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長寬

指数 長寬

長寬(1163年三月二十九日至1165年六月五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

26 关系: 右大臣大定 (金朝)天盛 (西夏)太上天皇列表太政大臣崇德天皇崇福左大臣三十三間堂平重盛平清经平清盛乾道 (南宋)二條天皇伊勢平氏內大臣 (日本)六條天皇绍兴 (西辽)金刀比羅宮金毘羅權現永萬日本年號列表應保1163年1164年1165年

右大臣

右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太政官之一,又稱為右府、右相國、右僕射、太保。定員一人,權責和左大臣相同,平時負責輔佐左大臣,在左大臣出缺時則負責代理其政務。位階相當於正二位或從二位。和太政大臣、左大臣並稱為三大臣、三公、三槐。蘇我大臣死後,為分大臣之權,將之一分為二,稱為左右大臣。.

新!!: 長寬和右大臣 · 查看更多 »

大定 (金朝)

大定(元年:1161年十月 - 末年:1189年)是金世宗唯一的一个年号。金世宗使用大定这个年号一共二十九年。 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十月乙巳日(1161年10月26日),金東京留守完颜雍領諸軍入城,共擊殺副留守高存福等。丙午日(27日),有「慶雲」出現,官屬諸軍勸進,完颜雍固讓良久,於是親告天太祖廟,還御宣政殿,即皇帝位。丁未日(28日),大赦,改元大定。 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日(1189年1月20日),世宗崩,金章宗即皇帝位於柩前。1190年正月初一(1190年2月7日),改元明昌。 张师颜《南迁录》记载世宗改元兴庆,中间有潍王完颜允文改元天统,章宗改元天定。与《金史》不合,应为南宋人误传。.

新!!: 長寬和大定 (金朝) · 查看更多 »

天盛 (西夏)

天盛(1149年-1169年)是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第三个年號,共計21年。.

新!!: 長寬和天盛 (西夏) · 查看更多 »

太上天皇列表

日本自持統天皇十一年(文武天皇元年)八月初一(697年8月22日),持統天皇讓位給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起(皇極天皇曾讓位給其弟孝德天皇,但當時並未出現「太上天皇」此稱號,只是臨時尊她為「皇祖母尊」。另外,後來她亦重祚為齊明天皇),到江戶時代後期光格天皇讓位給仁孝天皇為止,共計曾有59位太上天皇。 下列列表列舉了日本歷代太上天皇的資料。.

新!!: 長寬和太上天皇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或從一位。由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長官,但自從關白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為一個「榮銜」。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

新!!: 長寬和太政大臣 · 查看更多 »

崇德天皇

崇德天皇(;),日本第75代天皇(1123年至1142年在位)。諱顯仁()。退位後稱新院、讚岐院。他是鳥羽天皇第一皇子、母為藤原公實女中宮璋子(待賢門院)。.

新!!: 長寬和崇德天皇 · 查看更多 »

崇福

崇福(1164年-1177年)是西遼承天后耶律普速完時用的一個年號,共計14年。 李兆洛《纪元编》还记有皇德、重德年号,未详何时;梁玉绳认为耶律大石字重德,重德作为年号是误记。.

新!!: 長寬和崇福 · 查看更多 »

左大臣

左大臣為日本律令制最高的常設官職,是太政官的長官,相當於正、從二位。依據養老令的記載,左大臣「統理眾務,舉持綱目,惣判庶事,彈正糾不當者,兼得彈之。」別稱「一上」、「左府」、「左丞相」、「左相國」、「左僕射」、「太傅」。.

新!!: 長寬和左大臣 · 查看更多 »

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さんじゅうさんげんどう)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天台宗妙法院境外佛堂。建物之正式名稱是蓮華王院本堂(れんげおういんほんどう)。本尊千手觀音、開基(創立者)為後白河上皇。長寬2年(公元1164年),由平清盛受後白河上皇之勅命,在上皇位於烏邊山麓(現阿彌陀峰)的院政廳・法住寺殿內創建的佛堂。約在80年後燒毀,後立刻進行重建,永文3年(公元1266年)重新建成。此後經過室町、桃山、江戶以及昭和年間的四次大規模整修,至今已保存了700年。長形的本堂採用了入母屋造(日式的歇山頂),全長約120公尺。京都一間為1.8公尺,故江戶年代以前的三十三間堂約59.4公尺長,江戶年代曾於此比試六十公尺遠距離射箭(一般比試為27公尺),現建築長度倍增為120公尺,仍稱之為「三十三間」。.

新!!: 長寬和三十三間堂 · 查看更多 »

平重盛

平重盛(),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平清盛的嫡長子,母親是高階基章之女,同母弟為平基盛。最終的官位到從二位內大臣。因為住在六波羅小松第,所以又被稱為小松公、小松內大臣。此外由於他在自己的邸宅建有48個燈籠,又被稱為「燈籠大臣」。在《平家物語》中被描寫成溫厚柔和、冷靜沈著的理想化人物,是文武雙全的人才,被清盛及一門賦予厚望。 保元、平治之亂時跟隨父親立功,此後一直升遷到左近衛大將、正二位內大臣之職。他雖然是平清盛嫡長子,但母親的地位沒有清盛的繼室二位尼(平時子)高,因此與異母弟平宗盛不同的是,重盛並無外戚的勢力庇護他。重盛的正室是後白河法皇寵臣藤原成親的妹妹經子,因此較為親近後白河法皇。平重盛在父親平清盛與後白河法皇發生衝突的時候往往扮演著調停人的角色。1177年鹿谷陰謀事件發生,平重盛曾上諫父親清盛勿軟禁後白河法皇。但清盛沒有聽從他的意見。而且,鹿谷陰謀事件的主謀正是重盛的舅子藤原成親,在這次事件後,重盛在平家一門中受到了孤立。 1179年5月25日因病出家,同年7月29日病歿,先清盛而死,享年42歲,死因是「不食之病」,可能是胃癌或胃潰瘍之類的疾病。死後兩年清盛病歿,四年後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戰敗滅亡。.

新!!: 長寬和平重盛 · 查看更多 »

平清经

平清经()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一位武士,出身伊势平氏。小松内大臣平重盛第三子,母正室藤原家成四女藤原经子。同母弟平有盛、平师盛和平忠房,异母兄平维盛、平资盛,异母弟平宗实。极官为正四位下·左近卫权中将。.

新!!: 長寬和平清经 · 查看更多 »

平清盛

平清盛(、元永元年-治承5年閏2月4日),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公卿、政治家。伊势平氏的栋梁平忠盛的嫡长子。1156年的保元之乱後贏得後白河天皇的信賴,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打败了源义朝巩固其地位。1167年升任太政大臣(相國),隔年出家,女儿平德子嫁給高仓天皇成為皇后,開創了誇稱「除了平氏一族之外,其他人都不配當人」(平氏にあらずんば人にあらず)的平氏政權輝煌時代,但逐渐平氏的独裁引起了贵族、僧人、武士的反对。后来他对後白河法皇十分不满,治承三年(1179年)發動政變,幽禁後白河法皇於鳥羽殿。治承4年(1180年)2月,他迫使高仓天皇退位,拥立自己的外孙安德天皇即位。平清盛于1181年死于热病,三年后平氏被河内源氏打败,兵权也被夺取。.

新!!: 長寬和平清盛 · 查看更多 »

乾道 (南宋)

乾道(1165年-1173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二个年号,共计9年,有天道、陽剛之道的涵義。.

新!!: 長寬和乾道 (南宋) · 查看更多 »

二條天皇

二條天皇(;,康治二年六月十八日-永萬元年七月二十八日),日本第78代天皇(1158年9月5日-1165年8月3日,保元三年八月十一日-永萬元年六月二十五日在位)。名守仁()。後白河天皇第一皇子,母為藤原經實之女源懿子。.

新!!: 長寬和二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伊勢平氏

伊勢平氏(),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鎌倉時代初期的武家氏族,其中平正盛流又稱平家()。該氏族發跡於伊勢國,最初由於平亂有功,受到白河上皇賞識,逐漸打下根基。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後,支持後白河上皇,並且與其聯姻,誕下帶有伊勢平氏血統的皇子,又拉攏公家藤原氏,從而加強在朝廷的影響力。高倉天皇繼位後,作為外戚的平家,勢力大幅上升,與此同時鹿谷陰謀被揭發後,後白河上皇的影響力大減。其後,平清盛發動政變,逼使松殿基房退任關白,由女婿近衛基通接任,並且中止後白河上皇的院政,隨著外孫安德天皇繼位,清盛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以仁王舉兵後,各地的源氏相繼舉兵反抗平家,最初雙方雖然各有勝負,可是隨著清盛和高倉上皇死去,加上爆發天災,平家的形勢漸趨不利,在俱利伽羅峠之戰等戰事接連敗於源義仲後撤離京都。其後,平家到處流竄,先後逃至九州、四國和中國地方,並且不斷遭到源氏軍追擊,及後在一之谷之戰中大敗於源義經,平忠度和平教盛等眾多平家一門戰死後,最終在壇之浦之戰中被消滅。.

新!!: 長寬和伊勢平氏 · 查看更多 »

內大臣 (日本)

内大臣是日本律令制下的一个官名,为太政官之一,属令外官。又称内府、内丞相、内相国、内仆射。定员一名,官位为正二位或从二位。.

新!!: 長寬和內大臣 (日本) · 查看更多 »

六條天皇

六條天皇(;,長寬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安元二年七月十七日),日本第79代天皇(1165年8月3日-1168年3月30日,永萬元年六月二十五日-仁安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在位)。名順仁()。后禅位成为上皇。是目前为止日本历史上最年幼的天皇和上皇。.

新!!: 長寬和六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绍兴 (西辽)

绍兴(1151年-1163年)西遼仁宗耶律夷列時用的一個年號,共計13年。.

新!!: 長寬和绍兴 (西辽) · 查看更多 »

金刀比羅宮

金刀比羅宮(ことひらぐう)是位於日本香川縣仲多度郡琴平町的神社,別稱金毘羅宮,偶爾也寫作日语读音相同的琴平宮。舊社格為國幣中社(現的別表神社)。日本全國、琴平神社、金比羅神社之總本宮。 此宮供奉海上交通之守護神,不少造船廠或是船東於新船下水啟用前會前來祈求航行平安,因此本宮旁的繪馬殿可見到掛滿祈求平安後留下的各種民用、軍用、政府用甚至外國船隻及船用引擎的照片。.

新!!: 長寬和金刀比羅宮 · 查看更多 »

金毘羅權現

金毘羅權現(こんぴらごんげん)是琴平山(象頭山)的--和修驗道融合的神佛習合之神,本地佛是十一面觀音菩薩。神佛習合中是香川縣琴平町象頭山鎮座的金毘羅大權現,神佛分離・廢佛毀釋以前以讚岐國象頭山松尾寺金光院(現在香川縣琴平町的金刀比羅宮)為總本宮,祭祀在日本全國的金毘羅宮、金毘羅權現社。.

新!!: 長寬和金毘羅權現 · 查看更多 »

永萬

永萬(1165年六月五日至1166年八月二十七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與六條天皇。.

新!!: 長寬和永萬 · 查看更多 »

日本年號列表

日本年號是一種日本的紀年法,從大化革新時開始學習中國使用年號制度,不過不同的是並不像中國會一定在更替君主時換年號,後來更換年號的權力甚至掌握在幕府的手上。在古代時,日本年號都是採旧历,一直到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1873年1月1日)改用西方通行的陽曆,成為明治六年一月一日,從此就完全使用陽曆。明治天皇登基時頒布命令,改為一個天皇固定使用一個年號,稱為「一世一元」,也改變了以往遭逢天災人禍或是有人事異動時會更改年號的習慣。此外,在南北朝時代,也曾經發生過兩個政府各自有自己年號的情況,直到統一之後,年號才再次合流。 天皇明仁於1989年即位,年號為平成,該年也就是平成元年。簡單的年份計算法為:明治年加上1867為西元年;大正年加上1911;昭和年加上1925;平成則是加上1988;因此2018年換算成日本年號就是平成30年。.

新!!: 長寬和日本年號列表 · 查看更多 »

應保

應保(1161年九月四日至1163年三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

新!!: 長寬和應保 · 查看更多 »

1163年

没有描述。

新!!: 長寬和1163年 · 查看更多 »

1164年

没有描述。

新!!: 長寬和1164年 · 查看更多 »

1165年

没有描述。

新!!: 長寬和1165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长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