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 关系: 南極龍屬,叉龍科,尼日爾龍屬,亞馬遜龍屬,伊斯的利亞龍屬,德曼達龍屬,利邁河龍屬,簡棘龍屬,諾普喬椎龍屬,鴨嘴龍類的食性與進食方式,鷲龍屬 (蜥腳下目),薩帕拉龍屬,重龍屬,雷尤守龍屬,雷巴齊斯龍屬,Rebbachisauridae,恐龙,梁龍屬,梁龍超科,新蜥腳類。
南極龍屬
南極龍(學名:Antarct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南美洲。牠是一類大型的四足草食性恐龍,有著長頸及長尾巴,有可能是有鱗甲的。由於南極龍的化石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骨骼,而蜥腳下目的尾巴大小差異十分大,牠的大小因而很難去推斷"Antarctosaurus." In: Dodson, Peter & Britt, Brooks & Carpenter, Kenneth & Forster, Catherine A.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南極龍屬
叉龍科
叉龍科(Dicraeosauridae)是蜥腳下目的一科,生存於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的非洲與南美洲。目前僅有三個已承認屬:生存於侏儸紀非洲的叉龍、生存於早白堊紀南美洲的短頸潘龍、以及生存於早白堊紀南美洲的阿馬加龍;而阿馬加龍擁有獨特的頸部神經棘。依照蜥腳下目的標準,這三個屬的體型較小,擁有相對較短的頸部。 McIntosh在1990年將許多屬恐龍歸類於梁龍科的叉龍亞科,但當中的許多屬現在被分類於納摩蓋吐龍科、雷巴齊斯龍科。 叉龍科被親緣分支分類法敘述為一個基群分類單元,並被定義為:包含漢氏叉龍(Dicraeosaurus hansemanni),但不包含長梁龍(Diplodocus longus)在內的最大演化支;或者是梁龍超科當中,所有親近於叉龍,而離梁龍較遠的所有物種。.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叉龍科
尼日爾龍屬
尼日龍屬(學名:Nigersaurus)又譯尼日爾龍,是一類體型相當小的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梁龍超科。牠們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的阿普第階或阿爾布階,距今約1億1900萬至9900萬年前。尼日龍是在尼日的Gadoufaoua的Elrhaz組發現,是這個動物群中最為常見的動物之一。牠是由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發現,並於1976年所描述。並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與其同事於1999年命名。 尼日龍是種草食性恐龍,頭部類似鏟子,嘴部狀似吸塵器,其特徵是由數千顆牙齒構成的複雜齒系(Tooth batteries)。以往這樣的齒系只會在鴨嘴龍科及角龍下目中發現,但尼日龍的發現,顯示蜥腳下目中至少有雷巴齊斯龍科具有這類齒系。 就像其他在岡瓦那大陸的蜥腳下目,尼日龍的頸部較在勞亞大陸的蜥腳下目為短。尼日龍只有9米長,較其他雷巴齊斯龍科更短,如雷巴齊斯龍。雷巴齊斯龍的背部有明顯的低矮神經棘,而尼日龍的背部有者類似但較小的神經棘,這些神經棘之間生前可能連接皮膚或肌肉。 尼日龍雖然常見,但是在2005年前對牠的所知甚少。由於尼日龍的頭顱骨及骨骼充滿空間,可見這些化石是處於非天然狀態。直至2005年,保羅·塞里諾(Paul C.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尼日爾龍屬
亞馬遜龍屬
亞馬遜龍屬(學名:Amazonsaurus)是蜥腳下目梁龍超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南美洲。牠是一種大型的四足草食性恐龍,有著長頸及鞭子般的尾巴。亞馬遜龍是更為衍化的梁龍超科,且是其中一種大型的生物,身長約達12米。.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亞馬遜龍屬
伊斯的利亞龍屬
伊斯的利亞龍屬(學名:Histri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豪特裡維階至巴列姆階),距今約1億3000萬年前。化石發現於克羅埃西亞的伊斯特拉半島。根據早期說法,伊斯的利亞龍屬於梁龍超科,與雷巴齊斯龍是近親,但更為原始。根據近年的兩個研究,伊斯的利亞龍是雷巴齊斯龍科的最原始物種 模式種是博氏伊斯的利亞龍(H.
德曼達龍屬
德曼達龍屬(學名:Demandasaurus)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西班牙。 目前僅發現一個關節仍連接、不完整的頭顱骨與身體骨骼,包含:前上頜骨、齒骨、牙齒、數節頸椎、肋骨、坐骨、股骨。正模標本(編號MDS-RVII)發現於西班牙布爾戈斯省的Castrillo la Reina組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巴里亞階晚期到阿普第階早期。在2011年,一群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達爾文德曼達龍( D.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德曼達龍屬
利邁河龍屬
利邁河龍屬(屬名:Limaysaurus)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 利邁河龍目前只有一個種L.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利邁河龍屬
簡棘龍屬
簡棘龍屬(學名:Haplocanth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侏羅紀晚期(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的北美洲,距今約1億5500萬年至1億5200萬年前Turner, C.E. and Peterson, F., (1999).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簡棘龍屬
諾普喬椎龍屬
諾普喬椎龍屬(學名:Nopcsaspondylus)意為「諾普喬的脊椎」,是以最初敘述者法蘭茲·諾普喬(Franz Nopcsa)為名。諾普喬椎龍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Candeleros地層,年代為上白堊紀的科尼亞克階。化石是一個背椎,是在1902年由諾普喬所敘述,但當時並沒有命名,該化石現已遺失。諾普喬椎龍具有小型椎體與大型側腔,現在被認為是種典型的雷巴齊斯龍科動物。.
鴨嘴龍類的食性與進食方式
嘴龍科(Hadrosauridae)是鳥腳下目恐龍的一科,是一群繁盛的大型草食性恐龍,主要繁盛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在鴨嘴龍類的研究歷史中,鴨嘴龍類的食性與進食方式是主要的研究爭論之一,並有過多次的變動。由於鴨嘴龍類是白堊紀晚期的優勢草食性動物,研究鴨嘴龍類的主要食物、進食方式,將有助於瞭解白堊紀晚期的生態系統、以及生態系統變化。目前的爭論多在於鴨嘴龍類在進食過程中,如何應用牠們的複雜齒系(Tooth batteries)、頭顱骨結構。關於鴨嘴龍類以哪些植被為食,目前主要分成兩派。一些學者主張鴨嘴龍類以接近地面的低矮植物為食,類似現代牛、羊。而另一派學者主張鴨嘴龍類的較高的植被為食,如同現今的長頸鹿、鹿。 鴨嘴龍類的嘴部前段,是缺乏牙齒的喙狀嘴,由角質覆蓋者;嘴部後段則有數百顆牙齒,以前後方式緊密地排列,形成數排齒系。牙齒會不斷地生長、取代,而同一時間只會使用少部份牙齒。鴨嘴龍類使用牠的喙狀嘴來切割植物,並送入嘴部兩旁的肉質頰部。在恐龍之中,只有角龍科、雷巴齊斯龍科發展出類似的齒系。 除了齒系以外,鴨嘴龍類也演化出特殊的頭顱骨結構。古動物學家推測,鴨嘴龍類的特殊頭顱骨結構,可能會在進食過程中產生用途。現代草食性哺乳動物進食時,主要利用靈活的下頜關節,做出複雜的前後、左右動作,以咀嚼嘴中的食物。但是,鴨嘴龍類的下頜關節不能做出複雜的咀嚼動作,因此古動物學家無法藉由現代草食性動物,推測出鴨嘴龍類的進食方式。在2008到2009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數名研究人員以埃德蒙頓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數百顆牙齒的磨損痕跡,發現鴨嘴龍類可能發展出不同於任何現代草食性動物的進食模式。當鴨嘴龍類的下頜往上咬合時,左右上頜會往兩側稍微撐開;同時,上下頜的牙齒會互相磨合,可以磨碎位於嘴部兩側的植物。.
鷲龍屬 (蜥腳下目)
鷲龍屬(學名:Cathartesaura)是種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恐龍,是由Pablo A. Gallina與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圭(Sebastián Apesteguía)在2005年所敘述、命名,化石包含脊椎與四肢骨頭,發現於阿根廷里奧內格羅省的烏因庫爾組(Huincul Formation)中的La Buitrera挖掘地點,年代為森諾曼階到康尼亞克階。 鷲龍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鷲」(Cathartes)+「蜥蜴」(sauros),鷲的西班牙文為buitre,是以挖掘地點La Buitrera為名,該處為泥岩與砂岩環境,發現過豐富的鳥類化石。種名則是以阿根廷的一家膠粘劑公司(ANAREOBICOS S.A)為名,該公司在挖掘與處理工作階段,提供了挖掘與實驗方面的支援。 鷲龍是種中等體型的草食性恐龍,身體長而輕型,頸部強健,但是背腹的活動範圍有限。鷲龍的脊椎有明顯的特徵,例如相連的骨板與頸椎中的氣孔,與雷巴齊斯龍科相符。鷲龍與其他雷巴齊斯龍科都生存於上白堊紀的早期,是當時僅存的梁龍超科。這支持梁龍超科在後來的滅絕事件中滅絕,而使泰坦巨龍類佔據其生態位的理論。.
薩帕拉龍屬
薩帕拉龍屬(屬名:Zapal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薩帕拉龍屬於梁龍超科的雷巴齊斯龍科,是種長頸部的草食性動物,生存於早白堊紀。研究人員檢驗過薩帕拉龍的骨骸,認為至少在內烏肯省地區,基礎梁龍超科比過去所認為的還要衍化。 模式種是波氏薩帕拉龍(Zapalasaurus bonapartei),是在2006年由利安納度·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Ismar de Souza Carvalho、以及Alberto C.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薩帕拉龍屬
重龍屬
重龍屬(屬名:Barosaurus)又名重型龍或巴洛龍,是蜥腳下目梁龍科的一屬,是種有長頸、 長尾巴的巨大草食性恐龍,與較著名的梁龍為近親。化石發現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莫里遜組(Morrison Formation),同地區發現的還有梁龍、迷惑龍、圓頂龍、腕龍及簡棘龍,以及獵食性的異特龍、裝甲恐龍的劍龍。莫里遜組的重龍化石,發現於第2到第5地層帶Foster, J.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重龍屬
雷尤守龍屬
雷尤守龍屬(屬名:Rayososaurus)是種草食性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梁龍超科。化石只包含肩胛骨、股骨、以及部份腓骨,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Rayoso組,地質年代為早白堊紀。球拍狀的肩胛骨是雷巴齊斯龍科的特徵。 模式種是R.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雷尤守龍屬
雷巴齊斯龍屬
雷巴齊斯龍屬(屬名Rebbachi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梁龍超科的雷巴齊斯龍科,身長可達20公尺,生存於早白堊紀阿爾比階的非洲。雷巴齊斯龍是種巨大的四足草食性恐龍,擁有小型頭部、長頸部、以及類似鞭狀的尾巴。雷巴齊斯龍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差別在於高、脊稜背部。有些科學家認為雷巴齊斯龍的脊椎上可能有背帆或隆肉。在南美洲發現的蜥腳類恐龍雷尤守龍,幾乎與雷巴齊斯龍相同;這個發現支持了早白堊紀時期,非洲與南美洲之間存在者陸橋的理論,遠比過去所普遍認為的兩個大陸分裂時間還晚。.
Rebbachisauridae
#重定向 雷巴齊斯龍科.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恐龙
梁龍屬
梁龍屬(学名:Diplodocus)是蜥腳下目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龙,牠的第一副化石是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牠的屬名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於1877年所命名,是從古希臘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雙」)及「δοκός」(意即「橫樑」)衍生的新拉丁語而來。這是因牠在尾巴下側有雙叉形的人字骨。這些骨頭最初被認為是梁龍獨有的特徵,但是之後在其他梁龍科及非梁龍科(如馬門溪龍)恐龍也有發現這個特徵。 梁龍生活於侏羅紀末期的北美洲西部。梁龍是在莫里遜組上層的最為常見化石之一,莫里遜組上層的地質時代可追溯至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約1億5500萬至1億4800萬年前;梁龍的生存年代,可縮小至1億5400萬到1億5000萬年前Turner, C.E.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梁龍屬
梁龍超科
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超科,包含了某些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的動物,例如:超龍、梁龍、迷惑龍、以及雙腔龍。大部分的梁龍超科恐龍擁有非常長的頸部、以及鞭狀的長尾巴,四肢與體型細長,頭部形狀類似馬頭,釘狀牙齒只位於頜部前部;然而,叉龍科是蜥腳下目之中,唯一一科重新演化成為短頸部的恐龍,牠們的短頸部被推論為以低高度植被為食的適應演化。這種短頸部的適應演化在短頸潘龍身上達到高度特化。 一個針對梁龍超科的口鼻部外形、牙齒磨損狀況的研究,提出迷惑龍、梁龍、尼日龍、雷巴齊斯龍具有方形的口鼻部、牙齒有大面積的凹處、牙齒有接近平行的磨損痕跡,顯示牠們是以接近地面、無特定食物來源的植被為食;而叉龍、春雷龍、拖尼龍的口鼻部狹窄,叉龍的牙齒磨損痕跡粗糙,顯示牠們是以中等高度植被、特定植物為食。 梁龍超科與腕龍科的關聯性低,因為牠們的脊椎的排列方式可以減輕重量,並接受極大的壓力。梁龍超科在晚侏儸紀與白堊紀早期分布於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歐洲。.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梁龍超科
新蜥腳類
新蜥腳類(学名:Neosauropoda)是個蜥腳下目的单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于1986命名。其目前的定义为:包含护甲萨尔塔龙、长梁龙及其他与其为共同祖先的直系后代。新蜥脚类主要分成两大类:梁龙超科和大鼻龙类。新蜥脚类出现于晚侏罗纪,直到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灭绝,其包含了主要的蜥脚下目恐龙,如迷惑龙属、腕龙属和梁龙属。 除此之外,还有大型的阿根廷龙属和波塞东龙属。 当波拿巴首次命名新蜥脚类时,他将其描述为包含侏罗纪晚期的蜥脚下目的演化支。而新蜥脚类的确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直到白垩纪晚期灭绝。新蜥脚类后来由Upchurch、Paul Sereno和Jeffrey A.
查看 雷巴齊斯龍科和新蜥腳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