彦若(),字俞之,封齐国公,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新!!: 雷满和徐彦若 · 查看更多 »

周岳

周岳(),字峻昭,《新唐书》卷一百八十六晚唐军阀,886年 - 893年控制武安军(军部在今湖南长沙)。.

新!!: 雷满和周岳 · 查看更多 »

郭禹

成汭(),又名郭禹,山东青州人,唐末五代时任荆南节度使。 早年浪蕩,因醉酒杀人,遂落髮為僧,亡命天涯,改名“郭禹”。當時荆南遭兵禍,人口頓減。唐僖宗朝,投奔荆南节度使陈儒,被任命为裨校。淮南节度使高骈手下大将张瓌、韩师德因受吕用之排挤,投靠荆南,陈儒命他们討伐朗州刺史雷满,张瓌反回兵杀陈儒,自称节度使。张瓌对郭禹的勇武颇为忌惮,郭禹于是率千余人南奔归州,据城自称刺史,招徕流亡,勤加训练,拥有精兵三千人。 曾投降黄巢的原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垂涎荆南富庶,遣其弟秦宗言来攻,张瓌固守二年之久,城中死者相继,以至人相食,但秦宗言最终不能攻克,退兵。886年,秦宗权又命山南东道留后赵德諲包围江陵,张瓌向郭禹求救,郭禹与峡州刺史潘章联兵来援,赵德諲退走。887年十二月,赵德諲再次围攻江陵,城中力疲,复州长史陈璠斩张瓌出降。赵德諲破城后,尽掠城中财物,留下大将王建肇守城。888年四月,郭禹从归州出兵,先袭破清江,擒守将牟权,再攻江陵,击败王建肇,王建肇逃奔黔州,郭禹接管荊南。 郭禹恢复姓名为成汭,重用贤士贺隐,勤政爱民,招集流亡人士,减免赋税,養兵五萬人,稱雄一方。彦若有詩:“南海黄茅瘴,不死成和尚。” 后朝廷任成汭为荆南节度使,后又封检校太尉、中书令、上谷郡王。903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攻打驻守鄂州的武昌军节度使杜洪,杜洪求救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朱全忠通知成汭和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武贞军节度使雷彦威一同出兵相救。成汭不听掌书记李珽劝阻率舰队去鄂州想夺淮南的地盘,但未至鄂州,马殷、雷彦威就合兵攻取江陵,劫掠人财。成汭因此军心涣散,所率巨舰又被杨行密部将李神福烧毁,无家可归,投水自杀。除江陵被雷彦威占领外,夔、施、忠、万四州也被西川节度使王建兼并,成汭的基业毁于一旦。 成汭晚年,诸子因被成汭岳父所谮,都被成汭放逐,成汭因而绝嗣。906年夏,朱全忠上表称成汭死于国事,请唐哀帝在荆门为他立庙,获得批准。.

新!!: 雷满和郭禹 · 查看更多 »

闵勖

闵勖,一作闵顼(),字公谨,《新唐书》卷一百八十六中国唐朝末年军阀,882年—886年间起初作为湖南观察使控制湖南包括军府潭州在内的大部分,后为节度使。886年,被杀。.

新!!: 雷满和闵勖 · 查看更多 »

邓处讷

邓处讷(),字冲韫,中国唐朝末年军阀,景福二年(893年)起作为节度使掌控武安军直至乾宁元年(894年)被刘建锋败杀,后者夺取武安军。.

新!!: 雷满和邓处讷 · 查看更多 »

雷彦威

雷彦威(),中国唐朝末年军阀,在其父雷满于901年去世后作为节度使控制武贞军直至903年被弟弟雷彦恭推翻。.

新!!: 雷满和雷彦威 · 查看更多 »

雷彦恭

雷彦恭(),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初年军阀,903年-908年年间以节度使身份控制武贞军。.

新!!: 雷满和雷彦恭 · 查看更多 »

陈儒 (唐朝)

儒(),唐朝末年军阀,882年-885年统治荆南,其中绝大多数时期是以节度使的身份。.

新!!: 雷满和陈儒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杜洪

杜洪(),晚唐军阀,从光启二年(886年)起控制武昌,直至被杨行密击败俘虏并诛杀。.

新!!: 雷满和杜洪 · 查看更多 »

武平军节度使

武平軍节度使,简称武平军,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置武贞军节度使,治澧州,领澧州、朗州、溆州。雷满、雷彦威、雷彦恭父子兄弟割据。至五代開平二年(908年),馬殷派兵將節度使雷彦恭逐出朗州,隨後更名永順军節度使,改治朗州,遲至後梁龍德二年(922年),改稱武順军節度使。后梁灭亡后,楚国称臣于後唐。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二月,改稱武貞軍節度使。長興元年(931年)以前,改稱武平军节度使。五代十国时期,位于今日湖南一带,在馬楚覆灭后,收复楚国故地,是湖南地区藩镇的名称。951—963年间,共经历四任三姓节度使,后为宋朝兼并。末代节度使是年仅12岁的周保权。.

新!!: 雷满和武平军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朱敬玫

朱敬玫(),晚唐宦官,杀死荆南节度使段彦谟后,凭借手下精兵“忠勇军”实际控制荆南。但光启元年(885年),张瑰扣押朱敬玫任命的节度使陈儒,夺取荆南,杀死朱敬玫。.

新!!: 雷满和朱敬玫 · 查看更多 »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北宋歐陽脩撰,是唐代以後唯一私修正史。 尹洙与欧阳修打算合撰《新五代史》,但因史觀不同而作罷,尹洙后来独撰两卷的《五代春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成书,原名《五代史记》。因為私撰,故藏於家。脩卒,家人上呈於朝廷。 乾隆时,因薛居正《舊五代史》列為正史,歐史改稱《新五代史》。共七十四卷,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三卷。記載自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歷史。 《新五代史》撰寫時,增加了《舊五代史》所未能見到的史料,如《五代會要》、《五代史補》、《五代史闕文》、《唐餘錄》、《九國志》等,因此《新五代史》在《舊五代史》的基礎上更加詳實。如王景仁、郭崇韜、安重誨、李茂貞、孔謙、王彦章、段凝、趙在禮、范延光、盧文紀、馬胤孫、姚顗、崔税、吕琦、楊渥等傳內容都有補強。但《新五代史》對舊“志”部分大加繁削,則不足為訓,故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

新!!: 雷满和新五代史 · 查看更多 »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概称《五代史》。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晉涵等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等文獻中輯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輯本。.

新!!: 雷满和旧五代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