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长安 (年号)

指数 长安 (年号)

長安(701年十月—705年正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3年餘。.

目录

  1. 73 关系: 吐蕃吳少微吴越国州县列表吉尔吉斯斯坦大宝 (日本)大相国寺大足 (年号)太平公主妫州姜皎孟詵定安公主 (唐中宗)宜芳县宗楚客安西大都护府尹知章尹思贞岢岚县崔神庆巫州业州 (唐朝)中国年号列表万年县 (北周)乙速孤行俨庭州張嘉貞徐有功侯官县北庭大都护府北汉州县列表唐玄宗唐朝勤州玄池州王同皎王方庆神龍 (年號)祝钦明韦巨源韋承慶莱芜县袁恕己馬懷素魏元忠龙嫩突錦州 (唐朝)郭元振赵彦昭薛谦光闽县... 扩展索引 (23 更多) »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吐蕃

吳少微

吴少微(),字仲材,号遂谷。唐代新安(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 生于龙朔三年癸亥八月十三日,武周长安元年(701年)間進士,累进至晋阳尉(今山西省太原市)。唐祚中兴即神龙初年,调于吏部,侍郎韦嗣立称荐,拜左台监察御史。曾参與《三教珠英》的编修,与富嘉谟、谷倚称“北京三杰”。开元八年,少微卧病中,得知富嘉谟死訊,哭而赋诗,不久亦卒。岑仲勉稱少微與嘉谟之文,“诚继陈拾遗而起之一派,韩、柳不得专美于后也”。著有《吴少微集》10卷,早佚。生三子:吴隆术、吴巩、吴云。.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吳少微

吴越国州县列表

吴越国州县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浙江全境及上海、江苏、福建部分地区吴越国的所有州县。吴越的存在年代,由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封钱镠为吴越国王开始,至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俶向北宋纳土为止,前后七十一年,是十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吴越的州县建置及地名变迁,受到五代时期复杂政治军事环境的显著影响。钱镠在世时,占据淮南、江西的杨吴是吴越的主要外患,因此尊奉中原王朝、牵制杨吴及其后继者南唐,就成为吴越的主要国策,这一点也反映在了吴越地名的变更之中(如避后梁“诚”“茂”字讳、后唐“昌”字讳、后晋“塘”字讳,又如因厌恶杨氏而尽去“阳”字等。)。至钱弘佐在位时,吴越又在南唐灭亡闽国的战争中夺得福州,使得吴越的版图达到最大。同时,今天的嘉兴市也在吴越国时期第一次形成州一级行政区划(开元府/秀州),奠定了今天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大致面貌。至其灭亡时,吴越国共据有杭、越、苏、湖、温、台、明、处、衢、婺、睦、秀、福十三州及衣锦军,总计七十九县。 下表中,以蓝色背景代表吴越国各州、军,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州、军、县名及隶属均以978年为准。.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吴越国州县列表

吉尔吉斯斯坦

--共和國(Кыргыз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Kyrgyz Respublikasy;Киргиз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Kirgizskaya Respublika),通稱--(Кыргызстан,Kyrgyzstan;Киргизия,Kirgiziya),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北边与哈薩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烏茲別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國。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作为中亚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达两千年,经历各种王朝与文化。因其被山峦环绕而相对孤立,吉尔吉斯文化得以较好传承;又因地理位置,吉尔吉斯斯坦处于多个文化交汇点。尽管众多部落族群在吉尔吉斯斯坦居住已久,但时有外来势力入侵统治。直至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为单一制和议会制。吉尔吉斯至今仍时有民族冲突、叛乱以及经济问题。现为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上海合作組織、伊斯兰合作组织、突厥议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成员国。 吉尔吉斯人口570萬。主體民族為吉爾吉斯族,其余为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等民族。吉尔吉斯语为国语,而在一世纪的俄罗斯化政策影响下俄语仍使用较广而作为官方语言。64%人口为无宗派穆斯林。除突厥文化外,吉尔吉斯文化还容纳和受到了蒙古、波斯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吉尔吉斯斯坦

大宝 (日本)

大宝(701年三月廿一—704年五月初十)是飛鳥時代文武天皇的年號。朱鳥年號以後至大宝年號以前,由於持統天皇即位並停用年號,這段期間沒有年號。.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大宝 (日本)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又名信陵寺、建国安業寺、福慧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故邸。.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大相国寺

大足 (年号)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10个月。.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大足 (年号)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唐玄宗的姑母,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先天之變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统治的李唐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86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太平公主

妫州

妫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贞观八年(634年),改北燕州置,属河北道,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保岱镇。长安二年(702年)移治清夷军城,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旧怀来)。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怀来县、怀安县、涿鹿县及北京市延庆县等地。开元中朔方节度使张说在州北筑长城,其东南有居庸塞,形势险要,为北方重镇。天宝初年改妫州为妫川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妫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作为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割让给契丹。契丹改名为可汗州。.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妫州

姜皎

姜皎或姜晈(),秦州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唐朝官员。 姜晞從兄弟。姜遐子。姜皎善畫鷹烏。长安中,姜皎累迁至尚衣奉御。当时唐玄宗尚为临淄郡王。姜皎观察后认为李隆基有非常之度,效忠于他。唐中宗时,姜皎出任润州长史。唐玄宗即位后,姜皎被召回京,拜殿中少监。玄宗常亲密地称他为姜七而不呼名,更赐以宫女、名马及诸珍物不可胜数。713年发生先天之變时,姜皎参与谋划,以功拜殿中监、封楚国公,实封四百户,有银青光禄大夫的官衔。不久,迁太常卿,监修国史,上柱国。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下敕,去姜皎官职。后,又起复为秘书监。 開元十年(722年),玄宗准备廢王皇后,与姜皎密谈。姜皎洩密,被王皇后、王守一的妹夫嗣濮王李峤告发。宰相张嘉貞称其“妄談吉凶之事”,“杖之六十配流欽州”,因傷重死於途中,年五十余。姜皎亲厚的官员数人被流配,其弟吏部侍郎姜晦亦受牽連,貶春州司馬。当时朝廷以姜皎为冤,而责怪张嘉贞。姜皎的另一姊妹為大臣源乾曜正室。当时,源乾曜为侍中,亦不主持公道,为时议所讽刺。后,唐玄宗念其旧功,令其归葬于家,以礼葬之,并派遣中使存问其家。开元十五年(727年),追赠泽州刺史。 姜皎有子姜慶初,未滿周歲时,玄宗許諾會將公主嫁給他。姜皎的外甥李林甫為相時,从容奏之。改年為載七年之後的天寶十載(751年),玄宗下詔姜慶初娶新平公主。另有一女姜氏下嫁韋堅(肅宗為太子時元妃韋氏三兄),李林甫爲謀立壽王構陷之(與皇甫惟明、王忠嗣同罪),堅刑死。.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姜皎

孟詵

孟诜(),唐代汝州人。 生於武德四年(621年),年青時與孙思邈友好。进士及第,擔任相王李旦的侍讀。曾任凤阁舍人。长安三年(703年),拜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年間,告老还乡,每天以药饵為事。开元元年(713年),河南尹毕构以孟诜有古人之风,改其居所稱為“子乎里”。不久去世,享年九十三。著有《食疗本草》、《必效方》、《补养方》等。 Category:唐朝進士 Category:唐朝侍读 Category:凤阁舍人 Category:武周刺史 Category:武周银青光禄大夫 M孟 S詵.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孟詵

定安公主 (唐中宗)

定安公主唐朝公主,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庶出女儿,生母不详,嫡母韋皇后,韋賢妃祖母。 早年生平不详,她在武周时代是新宁郡主,或称“安定郡主”,时其父李显为太子。长安(701年—705年)年间《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忠义上》,嫁给王同皎。子王繇,后娶唐玄宗女永穆公主。王同皎帮助唐中宗即位,立下大功。唐中宗继位,王同皎因反对武三思,被下狱处死。定安公主改嫁嫡母韦皇后的从祖弟韦濯,之後她與韦濯所生的兒子韋會,娶唐肅宗的女兒永穆公主為妻,永穆公主所生的女兒韋氏,是唐德宗的賢妃。 安定公主和新都公主、宜城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金城公主为开府的七位公主。结党营私,出售“斜封官”。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除韦后,韦濯被杀。公主改嫁太府卿崔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二月,定安公主去世。她与王同皎所生的儿子驸马王繇请求让父母合葬,唐玄宗同意了。这时,给事中夏侯铦反对,最后定安公主与崔铣合葬,陪葬中宗的定陵。但夏侯铦被贬为泸州都督。.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定安公主 (唐中宗)

宜芳县

宜芳县,中国旧县名。 隋朝时为岚城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属东会州。同年分置丰润县和合会县,治所在今岚县岚城镇北。武德五年(622年),丰润县并入。六年(623年),改属岚州。同年《新唐书·志第二十九·地理三》(或九年《旧唐书· 志第十九·地理二》),合会县并入。长安三年(703年),分置岚谷县,有岢岚军。北宋、金朝时仍属岚州。何时被废不详。.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宜芳县

宗楚客

宗楚客(),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武周和唐中宗时期官员。 祖籍南陽(今河南南陽)。曾祖宗丕是後梁弘农郡太守,隋朝時居河東之汾陰。父宗岌,官魏王泰府,與謝偃等撰《括地志》。母武則天堂姐(武后伯父武士逸與伯母諸葛芬之三女)。宗楚客之孫女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 生而「明皙美鬚髯」,有才華,唐高宗進士,武周革命后兄宗秦客官升内史,不久宗秦客、宗楚客、宗晋卿三兄弟就以奸赃罪被流放岭南。宗秦客死在岭南,宗楚客等人恢复官职回到京城。长安四年(704)三月,宗楚客累遷夏官侍郎后,被任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七月,被贬为原州都督。 神龙初年,宗楚客任太仆卿。武三思掌权时引宗楚客為兵部尚書,封郢国公。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杀死武三思父子,兵败后逃到鄠县,宗楚客派人捕杀,首级被用于祭奠武三思父子。他也是韋皇后与安乐公主的亲信大臣,九月,与纪处讷同知政事,再次担任宰相,他与侍中纪处讷共为朋党,人称宗、纪。弟弟宗晋卿官至将作大匠、宋国公。 景龍二年(708年),宗楚客、纪处讷等受阿史那闕啜忠節贿赂,派兵讨伐突骑施首领娑葛,导致安西都护府被突骑施攻陷,宗楚客等人召安西都护郭元振入京,欲陷他于死罪,元振不从,两方相互攻讦,最终郭元振复任安西都护。景龙三年(709年),監察御史崔琬彈劾宗楚客等人「潛通戎狄,受其貨賂,至生邊患」。唐中宗并未追究,反命崔琬与楚客结为兄弟。宗楚客则转任中书令。 710年六月,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於是發動唐隆之變,殺韋皇后,宗楚客与弟弟宗晋卿等人也一同被杀。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日前發現,宗楚客的外祖母名為諸葛芬,出自瑯琊諸葛氏,是武則天三伯武士逸的側室。.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宗楚客

安西大都护府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连至波斯,在武周时代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止,共存在约150年。 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易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大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名为大都护府,至790年左右陷落为止。.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安西大都护府

尹知章

尹知章(),绛州翼城县(今山西省翼城县)人。唐朝官员。 幼好学,通六经,长安年間,擢拔為定王府文学,升迁太常博士。张说荐为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閑睱之餘,讲授《周易》、《老子》、《莊子》三书,弟子有贫困,常給予接济。开元六年(718年),卒于秘书省正字。一說曾注《管子》。.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尹知章

尹思贞

尹思贞(),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朝官员。.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尹思贞

岢岚县

岢岚县是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98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8万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境内。.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岢岚县

崔神庆

崔神庆(),唐初貝州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西)人。出身清河崔氏。.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崔神庆

巫州

巫州,中国唐朝时设置的州。 贞观八年(634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因巫山巫水而得名。置夜郎县、朗溪县、思征县三县。贞观九年(635年),废思征县。天授二年(691年),改为沅州,分夜郎渭溪县。长安三年(703年),割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先天二年(713年),又置潭阳县。开元十三年(725年),改沅州为巫州,治所在龙标县(原黔阳县)(今湖南省怀化市黔阳古城)。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怀化、洪江区、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及贵州省天柱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潭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巫州。大历五年(770年)更名叙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改名沅州。 高力士流放巫州时作诗《感巫州荠菜》: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湖南的州 Category:贵州的州 Category:怀化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黔东南行政区划史.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巫州

业州 (唐朝)

业州,中国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分沅州二县为舞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鹤州,二十年(732年),改为业州。天宝元年,改业州为龙溪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龙溪郡为业州。天宝元年1672户,7284口。领三县:峨山县(开元二十年改夜郎县为峨山县,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渭溪县(天授二年分夜郎置),梓姜县(旧于梓姜县置充州,天宝三年废,以梓姜属业州,充州为羁縻)。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改业州名奖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湖南的州 Category:怀化行政区划史.

查看 长安 (年号)和业州 (唐朝)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长安 (年号)和中国年号列表

万年县 (北周)

万年县,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析长安县、霸城县、山北县各一部分置万年县。与长安县同城而治。隋朝开皇二年(582年),于万年县境内修筑新城,即大兴城。次年,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定都于此。大业三年(607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大兴县逐为隋朝国都所在,长安县为州郡治所。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京兆郡为雍州,改大兴县为万年县。武德二年(619年)析置芷阳县,武德七年省。总章元年(668年)析置明堂县,长安二年(702年)省。天宝七载(748年),改咸宁县,至德三年(758年),复万年县。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迁都洛阳。万年县与长安县以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为界,街西五十四坊属长安县,街东五十四坊属万年县。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改万年县为樊川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改为咸宁县。1914年撤咸宁县,并入长安县。.

查看 长安 (年号)和万年县 (北周)

乙速孤行俨

乙速孤行俨(),字行俨,京兆醴泉县(陕西礼泉县)人,武则天时期的广州、泉州、黔州刺史。.

查看 长安 (年号)和乙速孤行俨

庭州

庭州,又名別失八里(Bechbaliq或Beshbalik)、别石把、亦力把力,是中亚古城,原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因为该王庭由五座城市组成,故称为别失八里,意为“五城之地”,城址位于今吉木萨尔之北。.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庭州

張嘉貞

張嘉貞(),字嘉貞,蒲州猗氏人,中國唐朝政治人物,诗人,宰相,諡恭肅。 垂拱元年(685年),中明经五經举,授平乡县尉。不久贬官。长安年间,受侍御史张循宪舉荐,拜张嘉贞为监察御史,迁兵部员外郎。任中书舍人,出任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 唐玄宗初,并州设天兵军,以嘉贞为天兵軍节度使、加上柱國。开元八年(720年),宋璟、苏颇離职。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后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 開元十年(722年),嘉贞弟张嘉祐入朝为金吾将军,兄弟並居将辅之位,極為显赫。十一年(723年),以贪赃事贬为幽州刺史。十二年(724年),回京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掌益州都督府。 十三年(725年),受王守一牵连,贬为台州刺史,尋升工部尚书兼定州刺史掌北平军,封河东侯。离京赴任时,玄宗赋诗勉,並诏百官於长安东门饯送。十七年(729年),以疾歸洛阳,失明。當秋卒,赠益州大都督,谧恭肃。 嘉贞皆能胜任职守,“不立田園”,惟性情简慢疏阔,多得罪人,为了讨好唐玄宗宠臣王守一,杖打姜皎,致使姜皎因伤势过重而死。他处人不疑,有恩信,能始终,多提拔後進,如苗延嗣、吕太一、崔训、员嘉静諸人皆稱任要职,时人称“令公四俊”。 子张延賞,初名张宝符,唐德宗年间为宰相。有五女,其中三女適郭元振。.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張嘉貞

徐有功

徐有功(),字弘敏,唐朝偃师人。 徐文远的孙子,曾祖母是梁元帝女兒安昌公主。举明经科,担任蒲州司法参军,绍封东莞男。为政宽仁,不行杖罚。载初元年(690年),累迁为司刑丞。寻转秋官员外郎,转郎中。后免官,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当时酷吏肆虐,陷害无辜,动辄处死。徐有功依法办案,虽然常常被武则天斥责,也不罔法杀人。当时称遇到来侯必死,遇到徐杜必生。来俊臣陷害任知古、狄仁杰、魏元忠、裴行本等大臣,后来改为流放,来俊臣坚持处死,徐有功当廷驳斥。 长寿二年(693年),徐有功坚持称窦德妃(後來唐玄宗之母)的母亲庞氏无罪,龐氏得免死刑,改判流放,但他本人卻被削職為民。后重新啟用改任左司郎中、司刑少卿。卓然守法,矢志不渝。当时人称赞他就是汉朝的张释之、于定国,亦无以加此。长安二年(702年)逝世,年六十八(《旧唐书》记为“六十二”),追赠司刑卿。唐中宗再度登基后,追赠越州刺史,遣使就家吊祭,赐物百段,授一子官。.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徐有功

侯官县

侯官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闽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清代,侯官县辖4坊、61都,统114图。清末废乡、都,建区,侯官县分为22区,与闽县分治今闽侯县以及福州城内区、浦东浦西区(南台)和上渡区,其中城内区分为:东段(宦贵巷一带)、西段(西门大街一带)、北段(府直街、北大街一带)、中段(总督口、小龙湫一带)、南段(南大街、杨桥巷、南后街、光禄坊一带)五段。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查看 长安 (年号)和侯官县

北庭大都护府

北庭大都护府,原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军政机构,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府治在庭州(今中国新疆吉木萨尔北庭乡)。.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北庭大都护府

北汉州县列表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篡后汉,刘知远之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开始,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下表中,以蓝色背景代表北汉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均以979年为准。.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北汉州县列表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唐玄宗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唐朝

勤州

勤州,中国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四年(621年)置,旋废。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又置。长安中又废。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治所在富林县(今广东省云浮市西南)。天宝、至德曾改为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年)移治铜陵县(今广东省阳春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云浮市南部及阳春市北部地。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云浮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阳江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2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97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长安 (年号)和勤州

玄池州

池州,唐朝(武周)时设置的羁縻州。 长安二年(702年)以西突厥葛逻禄踏实力部置,寄于北庭都护府界内,无州县户口,随地治畜牧。主要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南一带。约公元8世纪前期废。.

查看 长安 (年号)和玄池州

王同皎

王同皎(),字同皎(墓志上名为同晈),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人,祖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驸马、官员。.

查看 长安 (年号)和王同皎

王方庆

王方庆(),名綝,字方庆,以字行《新唐书》卷七十二,封石泉县公,谥贞,唐朝、武周官员,武则天年间为宰相。.

查看 长安 (年号)和王方庆

神龍 (年號)

龍(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龍元年二月中宗復国号唐。.

查看 长安 (年号)和神龍 (年號)

祝钦明

祝钦明(),字文思,唐朝、武周官员,唐中宗年间任宰相,还是著名儒家学者,但中宗驾崩后因曾奉承韦皇后而遭到诟病。.

查看 长安 (年号)和祝钦明

韦巨源

韦巨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国唐朝和武则天周朝官员,在武则天、其子唐中宗及其孙唐殇帝年间多次任宰相。唐中宗年间,他和中宗有权势之妻韦皇后相结,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年)崩及中宗妹太平公主、侄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杀韦后之后,韦巨源也被杀。.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韦巨源

韋承慶

韋承慶(),字延休,唐朝鄭州陽武(河南原陽縣)人。父为宰相韦思谦。.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韋承慶

莱芜县

莱芜县,中国古旧县名。 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南文字村。属兖州。后废。寻复置。北宋末属袭庆府。金朝时,移治今市。金、元、明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抗日战争期间曾分设莱芜、博莱、新甫三县。1983年撤销,改设莱芜市。 Category:武周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莱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70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长安 (年号)和莱芜县

袁恕己

袁恕己(),沧州东光(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東漢末年諸侯袁绍子袁熙后人,袁異弘之子。唐朝政治人物。曾与張柬之、桓彥範等發動神龍革命,迫女皇武則天退位,唐中宗因而復辟。后因得罪韋皇后,被流放,遭武三思遣人殺死。.

查看 长安 (年号)和袁恕己

馬懷素

懷素,字惟白,潤州丹徒(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人。 移居江都,少年師從李善。家甚貧,白天砍柴,晚上燒柴讀書,遂博通經史。中進士,又中文学优赡科。武則天長安(701年—705年)中期,任監察御史,公正審崔貞慎、獨孤諱之事,不惜冒犯張易之兄弟。開元初年,拜戶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常山縣公。開元三年,充更日侍讀,待遇甚厚,後官秘书监,兼昭文館學士,奉旨與褚无量編輯《群书目录》,七年,書未成而卒,由元行冲接任。諡曰文。.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馬懷素

魏元忠

魏元忠(),本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唐朝政治家,武则天时任宰相。.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魏元忠

龙嫩突

龙嫩突,龙姓,8世纪初西域焉耆国王。 龙突骑支死后,龙嫩突即位。武则天长安年间,以焉耆国小人少,他们对于使者过客不堪其劳,武则天下诏安西四镇经略使禁止傔使私马、无品者肉食。开元七年,龙嫩突死,龙焉吐拂延继立。.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龙嫩突

錦州 (唐朝)

锦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垂拱二年(686年)以辰州麻阳县地及开山洞置锦州。土贡:光明丹砂、犀角。二千八百七十二户,一万四千三百七十四口。下属五县:卢阳、招谕、渭阳、常丰(本万安,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常丰)、 洛浦(本属溪州,天授二年(691年)分辰州大乡县,长安四年(704年)属锦州)。天宝、至德年间改名卢阳郡,宋朝废除锦州。州境在今湖南省凤凰县、麻阳苗族自治县、花垣县,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湖南的州 Category:湘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怀化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铜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凤凰县 Category:麻阳苗族自治县 Category:花垣县 Category:松桃苗族自治县 Category:68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錦州 (唐朝)

郭元振

郭元振(),名震,字元振,本太原阳曲人,祖父任相州汤阴令,定居当地,因此成为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北)人,唐朝將領、宰相。.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郭元振

赵彦昭

赵彦昭(),字奂然,唐朝和武周官员,唐中宗、唐殇帝、唐睿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长安 (年号)和赵彦昭

薛谦光

薛登,原名谦光,常州义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祖籍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出自河东薛氏南祖,北魏河东康王薛安都六代孙,唐代官员、文学家。 薛登好議論,與徐坚星、刘子立齐名。文明元年(684年),解褐阆中主簿。武周天授年间,调任左补阙,累迁给事中。长安四年(704年)任常州刺史,转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睿宗景云年间擢拜御史大夫,有胡僧惠范恃太平公主权势,魚肉鄉里,薛登与殿中慕容玽奏弹之,反为太平公主所构,出京为岐州刺史。後官昭文馆学士。开元初年,为东都留守,又转为太子宾客。其子為非作歹为宪司所劾,被牽連,放歸鄉里。《全唐传》存诗一首。.

查看 长安 (年号)和薛谦光

闽县

闽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明朝初年后,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由原丰县改称闽县。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新宁县、温麻县。武德八年(625年),废侯官县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分闽县置侯官县,元和三年(808年)再并侯官入闽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闽县置侯官县。咸通二年(861年),划出闽县和连江县地置永泰县、永贞镇(今罗源县)。终唐一世,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即闽国时期,改闽县为长乐县,清泰二年(935年),长乐复名闽县。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县再改称长乐县,次年又复原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元朝时属福州路,明朝初年属福州府。 清代,闽县管辖12乡、4坊、34里。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与侯官县分治今闽侯县及福州城内区、南台区和下渡区。城内区又分为:北段(华林坊、钱塘巷一带)、中段(鼓楼前一带)、南段(南大街一带)、东段(东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带)、旗界段(东门大街、汤门大街、河西街、河东街一带)五段。城内井楼门、汤门、东门、水部门、南门五城门均属闽县城内区管辖。南台区分南台、水部两段。下渡区以藤山(仓前山)为首段,泛船浦以下为第二段,江边一带为第三段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府,民国2年3月改设为闽侯县,闽县建置从此取消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12,ISBN 7-80122-636-4。.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闽县

闽国州县列表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的所有州县。 闽国的存在年代,由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受封闽王开始,至后晋开运二年(945)南唐攻破建州,王延政出降止,前后三十七年。王审知在位期间,福建较唐末仅新增闽清一县。及其子王延钧称帝时,将唐代所置的“场”(后备县)大量升县,福建遂从二十四县一变成为三十县。后王曦与占据建州的王延政反目,王延政自立殷国与福州分庭抗礼,更是将仅有五县的建州拆成三州。于是闽国灭亡时,福建共有一府(长乐府),六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镡州、镛州),共计三十县。 下表中,以蓝色背景代表闽国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均以945年时为准。.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闽国州县列表

长安 (消歧义)

长安可以指:.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长安 (消歧义)

长乐郡 (唐朝)

长乐郡,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福州为长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福州。.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长乐郡 (唐朝)

雅安市

雅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西。市境东邻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南界凉山州,西接甘孜州,北临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大相岭区,青衣江横贯中部并流经城区,南部有大渡河。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4.68万。雅安因其地多雨,素有“雨城”之称,亦是四川省主要的大熊猫栖息地。雅安曾是西康省省会,位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境内有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及“民族走廊”之称。.

查看 长安 (年号)和雅安市

柳惇

柳惇(),字依仁,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柳氏西眷,唐朝、武周官员。.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柳惇

李範 (唐朝)

李範,唐朝皇子,本名李隆範,唐睿宗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弟。.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範 (唐朝)

李花山

淮陽公主(),唐朝公主,名花山,是中國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女,母王德妃,惠宣太子李業、涼國公主的同母姐妹。 由於母亲王德妃早逝,李花山与哥哥、妹妹皆由从母賢妃王芳媚照顧。690年,父亲唐睿宗被废,此时,她年仅四岁,未及获得公主封号。武周長安年間,封淮陽縣主,十七岁嫁琅邪王氏王承慶,王承慶官至太子少詹事、臨沂公。長安四年十月十六日,淮陽公主疑似因生產而亡,去世於東都洛陽永豐里私邸,享年十九歲。兩人育有一女王憐兒,王承慶此後似乎並未再娶,也沒有子嗣。 父亲睿宗在景雲年間再次登基時,大封親屬,景雲二年七月十六,下制追封女儿為淮陽公主,隨後遷葬於長安城南少陵原。並將七歲的外孫女封為永寧郡君,並賜宅邸與財產。據惠宣太子的本傳,淮陽公主與涼國公主的孩子都由惠宣太子撫養,王憐兒可能也受到了舅父與王賢妃的照護。 開元五年,王憐兒嫁給汾陰薛君,從誌文中的「以繼舊好」看來,可能嫁給姨母涼國公主前夫薛伯陽的親屬。王憐兒出嫁後不久,淮陽公主駙馬王承慶去世。 《全唐诗》92卷收录李乂所作的《淮陽公主挽歌》: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凤凰曾作伴,蝼蚁忽为亲。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花山

李隆悌

李隆悌(),唐朝皇子,唐睿宗第六子,母不详。 李隆悌在其祖母武则天在位期间,被封为汝南郡王。长安初年,官居尚乘直长。长安二年四月八日(702年5月9日),李隆悌去世,時年十一歲,同月二十日葬于万年县崇义乡白鹿之原。710年唐睿宗复位,追封李隆悌为隋王,赠荆州大都督。李隆悌无子嗣。.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隆悌

李重俊

李重俊(),中國唐朝唐中宗第三子,母不详。遭到韋皇后、安樂公主、武三思等迫害,707年以羽林軍發動重俊之變,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後因士卒倒戈,被斬殺。唐睿宗以唐隆之變重祚後,追贈重俊為節愍太子。.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重俊

李重福

李重福(),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母不详。 虽是长子,但并不受中宗喜爱。683年,中宗即位前,李重福就被封为唐昌王,次年,李显被武太后(后世史称武则天)所废,其嫡长子李重照本为唐高宗皇太孙,也被废为庶人。李重福是否被废不详。武则天再次立李显为太子后,圣曆三年(700年)徙封李重福平恩王,长安四年(704年)进封谯王。神龙元年,中宗复位。李重福的正妃是张易之的外甥女。此前在701年,韦皇后独子李重润(即李重照,避讳武则天名武曌而改名)与妹妹、妹夫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被祖母武则天处死。而李重福夫妇都被嫡母韦皇后所讨厌,韦皇后诬陷称李重润之死系李重福与张易之兄弟所诬陷,中宗贬李重福为濮州(今山东鄄城)员外刺史,徙合(今重庆合川)、均(今湖北省十堰市)二州,并不让李重福领事,且屡次大赦天下都不赦免李重福。李重福上表哀求,无果。 710年,中宗驾崩,韦后临朝,立中宗少子李重茂为帝,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五百人驰驿戍均州,以防备李重福。后李隆基、太平公主政变杀韦后,李隆基派十道使赍玺书宣抚,去均州安抚李重福。后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拥立唐睿宗復位,睿宗下诏李重福徙集州(今四川南江)。未及行,张灵均劝说李重福以中宗子身份夺取帝位。张灵均和秘书少监郑愔合谋,聚集数十人。郑愔新贬沅州刺史,留在洛阳等候李重福,为李重福草诏,立李重福为帝,改元中元克復,尊睿宗为皇季叔,被废的李重茂为皇太弟(李重福可能无子),郑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尚书知吏部事,意欲恢复中宗一系的皇统。李重福潜募勇士,和张灵均潜入东都洛阳,在郑愔安排下住在驸马都尉裴巽府上,意欲发左右屯营兵袭杀洛阳留守,占据东都。事情败露,侍御史李邕闭城据守,左右屯营兵乱箭射向李重福,李重福攻左掖门也未能攻克,只得遁去藏匿。次日,搜索李重福的军队接近李重福藏身之处,李重福投漕渠而死,年三十一,遭碎尸。追废为庶人,诏以三品礼葬。.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重福

李業

李业,唐朝皇子,本名李隆业,唐睿宗第五子,母王德妃。.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業

李湛 (趙國公)

李湛(),字興宗,唐朝瀛州饒陽縣(今河北饒陽)人,李義府之子,曾參與神龍革命,推翻武則天,迎立唐中宗,後封趙國公。.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湛 (趙國公)

李撝

李撝,原名成义,唐朝皇子,唐睿宗第二子,生母柳氏。李撝逝世后,追赠惠庄太子。 生年不详,从其异母兄李成器和异母弟唐玄宗的生年推测,当在679年至685年间。生母柳氏是宰相柳奭的孙女,被废的王皇后的表侄女。柳氏因家庭获罪而没入掖庭为宫人,故身份低微。李成义刚刚出生的时候,祖母武则天厌恶之,不令序齿。给和尚万回看,万回曰:“此兒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很高兴,始令列于兄弟之次。其父第一次当皇帝时,垂拱三年(687年),封恆王,唐睿宗让位给母亲武则天,李成义改封为衡阳郡王。长安初年,官居尚衣奉御。 神龙元年(705年),伯父唐中宗复位,加赐实封二百户,通前五百户,司农少卿,银青光禄大夫。唐睿宗复位,进封申王,迁右卫大将军。景云元年(710年)七月,迁殿中监,兼检校右卫大将军。二年(711年),转光禄卿、右金吾卫大将军。先天元年(712年)七月,加实封一千户。八月,行司徒,兼益州大都督。开元二年(714年),带司徒兼幽州刺史。避讳昭成皇后的谥号,改名李撝。历任邓、虢、绛三州刺史。八年(720年),入朝,停刺史,依旧为司徒。 李撝性格弘裕,仪貌环伟,善于饮啖。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一月廿五,李撝病逝,册赠惠庄太子,陪葬桥陵。无子。开始养大哥李成器之子李珣,封同安郡王,先卒。天宝三载(744年),又以李成器子璹为嗣申王,授鸿胪员外卿。.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撝

李怀远

李怀远(),字广德,邢州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出自赵郡李氏西祖,唐中宗时丞相,著有文集八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少孤而贫,好学善属文。有宗人欲以高廕相假者,怀远竟拒之,退而叹曰:“因人之势,高士不为;假廕求官,岂吾本志?”未几,应四科举擢第,累除司礼少卿。出为邢州刺史,以其本乡,固辞不就,改授冀州刺史。俄历扬、益等州大都督府长史,未行,又授同州刺史。在职以清简称。入为太子左庶子,兼太子宾客,历迁右散骑常侍、春官侍郎。 大足年(701年),迁鸾台侍郎,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岁余,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秋官尚书,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赐爵平乡县男。长安四年(704年),以老辞职,听解秋官尚书,正除太子左庶子,寻授太子宾客。神龙初,除左散骑常侍、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赵郡公,特赐实封三百户。俄以疾请致仕,许之。中宗将幸京师,又令以本官知东都留守。 虽久居荣位,而弥尚简率,园林宅室,无所改作。常乘款段马,左仆射豆卢钦望谓曰:“公荣贵如此,何不买骏马乘之?”答曰:“此马幸免惊蹶,无假别求。”闻者莫不叹美。神龙二年八月卒,唐中宗特赐锦被以充敛,辍朝一日,亲为文以祭之,赠侍中,谥曰成。.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李怀远

杨元琰

杨元琰(),唐朝时期虢州阌乡县(在今河南灵宝市)人。出身弘农杨氏,705年参与神龙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拥护唐中宗复位。后官至刑部尚书,封魏国公。.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杨元琰

楞嚴經

《楞嚴經》(Śūraṃgama-sūtra),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简称《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的作品。 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未傳世,從面世開始,因未被列入正式譯經目錄,對於它的真偽,就有了經久不息的爭議,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的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楞嚴經

武宁县

武宁县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所辖的一个县。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初具规模。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武宁县

武则天

武曌《全唐文·卷九十六》○改元载初赦文......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朕宜以曌为名。自卦演龙图......(),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執掌君權因而得到正史追認的女性皇帝。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时復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后與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晚年惑于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同年崩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則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无记载,为唐开国勳舊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于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十四岁時(貞觀11年)因貌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称帝后上尊号“聖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武则天

武隆县 (万岁通天)

武隆县,中国古县名。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析紫溪縣置,屬杭州。治所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九十八里昌化鎮。以武隆山為名。聖歷三年(700年),省入紫溪縣,長安四年(704年)復置。唐朝神龍元年(705年),改為唐山縣。 Category:武周县份 Category:浙江古代县份 Category:杭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临安区 Category:6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0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武隆县 (万岁通天)

沅州

沅州,中国武周时设置的州。 天授二年(691年)改巫州置,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省怀化市东南洪江市原黔阳县)。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怀化、洪江、芷江、会同、靖州、通道、新晃及贵州省天柱等市县地。长安三年(703年)分西部置舞州(后改鶴州、业州),略有缩小。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巫州,大历五年(770年)改为叙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复为沅州,移治卢阳县(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属荆湖北路。绍圣以后辖境相当今怀化、芷江、洪江、麻阳、新晃等市县地。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沅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沅州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复降为州,以州治卢阳县并入,属长沙府。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又升为沅州府。下轄:龍標縣、夜郎縣(長安三年改隸舞州)、渭溪縣(長安三年改隸舞州)、郎溪縣、譚陽縣(先天二年析龍標縣置)。.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沅州

沙陀

沙陀,又名处月、朱邪、朱耶,原是唐朝时西突厥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今巴里坤)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沙陀

敬暉

敬暉(),字仲曄,绛州太平县(《新唐书》记为绛州平阳县)人。唐朝官员。與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乘武則天重病,發動神龍革命,迎立唐中宗,封平陽郡王。后遭到韋皇后貶謫謀殺而死,謚肅湣,贈太尉。.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敬暉

慶雲 (文武天皇)

慶雲(704年五月初十—708年正月十一)是飛鳥時代文武天皇、元明天皇的年號。.

查看 长安 (年号)和慶雲 (文武天皇)

亦称为 長安 (武則天)。

闽国州县列表长安 (消歧义)长乐郡 (唐朝)雅安市柳惇李範 (唐朝)李花山李隆悌李重俊李重福李業李湛 (趙國公)李撝李怀远杨元琰楞嚴經武宁县武则天武隆县 (万岁通天)沅州沙陀敬暉慶雲 (文武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