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雙園區

指数 雙園區

雙園區為舊台北市行政區之一,設立於1946年,位於台灣台北市西南部,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重劃,雙園區與龍山區、小部份古亭區合併成今日之萬華區。.

目录

  1. 21 关系: 加蚋子古亭區台灣災難列表台灣輕便鐵道中國民主社會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鄉鎮市區列表下崁 (臺北市)在臺復校光復橋萬華區龍山區 (台北市)龙山臺北市臺北市行政區劃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艋舺艋舺青山宮艋舺角頭雙園楊慶順新店溪橋燒車事故

加蚋子

加蚋子 (注音:ㄐㄧㄚ- ㄌㄚˋ ㄗˇ) ,原名加蚋仔,又稱加蚋,有時又稱「加蚋社」。臺北市舊地名,範圍在今萬華區之南半部,大約北至西藏路,東至國興路,南邊及西邊則新店溪為界陳杏枝,《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兼論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的關係》,淡江大學通識核心課程組。.

查看 雙園區和加蚋子

古亭區

古亭區為舊台北市行政區之一,位於台灣台北市南部。.

查看 雙園區和古亭區

台灣災難列表

此處列出台灣史上(含歷史上屬於福建的金門和馬祖)造成多人死亡與受傷的各種災難,由於同一事件可能兼具二種以上的災難,而在不同列表會重複列示。.

查看 雙園區和台灣災難列表

台灣輕便鐵道

輕便鐵道是台灣在日本時代的重要交通工具,依據1912年(明治45年)公布的《台灣私設軌道規則》之定義為:「鋪設軌條以供一般交通運輸之用的設備」。輕便鐵道多由地方望族或富商經營,最盛期是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中期,路線總長超過1,300公里,但在公路運輸發達之後沒落,路線也陸續廢止。廣義上,台灣糖業鐵路和台灣林業鐵路等產業鐵路也屬於台灣的輕便鐵道的範疇,但不在本文介紹範圍內。.

查看 雙園區和台灣輕便鐵道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簡稱民社黨,由中國國家社會黨及中國民主憲政黨在1946年於上海市合併組成。在大陸時期曾參與制憲,並於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在戒嚴時期,民社黨曾是中華民國三個合法政黨之一,初期雖然尚有些微影響力,但因內部派系林立,外受中國國民黨分化控制,與中國青年黨等在野黨派並無法有效制衡執政黨。1980年代後期黨禁解除之後,部份黨員相繼分裂另組政黨,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台籍人士則轉入民主進步黨。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後,民社黨更徹底失去席次、並迅速泡沫化,今在臺灣政壇已無實質影響力。.

查看 雙園區和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鄉鎮市區列表

鄉鎮市區是對中華民國的直轄市、縣、市所管轄的下級行政區之總稱,為中華民國的基層政權單位,包括直轄市、市的區(含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及縣所管轄的鄉、鎮、縣轄市。.

查看 雙園區和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鄉鎮市區列表

下崁 (臺北市)

下崁,是臺北市的一個地名,範圍大致為今萬華區的中部。.

查看 雙園區和下崁 (臺北市)

在臺復校

在臺復校,指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中國大陸部分學校的教職員工、校友等,在臺灣地區依照原本所屬之學院、學校的名義或組織,來重新開辦學校,其中從中學到大學都有。.

查看 雙園區和在臺復校

光復橋

光復橋,台灣橋樑,日治时代原名昭和橋,是板橋最早與台北市相通的橋樑,橫跨在板橋埔墘與萬華加蚋仔之間的新店溪上,連接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二段和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二段的橋樑,為市道114號路段之一。 由於舊有的昭和橋為一座吊橋,為了呈現它原有的風貌,所以在1975年(民國64年)光復橋設計上以科張式吊橋預力混凝土構造,是遠東地區首座採科張式設計的橋樑,同時是林同炎為台灣所設計的第一座PC構造斜張橋。 斜張式橋樑的設計,乃是利用兩個相對面達到平衡和諧的美感,加上鮮紅的色彩,使光復橋在落成之初造成一股驚豔與熱潮。但也由於光復橋的斜張懸臂式結構,使得拓寬或拓建的可能性極小,因此在交通流量呈現飽和狀態時,興建其他橋樑成了唯一解決之道。.

查看 雙園區和光復橋

萬華區

萬華區(昔日稱作「艋舺」),是一個位於臺灣臺北市西南側的行政區劃。萬華區的前身主要是龍山區、雙園區,在1990年台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龍山區、雙園區大部份地區及城中區、古亭區小部份地區合併成為萬華區。 萬華區是台北市較早發展的區域,有許多老舊社區及古蹟,也有年輕人喜好聚集的西門商圈徒步區引領時尚潮流。萬華區同時也是台北市供應新鮮食材的果菜、肉類運銷中心,2010年台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萬華區為白牡丹,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雙園區和萬華區

龍山區 (台北市)

龍山區為舊台北市行政區之一,位於台灣台北市西部。.

查看 雙園區和龍山區 (台北市)

龙山

龙山可以指:.

查看 雙園區和龙山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查看 雙園區和臺北市

臺北市行政區劃

臺北市的行政區劃有過多次變化,現今的轄區範圍確立於1968年升格直轄市之時,當時設置16個區,之後在1990年調整成現行的12個區,其中中正、大同、中山、松山、大安、萬華、信義等7區是最初臺北市的轄區範圍,屬於市中心;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文山等5區則為後來由臺北縣劃入台北市的轄區,位置較為外圍。.

查看 雙園區和臺北市行政區劃

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

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之主要目的在於協助郵政人員方便信件分類、加快傳遞的效率,其所列郵遞區號適用於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本表與郵遞區號制度於1970年3月20日由中華民國交通部郵政總局(今中華郵政)公布實行。 本表幾經修訂,起初是郵政總局於1969年的第5期4年經濟計畫中所提出的郵件處理機械化方案,其主張將信封規格標準化及推行3位數郵遞區號。當時為了配合行政區及吻合運輸路線,於是將全臺灣由北至南劃分為9區,以轉口局為中心由西向東順時針方向編號。這套制度雖然便於郵政人員記憶及加快郵件分類速度,卻因代碼必須寫得端正合乎標準才能被購自日本的第一代郵件自動處理系統所辨識,致使分類作業多半仍交由人工處理。後來郵件量伴隨臺灣經濟成長與日俱增,郵政人員難以單靠人力有效解決郵件分類與投遞,所以1985年7月1日改實施5位數郵遞區號,在原先3碼郵遞區號後加上2碼投遞段編號,讓郵件透過機器分類到投遞段以節省二次分類的人力及時間,並結合地址將郵遞區號改書於鄉、鎮、市、區之後,街路名稱之前。但過多代碼不容易記憶,以及使用直式信封必須轉為橫向才能書寫郵遞區號等做法都未能提高民眾的書寫意願。於是又在1991年2月1日改為現行的3加2位數郵遞區號,並在信封的右上及左下方設置書寫欄。.

查看 雙園區和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

艋舺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十七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闽南语转称此地为“艋舺”。台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发音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灣閩南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查看 雙園區和艋舺

艋舺青山宮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宮、青山王宮、青山王廟、青山王館、王爺公館或臺北青山宮,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2段218號,現列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為肇建於1856年(清文宗咸豐6年)的民間信仰道教廟宇,主祀青山靈安尊王。該廟自清治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之一,每逢青山靈安尊王壽誕日前夕都有隆重祭典,為萬華區年中慣例迎神中最盛大者,俗稱「艋舺大拜拜」,為臺北市三大廟會之一。今日,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查看 雙園區和艋舺青山宮

艋舺角頭

艋舺角頭是台灣社會對於現今台北市萬華區西藏路以北一帶地方勢力的泛稱。地方勢力之形成起源可追溯至清治、日治時期。所謂角頭本意乃是台灣古時地方的庄頭聚落,通常以奉祀信仰為凝聚中心所形成的地方自我穩定力量。然而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中,由於都市化發展過快與資源與權力不平等之下往往走入社經邊緣,進而有部分與所謂的黑社會產生聯繫。 現今所稱具黑社會意義的艋舺角頭主要是指稱1950年代戰後時期至今,所逐漸發展的典型本省角頭勢力。 現今因時代變遷,加上當地傳統文化無法與現代接軌,導致傳統的艋舺角頭(庄頭)逐漸沒落與沉寂。而具有黑社會意義的角頭,則藉由涉入都更來牟取新的生路。.

查看 雙園區和艋舺角頭

雙園

#重定向 雙園區.

查看 雙園區和雙園

楊慶順

楊慶順(),臺灣臺北市艋舺加蚋社人,著名幫派份子,是艋舺角頭,以開設賭場為生,被人稱為「賭場教父」。發跡於1950年代,在萬華中央市場形成角頭勢力。因為他出生的地方,古代稱為加蚋社,因此綽號「加蚋慶」,其幫派便被稱為「加蚋仔」等。2006年,因為賭場利益爭權糾紛,遭到自己外甥徐志新買兇槍殺。而其賭場生意、房地產等被認為資產高達新台幣二十億元。.

查看 雙園區和楊慶順

新店溪橋燒車事故

新店溪橋燒車事故是一起於1948年5月28日發生在臺灣萬華車站與板橋車站之間的新店溪橋(現今華翠大橋位置)上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列車失火事故,起因是由於有乘客攜帶危險品上車,最後導致四節車廂被燒毀,旅客傷亡情形為亡者21名、重傷者40名、輕傷者36名;另有家屬申請登記失蹤者51名,其中經過調查後有43名推定死亡。事後並舉行追悼大會,臺鐵也修改規章並加強宣導禁止旅客攜帶、託運危險品,同時也制定獎勵辦法鼓勵民眾檢舉攜帶危險品上車的旅客。.

查看 雙園區和新店溪橋燒車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