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爾巴尼亞人

指数 阿爾巴尼亞人

#重定向 阿爾巴尼亞族.

90 关系: 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培拉特州埃迪·拉马埃梅斯·希莫尼卡拉·艾哈迈德帕夏印度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南斯拉夫历史南斯拉夫人口南斯拉夫內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解體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古爾巴哈可敦古西涅古西涅區史比積謙·艾利費各國血型分佈吉诺卡斯特塞尔维亚大阿爾巴尼亞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半岛东欧布萊里姆·哲馬伊利亞歷山大·蘭科維奇伊克斡格蘭伊斯梅爾帕夏企業號航空母艦 (CVN-65)佩奇 (科索沃)佩奇州德拉加什土耳其的阿爾巴尼亞人地拉那北科索沃哈辛·塔奇科索沃科索沃地区科索沃解放軍科索沃战争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君主列表突厥化米利特米特羅維察 (科索沃)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羅扎伊烏爾齊尼爱尔巴桑...瓦隆·贝赫拉米聖戰者萊波薩維奇香港人口貝拉內賈科維察州近東問題阿尔巴尼亚语阿尔巴尼亚政治阿亞斯·穆罕默德帕夏阿什卡利人和巴尔干埃及人阿爾巴尼亞伊斯蘭教阿爾巴尼亞族阿里·里薩埃芬迪阿里帕夏 (约阿尼纳)赫迪夫薩伊德·哈里姆帕夏蒙特內哥羅蒙特內哥羅行政區劃色雷斯語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耶尼切里查摩西斯龍屬格尼拉內州格拉莫斯山脈比耶洛波列沙赫娜茲·巴列維波士尼亞的伊斯蘭教易卜拉欣·鲁戈瓦斯科普里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新布爾多政治宣传普列夫利亞普里什蒂纳普里兹伦普雷舍沃普拉夫1981年南斯拉夫人口普查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 扩展索引 (40 更多) »

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

德肋撒修女(Mater Teresia;),或--,天主教会中称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Sancta Teresia de Calcutta).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 · 查看更多 »

培拉特州

本條目記敘的是培拉特州。其他同名的行政區尚有培拉特區及培拉特市。 培拉特州(Berat)位於阿爾巴尼亞中部偏南,由培拉特區、庫喬亞區、斯克拉帕區三區組成,與-zh-hans:费里; zh-hant:非夏爾;-州、-zh-hans:爱尔巴桑; zh-hant:艾巴申;-州、吉羅卡斯特州、-zh-hans:科尔察州; zh-hant:科赤州;-等州相鄰。.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培拉特州 · 查看更多 »

埃迪·拉马

埃迪·拉马(Edi Rama,),現任阿尔巴尼亚总理。阿尔巴尼亚社会党领袖,1998年至2000年担任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2000年至2011年任地拉那市长。2013年6月13日拉马带领社会党联盟和左翼党派击败现任总理萨利·贝里沙的保守派阵营,赢得2013年阿尔巴尼亚议会选举,9月新一届议会召开,拉马出任新一届总理。.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埃迪·拉马 · 查看更多 »

埃梅斯·希莫尼

埃梅斯·希莫尼(Ernest Simoni,),是阿爾巴尼亞籍天主教執事級樞機。曾于1963年至1981年被監禁。.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埃梅斯·希莫尼 · 查看更多 »

卡拉·艾哈迈德帕夏

卡拉·阿赫馬德·帕夏(Kara Ahmed Paşa;),阿爾巴尼亞人出身的奧斯曼帝國政治家,曾在1553年10月6日-1555年9月29日出任大維齊爾。 他曾率軍攻打匈牙利王國的蒂米什瓦拉,但在1552年5月26日被當地守將打敗。 Category:大維齊爾 Category:奥斯曼阿尔巴尼亚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卡拉·艾哈迈德帕夏 · 查看更多 »

印度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印度人諾貝爾獎得主係指印度人、海外印度人、印度出生者或定居於印度身份的諾貝爾獎得主。 迄2014年,已有12名印度人獲得諾貝爾獎:.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印度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历史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南斯拉夫素有「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的形容。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独立,松散联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告终结。.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南斯拉夫历史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人口

在戰間期後冷戰期間,南斯拉夫是巴爾幹半島人口最多的國家。.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南斯拉夫人口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內戰

南斯拉夫內戰指的是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解體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戰爭。這些相互關聯的戰爭包括1991年的斯洛文尼亞十日戰爭(又稱斯洛文尼亞戰爭)、1991年至1995年的克羅埃西亞戰爭、1992至1995年的波士尼亞戰爭、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 南斯拉夫內戰通常被認為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民族對立與衝突、種族清洗、戰爭罪等都是其特徵。戰爭的結果導致了前南斯拉夫境內多個主權國家的產生。 此外,雖然存在一定的爭議,該地區許多持續至今的紛爭與衝突有時也被認為是南斯拉夫內戰的延續。.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南斯拉夫內戰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西里爾字母:Савез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 СРЈ/拉丁字母:Savezna Republika Jugoslavija,SRJ,常简称南联盟)是在1992年到2003年期间存在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的一个聯邦制的共和国,其前身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代初期,随着东欧剧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趋于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国宣布独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的两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组建了南联盟。南联盟成立後长期处在战争泥沼中,先后直接参与了克罗地亚战争、波斯尼亚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2003年,南联盟重組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这一松散的邦联制的国家联盟。2006年,黑山通过公投方式实现独立。隨著黑山的的獨立,塞爾維亞也同時獨立,兩國均因此成為各自獨立的主權國家。 隨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FRJ)分裂為四個共和國,剩下的兩國組建的南聯盟是一個民族成份較為單純的國家。兩國的多數派民族雖然分別是塞爾維亞人、黑山人,兩者在民族和文化方面極為相似。黑山人的民族主義者主張,黑山人是和塞爾維亞人不同的獨特民族。但有相當多人認為黑山人是塞爾維亞人的一個支族。南聯盟的少數民族有阿爾巴尼亞人、馬扎爾人、羅馬尼亞人等。在科索沃自治省,多數派阿爾巴尼亞人和少數派塞爾維亞人之間的民族緊張日益升高,兩者的衝突在南聯盟時期始終都是嚴重的問題。 南聯盟認為自己是南斯拉夫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國,但其他加盟國對此表示反對。聯合國也未許可南聯盟繼承南聯邦在聯合國的席位。直到2000年11月2日,南联盟才重新加入聯合國。1992年至2000年期間,美國等國家稱南聯盟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或者因塞爾維亞在南聯盟內擁有支配地位而單稱其為「塞爾維亞」。特別是在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擔任塞爾維亞總統的時期,米洛舍維奇有比聯邦總統更強的影響力。反對米洛舍維奇和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人稱米洛舍維奇統治下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為「大塞爾維亞」。.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解體

南斯拉夫解體是指一系列的衝突和政治動盪使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的過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領土自中歐延伸到一個歷史上多次發生民族衝突的地區「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大致按照民族界線分為六個共和國和兩個自治省,共和國和自治省的界線大致按照民族分佈來劃分。在1990年代,南斯拉夫分裂為數個獨立的國家。南斯拉夫的八個聯邦構成單位包括了六個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波黑的人口結構中,塞爾維亞人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三十多,克羅地亞人所占比例为17%左右,雙方都試圖擁有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大部份的主權,從而展開了紛爭,引發了南斯拉夫內戰。.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南斯拉夫解體 · 查看更多 »

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

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指的是1985年5月,一名居住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科索沃社會主義自治省的塞爾維亞人農夫,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Ђорђе Мартиновић/Đorđe Martinović,1929年 - 2000年9月6日)由於肛門中被插入一枚玻璃瓶而導致受傷送醫的事件。這起事件在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之後,於南斯拉夫國內引發了巨大的政治爭議。雖然此事的真相在事發多年後已無從知曉,但它在事實上激化了科索沃地區乃至整個南斯拉夫國內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的民族矛盾,為之後的南斯拉夫解體和科索沃戰爭等一系列事件埋下了禍根。.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卓爾哲·馬爾提諾維奇事件 · 查看更多 »

古爾巴哈可敦

古爾巴哈可敦(鄂圖曼土耳其文:گل بهار خاتون;),又名阿伊莎可敦,奥斯曼帝國巴耶塞特二世的妻子和塞利姆一世的母親。.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古爾巴哈可敦 · 查看更多 »

古西涅

古西涅是蒙特內哥羅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北部,處於普羅克勒迪耶地區,海拔高度1,014米,2011年人口4,027,波士尼亞克人和阿爾巴尼亞人分別佔居民四成。.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古西涅 · 查看更多 »

古西涅區

古西涅區是蒙特內哥羅的23個行政區之一,位於該國東北部,首府設於古西涅,2011年人口4,027,波士尼亞克人和阿爾巴尼亞人分別佔居民四成。.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古西涅區 · 查看更多 »

史比積謙·艾利費

史比積謙·艾利費(Špejtim Arifi,)是德國籍的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現時效力於伊朗的柏斯波利斯足球俱樂部。 他是阿爾巴尼亞裔科索沃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史比積謙·艾利費 · 查看更多 »

各國血型分佈

下表列出截至2010年,各國的血型分佈。.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各國血型分佈 · 查看更多 »

吉诺卡斯特

吉诺卡斯特(阿尔巴尼亚语:Gjirokastër)位于阿尔巴尼亚南部,是吉诺卡斯特州的首府,全市人口约25,301人(2011年),吉諾卡斯特素有“石头城”的美誉。 吉诺卡斯特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于2005年入选,因为它是保护完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城镇,始建于公元四世纪。它也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恩維爾·霍查和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故乡。还是革命电影《宁死不屈》的故事发生的地方和拍摄地点。 吉诺卡斯特是阿尔巴尼亚南部的商业中心,有公路通往发罗拉港,近郊产褐煤。有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烟草、皮革、纺织和食品等工业。有中世纪城堡、清真寺、教堂和博物馆、游览地。.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吉诺卡斯特 · 查看更多 »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Republika Srbija,Republic of Serbia,通稱為塞爾維亞)是一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與黑山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以及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接壤。.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塞尔维亚 · 查看更多 »

大阿爾巴尼亞

大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語:Shqipëria e Madhe)是一個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所提出的概念。該思想主張按照歷史上及目前阿爾巴尼亞族裔的分佈來重新劃定國界,建立一個更大的阿爾巴尼亞族國家。阿爾巴尼亞人稱這一想法為「民族阿爾巴尼亞」。除了阿爾巴尼亞本國之外,科索沃、希臘局部和馬其頓局部也有大量的阿爾巴尼亞族居住。這一思潮最早出現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阿爾巴尼亞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扶植的阿爾巴尼亞傀儡政府統治范圍包括了阿爾巴尼亞、科索沃、蒙特內哥羅局部和馬其頓局部。.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大阿爾巴尼亞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巴尔干半岛 · 查看更多 »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东欧 · 查看更多 »

布萊里姆·哲馬伊利

布萊里姆·哲馬伊利(Blerim Džemaili,Бљерим Џемаили,Blerim Xhemaili,)是瑞士的一名足球運動員。在場上司職中場。他是前南斯拉夫馬其頓的阿爾巴尼亞人。他目前效力于意甲博洛尼亞。.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布萊里姆·哲馬伊利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亞歷山大·「雷卡」·蘭科維奇(塞尔维亚語:Александар Ранковић Лека,1909年11月28日–1983年8月20日)是一位塞爾維亞裔的南斯拉夫共產主義政治領袖,被認為是僅次於約瑟普·布羅茲·狄托與愛德華·卡達爾兩人的南國第三號人物。蘭科維奇是提倡南國強化中央集權,反對將權力分散至地方政府,他將此視作對塞爾維亞統一利益的挑戰Melissa Katherine Bokovoy, Jill A. Irvine, Carol S. Lilly.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 查看更多 »

伊克斡格蘭

伊克斡格蘭,即內宮童僕,是奧斯曼帝國以德夫希爾梅制度徵召的基督徒男童。他們在托普卡珀宮的恩德倫學校服役,也服務蘇丹和他的家人。 伊克斡格蘭也是新徵召耶尼切里成員的稱呼,他們也會被培養為朝臣和軍隊指揮官,他們很多人出身阿爾巴尼亞人。 他們受白人太監總管:卡帕阿迦的管理。.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伊克斡格蘭 · 查看更多 »

伊斯梅爾帕夏

伊斯梅爾帕夏(إسماعيل باشا、英語:Isma'il Pasha,)是埃及和蘇丹的瓦利,於1863年成為赫迪夫,1879年被英國廢黜。他在位時致力現代化埃及和蘇丹,同時讓國家負債累累。他的理念可見於1879年所說的一句話:「我的國家不會再在非洲長存,我們已經是歐洲的一部分。我們得放棄以前的做法,並採納適應社會狀況的新制度。.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伊斯梅爾帕夏 · 查看更多 »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N-65)

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舷號CVN-65,中文也常被意譯為進取號或勇往號),綽號大E(Big E),是美國海軍第一代及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唯一一艘建成的企業級航空母艦。企业号是美軍第八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俘獲並更名的一艘英國單桅縱帆船。 企業號在1958年開始建造,在1960年下水,最後於1961年服役。不久企業號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封鎖古巴海域,然後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並曾在不補充燃料的情況下環球航行一圈。1965年企業號由大西洋調往太平洋艦隊,先後七次派往參與越戰,並在戰爭結束前夕參與胡志明市的撤僑行動。除大型戰爭外,企業號也參與冷戰時期多場地緣政治事件,包括1963年復興黨於伊拉克及敘利亞軍變奪權後到黎巴嫩戒備、1971年印巴戰爭時開往印度外海宣示力量、普韋布洛號扣留事件及EC-121擊落事件發生後到北韓外海巡弋、向烏干達總統「蘇格蘭王」伊迪·阿敏施壓、參與環太平洋演習、拯救越南船民、到北太平洋向蘇聯示威、1986年在利比亞攔截蘇聯飛機、於兩伊戰爭期間護衛進出波斯灣的油輪、與伊朗海軍交戰以及介入菲律賓政變等等,其足跡遍佈全球。 踏入1990年代,企業號調回大西洋,並在地中海及阿拉伯海執勤。期間企業號曾派往亞得里亞海,到發生種族屠殺的前南斯拉夫地區支援北約維和部隊;又曾介入伊拉克的庫爾德內戰,在沙漠打擊行動及沙漠之狐行動空襲伊拉克的軍事據點。1990年代末,企業號開始參與南方守望行動,並在2001年九一一襲擊後率先參與持久自由行動及阿富汗戰爭。踏入21世紀,企業號在伊朗核問題上扮演美國的外交施壓角色,亦曾應對索馬里海盜問題。 企業號在美國海軍服役51年,是海軍在役最長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在2012年12月1日舉行退役儀式,由於移除核反應爐時必須先拆解大面積艦體,再加上保留艦島的成本過高,故此海軍將會把企業號全艦拆解,而不保留作博物館艦。在企業號的退役典禮上,美國海軍部長宣佈將籌建中的一艘福特級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以為承傳。2017年2月3日,企業號正式從海軍退役除籍,預備全面拆解。下一艘企業號航空母艦預計於2025年開始服役。.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企業號航空母艦 (CVN-65) · 查看更多 »

佩奇 (科索沃)

佩奇(塞尔维亚语:Peć,Пећ;阿尔巴尼亚语:Pejë,Peja)是位于科索沃西北部的一个城市,同名行政区佩奇州的首府。雖然佩奇人口以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為主,但卻拥有一个屬於中世紀時期的塞爾維亞東正教世界文化遗产佩奇修道院。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4年的科索沃骚乱中,佩奇都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佩奇 (科索沃) · 查看更多 »

佩奇州

佩奇州是科索沃的一個州,位於該國北部,首府設於佩奇,面積1,365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174,23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0人,居民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佩奇州 · 查看更多 »

德拉加什

德拉加什(Dragash;Драгаш)是位於科索沃南部的一座城市,屬普里茲倫州。德拉加什的人口2011年約有33,584人OSCE, June 2006.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德拉加什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的阿爾巴尼亞人

土耳其的阿爾巴尼亞人,是指有阿爾巴尼亞人血統的土耳其公民。在2008年土耳其國家安全會議報告全國估計有1300000人有阿爾巴尼亞血統,50多萬承認他們的祖先,語言和文化與阿爾巴尼亞有關。他們多是因巴爾幹戰爭後自希臘和塞爾維亞逃來,也有些來自黑山和阿爾巴尼亞。.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土耳其的阿爾巴尼亞人 · 查看更多 »

地拉那

本條目記叙的是。其他同名的行政區尚有地拉那州及地拉那區。 地拉那(Tiranë),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整個地拉那位於阿爾巴尼亞中部達埃蒂山和埃爾曾河西側的內陸盆地,阿爾巴尼亞著名的拉納河流經地拉那市中心地帶。而地拉那是阿爾巴尼亞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人口有862,361人(2017年)。 早在公元前1至3萬年地拉那就已經有人居住,並且在古羅馬、古希臘、奧圖曼統治時期融合了不少古希臘及土耳其文化。地拉那在1614年始建城镇。在1920年被阿爾巴尼亞親王國定为阿國首都,並一直維持首都地位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意、德的法西斯軸心國所占领,並把阿爾巴尼亞建立為傀儡國家。到了1944年被南斯拉夫軍隊和阿爾巴尼亞勞動黨領導人恩維爾·霍查解放。而在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運動中地拉那是阿爾巴尼亞民主化運動的主要示威地點之一。 地拉那是巴爾幹半島國家中第7名最多人口居住的城市,達到86萬人之多。雖然阿爾巴尼亞人口在199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在300萬人左右水平,然而地拉那市區人口卻不斷增加,近郊地區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包括愈來愈多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阿爾巴尼亞人搬往這裏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學府、交通配套完善等。另外地拉那更是阿爾巴尼亞國內面積最大城市以及全球最龐大阿爾巴尼亞語使用者的城市,當中居住的阿爾巴尼亞人佔超過6成,另外還包括少數民族的希臘人、馬其頓人,以及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外來移民。此外地拉那也是歐洲十大最多日照的城市之一,全年日照時間達到2554小時。.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地拉那 · 查看更多 »

北科索沃

北科索沃(Северно Косово,Severno Kosovo;Kosova Veriore)是科索沃北部的一个地区,與其他以阿爾巴尼亞人為主的地區不同,当地居民中大多数为塞尔维亚人。在签订前,它由塞尔维亚实际控制,不受科索沃政府所管治。 根据2013年布鲁塞尔协议,塞尔维亚政府已经撤销了在北科索沃的行政机构。协议还规定,北科索沃地区将得到在科索沃國內的高度自治。 2014年,當俄羅斯軍隊侵佔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時候,塞爾維亞政府曾經試圖以軍事手段吞併北科索沃塞族自治地區,不過最終塞方並沒有作出相關的軍事行動。 2017年1月14日,載有塞爾維亞旅客和政府人員並印有屬於塞爾維亞政府「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火車駛入北科索沃附近邊境時,塞爾維亞政府便宣稱當地的阿爾巴尼亞人企圖在火車路軌埋下炸彈,但科索沃政府已作出否認和認為這是塞爾維亞政府向科索沃主權挑釁的一個藉口。因此科索沃政府拒絕了該列火車入境科國領土,隨後導致雙方出現短暫的外交風波。.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北科索沃 · 查看更多 »

哈辛·塔奇

哈辛·塔奇(阿尔巴尼亚语:Hašim Tači, ),科索沃政治家,現在他是科索沃總統,也是前南斯拉夫科索沃獨立運動的參與者。為支持科索沃獨立的科索沃民主黨領袖及以阿爾巴尼亞人主導的前科索沃解放軍領導人。塔奇於1990年代初期就讀普里什蒂納大學時,即是反抗塞爾維亞中央政府的激進學生。他在1993年參與在瑞士蘇黎世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裔政治運動,並組織了科索沃解放軍,主張以暴力追求科索沃獨立。其後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控制了塞爾維亞南部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省份四分之一的土地。1997年7月,普里什蒂納(現科索沃首都)地方法院缺席審判塔奇有期徒刑10年,指控罪名是「從事恐怖主義」,引起塞爾維亞為首的南聯盟軍警奉命在全境搜捕塔奇。之後塔奇領導科索沃解放軍參與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戰後聯合國派遣特派團託管科索沃,塔奇並創立了科索沃民主黨。經過戰爭和多年爭取後,塔奇所屬的科索沃政府終於在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佈脱離塞爾維亞獨立,獨立自今獲得幾乎所有歐盟國家和鄰國阿爾巴尼亞支持。.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哈辛·塔奇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國(Republika e Kosovës;Republika Kosovo),通称科索沃(又譯科索夫、科索伏),是一個主權爭端地區及有限承認國家,位於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於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塞爾維亞雖然承認其民選政府,但只承認该地区为塞爾維亞的兩个自治省之一(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結束以來,科索沃僅在名義上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則是聯合國的託管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1990年至1999年間,該地阿爾巴尼亞族人也將科索沃稱為“科索沃共和国”,但当时該國僅有阿爾巴尼亞一國承認。 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阿族堅持要求獨立,但塞方要求保證塞爾維亞領土完整。各方已於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經過兩年的談判與周旋,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現時获得了110个联合国国家的承认。塞爾維亞政府已經宣佈絕不放棄科索沃的主權,準備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保證絕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獨立。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並不違反國際法。.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科索沃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地区

科索沃地区(Kosovo,Kosovë, Kosova,Косово or Космет / Kosovo or Kosmet),有時稱為科索沃和梅托希亞(塞爾維亞語:Косово и Метохија, Kosovo i Metohija),是東南歐巴爾幹半島中的一個地區。在歷史上,Dardani王國及後來羅馬的的达达尼尔省(Dardania)都位在此地。在中世紀時科索沃曾是的一部份,當時曾興建許多重要的塞爾維亞東正教堂,其中有些列名在聯合國的世界遗产中。 科索沃地區曾經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及後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一部份。科索沃境內長期嚴重的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的種族紛爭已使得此地區種族分裂,甚至有種族間的暴力行為,包括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Schabnel, Albrecht; Thakur (ed), Ramesh (ed).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科索沃地区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解放軍

科索沃解放軍(Ushtria Çlirimtare e Kosovës,缩写為UÇK;Kosovo Liberation Army,缩写为KLA),是一支在1996年到1999年之間活躍於科索沃戰爭,爭取以科索沃独立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為目標,並且与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互相對抗的阿爾巴尼亞裔武裝部隊。而當中有很多KLA的領導人和成員極力提倡和支持大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概念,他們認為要以武力手段捍衛阿爾巴尼亞人在科索沃的各種權益,是因為塞爾維亞政府(當時為南聯盟和塞黑政府)故意把在科索沃居住的阿爾巴尼亞人加以屠殺和迫害、消滅屬於阿爾巴尼亞人的古蹟、以武力手段阻止科索沃獨立,以及故意詆毀阿爾巴尼亞的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而致的。.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科索沃解放軍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戰爭」或「科索沃衝突」這個名詞通常是用來描述兩場接續的並且有時相當類似的武裝衝突。內戰後隨即發生了國際衝突,分别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科索沃战争 · 查看更多 »

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

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كپرولی محمد پاشا,Köprüli Meḥmed Paşa;或;),又稱羅什尼克的穆罕默德帕夏。阿爾巴尼亞裔奧斯曼帝國權臣,科普魯律時期的創立者。通過打擊腐敗,整頓軍備,他扭轉了奧斯曼帝國的頹勢,擴展了奧斯曼的疆土,并擊敗了哥薩克、匈牙利人甚至威尼斯人。他的行政能力使他聲名遠播。其家族統治奧斯曼帝國長達半個世紀(十七世紀後半期)。奧斯曼帝國在科普魯律家族治下達到了其極盛。.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君主列表

罕默德·阿里王朝君主自西元1805年至1953年間統治埃及。其中多數時間疆域擴及蘇丹,十九世紀前半葉期間並治理黎凡特及漢志地區。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統治直到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國宣布立國後結束,距埃及七月革命結束未滿一年。.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突厥化

突厥化,是指用來描述一種文化或政治變革的過程中,中亚、东欧与小亚细亚、高加索的民族自願或強逼下成为突厥人。此詞的另一個含義包括許多早期安納托利亞的土著人民的同化過程。他們通過轉換宗教,文化和語言發生同化(突厥化通常與伊斯蘭化一起進行)。 安納托利亞的突厥牧民最初只是少數,在近代前希臘人、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與库尔德人仍存在。.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突厥化 · 查看更多 »

米利特

米利特(土耳其語:Millet)是指奧斯曼帝國內的宗教團體,這術語來自奧斯曼土耳其語。在十九世紀,奧斯曼帝國進行坦志麥特改革,米利特一詞便引申到除了具領導地位的遜尼派外的宗教族群。奧斯曼帝國沙里亞法規內的米利特--度是近世宗教多元主義的一個例子。.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米利特 · 查看更多 »

米特羅維察 (科索沃)

米特罗维察(Mitrovicë),又称科索沃米特罗维察(Косовска Митровица),是位于科索沃北部的一个城市。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米特罗维察曾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南部为阿尔巴尼亚人占领,北部为塞尔维亚人占领,伊巴尔大桥成了两族控制区的分界线。.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米特羅維察 (科索沃) · 查看更多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осип Броз Тито,拉丁字母:Josip Broz Tito;),本名约瑟普·布罗兹,南斯拉夫革命家、政治家,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主席团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执政35年的总统、总理,南斯拉夫元帅。尽管执政时期被人批评为威权统治,但他的个人形象通常被视为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统一的象征。他还是不結盟運動發起人之一,与印度總理尼赫鲁、埃及總統纳赛尔共事。.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查看更多 »

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

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Italo-Albanian Ecclesia catholica;Chiesa cattolica italo-greca)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罗马教宗共融的,直屬羅馬教廷。現在在意大利設立東方禮教區和自治會院區。該教會不要和阿爾巴尼亞希臘禮天主教會(Albanian Greek Catholic Church)混淆。.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羅扎伊

羅扎伊 (蒙特內哥羅語:Рожаје)是位於蒙特內哥羅東北部的一個城市。根據2003年的人口普查,羅扎伊有人口9,121人。羅扎伊是羅扎伊區的中心城市,全區有人口22,693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羅扎伊 · 查看更多 »

烏爾齊尼

烏爾齊尼 (蒙特內哥羅語/塞爾維亞語: Улцињ, 阿爾巴尼亞語: Ulqin or Ulqini, 義大利語: Dulcigno, Ülgün, 希臘語: Ολοκαίνιον, Olokénion)是位於蒙特內哥羅東南部的一個沿海城市,與阿爾巴尼亞邊境接讓。根據2003年的人口普查,烏爾齊尼有人口10,828人。烏爾齊尼是烏爾齊尼區的中心城市,全區有人口20,290人。 烏爾齊尼的名稱源於建立城市的科爾基斯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烏爾齊尼 · 查看更多 »

爱尔巴桑

愛爾巴桑(阿尔巴尼亚语:Elbasan),是艾巴申州的首府,也是該州最大的城市之一,全市人口约141,714(2015年)。 愛爾巴桑是艾巴申州中的州府和阿爾巴尼亞自治市之一 ,位於阿爾巴尼亞中部什昆比尼河畔。愛爾巴桑是阿爾巴尼亞第三大城市,位於Elkan區、Shkumbin河和Elbasan縣。目前的愛爾巴桑是在2015年的地方政府改革中形成的,原先的愛爾巴桑為Bradashesh、愛爾巴桑、Funarë、Gjergjan、Gjinar、Gracen、Labinot-Fushë、Labinot-Mal、Papër、Shirgjan、Shushicë、Tregan及Zavalinë區所形成。現在,艾巴申州及艾巴申區的政府所在地也是愛爾巴桑。全市總人口為141,714(2011年人口普查),全市總面積則為872.03平方公里2.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爱尔巴桑 · 查看更多 »

瓦隆·贝赫拉米

隆·贝赫拉米(Valon Behrami,)是一名出生於南斯拉夫的瑞士足球運動員,擔任中場,現時效力意甲球會乌迪内斯 。.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瓦隆·贝赫拉米 · 查看更多 »

聖戰者

聖戰者(即阿拉伯語:,拉丁化:muǧāhid,Mujahid,意為奮戰者)指的是參與聖戰的鬥士。複數形為Mujahideen(مجاهدين,拉丁化:muǧāhidīn)。這個字是來自阿拉伯語jihad(意為奮戰,即一般所認為的聖戰)。 本詞也由阿拉伯語音譯為Mujahedin、mujahedeen、mujahedīn、mujahidīn、mujaheddīn等。中文也有聖戰軍、聖戰士、聖戰組織、伊斯蘭聖戰士或聖戰游擊隊等翻譯名稱。 西方世界常把與或與跟恐怖分子或伊斯蘭恐怖主義畫上等號,但這經常被伊斯蘭教團體稱為污衊。他們辯稱,(指海盜或侵略)更適合稱呼恐怖分子。.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聖戰者 · 查看更多 »

萊波薩維奇

萊波薩維奇(Leposaviq,Albaniku;Лепосавић)是位於科索沃北部的一座城市。萊波薩維奇是北科索沃行政區的一部份,大多數人口都是塞爾維亞人。是科索沃少數塞爾維亞人佔大多數的地區,也有一些阿爾巴尼亞人和波斯尼亞人。阿爾巴尼亞人約有200人。波斯尼亞人等約有240人。2007年,萊波薩維奇的人口約有18,600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萊波薩維奇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香港人口 · 查看更多 »

貝拉內

貝拉內 (Беране)是位於蒙特內哥羅東北部的一個城市。根據2003年的人口普查,貝拉內有人口11,776人。貝拉內也是貝拉內區的中心城市。.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貝拉內 · 查看更多 »

賈科維察州

賈科維察州是科索沃的一個州,位於該國北部,首府設於賈科維察,面積1,129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214,67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0人,居民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賈科維察州 · 查看更多 »

近東問題

近東問題(Eastern Question),是歐洲近代史上圍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衰落,而出現的一連串的政治及外交問題。近東問題並非單指一個問題,而是包括出現於18、19及20世紀的多方面問題,當中包含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治下的歐洲地區的不穩定。 一般認為近東問題始於1774年,當時發生了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1774年)。鄂圖曼帝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於俄國手上。歐洲各國有見鄂圖曼帝國的崩解可能逼在眉睫,於是各國展開不同爭鬥,以確保自己在土耳其境內的軍事、戰略及商業利益。對於鄂圖曼帝國的衰敗,俄羅斯帝國認為是對她有利;而英國及奧地利則認為,保留鄂圖曼帝國則是最符合她們的利益。近東問題於一次大戰以後完結,其中一個後果就是鄂圖曼帝國的瓦解。不過直至今日,巴爾幹半島仍是歐洲局勢較不穩定的地區,諸如科索沃獨立問題等引起阿爾巴尼亞人及塞爾維亞人民族之間衝突和民族主義延續,在某種程度上均可視為近東問題的延續,但近年巴爾幹地區的民族衝突已逐漸緩和和減少。.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近東問題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或 Shqip )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約五百萬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以及希臘。其他東南歐國家如蒙特內格羅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亦有使用。它有幾種方言,之间有一些区别: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包括首都地拉那)以及馬其頓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爾巴尼亞語可能主要来源于二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亞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最早提及有關阿爾巴尼亞語的文件,為杜布羅夫尼克的一份犯罪紀錄,紀錄於13世紀晚期。.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尔巴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政治

阿尔巴尼亚全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前一政权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地拉那(Tirana)。.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尔巴尼亚政治 · 查看更多 »

阿亞斯·穆罕默德帕夏

阿亞斯·穆罕默德·帕夏(Ayas Mehmed Paşa;),阿爾巴尼亞人出身的奥斯曼帝國大维齐尔,生於發羅拉附近。 他在蘇里曼大帝好友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在1536年遭處死後出任大維齊爾İsmail Hâmi Danişmend, Osmanlı Devlet Erkânı, Türkiye Yayınevi, İstanbul, 1971, p. 15.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亞斯·穆罕默德帕夏 · 查看更多 »

阿什卡利人和巴尔干埃及人

阿什卡利人,是巴爾幹半島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於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科索沃。 他們的族源可能是被阿爾巴尼亞人同化的土耳其人、吉卜賽人和其他地中海居民(埃及人)。在奧斯曼帝國時代主要從事冶金和鐵匠。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前,一般被登記為阿爾巴尼亞人,之後正式成為一個單獨民族,區别於吉卜賽人。在人口普查中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埃及人 Category:歐洲穆斯林社區 Category:塞尔维亚人口 Category:黑山人口 Category:马其顿共和国人口 Category:科索沃人口 Category:埃及裔 Category:土耳其裔 Category:罗姆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什卡利人和巴尔干埃及人 · 查看更多 »

阿爾巴尼亞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是佔阿爾巴尼亞58.79%人口信仰的宗教,是該國最大的宗教,多數是遜尼派穆斯林,一部分是拜克塔什教團什葉派穆斯林。伊斯蘭教是奧斯曼帝國時代引入阿爾巴尼亞,並一直是最大的宗教,但在恩維爾·霍查統治時期因推行國家無神論政策,伊斯蘭教被禁止活動,到1991年才恢復活動。.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伊斯蘭教 · 查看更多 »

阿爾巴尼亞族

阿爾巴尼亞族或阿爾巴尼亞人 (阿爾巴尼亞語: Shqiptarët)是主要分布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民族,多操阿爾巴尼亞語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但也有大量保留了东正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另外在科索沃、馬其頓和希臘也有大量分布。也有一些阿爾巴尼亞人在海外散居(土耳其、埃及、以至香港),當中以土耳其的阿裔社群為最龐大。義大利也是阿爾巴尼亞移民的一個主要集中區,這是由於南斯拉夫解體時期因內戰和經濟問題,大量居於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的阿爾巴尼亞人隔海逃離當時飽受科索沃戰爭的科索沃及90年代民主化開放政策之初的阿爾巴尼亞。也有一些是阿爾巴尼亞化的斯拉夫人。不少在其他巴爾幹半島國家定居的阿爾巴尼亞人,祖先曾是土耳其新軍。.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爾巴尼亞族 · 查看更多 »

阿里·里薩埃芬迪

阿里·里薩埃芬迪(1839–1888),他是土耳其共和國國父凱末爾的父親。 他生於現在希腊马其顿的塞萨洛尼基,是一個小公務員,死於1888年。他的出身有兩種說法,一般說是阿爾巴尼亞人,另一說法是出自瑟凱地區的土耳其人。 在伊斯坦堡Gaziosmanpaşa村中家族的故居,則成為了紀念館。.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里·里薩埃芬迪 · 查看更多 »

阿里帕夏 (约阿尼纳)

特佩德棱律·阿里帕夏(土耳其語:Tepedelenli Ali Paşa,阿爾巴尼亞語:Ali Pashë Tepelena,希臘語:Αλή Πασάς Τεπελενλής,),其名称在三种语言中皆意指“台佩莱纳的阿里帕夏”,台佩莱纳并非阿里帕夏的姓氏。他是19世紀初奧斯曼帝國時期魯米利亞地區西部的一位帕夏,亞尼納帕夏國及希腊本土大部分地区的实际統治者,統治中心位於約阿尼納。綽號「亞尼納之獅」。 阿里帕夏本僅為奧斯曼帝國境內一小地方武力統治者,於1787年開始,透過奧斯曼帝國的幫助,開始統治約阿尼納地區(位於今阿爾巴尼亞南部大部分地區),並在隨後陸續擴充勢力。專橫且大力擴張軍備的他,受到奧斯曼帝國蘇丹的注意與防備。1820年,奧斯曼蘇丹要求他回土耳其述職,不過此舉遭阿里帕夏拒絕。他糾集希臘各處勢力武力反抗奧斯曼帝國,並持續了三年。後來中計,被奧斯曼人誘殺,時年80歲。 阿里有三個兒子:艾哈邁德·穆哈塔帕夏(Ahmet Muhtar Pasha,於1809年俄土戰爭中為奧斯曼帝國服役)、摩里亞的維利帕夏(Veli Pasha)和發羅拉的薩利赫帕夏(Salih Pasha)。.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里帕夏 (约阿尼纳) · 查看更多 »

赫迪夫

赫迪夫或译赫底威(英語:Khedive、阿拉伯语:,衍生自波斯語勳爵,等同於歐洲的總督)這一稱號首先被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採用(非官方承認),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來自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卡瓦拉,位於當今的希臘境內,有阿爾巴尼亞人及土耳其人的血統,擔任奧斯曼帝國的埃及和蘇丹瓦利(統治長官)。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自稱為赫迪夫(土耳其語:Hıdiv)後,奧斯曼帝國在1867年正式承認,後來被伊斯邁爾帕夏及其王朝的繼承人沿用,直至1914年。.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赫迪夫 · 查看更多 »

薩伊德·哈里姆帕夏

薩伊德·哈里姆帕夏,(18/1/1865-6/12/1921),奧斯曼帝國政治家,阿爾巴尼亞人,1913年-1917年出任大維齊爾。.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薩伊德·哈里姆帕夏 · 查看更多 »

蒙特內哥羅

黑山(黑山语:Црна Гора,拉丁字母:Crna Gora)意即“黑色的山”,是位於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过去多采用其英文名稱“Montenegro”的音译,如「门的内哥罗」,中國大陸、新馬、港澳則意譯作「--」; 台灣則譯作「--」。 黑山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里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 黑山原为1910年建立的黑山王国,一战后加入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在1990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公民投票,獨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同年6月3日,黑山國會正式宣佈獨立,同時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7年6月5日,黑山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第29個會員國。.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蒙特內哥羅 · 查看更多 »

蒙特內哥羅行政區劃

蒙特內哥羅行政區劃圖 蒙特內哥羅全國共有21個區。首都波德戈里察被分為2個區。.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蒙特內哥羅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語

色雷斯語是隸屬於印歐語系的古代東南歐洲色雷斯人的語言,位於古希臘的北鄰,約五、六世紀時滅絕。色雷斯語表現出噝音化,可能屬於印歐語系中噝音的語組,也可能是受到其他噝音類語言強烈影響。根據皮亞琴察的朝聖者在570年的記述,西奈山谷有一所修道院的僧侶們說希臘語、拉丁語、敘利亞語、埃及語和培西人的語言,其中培西人是色雷斯人當中著名的一隻部落。此之後的色雷斯語去向是一個重大爭論。戈特弗里德·施拉姆認為阿爾巴尼亞人來源於培西基督教徒,於是阿爾巴尼亞語也就是色雷斯語衍生而來的。而哈維·梅爾把色雷斯語和達基亞語分類到南波羅的語支。.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色雷斯語 · 查看更多 »

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

艾哈邁德·伊澤特帕夏(احمد عزت پاشا;),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將領,大維齊爾(1918年10月14日-1918年11月8日)和最後一任外交部長。 他生於比托拉一個阿爾巴尼亞人家庭。W.E.D. Allen and Paul Muratoff, Caucasian Battlefields, A History of Wars on the Turco-Caucasian Border, 1828-1921, 376, n 1.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 · 查看更多 »

耶尼切里

耶尼切里军团(يڭيچرى;yeniçeri;Γενίτσαροι;直译为“新军”),也译为加尼沙里军团、土耳其新軍、土耳其禁衛軍或蘇丹親兵,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常備軍隊与苏丹侍卫的统称。最早是在奧爾汗一世贝伊统治时出现。在穆拉德一世统治时期成为常备军。1826年,在马哈茂德二世统治期间废除。耶尼切里军团是继罗马帝国灭亡后在该地区建立的的第一支正式常备军。.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耶尼切里 · 查看更多 »

查摩西斯龍屬

查摩西斯龍屬(屬名:Zalmoxes)是晚白堊紀的一屬草食性恐龍。牠被分類於禽龍類凹齒龍科。 在1899年,法蘭茲·諾普喬(Franz Nopcsa)將發現於外西凡尼亞(現在的羅馬尼亞西部)的許多化石,建立為柵齒龍的一種,強壯柵齒龍(Mochlodon robustum),種名意指牠們的粗壯體型。在1915年,諾普喬將其改歸類於凹齒龍的一種,強壯凹齒龍(Rhabdodon robustum)。在1990年,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將種名修改成「robustus」。 在2003年,大衛·威顯穆沛(David Weishampel)等人將強壯凹齒龍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強壯查摩西斯龍(Z.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查摩西斯龍屬 · 查看更多 »

格尼拉內州

格尼拉內州是科索沃的一個州,位於該國東部,首府設於格尼拉内,面積1,206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180,78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0人,居民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格尼拉內州 · 查看更多 »

格拉莫斯山脈

格拉莫斯山脈是東南歐的山脈,位於阿爾巴尼亞和希臘的接壤邊境,最高點海拔高度2,520米,該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阿羅蒙人和希臘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格拉莫斯山脈 · 查看更多 »

比耶洛波列

比耶洛波列 (Бијело Поље)是位於蒙特內哥羅北部的一個城市。根據2003年的人口普查,比耶洛波列有人口15,883人。比耶洛波列也是比耶洛波列區的中心城市。该地区与塞尔维亚接壤。.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比耶洛波列 · 查看更多 »

沙赫娜茲·巴列維

沙赫娜茲·巴列維公主(Ŝahnāz Pahlawi,Princess Shahnaz Pahlavi,)是伊朗未代皇帝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首任皇后 埃及公主茀絲亞唯一的女兒。公主有四個同父異母的弟妹,包括皇太子禮薩·巴列維。透過她母親,沙赫娜茲亦是埃及國王法鲁克一世的姪女及福阿德二世的表姐。 她擁有切尔卡斯亚人、波斯人、法國、阿爾巴尼亞人及阿塞拜疆族的血統;並在瑞士接受教育。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公主一直在瑞士定居。.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沙赫娜茲·巴列維 · 查看更多 »

波士尼亞的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有長久的歷史,是在15世紀由於奧斯曼帝國征服巴爾幹半島而引入。 伊斯蘭教也是波士尼亞克人最主要的宗教,他們多是遜尼派哈尼斐學派信徒,少數是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信徒。現在世界上有3500000波士尼亞克人,但據估計1550000人仍住在家鄉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他們佔國家總人口的40%。而其他的穆斯林則有阿爾巴尼亞人、吉卜賽人和土耳其人。 到17世紀初,大約三分之二波斯尼亞人口是穆斯林。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1831年的波黑起義後仍然是一個省留在奧斯曼帝國,在1878年柏林會議後獲得了自治權,其後受奧匈帝國臨時控制。 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吞併該地區。 波斯尼亞和阿爾巴尼亞,是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地區行省中,唯一其中大量的人口改信伊斯蘭教獨立後仍然存在大量穆斯林人口的部分,(在奧斯曼帝國以前的歐洲行省,那里的穆斯林人口,要麼被驅逐,或同化於基督教,被屠殺)。 由於政府提出世俗化,穆斯林只是波士尼亞克人一種外在識別,宗教活動被限制在清真寺和一些生命儀式,如出生、結婚和死亡。而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與波士尼亞克人結婚的不在少數,而他們的子女多不信仰伊斯蘭教。.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波士尼亞的伊斯蘭教 · 查看更多 »

易卜拉欣·鲁戈瓦

易卜拉欣·魯戈瓦(Ibrahim Rugova,),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意大利王国佔領下的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族,是前科索沃總統及科索沃主要政黨科索沃民主聯盟領導人。1980年代間曾擔任科索沃作家協會主席。.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易卜拉欣·鲁戈瓦 · 查看更多 »

斯科普里

斯科普里(latin)是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都市,馬其頓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斯科普里。斯科普里也是馬其頓的政治、文化、經濟、学術的中心都市。斯科普里在古羅馬時期的名稱是斯庫皮(Scupi)。斯科普里附近地區自約公元前4000年以來就有人居住。在今日斯科普里市中心的斯科普里城堡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集落遺跡。1世紀前夕,集落被羅馬人攻克,成為羅馬軍隊的野營地。 羅馬帝國在395年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斯庫皮由首都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統治。在中世紀的早期,拜占庭和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爭奪巴爾幹地區的霸權。972年至992年期間,斯科普里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1282年開始,斯科普里由塞爾維亞統治。1346年,塞爾維亞帝國將斯科普里設為首都。1392年,斯科普里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奧斯曼人稱斯科普里為于斯屈普(Üsküp)。斯科普里在此之後被奧斯曼統治超過500年,是于斯屈普帕夏桑扎克的首府。之後又是科索沃州(Vilayet of Kosovo)的首府。在這一期間,市內建造了許多著名的東方樣式的建築物。 在1912年巴爾幹戰爭期間,斯科普里被塞爾維亞王國征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斯科普里成為新建國家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后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斯科普里被軸心國國家保加利亞王國軍隊佔領。1944年,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了急速的開發。但因1963年發生了地震,其發展一時停滯。1991年,斯科普里成為自南斯拉夫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 斯科普里位於發達河的上流,地處連接貝爾格萊德和雅典的巴爾幹半島南北走廊中央。斯科普里的主要產業有金屬加工和木材、紡織、皮革、印刷產業。斯科普里的產業發展除了貿易、物流、金融部門之外,也將文化和體育事業設為開發的重點。據2002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斯科普里有人口506,926人。而據2010年的兩個非官方的調查,斯科普里有人口668,518人,另一數字則是491,000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斯科普里 · 查看更多 »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塞爾維亞語:Слободан Милошевић;拉丁字母轉寫:Slobodan Milošević;國際音標:;),南斯拉夫政治人物,歷任塞尔维亚總統(1989年—1997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1997年—2000年)、塞尔维亚社会党创始人和领导人(1992年—2001年)。.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 查看更多 »

新布爾多

新布爾多(Novo Brdo,Ново Брдо,Novo Brdo;Novobërda, Novobërdë, Artana或Artanë)是科索沃的一座城市,屬普里什蒂納州。位於科索沃東部。2011年,城市的人口有6,720人。市區大多數人口是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也有相當高的比例。科索沃戰爭后維和部隊進駐這裡。.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新布爾多 · 查看更多 »

政治宣传

政治宣傳(Propaganda)是一種宣傳的方式,其目的是在影響社會大眾對某一政府的立場或態度,使得特定人士或團體在其中獲益。 政治宣傳提供資訊的主要目的是在影響受眾的態度,因此一般不會公正的提供相關的資訊。政治宣傳往往有失偏頗,會選擇性的提供資訊,或者利用資訊,設法使受眾產生情緒性的反應。其預期效果是使目標受眾更可以接受某一特定的政治議題。政治宣傳可以是政治作戰中的一環。 利用偏見及情感的影響會加強人們對某一訊息的接受程度。例如政治宣傳中若讓人產生恐懼的感受,很容易使受眾接受宣傳的內容,達到宣傳者的目的。另一個政治宣傳的重要特徵是錯誤的信念往往是在無意識中產生或維持的,當人們對自身對訊息接受程度的了解越少,越容易受到政治宣傳的影響。.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政治宣传 · 查看更多 »

普列夫利亞

普列夫利亞(塞爾維亞語:Пљевља)是位於蒙特內哥羅北部的一個城市。與塞爾維亞和波黑接壤。普列夫利亞是蒙特內哥羅面積第三大城市。根據2003年的人口普查,普列夫利亞有人口21,337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普列夫利亞 · 查看更多 »

普里什蒂纳

普里什蒂纳(普利斯提納,Prishtina/Prishtinë,Приштина/Priština)是科索沃共和國的首都,位於該國東北部。科索沃獨立前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為科索沃自治省的省政府所在地。普里什蒂納距離南方的馬其頓共和國首都斯科普耶約80公里、離東北方的塞爾維亞第三大城市尼什約95公里。普里什蒂納在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曾經遭到以塞爾維亞人為首的南斯拉夫軍隊的重大破壞。隨著戰後停火以來政府對普里什蒂納的重建作業完成,現在普里什蒂納已經完全復甦,旅遊業、商業得到蓬勃發展,而交通配套和社區設施漸趨完善。.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普里什蒂纳 · 查看更多 »

普里兹伦

普里茲倫( 、Призрен)是位於科索沃南部的歷史古城,普里茲倫州的核心都市。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城市的人口約有17.8万,居民幾乎全部都是阿爾巴尼亞人。普里茲倫所在的行政區除了普里茲倫外,還包括了76個村鎮,其人口估計約有22.1万。普里茲倫位於科索沃南部的北坡。其所在的行政區和阿爾巴尼亞及馬其頓共和國邊境接壤。.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普里兹伦 · 查看更多 »

普雷舍沃

普雷舍沃是塞爾維亞的城鎮,由普奇尼亞州負責管轄,位於該國南部,毗鄰與馬其頓接壤的邊境,面積26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63米,2002年人口13,426,其中九成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普雷舍沃 · 查看更多 »

普拉夫

普拉夫(阿爾巴尼亞:Plavë或Plava)是位於蒙特內哥羅東北部的一個城市。根據2003年的人口普查,普拉夫有人口3,615人。普拉夫是普拉夫區的中心城市,全區有人口13,805人。普拉夫是桑扎克地區的一部分。该地区有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接壤.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普拉夫 · 查看更多 »

1981年南斯拉夫人口普查

1981年南斯拉夫人口普查是南斯拉夫自1921年來的第7次人口普查,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第5次人口普查。普查標準日在1981年3月31日。 南斯拉夫的下一次人口普查在1991年3月底舉行,然而科索沃境內佔總人口80%的阿爾巴尼亞族抵制了1991年普查,且1991年6月南斯拉夫戰爭爆發,因此並沒有完整報告出版,1981年普查也成了南斯拉夫最後一次完整的人口調查。南斯拉夫最後一次人口普查是2002年,不過僅剩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個成員國,且科索沃已在1999年實質獨立,故未參與調查。.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1981年南斯拉夫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

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是指科索沃宣佈獨立的過程。科索沃於當地時間2008年2月17日下午三時半完成宣讀《科索沃獨立宣言》,象徵科索沃正式立國、獨立,成為一個民主自治的國家,是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後成立的第七個國家。但此单方面宣布独立仅得到国际上部分國家的认可,未被普遍承認。这是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大多数政治机构的第二次独立宣言; 第一次宣布独立是于1990年9月7日宣布独立为科索沃共和国。 2010年7月22日聯合國國際法院發表咨詢意見,以10比4票認為科索沃於2008年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并未违反國際法。 由于国际法院的决定,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联合国塞尔维亚和欧盟的联合决议,呼吁由欧盟推动的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对话“促进合作,取得进展 通往欧盟的道路,改善人民的生活“。 对话结果是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之间的2013年布鲁塞尔协议废除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的所有机构。德扬·帕维奇维奇是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正式代表。 Valdet Sadiku是科索沃驻塞尔维亚的官方代表。.

新!!: 阿爾巴尼亞人和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