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閉前不圓唇元音

指数 閉前不圓唇元音

閉前不圓唇母音是母音的一種,使用於許多口語語言之中,其國際音標的符號為 ,相對應的X-SAMPA符號則為 。 此母音非常普遍,幾乎在所有超過三個母音的語言中都存在著。.

75 关系: 基切語い段台語現代文吳語拉丁式注音法塞尔维亚语威妥瑪拼音定位元音宁波话客語白話字客語通用拼音巴宰語音系巴賽語音系希伯来字母广州话德國式拼音國語羅馬字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喬克托語喀克其奎語元音列表前元音四县话噶哈巫語音系噶瑪蘭語音系Close front unrounded vowel現代標準漢語簡式台語現代文義烏話無棣話白話字DJ音標韵母香港粵語齒齦鼻音龍游話近音蘭谿話阿尔巴尼亚语阿爾巴尼亞族閩南方言拼音方案閉元音邵語音系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臺灣盲文臺灣話臺灣語言音標方案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臺灣方音符號...金華話通用拼音耶魯拼音I (消歧義)IPA iIPA iːSAMPA表X-SAMPA排灣語排灣語音系标准英音梵语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武義話永康话汤溪话波兰语法國遠東學院拼音泉漳片清齒齦塞音潮州话濁齒齦塞音拉丁化新文字普實台文И̃ 扩展索引 (25 更多) »

基切語

基切語(K'iche', Quiché)是一種馬雅語系語言,為瓜地馬拉基切人所使用的語言。瓜地馬拉約有7%的人口(約一百萬人)會說基切語,為該國僅次於西班牙語使用族群最廣泛的語言。 基切語有許多明顯的方言分支,甚至有時其中主要的幾支方言會被視為不同的語言。多數的基切語使用族群說的是中部基切語,是在媒體及學校等教育單位最常使用的基切語。雖然基切語在瓜地馬拉無任何官方地位,以基切語為母語的使用族群識字率也不高,但它在學校及廣播媒體的母語教學中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基切語最著名的著作是馬雅聖書《波波爾·烏》(Popol Vuh,以現代的基切語拼音系統拼字的話,是 Popol Wuj).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基切語 · 查看更多 »

い段

い段是指日語五十音圖由上而下的第二列(第二段)。い段中所有的假名發音均含有母音閉前不圓唇元音//,包括い、き、し、ち、に、ひ、み、り和ゐ等九個假名。 い段中除了い和ゐ以外的假名,き、し、ち、に、ひ、み和り等七個假名、ぎ、じ、び等濁音和半濁音ぴ皆可和や行中や、ゆ和よ等三個假名形成「拗音」(合併為一個音節),如下圖: ---- あ段 - い段 - う段 - え段 - お段.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い段 · 查看更多 »

台語現代文

台語現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簡稱:MLT,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套將台灣閩南語口語拉丁化的書寫系統。與其共同發展的台語現代拼字(Taiwanese Modern Spelling System,簡稱:TMSS)是一套台灣閩南語的正寫法。台灣日治時期,發明者林繼雄因受到日籍老師譏諷台灣沒有口語文體,遂與其同學以白話字為基礎拼寫法,改良為台語現代拼字。其聲調架構幾乎完全由拉丁字母來表示,不用額外的下標符號、上標符號等變音符號,作法類似於國語羅馬字。 閩南語聲調有8個(台灣閩南語第2聲調同第6聲調;陰上同陽上,原第6聲調混入第7聲調所謂的「陽上變去」,形成上聲已不分陰、陽之特性),當兩個音節結合(合字)時,不論後字(後音節)條件如何,前字(前音節)幾乎都得變調,而除了一些重覆尾調等特性外後字基本上维持原调。台語現代拼字的發展者們對於白話字在合字之前音節不變調,而大量使用連接號來替代前字音節之變調,且均以原調來表示的寫法不以為然。所以台語現代拼字法一般合字拼寫時均以拉丁字母來標記前字變調之語尾,並且前後音節合字以連寫來表示。 MLT一般合字拼寫時均以拉丁字母來標記前字變調之語尾,而基本"聲調(tone)"全都採用拉丁字母來表示,並且前後音節合字以連寫來表示,以致見到文字即知是否變調且可快速的反推原調,如此對於形成全以拉丁字母來拼寫台文是一大進步。試舉一例說明:"Aix suie mxkviaf laau phvixzuie."("愛媠 毋驚流 鼻水。";"(女孩子)愛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xkviaf(毋驚)"與"phvixzuie(鼻水)"均為合調字。 台語現代文以變調之規則行合音節的字詞法,不但使台語拉丁拼字簡縮外,亦適合使台文能以全拉丁字母來書寫。 台語現代文和台語現代拼字常合稱為台語現代拼字文(MLT/TMSS或MLT by TMSS),但台語現代文不一定以台語現代拼字寫成,仍使用漢字的稱為台語現代音漢混合文。林繼雄博士還有一個拼寫客語的方案,稱為客家話現代拼字(Hakka Modern Spelling System,簡稱HMSS)。普實台文(PSDB)是以台語現代文為基礎的另類方案。而"簡式台語現代文"(SMLT)為"台語現代文基金會"(MLTF)對台語現代文(MLT)所作的改進版。.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台語現代文 · 查看更多 »

吳語拉丁式注音法

吳語拉丁式注音法,是一套按照國際拼寫習慣設計的當代上海話拉丁化方案,即《上海吳語拉丁式注音法》。2003年推出的第一套上海話拼音輸入法就採用該方案。.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吳語拉丁式注音法 · 查看更多 »

塞尔维亚语

没有描述。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塞尔维亚语 · 查看更多 »

威妥瑪拼音

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Wade–Giles system),習慣稱作威妥瑪或威式拼音、威氏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羅馬拼音於拼寫中文官话(現代標準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此系統由19世紀中葉時英國人威妥瑪建立,在翟理斯的漢英字典(1892年)完成。 威妥瑪拼音系統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1979年以前,威妥瑪拼音廣泛運用於英文標準參考資料與所有有關中國的書籍當中。至今,絕大多數的威妥瑪拼音應用都已被漢語拼音所取代,但仍有部份區域(尤其是中華民國直轄市、縣市級行政區的地名),以威妥瑪拼音拼寫。.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威妥瑪拼音 · 查看更多 »

定位元音

定位元音又稱為基本元音、正则元音(英语:cardinal vowel),是一組用以參考的元音,讓語音學者描述語言的元音之標準位置,例如普通話的“筆”字(bǐ),其元音可以描述為定位元音1,也就是最接近它的定位元音。 當舌頭位於極端的位置,發出的元音就是定位元音,不論位置的前後或高低。現時的系統由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在20世紀初設計,然而这一概念早已由其他語音學者提出(一种说法是于19世纪晚期,由语言学家埃利斯首先提出),而“cardinal”这一术语由贝尔选定,后为斯威夫特所采用。 其中三個定位元音、和有發音定義。如要發出,舌頭需要盡可能伸至最前和最高,並且張開嘴唇(不圓唇)。如要發出,舌頭需要盡可能伸至最後和最高,而嘴唇噘起(圓唇)。發此音的動作,大約有如吹出很低音的哨子,或者吹蠟燭。如要發出,舌頭則要盡可能伸至最後和最低。 其他元音與這些“角落元音”的“聽覺距離”相等,分成四種間隙度或“高度”:閉(高舌位)、半閉、半開和開(低舌位)。西非的Ngwe語的元音系統中,有八個元音被認為與八個主要定位元音很相似(Ladefoged 1971:67)。 這四種間隙度加上前後元音之分,以發音和聽覺的混合標準定下八個參考點。這八個元音也就是八個主定位元音(又稱為主要元音)。這樣的元音在世上的語言很常見。 發音時前後和唇位轉變,可以發出不同的元音(見列表)。故此,定位元音1如若讀成圓唇音,就變成定位元音9,如此類推。這類元音稱為次定位元音。這些元音在世上的語言較不常見。國際音標的元音圖表也包括其他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定位元音 · 查看更多 »

宁波话

寧波話屬於吳語太湖片甬江小片,通行于寧波大部份地區以及舟山群島全境。其分布的主要地域为唐朝至民国时期的宁波府域,包括现寧波市所屬海曙區、江北区、镇海区、北侖區、鄞州区、奉化区、象山縣和餘姚市丈亭、陸埠以東,慈溪市觀海衛鎮以東及寧海縣岔路以北地區,以及舟山市全境。餘姚、慈溪兩市西部地區(原绍兴府余姚县)屬臨紹小片,寧海縣岔路以南屬台州片。寧波和舟山兩市轄地內,諸口音十分接近,內部一致性很高。宁海、象山两县是宁波话和台州话的方言连续体,两者没有明显分界,现公认的大致分界是从宁海县岔路镇到象山县石浦镇一线。寧波话分布区内有慈溪觀海衛鎮的燕話(屬閩語)与象山县爵溪街道的爵溪話(屬官話)兩個歷史方言島,舟山海島有零星閩語人群分佈。隨著近代移民的關係,寧波話對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上海話也有較大影響,「阿拉」一詞即出自寧波話。.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宁波话 · 查看更多 »

客語白話字

客語白話字(,四縣腔台灣客拼:Pag Fa Sii),是一種用於書寫客家語的羅馬拼音系統,於19世紀初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中國福建省創造並推行。1905年,紀多納和李威廉用客語白話字編寫了一部客英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Kwang-tung Province)1924年於汕頭出版的客語新約聖經也是用客語白話字書寫而成。 台灣使用的客語白話字又被稱為臺灣客家話羅馬拼音,與在汕頭刊行的白話字存在一定差異。台灣聖經公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及加拿大長老教會於1993年共同重新翻譯的現代客語聖經譯本也採用此法書寫,語音以苗栗四縣腔為主、海陸腔為輔。 汕頭的大陸客語白話字現已經停止使用,並且已被大陸客家人所遺忘。台灣客語白話字現仍在台灣的客家人基督徒中流行。1993年至2002年間出版的《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其白話字部份便是使用台灣客語白話字。.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客語白話字 · 查看更多 »

客語通用拼音

客語通用拼音全名為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屬於1998年由余伯泉領導的小組擬定之通用拼音系統中的一部分。2003年2月教育部在客語部份採用台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客語通用拼音所適用的腔調為台灣客家語四縣腔(苗栗腔)和海陸腔(新竹腔),但拼音規則大致相同。2009年政府將漢語拼音訂為國家標準後,客語通用拼音也修正為「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部分符號也更改為與漢語拼音一致。.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客語通用拼音 · 查看更多 »

巴宰語音系

巴宰語音系(éh phonology)為巴宰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巴宰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巴賽語音系

巴賽語音系(Basay phonology)為巴賽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政府,1996年10月.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巴賽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希伯来字母

代希伯来语字母表是从亚拉姆语字母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似阿拉伯字母。希伯来语使用者称他们的字母表为“aleph-bet”。現時除了希伯來語以外,尚有另一種過去猶太人常用的語言意第绪语亦採用希伯来语字母。.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希伯来字母 · 查看更多 »

广州话

廣州話,又稱為廣東話,四鄉則有廣府話、粵語、廣東省城話之謂,相傳起源於廣信(即梧州及封開一隅),而今多奉作廣府話之圭臬。學界所指廣州話,乃現時香港及广州所講之粵語,主要通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澳門、粵東、粵西(局部地方現今闢為廣西之屬)、南洋與及外洋唐人街。.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广州话 · 查看更多 »

德國式拼音

德國式拼音(Lessing-Othmer-System)是德國人(Ferdinand Lessing,1882–1961)和歐特曼(Wilhelm Othmer,1882–1934)等制定的基於德語式拼法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別名為 Wilhelm-Lessing'sches System[尉禮賢(Richard Wilhelm)為制訂者之一]。 1909年,歐特曼、尉禮賢和烈辛等人為德屬膠澳的德國商人們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教學中,他們沒有使用英國人制定的威妥瑪拼音,而是根據德語的拼寫習慣制定了一種新的拼法。1911年,青島的德國教師們會商確定了這種新的拼音系統。直至1930年代,烈辛和歐特曼的中文課程教材在德語使用者中是最流行的。.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德國式拼音 · 查看更多 »

國語羅馬字

國語羅馬字是一套官語漢字拉丁化方案,曾是中華民國國家標準。它和通字方案一樣使用複雜的拼寫規則來標示聲調,不像其他方案要用到調號或數字。 因為以拼寫來標調,國語羅馬字的拼音中不少字母也用來標示聲調,而不代表實際的音節。例如漢語拼音和威瑪拼法的ai,在國語羅馬字可寫成ai、air、ae,或ay(分別表示國語的四聲)。這裡的r不發聲,僅標示陽平聲。但陽平聲不一定以r代表,就像國語羅馬字的iou、you、yeou,或yow,對應漢語拼音和威瑪拼法的you。繁瑣的規則使國語羅馬字不便學習與運用,因而一直無法普及於社會大眾。但國語羅馬字不需特殊符號或數字便可標調,使以國語羅馬字做拼音的文字相對來說可讀性高出許多。.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國語羅馬字 · 查看更多 »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或称注音第二式、注音二式、國音二式,是中華民國在1980、90年代採用的譯音系統。 注音第二式屬於國語羅馬字拼寫方案,中華民國教育部出面邀集學者進行修訂,1986年正式公佈。.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 查看更多 »

喬克托語

喬克托語(英語:Choctaw;喬克托語:Chahta')是一種穆斯科吉語族(Muskogean languages)的語言,傳統上通行於美國東南部的原住民族群之一喬克托人之間。儘管有人將契卡索語(Chickasaw)列為喬克托語的其中一種方言,但更多的資料指出,應將契卡索和喬克托語給視為彼此相似但不同的語言。.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喬克托語 · 查看更多 »

喀克其奎語

喀克其奎語是中部瓜地馬拉的喀克其奎人所使用的語言,屬於一種馬雅語系的語言,與基切語和蘇都伊語有很近的關係。.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喀克其奎語 · 查看更多 »

是注音符號中仅有的三個可兼作聲母和韻母使用的符號之一,也有劃歸韻母者。这三个符号因此又称“介音”。字形取自「一」字,發音亦同「一」。ㄧ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做韻母時發為閉前不圓唇元音//,有時也可能發為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作為聲母時,除了上述發音外,還可能弱化為子音,發為硬顎近音//。 在汉语拼音、威妥瑪拼音和通用拼音中,作韵母的时候写作;作声母时,若ㄧ為該字唯一母音,写作,如「音」;反之則寫作,如「有」。而在台羅拼音中,則全部寫為。.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ㄧ · 查看更多 »

是朝鮮語諺文的一个元音字母,在韩国的谚文字母表中排序第24,被稱為「이」。其直立狀,在訓民正音中象徵天、地、人中之人。 该字母读音为閉前不圓唇母音。 ㅣ在馬-賴轉寫中被转写为i;在文观部式中北转写为i。 ㅣ在朝鲜语盲文中,被表记为。其摩尔斯电码为“・・-”。.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ㅣ · 查看更多 »

元音列表

元音列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元音列表 · 查看更多 »

前元音

前元音(front vowel)是使用於一些口語語言中的一種元音類型。前元音的決定性特徵為舌頭的位置盡可能地朝向嘴巴前面,且沒有會被歸類為子音的壓縮。國際音標承認的前元音有:.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前元音 · 查看更多 »

四县话

四县话,又名四縣、四縣腔(四縣腔台灣客拼:xi ien/ian kiongˊ北台灣四縣腔的「縣」讀 ien(白話字:yen,下同);南台灣則為 ian(yan)。比較 、 ,客語白話字:si-yen/yan-khiông),是台湾客家族群使用的一种次方言,同时是台湾客家语次方言之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支,公众场合的客家语播音,多使用这种语腔。四县腔广泛分布于台湾北部和南部,主要的代表区域有北部的桃园市、苗栗县,南部的高雄市、屏东县六堆地區,习称为讲四县(台灣客拼:gongˋ xi ien/ian)。 台湾的客家语有“四海永乐大平安”之称,即四县话、海陆腔、永定腔、长乐腔、大埔腔、饶平腔、诏安腔。其中,四县话、长乐腔都来自广东省嘉应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立的嘉应州,历史上管辖了五个县,即是有名的嘉应五属。四县话来自嘉应州的程乡县(今梅州市)、鎮平县(今蕉岭县)、兴宁县、平远县,故称四县话或四县腔;长乐腔来自嘉应州的长乐县(今五华县),故称长乐腔。目前,永定腔和长乐腔已经基本退出个人家庭,仍然保留下来的只有“四海大平安”这五种客家次方言。台灣目前仍廣泛使用的客家話僅剩四縣海陸兩者。 台湾的四县话与大陆的梅县话略有不同,由于四县移民实际上以嘉应州的鎮平县,也就是现在的蕉岭县为最多,所以台湾的四县话与大陆的蕉岭县客家话更为相近;但实际上,北台灣的四县腔(或稱北四縣腔、苗栗腔)与南台灣六堆的四县话(南四縣腔),詞彙、音韻仍略有差别,全國語文競賽的朗讀就因南北差異而分出(北)四縣、南四縣兩種競賽使用腔調。又四縣字面上包括兴宁县、长乐县,但兩縣舊屬惠州府,較接近海陸腔。.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四县话 · 查看更多 »

噶哈巫語音系

噶哈巫語音系(Kaxabu phonology)為噶哈巫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噶哈巫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噶瑪蘭語音系

噶瑪蘭語音系(Fonolohia na Kbalan、Kavalan phonology)為噶瑪蘭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噶瑪蘭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Close front unrounded vowel

#重定向 閉前不圓唇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Close front unrounded vowel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簡式台語現代文

簡式台語現代文(SMLT;Simplified Modern Literal Taiwanese,台羅拼音:,閩南拼音:)為"台語現代文基金會"(MLTF)對台語現代文(MLT)所作的改進版。簡式台語現代文使用26個拉丁字母將台語的語音,聲調,及語意完整地表達;為標形又標音的拼音方案。標形就是見字就知語意。標音見字就會拼出語音。不需增修任何軟體,SMLT可應用於任何電腦。簡式台語現代文書法是一套用拉丁字來書寫台語文字系統。Simplified 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簡式台語現代文"(SMLT)-引言,SMLT.org,2006.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簡式台語現代文 · 查看更多 »

義烏話

義烏方言,俗稱義烏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義烏市,以義烏城裏(原稠城鎮)方言為代表。義烏市全境內用義烏話交流沒有任何困難。由於義烏水陸交通方便,與外界交往頻繁,義烏話受臨近方言的影響較大,使義烏話產生了很多內部差異,有“義烏十八腔,隔溪不一樣”的說法。.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義烏話 · 查看更多 »

無棣話

無棣話,或稱無棣方言,俗稱“無棣腔”或“老沾化腔”,是官話的一種方言,屬於冀鲁官话沧惠片黃樂小片,使用地區為山東省無棣縣,以無棣縣縣城(原無棣鎮)方言為代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無棣話 · 查看更多 »

白話字

白話字(、POJ,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廈門話或臺灣話正寫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簡稱教羅)。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包括了廈門地區和台灣都有教會以外的人使用,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家話和台灣原住民語言,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臺灣話拼音書寫系統。2001年成立的台灣羅馬字協會是以推動白話字為正式文字的重要民間團體之一。台灣羅馬字協會及台文筆會等諸多本土社團亦將白話字稱為台灣字。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國民黨查禁白話字之前,白話字在台灣使用年代久遠,並用白話字出版數種刊物,由於台語是聲調語言(現今台語共有七個本調),音調提供區分字義的重要資訊,用白話字作為書面語應用是可行的也不會引起混淆,台灣羅馬字協會規定當漢字與羅馬字出現爭議時以羅馬字為準。 在中國大陸,這套方案主要在學界用於與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對照。此時,白話字常被稱作「甘為霖方案」或「廈門音新字典方案」。 在台灣,1970年代國民政府全面禁止使用白話字,並沒收教會的白話字聖經,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為國語運動而漸漸式微。,蔣為文著,發表於2013《台語研究》期刊,5(1),pp.74-97。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例如台灣第一份大眾媒體——創刊於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正是使用白話字當作文字媒介的。 白話字本身不僅是標音系統,經過發展,更應被視為一套文字系統,在拼寫上不宜妥協於各地腔調及語音的變動。如欲反映語音,應以IPA國際音標為記音符號。如「蚵」台北腔、台南腔,但在白話字都以「o」表記。又例如「電」寫作「tiān」,但現代許多人都受懶音影響而讀近似「tēn」。 作為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拼音文字,白話字被廣泛的閩南語使用者作為書寫表記的工具之一。目前,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協作的閩南語維基百科便是以白話字做為知識傳遞的文字媒介,為閩南語的語彙保存、正寫表記以及知識推廣都做出了些許貢獻。.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白話字 · 查看更多 »

DJ音標

DJ音标(Daniel Jones Phonetic Symbol),是一种标英式发音的IPA音标,发明者是丹尼尔·琼斯。他根据IPA编了一本英国英语的发音辞典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第1版至第12版,最后一版的出版时间为1963年)。他所编的英语发音字典代表了公認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RP),这在受过教育的英国人尤其是南部英格兰人中通用。中國大陸英語教材通常使用DJ音標。 目前DJ音标符号共计有48个,其中元音有20个﹔辅音有28个。 DJ音标初期可能是为了节省印刷模具数量,只有11个符号不同于英文字母;后来发明者的学生为了一符一音,变为有15个符号不同于英文字母。.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DJ音標 · 查看更多 »

韵母

韵母是一個音節中除声母外的部分。它必须包含響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多个元音构成的称为複元音韵母。.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韵母 · 查看更多 »

香港粵語

香港粵語(Hong Kong Cantonese)亦稱港式粵語,為流通於香港社會的粵語,香港人一般慣稱為「廣東話」。香港粵語源於廣州,故與西關口音廣州話互通,不過與粵語其他分支則有較大分別。隨著各地交流頻密,香港粵語中之部份詞彙被借用至其他粵語使用地區,包括回流廣州,互相影響。香港粵語以廣州話為基礎,加入英語,結合香港自身日常文化而成;其特色是加入及融合了不少英語及其他外來詞,亦有香港特色的口語、詞彙、俚語、俗語及粗口,以及各行各業術語等。 根據2001年到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廣州話為香港的壓倒性通用語言,89.5%人以此為常用語言,次位為英語,佔3.4%,使用者多為香港華人以外的族群;第四位的福建話(閩南話)為1.1%;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分別為客家話、潮州話和上海話分别為0.9%、0.7%、0.3%;普通話為1.4%,由第六位升至第三位;第七位的他加祿語和第九位印尼語多為外籍傭工使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香港粵語 · 查看更多 »

齒齦鼻音

齒齦鼻音(alveolar nasal、dental, alveolar and postalveolar nasals)是輔音的一種,中文俗稱前鼻音,用於一些口語中。齒齦鼻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漢語拼音中以n表示。.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齒齦鼻音 · 查看更多 »

龍游話

龍--方言,俗稱龍游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處衢片龍衢小片),使用地区为浙江省龍游縣,以龍游城裏方言為代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龍游話 · 查看更多 »

近音

近音(前稱無擦通音)在語音學中是指一類介乎元音和輔音的聲音。發近音時,兩個發音部位彼此靠攏,組成聲腔並且收窄,但仍然有足夠空間予氣流流動,產生的湍流較弱。(如果聲腔收窄程度加劇,湍流會產生,形成擦音。)由於近音和元音相似,故此清音的近音比較少見。近音除了可以是中央輔音,亦可以是邊音。如果是邊音的近音,可以直接簡稱為邊近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近音 · 查看更多 »

蘭谿話

兰溪方言,俗稱兰溪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兰溪市,以兰溪城裏(原蘭江鎮)方言為代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蘭谿話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或 Shqip )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約五百萬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以及希臘。其他東南歐國家如蒙特內格羅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亦有使用。它有幾種方言,之间有一些区别: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包括首都地拉那)以及馬其頓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爾巴尼亞語可能主要来源于二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亞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最早提及有關阿爾巴尼亞語的文件,為杜布羅夫尼克的一份犯罪紀錄,紀錄於13世紀晚期。.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阿尔巴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阿爾巴尼亞族

阿爾巴尼亞族或阿爾巴尼亞人 (阿爾巴尼亞語: Shqiptarët)是主要分布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民族,多操阿爾巴尼亞語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但也有大量保留了东正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另外在科索沃、馬其頓和希臘也有大量分布。也有一些阿爾巴尼亞人在海外散居(土耳其、埃及、以至香港),當中以土耳其的阿裔社群為最龐大。義大利也是阿爾巴尼亞移民的一個主要集中區,這是由於南斯拉夫解體時期因內戰和經濟問題,大量居於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的阿爾巴尼亞人隔海逃離當時飽受科索沃戰爭的科索沃及90年代民主化開放政策之初的阿爾巴尼亞。也有一些是阿爾巴尼亞化的斯拉夫人。不少在其他巴爾幹半島國家定居的阿爾巴尼亞人,祖先曾是土耳其新軍。.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阿爾巴尼亞族 · 查看更多 »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又稱:閩南拼音/;簡稱:閩拼方案/、閩拼/)是一套將中國閩南地區之闽南语口语拉丁化标音系統。该系统基於廈門话口音制定,同时制定了泉州话版本和漳州话版本。而另稱「普閩典方案」來自於1982年10月廈門大學主編的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一書。閩南方言拼音方案偶尔也被叫做「闽南话注音方案」。林寶卿《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2007年10月.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 查看更多 »

閉元音

閉元音(close vowel、high vowel(美國使用))是元音的一種,特徵是舌頭的位置盡可能接近上顎,而不产生屬於輔音的過狹收缩。 這個限定是由國際語言協會(IPA)協定的。因為舌頭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閉元音通常也被稱為高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閉元音 · 查看更多 »

邵語音系

邵語音系為邵語言之音系。下列子母音表中的音素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書寫字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邵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

客家語拼音方案,原名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客語白話字:Thòi-vàn Hak-kâ-ngî Phîn(Piâng)-yîm Fông-on)為目前中華民國教育部所公告的臺灣客家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200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以2003年公告之「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為基礎進行修訂,並增加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等五腔音節表附錄,2009年微調內容後再度修訂公布。 2012年增加南四縣腔拼音資料,調整拼音方案內容說明,並將「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改為「客家語拼音方案」,同年11月公布。.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 · 查看更多 »

臺灣盲文

臺灣盲文(Taiwanese Braille)又称臺灣凸字、國語點字、注音符號點字,是以在臺灣使用的中華民國國語為基礎所制定的盲文。雖然是以為主要參考來發展的,然而主要的輔音字母已被重新再設定;臺灣盲文和中国大陆的现行盲文、汉语双拼盲文一樣,都是半音節文字,均屬於汉语盲文。.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臺灣盲文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臺灣語言音標方案

臺灣語言音標方案(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t,TLPA)是台灣語文學會於1991年期間針對臺灣語言所制定的音標系統,內含臺灣閩南語音標系統、臺灣客家語音標系統、臺灣原住民語音標系統等三套系統。1998年元月教育部公告使用前兩套。《》中華民國教育部,1998年1月12日2003年2月教育部在客語部份改採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閩南語部份再經和國際語音符號、教會羅馬字系統整合後,教育部於2006年10月14日公布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臺灣語言音標方案 · 查看更多 »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Tâi-uân Bân-lâm-gí Lô-má-jī Phing-im Hong-àn),簡稱為台羅拼音或台羅(TL),為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的臺灣閩南語拼音方案。此套拼音並非完全新創,而是整合原有的白話字(POJ,以傳統羅馬字寫成)以及台灣語言音標方案(TLPA)的閩南語音標部份而來。台羅拼音方案與白話字的相容性良好,可以視為白話字的增補或發展上的分支。在臺灣,使用白話字的社群有較高的意願使用台羅拼音,同時,在官方地位方面台羅拼音方案取代了TLPA。然而,在台灣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台羅拼音未必能夠全面取代白話字。台灣亦仍有基於堅持傳統,繼續使用白話字的人。.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查看更多 »

臺灣方音符號

方音符號(ㄏㆲ ㄧㆬ ㄏㄨˊㄏㄜ˫,臺語白話字╱臺羅拼音:,客語白話字╱通拼:、Taiwanese Phonetic Symbols(TPS)),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稱謂為「方音符號系統」,民間又稱為臺語注音符號,是一套用來標注臺灣話和客家話的標音符號。主要以注音符號為基礎,並增加一些國語中所沒有的發音符號,且有發音唯一的特性,易懂易學接收程度相較羅馬字高。 方音符號系統最早於1946年由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方言組的閩南人朱兆祥教授設計,後由於強推國語運動、嚴禁方言,使得臺語遭打壓,方言符號也跟著被打入冷宮很長一段時間,而朱教授則遠走新加坡。 前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吳守禮所著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及鄉土文學作家楊青矗所著的《台華雙語辭典》採用此符號。199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告使用。台(87)語字第八七〇〇〇五七七號公告,《》,中華民國教育部,1998年1月12日200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官方轉向推行羅馬拼音台語字第0950151609號公告,《》,中華民國教育部,2006年10月14日,推出官方辭典《》,並成為教育界的主流;而方音則因少人用少有字型支援,有注音體系在中文電腦輸入標準設計上的共同缺憾,因字元編碼沒有加入子音母音上下排列的形式,而無法展現其閱讀優勢。使用率尚因歷史因素文獻短少而相對羅馬字低,但近年來已逐漸增加。.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臺灣方音符號 · 查看更多 »

金華話

金華方言,俗稱金华话(国际音标:),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於金衢片 (舊分區法中屬於婺州片 ),使用地区为浙江省金华市的婺城区东部和金东区,以金華城裏方言為代表。金華話與臨近的蘭溪話較接近,而與附近其他方言較難通話。金華話內部存在不少差別:城裏和鄉下方言之間有較大差別,不同年齡層次的人說話也有差別。 由於原金華府地區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各縣之間難以互相通話,金華城裏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該地區交際共同語的作用。 在浙江中部流行的婺劇基本上以金華城裏方言為標準。 本條目的聲韻調、小稱、語音特點和文白異讀、語音的變遷、詞彙、語法等章節中的金華方言均為金華城裏方言。 下文中,“金華”單獨作地名出現時指的是金華話的使用區域,“婺州地區”指的是原金華府所鎋區域。.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金華話 · 查看更多 »

通用拼音

通用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漢字標音的方案,包含了「華語通用拼音」、「臺語通用拼音」、「客語通用拼音」三種拼音方案。 一般情況下,通用拼音通常用做「華語通用拼音」的簡稱,是臺灣使用的一種中文拉丁化拼寫系統,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在2002年至2008年採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8年12月18日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改採用漢語拼音,但是包括高雄市在內的民進黨長期執政縣市,仍堅持使用通用拼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通用拼音 · 查看更多 »

耶魯拼音

耶鲁拼音(Yale Romanization)是由耶鲁大学开发用以将东亚的四大语言(汉语普通話,粤语,朝鲜语以及日语)拼音化的拼音系统。汉语专用的耶鲁拼音是在二战期间为方便在当地作战的美军士兵而开发的,另外三种语言所使用的耶鲁拼音则在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才完成。.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耶魯拼音 · 查看更多 »

I (消歧義)

I或i在語言方面可以指:.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I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IPA i

#重定向 閉前不圓唇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IPA i · 查看更多 »

IPA iː

#重定向 閉前不圓唇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IPA iː · 查看更多 »

SAMPA表

SAMPA輔音和元音表 可參考較簡要的英語SAMPA表。請注意,下面內容將使用到國際音標,你必須擁有支援 「國際音標擴充區」之字型,才可以看到那些音標。 注意:本表只是試圖集合「歐美國家」的SAMPA子集表,表中的音標字母和其他語言的音標字母互相衝突,因此下面所提供的資料,一般只適合英語和一些歐洲語言使用。如需要使用ASCII來表示所有的國際音標,應改用X-SAMPA。.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SAMPA表 · 查看更多 »

X-SAMPA

拓展音标字母评估法(Extended Speech Assessment Methods Phonetic Alphabet (X-SAMPA))是SAMPA的一種變體,最先於1995年由倫敦大學的語言學教授約翰·克利斯多佛·威爾斯(John C. Wells)提出。X-SAMPA是為了統一各種SAMPA字母表而產生的,並且擴展至包含所有國際音標符號,能夠把所有音標轉寫成七位元的ASCII碼。.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X-SAMPA · 查看更多 »

排灣語

fix-attempted.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排灣語 · 查看更多 »

排灣語音系

排灣語音系(Paiwan phonology)為排灣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排灣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标准英音

标准英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缩写为RP),是英國的標準英語口音。在《簡明牛津英語辭典》裡被定义为“在英格兰南部说的标准英语口音”,然而一些人认为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都有把它当作母语的人。Peter Trudgill在1974年的研究顯示,在全英國,約有3%的人使用公認發音,但這一粗略的計算被語音學家J.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标准英音 · 查看更多 »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梵语 · 查看更多 »

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

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是個介于閉前不圓唇元音/i/和半開前不圓唇元音/e/之間的不圓唇元音。 英語big中的i就是這個音。漢語方言中,上海話“筆”的主元音就是這個音。普通话中,閉前不圓唇元音有时会懒音成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 · 查看更多 »

武義話

武義方言,俗稱武義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武義縣北部,以武義城裏(原壺山鎮)方言為代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武義話 · 查看更多 »

永康话

永康方言,俗稱永康话,是吴语内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分布于浙江省永康市大部分地区及部分临近地区。.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永康话 · 查看更多 »

汤溪话

湯溪方言,俗稱汤溪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舊分區法中屬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金华市的婺城区西部(原汤溪县地区),以原湯溪縣縣城湯溪鎮的方言為代表。 湯溪話在浙江中西部吳語中是一種較特殊的方言,它與金華話、蘭溪話、龍游話、遂昌話之間均有明顯差別,通話很困難。在湯溪話內部也存在着不少差異,能僅聽語音辨別某地腔調,但通話無礙。 下文中,“湯溪地區”指的是湯溪話的使用區域。.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汤溪话 · 查看更多 »

波兰语

波兰语(język polski)是波兰的官方语言。也是西斯拉夫語支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語種。.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波兰语 · 查看更多 »

法國遠東學院拼音

法國遠東學院拼音 (Système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EFEO)),簡稱EFEO拼音,是二十世紀中期以前法語中最常用的中文羅馬字拼法,是法國遠東學院的漢學家顾赛芬神父於1902年制定的。後逐漸為漢語拼音取代。.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法國遠東學院拼音 · 查看更多 »

泉漳片

泉漳片 ,也稱為泉漳閩南語、泉漳話、漳泉話、闽台片周长楫;欧阳忆耘 (编),《厦门方言研究》, 页 3; 211,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是闽语系最大以及最强势的一支的一簇方言分片,在福建闽南地区和臺灣地区一带及海外闽南裔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閩台片闽南语是现代闽语中使用人数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及具有最大影響力的閩語,以厦门話和臺灣话通行腔作为代表。狹義的閩南語所指的是閩台片的閩南語。 泉漳片緣起於中國福建南部,除分布於閩南本土,也廣泛流行於臺灣、廣東海陸豐、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許多閩南移民與其後裔的居住地。 泉漳片閩南語在中國福建通稱為閩南話,在臺灣為臺語,臺灣話或臺灣閩南語,在东南亚国家又被称为福建話。泉漳片閩南語與潮州話有十分親近的關係。除此方言之外,福建境內仍有包含了其他的閩南語方言的漢語族閩語支的語言之存在。.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泉漳片 · 查看更多 »

清齒齦塞音

清齒齦塞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清齒齦塞音、齒音和齒齦後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都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t/十分普遍,幾乎所有語言都有原位/t/音,有的甚至有多於一種/t/的變種。許多印度的語言,尤其是印地語,以及中國各地的方言,都有區分不送氣的/t/和送氣的/tʰ/。現時已知的語言中,只有在尼依夏島外的夏威夷語和口頭的薩摩亞語沒有/t/。薩摩亞語亦沒有/n/。.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清齒齦塞音 · 查看更多 »

潮州话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潮州話屬閩南語潮汕片,是潮汕民系的母語,在海外的潮汕民系聚居的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仅次于粤语和闽台片闽南语。 潮州话这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潮州话即潮汕話,指整个闽南语的潮汕片(),通行于潮汕地區,即廣東省東部的潮州市、汕頭市、揭阳市以及梅州市管辖的豐順縣。狭义的潮州话指潮州市通行的潮汕话方言,也是潮汕片传统上的代表方言。 潮州話在英文被稱為 或者,分别是“潮州”兩字在潮州話和在粤语中的音譯。在历史上,整个潮汕地区都属于潮州府辖境之内,因此仍有不少詞典、專著等學術著作将整个潮汕片方言统称为“潮州話”,《潮州話拼音方案》便是基於汕頭話為標準編纂的,而《潮汕大字典》則是基於潮州府城音。現今潮汕一帶多以“潮汕話”來稱呼潮汕片方言。.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潮州话 · 查看更多 »

濁齒齦塞音

濁齒齦塞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濁齒齦塞音、齒音和齒齦後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都是,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北京官語和粵話均無此音,只有/t/。 吳語有此音,由宋朝廣韻及更早之舌頭音,定紐作/d/。.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濁齒齦塞音 · 查看更多 »

拉丁化新文字

拉丁化新文字(简称“新文字”,新文字:Latinxua Sin Wenz)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在中共控制区和苏联影响区向中国人推行的一种汉语拼音文字,是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重要方案之一。1944年后又被中共废止。 拉丁化新文字曾促进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发展,它产生於1931年在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32年公佈推行上海話拉丁化新文字,後改稱江南話拉丁化新文字。1933年後,广泛於全国各地推广,1955年停止使用。 方案特点为:不标记声调(部分汉语的入声由加塞音字母韵尾的韵母表达),不写出舌尖元音,分尖团音,用清音字母标记送气清塞音,用浊音字母标记不送气清塞音,对于部分汉语中的浊塞音则用浊音字母加h标记。.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拉丁化新文字 · 查看更多 »

普實台文

普實臺文(Phofsit Daibuun、簡稱PSDB,閩南拼音:),由莊勝雄進一步將臺語現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簡稱MLT)做些許之改良而來的,其語言定位基本上用26個拉丁字母即可拼出所有的臺灣話。 其特點如MLT,除了母音子音用字母表示外,聲調用也是字母的形式來表達, 而非用特殊的聲調符號; 文字的定義和英文一樣用多音節語詞為單位, 非和漢字一樣用音節為單位.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普實台文 · 查看更多 »

И̃

И̃ и̃(帶波浪號的I;斜體:И̃ и̃),是一個西里爾字母。 這個字母被使用於,所代表的音值為鼻化的閉前不圓唇元音。.

新!!: 閉前不圓唇元音和И̃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i/閉前不圓唇母音闭前不圆唇母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