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立祖

指数 阿立祖

阿立祖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的祖靈信仰,成大教授石萬壽指出該名詞是西拉雅語的「祖先」(西拉雅語:alid、aritt)發音與漢語「祖」結合而成的名詞。而在荷治時期,尤羅伯牧師將《馬太福音》翻譯成西拉雅語時,即用「Alid」作為上帝的譯名。而除了阿立祖的稱呼之外,各部落也有像阿立母、太祖、老君等其他稱呼。 阿立祖信仰一般常視為一種拜壺文化,但實際上西拉雅族所崇拜的不是壺本身,而是壺中代表祖靈神力的水。.

24 关系: 加匏朗仙姑廟南科新港堂台灣民間信仰大南蠻大內區大武壠語太祖 (祖靈信仰)安平壺中埔公界忠原廟中国民间信仰下營區佳里金唐殿公廨 (原住民族)甲仙區西拉雅語音系西拉雅語語法西拉雅族馬卡道語馬卡道族鹿耳門鎮門宮阿立母臺南市臺灣文化老埤老祖祠

加匏朗仙姑廟

加匏朗仙姑廟,是位於臺灣屏東縣萬巒鄉新厝村加匏朗的廟宇,為當地馬卡道族的信仰中心,在農曆正月十五日會舉辦祭祀仙姑祖的夜祭。.

新!!: 阿立祖和加匏朗仙姑廟 · 查看更多 »

南科新港堂

南科新港堂,為臺灣民間信仰廟宇,位於臺灣臺南市新市區南部科學園區。該廟完成於2006年,於一樓設有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其原址在荷蘭時代為新港社的港西文書館故址。該廟為了合祀過去園區內的十三座有應公廟神祇而興建的廟宇,主神為鎮港元帥,而除了少數幾尊神祇雕有神像外,大多是以令牌或神位的形式供奉,為該廟特色之一,此外廟中還供奉了地藏王菩薩。 而最後為了讓萬善爺、萬人公等少數幾位「神格」尚未具足的神明也能入廟奉祀,新港堂的廟門不設門神,改以門釘替代,也算是「人性化」的作法。新港堂從興建到入火安座的整個過程,相較其他廟宇,十分傳奇,遂有媒體為此專題報導謂「南科上演神鬼傳奇」。.

新!!: 阿立祖和南科新港堂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前者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新!!: 阿立祖和台灣民間信仰 · 查看更多 »

大南蠻

大南蠻為臺灣清治時期一名西拉雅族的守節婦女。.

新!!: 阿立祖和大南蠻 · 查看更多 »

大內區

大內區位於臺灣臺南市中央偏東,北臨官田區、六甲區,東鄰玉井區、楠西區,西鄰善化區,南接山上區,本區位於嘉南平原與山區的交界地帶,曾文溪自區內蜿蜒流過,70%屬於低海拔山坡地,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工商業不發達,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同時因為光害少,南瀛天文教育園區即座落此區。.

新!!: 阿立祖和大內區 · 查看更多 »

大武壠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31-94). Taipei: Academia Sinica..東台灣"蘭嶼島(深紅色)表示為使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巴丹語群達悟語的區域. 大武壠語(Taivoan、Taivuan),又稱大滿語,是台灣原住民族之一大武壠族人所使用的語言,現為沈睡語言,僅留部分的民謠以及傳統的祭儀歌謠,或存於偏遠部落的老人或尪姨口中。為台灣原住民語言之一種,屬於南島語系的次語群,亦歸類為台灣南島語第6群。昔日分布於台南、高雄一帶的丘陵、平原、及河谷等地帶,如:(原)高雄縣小林村。 日本語言學家小川尚義、前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李壬癸博士及前東京大學語言學教授土田滋根據荷治至日治時期語料,判斷大武壠語與西拉雅語及馬卡道語三者間差異相當大,應屬於不同的語言,並認為一向被認為以西拉雅語撰寫的荷治時期基督教傳教文獻《馬太福音》應至少有半數以上由大武壠語書寫,非西拉雅語。.

新!!: 阿立祖和大武壠語 · 查看更多 »

太祖 (祖靈信仰)

太祖(大武壠語:Anag),或稱為 Kuba 祖、番太祖,為台灣原住民族大武壠族對其最高祖靈的稱呼,以太祖為中心,構成整個大武壠族的祖靈信仰。 相較於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或馬卡道族的老祖信仰,大武壠族人並不認為太祖存於祀壺,而是存在公廨(Kuba、Kuva)裡的向神座周圍,故老一輩族人又稱太祖為 Kuba祖。.

新!!: 阿立祖和太祖 (祖靈信仰) · 查看更多 »

安平壺

安平壺,又稱宋硐。開始製作於明朝的航海貿易時期,製作之地為福建省閩北邵武窯,常見於台灣、福建與江西。安平壺有過幾種不同的名稱如宋甕、宋陳甕、明瓷、龜甕、火藥罐等,但這些名稱的意涵不明,且並無任何證據,近世以大量出土之地點臺灣臺南市安平命名,稱為安平壺,得到普遍認同。.

新!!: 阿立祖和安平壺 · 查看更多 »

中埔公界忠原廟

中埔公界忠原廟,又稱中埔公廨元帥廟、中埔公廨、加蚋埔公廨,是位於臺灣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加蚋埔的馬卡道族廟宇。.

新!!: 阿立祖和中埔公界忠原廟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是指中国的俗神信仰,也称为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或传承信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的特点是:求世俗功利之事,不強調宗教教义的完備。功利性非常强,求神拜佛,像是人世间委托别人办事,求的一般是,升官发财、好姻缘、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考试过关、考进理想学校、求职成功、等等世俗功利的事,中国民间信仰者一般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中国民间信仰,信众会自称信佛教或道教,但通常儒佛道三者不分,相信三教合流,相互貫通。.

新!!: 阿立祖和中国民间信仰 · 查看更多 »

下營區

下營區位於臺灣臺南市中部偏西北,北臨鹽水區、新營區、柳營區,東鄰六甲區、官田區,西鄰學甲區,南接麻豆區。.

新!!: 阿立祖和下營區 · 查看更多 »

佳里金唐殿

玉勅皇勅金唐殿,俗稱佳里金唐殿,初稱代天府,承蒙清朝乾隆皇帝勅封金唐殿,位於臺灣臺南市佳里區,主祀玉勅代天巡狩 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 ,民間尊稱三老爺,為臺灣民間盛行的王爺千歲信仰代表之一,為朱府大千歲、雷府二千歲、殷府三千歲三老爺系統祖廟。 逢子、卯、午、酉年農曆正月中旬行主辦蕭壠香(南瀛三大古香、南瀛七大香)。 蕭壠(今佳里區)地區聚落、經濟、信仰中心,為十七角頭廿四村-庄-大廟。經核定為直轄市定古蹟。與歸仁保西代天府、北門南鯤鯓代天府,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新!!: 阿立祖和佳里金唐殿 · 查看更多 »

公廨 (原住民族)

公廨(西拉雅語:Kuwa;大武壠語:Kuba、Kuva、Kuma),漢字亦作「公界」、「公堺」(臺語皆同音:kong-kài),於現代臺灣通常是指西拉雅族、大武壠族或馬卡道族等原住民族祭祀阿立祖、太祖等祖靈的場所,但根據文獻記載過去公廨亦具有「青年會所」、「議事場所」等功能。 鄒族稱其男子會所為 Kuba、卑南族少年會所 trakuban 的語幹也是 kuba,另舊茂林部落男子會所的魯凱語 Ckobo 發音也類似,均有儀式、男子訓練及公眾議事等場域功能,但目前並不確定它們與大武壠等族的公廨(Kuba)有什麼樣的共同脈絡或淵源。.

新!!: 阿立祖和公廨 (原住民族) · 查看更多 »

甲仙區

仙區(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gabˋ xienˊ kiˊ),位於台灣高雄市東北部,東鄰桃源區、六龜區,西鄰臺南市南化區,北接那瑪夏區,南連杉林區。位居南部橫貫公路西端之要衝,以芋頭、竹筍等農特產品而聞名。族群屬六堆中的右堆,客家人約占區內三成一之眾。.

新!!: 阿立祖和甲仙區 · 查看更多 »

西拉雅語音系

西拉雅語音系(Siraya phonology)為西拉雅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族語書寫系統),"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新!!: 阿立祖和西拉雅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西拉雅語語法

西拉雅語語法(Siraya grammar)為基於西拉雅語之語法。在語法的分類上台灣南島語言並不同於一般的分析語或其它综合语裡的動詞、名詞、形容詞、介詞和副詞等之基本詞類分類。比如台灣南島語裡普遍沒有副詞,而副詞的概念一般以動詞方式呈現、可稱之為「副動詞」,類之於俄语裡的副動詞。張永利,"台灣南島語言語法:語言類型與理論的啟示(Kavalan)", 語言學門熱門前瞻研究,2010年12月/12卷1期,pp.112-127.

新!!: 阿立祖和西拉雅語語法 · 查看更多 »

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Siraya),又譯作希萊耶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台灣文字歷史上被外來者以「福爾摩沙人」(Formosan) 稱呼,部分係專指其所接觸之西拉雅族人等。 19世紀因漢人爭地壓力,部份西拉雅人逐漸東遷,移住臺東、花蓮一帶,幾乎漢化,失去傳統風俗及語言,因此以平埔族群分類之。如今尚未受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承認,近年發起正名運動,要求官方承認其原住民身分,臺南縣政府在2005年率先認定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2010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政府繼承其為「臺南市定原住民族」)。2013年,花蓮縣富里鄉公所亦跟進承認。 西拉雅族由於自身的阿立祖信仰,又有「拜壺民族」的稱呼,但有一說指出西拉雅族並非祀奉壺,而是崇拜壺中象徵祖靈神力的水。.

新!!: 阿立祖和西拉雅族 · 查看更多 »

馬卡道語

bot.

新!!: 阿立祖和馬卡道語 · 查看更多 »

馬卡道族

卡道(Makatao)為台灣原住民族,往昔聚落為鳳山八社,包含大傑巔社等社。馬卡道族分佈在台灣最南部之嘉南平原高雄和屏東平原一帶,因此過去被分類為平埔族,小川尚義等學者認為是西拉雅族的分支,目前尚未受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承認,僅屏東縣等地方政府承認。.

新!!: 阿立祖和馬卡道族 · 查看更多 »

鹿耳門鎮門宮

鹿耳門鎮門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在鹿耳門溪出海口南岸,為主祀鄭成功的廟宇。該廟門神與一般廟宇有別,為洋人外表。原本是赤腳,但在2003年據說有來臺荷蘭人向臺南市政府請求,希望能讓赤腳門神有鞋穿,後來有當時的事長許添財主持儀式,火化一雙長筒靴跟兩雙短筒靴給門神。.

新!!: 阿立祖和鹿耳門鎮門宮 · 查看更多 »

阿立母

#重定向阿立祖.

新!!: 阿立祖和阿立母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阿立祖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文化

臺灣文化,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過去兩千年的移民社會,由多樣化的人種族群所組成,且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從最早期的南島文化、古閩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盜文化,地理大發現後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早期歐洲文化,明鄭時期以後東南沿海漢族開始大規模開墾而帶來的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開始對本區域發生影響,再到後來又混合日治時期的文化與受日本皇民化影響,20世紀中葉起受戰後歐美文化的影響,以及本地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復興,二十世紀中後期,印尼,越南等東協國家大量移民台灣,各已超過十萬人口,對台灣多語言,文化造成豐富的碰撞 台灣文化因此具有傳統與現代的面向,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範疇逐漸確立。.

新!!: 阿立祖和臺灣文化 · 查看更多 »

老埤老祖祠

老埤老祖祠,是位於臺灣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的馬卡道族廟宇。.

新!!: 阿立祖和老埤老祖祠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