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钦定版圣经

指数 钦定版圣经

钦定版圣经(Authorised Version,縮寫為 AV),又稱詹姆士王译本(King James Version,縮寫為 KJV)或詹姆士王聖經(King James Bible,縮寫為 KJB),由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命令下翻译的英文版本聖經,於1611年出版,自诞生至今一直都是英語世界極受推崇的圣经译本,也称為英王詹姆士译本或英皇欽定本等。英王钦定本圣经是英国国教会官方批准的第三部圣经,第一部是1535年出版的《大圣经》,第二部是1568年出版的“主教圣经”。但早期译本都有问题,所以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授权翻译一本新的英语圣经。詹姆斯给译者一些指示,要他们确保新的译本符合英国国教的治理方式,反映国教的主教制度。有47位学者参与了钦定本圣经的翻译,他们都是英国国教的成员。钦定版圣经除了39卷舊約聖經、27卷新約聖經外,亦包括14卷次經。 钦定版圣经不仅影响了随后的英文版圣经,对英语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为了让更多未受良好教育的普通人也能知晓神的旨意,该部圣经词汇量一共只有8000个常用的英文单词,因此十分容易理解。一些著名作者,如約翰·班揚、约翰·弥尔顿、赫爾曼·梅爾維爾、约翰·德莱顿及威廉·華茲華斯很明显从这个版本的圣经中得到启发。一些圣经如英语修订版圣经(English Revised Version)、新美国标准版圣经(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修订标准版圣经(th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还有新钦定版圣经(New King James Version)等都是这个版本的修订版。尽管新国际版圣经等其他版本的圣经没有说它们是这个版本的修订版,但是可以看出这些版本所受的深厚影响。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这个版本的版权已经过期了,但是在英国,由于“永久王家版权”(perpetual Crown copyright)的缘故,还是有版权的。虽然钦定版圣经已经年代久远了,现在绝大部分仍然可以被普通读者理解。 它也被认为是现代英语的基石,并从它诞生以来一直是被最广泛阅读的文献之一。.

99 关系: 劍橋大學出版社加略人猶大AV基督教历史基督教要义古典語言史特朗经文汇编司可福串注圣经同性恋与基督教塔納赫墮天使大圣经威廉·廷代尔守基·阿芬第丁道尔译本亚伯拉罕·林肯亞伯拉罕諸教亞必迭座位念经康普魯頓合參本聖經从大海到大海以利沙伯伯利恒之星弗雷德里克·斯克里夫纳圣经与同性恋圣经汉语译本列表圣经新世界译本地獄 (基督教)利未記喷神James节目列表和合本聖經全能神教會公认文本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四字神名皮特肯語皇家特權 (英國)現代英語神僕經外書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罗伯特·杨 (圣经学者)翻译猶達·達陡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Doctrina聖經聖經馮象譯本聖經譯本聖經抄本...萨勒姆的女巫非已然語氣顾长声裨治文译本西敏寺馬丁·路德詩篇第109篇马可福音第3章詹姆士六世及一世誡命書誤植高文浩诗篇第51篇路加福音第1章路西法近代英语阿波罗8号宇航员朗读创世记阿拉伯大羚羊阿拉谢希尔蘇格蘭宗教改革邪恶圣经蓋茲堡演說英国君主加冕礼英語史英語文學英语英语修订版圣经耶和華耶稣真正的家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INRIShut upXmas林肯圣经杨格氏汇编武加大译本沃尔特·司各特泰奥多尔·贝扎海鮮的歷史斯密約瑟譯本斯彌特新国际版圣经新標點和合本日内瓦圣经时代论摩爾門經敬畏教理拉结 扩展索引 (49 更多) »

劍橋大學出版社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隸屬於英國劍橋大學,成立於1534年,是世界上僅次於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第二大大學出版社。.

新!!: 钦定版圣经和劍橋大學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加略人猶大

大(יהודה איש־קריות,天主教翻譯為“猶達斯依斯加略”)加略人西门之子,在《新约》中是耶稣最初的十二门徒之一。受犹太公会三十块银钱贿赂亲吻并背叛耶稣。他的名字常用来指代背叛。 虽然犹大的死法有很多说法,传统上认为他背叛后自绞,如《马太福音》中记载。他在十二使徒中的地位日后由马提亚替代。 虽然犹大在福音书中臭名昭著,但在基督教历史上颇有争议。例如,犹大的背叛导致耶稣受难以及之后的复活,从传统神学上讲耶稣死而复活为全人类带来拯救。而异端诺斯底主义则认为犹大为人类带来救赎,称赞他是最佳使徒。.

新!!: 钦定版圣经和加略人猶大 · 查看更多 »

AV

AV可能指:.

新!!: 钦定版圣经和AV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历史

基督宗教历史,指基督宗教、基督教世界及各宗派教会的历史,從公元一世紀耶稣及其门徒的时代开始,直到现代。 基督宗教于公元一世纪中葉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黎凡特地區。起先是被压迫的宗教,但很快從耶路撒冷傳播到整個近東,包括亞蘭,亞述,美索不達米亞,腓尼基,小亞細亞,約旦和埃及等地。在301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319年成為喬治亞國教,325年成為阿克蘇姆帝國國教,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聶斯脫利派分離,形成東方亞述教會。之後451年迦克墩公會議,教會又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和迦克敦教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使得迦克墩教會再分裂為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又從天主教會分離、創造出新的基督教社群-新教,並演變出許多教派。 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在中世紀散佈到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散布到全世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擁有約20億信徒。現今最具規模的三大教派為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如路德宗等)。.

新!!: 钦定版圣经和基督教历史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要义

《基督教要义》(Institution de la religion chrétienne,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又譯《基督教要旨》,是基督教加尔文派神學家约翰·加尔文关于新教系统神学的一本著作。这部作品在西方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 from "131 Christians everyone should know" in Christian History & Biography并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作为神学学者的必读书目。《基督教要义》最早于1536年以拉丁语出版,后来在1541年以作者本人的母语法语出版,并在1559年和1560年分别以拉丁语和法语形成最终版,其中拉丁语版共80章。 这部著作是针对那些具有对于神学基础知识有所掌握的人的一本关于新教理论的概论书籍,涵盖了从教会教条、圣礼到因信称义和基督徒自由等多方面的主题。它尖锐地批判了那些加尔文认为是异端的教条教理,尤其是加尔文自己在转向新教之前曾经笃信的天主教会。该书的一个突出主题——也是加尔文在神学理论方面的最伟大遗产——是“上帝完全主权”(total sovereignty)的观点,特别是它在拯救和神的拣选方面的内容。加尔文歸納聖經經文後指出了名聞千古的預選說,上帝已经对世人的命运與是否得救,做出了预定,且没有人能够改变其命运。 《基督教要义》被公认为归正宗神学理论系统的重要参考文献,而这种神学理论通常被称作加尔文主义。.

新!!: 钦定版圣经和基督教要义 · 查看更多 »

古典語言

古典語言指的是擁有古典文學的語言。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語言學家的定義,古典語言「應該是古老的,應該是一種自行發展而來的獨立傳統,而不是其他傳統的分支,此外它還應該富含大量的古典文學。」。 古典語言通常是死語;仍通行的古典語言則多因為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隨時間逐漸擴大,因此多半顯現出高度雙層語言的特徵。.

新!!: 钦定版圣经和古典語言 · 查看更多 »

史特朗经文汇编

《史特朗经文汇编》(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是一部由美国圣经学者、卫理宗信徒(1822年–1894年)主持编纂的英文钦定版圣经(KJV)的经文汇编,初版于1890年。史特朗是当时德鲁神学院(Drew Theological Seminary,今新泽西州的德鲁大学)的解经学神学教授。这是一本钦定版圣经中的每个词汇与原文词汇的详尽对照。它已经成为钦定版圣经最广泛使用的经文汇编,也是一本在圣经研究者中间得到广泛使用的的工具书。 与其他所有圣经参考书的目的不同,史特朗经文汇编不是要提供圣经的内容或注释,而是提供圣经经文索引。它可以帮助读者找到出现在圣经中不同地方中提到的同一主题。.

新!!: 钦定版圣经和史特朗经文汇编 · 查看更多 »

司可福串注圣经

司可福串註圣经(Scofield Reference Bible)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研读本圣经(study Bibl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发行了200万册。由美国神学家司可福(Cyrus I. Scofield)、毕尔逊(Arthur Tappan Pierson)等7位作者编写,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基础经文是传统的钦定版圣经。1909年初版,1917年又发行修订版。 司可福串注圣经宣扬时代论神学和前千禧年论,对启示录的解释在美国基要派信徒中影响颇大。.

新!!: 钦定版圣经和司可福串注圣经 · 查看更多 »

同性恋与基督教

基督教對同性間性行為的立場,在長遠的歷史中,皆認為不合聖經的性規範,但在自由主義神學和同志神學出現後,產生不同的神學觀點。這也是二十世紀以來基督教的爭議議題之一 。 有關此議題,當代不同基督教派系的教會立場有所不同,從認為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是不合聖經的罪,到聖經容許這樣的性行為。即使同教派內,教堂或個人可能抱持多樣的觀點,也可能和教派立場相反。 在舊約聖經及新約聖經中都有提到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初期教會教父的教導認為同性性行為不合聖經規範:包括特土良(155-240)、居普良(200 – 258)、(約300年時)、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一世(349-407)等,這也是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和一些新教教派,如美南浸信會、、聯合衛理公會、地方召會、真耶穌教會、神召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至今的立場。 到了二十世紀,于爾根·莫特曼、漢斯·昆、等神學家挑戰傳統的神學立場和對聖經的理解方式。隨著這些變化,有些人主張所謂責難同性性行為的經文,為翻譯的錯誤或脈絡的錯置,並認為相互許諾關係下的同性性行為,為聖經所容許或不禁止。這種解釋得到一些新教教派和部份舊天主教會,如美國聯合基督教會、美國聖公會、美國長老教會、、、的接受。 聖經的新約及舊約中皆有關於同性性行為的經文,爭論圍繞在聖經這些经文的詮釋上,包括是否譴責這樣的性行為或只是譴責當時特定情形下的習俗,以及這些段落是否適用於現代等等。.

新!!: 钦定版圣经和同性恋与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塔納赫

《塔納赫》(תנ״ך,轉寫:Tanakh,有譯作《泰納克》),是犹太教正统版本的《希伯來聖經》,是猶太教的第一部重要經籍,后来的基督教称之为“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但在犹太人来说,Tanakh显然并不是“旧的约”,而是始终如一的。 源自תנ״ך的音譯,这是三个单词开头字母的缩略字。《塔納赫》由三個部份組成,分別:.

新!!: 钦定版圣经和塔納赫 · 查看更多 »

墮天使

在基督教教义中,堕落天使是指从天堂被驱逐出来的天使,通常原因是由于背叛上帝。最著名的堕落天使名為路西法,路西法起来率領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挑战上帝的权威,因而被逐出天国,赶到地上。按照一些传统的记载,堕落天使一直在地上漫游,直到审判日来到,它们就会被扔进火湖。.

新!!: 钦定版圣经和墮天使 · 查看更多 »

大圣经

《大圣经》為第一本以英文翻译而受官方認可的圣经,由亨利八世认可並在英國國教會的教會儀式中宣讀《大圣经》。《大圣经》由邁爾斯·科弗代爾翻译,受亨利八世的秘书托马斯·克伦威尔勋爵的委托。1538年,克伦威尔指挥了教堂的人员提供“一本简单易懂、为了堂区居民可以迅速读懂的英文最大的圣经” 《大圣经》的正文包括了《丁道尔英文圣经》的大部分,但是敏感的字词被去除或替换为其它词语。因丁道尔的译本没有将圣经译完,迈尔斯·科弗代尔把旧约没有完成的部分从拉丁文和德语翻译成英文,而不是从希腊文、希伯来文和阿拉姆语翻译。《大圣经》的名字来源于这本圣经的体积,但是也有其它名字:《克伦威尔圣经》,因为托马斯·克伦威尔帮助了《大圣经》的出版;《惠特彻奇圣经》,命名源于《大圣经》的第一个出版者;《带锁链的圣经》,因为《大圣经》为了不被盗所以被锁在教堂里;还包括不准确的命名《克兰默大圣经》,这是因为托马斯·克兰默虽然与《大圣经》的翻译和出版没有大关系,但是他的前言出现在《大圣经》的第二版本里面。.

新!!: 钦定版圣经和大圣经 · 查看更多 »

威廉·廷代尔

威廉·廷代尔(William Tyndale,又译廷岱勒、丁道尔、丁铎、廷德尔,)是16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学者和宗教改革先驅,被认为是第一位清教徒。 在廷代尔的時代,羅馬天主教教廷只允許拉丁文聖經,不容许私自翻译,並且只有神職人員可以擁有和詮釋聖經。廷代尔卻主張應該讓普通老百姓都可透過讀聖經來認識神,決心把聖經譯成英文,於是被誣陷為異端,后来在比利时被杀害。 廷代尔是第一個把原文本圣经译为现代英语的聖經翻譯家。后来著名的钦定版圣经有百分之九十采用了他的译本。2002年,廷代尔被英國廣播公司選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

新!!: 钦定版圣经和威廉·廷代尔 · 查看更多 »

守基·阿芬第

守基·阿芬第·拉巴尼 (d, ;),一般称作守基·阿芬第,是巴哈伊信仰的核心人物阿博都巴哈的长外孙。阿博都巴哈在他的遗嘱中,指定守基·阿芬第为巴哈伊信仰的圣护。从1921年至去世的1957年间,守基·阿芬第一直担任这一职位。在担任圣护期间,守基·阿芬第拥有解释巴哈伊信仰三位核心人物著作的专属权力,并有权限定立法分支的权力范围。他个人也有一些著作,内容主要涉及对信仰核心人物著作的解释与有关信仰未来的指引。.

新!!: 钦定版圣经和守基·阿芬第 · 查看更多 »

丁道尔译本

丁道尔译本,通常指丁道尔翻译的圣经。丁道尔的译本是英语世界中第一本直接译自希腊语和希伯来语的圣经。丁道尔在被烧死之前,译完了新约和旧约的一半。1522年,他得到了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圣经,受其启发,决定将圣经翻译到英语中。1526年至1536年十年间,丁道尔将新约及旧约的一半译为英语。丁道尔的圣经对后世的译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来的《马太圣经》,英国第一本官方认可的《大圣经》,以及《日内瓦圣经》奠定了基础。钦定版圣经有百分之八十多来自丁道尔翻译的圣经。有人说,英语圣经的历史开始于丁道尔,而非威克里夫。.

新!!: 钦定版圣经和丁道尔译本 · 查看更多 »

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ən,),第十六任美国总统,1861年3月就任,直至1865年4月遇刺身亡。林肯领导美国经历其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和最为严重的道德、宪政和政治危机——南北战争。經由此役,他维护联邦的完整,废除奴隶制,解放所有奴隸,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并推动经济的现代化。也因此美国学.

新!!: 钦定版圣经和亚伯拉罕·林肯 · 查看更多 »

亞伯拉罕諸教

亞伯拉罕諸教,又稱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諸教、天啟宗教、天啟諸教、沙漠一神諸教、閃族一神諸教、閃米特一神諸教、閃米特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與东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如此所稱,皆因這三個宗教均給予圣经旧约中的亞伯拉罕(阿拉伯語譯作易卜拉欣)崇高的地位,且均发源于西亚沙漠地区,來源于閃米特人的原始宗教。廣義的沙漠宗教或閃米特宗教還包括當地或其族群中曾經存在的其他多神宗教,儘管現在通常直接用來指這三種一神教。.

新!!: 钦定版圣经和亞伯拉罕諸教 · 查看更多 »

亞必迭

亞必迭(希伯來語:עֲבְדִּיאֵל,解作「神的僕人」)是一個聖經裏的人名。這名字用於《聖經》中的幾個虛構角色,以及作為若干有名人物的名字。亞必迭與阿拉伯語中的'Abdullah同源,擁有相同的意思。 在欽定版聖經中,亞必迭這名字只於《歷代志上》5章15節出現一次:.

新!!: 钦定版圣经和亞必迭 · 查看更多 »

座位念经

座位念经是遵循拜占庭礼的正教会中一种诵读圣咏经的方式。希腊语称κάθισμα,教会斯拉夫语称каѳисма。音译卡蒂斯玛。这种诵读圣咏的方式使用于正教会的修道院中。亚述礼教会(包括景教)中也有类似的读经方式,是为“忽拉里”(Hulali)。.

新!!: 钦定版圣经和座位念经 · 查看更多 »

康普魯頓合參本聖經

康普魯頓合參本聖經是16世纪初西班牙出版的一本合参本圣经。这本圣经内含大量的参考资料,为后来的圣经翻译提供了十分优良方便的参阅来源。.

新!!: 钦定版圣经和康普魯頓合參本聖經 · 查看更多 »

从大海到大海

从大海到大海(A Mari Usque Ad Mare;From Sea to Sea;D'un océan à l'autre)是加拿大的国家格言。这个短语是拉丁文,出自武加大译本的圣经(诗篇 72:8 )。 武加大译本: 英王钦定本: 聖經和合本.

新!!: 钦定版圣经和从大海到大海 · 查看更多 »

以利沙伯

以利沙伯(希伯来语 אֱלִישֶׁבַע / אֱלִישָׁבַע “我的神是我的誓言”,阿拉伯语:إشاع,希臘語:, 英語:Elizabeth, 德語:Elisabet)是施洗约翰的母亲,撒迦利亞(牧師)的妻子,在新约圣经和古兰经都有记载。.

新!!: 钦定版圣经和以利沙伯 · 查看更多 »

伯利恒之星

伯利恒之星,也被称作圣诞之星或者耶稣之星,是耶稣降生时,天上一顆特別的光體,在耶稣降生後指引来自东方的「博士」找到耶稣。 and.

新!!: 钦定版圣经和伯利恒之星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斯克里夫纳

弗雷德里克·斯克里夫纳(Frederick Henry Ambrose Scrivener, 1813-1891),英国的新约学者,英语修订版圣经委员会的成员。但他主张翻译圣经的人使用拜占庭文本类型( Byzantine text),而不是亚历山大文本。他曾经仔细地查考钦定版圣经所用的公认文本,发现其译者们主要跟从贝扎1598年的版本,但也参考了罗伯特·司提反的文本,此外也参考了武加大圣经的版本。他发现钦定本圣经在139处地方与贝扎的文本不一致。其中59处地方与司提反1550年的文本是一致的。其他几十处地方,他常常能在伊拉斯谟的版本中或是在《康普鲁顿合参本》中找到对应。但在一些地方,他却找不到与钦定本对应的希腊语文本,而在拉丁武加大圣经中找到了对应,比如在约翰福音10:16,希腊语是“合成一群”,但钦定本是“合成一圈”,与武加大译本 "unum ovile"一致。再如,使徒行传9:6的前半句话“扫罗惊恐地说道,主,要我做什么?”也是源自拉丁武加大译本。.

新!!: 钦定版圣经和弗雷德里克·斯克里夫纳 · 查看更多 »

圣经与同性恋

旧约的利未记中就有提到“不可与男人苟合,像女人一样”。基督教会也常常通过对索多玛和蛾摩拉的故事或是圣保罗训诫的引用来表达对同性恋行为的禁止和厌视。 大部分的基督教会仍然倾向于坚持上述的思想,近代則有些教派則认为這可能是某种程度上的误读,或是未考慮當時历史情况的結果,而并不实际存在对同性恋的禁忌之说。聖經對同性戀的立場是基督教的爭議議題之一 。.

新!!: 钦定版圣经和圣经与同性恋 · 查看更多 »

圣经汉语译本列表

本表罗列各种圣经汉语译本,包括深文理(文言文)、浅文理(浅文言文)、官话(白话文)以及汉语各方言的译本。“深文理”和“浅文理”是十九世纪的传教士发明的术语,用以指代中国古代的艰深文言文和浅易文言文。但比较各深文理圣经和浅文理圣经,发现它们在难度上差别不是很大。.

新!!: 钦定版圣经和圣经汉语译本列表 · 查看更多 »

圣经新世界译本

《圣经新世界译本》(New World Translation of the Holy Scriptures (NWT))是由基督宗教非传统教派耶和华见证人的守望台聖經書社所发行的圣经译本。同时作为非卖品《圣经》在世界范围内也颇有影响力。英语版的新世界译本自稱是根据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原文直译(LORD 的翻译有问题)而成,中文版的新世界译本《圣经》根据2013年版英语版为蓝本,经过耶和华见证人长老团集体翻译而成,絕大部份正统教会並不认同。耶和华见证人与正統基督教教派之间,依旧对该译本翻译的准确性存有很大的争议。.

新!!: 钦定版圣经和圣经新世界译本 · 查看更多 »

地獄 (基督教)

在基督教神学中,上帝最后审判不悔改的罪人,他们不是在死后(通过特别审判)就是在一般审判后立刻进入地狱。地狱的特征是从圣经文本的教导推断出来的,对于其中一些文本,人们只是单纯从字面上去解释,于是引出了流行的地狱观点。 今天的神学家普遍认为,地狱是人们运用自由意志拒绝与上帝联合,不与上帝的公义和怜悯相容的逻辑结果(因为上帝不会强迫人们遵守他的意愿)。另一方面,加尔文主义者相信地狱是上帝对人之罪的正义审判结果,但他们拒绝自由主义神学的自由意志的观点。 在大多英语圣经中,有多个希伯来词和希腊词被翻译为“地狱”,这包括: 1,sheol和hades(在希伯来语圣经中的“sheol”,和在新约中的“hades”)。许多现代版本,如新国际版圣经,将Sheol翻译为“坟墓”,而只是音译Hades。人们普遍认为,sheol和hades通常不是指永久惩罚的地方,而是指坟墓,死者临时居的地方,即地下世界。 2,Gehenna。新约中“Gehenna”被描述为一个一“不灭的火”摧毁灵魂和身体的地方(马太福音10:28;马可福音9:43)。这个词在许多英语版本中被翻译为“地狱”或“地狱之火”。 3,tartarō。希腊动词“ταρταρῶ(tartarō)”在新约中出现一次(彼得后书2:4),它几乎总是翻译成“丢在地狱”之类的短语。有时也翻译为“Tartarus”;对于这个词,Holman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说道:“Tartarus是一个希腊词,意思是在地下比Hades更低一层的神惩罚人的场所。”(彼得后书2:4).

新!!: 钦定版圣经和地獄 (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利未記

《利未記》是摩西五经中的第三本。這本書的英文名字(Leviticus)採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所用的希臘字利未提綱(Leu·i·ti·kon′)和《通俗拉丁文本聖經》的“利未提格斯”(Leviticus)。整本書的內容主要是記述有關選自利未族的祭司團所需謹守的一切律例。在希伯來文聖經裏,此書的名字取自書中開首的一句,韋依格拉(Wai·yiq·ra’′),實際的意思是“他呼叫”。後來猶太人也把此書稱為祭司的手冊。 利未人是雅各与利亚的第三子利未的后人,负责以色列人的祭祀工作,不参与分配土地,不算入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利未人對神忠心,被耶和華揀選作為事奉祂的支派。所有的祭司都屬於利未支派,他們的工作是協助料理會幕,並向百姓講解律法。.

新!!: 钦定版圣经和利未記 · 查看更多 »

喷神James节目列表

喷神James节目列表:.

新!!: 钦定版圣经和喷神James节目列表 · 查看更多 »

和合本聖經

《聖經和合本》(Chinese Union Version,簡稱和合本;今指國語和合本(Kuoyü Union Version),舊稱官話和合本(Mandarin Union Version)),是今日華語基督新教教会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问世一百年以来,一直是华人教会的权威译本,是众多信徒心爱的圣经。此譯本的出版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各差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白話文)、淺文理(浅文言)、深文理(文言文)譯本。 1904年,《淺文理和合譯本》(Easy Wenli Union Version)出版《新約》。1906年,《深文理和合譯本》(High Wenli Union Version)亦出版《新約》。1907年,传教士大會計劃只譯一部文理譯本,於1919年出版《文理和合譯本》(Wenli Union Version)。1906年,官話的翻譯工作完成了《新約》;1919年,官话《舊約》的翻譯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時,官话《聖經》譯本名為《官話和合譯本》,從此就成了現今大多數華語教會採用的和合本《聖經》。並在1983年起進行了修訂,使其更貼近現代文意修正錯譯,在2010年完成出版《和合本修訂版》。 和合本分為「上帝」版和「神」版,區別在於上帝版的經文中出現「上帝」的地方,神版都用「神」前加空格代替。因為對於耶和華,中文應該翻譯為「上帝」還是「神」,晚清的西方宣教士爭論了幾十年仍未解決,和合本便採用這種折衷方法。.

新!!: 钦定版圣经和和合本聖經 · 查看更多 »

全能神教會

全能神教會/東方閃電,被稱為末世恩主教會、新歌教會、實際神教會、国度福音教会、七灵派、二次救主派、新能力主教会、“真光派”、“真道派”,系新興宗教,被主流基督教派多数视为异端。该教會名称中的“东方閃電”出自與《新约圣经》的“闪电从东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並且称神末世的作工與說話就是東方發出的閃電,「閃電」就是指神在末世審判人的道,也就是神刑罰審判人的話語,並且称從東方傳到西方,即全能神首先在東方(中國)作成一班真實認識神的人,然後再藉著這班人把末世福音擴展到西方,使普天下的人都能得著神末世的救恩。該教會宣稱其所信奉的全能神的話語收錄於《話在肉身顯現》一書中。.

新!!: 钦定版圣经和全能神教會 · 查看更多 »

公认文本

公认文本(Textus Receptus,Received Text),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出版的希腊语新约文本,由天主教学者伊拉斯谟所编订,是印刷的文本,而非手抄的抄本。公认文本是宗教改革时期众多译本所依据的文本,著名的英语钦定版圣经,就是根据此文本翻译的。.

新!!: 钦定版圣经和公认文本 · 查看更多 »

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

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是指傳統的基督宗教與基督教非傳統教派耶和华见证人之間的矛盾。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與生活確實與傳統的基督宗教並不同,例如耶和华见证人不参与政治,从科学层面上反对普遍基督宗教官方承认的进化论等。而耶和华见证人对傳統习俗和其它宗教仪式的观点與現時傳統的基督宗教大相径庭,所以這论战一直是基督宗教界中不休的争论话题。对于耶和华见证人就《圣经》的解释,無論是教义、生活习惯和一些做法亦引起外界一些争议和质疑。 这个条目引出的是基督宗教與耶和华见证人之間普遍存在的主要争议,争论焦点主要是对《圣经》的翻译和阐述、对输血的态度、对其他宗教的成员和离开成员之态度等。.

新!!: 钦定版圣经和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 · 查看更多 »

四字神名

四字神名(Τετραγράμματον;Tetragrammaton,意思是“四个字母”),為古代希伯來人尊崇的神名,在《希伯来圣经》中,用四個希伯來子音,即(拉丁化為IHVH、YHVH、YHWH、JHVH或JHWH),來表示。是猶太教、基督教所信仰的独一神的名称之一,一般尊敬的代称为上主(ord)。 四字神名的元音早已失传。中世紀末期,四字神名被错误地拉丁化為耶和华(Jehovah)。.

新!!: 钦定版圣经和四字神名 · 查看更多 »

皮特肯語

特肯語(Pitkern)是一種基於十八世紀英語和大溪地語的一種克里奧爾語。這種語言是皮特凱恩島的主要語言,其使用者少於一百人,然與之相近的諾福克語有較多的使用者。雖皮特肯語和諾福克語的通行區皆為太平洋的島嶼,然某些語言學家卻將之分類為大西洋克里奧爾語。.

新!!: 钦定版圣经和皮特肯語 · 查看更多 »

皇家特權 (英國)

皇家特權是特有的權力、特權和豁免權的組合體,只在一些如英國那樣由君主統治的國家承認。它是一些政府執行它們國家的行政權力的方法,由君主擁有并賦予給君主。 雖然一些共和國國家元首擁有類似的權力,但它們并不幾乎相同,包含一些基本的不同處,而且不同處可能或多或少都比較廣泛。見保留權力。 雖然特權起初只由君主行使,並且不需要國會的同意,但它們現在總在首相或內閣的建議下被行使,首相或內閣就對決定負有對國會的責任。可能有君主可以在沒有首相或內閣的建議下選擇行使皇家特權的情形。這樣的情形是罕有的,並且通常只發生在緊急狀況或現有的先例不足以適用於存有疑問的境況的情形。.

新!!: 钦定版圣经和皇家特權 (英國) · 查看更多 »

現代英語

代英語(Modern English),又稱新興英語(New English,相對於中古英語與古英語),是指現代使用的英語,其產生開始于元音大推移,大致完成于1550年。在語言學歷史角度來看,現代英語包含了中古英語後期的英語。撇除個別的詞彙差異,諸如威廉·莎士比亞作品及《欽定版聖經》等17世紀初的讀物,可視為現代英語;若作更確切劃分,則屬于近代英語。大多數通曉21世紀初英語的人大致讀懂這些書籍。 現代英語有多種方言,分佈於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它們分別是英國英語、愛爾蘭英語、美國英語、加拿大英語、澳洲英語、紐西蘭英語、加勒比英語、印巴英語及南非英語,當中大多數可互通。這些英語方言可應用於不同環境,譬如,美國一些演出好莱坞歷史或神話史詩的演員,往往會使用來自英國口音;同時,很多美國、澳洲及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國際流行歌手會訴諸於國際人口統計學,以「工業中立」的美國口音演唱。 根據民族語網站,1999年有超過五億八百萬人以英語作為第一或第二語言,其使用者數目在全世界僅少於漢語的使用者。然而漢語的使用範圍較小,主要侷限於大中华地区及华人间的交流。相對於其使用範圍來說,使用英語的地區遍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洲、紐西蘭、印度、巴基斯坦及南非等地。(民族語網站) 長久以來,龐大的使用人口,加上全球的普及應用,讓英語成為一種國際語言。現今不論文化交流、資訊傳播、商業活動,還是國際外交等領域,英語都必不可少。.

新!!: 钦定版圣经和現代英語 · 查看更多 »

神僕

僕(Servus Dei;Servant of God),即神的僕人,在許多宗教中都使用的稱號,也用來表彰他們信徒的虔誠。在天主教會中,稱為天主之僕,是一個特別的稱號,是天主教封聖程序中對於確認生前信仰虔誠的候選者的稱呼,在此之後有可能被進一步授與可敬者、真福者封號,最後得以封聖。在東方正教會中,所有的信徒都被稱為神僕。 希伯來文名字奧巴底亞(עבדיה,Obadiah),阿拉伯文名字阿布度拉(عبد الله,;Abdullah或Abdallah),德文名字歌德沙克(Gottschalk),原義都是神的僕人。.

新!!: 钦定版圣经和神僕 · 查看更多 »

經外書

經外書類似次經,不過所指略為不同。經外書泛指基督教或新教教徒認定;天主教所屬聖經與基督教聖經中差異的部分多餘經文。經外書產生的主因,在於1611年詹姆士王道版聖經後,新教教會陸續將部份經文自聖經中刪除,用意為大眾提供比較短小、經濟的聖經版本。至此,多數基督新教信徒認為此部分遭刪除經文屬天主教,並稱為經外書。 經外書最廣為人知的為《死海手卷》、《所羅門的智慧》與《薩拉克的智慧》,這部分經外書含有大量諺語和智慧格言的書,而經外書所呈現的宗教為一個更加超自然的宗教,是一個強調體驗天國或靈性境界的宗教。.

新!!: 钦定版圣经和經外書 · 查看更多 »

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

《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是《约翰所作福音书》的开场白,被划分为第一节。.

新!!: 钦定版圣经和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杨 (圣经学者)

罗伯特·杨(Robert Young,)是一位苏格兰出版商和圣经学者,他通过自学而精通多种古代语言,他最主要的作品是将圣经用严格直译的方法译为杨氏直译本(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 罗伯特·杨出生在爱丁堡,后来进入印刷所成为学徒,同时自学多种东方语言。后来他加入独立教会,在1847年自己开设印刷所并出售书籍,特别是与旧约圣经研究有关的书籍。 罗伯特·杨除了翻译圣经,还编写了杨格氏汇编(Young's Analytical Concordance to the Bible,适用钦定版圣经)和圣经简明注解(Concise Commentary on the Holy Bible)。.

新!!: 钦定版圣经和罗伯特·杨 (圣经学者) · 查看更多 »

翻译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个好的翻译,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應該要能像是以母語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並要符合譯入语的习惯(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演说者并不打算像一个本语言使用者那样说话,例如在戏剧中)。 翻譯分为口譯、筆譯和手語。口譯又稱為「傳譯」,顧名思義,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由於語言必定早於文字出現,因此口譯的出現也必定早於筆譯。.

新!!: 钦定版圣经和翻译 · 查看更多 »

猶達·達陡

圣犹达(Ιουδας,Jude)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他亦被稱為聖达陡(Θαδδαῖος,Thaddaeus、Thaddæus)。因此他也被稱為犹达·达陡(Jude Thaddaeus,或Judas Thaddaeus)或犹达·利貝烏(Jude Lebbeus、Judas Lebbeus)。有时,他被认作“耶稣的兄弟”犹达。应当注意的是,他不是出賣耶穌的犹达斯。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將他與巴尔多禄茂,列為其主保聖人。在罗马天主教中,他是衰败的事业和处于绝境的人的主保圣人。在俄羅斯正教会傳統中被稱為Saint Faddej(Фаддей,он же Иуда Иаковлев или Леввей, in Russian, along with Saint Jude)。 圣犹达的象征是棍棒。在圣像中,他的头顶常围绕着火焰。犹达的另一个象征是他握着曼德兰基督圣像。有些场合中,犹达会拿着一支卷轴、书本,表明他是公函犹达书的作者。还有就是拿着木匠的尺。.

新!!: 钦定版圣经和猶達·達陡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

基督聖體學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創校於1517年,按成立年份排名,是英國牛津大學第12所成員學院。 基督聖體學院座落於墨頓街,位於墨頓學院和奧里爾學院之間,只有大約230名本科生和120名研究生,按學生人數計算,是牛津大學規模最小的學院之一。自創校至今,學院均以專長於教授古典文學而聞名。 在歷史上,基督聖體學院曾參與譯制《英皇詹姆士欽定版聖經》,而位於學院庭院內,由查爾斯·杜布爾(Charles Turnbull)於1581年豎立的座柱式日晷也是相當有名的。.

新!!: 钦定版圣经和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 · 查看更多 »

Doctrina

Doctrina,在中文一般翻譯為教義、教條、主義、學說等等(但各翻譯都有不完全對應原詞語),指一組被相信是真實無誤的理念或信仰。將信仰內容,或是學說、教導內容、權威性的指示、原理,加以法典化(codification),成文或不成文的成為某個信仰體系中的基礎部份,被教導給他人,就稱為教義。 在現代漢語中,教義這個名詞可以被當成doctrina與doctrine,或dogma的譯名。.

新!!: 钦定版圣经和Doctrina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新!!: 钦定版圣经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聖經馮象譯本

《馮象譯本》,是馮象參考古今各家的評註及幾種現代西方語言譯本翻譯的聖經的中文譯本。 馮象自稱非基督教信徒馮象:「」,《北京青年報》,2007年3月20日。,也不是宗教學學者「馮象:」,《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3月30日。,譯經不是為了賺錢或傳教,而是純粹為興趣。目前馮象已將舊約聖經的兩部分──《摩西五經》、《智慧書》──及《新約》譯註付梓。2013年完成對《摩西五經》的修訂,修訂逾五千處。.

新!!: 钦定版圣经和聖經馮象譯本 · 查看更多 »

聖經譯本

聖經譯本,是宗教經典《聖經》的翻譯文本。《聖經》原文分別以古代希伯來語、亚兰語和通用希臘語寫成,聖經全書或聖經某部分已被不同聖經學者或團體翻譯到2530种语言中。 由於選取不同的原始底本、採用不同的翻譯準則及拼寫、書寫規則和神學觀點等因素,不同的譯本之間有時存在著巨大差異。聖經譯本雖風格各有不同,但大致可歸納為三類.

新!!: 钦定版圣经和聖經譯本 · 查看更多 »

聖經抄本

聖經抄本,指在近代印刷术发明之前,著名宗教經典《聖經》各种版本的手抄本。因为都是用人手誊写的,因此叫手抄本或抄本(英语单词“manuscript”的意思是“manu(手) + script(写)”)。由於聖經各卷書記錄的原稿年代久遠,隨時月過去會出現損毀現象,另為了讓更多人閱讀《聖經》的內容,故《聖經》抄本應需求而出現。現存大約有6千多卷抄本收藏在全世界的圖書館和博物館中。.

新!!: 钦定版圣经和聖經抄本 · 查看更多 »

萨勒姆的女巫

《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原名《炼狱》。该剧是美国剧作家亞瑟·米勒1953年的一部作品。剧本取材于1692年至1693年发生于马萨诸塞湾萨勒姆镇的塞勒姆审巫案。米勒撰写该剧影射美国政府奉行麦卡锡主义,将许多所谓共产主义者列入黑名单的事件。Blakesley (1992, xv).

新!!: 钦定版圣经和萨勒姆的女巫 · 查看更多 »

非已然語氣

非已然語氣(irrealis moods、縮寫 IRR、非現實式/非實現狀/非實然/未來式)為语气的主要集合體,表明了說話人在說話時某種情況或動作不知道已經發生。與此相反,稱之為已然語氣。 每一種語言都有"非現實式"的語式。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語言有多達五個層次的"非現實式"(unreality)。.

新!!: 钦定版圣经和非已然語氣 · 查看更多 »

顾长声

顾长声(),江苏江阴县香山村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现为美国公民。.

新!!: 钦定版圣经和顾长声 · 查看更多 »

裨治文译本

裨治文文理译本,是裨治文等人翻譯的文理(文言文)新舊約聖經,是十九世纪中期出版的一个很好的译本。.

新!!: 钦定版圣经和裨治文译本 · 查看更多 »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从英格兰、不列颠到英聯邦时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曾在1546–1556年短暂成为主教座堂,现为王家胜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钦定版圣经和西敏寺 · 查看更多 »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新!!: 钦定版圣经和馬丁·路德 · 查看更多 »

詩篇第109篇

《诗篇》第109篇 (在通用希腊语《七十士译本》中被列为第108篇)是《希伯来圣经·诗篇》中的一篇,有31节。作者是大卫王,交於伶長用。這诗篇是少數《诗篇》中記錄的詛咒。 第8节的“願他的年日短少,願別人得他的職分。”在使徒行傳1:16-26,使徒們選出頂替加略人猶大的人之前,被聖彼得引述。 因第8节的“職分”在英文─“office”─也可以代表官職,美國的基要派基督徒,包括政客如Michael O'Neal和大衛·珀杜,常常用這诗篇來詛咒奧巴馬。.

新!!: 钦定版圣经和詩篇第109篇 · 查看更多 »

马可福音第3章

可福音3章是《新约圣经·马可福音》的第三章,包括了在安息日治病的冲突、耶稣选立十二使徒,与经学家的冲突,以及与家人的冲突。.

新!!: 钦定版圣经和马可福音第3章 · 查看更多 »

詹姆士六世及一世

詹姆士六世和一世(James I and James VI,),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稱詹姆士一世(James I),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同时也是蘇格蘭國王,稱詹姆士六世(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新!!: 钦定版圣经和詹姆士六世及一世 · 查看更多 »

誡命書

《誡命書》(Book of Commandments)是美洲歷史上最稀有的書籍之一,因為還沒有印完之前印刷廠就被暴徒摧毀了。對後期聖徒運動中產生的摩門信仰的各個宗派而言《誡命書》書是一本很重要的書籍。 《誡命書》是包含 Joseph Smith, Jr.(小斯密約瑟)宣稱從神來的啟示的最早一本集錄。《誡命書》的內容被後期聖徒認為是教會經文的一部分,包含在較大的《教義和聖約》集錄裡面。.

新!!: 钦定版圣经和誡命書 · 查看更多 »

誤植

誤植,也叫印刷错误或打字错误,最初是指在排版(字體排印學)時使用了錯誤的活字而印刷,至電腦普及之後也用來指稱打字或拼寫的錯誤。此用語包含指機械故障或失手造成的錯誤,但不包括無知之過。在印刷術運用以前,抄寫錯誤意同於手抄本。最常見的拼寫錯誤包含有單純的重複、缺遺、錯位、或是替代少數的字符。 打字錯誤有別於拼寫錯誤,後者的特徵是不正確地使用語言。.

新!!: 钦定版圣经和誤植 · 查看更多 »

高文浩

--(Michael Andrew Gove, ),英國保守黨政治家,2010年至2014年任教育大臣、2014年至2015年任政府黨鞭長、2015年至2016年任司法大臣兼大法官、2017年起出任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他也是《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 他出生在爱丁堡,在阿伯丁长大,后入读牛津大学玛格丽特夫人学堂,之后他开始了记者的职业生涯。2005年,他在保守党的安全选区薩里希思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他于2007年被戴维·卡梅伦提拔进影子内阁,担任影子儿童、学校和家庭大臣。 2010年英國大選和联合政府成立后,戈夫被任命为教育大臣。他试图扩大采用前工党政府的学院计划。在2013年的会议上,戈夫被批评,他们的成员谴责戈夫担任教育大臣期间创造的“欺凌、恐惧和恐吓的气氛”,并对他的政策表示不信任。全国教师联合会,教师和讲师协会,全国校长和女教师联合会都通过了不信任投票。 在2014年的内阁改组中,戈夫被调任政府党鞭长。.

新!!: 钦定版圣经和高文浩 · 查看更多 »

诗篇第51篇

《诗篇》第51篇是《希伯来圣经·诗篇》中的一篇,在原稿前说明作者是大卫王,他与拔示巴同房以后,受到先知拿单的责备;于是作了这首痛悔的诗歌。它开始于: 一般的基督徒都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这首诗,但是有批评却认为这首诗是由几位作者写成。 作为一首悔罪诗歌,它是东正教使用最频繁的诗歌之一(东正教将其列为第50篇)。Psalm 51 is the Ash Wednesday reading in both the 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 and the.

新!!: 钦定版圣经和诗篇第51篇 · 查看更多 »

路加福音第1章

《路加福音》第1章是《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的第一章,全章共有80節。.

新!!: 钦定版圣经和路加福音第1章 · 查看更多 »

路西法

路西法(拉丁語、英語:Lucifer),基督教與猶太教名詞,出現於《以賽亞書》第14章第12節《以賽亞書》14章12節-15節:「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裏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通常指被逐出天堂前的魔鬼或者撒旦。但其墮落天使和撒旦身分的真實性並不確切。.

新!!: 钦定版圣经和路西法 · 查看更多 »

近代英语

近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可缩写为 EModE),又譯近世英語,指从英国都铎时期到王政复辟时期的英语,也就是从十五世纪末的古英语到十七世纪中晚期的现代英语之间的英语语言。 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这前后渐渐产生的英语标准开始对中古苏格兰语产生影响,包括其口语和书面语。 现代英语读者大都能读懂用晚期近代英语写成的文字(例如《钦定版圣经》的初版,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等),但比这更早的作品就比较难以读懂了(如《亚瑟之死》)。十七世纪初的近代英语给现代英语的语法、拼写习惯打下了基础。.

新!!: 钦定版圣经和近代英语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8号宇航员朗读创世记

阿波罗8号是首次环绕月球轨道的载人航天任务,共有约1200名记者进行报道,其中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在54个国家通过15种语言播出。苏联的真理报甚至在报道时没有加入往常的反美国评论。当时世界人口中的四分之一观看了——现场直播或是預錄播出——平安夜时,阿波罗8号在第九次环绕月球轨道的节目;这次节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堪称巨大。 1968年12月24日,阿波罗8号向地球进行的第四次电视转播创造了全世界观众人数记录。在这次转播中,阿波罗8号的三位宇航员在环绕月球时朗读了圣经创世记中的段落使整个世界感到惊讶。.

新!!: 钦定版圣经和阿波罗8号宇航员朗读创世记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大羚羊

阿拉伯大羚羊(Oryx leucoryx),又名阿拉伯羚、阿拉伯直角羚羊或阿拉伯劍羚,是長角羚屬中最細小的成員,棲息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及草原。牠們於1970年代早期就接近在野外滅絕,現正被列為瀕危物種。.

新!!: 钦定版圣经和阿拉伯大羚羊 · 查看更多 »

阿拉谢希尔

阿拉谢希尔(Alaşehir,Φιλαδέλφεια,拉丁化:Philadélphia)是土耳其爱琴海区马尼萨省的一个城镇和县,座落在博兹达(古代的Tmolus山)山麓的 Kuzuçay (古代的Cogamus)山谷。该市通过105公里的铁路可达伊兹密尔。.

新!!: 钦定版圣经和阿拉谢希尔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宗教改革

蘇格蘭宗教改革(Scottish Reformation)是蘇格蘭王國在1560年正式與罗马天主教会教宗決裂而產生的一系列改革,為整個歐洲宗教改革的一部分。蘇格蘭宗教改革以加爾文主義重塑了蘇格蘭的教會,使得蘇格蘭長老會成為了蘇格蘭國教。 1560年蘇格蘭改革議會形成,該議會拒絕承認教皇的權威,禁止教眾舉行彌撒,並且批准了蘇格蘭信條。在這之前蘇格蘭由教皇支持者法蘭西王國的瑪麗·德·吉斯統治,因此這項改革也被看做是反抗法蘭西霸權的運動。.

新!!: 钦定版圣经和蘇格蘭宗教改革 · 查看更多 »

邪恶圣经

《邪恶圣经》(The Wicked Bible),有时称作《奸淫圣经》(The Adulterous Bible)或《罪人圣经》(The Sinner's Bible),是人们对1631年伦敦皇家印刷员Robert Barker和Martin Lucas所印制的圣经的称呼,这个版本本来是《欽定版聖經》的重印本。这个版本由于排字员的疏忽而得名:在《十诫》中()“不可奸淫”中的“不”字被漏掉。这个错误被发现之前,该版圣经已经印制了许多份。一年以后,《邪恶圣经》的印制者被罚款300英鎊且被剥夺执照。这个版本包含了如此严重的错误,以致查理一世和坎特伯雷大主教George Abbot十分震怒,后者说道: 在国王的命令下,当事人被传唤至星法院,上面的错误被证实,所有印本被收回,印制者被处以罚金。 大多数《邪恶圣经》的副本被焚毁,只有。.

新!!: 钦定版圣经和邪恶圣经 · 查看更多 »

蓋茲堡演說

《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是第16任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演說,也是美國歷史上為人引用最多之政治性演說。 1863年11月19日,也就是美國內戰中蓋茲堡戰役結束的四個半月後,林肯在賓夕法尼亞州蓋茲堡的蓋茲堡國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發表此次演說,哀悼在長達五個半月的蓋茲堡之役中陣亡的將士。林肯的演講於當天第二順位發表,修辭細膩周密,其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之一。以不足三百字的字數,兩到三分鐘的時間,林肯訴諸獨立宣言所支持的「人皆生而平等」之原則,並重新定義這場內戰:不只是為聯邦存續而奮鬥,亦是「自由之新生」,將真平等帶給全體公民。 以因襲的詞句「八十七年前」發端,林肯論及美國獨立革命,稱許蓋茲堡這場揭幕式為一契機,不止題獻一塊墓地,更能尊崇殊死奮鬥以確保「民有、民治、民享之国必永续于世」者。出乎意料的是,儘管這場演說名垂青史、聲震寰宇,其確切之措辭卻頗受爭議。五份已知的演說稿,與當時新聞報導中的謄抄本,於若干細節上彼此互異。.

新!!: 钦定版圣经和蓋茲堡演說 · 查看更多 »

英国君主加冕礼

英国君主加冕礼是正式加冕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君主并授予其王权象征物的仪式(具体来说,等於成人礼)。英国君主加冕礼与历史上其他欧洲国家君主的加冕仪式一样,但这些国家现在已经不再举行加冕仪式,而是举行就职仪式或登基典礼。 加冕礼通常在前一位君主去世数月后举行。在上一位君主的缅怀期时,举行加冕礼这种欢乐的场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一安排也给加冕礼的策划人足够的时间来做详尽精细的准备,这种详尽精细的前期准备也正是加冕礼所需要的。例如伊丽莎白二世是在1952年2月6日获得王位的,但她却直到1953年6月2日才举行加冕礼。 加冕礼的主持人是英格兰国教会中资历最深的教士坎特伯雷大主教,其他神职人员及贵族成员也在加冕礼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按要求,绝大多数参与者都应着正式制服或礼服。许多其他政府官员及宾客,包括别国代表,均参加加冕礼。 加冕礼的基本要素千年来基本没有改变。君主首先面见人民,接受人民的欢呼,然后宣誓維護法律与英国国教,接着涂油,加冕,授予王权象征物,最后接受子民的致敬。.

新!!: 钦定版圣经和英国君主加冕礼 · 查看更多 »

英語史

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支,起源于盎格鲁-弗里西亚方言,是在日耳曼人(主要来自今天的德国西北地区以及荷兰)入侵时被引入不列颠的。最初的古英语由多种方言组成,这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英格兰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起源具有多样性这一事实。这些方言其中的一种,晚期西撒克逊语最终成为了统一英语的语言。 英语语言在中世纪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公元1000年的书面古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与其他古日耳曼语(如古高地德语、古诺尔斯语)相似,现代人完全不能理解这个时期的古英语。现代人所认识的英语,很大程度上和公元1400年的书面中古英语相似。这种转变是由历史上两次入侵引起的。第一次是来自北日耳曼语支(也称斯堪的那维亚语支)的入侵,他们在公元八、九世纪征服并使部分不列颠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第二次是十一世纪时来自诺曼人的入侵,他们讲的古诺曼语最终发展为英语的一种变体,称为盎格鲁-诺曼语。 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密切来往引起了英语中大量的语法简化,同时也扩充了盎格鲁-弗里西亚语的词汇量(该语言处于英语核心地位)。然而,直到公元9世纪这些改变都还没有影响到英格兰的西南地区。也正是因为如此,该地区的古英语得以渐渐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语言。当书面英语最初崭露头角时,它是以离斯堪的那维亚殖民地的中心更近的伦敦地区的口头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与技术、文化相关的词汇大都从古诺曼语演化而来,尤其受到教堂、法庭和统治阶级的深远影响。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大多数其他正在发展中的欧洲语言(如德语、荷兰语、拉丁语、古希腊语)一样,取代了诺曼语和法语作为主要语言来源。至此,英语形成了一种词汇大量外借、不同词汇的来源迥异的混合形态。.

新!!: 钦定版圣经和英語史 · 查看更多 »

英語文學

英語文學(English literature)指英語寫成的文學作品,作者不一定是來自英格蘭。如约瑟夫·康拉德是波蘭人,羅伯特·伯恩斯是蘇格蘭人。詹姆斯·喬伊斯來自愛爾蘭,愛倫·坡來自美國,薩爾曼·魯西迪來自印度等。在學術界,“英語文學”經常都在致力於“英語研究”的部門或項目中進行分析與批評。原因在於英格蘭的前殖民地都發展出了自己的英語文學,這些地方所使用的英語互相也有區別。所以英語文學隨著英語在世界上的變化而發展出了形形色色的分支。 美國文學中的英語作品可以算作英語文學的一部分,但通常是按一個獨立的重要學科處理;愛爾蘭文學也是如此(但本文涉及在英國活躍的愛爾蘭文學家)。而英國文學和英語文學雖然重複的部分很多,但包括來自大不列顛其他地區和語言的文學,所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新!!: 钦定版圣经和英語文學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钦定版圣经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语修订版圣经

英语修订版圣经(英文:English Revised Version),又称修订版圣经,是英语世界的人在19世纪后期针对1611年的钦定版圣经所作的英国修订版本。新约出版于1881年,旧约于1885年出版,伪经于1895年出版。 修订版译者声称其目的在于,“改编钦定版圣经,使之应英语的现状而不改变成语和词汇,适应当前的圣经研究水平”。后来的很多译本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据说中文的和合本也是根据此译本为蓝本的。 虽然译文本身被广泛认为是过份直译和浅白,但修订版在英文圣经翻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面有许多原因。当修订版出版时,具有将近300年历史的钦定本,仍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唯一可行的英文圣经。因此,修订版被称为整个现代翻译传统的先驱。修订版另一个重要的改进是将文本组织成段落,将旧约诗歌以诗体形式印刷(而非散文体),另外加入边注来提醒读者,不同古抄本用词的差异。 1901年,英语修订版在美国被修订成标准美国版本(美国标准版圣经)。与修订版相比,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美国标准版采用“耶和华”,而非传统版本的“主”来表示神名。.

新!!: 钦定版圣经和英语修订版圣经 · 查看更多 »

耶和華

耶和華(Jehovah,又作Yehovah 或 Yehowah),對希伯來聖經中的יְהֹוָה,或是四字神名(יהוה,YHWH)加上母音,進行拉丁化而产生的一个专有名词。原是猶太教尊奉的神名,也是基督教中的神,天主教譯作雅威。 希伯来四字圣名按照猶太教的傳統尊為至聖,隨便讀寫這個字成為忌諱。希伯來聖經在公元前二世紀翻譯為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將這個字翻譯成“主”(,音kyrios),許多聖經譯本延續猶太的傳統用“主”(如LORD)來翻譯這個字。因此這個神名的正確發音很早就失傳了,耶和華這個發音在歐洲中古世紀後盛行,但許多現代學者相信其正確發音應該接近於雅威(Yehoweh)。.

新!!: 钦定版圣经和耶和華 · 查看更多 »

耶稣真正的家人

耶稣真正的家人是在《新约圣经》中和记载的一个耶稣的比喻,與耶穌的血親作對比。在早期的希臘文圣经抄本中,並沒有出現這個段落,許多學者認為這個段落是比較晚才被加進《馬太福音》與《馬可福音》的。.

新!!: 钦定版圣经和耶稣真正的家人 · 查看更多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或大部分的人較熟悉的摩门教会(Latter Day Saint movement或Mormon Church 是一个信奉耶穌基督的教会,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分支遍及世界。教会成員相信该教会复原了耶稣最初建立的教会。据该教会统计,该教会拥有70000所修道院, Mormon Newsroom, April 1, 2017.

新!!: 钦定版圣经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 查看更多 »

INRI

“耶稣,拿撒勒人,犹太人的君王”(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是中的一个短语,常缩写为INRI。 是这样描述的: 有些东正教教會和東儀天主教會使用希腊字母ΙΝΒΙ,是基于耶稣十字架上的希腊文:。在许多东正教的圣像画中,会将其改为(世界之王),这并不表明原来写的就是这个,而是表明原来写的文字的意义。羅馬尼亞正教會使用羅馬尼亞語 Iisus din Nazaret, Regele Iudeilor 的縮寫,即還是INRI。俄羅斯正教會則使用ІНЦІ,是基於教會斯拉夫語 І҆и҃съ назѡрѧни́нъ, цр҃ь і҆ꙋде́йскїй (拿撒勒的耶穌,猶太人之王) 的縮寫。 当彼拉多不愿意未经审判就钉死耶稣时,他引用的是当时罗马帝国政府允许犹太人有限自治的条约。而犹太教大祭司们起诉耶稣,认为他违背了这个有限自治的条约,因为耶稣声称他拥有他实际所没有的权柄。彼拉多于是希望耶稣否认他自己是“犹太人的君王”,可是耶稣没有否认。.

新!!: 钦定版圣经和INRI · 查看更多 »

Shut up

shut up,在英語中意思為“闭嘴”或“住口”,是一种常用的直接命令,与“安静”意思相似,但是通常被视为示意停止发出声音或以其他方式沟通的更愤怒、更有力的要求。这句话可能是“shut up your mouth”或“shut your mouth up”(闭上嘴巴)的缩写,其使用通常被认为是无礼的。.

新!!: 钦定版圣经和Shut up · 查看更多 »

Xmas

Xmas(亦寫作X-mas),是圣诞节英文Christmas的意思。 最正宗的寫法是Xmas,與X'mas意思完全不同,是錯的。 Xmas是代寫並非一般人認為的缩写。Xmas翻译自希腊语的ΧΡΙΣΤΟΣ,(译为:Χριστoς或Christ,基督),新约圣经原文是用希腊语写成的。.

新!!: 钦定版圣经和Xmas · 查看更多 »

林肯圣经

林肯圣经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所拥有的圣经。林肯家族将这本圣经捐赠给国会图书馆,由后者负责收藏。.

新!!: 钦定版圣经和林肯圣经 · 查看更多 »

杨格氏汇编

杨格氏汇编(Young's Analytical Concordance to the Bible)是由罗伯特·杨编写的一部关于圣经的经文汇编。.

新!!: 钦定版圣经和杨格氏汇编 · 查看更多 »

武加大译本

《圣经武加大译本》(Biblia Vulgata),又譯《拉丁通俗譯本》,是一个5世纪的《圣经》拉丁文译本,由耶柔米自希伯來文(舊約)和希臘文(新約)進行翻譯。8世纪以后,该译本得到普遍承认。1546年,特伦特宗教会议将该译本批准为权威译本。現代天主教主要的聖經版本,都源自於這個拉丁文版本。.

新!!: 钦定版圣经和武加大译本 · 查看更多 »

沃尔特·司各特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準男爵 FRSE(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8世紀末苏格兰著名历史小说家及诗人。.

新!!: 钦定版圣经和沃尔特·司各特 · 查看更多 »

泰奥多尔·贝扎

泰奥多尔·贝扎(Theodore Beza),又譯狄奥多·貝沙,或泰奥多尔·德贝兹(Théodore de Bèze 或 de Besze)(),是一名在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法国籍新教神学家与知识分子。他是反君權運動(Monarchomaques)的成员,反对绝对君主制。他也是加尔文的重要门徒,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瑞士。.

新!!: 钦定版圣经和泰奥多尔·贝扎 · 查看更多 »

海鮮的歷史

人類捕穫和食用海鮮的的習俗,可以追溯到至少約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的。同位素分析有40,000年歷史的東亞現代人類遺骸,顯示那時人類已經食用淡水魚。考古學家從貝丘,丟棄的魚骨和石洞壁畫發現,古時海產食品有顯著的消耗量及對人類的生存很重要。在此期間,大多數人的生存方式都是靠狩獵採集,而且要不斷遷居。 古代的尼羅河流域是漁獲充沛,故此鮮魚和乾魚為大部分人口的主食。有關於埃及人捕魚的工具和方法都在墓穴壁畫,圖紙和紙莎草紙文件上記載。一些記載甚至暗示埃及人對釣魚有時是作為一種消遣。.

新!!: 钦定版圣经和海鮮的歷史 · 查看更多 »

斯密約瑟譯本

《聖經》約瑟斯密譯本(英文:Joseph Smith Translation,縮寫:JST),也稱作《聖經》靈感本(英文:Inspired Version),是摩爾門教創始人 Joseph Smith, Jr.(小約瑟斯密)指定翻譯內容的譯本。這個版本是以《聖經》英王詹姆士欽定本為腳本,在其上直接以英文直接添增修訂部份經文而成。它是摩爾門信仰中的神聖的經文,也是基督社區(先前稱作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教會正典。約瑟斯密認為這個工作是他被呼召為先知的一部分。.

新!!: 钦定版圣经和斯密約瑟譯本 · 查看更多 »

斯彌特

斯彌特(John Smyth,),又可譯為約翰·史密斯。他是英國人,畢業於劍橋大學,約翰生(Francis Johnson)是他的老師和朋友,英國聖公會的牧師,後來接受了分離派的思想。他是浸信會的創始者。.

新!!: 钦定版圣经和斯彌特 · 查看更多 »

新国际版圣经

新国际版(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简称NIV)是一个当代英语圣经译本,也是目前在英语国家被很多人使用的圣经版本。迄今为止已售出超过两亿一千万本。.

新!!: 钦定版圣经和新国际版圣经 · 查看更多 »

新標點和合本

新標點和合本(Chinese Union Version with New Punctuation,縮寫:CUNP 或 CUVNP)於1988年出版,由聯合聖經公會組織聖經學者、翻譯顧問和編輯人員,以《和合本》為基礎展開修訂。《新標點和合本》在用語和文體上基本沒有改動。目前香港聖經公會銷售的中文聖經,主要也是以《新標點和合本》和《和合本修訂版》為主。1988年《新標點和合本》與1919年《和合本》的關係,就像是1769年《欽定版聖經》與1611年《欽定版聖經》,前者更新了拼寫與標點,使之和現代一致。.

新!!: 钦定版圣经和新標點和合本 · 查看更多 »

日内瓦圣经

日内瓦圣经(Geneva Bible),是英语世界中最重要的圣经译本之一,早于英王钦定本圣经51年。是16世紀新教使用的圣经,也是约翰·诺克斯、约翰·班扬、奥利弗·克伦威尔、莎士比亚所用的圣经。乘坐五月花号前往美洲大陆的清教徒,携带的圣经之一就是日内瓦圣经,美国清教徒博物馆(Pilgrim Hall Museum)和蒋博士收藏有早期清教徒用过的日内瓦圣经。在日内瓦圣经出现之前的英语译本有丁道尔译本,还有《马太圣经》,以及《大圣经》。日内瓦圣经在很多地方依照了丁道尔的译本,80%来自丁道尔的圣经.

新!!: 钦定版圣经和日内瓦圣经 · 查看更多 »

时代论

时代论(Dispensationalism)是一种終末論、未來主義、釋經學理論,相信神在聖經聖約中透過一系列的"時代(dispensations)",或歷史上的時期,以不同方式而完成給與人類的啟示,屬於千禧年前论的一种形式,活跃于许多保守派基督新教信徒和其他保守派基督徒团体中。“Dispensation”一词相信來自英王钦定版《圣经》英文译本的《以弗所书》第3章第2-4节,不過亦有反對者認為此用法與其希腊文原文"οỉκονομία"在聖經中的意義不同。 作為一個系統,時代論於約翰·納爾遜·達秘(1800年至1882年)的著作和弟兄運動中完整闡述,再透過《司可福串注聖經》等作品傳播。時代論的神學由一個獨特的末世觀組成,所有的時代論者堅持千禧年前論,大部分堅持信徒災前被提。時代論者認為以色列國家不同於教會,神還沒有實現祂對以色列民族的應許。這些應許包括應許的土地,世界的未來將有千年王國、第三聖殿,在那裡基督再臨,由耶路撒冷統治全世界一千年。在神學其他領域,時代論者堅持福音派和基要派光譜內的立場。 隨著時代論的興起,一些新教徒的時代論觀點特別突出,認為啟示錄的內容並不是指過去事件(歷史主義,如末世預言實現論對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毀滅的觀點),而是對未來的預測(未來主義)。依據不同的估計,時代論者在美國的人數就有500萬〜4000萬左右。.

新!!: 钦定版圣经和时代论 · 查看更多 »

摩爾門經

《摩爾門經》(英語:The Book of Mormon)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四部標準經文之一。接受啟示翻譯此書的約瑟.斯密稱之為「全世界最正確的一本書」,並見證摩爾門經是「我們宗教的拱心石」,摩爾門經在1830年3月26日首次公開發行,僅僅11天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就在1830年4月6日成立了。 自2007年起,新的中文官方譯名由原本的《摩門經》改為《摩爾門經》。 根據其教會創始人约瑟·斯密(Joseph Smith Jr.)的自傳:1820年,在他十四歲的那年,他因家鄉有宗教的騷動,有許多的教會,不同的牧師講的不一樣,甚至在街上吵起來。他去不同的教會遊走,想知道那一個教會才是真實的。他自己讀到《聖經》的雅各書一章五節 (雅一5: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解答了他的困惑而令他覺得要到家附近的樹林中向神禱告,求問到底那個教會才是神真實的教會。隨後他宣称天父與耶穌向他顯現,并告訴他當時沒有一個教會是神真實的教會。之后,他又宣称天使摩羅乃于1823年9月21日半夜向他揭露摩爾門經原稿(封印在地底的金頁片)的現藏位置。他得到原稿後在上帝的幫助下把其上的文字——所謂改良埃及文翻譯成英文,並宣稱這是上帝繼舊約新約後另一部為基督作證的約書。藉著隨後的啟示,约瑟·斯密以耶穌基督的名宣稱復興了神真實的教會。 约瑟·斯密是後期聖徒運動的創始人,他於1830年3月於美國紐約州 Palmyra (拋邁拉)出版《摩爾門經》,相信《摩爾門經》與否成為了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之信仰和傳統基督教信仰各宗派的分界線。相信《摩爾門經》的通常被外界稱為摩門教徒或後期聖徒,但相信該信仰者彼此互稱成員(member)或弟兄/姊妹,也自稱是基督徒。此書堅稱它紀錄了三個古代美洲的文明,並且其中之一的拉曼人被認為是「今日美洲的印地安人的主要先祖」。最早的文明是西元約2000年前在巴別塔時期來到美洲,稱做雅列人。(摩爾門經以帖書)此書宣稱它的目的是要透過早先約公元前625-575年間從古代以色列來到西半球的先知的寫作來見證耶穌是基督,是救世主,祂已復活。它宣稱它是由先知/歷史家 Mormon (摩爾門),和他的兒子 Moroni (摩羅乃)在第5世紀的時候為了讓「猶太人和外邦人能夠相信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之神的兒子」而寫的。约瑟·斯密據傳是由神聖的烏陵和土明的幫助下由金頁片中翻譯這些紀錄,後來金頁片由天使摩羅乃收回。 後期聖徒們相信《摩爾門經》和翻譯正確的《聖經》(英文是James King version,中文暫用和合本)都是天父的話語,後期聖徒教會們也都將《摩爾門經》列為教會正典。今日後期聖徒運動中最大的宗派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他們接受翻譯正確的《聖經》、《摩爾門經》、《無價珍珠》和《教義和聖約》。在1982年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加入了副標題「耶穌基督之另一部約書」幫助並強調了《摩爾門經》的目的。.

新!!: 钦定版圣经和摩爾門經 · 查看更多 »

敬畏

敬畏(awe),意指在面對權威、莊嚴或崇高事物時所產生的情緒,帶有恐懼、尊敬及驚奇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朱子语类》卷12,“持守”) 汉语《辞源》没有收录“敬畏”一词,疑似现代复合词。《简明汉英词典》与“敬畏”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是“awe”、“fear”、“revere”、“reverence”四个词汇。 英文钦定版圣经箴言9:10说:“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和合本《圣经》中译文:“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英文钦定版圣经希伯來書12:28说:“Wherefore we receiving a kingdom which cannot be moved, let us have grace, whereby we may serve God acceptably with reverence and godly fear。”和合本《圣经》中译文:“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 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 神。”.

新!!: 钦定版圣经和敬畏 · 查看更多 »

教理

教理(doctrina;doctrine),又譯為教義,是一種宗教上的教導,歸結了某個宗教信仰體係中的基礎原理,主要使用於基督教之中。在某些方面,與教義(dogma)是同義詞,但根據教派的解釋而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天主教認為,教義(dogma)是一種經過正式會議肯定過的信仰內容,而教理(doctrina)只是由教會或是某個導師,根據教義(dogma),進一步歸結出的非正式信仰原理,可以作為教育信徒之用,但是具備較低的權威性。但是這個定義不一定適用於基督教新教教會。.

新!!: 钦定版圣经和教理 · 查看更多 »

拉结

拉结(רחל),根据《圣经·创世记》的记载,是以色列人祖先雅各第二位和最宠爱的妻子(原是表妹),古埃及大內總管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拉班的女儿,雅各第一位妻子利亚(Leah)的妹妹。丈夫雅各是她的表兄,婆婆利百加是拉结的姑母。.

新!!: 钦定版圣经和拉结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KJV欽定版聖經詹姆士王聖經詹姆士王譯本詹姆斯国王圣经英王欽定版聖經英王詹姆士欽定本英王詹姆斯譯本英王钦定本钦定圣经钦定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