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阿波罗10号

指数 阿波罗10号

阿波罗10号(Apollo 10)是阿波罗计划中第四次载人飞行任务,第一次(也是唯一的载人土星5号)在39B发射台发射。本次任务是第二次环绕月球的载人任务,首次将登月舱带入月球轨道进行测试。在测试中,登月舱离月球表面仅15.6千米。截止2001年(2001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阿波罗10号在1969年5月26日从月球返回地球途中创造了载人航天器的飞行速度记录:39,897千米/小时(11.08千米/秒)。阿波罗10号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个从太空发回彩色现场录象的任务。.

目录

  1. 66 关系: 卡梅伦陨石坑史密斯海双子座10号双子座12号双子座3号双子座6A号双子座9A号双子座计划塞奇山脈塞奇陨石坑塔伦修斯环形山太空競賽太陽系探索年表太陽系探測器列表尤金·塞尔南帕果帕果國際機場从地球到月球 (电视短剧)伊本·弗纳斯环形山土星5号运载火箭科里奥利环形山科技之最列表第三组宇航员第二组宇航员约翰·杨美国航空航天局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太空飞行奖章運輸速度記錄列表马斯基林陨石坑詹姆斯·艾尔文載人航天飛行列表载人航天航天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阿波罗11号阿波罗13号阿波罗14号阿波罗16号阿波罗17号阿波罗7号阿波罗8号阿波罗9号阿波罗宇航员列表阿波罗任务类型列表阿波罗登月舱阿波罗计划肯尼迪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复合体肯索里努斯陨石坑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艾伦·谢泼德Fly Me to the Moon... 扩展索引 (16 更多) »

卡梅伦陨石坑

卡梅伦陨石坑(Cameron)是坐落在月球正面丰富海西北部塔伦修斯环形山西北坑壁上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天文学家罗伯特·柯里·卡梅伦(1925年-1972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卡梅伦陨石坑

史密斯海

史密斯海(Mare Smythii)是位于月球近月面赤道最东侧边缘上的一座月海。月海所在的史密斯海盆地为前酒海纪代,而环月海周围的地表特征则属酒海纪代,月海本身,即构成月海的地表层是一种覆盖着爱拉托逊纪玄武岩的晚雨海世高铝质玄武岩。 从空间探测器上才能清楚地看到史密斯海,可以把一座不难辨认的舒伯特环形山作为寻找它的良好地标。 史密斯海分布着数量较多的底表面开裂的陨石坑,包括显目独特的霍尔丹陨石坑,这可能是由于月海下涌出岩浆的抬升所导致。 纳皮尔环形山坐落在月海的北部并构成了界海南侧边缘的一部分,它也正位于舒伯特环形山和卫星坑"舒伯特 B"的西北。史密斯海南部边缘上被黝黑的月海熔岩所填塞的是克斯特纳环形山。 史密斯海得名于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威廉·亨利·史密斯。 File:Smythii_basin_topo.jpg|史密斯地形图 File:Smythii_basin_GRAIL_gravity.jpg|根据圣杯号飞船数据测绘的重力图 File:Mare_Smythii_AS10-27-3915.jpg|从阿波罗10号看到的视图 File:Mare_Smythii_AS16-M-3008.jpg|来自阿波罗16号的斜视图.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史密斯海

双子座10号

双子座10号(Gemini X)是双子座计划中的第八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美国的第十六次太空任务(包括飞行高度超过100千米的X-15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双子座10号

双子座12号

双子座12号(Gemini XII)是双子座计划中的第十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美国的第十八次太空任务(包括飞行高度超过100千米的X-15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双子座12号

双子座3号

双子座3号(Gemini III)是双子座计划中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美国的第一次双人太空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双子座3号

双子座6A号

双子座6A号(Gemini VI-A)是双子座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美国的第十三次太空任务(包括飞行高度超过100千米的X-15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双子座6A号

双子座9A号

双子座9A号(Gemini IX-A)是双子座计划中的第七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美国的第十五次太空任务(包括飞行高度超过100千米的X-15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双子座9A号

双子座计划

双子座计划是美国的第二个载人航天计划,计划实施于水星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之间,在1965年至1966年间共有10次载人飞行。计划的目标是为更先进的太空旅行积累技术,尤其是其后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双子座计划中任务时长足够前往月球并返回。任务还包括太空行走和轨道机动。所有的载人发射都使用大力神二号GLV作为运载火箭。整个计划耗资54亿美元。.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双子座计划

塞奇山脈

̼ 塞奇山脉(拉丁语为"Montes Secchi")是位于丰富海西北侧的一座较小的月球山脉,它没有清晰的边界,在静海和丰富海之间绵延数十公里。其中心月面坐标为北纬2.72°、东经43.17°,相较邻近月海约高1公里For altimetric satellite data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obtained through the program ,取名自它中部附近的塞奇陨石坑,而该陨石坑则又是以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安吉洛·西奇之名命名,1976年塞奇山脉名称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采纳。 塞奇山脉东北端是直径56公里的塔伦修斯环形山、山脉南面的丰富海上则蜿蜒着“塞奇月溪”(Rimae Secchi)。.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塞奇山脈

塞奇陨石坑

塞奇陨石坑(Secchi)是月球正面位于丰富海西北边沿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意大利天文学家,著名的天文学之父佩特·安吉洛·塞奇(1818年-1905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塞奇陨石坑

塔伦修斯环形山

塔伦修斯环形山(Taruntius)是位于月球正面丰富海西北边沿的一座年轻撞击坑,约形成于11亿年前的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罗马哲学家暨数学家卢修斯·塔伦修斯·费尔玛努斯(公元前1世纪),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塔伦修斯环形山

太空競賽

太空竞赛(Space Race、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发生于二十世纪(1955年-1972年),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冷战对手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而展开的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国的太空竞赛就以导弹为主的核軍備競賽拉开了帷幕,技术及人员的俘获使其成为可能。技术优势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意识形态先进的象征。太空竞赛展开开拓性的努力,向月球、金星、火星发射人造衛星,无人驾驶空间探测器,以及向近地轨道和月球发射载人飞船。这项竞赛开始于1955年8月2日,在这四天前,美国发表声明,计划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苏联对此回应,声称在不久的将来苏联也将发射卫星。1957年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的轨道运行使苏联此次赢得了胜利,随后,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人类成员,使苏联再次打败美国。1969年7月20日,伴随美国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太空竞赛达到顶峰。1972年4月,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达成合作协议,并在1975年7月,美国航天人员与苏联航天人员在地球轨道相遇,双方局面得到一定时期的缓和。 太空竞赛促进了地球通讯和气象卫星的发展,以及国际空间站的持续太空移民。同时,太空竞赛也增加了在教育科研发展领域的支出,促进了衍生技术的发展。.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太空競賽

太陽系探索年表

這是一個按航天器發射日期排列的太陽系探索年表。其中包括:.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太陽系探索年表

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本列表包括任務成功以及試圖到達地球以外的所有探測器,其中的目標任務包括小行星、行星、衛星、太陽甚至是太陽系外的探測。其中有一些任務僅飛掠小行星、行星、衛星、太陽,由於探測地球本身的探測器數量龐雜、利用多次重力拋射的探測器軌道複雜,所以未加觀測地球、飛掠地球的探測器並未列入。另外,本列表目前也未將已取消或是未來可能發射的探測器列入,因為可能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截至2016年4月為止,共有248艘探測器被設定為太陽系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有些攜帶許多小探測器,但大部分為單一的探測器,其中143艘探測器成功;7艘探測器部分成功;98艘探測器失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尤金·塞尔南

尤金·安德鲁·塞尔南(Eugene Andrew Cernan,)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他曾三次执行太空任务:双子星9A号(1966年6月),阿波罗10号(1969年5月)的登月舱驾驶员,以及阿波罗17号(1972年12月)的指令长。由于阿波罗17号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登月任务,塞尔南也就成为了最后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他还是双子星12号、阿波罗7号、阿波罗14号三次任务的替补团队成员。.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尤金·塞尔南

帕果帕果國際機場

帕果帕果國際機場(Pago Pago International Airport,),前稱塔富納機場,塔富納國際機場,塔富納飛行場,塔富納基地或帕果帕果國際。機場稱號為PPG。位於帕果帕果中心商務區西南7英里(11.3公里),正式的位置為美國非合併建制領土美屬薩摩亞圖圖伊拉島塔富納。.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帕果帕果國際機場

从地球到月球 (电视短剧)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是美国HBO公司制作的十二集电视短剧,由朗·霍华德(Ron Howard)、布赖恩·格雷泽(Brian Grazer)、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和迈克尔·博斯蒂克(Michael Bostick)制片。本剧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以其高度的真实性和出色的特技而广受好评。 《从地球到月球》每集约60分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并借鉴了安德鲁·蔡金(Andrew Chaikin)1994年所著《站在月球上的人》(A Man on the Moon)一书内容。本剧描写了登月——这一堪称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学活动——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壮举中的诸多感人片断。 为了能如实地将美国的登月计划在荧屏上重现,本剧中每项涉及天文与航天科学的技术性细节都是完全依照史实并经得起推敲的,拍摄过程不仅得到了美国政府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力协助,而且很多装备和场景都是本剧的执行监制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奥斯卡提名影片《阿波罗13号》中的道具。包括大卫·斯科特在内的许多宇航员都在拍摄过程中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本剧主要描述了阿波罗计划,编剧也特意使相关情节不与已经拍过的类似题材电影重复。1983年的电影《征空先锋》(The Right Stuff)详细介绍了水星计划,本剧只是一带而过,介绍了历史上第一次载人任务;制片人汉克斯、霍华德和格雷泽之前还拍过《阿波罗13号》,在本剧中也特意从描述报道任务的新闻工作者任务期间的大喜大悲着手,而不是电影中侧重的指挥中心和宇航员。 本剧于1998年4月至5月期间首播,并获得了1998年度的包括最佳电视短剧奖在内的十七项艾美奖。 《从地球到月球》各集都是独立编写并被不同的导演制导的,使每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全剧集中了众多著名导演和编剧。汤姆·汉克斯本人导演了第一集;导演了《兄弟连》第七、九集以及《色慾都市》的大卫·弗兰克(David Frankel)导演了第二、四、八集;监制过《天茧》、《火龙帝国》的莉莉·扎努克(Lili Fini Zanuck)导演了第三集;撰写过《生死时速》、《断箭》、《夺金暴潮》、《火星任务》等剧本的格雷厄姆·约斯特(Graham Yost)导演了第五集;导演过《刚果惊魂》、《天劫余生》,监制了《灵异象限》的弗兰克·马歇尔(Frank Marshall)导演了第六集;导演了《二见钟情》、《不一样的本能》、《本能反应》的乔恩·图泰尔泰博(Jon Turteltaub)导演了第七集;导演了《惊唇劫》、《沉默生机》的加里·弗雷德(Gary Fleder)导演了第九集;导演了《福尔摩斯探案集》、《星舰迷航第七集》的大卫·卡森(David Carson)导演了第十集;导演了《U-571》和《终结者3/T3》的简纳森·莫斯陶(Jonathan Mostow)导演了第十二集。.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从地球到月球 (电视短剧)

伊本·弗纳斯环形山

伊本·弗纳斯环形山(Ibn Firnas)是月球背面赤道区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九世纪安达卢西亚博学者、诗人,曾发明模拟恒星与行星运行链环的阿拔斯·伊本·弗纳斯(阿拉伯语:ابن فرناس,公元810年-887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伊本·弗纳斯环形山

土星5号运载火箭

土星5号(Saturn V),又譯為--,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阿波罗计划和天空实验室两项太空计划中使用的運載火箭,為可載人的多级可拋式液態燃料火箭。其同時為農神運載火箭系列中唯一實際運用的3個火箭型號之一。 尽管NASA曾设想过更大的火箭(例如),但土星5号是歷史上最大的火箭,高達110.6米,更是目前使用过的最高、最重、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由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總指揮沃纳·冯·布劳恩和以及他们的德國火箭團隊擔任設計研發的工作,主要的承包商包括波音、北美航空、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以及IBM。 1967年至1973年期间NASA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共发射了13枚土星5号火箭,从来没有过损失有效载荷的事故发生(虽然阿波罗6号和阿波罗13号曾出现过推进器失灵的问题,但箭载电脑都能够通过延长剩余推进器燃烧时间的办法以保持飞行)。除了一次例外,所有其他土星5号的发射都有三级:S-IC一级、S-II二级和S-IVB三级。每一级都使用液态氧(LOX)作为氧化剂。第一级使用高精炼煤油(RP-1)作为燃料,其他两级使用液态氢(LH2)作为燃料。一般来说,一次发射任务的前20分钟左右由火箭推动。土星5号的主要载荷是载着宇航员成功登月的阿波罗航天器。最后一次土星5号的发射将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送入太空。 下一個發射的重型火箭,為46年後,2018年2月6日成功發射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土星5号运载火箭

科里奥利环形山

科里奥利环形山(Coriolis)是月球背面赤道上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法国数学家、机械师及工程师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1792年-1843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科里奥利环形山

科技之最列表

科技之最列表紀錄了在世界領域上科技方面最頂尖的世界紀錄和事物,這裡列舉了一些科技之最。.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科技之最列表

第三组宇航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三组宇航员是其1963年10月挑选的第三批宇航员。第三组宇航员的挑选标准与第二组的挑选标准一致,NASA从287名候选人中选出了下列的14名。.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第三组宇航员

第二组宇航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二组宇航员,又稱新9人小组,是NASA于1962年9月挑选的第二批宇航员。挑选这一批宇航员的目的是为了在水星计划7人的基础上扩大宇航员队伍,以准备即将开始的双子星座计划以及下一步的阿波罗计划。相对于第一批的水星计划7人,第二组宇航员选择条件的重点被放在工程经验以及试飞员经历。在第二组宇航员当中,有第一位、第三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第一位六次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以及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被认为是同期的五组宇航员当中最辉煌的一组。.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第二组宇航员

约翰·杨

约翰·沃茨·杨(John Watts Young;)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退休宇航员,曾于1972年4月21日执行阿波罗16号任务时登月,成为了第九个踏上月球的人。2018年1月5日,约翰·杨因肺炎并发症在德州休斯顿逝世,享年87岁。.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约翰·杨

美国航空航天局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太空飞行奖章

美国航空航天局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太空飞行奖章(NASA space-flown Gemini and Apollo medallions)是针对指定太空飞行任务的纪念奖章,这些奖章大部分都是由宇航员设计,经美国航空航天局批准后,由执行任务的航天器送入轨道。从1965年的首次双子座载人任务开始,航天局都会根据宇航员的要求制备纪念奖章。奖章由一家名为“Fliteline”的公司制作,通常采用镀锡的贱金属制作,有时还会镀成金色,或是镀上纯度为92.5%的银,全部10次双子座载人任务的飞行器上都载有这类奖章。Fliteline公司还为阿波罗1号设计并制作了一枚奖章,但由于飞行器指令舱着火,导致3名宇航员全部丧生,这枚奖章并没有正式飞入太空。 位于马萨诸塞州布里斯托县阿特尔伯勒的罗宾斯公司于1968年签约,为阿波罗1号以惨案告终后的首次载人航天项目阿波罗7号制作纪念奖章。这些奖章由宇航员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飞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订购,阿波罗计划的12次载人飞行任务一共把3000余枚银质纪念奖章带入太空。之后还有些经公开拍卖出售,最高成交价超过6万美元。全系列12枚奖章的基本要素大致相同,正面是载人任务的名称和主设计元素,背面则是任务日期,并且正面或背面还可能会有主飞行机组成员的名字,背面下方或是边缘的环上还会有序列号。罗宾斯公司生产的部分阿波罗计划纪念奖章是以14K金制作,但数量极少,大部分都是由参加任务的宇航员订购,作为个人留念。阿波罗计划之后,罗宾斯公司继续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载人或其它航天项目制作奖章,其中包括天空实验室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太空飞行奖章

運輸速度記錄列表

這是一個各類運輸工具的速度記錄列表。.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運輸速度記錄列表

马斯基林陨石坑

斯基林陨石坑(Maskelyne)是月球正面位于静海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英国天文学家内维尔·马斯基林(1732年-1811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马斯基林陨石坑

詹姆斯·艾尔文

詹姆斯·本森·艾尔文(James Benson Irwin,)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在执行阿波罗15号任务时,成为第八个踏上月球的人。.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詹姆斯·艾尔文

載人航天飛行列表

這是一個按時間排序的載人航天飛行列表。根據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載人航天飛行的最低高度為100公里,或是有意圖達到這高度但最終失敗的載人航天飛行。但美國取了稍微不同的定義,認為只須50里(80公里)。在1960年代,X-15試驗機共有13架次達美國的標準,但其中只有兩架次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這列表只包括那兩架次(X-15飛行90及X-15飛行91)。.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載人航天飛行列表

载人航天

載人航太是指由太空人执行的太空探索,可以由单人或多人执行,惟均需使用载人航天器进行。目前为止只有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美国、中国等3國有能力完成载人航天,但美国所有的航天飞机已于2011年退役,所以目前只有中俄两国拥有各自的载人航天项目。 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是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的东方1号,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环绕地球轨道一周后安全返回地球。5月5日,謝潑德執行自由7號時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宇航員,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個,航天器在太空停留了15分鐘。1963年6月16日,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执行东方6号任务时成为了第一名进入太空的女性。中國則是第三個嘗試追趕美蘇的國家,但載人計劃在1973年中途取消了,直到三十年後的2003年,中國的神舟五號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使中國終於成為第三個成功進行载人航天的國家。目前除俄美中三国外,还有欧洲空间局、日本、印度、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机构也在计划实施载人航天。 1966年,美国的双子星11号创造了最高地球轨道记录,飞行高度达1374公里。发射和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两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曾达到600公里左右的飞行高度。迄今为止,载人航天飞行目标在地球轨道之外的任务只限于月球,尽管月球本身也是地球的卫星。第一次去月球的载人任务阿波罗8号中,三位宇航员曾进入月球轨道。阿波罗10号第二次环绕了月球,在月球轨道进行了登月航天器的测试。阿波罗11号至17号中除了13号的六次任务都成功登月,每次都有两名宇航员踏上了月球。于是有十二名宇航员在执行阿波罗计划任务时完成了登月的壮举,并全部安全返回。 某些情况下,人类以外的動物也曾乘坐航天器,也曾有过多次没能返回地球的情况。狗是第一批进入太空的大型哺乳动物。 隨著航太技術從學術及公用領域走入民間,載人航太也開始邁向,並使包括太空旅遊在內的成為現實。.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载人航天

航天

航天指与研究和探索外层空间有关的领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科学界一般把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而把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航天的主要目的是太空探索,其商业用途主要是卫星通讯,也有近来兴起的太空旅游。其他非商用的用途包括星空观测,间谍卫星和地球观测。.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航天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国家合作的载人航天任务,而且還是由美国和苏联于1975年7月执行。对于美国来说,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可以说是最后一次阿波罗任务(虽然不是阿波罗计划的一部分,但是使用的主要是阿波罗指令/服务舱),也是1981年4月首次航天飞机任务开始前最后一次太空任务。对于苏联来说,这次任务是1976年6月联盟21号之前的最后一次太空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時36分20秒。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一事更進一步成為紀錄片和廣告常見之歷史事件。 阿波罗11号的成功实现了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说中声称美国会在1970年以前“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并把他安全带回来”的目标。.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3号(Apollo 13)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三次载人登月任务,于1970年4月执行。发射后两天,的氧气罐爆炸,太空船严重毀損,失去大量氧气和电力;三位太空人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救生艇。導航與控制系统没有损坏,但是为了节省电力,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都被关闭。三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面臨維生系統損壞所導致的種種危機,但最後仍成功返回地球。.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4号

阿波罗14号(Apollo 14)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八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三次成功登月的载人登月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14号

阿波罗16号

阿波罗16号(Apollo 16)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十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五次成功登月的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16号

阿波罗17号

阿波罗17号(Apollo 17)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十一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六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的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17号

阿波罗7号

阿波罗7号(Apollo 7)是阿波罗计划中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个任务时间达11天,环绕地球轨道。本次任务是土星1B号运载火箭的首次载人发射,也是美国的第一次三人太空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7号

阿波罗8号

阿波罗8号(Apollo 8)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弗兰克·博尔曼、指令舱驾驶员詹姆斯·洛威尔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威廉·安德斯。阿波罗8号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地轨道,并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阿波罗8号同时还是土星5号火箭的第一次载人发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针对阿波罗8号的准备工作只花了四个月时间。计划中采用的硬件只被使用过几次:土星5号火箭此前只发射过两次,而阿波罗太空船也只执行过一次载人任务(阿波罗7号)。但是,阿波罗8号任务的成功为完成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0年代内登月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在1968年12月21日发射后,飞船在太空中航行了三天才到达月球,并围绕月球轨道飞行了20小时。在平安夜时三位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中向地球作了电视直播,共同朗誦了《聖經·創世記》的前十節。这次转播创造了当时世界范围内电视收视人数的纪录。.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8号

阿波罗9号

阿波羅9號(Apollo 9)是阿波羅計畫中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為1969年三月實施的十天地球軌道任務。這是土星5号的第二次載人發射,和阿波羅登月小艇(LM)的第一次載人發射。.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9号

阿波罗宇航员列表

虽然在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行任务中没有任何宇航员牺牲,但在阿波罗1号任务测试过程中,3名宇航员因大火遇难。指令舱舱门设计、100%氧气环境以及易燃物品被认为是导致短路并引起大火的主要原因:.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宇航员列表

阿波罗任务类型列表

1967年9月,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载人航天中心的"欧文·梅纳德"(Owen Maynard),提出了一个最终实现载人登月的阿波罗系列任务。它共分为七类,每类测试一组特定的组件和任务,每类任务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前一类成功完成的基础上,它些是:.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任务类型列表

阿波罗登月舱

阿波罗登月舱(Apollo Lunar Module)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直接登月的部分,由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为达到登月并成功返回而建。登月舱又被其制造商称作“LM”(月面模組),也叫做“LEM”(登月模組)。 登月舱的设计目标是在6.65米³的空间内容纳两名宇航员。登月舱共6.4米高,4.3米宽,有四个支撑脚。登月舱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登月舱的总质量,以降落部分(10,334千克)为主,达15,264千克。.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登月舱

阿波罗计划

阿波羅計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港澳地區及臺灣有時稱其為太陽神計划,是美國太空總署从1961年至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务,於1960年代的10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上述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足月球表面的人类。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羅計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夠领先一步登陸月球的最大因素。 阿波羅計划是美國太空總署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計划,“阿波羅”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迄今(CURRENTYEAR年)40多年來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阿波羅計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等。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計划和美国、苏联联合的阿波羅-联盟测试計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羅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羅計划的一部分。 阿波羅計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惟計划中也有过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阿波羅1號测试时的大火造成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的死亡;阿波羅13號的氧气罐爆炸以及阿波羅-联盟测试計划返回大气层时排放的有毒气体都几乎使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丧命。.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阿波罗计划

肯尼迪航天中心

肯尼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縮寫為KSC)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其名稱是為了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约翰·肯尼迪(John F.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肯尼迪航天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复合体

39号发射复合体(Launch Complex 39,簡稱LC-39)是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由3个发射台、航天器裝配大樓、、(含发射室)、新闻中心(标志性的倒计时牌)、以及众多后勤與工作大楼组成。 LC-39最初是为阿波罗计划修建,后来用于航天飞机发射;NASA自2007年起开始改建,使之适用于星座计划。离LC-39約4.8公里的发射控制中心监视从此发射的运载器。LC-39也是共享美國空軍的发射场之一。.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复合体

肯索里努斯陨石坑

肯索里努斯陨石坑(Censorinus)是位于月球正面赤道附近一座明亮的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公元三世纪古罗马文法学家及杂文作家"肯索里努斯",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肯索里努斯陨石坑

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建造的航空母艦。她們是美國史上建造數量最多的大型航空母艦,並在太平洋戰爭及韓戰擔當主力,少數艾塞克斯級亦參與了越戰。韓戰後海軍主要將艾塞克斯級重編為攻擊航母及反潛航母,其後亦有改為兩棲突擊艦、訓練艦、甚或飛機運輸艦。大部分艾塞克斯級於1960及1970年代陸續退役拆解,而少數則延至1980及1990年代。美國保留了四艘艾塞克斯級作博物館艦,而一艘則鑿沉作人工魚礁。 艾塞克斯級的艦體亦有多次大型改動,包括二戰期間建造的長艦體艾塞克斯級(Long hull Essex);使艦體可起降噴射機的SCB-27改建;加裝斜角飛行甲板的SCB-125改建;及強化反潛航母的SCB-144改建。各艦的武裝、艦載機及載員,在服役時亦各有更動。.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艾伦·谢泼德

小艾伦·巴特雷特·谢泼德少将(Alan Bartlett Shepard Jr.,)是一位美国宇航员、海军航空兵、试飞员,也是一位商人。他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早的水星计划七名宇航员之一,1961年执行水星-红石3号任务,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也是继尤里·加加林之后第二位在太空飞行的人类。 谢泼德1944年毕业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二战期间,他曾在太平洋战场的水面部队服役。他在战后返回美国,于1947年完成海军航空兵的培训,1950年又接受了试飞员课程,之后逐渐成为海军的顶级飞行员之一。195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中谢泼德成为最早一批宇航员,即水星计划7人之一。1961年5月5日,谢泼德参加水星计划的首次载人任务水星-红石3号,乘坐“自由7号”太空舱进入太空。此次飞行未能进入地心轨道,但足以使他成为第二位进入太空的人类,以及第一位在太空飞行的美国宇航员。任务中,谢泼德在舱内手动操纵了航天器的飞行姿态,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这一成就。水星计划最后阶段中,谢泼德原定于1963年乘坐“自由7号II”太空舱完成水星-宇宙神10号任务,计划在太空飞行三天,但任务最终取消。 水星计划结束后,谢泼德获得机会成为双子座计划首次载人任务的指令长,但在1963年确诊患有内耳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导致头晕、恶心等症状,不适宜参加太空项目,被无限期禁飞。他于1963年11月获任命成为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办公室主任,负责宇航员训练和任务计划等工作。1969年,谢泼德接受手术治疗后恢复飞行资格,开始参与阿波罗计划。1971年,他成为阿波罗14号指令长,驾驶“心大星”号登月舱降落月球,成为第五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登月时年龄最大的一位宇航员、水星计划7人中唯一一位登月者。他在月球表面时曾打出两颗高尔夫球,是人类历史上的唯一一次月球高尔夫。1974年,谢泼德自航空航天局和海军退役,之后晋升为海军少将,成为第一位达到此军衔的宇航员。 谢泼德在两次太空任务之后两度获得,在水星-红石3号任务之后还获得海军杰出服役勋章和飞行优异十字勋章。1978年,时任总统吉米·卡特为谢泼德颁发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高荣誉國會太空榮譽勳章。美国海军以谢泼德的名字命名了一艘补给舰,美国多地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建筑和学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艾伦·谢泼德

Fly Me to the Moon

《Fly Me to the Moon》通常被譯為“帶我飛向月球”,原名《In Other Words》(换句话说),原是由写于1954年的一首华尔兹舞曲。在1954年第一次录制了这首歌曲。从那时起,它开始成为一首多次被翻唱的。法蘭·仙納杜拉的1964年录制版本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密切相关。.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Fly Me to the Moon

S-IC

S-IC(读作"S-one-C")是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一级,由波音公司制造。S-IC上超过2000吨的质量都是推进剂煤油和液氧,这些推进剂产生33000KN的推力使火箭上升64千米。S-IC的五台F-1发动机中一台固定在中央,其余四台分部四角,可由液压装置控制方向。.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S-IC

S-II

S-II(读作“S-two”)是土星五号的第二级,由北美航空制造。该级由五台J-2液氢液氧发动机驱动,在高层大气中提供给火箭5 MN的推力。.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S-II

S-IVB

S-IVB(读作"S-four-B")是由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制造的火箭级,使用一台J-2发动机,用作土星五号第三级和土星一号B的第二级。登月时S-IVB点火两次,一次使飞船入轨,第二次进行。.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S-IVB

STS-1

STS-1是历史上第一次航天飞机任务,于1981年4月12日发射。在这次54.5小时的任务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环绕地球36周。STS-1还是1975年7月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之后的第一次美国太空任务。STS-1是美国目前唯一一次在一种新的航天系统第一次发射就进行载人实验的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STS-1

STS-9

STS-9是历史上第九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是哥伦比亚号的第六次太空飞行。.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STS-9

毛奇陨石坑

毛奇陨石坑(Moltke)是月球正面位于静海西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普鲁士德意志名将、军事家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1800年-1891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毛奇陨石坑

月球人造物体列表

月球上现在正在使用的人造物体有用于月球激光测距实验的激光反射镜。几只被美国宇航员留下的高尔夫球也在月球上。下表列出了部分月球表面的人造物体: 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物体超过170吨,但是只有382千克月球物体被带回到地球上。.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月球人造物体列表

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那一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張影像由前蘇聯的月球3號太空船在1959年拍攝,而人類直到1968年的阿波羅8號任務環繞月球時,才直接用眼睛看見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擊坑,如太陽系第二大的撞擊坑,南極的南極-艾特肯盆地,而平坦的月海则相對較少。在月球背面,來自地球的電波干擾會被遮蔽,因而有学者建議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大功率電波望遠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月球背面

月球探测任务列表

本表尽量彻底地记录世界各国的航天工程中,有史以来以探测月球为目的而发射出的探测器的简略概况。.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月球探测任务列表

月球旅遊

月球旅遊,指的是在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上或是附近進行的太空旅遊。有些太空旅遊的新創公司計畫在不久的將來便可以提供月球旅行,而也有些公司預估、或是聲稱:在2020到2043年間,月球旅遊將成為現實。.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月球旅遊

施密特陨石坑

施密特陨石坑(Schmidt)是月球正面位于静海西南边沿附近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1825年-1884年)和德国光学设计家伯恩哈德·施密特(1879年-1935年)以及前苏联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数学家奥托·尤利耶维奇·施密特(1891年-1956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施密特陨石坑

數量級 (速率)

本列表比較多種數量級的差別,以每秒1 公尺到每秒3 公尺來介紹多種速率。粗體代表其為準確值。.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數量級 (速率)

托马斯·斯塔福德

托马斯·佩顿·斯塔福德(Thomas Patten Stafford, )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6A号、双子星9A号、阿波罗10号以及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任务。.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托马斯·斯塔福德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CV-37)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USS Princeton CV-37)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九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九號艦。她是美軍第五艘以普林斯頓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普林斯頓戰役。 普林斯頓號在1943年於費城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艦名原為福治谷(Valley Forge)。後來輕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在雷伊泰灣海戰被日軍擊沉,海軍將在費城建造中的航空母艦更名為普林斯頓號,以作紀念。 普林斯頓號在1945年下水,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方才服役。由於戰後海軍經費短缺,普林斯頓號在1949年首次退役;但一年後韓戰爆發,普林斯頓號便迅即重返現役,接連參與多場戰鬥,並在期間1952年重編為攻擊航母(CVA-37)。韓戰結束後不久,普林斯頓號被重編為反潛航母(CVS-37),繼續留在太平洋服役。 1959年,普林斯頓號再重編為兩棲突擊艦,舷號改為LPH-5,轉為搭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越戰期間,普林斯頓號多次派陸戰隊登陸作戰,並在退役前夕參與了太陽神計畫,回收了太陽神10號的太空艙。1970年普林斯頓號退役除籍,最後於1973年出售拆解。 由於普林斯頓號並不像許多姊妹艦一般進行過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維持著當初完工下水時的開放式艦艏,亦未改裝成斜角飛行甲板。.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CV-37)

10

10(十)是9与11之间的自然数。.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10

1961年-1970年載人航天飛行列表

這是一個1961年-1970年的完整載人航天飛行列表,其中包括東方計畫及上升計畫,開始蘇聯聯盟計畫、美國水星計畫和雙子星座計畫和首次登月的阿波羅計畫。.

查看 阿波罗10号和1961年-1970年載人航天飛行列表

亦称为 Apollo 10。

S-ICS-IIS-IVBSTS-1STS-9毛奇陨石坑月球人造物体列表月球背面月球探测任务列表月球旅遊施密特陨石坑數量級 (速率)托马斯·斯塔福德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CV-37)101961年-1970年載人航天飛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