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4 关系: 厅 (行政区划),南部臺灣誌,台籍日本兵,吳振武,屏東市,屏東縣,徐傍興,來義鄉,忠英祠,八通關越道路,磱碡坑,竹田鄉,第一商業銀行,美濃區,田寮區,甲仙區,甲仙庄,鍾理和,鍾浩東,萬丹鄉,飯田豐二,鳳山區,麟洛鄉,霧台抗日事件,阿里港支廳,蘇貞昌,邱連球,蔡潔生,臺南廳,臺南縣 (日治時期),臺灣城市歷史人口,臺灣糖廠列表,臺灣製糖,臺灣舊地名列表,臺灣日治時期發電所列表,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里港鄉,蕭道應,長治鄉,陳新安,陳新賜,陳智雄,林少貓,林瓊瑤,恆春廳,李秀雲,楓港 (臺灣),水底寮 (屏東縣),澎湖廳,澎湖縣歷史,...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厅 (行政区划)
厅是中國明清時期以及日本所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
查看 阿緱廳和厅 (行政区划)
南部臺灣誌
《南部臺灣誌》是臺灣日治時期所出版的地方史書,其書寫的範圍相當於清末的臺南府,日治初期的臺南縣。 該書在明治卅四年(1901年)已有稿本,但因故未出版,直到昭和九年(1934年)臺南州共榮會將此書原稿重新編輯後出版。2012年出版了由卞鳳奎所翻譯的中文版,名為《新編南部臺灣誌》。.
查看 阿緱廳和南部臺灣誌
台籍日本兵
, 日籍台灣兵,一般是指太平洋戰爭後期(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政府招募和徵召服役的台灣人,廣義上或是指加入日軍的台灣人。「日籍台灣兵」在文獻中有不同的稱謂,除了「日籍台灣兵」,亦有「台灣人日本兵」、「台灣人原日本兵」及「原台灣人日本兵」等稱謂,由於在1945年4月戰爭惡化,開始全面徵兵之前,是以「志願兵」加入,所以也有「台灣特別志願兵」此稱謂。 由厚生省統計資料顯示,從台灣兵徵召起迄,當軍人則有80433人,為軍屬多達126,750人,總數共207183人。這數目是依公開招募紀錄的人員為準,其他如:軍部以任何型態的臨時用人、日企外派人員被現地動員者等,多半未計算在內;又因為不少人是使用日本名,在辨別上也會有落差。此外,基於總動員的情況下,不分男女皆納入編組,還在校讀書的青年學生,必須參加擔任預備隊,民間防衛亦有(防空避難)、國民義勇隊(防禦工事)等組織,以因應美軍轟炸和反登陸作戰。所以廣義的台籍日本兵,肯定是超過統計數字。不排除台灣總督府基於統治與招募需要,使用棍棒和胡蘿蔔的手段,如推廣皇民化運動提升國家認同,形成不當兵非男人的社會氛圍,及刻意讓軍夫優渥待遇等誘因。(當時日本警察薪俸才30圓,通常軍屬薪餉則30-150圓,且日本軍人志願役待遇遠高於義務役,故招募特別志願兵時蜂湧群起的申請。)可是當無情烽火波及到台灣的時候,也激起台灣人愛鄉守土的決心,尤其當盟軍大轟炸台灣開始,即引發大批台灣青年挺身而出。雖然台灣的人力資源龐大,但大多數願意為日本作戰的台灣兵,初期並未獲日本政府青睞擔任「帝國軍人」,倒是當軍夫分發各地支援(從事粗活)為主;不過,戰爭後期人力分配已經相差無異。整體而言台灣人為了這場大東亞戰爭,飽受戰爭摧殘與悲情錯亂之苦,不幸犧牲的軍人及軍屬,總計有30304人死亡。至於失蹤不明者人數,據其他非正式統計資料為22671名。在這些戰死者當中,共有2萬8千名戰死的日籍台灣兵,被供奉在日本的靖國神社。此外,在台灣新竹县北埔鄉的济化宫裡,亦供奉着33,000多名日籍台灣兵牌位(與日本厚生省統計的陣亡人數30304名不符),日本靖國神社與台灣济化宫的日籍台灣兵有重疊。 乃至戰後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統治概要》時,掌握到殘留海外者,有南方各地92748名,日本內地兵工廠8419名。另據《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書》,中國各地37700名(其中海南島20335名、廣東9618名,尤其在海南島的台籍日本兵集中營,而生活條件最為艱苦,且遣返作業更是被刁難拖延),海外共近15萬名的台灣籍的軍民,均在集中營等待遣返。部分台人留於南洋當地打拼,如印尼建國英雄李柏青等。另外解甲歸鄉的十多萬名日籍台灣兵中,有近2萬人,因加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軍隊,旋即投入國共內戰,又國民政府各戰線失利而節節敗退,故約1萬5000名卻在中國戰場上莫名犧牲,悲慘到撫卹和入祀忠烈祠都沒有,更連這段歷史紀錄都被堙沒。能有幸後撤回台者,據目前在國防部的人事參謀次長室所記載,「身份確認台籍老兵」,總人數僅有二千多人。部分在中國大陸戰場被共產黨擄獲吸收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投入抗美援朝的韓戰,許多台籍老兵歷經九死一生,無奈向聯合國軍投降再度變成俘虜,輾轉回台後成了反共義士。至於少數投效中共的台籍老兵,均慘遭文革無情整肅且下場淒涼。 戰後,1987年9月,日本政府用特別立法的方式,決定以「弔慰金」的名義,補償日籍台灣兵戰病死者及重傷殘障者,合乎資格者每一人200萬日圓。此與日本政府給付日本軍人之「撫恤金」略有不同,且「弔慰金」與日本軍人的「撫卹金」有較大的差距(約短少58倍)。至於當時的軍事郵政儲金問題,採用帳戶平均額度1000日圓,乘以120倍為補償基數,即每位台籍日本兵人補償金為12萬元日幣,。並於1995年開始支付。但當時1000日圓是很大的幣值,就僅乘以區區120倍的轉換係數,遠低於原額度價值,引發眾多的台籍日本兵不滿抗議。.
查看 阿緱廳和台籍日本兵
吳振武
吳振武,臺灣屏東人,台籍日本海軍軍官、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軍官。.
查看 阿緱廳和吳振武
屏東市
屏東市(排灣語:Akav)位於屏東縣西方偏北,屬於高雄都會區的一部分,屏東市的人口排名是高雄都會區的第三名(僅次於高雄市鳳山區、三民區),亦為全臺人口第二多的縣轄市(僅次於彰化縣彰化市)約有20萬1千人,市內共轄79個里,為屏東縣的縣治及首善之區。 本市位於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坦,物產豐富,充滿南國風情,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5℃,也因為南台灣的驕陽以及全台灣日照時數最長的城市,而有「太陽城」的封號。.
查看 阿緱廳和屏東市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查看 阿緱廳和屏東縣
徐傍興
徐傍興(Chhì Pong-hîn,)是臺灣屏東出身的客家裔醫師,為美和中學的創辦人。.
查看 阿緱廳和徐傍興
來義鄉
來義鄉位於台灣屏東縣內東部中段,北臨泰武鄉,東鄰臺東縣達仁鄉、金峰鄉,西鄰萬巒鄉、新埤鄉,西南連枋寮鄉,南接春日鄉。 本鄉地處中央山脈以西,海拔平均在300公尺以上,境內山高谷深,地勢起伏甚大,有來社溪、瓦魯斯溪、尖刀尾溪、力里溪及多條野溪流經,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 人口在本縣八個山地鄉中排名第一,也是全臺灣原住民排灣族人口最多的鄉。.
查看 阿緱廳和來義鄉
忠英祠
忠英祠,是位於臺灣屏東縣佳冬鄉玉光村的忠烈祠與義民廟,祭祀振字、福靖兩營清朝官兵、步月樓之役的士兵與義勇。.
查看 阿緱廳和忠英祠
八通關越道路
八通關越道路,又稱八通關越橫斷道路,為臺灣日治時期的古道,故亦稱日治八通關越嶺道。此外,在各文獻中也有不同稱法,《玉里鎮誌》、《臺灣的古道》皆稱八通關越嶺道,《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稱八通關越嶺道路,《台灣的古道》稱八通關越嶺古道。 八通關越道路位於臺灣中部地帶,東西橫跨花蓮、南投二縣,東自玉里,西起東埔(原起於久美),東段與西段皆於大水窟(州聽界)接通為終點,亦為全線最高點。其路線大抵呈西北至東南之走向,貫穿整 個玉山國家公園,總長約125公里。八通關越道路為提供大眾登山健行的高山道路,在《玉山國家公園》的官方網站記載之中,則將這條道路稱為八通關日治越道線。這條登山道路可攀向中央山脈,或於八通關借道玉山山道(新高山道)可通向玉山主峰。 1915年間,履遭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人起事攻擊,使日本政府為能有效監視與治理,故決定仿照五年理蕃計畫治理太魯閣族之模式,興建警備道路並沿線設置駐在所,同時亦可取代集集拔子庄道路。1921年全線完工,其路線之開闢多沿等高線而建,乃為利於運送彈藥、拖曳火炮、獸力車輛的通行。1944年後,因乏於養護,致使道路難以通行,且沿線的駐在所遭人焚燬、拆除,形同荒廢,約於1960、70年代,才逐漸隨著臺灣的登山風氣逐年發展下而受到關注與使用。1980年代,行政院計畫興建新中橫公路,面臨八通關古道恐遭不保,此時才獲得民間團體與學界的關注而向行政院幾經爭取保留後,使行政院核准設立玉山國家公園,並依環境影響評估的結果認為不宜開發,故決定停止興建新中橫公路。自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便著手展開對八通關越道路進行一連串的調查、整修,逐年陸續完成多座吊橋、棧橋、山屋,路基已有多處完成修復。2005年完成全線貫通,但後來遭逢莫拉克颱風侵襲下造成觀高至八通關間路段嚴重崩塌,已不如災前易行。.
查看 阿緱廳和八通關越道路
磱碡坑
磱碡坑,是臺灣高雄市旗山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新光里、中寮里、南勝里。.
查看 阿緱廳和磱碡坑
竹田鄉
竹田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zugˋ tienˇ hiongˊ)位於臺灣屏東縣中部,為六堆之中堆。北臨麟洛鄉,東鄰內埔鄉、萬巒鄉,西鄰萬丹鄉,南接潮州鎮。居民以客家人為多,約佔八成 。 竹田、竹南、糶糴、履豐、頭崙、二崙、美崙、永豐、福田、西勢、南勢等十一村為客家--,僅近萬丹鄉之六巷、大湖、鳳明、泗洲村為閩南--。 本鄉地處屏東平原中央,有東港溪、隘寮溪的支流流過,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居民產業以農業為主。.
查看 阿緱廳和竹田鄉
第一商業銀行
一商業銀行,簡稱「第一銀行」或「一銀」,是總部設於臺灣的一所大型的商業銀行,為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主要子公司。.
查看 阿緱廳和第一商業銀行
美濃區
美濃區(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瀰濃,miˇ nungˇ;臺羅:Bi-long),舊稱瀰濃,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 美濃是臺灣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由於清領時期大量客家漢人至六堆地區開墾,使得美濃至今仍保有豐富客家文化,並為南臺灣最著名之客家文化地區之一。其境內居民仍多屬客家人,約佔93.5%左右,但近年青年人口嚴重外流。 美濃之地形多屬山區平原,且為荖濃溪之沖積扇所在;全區水文系統豐富,有荖濃溪與其支流美濃溪貫穿全境。 美濃之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年均溫約攝氏23度,全年降雨量約1,500-2,000公釐,丘陵與山地則在2,000公釐以上,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而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 美濃東、西、北面分別接壤六龜區、旗山區、杉林區,南與東南分別接壤臺灣省屏東縣里港鄉、高樹鄉,全境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9公里,面積約佔120.0316平方公里。.
查看 阿緱廳和美濃區
田寮區
寮區位於台灣高雄市西北部,北臨臺南市龍崎區、關廟區,東鄰旗山區,西鄰岡山區、阿蓮區,東北連內門區,南接燕巢區。 本區四面環山,區境內丘陵起伏,大部分為林班地,境內二層行溪支流蛛網密佈,惡地地形極為發達。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農業、林業、畜牧業為主,但近年來觀光業亦有相當發展。.
查看 阿緱廳和田寮區
甲仙區
仙區(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gabˋ xienˊ kiˊ),位於台灣高雄市東北部,東鄰桃源區、六龜區,西鄰臺南市南化區,北接那瑪夏區,南連杉林區。位居南部橫貫公路西端之要衝,以芋頭、竹筍等農特產品而聞名。族群屬六堆中的右堆,客家人約占區內三成一之眾。.
查看 阿緱廳和甲仙區
甲仙庄
仙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旗山郡。今高雄市甲仙區。1934年時有人口2596人。.
查看 阿緱廳和甲仙庄
鍾理和
鍾理和(),筆名江流、里禾、鍾錚、鍾堅,是一位出身臺灣六堆的客家籍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中篇小說《雨》及短篇小說《原鄉人》、《貧賤夫妻》等,一生創作共計長篇小說一部、中篇小說七部、短篇小說四十一篇,還有部分詩歌和散文等。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查看 阿緱廳和鍾理和
鍾浩東
鍾浩東(),本名鍾和鳴,,中國共產黨員,出身臺灣屏東高樹的臺灣客家裔社會運動者與白色恐怖受難者。作家鍾理和的異母弟。其妻為蔣渭水之養女蔣碧玉,因日本「差別待遇」政策萌發反日情緒心向「祖國」,1940年從日本明治大學休學後前往中國廣東加入丘念台領導的東區服務隊參與抗戰,戰後返台曾任基隆中學校長。二二八事件後,思想左傾,加入省工委並成立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支部擔任書記發行《光明報》,《光明報》事件曝光後遭到逮捕,1950年10月5日遭判死刑,1950年10月14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
查看 阿緱廳和鍾浩東
萬丹鄉
萬丹鄉(下淡水、Tampsuy)位於臺灣屏東縣西南方,西臨高屏溪(下淡水溪)與高雄市為界,北鄰屏東市,東以隘寮溪和竹田鄉分界,南接新園鄉和崁頂鄉,東北方接麟洛鄉,地處屏東平原,全鄉地勢平坦。 清朝時期的幾大渡船口皆在萬丹轄區內,進出的人口眾多因而逐漸繁榮,即有一說法萬丹地名來自於「萬舟雲集」,成為屏東平原上第一個「街市」,故有句臺語古諺「屏東古早係阿猴,萬丹係街仔頭」說明了萬丹的起源特色。 萬丹鄉地理位置優越,鄰近屏東市、潮州、東港及高雄市,亦是屏東縣的交通重鎮之一。 居民以閩南人為大多數,客家人約佔兩成左右,散居鄉內。 本鄉為全縣人口第四多之鄉鎮,約五萬一千人,僅次於縣治屏東市、內埔鄉及潮州鎮,人口則主要分布於市中心及西側的社皮、崙頂、及後--等地。.
查看 阿緱廳和萬丹鄉
飯田豐二
飯田豐二(),日本靜岡縣人,鐵道工程師,受命主持屏東線鐵路工程,其中包括了下淡水溪鐵橋的興建,但他在鐵橋完工前便因病去世。日後打狗保線事務所所長小山三郎為其立碑紀念,紀念碑即位在九曲堂車站附近。.
查看 阿緱廳和飯田豐二
鳳山區
鳳山區是臺灣高雄市的一個行政區,為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昔高雄縣政府)及高雄市議會的所在地。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北面與鳥松區接壤,西面與三民區、苓雅區、前鎮區比鄰,東面、南面則為大寮區、小港區等工業重鎮,屬於東高雄。人口約35.9萬人,為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轄區。 鳳山區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其為昔日高雄縣之縣治,因地理環境緊鄰高雄市中心,因此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發展非常快速。該區1980年代前與高雄市中心間,尚存過渡區農地,在高速公路開通後縣市區界已逐漸模糊,並以高雄市區為主進行消費及移動,成為高雄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 鳳山區目前從北到南共有三個主要商業活動集中區:赤山、鳳山、五甲,各自有自己的消費生活圈。赤山為近年來高雄新興之住宅區,並有「文山特區」一稱號,區域範圍為青年路二段起至澄清路交叉口,南至建國路三段、西至澄清路;鳳山則是傳統政治中心,政府機關與古蹟林立;五甲地區比鄰於前鎮區,人口密集,商業繁榮。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生活圈在清季皆已發展為有規模的聚落,歷經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分別有著不同歷史淵源、發展歷程,使本區的街景呈現多元交融的樣貌。另一方面,由於本區東南側設有三所軍事學校:陸軍官校、中正預校、步兵學校,伴隨而生的軍事用品商店與眷村文化更加豐富了本區的文化內涵。.
查看 阿緱廳和鳳山區
麟洛鄉
麟洛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linˇlog hiongˊ)位於臺灣屏東縣北部,地勢平坦,全境為平原地形。客家六堆中之前堆,居民以客籍為主,約佔87%,屬高雄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
查看 阿緱廳和麟洛鄉
霧台抗日事件
霧台抗日事件,或稱霧台事件、魯凱族抗日事件,是於1914年(大正3年)發生在台灣日治時期阿緱廳阿里港支廳(現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的一起攻擊事件,事因以阿里港支廳長脅田義一爲首的日本警察極力在當地推行「理蕃政策」,強制收繳原住民使用的獵槍,引起霧台、神山、吉露、阿禮等諸部落的不滿。脅田因回收槍枝的成效不彰,於10月7日之時抵達德文部落的駐在所,由駐在所巡官左村政勝及部落領袖慕妮陪同進行協調,雙方在10月11日發生衝突,致使數名警察遭殺害。 日本警察在10月20日組織搜查隊進駐當地,雙方出現火力衝突,魯凱族人因此而撤入山林。警察方面最終放出風聲,只要原住民肯自繳槍械,一切可以既往不咎。事件平息以後,當地駐守的警察於12月15日開始撤離。 1914年10月,阿里港支廳長脅田義一因回收槍枝成效不彰而震怒,帶數名警員前往霧台部落,在同年4月19日奉『廳訓第十四號命令』調升德文駐在所巡官的左村政勝因剛在6月5日到任不久,對霧台的情形非常熟悉,因此一同前往,在當地與族人發生衝突,皆身亡。 根據日本警察方面統計,此次事件共收繳獵槍543支、槍身89支,傷亡數字未有公佈。而包括脅田義一、左村政勝等人在內,共有11名警察在衝突中喪生。 日本方面將殉職警員安葬在德文部落南方山頭(今霧台國小司令台後方),設有一座高約2公尺的紀念碑,每逢慶典時令則前往紀念碑行禮。.
查看 阿緱廳和霧台抗日事件
阿里港支廳
阿里港支廳是於臺灣日治時期附屬於阿緱廳下的政府單位,位階屬於「支廳出張所事務所辨務署郡市」,該支廳範圍為今的里港鄉、高樹鄉、鹽埔鄉和九如鄉。支廳以治所阿里港區的名稱命名,臺灣日治時期在此設置「憲兵屯所辦務支署」和「步兵分遣隊」,繼而設置「阿里港支廳」。 阿里港支廳於1920年(大正9年)改正地方制度時撤銷,下轄的阿里港區和土庫區併置成爲里港-庄-、鹽埔區改制為鹽埔-庄-、九塊厝區改制為九塊-庄-、東振新區與加蚋埔區合併為高樹-庄-,隸屬於新成立的高雄州屏東郡。 1914年(大正3年)不滿日本高壓政策的霧台等地民眾焚毀警察駐在所,殺阿里港支廳長脅田義一等11人,是為霧台抗日事件。.
查看 阿緱廳和阿里港支廳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查看 阿緱廳和蘇貞昌
邱連球
邱連球,1914年5月19日生,日治阿緱廳麟洛區人(今屏東縣長治鄉),中國共產黨黨員。高雄州立屏東農業學校畢業,曾任長興公學校高等科教師、杉林庄役場獸醫,戰後由省立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邀請擔任事務課長,加入共產黨,邱連球與鍾浩東經營地下錢莊作為金脈,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時,邱連球等皆遭到逮捕判處感化教育三年,由於邱連球還涉及潮州案,因邱捷昌、鍾全如自首供出而以邱連球自首不誠为由改判死刑,1953年5月20日槍決於馬場町。.
查看 阿緱廳和邱連球
蔡潔生
蔡潔生(Chhoà Kiat-seng;),生於日治台灣阿緱廳枋山支廳楓港區楓港庄(今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是帶有排灣族血統的福佬客家人,知名企業家,曾多次捐助台灣黨外運動。.
查看 阿緱廳和蔡潔生
臺南廳
臺南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臺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廳」下設「支廳」,臺南廳下轄下轄安平、車路乾、大目降、灣裡、關帝廟、噍吧哖等六支廳,後廢止車路墘支廳。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台南廳合併鳳山廳及鹽水港廳的一部分(麻豆、六甲、蕭壟、北門嶼等地)為台南廳。範圍包括廳直轄(今臺南市東、中西、北、南與仁德區)以及灣裡、麻豆、蕭壠、北門嶼、六甲、噍吧哖、大目降、關帝廟、阿公店、楠梓坑、打狗、鳳山等12支廳。 File:1901 Taiwan.svg|1901年臺南廳位置,南側黃色地區 File:1909 Taiwan.svg|1909年臺南廳位置,亮藍色地區.
查看 阿緱廳和臺南廳
臺南縣 (日治時期)
臺南縣(1895年-1901年),是臺灣日治初期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劃,期間曾短暫改制成臺南民政支部。由於日治初期臺灣的行政區劃經常調整,臺南縣的範圍也時有調整,最初規劃時相當於現在臺灣的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及花蓮縣,1901年臺南廳成立前夕的轄區則相當於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扣除恆春廳)。.
臺灣城市歷史人口
*顏色區分.
查看 阿緱廳和臺灣城市歷史人口
臺灣糖廠列表
臺灣糖廠列表是收錄自臺灣日治時期第一間新式糖廠橋仔頭製糖所設立以來,在臺灣所開設的糖廠列表。在日治初期,日本政府鼓勵借貸給資本家投資現代化機械建廠製糖,進而逐步取代糖廍,1940年時,台灣糖業發展達到巔峰,總共有43座製糖所。.
查看 阿緱廳和臺灣糖廠列表
臺灣製糖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簡稱臺糖)是臺灣日治時期由三井財閥創立的製糖會社;該會社建造了臺灣第一座新式糖廠橋仔頭工場,可說是臺灣新式製糖業的始祖,其旗下阿緱工場曾因高產能被譽為臺灣糖業的新高山,並在日治末期時掌握曾文溪以南所有的製糖所與原料區。戰後,臺灣製糖在臺灣的資產與大日本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的在臺資產皆併入臺灣糖業公司;在日本內地的資產則由台糖株式會社承繼,直至2005年4月時與新三井製糖株式會社及株式會社KS合併成立三井製糖。.
查看 阿緱廳和臺灣製糖
臺灣舊地名列表
臺灣舊地名係指臺灣自開發史以來出現地名至今變革皆收納,並附錄福建金馬地區地名,但不含無從考證或不存在之地名。通常舊地名泛指台灣先人原初使用地名,隨著時空轉移與行政調整後,其中又以日治時期以及戰後國民政府進行「地名雅化」政策影響甚大,因此行政調整後的多數地區捨棄舊地名而改用新地名,形成現今臺灣大眾常用之地名,故本列表將地名變化史與行政調整變革做為完整歸納,使舊地名明確指出現今所在位置。.
查看 阿緱廳和臺灣舊地名列表
臺灣日治時期發電所列表
臺灣日治時期發電所列表僅列出至1895年至1945年止台灣日本時代規劃或興建的發電所,主要分為水力發電及火力發電。其中在1930年代「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完工前係「火主水輔」時代,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開始營運後轉為「水主火輔」時代。.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共計經歷十次的更動。從一開始1895年的三縣一廳,一直到最後1920年的五州二廳(1926年增加澎湖廳變成五州三廳)。值得注意的是,和前面幾次區劃相比,1920年這次的區劃,其持續的時間是最長的,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戰後國民政府在台灣的行政區劃。 另外,隨著1920年的州郡新地名規劃與命名,部分台灣古地名,也隨之更動。例打狗→高雄(今高雄市區)、阿緱→屏東(今屏東縣屏東市)、錫口→松山(今臺北市松山區)、枋橋→板橋(今新北市板橋區)、阿公店→岡山(今高雄市岡山區)、媽宮→馬公(今澎湖縣馬公市)等,且多數保留迄今。.
里港鄉
里港鄉位於台灣屏東縣西北端,北鄰高雄市美濃區,西及西北鄰高雄市旗山區,東鄰高樹鄉,東南連鹽埔鄉,南接九如鄉。 本鄉位處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緩,荖濃溪與隘寮溪流經鄉境,並合流為高屏溪,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 阿緱廳和里港鄉
蕭道應
蕭道應(),生於日治台灣阿猴廳港東中里佳冬腳(現屏東縣佳冬鄉)的客家人,為佳冬蕭家的後人。台北高校、台北帝大醫學部畢業後,因為富有反日思想,1940年與有志青年鍾和鳴與蔣渭水女兒蔣碧玉等人前往中國參與抗日活動,1945年返台,二二八之後受臺大醫院同事影響加入省工委,1949年光明報事件後開始逃亡,最後與陳福星一起躲藏於苗栗三義地區的魚藤坪基地,1952年,與陳福星等人「自新」,自新後任職調查局,為台灣建立法醫體系先驅,1978年從調查局退休,轉任法醫顧問直到2002年去世。.
查看 阿緱廳和蕭道應
長治鄉
長治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congˇ cii hiongˊ)是臺灣屏東縣下轄33個鄉鎮市之一,位於屏東縣北部,地勢平坦,由東南向西北緩傾,北臨鹽埔鄉,東鄰內埔鄉,西鄰屏東市,西北連九如鄉,南接麟洛鄉。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 本鄉是客家六堆中的前堆,居民以客家人為主要族群(約五成),閩南人次之,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查看 阿緱廳和長治鄉
陳新安
陳新安(),原姓楊,曾隨養父改日本姓大波,生於日治台灣阿緱廳蕃薯藔支廳(今高雄市旗山地區),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曾任高雄縣縣長、高雄市政府主任秘書、聯和建築公司副總經理、內政部總務司司長。為高雄縣地方派系白派的創始者。.
查看 阿緱廳和陳新安
陳新賜
陳新賜,日本姓名東岡新賜,臺灣高雄美濃客家人,醫師及詩人,長崎市原子彈爆炸受害者。.
查看 阿緱廳和陳新賜
陳智雄
陳智雄(Tân Tì-hiông,),臺灣日治時期生於阿緱廳(今屏東縣中北部)。曾隨日軍被派至印尼擔任外交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居住在印尼,冒死參與印尼獨立革命,獨立後首任總統蘇卡諾授以榮譽國民的最高榮譽。因參與台灣獨立運動成為無國籍者。為了進入日本,取得瑞士國籍。曾經擔任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東南亞巡迴大使李筱峰,, 2000/11/23陳五郎撰、吳宗德譯,, 2000/11/23,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6-26,之後遭中華民國政府於日本誘捕,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予以處死。柯維斯,, 極光電子報(台灣教授協會), July 9,2013.
查看 阿緱廳和陳智雄
林少貓
林少貓(),本名苗生,字義成,小名少貓,生於清治臺灣鳳山縣港西下-里-萬丹街竹篙籠(今屏東縣萬丹鄉萬全村),以小名稱世。乃是台灣早期的抗日領袖,與簡大獅、柯鐵虎並稱為「獅虎貓抗日三猛」、「獅虎貓三猛」、「抗日三猛」,在日據時期初期,受台灣總督府招降,1902年遭總督府襲殺。 「抗日三猛」是以分布於臺灣的北、中、南三地,各別取其名「獅、虎、貓」為代表稱之,「三猛」由此而來。對林少貓的評價不一:台灣總督府因其抗日行為,稱其為「盜匪」;中華民國政府則認為他是「抗日烈士」。.
查看 阿緱廳和林少貓
林瓊瑤
林瓊瑤()是台灣高雄市出身的實業家、出版家,以及前高雄市議員、國民大會代表。 林瓊瑤名古屋高校、早稻田大學畢業,曾任興業信用組合理事,後來離職;之後又在二次大戰後該組合改制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時成為首任理事主席。此外,在1958年創辦三信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曾不畏國民政府警告,安排被國民黨白色恐怖迫害的台灣本土派作家林曙光到三信家商任教,也曾在1970年創辦三信出版社並自任社長兼發行人。三信出版社曾出版過鍾肇政、葉石濤、李喬等名家作品,成為台灣文學的重鎮。 1946年,林瓊瑤當選為高雄市參議會議員;1950年,當選高雄市議會第一屆議員;1972年,當選增額國民大會代表。.
查看 阿緱廳和林瓊瑤
恆春廳
恆春廳為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東、西、南三面環海,東北至阿塱衛溪,北至四重溪,廳治設於恆春,下轄枋山、蚊蟀兩支廳。該廳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5月1日,是將恆春辦務署從臺南縣分劃出來而成。同年11月11日臺灣總督府認為「總督府-縣廳-辦務署」的三級制度在行政事務上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制改為「二十廳」制,恆春廳即為二十廳之一。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10月25日,臺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合為十二廳,恆春廳廢止,併入阿緱廳。.
查看 阿緱廳和恆春廳
李秀雲
李秀雲,臺灣屏東縣竹田鄉頭崙村客家人,台糖員工、台灣攝影家,為舊日六堆客家與農村文化的留有許多影像。.
查看 阿緱廳和李秀雲
楓港 (臺灣)
楓港,是臺灣屏東縣枋山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楓港村、善餘村。 楓港為南迴公路的起點,是傳統上南台灣地區前往台東的必經之地。.
查看 阿緱廳和楓港 (臺灣)
水底寮 (屏東縣)
水底寮,原寫為水底藔,是臺灣屏東縣枋寮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太源村西南端、東海村東南端、天時村西半部、地利村不含西北端、人和村不含最西端及最東端、新龍村東北部建興路以北番子崙排水以南地區及東南端。 水底寮地區位處省道台1線、台17線的交會點,是傳統上南台灣前往恆春半島及台東地區的必經要地。.
澎湖廳
澎湖廳是台灣清治、日治時期的厅,轄域為今澎湖縣。雍正5年(1727年)應閩浙總督高其倬之請,原附屬於台灣縣之澎湖設立澎湖廳,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管轄,光緒11年(1885年),台灣建省,於台灣中部新設台灣府(中路),原台灣府(南路)改稱台南府,澎湖廳仍屬之。 1895年日治後台灣總督府改清領時期「府」為「縣」,府轄「縣(廳)」為「支廳」,但澎湖廳仍維持建制直屬總督府管轄,並一度更名澎湖島廳,1897年5月3日實施六縣三廳之際恢復原名。直至大正9年(1920年)與阿猴廳(今屏東縣及旗山地區)及台南廳一部份(今高雄市及岡山鳳山地區)合併為高雄州設立澎湖郡,大正15年(1926年)再獨立復設置澎湖廳,1945年二戰結束前共管轄二支廳。 澎湖在日治時代有「帝國的南方鎖鑰」之稱。.
查看 阿緱廳和澎湖廳
澎湖縣歷史
澎湖,古稱「平湖」或「彭湖」。史前時期,有粗繩紋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證明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已有先住民生活。連雅堂在1920年台灣通史稱:「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秦和漢之際,或曰楚滅越,越之子孫遷於閩,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湖。」而史籍可考的最早歷史史學家的看法不一,在隋代以前,並無任何文獻資料可供參考,一些學者認為最早見於文獻上的記載為《隋書流求國傳》,其中記載隋煬帝三次派兵伐流求。而元初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曾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島曰澎湖。煙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是較早期有關澎湖的紀錄。.
查看 阿緱廳和澎湖縣歷史
戴炎輝
戴炎輝(),臺灣省屏東縣人,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時期曾改用日本姓名田井輝雄。法律學者,法律史學家,曾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司法院大法官。他所命名且整理的淡新檔案,為目前最完整的清朝縣級行政檔案。.
查看 阿緱廳和戴炎輝
明華園
明華園,為台灣本土規模最龐大也最著名的歌仔戲團之一,今組織已成規模龐大的文化事業體。明華園為陳明吉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創立。1997年陳明吉過世後,陳家第二代的子女繼承了明華園,在時代潮流的激盪中,更是台灣第一個以現代化、企業化、制度化手法經營的傳統劇團,其創新、獨有的經營哲學,開創了傳統藝術嶄新的契機。 由總團長陳勝福領軍的明華園戲劇總團,目前旗下共有8個子團與4個協力團隊,是台灣最具規模的表演藝術團隊,足跡遍及各大都市、小鄉鎮,甚至外島、醫院、監獄、勞工界、校園等各階層的明華園,也是台灣足跡遍佈最廣、觀眾階層最廣、戲劇版圖最廣的表演藝術團隊。 在不斷努力耕耘之下,明華園更嘗試將台灣歌仔戲推上國內主流表演藝術舞台並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演出。受到國際舞台注目的明華園,除大陸地區外足跡更遍及日本、法國、美國、新加坡、南非等地。日亞航、日本NHK電視台、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北京中央電視台、香港時事追擊……等國際媒體與單位的主動來台採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家庭年」推選明華園為台灣「奇特家庭代表」、法國第一大報費加洛報更給予“中華民國的另一個聲音”的美譽。 2017年明華園榮獲台北市文化獎、首席編導陳勝國也獲得國家藝文獎肯定。.
查看 阿緱廳和明華園
新埤鄉
新埤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xinˊ biˊ hiongˊ)位於台灣屏東縣中部,其位置距離屏東縣政府南方28.4公里,屬六堆中的左堆,客家人比例約佔五成左右,廣幅東西7.8公里,南北7.6公里,全鄉面積共計59.0102平方公里。東連來義鄉,南接佳冬鄉、枋寮鄉二鄉,北與潮州鎮、萬巒鄉,西與崁頂鄉、南州鄉、林邊鄉等為界,鄉內全境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為攝氏25度,年日照時數約為兩千兩百多小時,年雨量約為兩千毫米,居民以客家人為主。 地理位置位於屏東平原中央部分,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宜人,適合農作物生長,故新埤鄉主要產業活動為一級產業。.
查看 阿緱廳和新埤鄉
旗山區
旗山區位於臺灣高雄市地理中心,北鄰杉林區,西北鄰内門區,西及西南鄰田寮區、燕巢區,東鄰美濃區,東南接屏東縣里港鄉,南接大樹區。本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每年5月至9月為雨季,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
查看 阿緱廳和旗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