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雲豹裝甲車

指数 雲豹裝甲車

CM-32雲豹八輪裝甲車(TIFV,Taiwan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為中華民國兵整中心(後由生產製造廠、研發整合處移編國防部軍備局,編成軍備局209廠)所研發的八輪傳動裝甲車,整體設計是以適合台灣地形需求的前提進行,於2002年完成首輛原型車,量產期程因技術及採購弊案等緣故多度順延,目前預定將在2023年完成首批次生產作業。.

目录

  1. 25 关系: AV-81装甲车史崔克裝甲車中華民國軍事中華民國陸軍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BMD-3步兵战车BTR-3BTR-4BTR-80CM-21裝甲車CM-31裝甲車CM32装甲车装甲输送车雲豹 (消歧義)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Mk 44巨蝮二式鏈炮VBCI裝步戰車ZBL-08步兵战车步兵战车潘德2型裝甲車拳獅裝甲車16式機動戰鬥車96式裝甲運兵車

AV-81装甲车

AV-81泰瑞克斯装甲车(AV-81 Terrex)为新加坡陸軍的轮式装甲车。.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AV-81装甲车

史崔克裝甲車

史崔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是美軍為21世紀戰場設計的新式八輪裝甲車,是在瑞士的水虎魚裝甲車和加拿大的LAV-3装甲车的基礎上經過改造而成,以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兩位獲獎士兵一等兵斯圖亞特·S·史崔克(Stuart S. Stryker)和四級技術專員兵羅伯特·F·史崔克(Robert F.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史崔克裝甲車

中華民國軍事

中華民國的軍事發展,從建國開始,經歷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國共內戰政府遷台等時期,乃至於今日兩岸隔海分治,皆與當時之政治情勢息息相關。現今中華民國之國防力量依《中華民國憲法》第36條,以及《國防法》第8條的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為三軍統帥,行使統帥權指揮軍隊,直接責成國防部部長,由部長命令參謀總長指揮執行之。其建軍備戰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2017年中華民國軍事綜合力量在全球排名中排名第19名。.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中華民國軍事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陸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Army,缩写为 ROCA)是中華民國國軍的陸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陸軍司令部,現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4個地區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械化步兵旅、3個砲兵指揮部、1個砲兵群、2個航空旅、1個特戰指揮部,约10萬人,是陸海空三軍之中人数最多的。 2011年出版的《中華民國一百年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陸軍的任務是:「平時戍守本島、外島各地,以建置基本戰力與整備應變作戰能力為主,執行應急戰備任務,協力維護重要目標安全,並依令支援反恐行動及主動協助地區災害防救;戰時各作戰區(防衛部)及所屬部隊,受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指揮,聯合海軍、空軍地面兵力,遂行聯合作戰,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中華民國陸軍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簡稱: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英文簡稱:NCSIST),為中華民國國防科技研發機構,屬於國防部監督之行政法人。主要目標為提升國防科技能力、建立自主國防工業、拓展國防及軍民通用技術。.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BMD-3步兵战车

BMD-3伞兵战车(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 Десантная-3 简称БМД—3)是前苏联于1980年代末研发,1990年正式装备前苏联空降军和海军步兵的一款水陸兩棲與空降戰車。是BMD系列伞兵战车的第三款战车。其底盘,舱室布置,发动机功率,悬挂方式和BMD-1及BMD-2完全不同。属于全新的设计。.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BMD-3步兵战车

BTR-3

"BTR-3",为乌克兰所研制的8×8輪式裝甲運兵車,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Adcom軍事工業公司設計,已成功外销给亚、非洲多国。.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BTR-3

BTR-4

BTR-4是乌克兰以苏联时代的BTR-60/70/80装甲车基础上,自行开发的8×8轮式装甲车。.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BTR-4

BTR-80

BTR-80是蘇聯設計的裝甲運兵車,在1980年初期,考量到阿富汗作戰上的問題,蘇聯開始進一步發展裝甲車,於1986年服役BTR-80開始取代、。.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BTR-80

CM-21裝甲車

CM-21是中華民國戰車發展研究中心以美國M113裝甲運兵車為藍本改造的自製裝甲車,從1979年首輛原型車出廠到1982年正式服役至今,CM-21發展出完整的車系,總共生產輛超過1000輛。1967年底美軍與中華民國簽訂「第三國翻修計劃」開始翻修越戰美軍裝備直到越戰結束,因而累積對M113裝甲車的翻修、焊接、零附件製造、全車裝配、測試的完整經驗。至1975年時,聯勤總司令部實施「萬乘計劃」由台鋁公司自行生產的鋁合金裝甲板焊接三輛M113車體,萬乘一號車為仿M113車系的M106 4.2英吋迫砲車,但其迫砲改為國造63式120mm迫砲,此車概念由CM22A1 120mm迫砲車繼承。萬乘二號車是將M24戰車砲塔移植至仿製的M113車體上,並將發動機艙挪至車體後方,是一M113式的輕戰車構型。萬乘三號車是將仿製的M113車體上加裝工蜂四型多管火箭發射器,為多管火箭發射車,之後另將六輛美造M113亦如此改造為多管火箭發射車。(另有將M48A1改裝為M48A5的萬乘四號車,萬乘計劃一共此四輛。)萬乘計劃為CM21的設計、生產、發展打下厚實的基礎。.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CM-21裝甲車

CM-31裝甲車

CM-31是根據愛爾蘭添尼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 Mark 8 裝甲車,由中華民國開發的6X6輪型裝甲車。.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CM-31裝甲車

CM32

#重定向 雲豹裝甲車.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CM32

装甲车

裝甲車輛是具有裝甲防護的各種履帶或輪式車輛統稱。坦克也是裝甲車輛的一種,但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而裝甲車輛多半是指防護力與火力較坦克弱的車種。裝甲車的特性為具有高度的越野機動性能,有一定的防護和火力,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兩種,一般軍用裝甲車會裝備一至三門中小口徑火炮及數挺機槍,一些還裝有反坦克導彈,結構以裝甲車體、武器系統、動力裝置等組成。為了增強防護和方便成員下車戰鬥。 大多數軍用裝甲車輛可以在水上行駛,可以執行運輸、偵察、指揮、救護、伴隨、支援坦克及步兵作戰等多種任務,還有執行專門任務的裝甲車輛,如裝甲回收車、裝甲指揮車、裝甲掃雷車、裝甲架橋車等。在警用領域多用於鎮壓暴亂等問題。.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装甲车

装甲输送车

--(英文: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縮寫:APC)又稱--,指在戰場上輸送步兵的裝甲車輛,一般具有高速、較低的防護力和戰鬥力等特點。裝甲運兵車除了可以運輸步兵外,還可以運輸物資或補給品,暫時充當裝甲補給車。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车上的武器攻击敌人。.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装甲输送车

雲豹 (消歧義)

雲豹可以指:.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雲豹 (消歧義)

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

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簡稱兵整中心)為中華民國陸軍後勤指揮部設置在南投縣集集鎮的轄下軍事單位,負責裝甲車輛的研發、生產、維修以及陸軍武器裝備維修業務。每年五月到六月其中一天週末會開放民眾參觀。.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

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為中華民國國軍駐守於屏東縣的陸軍部隊,編配在陸軍第八軍團。隊名「埔光部隊」,前身為陸軍步兵第三三三師。.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

Mk 44巨蝮二式鏈炮

Mk 44巨蝮二式鏈炮()是一門由美国(簡稱:ATK)研製及生產的,发射30×173毫米機炮炮彈。.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Mk 44巨蝮二式鏈炮

VBCI裝步戰車

VBCI步兵戰車(Véhicule Blindé de Combat d'Infanterie)為新一代法国轮式步兵战车,2008年进入现役。VBCI的车体由铝合金制造,外部覆盖特种钢和钛合金模块装甲。底盘为8x8全驱动结构,具备与主战坦克接近的机动性与通过性。可以由A400M运输,具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 90年代初期,法國軍方提出一種需求要利用輪型戰車取代履帶運兵車,稱為VBM計畫(模組化戰鬥載具)英國和德國也加入共同研發,然而1999年後計劃破局只剩法國單獨研發,2000年後法國軍方確定購買700輛以上,於2004年後裝備,2004年5輛原型車出廠,2007年後量產,10年後訂單達630輛。.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VBCI裝步戰車

ZBL-08步兵战车

ZBL-08步兵战车 又被称为“08式轮式步兵战车”,代号:“雪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一种8×8驱动形式的轮式步兵战车,在2009年10月1日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排在装甲车方队的第5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集团军的成员驾驶。 最初外界知道该步战车存在后曾称为“ZBL-09”,这个未经证实的称谓随后被广泛流传。后来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解放军部队照片证实其正式命名为“ZBL-08”。 ZBL-08步兵战车的外贸型号称为VN1型轮式步兵战车。VN1型步兵战车曾经出口过委内瑞拉。在2015年委国多次军演期间出现过。.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ZBL-08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

裝步戰車(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IFV,或譯作步兵戰鬥車)也称机械化步兵战车(MIFV),简称步战车。是一种能搭载步兵,并能伴随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装甲运输车辆。在很多时候,步战车对于步兵的支援甚至比主战坦克所能提供的还要多。 步战车和裝甲運兵車作用相近,都是運送大约一个小队的步兵(人数大约在5-10人之间),步兵戰鬥車與裝甲運兵車不同的地方在於,步兵戰鬥車的防護力較好,火力較大,能夠讓步兵乘車作戰,本身也能夠伴隨下車作戰的步兵,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裝甲運兵車則更接近於有裝甲的運輸車輛。仅具备基本的自卫火力。 步战车通常装备有20-40mm口径的机关炮,7.62mm口径的机枪,反坦克导弹和/或面对空导弹。步战车通常是履帶式的,不过部分輪式車辆也属于这个范畴,大多可在水上行駛,經過準備之後也可以渡過深度較大的河流。步战车的装甲防御能力一般没有主战坦克的水平。但由于大多装备有反坦克导弹,如北约的陶氏和前苏联的炮射導彈 9M117 堡垒,均能对主战坦克产生致命的威胁。 世界上第一種裝步戰車是前西德於1958年開發的Schützenpanzer Lang HS.30(Schützenpanzer12-3),德國基於二次世界大戰閃電戰理論指導,將裝甲擲彈兵與摩托化步兵配合諸如SdKfz 251半履帶車的一種作戰方式,它推翻了美國為主的作戰理論,認為一輛裝甲運兵車應該作為一個「battle taxi」,而不是作為一個突擊車。這個設計和作戰概念領先其他國家許多,也是後來其他國家紛紛倣傚的對象。時至今日,裝步戰車已經是各國伴隨坦克作戰的主要步兵作战车種,21世紀後各國以輪式步兵戰車作為新潮流,輪式車輛適應道路速度和橋梁的載重都高於履帶車輛,也較能配合現代資訊化戰場的快速機動打擊思想,但輪式車輛缺點在於防護力可能較低,對野外地型越野較差。.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步兵战车

潘德2型裝甲車

潘德2型裝甲車 Pandur II 8x8是奧地利的一款八輪甲車(也有六輪版本),目前為葡萄牙陸軍主力車種。2006年捷克陸軍與奧地利施泰爾-戴姆勒-普赫公司(Steyr-Daimler-Puch)簽訂8.2億歐元之協議購買234輛以上。 该战車有各種車型,從配備遙控武器站的指揮車、步兵戰車等基本型,到迫砲車、回收車、救護車、雷達車、飛彈車等,改裝潛力甚大。同時車頭滑水板及車尾螺旋槳的設計讓該車可執行渡河作業。.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潘德2型裝甲車

拳獅裝甲車

拳獅裝甲車(英語:Boxer wheeled armored vehicle)為德—荷兩國聯合開發的多用途輪型裝甲車,特別設計成可以依照任務類型改換合適的任務模組。此車由ARTEC GmbH(裝甲車輛科技)工業集團生產,(聯合軍備合作組織)負責管理此專案。ARTEC GmbH總部位於慕尼黑,德方母公司為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和(RMMV),荷蘭母公司為萊茵金屬曼恩軍用車輛荷蘭 B.V.(Rheinmetall MAN Military Vehicles Nederland B.V)。萊茵金屬公司在此合資企業中佔有64%的股權。 拳師裝甲車還有其他的名字,例如GTK(,裝甲運兵車)和MRAV(multirole armoured vehicle,多用途裝甲車)。.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拳獅裝甲車

16式機動戰鬥車

16式機動戰鬥車是日本防衛省開發中的輪式裝甲車。2013年公開原型車,曾被中文军事圈误称为13式機動戰鬥車于2016年完成測試定型,在公布时称为“機動戰鬥車”。.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16式機動戰鬥車

96式裝甲運兵車

96式裝甲運兵車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輪型裝甲運兵車。主要部署在北海道普通科連隊(步兵團)、也參加過人道派遣行動。自衛隊內部暱稱「96」、「96W」、「96WAPC」「WAPC」等小名。.

查看 雲豹裝甲車和96式裝甲運兵車

亦称为 CM-32,雲豹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