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阮福昀

指数 阮福昀

廣威公阮福昀(;),阮朝嘉隆帝第十子,生母德妃黎氏評。 嘉隆八年四月初七日(1809年5月20日),阮福昀出生。嘉隆十六年(1817年),受封廣威公()。阮福昀年少貪玩,性格傲慢。他的教導--教學頗嚴,阮福昀十分厭惡他。某日,阮福昀令書童抓來蝦蟇,绑在庭院内鞭打它,還叫喊“你不要侮辱我”,皆因蝦蟇俗名(左虫右戒),与--同音。明命初年,明命帝又先后以陳大義和阮登仕為阮福昀老師。 明命十年(1829年)夏,阮福昀染上天花,不治身亡,虛齡二十一歲,明命帝為之輟朝三日,諡恭直,命長子阮福綿宗前往致祭《大南實錄》正編列傳二集 卷五。在承天府香水縣春和社建祠祭祀。.

6 关系: 塘外塘中親公黎玉評阮福映阮朝皇室

塘外

塘外()是越南歷史地名,指的是鄭阮紛爭時期鄭主治下的領土,其地理位置大致為越南北部一帶。在越南漢文史籍中,多稱作“北河”,中國史籍中多稱作“安南國”,西方資料則稱作“東京”(Tonkin)。.

新!!: 阮福昀和塘外 · 查看更多 »

塘中

塘中()是越南歷史地名,指的是鄭阮紛爭時期阮主治下的領土,其地理位置大致為越南中部和南部一帶。在越南汉文史籍中,多称作“南河”,中國史籍中多稱作“廣南國”,西方資料則稱作“交趾支那”(Cochinchine)。.

新!!: 阮福昀和塘中 · 查看更多 »

親公

亲公()是越南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在國公之前,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新!!: 阮福昀和親公 · 查看更多 »

黎玉評

黎氏玉評(,《阮福族世譜》(Nguyễn Phúc Tộc Thế Phả),順化出版社,1995年,222頁。),亦作黎玉評、黎氏評、黎氏玶,是越南歷史上後黎朝的公主、以及西山朝皇后和阮朝的妃。她是黎顯宗最小的女兒,也是光中帝阮惠的北宮皇后黎玉昕的妹妹。 黎玉評生於景興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785年1月22日)。景盛三年(1795年),西山朝發生政變,太師裴得宣被誅殺。隨後,太后黎玉昕將幼妹嫁給年齡相若的景盛帝,並立為皇后。 景盛九年(1801年),阮福映軍隊北伐,攻佔了西山朝都城富春。景盛帝倉皇逃亡北城,黎玉評與其他妃嬪都未及隨行,留在了富春,被阮福映俘虜。阮福映並沒有威脅黎玉評;隨後不顧群臣的勸阻,執意納黎玉評為妃,封為昭媛,位列第三宮嬪。 黎玉評為阮福映生下了兩子兩女:廣威公阮福昀、常信郡王阮福昛、安義公主阮氏玉琂和美溪公主阮氏玉珪。 嘉隆九年九月十二日(1810年10月10日),黎玉評逝世,阮福映追贈她為德妃,諡恭慎,葬於肇豐府香茶縣竹林社,在金龍社建祠祭祀。.

新!!: 阮福昀和黎玉評 · 查看更多 »

阮福映

阮福映(,),又作阮映、阮福--,是越南最後一個傳統王朝阮朝的开国君主,1802年至1820年在位,死後廟號阮世祖()。因其年號嘉隆,故而被稱作嘉隆帝()。 阮福映出身廣南阮主家,是武王阮福濶的孫子。1775年春季北方鄭氏軍隊攻陷富春(今順化),阮福映隨其叔定王阮福淳南逃至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帶)。1777年定王及新政王阮福暘為西山軍所殺,阮福映被推為大元帥,並於1780年稱王,据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帶)與西山軍對抗,1782年被西山軍擊敗,流亡富國島,旋即逃入暹羅求援。1784年与暹羅联军共抗西山朝,但再次為西山軍所敗,被迫再度流亡暹羅。此後希望藉助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百多禄的關係來获得法国援助。1787年,百多禄攜阮福映的長子阮福景出使法國,並代表阮福映同法国政府签订《法越凡尔赛条约》,规定法国派兵援助阮福映,越南割讓沱㶞港(今岘港)和昆仑岛給法國。但是由於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最终並沒有實質上幫助阮福映,因此阮福映也拒絕履行他在與法國所簽訂條約中的諾言。1789年乘西山朝內部分裂之機回國,奪取嘉定,之後逐漸平定全安南国境。 1802年改富春為順化,改元嘉隆,建立阮朝。初訂新國號為「南越」;12月,遣使向中国清朝請求冊封。1803年6月,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確定新國號「越南」,但有時仍舊使用原國號「大越」。1806年,阮福映舉行登基大典稱帝,正式登基。在位期間進行軍事、行政、經濟、文教等方面的改革,大興土木修建城市、官道等建築。1815年參照中國的《大清律》,頒行《嘉隆律書》(當時稱為《皇朝律例》)。 1820年逝世,在位18年,終年58歲。其子明命帝繼位。.

新!!: 阮福昀和阮福映 · 查看更多 »

阮朝皇室

阮朝(包括前身廣南國)皇室(或稱宗室、尊室)為「阮福」姓皇室。.

新!!: 阮福昀和阮朝皇室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