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指数 铈

铈()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Ce,它的原子序数是58,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灰色软金属。在独居石中占稀土总量的40%以上。 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用刀刮即着火,溶于酸,不溶于碱。 鈰的拉丁名稱Cerium是以小行星穀神星來命名的,另一種以小行星來命名的元素是鈀。.

目录

  1. 103 关系: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列表埃姆斯实验室原子半径卡罗琳学院同中子素同位素列表三硫化二铈三茂铈三氧化二铈三氯化钕三氯化铈一硫化铈乏核燃料乙二醇雙氨乙基醚四乙酸亚铁氰酸盐二氧化铈以地點命名的化學元素列表保密行政区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化学反应方程式列表化学史化學元素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化學元素命名化學元素發現年表化學元素豐度共价半径元素列表元素的电子组态列表元素熔点列表元素氧化态列表元素沸点列表固体B-Z反应CECPK配色玻璃硝酸鈰銨硝酸铈(III)硫化铈 (消歧义)硫酸鈰(IV)硼砂珠试验磷钼酸磷酸铈离子半径离子列表稀土金属穀神星立方氧化鋯第6周期元素... 扩展索引 (53 更多) »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列表

这是一个关于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的列表。此列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进行排列,列表表头由左至右依次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和由1至7的电子层数。.

查看 铈和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列表

埃姆斯实验室

埃姆斯实验室(Ames Laboratory),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位于艾奥瓦州的埃姆斯,附属于爱荷华州立大学。实验室致力于新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材料的表征;计算化学;凝聚体物理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实验室位于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校园内。 2013年1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在埃姆斯实验室建立关键材料研究所(Critical Materials Institute,CMI)以解决美国国内日益短缺的稀土金属资源问题,以及发展其他与美国能源安全相关的材料。.

查看 铈和埃姆斯实验室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通常指原子的尺寸,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物理量,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数值也不同。 一个特定的原子的半径值和所选用的原子半径的定义相关,而在不同的环境下给原子半径不同定义比统一的定义更合适。 术语原子半径本身就有疑问:可能指一个自由原子的尺寸,或者可能用作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和自由原子)尺寸不同测量方式的一个笼统的术语。在下文中,这个术语还包括离子半径,主要是因为共价键和离子键区别不大。而原子的定义“能区分出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本身就比较含糊,包括了自由原子以及与其它相同或不同原子一起组成化学物的原子。除了离子半径,其他可能指代的半径值包括玻尔半径,范德华半径,共价半径和金属半径等。 原子半径完全由电子决定,原子核的大小为是电子云的十万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原子核没有固定的位置,而电子云没有固定的边界。 虽然有上述的困难,目前还是有很多的测量原子(包括离子)的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实验测量和计算方式的结合。目前普遍认为原子像一个球体,尺寸在30–300皮米之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对元素的化学特性造成影响。.

查看 铈和原子半径

卡罗琳学院

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又譯卡羅琳斯卡學院或卡羅琳醫學院,是一所医学大學,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索爾納市,建立於1810年。卡羅林學院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中,是最大的一所單一醫學院,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威望的醫學院之一。學院中有一個委員會,專門负责颁发诺贝尔生理學或医学奖。 與學院合作的卡羅林大學醫院,是瑞典最大的研究訓練中心之一,主導了全國30%的醫學訓練與40%的醫學學術研究。除此之外,這所學院也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員。.

查看 铈和卡罗琳学院

同中子素

同中子素(),其定義是兩個不同質子數的核種,具有相同的中子數。例如:15N與16O都具有8個中子。此詞彙是由德國物理學家K.古根海瑪所創,是將英文同位素()中的「p」置換成代表中子的「n(neutron)」。 週期表的穩定核種中,有7種同中子素共具最高82個中子,其次是有5種同中子素具50個中子與20個中子。中子為魔數的同中子素,其穩定核種較多。.

查看 铈和同中子素

同位素列表

同位素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 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下到上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 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边缘的颜色表示最稳定的核素的半衰期。.

查看 铈和同位素列表

三硫化二铈

三硫化二铈是铈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Ce2S3。γ-Ce2S3是褐红色的固体,在掺有碱金属时,其颜色转变为橙色。.

查看 铈和三硫化二铈

三茂铈

三茂铈是铈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e(C5H5)3,在干燥空气中是镧系金属环戊二烯配合物中最不稳定的。 三茂铈和一般过渡金属的环戊二烯配合物不同,被认为是离子型键合。.

查看 铈和三茂铈

三氧化二铈

三氧化二鈰(化學式:Ce2O3),是稀土元素鈰(Ⅲ)的氧化物,為白色固體,实际上是一个组成在CeO1.50~1.53的非整比化合物。难溶于水和碱,可溶于酸。它不如二氧化铈(CeO2)稳定。.

查看 铈和三氧化二铈

三氯化钕

三氯化钕,也称氯化钕,是钕和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dCl3。无水三氯化钕是为淡紫色固体,置于空气中会迅速吸水,变成紫色的水合物NdCl3·6H2O。三氯化钕是通过一种复杂的多级提取工艺从矿物独居石和里提炼出来的。这种氯化物有多种重要应用,比如生产金属钕和金属钕基激光和光导纤维的化学中间体,其他应用包括有机合成和分解废水污染物的催化剂、铝及其合金的腐蚀防护剂、有机分子(DNA)荧光标记物。.

查看 铈和三氯化钕

三氯化铈

三氯化铈,别名氯化铈、氯化铈(Ⅲ),化学式CeCl3。.

查看 铈和三氯化铈

一硫化铈

一硫化铈是铈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CeS。.

查看 铈和一硫化铈

乏核燃料

乏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这种燃料无法繼續维持核反应。乏核燃料中仍然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的健康。.

查看 铈和乏核燃料

乙二醇雙氨乙基醚四乙酸

EGTA(ethylene glycol tetraacetic acid,乙二醇双氨乙基醚四乙酸)是一种螯合劑,与更为熟知的EDTA有相似的结构。与EDTA相比,EGTA对镁离子的亲和性较弱,因此對鈣離子更具選擇性。EGTA也用於制备与活細胞內環境相似的緩衝溶液,其中鈣離子浓度通常比鎂稀至少一千倍。.

查看 铈和乙二醇雙氨乙基醚四乙酸

亚铁氰酸盐

亚铁氰酸盐是二价铁的,化学式为4−,又称亚铁氰化物。最常见的亚铁氰酸盐是亚铁氰酸钾(亚铁氰化钾)。.

查看 铈和亚铁氰酸盐

二氧化铈

二氧化鈰(化學式:CeO2 ),是稀土元素鈰最穩定的氧化物。它在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加热时黄色加深。.

查看 铈和二氧化铈

以地點命名的化學元素列表

下表列出了一些以地點或地名或天體名稱來命名的化學元素。第一個表列出了以地點或地名命名的元素,第二個表列出以天體命名的元素。.

查看 铈和以地點命名的化學元素列表

保密行政区

保密行政区是苏联的一种特别行政区划,目前俄罗斯联邦还有42个(另有15個被認為可能存在,但並未公開)。这些行政区划是军事工业的科研、生产所在地,在苏联时期是作为秘密行政区,在地图上不标示、不对社会公开。通信方式是附近的大城市再加上邮编。如:车里雅宾斯克-50,意思是车里雅宾斯克市的第50号信箱。 1990年代初期,俄罗斯联邦陆续把这些保密行政區的存在解密,改为封闭行政区(zakrytye administrativno-territorial'nye obrazovaniya,简称:ZATO),即公开承认这些行政区的存在,在地图上可以表示,但是对外国人甚至俄罗斯本国公民有访问限制。 苏联时代的另一类限制本国公民前往的行政区,分布在边境沿线,如加里宁格勒、萨列马岛、希乌马岛等等。这类行政区对外不保密。本国公民前往需要在政府机构申办通行证件。 首个保密行政区是下诺夫哥罗德州的萨罗夫,建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是苏联实验物理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苏联的原子弹和氢弹均诞生于此。(该城已于1995年结束保密行政区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保密行政区。为保证这些地区的正常运转,俄罗斯于1992年制定了《保密行政区法》。由于俄罗斯的经济一度濒临崩溃,各保密行政区从苏联时代衣食无忧一落成为贫困地区。为提升当地经济,俄罗斯于1998年修改了《保密行政区法》,给与保密行政区大量税收优惠,以吸引投资。但是这也导致大量企业在保密行政区内设立空头公司以逃避税收。.

查看 铈和保密行政区

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

以下是地球地殼中的化學元素豐度的列表,其中包括 5 份不同資料來源得到的結果,此處的豐度以質量百分比的豐度為準。 其中的數字是估計值,會隨著資料來源及估計方式不同而改變。因此各元素豐度的大小關係只能作大致上的參考。.

查看 铈和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

化学反应方程式列表

化學反應方程式列表中,記錄著各種化学反應方程式。它按照元素分類,從A開頭的元素到Z開頭的元素,最後是有機物,按官能团分类。關於離子方程式请令見離子方程式列表。 本列表的收錄標準:收錄常見化學方程式(類似的將歸納進離子方程式列表)當方程式紀錄到一定數量的时候,便会建立分頁面。找不到出處的化學方程式不會被紀錄。.

查看 铈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列表

化学史

化學史的範圍從遠古時代一直延伸到今日。到了西元前1000年,各個古文明的科技,像是從礦石提煉金屬、製作陶器、釀酒、製作顏料、從植物中提取香料和藥物、製備奶酪、染布、製革、將脂肪轉化為肥皂、製造玻璃、製作像青銅器與其他合金等等,後來都成化學各分支的基礎。 煉金術被視為化學的先導科學,但它無法合理地解釋物質,以及物質轉變的現象。經過歷史的推演,哲学不能解释物质的本原和转化规律。炼金术同样失败了,但是它的实验奠定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炼金术和化学的分界线被认为是玻意耳于1661年的著作《怀疑的化学家》正式成立。拉瓦锡创立了质量守恒定律,它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学史就是化学这门科学从古到今发展的历史。.

查看 铈和化学史

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同一種化學元素是由相同的原子組成,也就是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 原子序數大於82的元素(即鉛之後的元素)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放射衰變。另外,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锝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大於94,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有些仍可能存在在自然界中,如鈾、釷、钚等天然放射性核素。 所有化學物質都包含元素,即任何物質都包含元素,隨著人工的核反應,會發現更多的新元素。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012年,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地球上有94種。.

查看 铈和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

该列表列出了所有化学元素名称的词源。.

查看 铈和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

化學元素命名

因为欧洲语文有密切的关系,除了那些各语文从远古就知的,所用的元素名称都是非常类似,因为科学名称都是新拉丁文的形式。大部分元素结尾是“-ium”,一些羅曼語族语文结尾“-io”。例如,钷在常见欧文是:.

查看 铈和化學元素命名

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化学元素發现年表将各种化学元素的发现按时间顺序列出。其中--发现的时间以提炼出元素单质的时间为准,因为元素化合物的发现时间无法准确定义。表中列出了每种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发现时间、发现者姓名和发现方式的简介。.

查看 铈和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化學元素豐度

化學元素豐度(Abundance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是在測量上與所有元素相比較所得到含量多寡的比值。豐度可以是質量的比值或是莫耳數(氣體的原子數量比值或是分子數量比值),或是容積上的比值。在混合的氣體中測量氣體容積上的比值是最常用於表示豐度的方法,對混合的理想氣體(相對於是低密度和低壓的氣體)這與莫耳數是相當一致的。 例如,氧在水中的質量比是89%,因為這是水的質量和氧的質量的比值,但是氧在水中的莫耳比值只有33%,因為在水的莫耳數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氧原子。在整個宇宙中,和在如同木星這樣的巨大的氣體行星中,氫和氦在質量上的豐度比值分別相對是74%和23-25%,但是摩爾(原子)比值卻高達92%和8%。但是,因為氫是雙原子分子,而氦在木星外層的大氣環境下只是單原子分子,以分子的摩爾數來比較,在木星大氣層中氫的豐度是86%,而氦的豐度是13%。 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豐度,多數都是質量百分比的豐度。.

查看 铈和化學元素豐度

共价半径

共价半径定义为由共价键结合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的一半,單位通常使用皮米(pm)或埃(Å)。He、Ne、Ar等原子无共价半径数据,因至今未合成其任何共价化合物。 同周期元素的单键共价半径的变化规律为从左至右逐渐缩小,可认为是原子核对电子引力增大的缘故。.

查看 铈和共价半径

元素列表

本条目提供按元素序号排列的元素列表。.

查看 铈和元素列表

元素的电子组态列表

这是一个关于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

查看 铈和元素的电子组态列表

元素熔点列表

元素熔点列表按化学元素在标准情况下的熔点排列。 以下元素熔点未知:.

查看 铈和元素熔点列表

元素氧化态列表

元素氧化态列表列出化学元素的所有已知整数氧化态,常见氧化态以粗体标记,所有元素单质氧化态为零。 该列表主要参考《元素化学》(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显示出元素周期律在元素价态上的一些趋势。 下图是欧文·朗缪尔1919年在研究八隅体规则时所画:.

查看 铈和元素氧化态列表

元素沸点列表

元素沸点列表按标准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沸点排列,列出了热力学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数据。 以下元素沸点未知:.

查看 铈和元素沸点列表

固体

固體是物質存在的一種狀態,是四種基本物质状态之一。與液體和氣體相比,固體有固定的體積及形狀,形狀也不會隨著容器形狀而改變。固體的質地較液體及氣體堅硬,固體的原子之間有緊密的結合。固體可能是晶体,其空間排列是有規則的晶格排列(例如金屬及冰),也可能是無定形體,在空間上是不規則的排列(例如玻璃)。一般而言,固体是宏观物体,一个物体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夠被称为固体,但是对其大小無明确的规定。 物理學中研究固體的分支稱為固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材料科学探討各種常見固體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固體化學研究固體結構、性質、合成、表徵等的一門化學分支,也和一些固體材料的化學合成有關。.

查看 铈和固体

B-Z反应

B-Z反应(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也称BZ反应、B-Z振荡反应(BZR),是一类著名的化学振荡反应,也是非平衡热力学的经典例子。它有很多版本,其中最常见的反应是铈作催化剂时,丙二酸在稀硫酸水溶液中被溴酸盐氧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H^++3CH_2(COOH)_2+2BrO_3^- \rightarrow 2BrCH(COOH)_2+3CO_2+4H_2O\,.

查看 铈和B-Z反应

CE

CE或Ce可能指以下其中一項:.

查看 铈和CE

CPK配色

在化學中,CPK配色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原子或分子模型的配色方式,也是最常用、最多人使用的分子模型上色方式,可用於各種分子模型或元素標示,最常用於CPK模型、球棒模型和空間填充模型。該配色方式由CPK模型的設計者Corey、Pauling(萊納斯·鮑林)與Koltun提出且改進。.

查看 铈和CPK配色

玻璃

玻璃是一種呈玻璃態的无定形体,熔解的玻璃經過迅速冷卻(過冷)而成形,雖為固態,但各分子因沒有足夠時間形成晶體,仍凍結在液態的分子排布狀態。 玻璃一般而言是透明、脆性、不透氣、並具一定硬度的物料。最常見的玻璃是,包括75%的二氧化硅(SiO2)、由碳酸鈉中製備的氧化鈉(Na2O)以及氧化鈣(CaO)及其他添加物。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會與生物起作用。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氫氧化銫。 因為玻璃透明的特性,因此有許多不同的應用,其中一個主要應用是作建築中的透光材料,一般是在牆上窗戶的開口安裝小片的玻璃(玻璃窗),但二十世紀的許多大樓會用玻璃為其側面的包覆,即玻璃幕牆大樓,這種現代的玻璃已經具有防破裂的能力而被廣為應用,更新款的加入防鳥類撞擊的設計。玻璃可以反射及折射光線,而且藉由切割或是拋光,可以提昇其反射或折射的能力,因此可以作透鏡、三棱鏡、其至高速傳輸用的光纖。玻璃中若加入金屬鹽類,其顏色會改變,玻璃本身也可以上色,因此可以用玻璃製作藝術品,包括著名的花窗玻璃。 玻璃雖然容易脆斷,但非常的耐用,在早期的文化遺址中都發現許多玻璃的碎片。因為玻璃可以形成或模製成任何的形狀,而且本身是無菌的,因此常用來作為容器,包括碗、花瓶、瓶子、玻璃杯,尤其成本低廉,適合大量生產。堅硬的玻璃也常作為紙鎮、彈珠等。若將玻璃嵌入有機塑料中,是複合玻璃纤维中的重要的加固材料。 在科學上,玻璃的定義較為廣泛,是指加熱到液態時會出現玻璃轉化的无定形固體。有許多材料都符合這類玻璃的條件,包括一些金屬合金、離子鹽類、水溶液及聚合物。在包括瓶子及眼鏡的許多應用中,聚合物玻璃(如壓克力、聚碳酸酯及PET)的重量較輕,可以取代傳統的矽玻璃。 玻璃在中國古代亦稱琉璃,日語漢字以硝子代表。.

查看 铈和玻璃

硝酸鈰銨

硝酸鈰銨是化學物質的一種,外觀为呈现橘紅色的晶體,分子式為 (NH4)2Ce(NO3)6,通常在有機合成中作为氧化剂及生产其它含铈化合物。硝酸铈铵溶于水时,完全电离,生成、和三种离子。 硝酸铈铵固体中含有两种离子:NH4+ 和 2−。六硝酸根合铈(IV)离子中,硝酸根作为双齿配体与Ce螯合。.

查看 铈和硝酸鈰銨

硝酸铈(III)

硝酸铈(III)(cerium(III) nitr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以六水合物Ce(NO3)3·6H2O最为常见。.

查看 铈和硝酸铈(III)

硫化铈 (消歧义)

硫化铈是铈的硫化物,有下列几种: Category:硫化物 Category:化学消歧义.

查看 铈和硫化铈 (消歧义)

硫酸鈰(IV)

硫酸铈(IV)(化学式:Ce(SO4)2),是稀土元素铈的硫酸盐,是一种颜色为黄色或者接近与橙色的化学物品。常态下得到的硫酸铈(IV)一般以无水的Ce(SO4)2或者含若干个结晶水的 Ce(SO4)2· xH2O(x.

查看 铈和硫酸鈰(IV)

硼砂珠试验

试验是熔珠试验的一种,而熔珠试验是一种传统的对一些特定金属分析的试验,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在1812年发明并推广Materials Handbook: A Concise Desktop Reference, by François Cardarelli 。自那时以来,很多盐如碳酸钠或氟化钠被用作助熔剂,继硼砂之后最重要的是磷酸氢钠铵,它是磷酸珠试验的基础Vogel, Arthur I.; Svehla, G.

查看 铈和硼砂珠试验

磷钼酸

磷钼酸(Phosphomolybdic acid)也稱為十二钼磷酸,簡稱PMA,是化學式為H3PMo12O40的黃綠色無機化合物,是一種雜多酸,磷钼酸可溶於水及極性的有機溶劑(例如乙醇)。磷钼酸水合物為黃色固體,其中含有28個水分子,分子式為H3PMo12O40·28H2O。.

查看 铈和磷钼酸

磷酸铈

磷酸铈是铈的磷酸盐之一,为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ePO4。.

查看 铈和磷酸铈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rion)是对晶格中离子的大小的一种量度。离子半径通常以皮米(pm)或埃(Å,1Å.

查看 铈和离子半径

离子列表

离子列表是一个记载了各元素所能形成的离子及其性质的列表。.

查看 铈和离子列表

稀土金属

土金属,或称稀土元素,是元素週期表第Ⅲ族副族元素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化学元素的合称。钪和钇因为经常与镧系元素在矿床中共生,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被认为是稀土元素。 与其名称暗示的不同,稀土元素(钷除外)在地壳中的豐度相当高,其中铈在地壳元素豐度排名第25,占0.0068%(与铜接近)。稀土元素並不稀有,但其傾向於兩兩一起生成合金,且難以將稀土元素單獨分離。另外,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分佈相當分散,很少有稀土元素集中到容許商業开采的礦床。人类第一种发现的稀土矿物是从瑞典伊特比村的矿山中提取出的,许多稀土元素的名称正源自于此地。.

查看 铈和稀土金属

穀神星

星(Ceres,; 小行星序號:1 Ceres)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最亮的天體。它的直徑大約是,使它成為海王星軌道以內最大的小行星。在太陽系天體大小列表排名第35,是在海王星軌道內唯一被標示為矮行星的天體。穀神星由岩石和冰組成,估計它的質量佔整個主小行星帶的三分之一。穀神星也是主小行星帶唯一已知自身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天體。從地球看穀神星,它的視星等範圍在+6.7至+9.3之間,因此即使在最亮時,除非天空是非常的黑暗,否則依然是太暗淡而難以用肉眼直接看見。1801年1月1日意大利人朱塞普·皮亞齊在巴勒莫首先發現了穀神星。最初被當成一顆行星,随着越來越多的小天體在相似的軌道上被發現,因此在1850年代被重分類為小行星。 穀神星顯示已經有區分成岩石、核和冰的地函,並且在冰層之下可能留有液態水的內部海洋。表面可能是水冰和不同的水合物礦物,像是黏土和碳酸鹽,的混合。在2014年1月,在穀神星的幾個地區都檢測到排放出的水蒸氣。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在主小行星帶的大天體床不會發出水蒸氣,因為這是彗星的特徵。 美國NASA的機器人曙光號在2015年3月6日進入繞行穀神星的軌道。從2015年1月,曙光號就以前所未見的高解析度傳回影像,顯示表面有著坑坑窪窪。兩個獨特的亮點(或高反照率特徵)出現在撞擊坑內(不同於早些時候哈伯太空望遠鏡在一個撞擊坑中觀測到的影像。);出現於2015年2月19日的影像,導致考慮可能有冰火山 或釋氣的發想。在2015年3月3日,NASA的一位發言人說,這些點符合含冰或鹽的反光物質,但不太可能是冰。在2015年5月11日,NASA釋放出高解析的影像,顯示不是一個或兩個點,實際上在高解析的影像上有好幾個。在2015年12月9日,NASA的科學家報導,穀神星的亮斑可能是一種類型的鹽類,特別是“滷水”,包括硫酸鎂等硫酸水合物(MgSO4·6H2O);也發現這些斑點與富含氨的黏土相關聯。2015年10月,NASA釋出了由曙光號拍攝的真實色彩穀神星影像。.

查看 铈和穀神星

立方氧化鋯

立方氧化鋯(Cubic Zirconia,簡稱CZ),亦稱作鋯立晶、方晶鋯石、高碳鑽、俄羅斯鑽、碳鑽、Sona鑽、蘇聯鑽或蘇聯石,是二氧化鋯(Zirconia,ZrO2)晶體的一種。氧化鋯天然存在時大部份為單斜晶體(mono-clinic),主要以礦物(Baddeleyite)存在。以立方單晶體存在的氧化鋯在天然中極為罕有,但現時經常以人工方法合成,被廣泛用作鑽石的代替品。因為這種人工合成方法在蘇聯發明及最先使用,故此立方氧化鋯亦被稱為「蘇聯鑽」或「蘇聯石」。立方氧化鋯有時被稱作「方晶鋯石」,但這名稱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鋯石(Zircon)是天然存在寶石的一種,其化學成份為矽酸鋯(Zirconium Silicate,ZrSiO4),與合成的立方氧化鋯為兩種不相同的物質;而氧化鋯的方晶相其實還分為立方晶(Cubic)及正方晶(Tetragonal)兩種。 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鋯是一種堅硬、無色及光學上無瑕的結晶。因為其成本低廉,耐用而外觀與鑽石相似,故此在1976年起至今都是最主要的鑽石的代替品。 近年亦開始使用性質更為接近鑽石的碳化矽和RZ人造鑽石(ROSELLE ZIRCONIA)與立方氧化鋯競爭代替鑽石。.

查看 铈和立方氧化鋯

第6周期元素

6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六行(即周期)的元素,包括镧系元素。该周期元素都具有一定毒性。 有: 第1周期元素 - 第2周期元素 - 第3周期元素 - 第4周期元素 - 第5周期元素 - 第6周期元素 - 第7周期元素 - 第8周期元素.

查看 铈和第6周期元素

紫外线

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為UV),為波長在10nm至400nm之間的電磁波,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太陽光中含有部分的紫外線,電弧、水銀燈、黑光燈也會發出紫外線。雖然紫外線不屬於游離輻射但紫外線仍會引發化學反應與使一些物質發出螢光。 而小于200纳米的紫外線輻射會被空氣強烈的吸收,因此稱之為真空紫外線The ozone layer protects humans from this.

查看 铈和紫外线

甲磺酸铈(III)

酸铈(III)是铈的甲磺酸盐,为白色固体,通常以二水合物Ce(CH3SO3)3·2H2O的形式由碳酸铈(III)和甲磺酸反应沉淀得到。它最初于1979年由L.B. Zinner制得。其晶体具有单斜聚合结构,每个甲磺酸根离子与两个8配位数的铈原子键合。无水盐可以通过水合物在120 °C的失水得到。其它镧系金属甲磺酸盐也能通过类似的方法制得。 甲磺酸铈(III)的溶液可以作为电化学法制备Ce(IV)的前体,Ce(IV)作为强氧化剂可用于有机合成。电化学法生成Ce(IV)是锌-铈电池阳极的基本半反应。.

查看 铈和甲磺酸铈(III)

电子亲合能

在一般化學與原子物理學中,电子亲合能(或电子亲和势、电子亲和力,electron affinity,Eea)的定義是,將一個電子加入一個氣態的原子或分子所需耗費,或是釋出的能量。 在固態物理學之中,對於一表面的電子親合能定義不同。.

查看 铈和电子亲合能

电离能表

这是各种元素的电离能的列表,单位为kJ·mol−1。.

查看 铈和电离能表

电负性

电负性(electron negativity,簡寫EN),也譯作離子性、負電性及陰電性,是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相对电负性,简称电负性。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强。.

查看 铈和电负性

相对原子质量表

* 本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查看 铈和相对原子质量表

發光二極管

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为LED)是一種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透過三價與五價元素所組成的複合光源。此種電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現,早期只能夠發出低光度的紅光,被惠普買下專利後當作指示燈利用。及後發展出其他單色光的版本,時至今日,能夠發出的光已經遍及可見光、紅外線及紫外線,光度亦提高到相當高的程度。用途由初時的指示燈及顯示板等;隨著白光發光二極管的出現,近年逐漸發展至被普遍用作照明用途。 發光二極管只能夠往一個方向導通(通電),叫作正向偏置,當電流流過時,電子與電洞在其內复合而發出單色光,這叫電致發光效應,而光線的波長、顏色跟其所採用的半導體物料種類與故意摻入的元素雜質有關。具有效率高、壽命長、不易破損、反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傳統光源不及的優點。白光LED的發光效率近年有所進步;每千流明成本,也因為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價格下降,但成本仍遠高於其他的傳統照明。雖然如此,近年仍然越來越多被用在照明用途上。 2014年凭借「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天野浩与赤崎勇、中村修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查看 铈和發光二極管

莫氏硬度

莫氏硬度,是一種利用礦物的相對刻劃硬度劃分礦物硬度的標準,該標準是德國礦物學家腓特烈·摩斯(Friedrich Mohs)於1812年提出的。 莫氏硬度標準將十種常見礦物的硬度按照從小到大分為十級,即(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具體鑒定方法是,在未知硬度的礦物上選定一個平滑面,用上述已知礦物的一種加以刻劃,如果未知礦物表面出現劃痕,則說明未知礦物的硬度小於已知礦物;若已知礦物表面出現劃痕,則說明未知礦物的硬度大於已知礦物。如此依次試驗,即可得出未知礦物的相對硬度。 若某種礦物的硬度在兩種標準礦物之間,則會.5表示,例如黃鐵礦的莫氏硬度為6.5。 需要指出,莫氏硬度是一种相對標準,與絕對硬度並無正比關係。.

查看 铈和莫氏硬度

草酸铈

草酸铈(III)是铈的草酸盐,化学式为Ce2(C2O4)3。它可以通过氯化铈和草酸反应得到。难溶于水,可溶于热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形成氯化铈或硫酸铈(III)。.

查看 铈和草酸铈

萤石

螢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含杂质较多。其中的鈣常被釔和鈰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和微量的Cl、O3和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螢石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CaF2 + H2SO4 → CaSO4+ 2HF;它的折射率和色散极低,对红外线、紫外线的透过性能高,适合做光学元件。但天然萤石晶体往往不纯,混有杂质,而且体积不足以制造大型光学元件,所以人工结晶萤石成为了製造鏡頭所用低色散光學元件的材料之一。.

查看 铈和萤石

馬丁·克拉普羅特

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羅特 (Martin Heinrich Klaproth,),是普魯士王國的化學家。他是鈾(1789年)、鋯(1787年)、鈦(1795年)、鈰(1803年)等元素的發現者。.

查看 铈和馬丁·克拉普羅特

高碘酸鉀

酸鉀是一種無機化合物,為一種高碘酸盐,其化學式為:KIO4。這種化學品內含有鉀、氧、碘,其中氧、碘組成高碘酸根離子。 高碘酸鉀微溶於水(這是溶解度很低的鉀鹽,因為有一個很大的陰離子,因此,其水溶液呈弱鹼性。高碘酸鉀加熱時(尤其是以氧化錳(氧化錳(IV))作為催化劑時),它將會分解,並釋放出氧氣。 低溶解度的高碘酸鉀有助於鉀的測定。.

查看 铈和高碘酸鉀

高氯酸铈(III)

氯酸铈(III)(Cerium(III) perchlorate)是铈(III)的高氯酸盐,分子式为Ce(ClO4)3。.

查看 铈和高氯酸铈(III)

譜線

譜線是在均勻且連續的光譜上明亮或黑暗的線條,起因於光子在一個狹窄的頻率範圍內比附近的其他頻率超過或缺乏。 譜線通常是量子系統(通常是原子,但有時會是分子或原子核)和單一光子交互作用產生的。當光子的能量確實與系統內能階上的一個變化符合時(在原子的情況,通常是電子改變軌道),光子被吸收。然後,它將再自發地發射,可能是與原來相同的頻率或是階段式的,但光子發射的總能量將會與當初吸收的能量相同,而新光子的方向不會與原來的光子方向有任何關聯。 根據氣體、光源和觀測者三者的幾何關係,看見的光譜將會是吸收譜線或發射譜線。如果氣體位於光源和觀測者之間,在這個頻率上光的強度將會減弱,而再發射出來的光子絕大多數會與原來光子的方向不同,因此觀測者看見的將是吸收譜線。如果觀測者看著氣體,但是不在光源的方向上,這時觀測者將只會在狹窄的頻率上看見再發射出來的光子,因此看見的是發射譜線。 吸收譜線和發射譜線與原子有特定的關係,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光線穿越過介質(通常都是氣體)的化學成分。有一些元素,像是氦、鉈、鈰等等,都是透過譜線發現的。光譜線也取決於氣體的物理狀態,因此它們被廣泛的用在恆星和其他天體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狀態的辨識,而且不可能使用其他的方法完成這種工作。 同核異能位移是由於吸收光子的原子核與發射的原子核有不同的電子密度。 除了原子-光子的交互作用外,其他的機制也可以產生譜線。根據確實的物理交互作用(分子、單獨的粒子等等)所產生的光子在頻率上有廣泛的分佈,並且可以跨越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所有能觀測的電磁波頻譜。.

查看 铈和譜線

鈰的同位素

鈰(原子量:140.116(1))的同位素,其中有個同位素是穩定的。.

查看 铈和鈰的同位素

钍(Thorium,,舊譯作釖、鋀)是原子序数为90的元素,其元素符號為Th,屬锕系元素,具有放射性。其拉丁文名称來自北欧神话的雷神索尔(Thor)。 钍-232会通过吸收慢中子而变成可作核燃料之用的铀-233。钍、铀两种元素是核能发电厂最重要的燃料。.

查看 铈和钍

钯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為Pd,原子序数46。鈀的拉丁名稱Palladium是以小行星智神星來命名的,另一種以小行星來命名的元素是鈰。 鈀是一種罕見的、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鈀與鉑、銠、釕、銥、鋨形成一組鉑族金屬的元素家族。鉑族金屬化學性質相似,但鈀的熔點最低,是這些貴金屬中密度最低的一种。 在实验室裡,经常把一氧化碳通入稀氯化钯溶液中来制取钯: PdCl_ + CO+H_O.

查看 铈和钯

釔()是化學元素,符號為Y,原子序為39,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且常歸為稀土金屬。釔在自然中並不單獨出現,而是和鑭系元素結合出現在稀土礦中。89Y是釔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 1787年,在瑞典伊特比附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石,即,並根據發現地村落的名稱將它命名為「Ytterbite」。在1789年於阿列紐斯的礦物樣本中,發現了氧化釔。把這一氧化物命名為「Yttria」。弗里德里希·維勒在1828年首次分離出釔的單質。 釔的最大用途在於磷光體的生產,特別是紅色LED和電視機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屏的紅色磷光體。釔元素也被用於電極、電解質、電子濾波器、激光器和超導體中,也有多項醫學和材料科學上的應用。釔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人類接觸釔元素可導致肺病。.

查看 铈和钇

钛酸钡

钛酸钡是钡和钛的混合氧化物,也称偏钛酸钡,化学式为BaTiO3。钛酸钡是一个鐵電陶瓷材料,有光折射效应及壓電性质。其固态时可有五种晶体结构,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六方、等軸、四方、斜方及三方晶系。除等軸外,其余的结构都呈现铁电性。.

查看 铈和钛酸钡

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甲酸又称氨茴酸、2-氨基苯甲酸,化学式:C7H7NO2,是一个氨基芳香羧酸,室温下为白色晶体粉末,用作医药、染料、香料和农药的中间体。 异构体为间氨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

查看 铈和邻氨基苯甲酸

铪酸锶

| Verifiedfields.

查看 铈和铪酸锶

铈易解石

铈易解石 (Aeschynite-(Ce),或简称易解石,Aeschynite)是一种稀土金属矿物,含铈、钙、铁、钍、钛、铌,化学组成为 (Ce,Ca,Fe,Th)(Ti,Nb)2(O,OH)6。其西文名来自希腊语的"shame"。.

查看 铈和铈易解石

銪(Europium)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Eu,原子序為63。元素以歐洲(Europe)命名。銪是一種較堅硬的銀白色金屬,在空氣和水中容易氧化。它屬於典型的鑭系元素,氧化態通常為+3,但其+2態也並不鮮見。所有氧化態為+2的銪化合物都具有輕微的還原性。銪在生物體中沒有重要的功用,和其他重金屬相比毒性較低。銪的大部份應用都採用了其化合物的磷光特性,例如電視機的磷光體以及歐羅(欧元)紙幣的防偽磷光體等。.

查看 铈和铕

锫(--;Berkelium)是一種放射性化學元素,符號為Bk,原子序為97,屬於錒系元素和超鈾元素。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49年12月發現錇元素,因此錇以伯克利(Berkeley)命名。錇是繼鎿、鈈、鋦和鎇後第五個被發現的超鈾元素。 最常見的錇同位素是錇-249,主要經高通量核反應爐產生。目前製造該同位素的有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俄羅斯季米特洛夫格勒的核反應器研究所。第二重要的同位素錇-247要用高能量α粒子向鋦-244進行撞擊而產生。 從1967年至今,在美國生產的錇元素僅僅超過1克。除在科學研究中用來合成更重的超鈾元素和超錒系元素外,錇沒有實際的用途。2009年,在進行250天的輻射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製成了22毫克的錇-249,並在其後的90天內對該樣本進行了純化處理。純化後的錇元素同年被送到俄羅斯聯合核研究所,以鈣-48離子向其撞擊150天後,合成了Ts(117號元素)。 錇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錇-249同位素輻射的是低能電子,所以相對安全。不過,其半衰期為330天,衰變後會產生鉲-249,而該同位素會釋放高能量的α粒子,十分危險。這種衰變的現象在研究錇元素及其化合物屬性時尤其重要,因為不斷生成的鉲不但會污染化學樣本,還會釋放輻射,破壞樣本的結構。.

查看 铈和锫

金属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由於金屬的電子傾向脫離,因此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且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帶正价電,但當溫度越高時,因為受到了原子核的熱震盪阻礙,電阻將會變大。金屬分子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伸展性良好的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絶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銀、鉑、鉍可以游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矽酸鹽。 屬於金屬的物質有金、銀、銅、鐵、鋁、錫、錳、鋅等。在一大氣壓及25攝氏度的常温下,只有汞不是固體(液態),其他金属都是固體。大部分的純金屬是銀色,只有少數不是,例如金為黄色,銅為暗紅色。 在一些個別的領域中,金屬的定義會有些不同。例如因為恆星的主要成份是氫和氦,天文學中,就把所有其他密度較高的元素都統稱為「金屬」。因此天文學和物理宇宙學中的金屬量是指其他元素的總含量。此外,有許多一般不會分類為金屬的元素或化合物,在高壓下會有類似金屬的特質,稱為「金屬性的同素異形體」。.

查看 铈和金属

金屬列表

金屬列表包含了金屬的不同性質。.

查看 铈和金屬列表

釔鋁石榴石

釔鋁石榴石(yttrium aluminium garnet),簡稱YAG,分子式Y3Al5O12,為人工合成的透明石榴石。是钇铝复合材料的三相之一(其他两相为钇铝单斜晶体(YAM,Y4Al2O9)和钇铝钙钛矿(YAP,YAlO3))。相較於其他人工合成寶石,顏色較灰暗,但硬度較高,可用來切割。 纯的钇铝石榴石不能用于激光媒质。但如果掺杂适当的离子,YAG可以被用作各种固体激光器的主要材料,如钕离子和铒离子(掺钕钇铝石榴石雷射、)。若掺杂铈,形成的含杂YAG可作阴极射线管的磷光体、发光二极管和闪烁体探测器。.

查看 铈和釔鋁石榴石

鎦(Lutetium,--,舊譯作鏴)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Lu,原子序為71。鎦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在乾燥空氣中能抵抗腐蝕。鎦是最後一個鑭系元素,有時也算作第六週期首個過渡金屬,一般歸為稀土元素。 法國科學家喬治·於爾班(Georges Urbain)、奧地利礦物學家卡爾·奧爾·馮·威爾斯巴赫(Carl Auer von Welsbach)男爵以及美國化學家查爾斯·詹姆士(Charles James)於1907年分別獨自發現了鎦元素。他們都是在氧化鐿礦物中,發現了含有鎦的雜質。發現者隨即爭論誰最早發現鎦,不同的命名方案也引起了爭議。最終定下的名稱是「Lutecium」,取自巴黎的拉丁文名盧泰西亞(Lutetia),後拼法改為「Lutetium」。 鎦在地球地殼中的含量並不高,但仍比銀要常見得多。鎦-176是一種較常見的放射性同位素(佔所有鎦的2.5%),半衰期約為380億年,可用於測量隕石的年齡。鎦一般與釔一同出現,可作合金材料,以及為某些化學反應作催化劑。177Lu-DOTA-TATE可用於放射線療法,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查看 铈和镥

镧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La,原子序数是57,属于镧系元素,为稀土金屬中最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镧在独居石矿中约占稀土总量的25%。银白色的软金属,有延展性。能与水作用。易溶于稀酸。在空气中易氧化;加热能燃烧,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在氢气中加热生成氢化物。它是稀土元素中第二个最丰富的元素,常与其他稀土元素一起存在于独居石中、氟碳锶镧矿中。它是铀、钍或钚裂变的放射性产物之一。它能赋予玻璃特殊的折光性能,使玻璃具有较高的折射率。 镧的制备一般由水合氯化镧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镧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常用来制造昂贵的照相机镜头。138La是放射性的,半衰期为1.1×1011年,曾被试用来治疗癌症。 氧化镧可用于制造玻璃;六硼化镧可用以制造电子管的阴极材料;金属镧用于氧化物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钐、铕及镱。.

查看 铈和镧

镧系元素

镧系元素是第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15种元素的统称。镧系元素的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构型基本相同,电子逐一填充到4f轨道上。镧系元素也属于过渡元素,只是镧系元素新增加的电子大都填入了从外侧数第三个电子层(即4f电子层)中,所以镧系元素又可以称为4f系。为了区别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过渡元素,故又将镧系元素(及锕系元素)称为内过渡元素。由于镧系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可以和锕系元素统称为f区金属。镧系元素用符号Ln表示。 所有镧系元素既能生成化学性质类似的三价化合物,个别镧系元素也能生成比较稳定或不很稳定的四价或二价化合物,所以15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不完全相似,在光学、电磁学等物理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别。 镧系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是4f0~145d0~16s2。.

查看 铈和镧系元素

镧系收缩

镧系收缩是指在镧系元素——从镧(57)到镥(71)——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在总体上比预期值小的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一系列效应。.

查看 铈和镧系收缩

()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Pr,它的原子序数是59,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

查看 铈和镨

鐿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Yb,原子序為70。它屬於稀土元素,是鑭系金屬的最後一員,也是f區塊的最後一個元素。由於位於f區塊中,所以鐿的+2氧化態相對穩定。但和其他鑭系元素一樣,其最常見的氧化態為+3,這包括鐿的氧化物、鹵化物等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溶鐿化合物會和9個水分子形成配合物,這與其他較後的鑭系元素相似。鐿具有閉殼層電子排布,所以它的熔點和沸點都和其他鑭系元素不同,特別是擁有比鄰近元素較低的密度、熔點和沸點。 1878年,瑞士化學家讓-夏爾·加利薩·德馬里尼亞從一種稱為「Erbia」的稀土物質中分離出新的成份,並以礦物的發現地瑞典伊特比村將該成份命名為「Ytterbia」。他猜測Ytterbia是某新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又把該元素命名為「Ytterbium」,即鐿元素。1907年,喬治·於爾班、卡爾·奧爾·馮·威爾斯巴赫和查爾斯·詹姆士分別從德馬里尼亞的鐿樣本中提取出了又一新元素,即鑥。經過不少的討論之後,科學界決定保留原名鐿,並捨棄了威爾斯巴赫所建議的「Aldebaranium」。1953年,科學家才製得純度較高的鐿金屬樣本。今天鐿被用在不鏽鋼和激光活性媒質中作摻雜劑,以及用作伽馬射線源。 自然形成的鐿由7種穩定同位素組成,其總豐度為百萬分之3。鐿存在於獨居石、黑稀金礦和磷釔礦中,在中國、美國、巴西和印度開採。它一般和其他稀土元素一同出現,且含量非常低。由於分離過程的困難,鐿並沒有太多的商業用途。鐿可以作釔鋁石榴石激光的摻雜劑,三氯化鐿和二碘化鐿也可以做各種有機合成反應的試劑。.

查看 铈和镱

核燃料再处理

核燃料再處理技術原指用化學分離和純化的方法從經過輻照的核燃料中分離可裂變的鈈同位素。 但現代核燃料再處理已不僅僅著重于回收鈈,還可以分離其它有用的元素,比如鈾、甚至貴金屬。 再處理技術有多重目的,其重要性隨著時代變化而起伏。起初,核燃料再處理的唯一目的是分離可以用于製造原子彈的鈈。隨著核電站的普及,乏燃料越來越多,於是鈈被作為核燃料用於熱中子堆。含有鈈的混合氧化物核燃料能夠產生更多的電力,同時還能夠消耗一部分鈈。 占乏燃料絕大部分的再處理鈾可以用於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理論上,快中子堆還可以燃燒錒系元素。但是在鈾价低廉的時代,快中子堆商業化面臨很多困難。 核燃料再處理可以減少高放射性廢物的體積,但卻不能減低其放射性和衰變熱。因此,核燃料再處理無法消除陸地埋藏核廢料的必要性。政治上,核燃料再處理一直受到爭議。有人聲稱該技術能夠促進核擴散,以至於增加核恐怖主義的風險。核廢料陸地埋藏點的選擇也是一個熱點問題。再處理的成本問題也一直為外界詬病。 核燃料再處理厰造成的污染問題也是很多人反對此技術的一大動因。比如,大量自然界不存在放射性鍀在核燃料再處理中進入環境。截至1986年,人類核反應堆一共排放了1600公斤鍀,主要是在乏燃料再處理過程中排放的;大部分進入海洋。到2005年,最主要的排放源是英國謝拉斐爾德再處理厰(Sellafield Ltd)。据估計,1995年到1999年,該廠一共向愛爾蘭海排放了900公斤鍀。 2000年后,法律規定該廠每年只能排放140公斤鍀。 該廠的排放導致某些海產品含有微量的鍀。比如,英國坎布里亞郡西部捕獲的歐洲龍蝦和魚含有1 Bq/公斤的鍀。 即便如此,歐洲許多國家、俄羅斯和日本都有商業運作的核燃料再處理厰。美國在布什總統當政時,曾有計劃開始再處理核燃料,但該計劃在奥巴马上臺以後被擱置,而是著重于開展關於核燃料再處理的科學研究。.

查看 铈和核燃料再处理

核裂变产物

核裂变产物即指核裂变过程中生成的产物。核裂变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早期原子弹应用(以铀-238制备的)钚-239为原料制成,而铀-235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由钍-232制备的铀-233也在实验堆中使用。.

查看 铈和核裂变产物

标准电极电势表

标准电极电势可以用来计算化学电池或原电池的电化学势或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位是以标准氢原子作为参比电极,即氢的标准电极电位值定为0,与氢标准电极比较,电位较高的为正,电位较低者为负。 本表中所给出的电极电势以以下條件測得:.

查看 铈和标准电极电势表

榍石

榍石是一种钙钛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CaTiSiO5,一般含痕量的铁杂质或铝杂质,铈和钇之类的稀土金属也时常出现;部分钙元素有时会被置换成钍。 榍石的名称“sphene”取自希腊语“sphenos(σφηνώ)”,意为“楔子”。国际矿物学协会自从1982年起推荐使用的名称为“titanite”,但两种名称在如今都有在使用。.

查看 铈和榍石

氧化钬

氧化钬,又称三氧化二钬,化学式Ho2O3,是稀土元素钬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氧化镝并为已知顺磁性最强的物质之一。氧化钬是氧化铒矿物的成分之一。天然状态下,氧化钬常与镧系元素的三价氧化物共存,需要专门方法才能将其分离。氧化钬可用于制备特殊颜色的玻璃。含有氧化钬的玻璃和溶液的可见吸收光谱有一系列尖锐的峰,因此传统上用作分光光谱仪校准用标准。.

查看 铈和氧化钬

氯化镧

氯化镧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aCl3。.

查看 铈和氯化镧

永斯·贝采利乌斯

永斯·雅各布·貝采利烏斯男爵(Jöns Jacob Berzelius,),又譯--、柏濟力阿斯、貝齊里烏斯、白則里,瑞典化學家。他就讀烏普薩拉大學,獲得後投身於研究工作,並先後在醫學外科學院(卡羅琳學院前身)擔任教師(無薪)和教授(有薪)。貝采利烏斯發現了鈰、硒、矽和釷這四種化學元素,成功測定幾乎所有已知化學元素的原子量,提出了同分異構物、聚合物、同素異形體和催化這些重要化學術語,提出了近似現制的元素符號系統,還在化學教育、學術機構管理、礦物學、分析化學作出貢獻;但是,他主張和活力論後來被確認是錯誤的。貝采利烏斯在1848年逝世,他被譽為現代化學發展的關鍵人物之一、以及「瑞典化學之父」,在生前以至死後均獲享多種榮譽及紀念。.

查看 铈和永斯·贝采利乌斯

汽化热

汽化热(沸腾焓)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比潛熱的一種,一般用L表示。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6千焦/千克。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查看 铈和汽化热

未發現元素列表

未發現元素是一些在元素周期表內,未被列出的元素。目前所有已被發現的人造元素,在未發現之前也都可被稱之為未發現元素,基於目前化學理論漸趨完備,我們可以依此對未發現元素作一些基本性質上的推論。由於理論推測最大的原子質子數不得超過210,故下表所列之預測元素就僅至第九週期;而截至2015年12月為止,最新命名之元素為原子序118號的(Oganesson, Og),第七週期元素已经合成成功,并经IUPAC正式承認,下表不予以保留。 通常科學家用實驗室的所在地或名稱來命名新發現的元素,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亦會給予已發現之元素名稱正式的認可。但IUPAC為統一起見,對於所有未經核定但已發現或被預測的元素名稱一律依照IUPAC之命名法則制定暫定名稱,使用拉丁文數字頭以該元素之原子序來命名,如Biunseptium(Bus)便是由bi(二)- un(一)- sept(七)- ium(元素)四個字根組合而成,表示「元素217號」。詳細的法則請見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以下所列即為未發現元素的IUPAC暫定名稱。.

查看 铈和未發現元素列表

月球環形山列表 (G-K)

这是月球环形山列表的一部份,此表列举出英文名称以字母G,H,I,J 及 K 开头的环形山。.

查看 铈和月球環形山列表 (G-K)

最密堆积

在幾何上,最密堆积()或球堆疊,是指在一定範圍內放入最多不重疊球體的方式,通常這些球的大小視為相同。堆積的範圍通常是三維歐幾里得空間,不過有時也會對超過三維的歐式空間或非歐幾何空間進行討論。 常見的最密堆積問題通常是要求在一空間內放入最多的球體。此時,球體總體積占空間大小的比例稱為密度,科學家會利用演算法找出能使密度儘可能增大的方法。理論上,在三維空間內由相同球體所形成的最密堆積密度能到74%。相較之下,隨機排列(例如隨意將幾顆球丟進箱子裡)的密度平均只有64%。.

查看 铈和最密堆积

易解石

易解石(Aeschynite)是一类含稀土金属的氧化物矿物,含有铌、钛、铈、钇、钍等元素。是提取稀土金属的原料。.

查看 铈和易解石

流化催化裂化

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又作Fluidized-bed catalytic cracking ,或Fluidized catalytic cracking ;简称FCC),是石油精炼厂中最重要的转化工艺之一。被广泛用于将石油原油中高沸点、高分子量的烃类组分转化为更有价值的汽油、烯烃气体和其他产品。 石油烃类的裂化最初都是通过热裂化(thermal cracking)完成;如今热裂化已几乎全部被催化裂化所取代,因为催化裂化可以产生更多具有高辛烷值的汽油。此外,催化裂化也能产生更多拥有碳碳双键的副产品气体(即更多的烯烃),所以相比于热裂化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流化催化裂化(FCC)的原材料(进料)通常采用原油中初馏点为340 °C或更高(常压)以及平均分子量在200~600或更高的部分。这部分原油通常称为重质瓦斯油(heavy gas oil)或重质减压瓦斯油(heavy vacuum gas oil, HVGO)。在流化催化裂化(FCC)工艺中,原材料在高温和适当的压力下与流化粉末状的催化剂接触。催化剂打破了高沸点长链的烃分子,使之成为更短的分子、然后以蒸气的形态被收集。.

查看 铈和流化催化裂化

无机化合物列表

无机化合物列表中,无机化合物名称遵循IUPAC無機化合物中文命名法。按照阳离子,带正电元素或基团的拼音顺序排列成表。.

查看 铈和无机化合物列表

扩展元素周期表

前的元素周期表中有七個周期,並以118號元素Og終結。如果有更高原子序數的元素被發現,則它將會被置於第八周期,甚至第九周期。這額外的周期預期將會比第七周期容納更多的元素,因為經過計算新的g區將會出現。g區將容納18個元素,各周期中均存在部分填滿的g原子軌域。這種擁有八個周期的元素表最初由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于1969年提出。 第八或以上周期的元素未曾被合成或于自然發現。(2008年4月,有人宣稱發現122號元素Ubb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此被廣泛認為是錯誤的。)g區内第一個元素的原子序數應該為121。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命名為unbiunium,符號Ubu。此區域内的元素很可能高度不穩定,並具有放射性,且半衰期極短。然而稳定岛理论預測126號元素Ubh會在穩定島内,不會有核裂變,但會有α衰變。而穩定島以外還能存在多少物理上可能的元素至今仍沒有結論。 根據量子力學對於原子結構解釋的軌域近似法,g區會對應不完全填滿的g軌域。不過,自旋-軌道作用會削弱軌域近似法所得結果的正確性,這可能會發生在較大原子序的元素上。.

查看 铈和扩展元素周期表

智神星

智神星(英語、拉丁語:Pallas),小行星序號是2 智神星(2 Pallas),是人類繼谷神星(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後所發現的第二顆小行星。估計它的質量是小行星帶的7%。智神星直徑為,比灶神星稍大一些,但是其質量卻比灶神星輕10–30% ,所以智神星是小行星帶中第三重的小行星。智神星可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不規則天體(也就是本身的重力不能使外貌呈現圓滑),也可能是殘餘的原行星。 天文學家海因里希·歐伯斯在1802年3月28日發現智神星,那時被歸類為行星。事實上,19世紀初期發現的小行星都曾經被歸類為行星,直到1845年有更多的小行星被發現之後,才重新分類。 智神星的表面似乎由矽酸鹽組成;表面光譜和密度類似於碳質球粒隕石。智神星有異常高的軌道傾角(高達34.8°)、高離心率,類似冥王星,所以太空船很難前往智神星拜訪。.

查看 铈和智神星

1800年代

1800年代是指1800年至1809年的十年。.

查看 铈和1800年代

3族元素

3族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上第3族(ⅢB族)的金属元素,其元素個數依其週期表的定義而定,元素個數可以為2個、4個或32個,甚至若包括超錒系元素在內,共有68個。(包含第八周期元素121Ubu~153Upt,以及第九周期的171Usu、172Usb與173Ust(原子序的上限為173Walter Greiner and Stefan Schramm, Am.

查看 铈和3族元素

58

58是57与59之间的自然数。.

查看 铈和58

7440-45-1

#重定向 铈.

查看 铈和7440-45-1

亦称为 58號元素,元素58,第58號元素。

紫外线甲磺酸铈(III)电子亲合能电离能表电负性相对原子质量表發光二極管莫氏硬度草酸铈萤石馬丁·克拉普羅特高碘酸鉀高氯酸铈(III)譜線鈰的同位素钛酸钡邻氨基苯甲酸铪酸锶铈易解石金属金屬列表釔鋁石榴石镧系元素镧系收缩核燃料再处理核裂变产物标准电极电势表榍石氧化钬氯化镧永斯·贝采利乌斯汽化热未發現元素列表月球環形山列表 (G-K)最密堆积易解石流化催化裂化无机化合物列表扩展元素周期表智神星1800年代3族元素58744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