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鐵拐李

指数 鐵拐李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相傳名為李凝陽或稱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道教八仙之一。傳說能夠護佑鐵匠與乞丐。.

69 关系: 台灣民間信仰吳岱融奪舍中国神话人物列表中国民间信仰东游记东游记 (1998年电视剧)三仙台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仙侣传奇仙球大戰張倩彰化南瑤宮何仙姑北宋江南西路帅臣列表周明增唐川商喜八仙八仙嶺八仙得道传八仙全传八仙的传说八仙過海 (電視劇)八洞神仙剑侠石惠君王彩樺神誕章永華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繾綣仙凡間狮子林百变大咖秀聊斋 (1986年电视剧)聂秉贤道教神祇列表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鐵咀銀牙鐵拐李青牛怪順天府府尹列表西安钟楼西王母西遊記(貳)高明偉財神駕到鳳山鎮南宮龚雪藍采和...蓬莱市蓬莱八仙蓬萊山蔡阿炮醉拳集集廣盛宮虎爺李姓李亨根李进荣東華帝君梁佑南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歇後語江國賓江華 (演員)朱鐵和新加坡仙姑殿施羽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台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前者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新!!: 鐵拐李和台灣民間信仰 · 查看更多 »

吳岱融

吳岱融(Hugo Ng Hwee Lai,),原名吳瑰岸,新加坡籍香港男演員。現為邵氏兄弟兼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鐵拐李和吳岱融 · 查看更多 »

奪舍

奪舍,指將自我靈魂遷移到另一個已死亡的屍體中,以延續生命,繼續修行,為藏傳佛教那洛六法之一。在道教的說法中,類似的法術稱借屍還魂。與暫時的附身不同,是進佔另外一具身體的法術,可以佔有一具屍體,更有甚者,是驅除活人的靈魂,而自己的靈魂佔用該人的軀殼。.

新!!: 鐵拐李和奪舍 · 查看更多 »

中国神话人物列表

本列表是介绍关于中国神话的神祇和神仙等。.

新!!: 鐵拐李和中国神话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是指中国的俗神信仰,也称为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或传承信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信仰)。中国的民间信仰的特点是:求世俗功利之事,不強調宗教教义的完備。功利性非常强,求神拜佛,像是人世间委托别人办事,求的一般是,升官发财、好姻缘、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考试过关、考进理想学校、求职成功、等等世俗功利的事,中国民间信仰者一般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中国民间信仰,信众会自称信佛教或道教,但通常儒佛道三者不分,相信三教合流,相互貫通。.

新!!: 鐵拐李和中国民间信仰 · 查看更多 »

东游记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朝吴元泰。 《东游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故事取材自《孤本元明杂剧》第三十册《争玉板八仙过沧海》杂剧,记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龍太子摩揭奪走蓝采和的玉板,於是八仙和龍王大戰,最後由觀音和解。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新刊八仙出处东游记》。.

新!!: 鐵拐李和东游记 · 查看更多 »

东游记 (1998年电视剧)

《东游记》(The Legends of the Eight Immortals)是新加坡制片方与中国大陆制作方(四川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江苏天地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一部古装神话剧,以小说《东游记》和八仙的一些民间传说为题材,讲述了八仙归位,除魔卫道的故事。.

新!!: 鐵拐李和东游记 (1998年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三仙台

三仙台(阿美語:nuwalian、Pisirian),為臺灣台東縣知名旅遊景點,位於成功鎮市區東北方約三公里處,由離岸小島、珊瑚礁海岸及碎石海岸所構成,面積約22公頃。因人為干擾較少,也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列為自然保護區。阿美語nuwalian意為「最東之地」、Pisirian意為「牧羊之地」。.

新!!: 鐵拐李和三仙台 · 查看更多 »

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

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SamadhiTang Creative Puppet Troupe),是台灣的布袋戲創作團體,從打版、造型、偶衣縫製、兵器製作、角色命名設定、演出、宣傳、辦活動等,皆由團隊成員一手包辦。表演型態為巡迴台灣展出,除各縣市的文化局/文化中心展出外,最常有的展場是台灣各地的新光三越百貨;並曾多次至國外進行展覽及演出 ,最遠曾受邀至英國倫敦展演,目前駐館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新!!: 鐵拐李和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 · 查看更多 »

仙侣传奇

《仙侣传奇》是中國山西电视台于1989年出品的一部古装神话剧,演述了吕岩(吕洞宾)成仙的故事。.

新!!: 鐵拐李和仙侣传奇 · 查看更多 »

仙球大戰

《仙球大戰》(Soccer Killer)(原名:蹴鞠),是劉鎮偉執導的喜劇電影,元奎擔任該片武術指導。由何炅、Twins(鍾欣潼、蔡卓妍)領銜主演,2014年4月8日於橫店影視城開拍,5月拍摄完成。.

新!!: 鐵拐李和仙球大戰 · 查看更多 »

張倩

張倩() ,本名「张莉莉」,最初艺名「张诗涵」,台灣女演員,廣告模特兒出道。 前夫是演員游安顺。.

新!!: 鐵拐李和張倩 · 查看更多 »

彰化南瑤宮

南瑤宮是臺灣彰化縣彰化市南瑤里的一座主祀天上聖母的媽祖廟,建於18世紀清朝乾隆年間,在彰化縣城南門外。香火鼎盛,屢稱靈驗,有「彰化媽蔭外方」之名。現為中臺灣的重點古廟,1985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内政部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今為縣定古蹟)。.

新!!: 鐵拐李和彰化南瑤宮 · 查看更多 »

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瓊,盛唐時永州零陵人,一說廣州增城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美女,經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最早可見於戴孚《廣異記·何二娘》,《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廣異記》,稱廣州有何二娘,以织鞋子为业。在流传比较多的傳說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歲時入山採茶,巧遇仙人(或指呂洞賓)收為女弟子,賜仙桃或仙棗、雲母粉,食之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

新!!: 鐵拐李和何仙姑 · 查看更多 »

北宋江南西路帅臣列表

北宋江南西路帅臣,指江南西路安抚司的长官,或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

新!!: 鐵拐李和北宋江南西路帅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周明增

周明增(),本名周博均,綽號明增哥,表演藝人出身,是許不了及其初戀女友周桂英之子,以神似許不了的臉龐與諧趣風格出道,演出不少知名喜劇。.

新!!: 鐵拐李和周明增 · 查看更多 »

唐川

唐川,本名曾均崧(英文名:TANG Chuan)(),台灣男演員,苗栗縣南-庄-鄉人。1972年參加中國電視公司演員訓練班結業,熱愛戲劇表演工作。民國96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客家電視台《日頭下,月光光》節目協製單位及演員,負責編劇、導演、演出的工作。客家電視台配音領班及配音員;客家電視台民國95年迷你劇集《伯公討細婆》製作人,客家電視台民國96年迷你劇集《神秘列車》製作人。.

新!!: 鐵拐李和唐川 · 查看更多 »

商喜

商喜,字惟吉(一说恒吉),明朝人,生卒年月不详,宣德年间宫廷画家,善画人物、山水、花卉等。其作品有《关羽擒将图》、《岁朝图》、《明宣宗行乐图》及《四仙拱壽圖》等,四幅作品现均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新!!: 鐵拐李和商喜 · 查看更多 »

八仙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新!!: 鐵拐李和八仙 · 查看更多 »

八仙嶺

八仙嶺(Pat Sin Leng)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條山脈,位於大埔吐露港北岸,山脈全長約1公里,由8個高度相約的山峰組成,鄉民將之與中國道教八仙傳說結合,賦以「八仙嶺」之名,現爲八仙嶺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1996年2月10日,八仙嶺發生了一場嚴重山火,造成3名學生和2名教師喪生,事後港英政府在仙姑峰山腳修建了春風亭,以紀念事件中捨己救學生的兩位教師。 另有一傳說,八仙嶺是當年為禍的九條龍,天庭派了一隻獅子收服,其中八條被收服後,變成了今天的八仙嶺,最後一條在獅子腳下,形成了在舊啟德機場處,已消失了的九龍山,獅子就成為了今天的獅子山。.

新!!: 鐵拐李和八仙嶺 · 查看更多 »

八仙得道传

八仙得道传,清,无垢道人著。为道教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鍾離權、呂純陽、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详尽过程,情节丰富,曲折动人。八仙的故事最早起于唐代與宋代,多见于唐宋以降文人的记载。经过长期的流传,道士的講解與民間說書人的彙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新!!: 鐵拐李和八仙得道传 · 查看更多 »

八仙全传

(又名八仙全傳之八仙過海)是一部古裝神話劇,2007年12月17日在上海市正式開機拍攝。本劇以八仙的民間傳說為故事藍本,講述了八仙滙聚、拯救天下百姓的傳奇故事,在原有八仙過海故事的基礎上有不小的改變。.

新!!: 鐵拐李和八仙全传 · 查看更多 »

八仙的传说

《八仙的传说》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在1985年推出的一部以八仙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古装神话电影。本片于1984年在在山东省蓬莱阁取景拍摄。.

新!!: 鐵拐李和八仙的传说 · 查看更多 »

八仙過海 (電視劇)

《八仙過海》,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電視劇,在1985年1月14日-2月22日首播。此劇首開香港電視劇前往中國大陸取景的先河,在大陸播出時頗受1980年代觀眾歡迎。 本劇根據膾炙人口的道教民間傳說八仙過海改編。.

新!!: 鐵拐李和八仙過海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八洞神仙

八洞神仙,是中国神话中八个仙洞所居住的八位神仙。“八洞”主要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洞天,分为上八洞、中八洞及下八洞。每八洞只有一名女仙,这三位女仙象征着女性一生的三个面相,分为青春少女的麻姑、成熟母亲的何仙姑以及年老妇人的骊山老母。 小说《西游记》中七仙女提到蟠桃会宴请八洞神仙为“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在民间,自八仙出现以后又有文人觉得还不够热闹,于是又凑出了另外两组八仙,分成上、中、下八仙。早在元代就已有“上八仙”的说法,指的就是吕洞宾、铁拐李这组八仙。到了清代,普遍又将此八仙列为“中八仙”,而增出上、下八仙。关于各八仙的名字下记参照。.

新!!: 鐵拐李和八洞神仙 · 查看更多 »

剑侠

,原名《八仙前传》,千乘影视出品的一部古装神话剧,以《八仙》为蓝本创作,讲述了八仙的神话传说作题材。台湾编剧简远信兼任制作人,部份主要演员也参与过电视剧《活佛济公3》、《薛平贵与王宝钏》、《百万新娘之爱无悔》、《新洛神》、《封神英雄榜》和《家和万事兴》等。2013年7月在横店影视城开机拍摄,2013年9月杀青,2014年10月5日开始于地方台首播,10月21日上星播出并将剧名更改为《剑侠》。.

新!!: 鐵拐李和剑侠 · 查看更多 »

石惠君

石惠君(1966年1月19日-),台灣歌仔戲演員,工旦行,原名石育芬、石若妤,現任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專任教師。.

新!!: 鐵拐李和石惠君 · 查看更多 »

王彩樺

王彩樺(英語:Lotus Wang,),本名王泳心,臺灣女藝人,以綜藝諧星聞名。於不同時期使用過米漿、米香、王羚、幼齒、柯蒂虹、王綵華、王彩華、王采華等藝名,並自稱台灣濱崎步。與狄鶯、狄志杰為其結拜。.

新!!: 鐵拐李和王彩樺 · 查看更多 »

神誕

誕是指神佛的生日,也包括神佛的顯靈日、得道日之類的日子。日本把這些日子稱為緣日,是與神佛有緣之日,如神佛的誕生、顯靈、誓願等選定有緣的日子,亦是進行祭祀及奉養的日。信眾相信在該日參拜的話,一般上相信會靈驗。 近代以后,為神社等而進行的祭祀(露店等大量出現)的日子亦不少。.

新!!: 鐵拐李和神誕 · 查看更多 »

章永華

永華(),台灣男演員,被演藝圈晚輩尊稱為「永華爸爸」。早年以「陽光合唱團」鼓手闖入演藝圈。演技一流的他,於2010年大愛劇場《愛的練習題》中演活勤儉持家的父親,而入圍金鐘獎。參演過中視黃香蓮歌仔戲、歐棚影視廟口歌仔戲(唐美雲歌仔戲)。.

新!!: 鐵拐李和章永華 · 查看更多 »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简称素女的故事)是一部根据神话传说何仙姑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古装电视剧。该剧于2002年10月13日在传说中何仙姑的家乡广州增城市举行开机仪式,之后剧组成员还来到何仙姑家庙参拜何仙姑、八仙、观音等神祇,拍摄共历时三个月完成。.

新!!: 鐵拐李和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 查看更多 »

繾綣仙凡間

《繾綣仙凡間》(In the Realm of Fancy)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古裝劇集,全劇共20集,監製徐正康。 此劇曾經在2005年尾晚上6時-6時半時段,及2009年3月10日-4月6日於早上10時半至11時半重播。.

新!!: 鐵拐李和繾綣仙凡間 · 查看更多 »

狮子林

子林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园林路,毗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和拙政园,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已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项目。.

新!!: 鐵拐李和狮子林 · 查看更多 »

百变大咖秀

《百變大咖秀》是中國大陆湖南衛視於2012年7月頻道改版期間在晚間22點推出的一檔綜藝節目,主持人為何炅和谢娜。節目版權引自西班牙電視節目“Tu cara me suena”,内容是以藝人明星模仿其他明星為主。節目名稱在頻道宣傳中原定為“絕對大牌”,正式播出期間改為“百變大咖秀”。2012年7月12日第一期首播,2013年6月27日播出最後一期,期间總共製作了4季50集,因讓位给后续播出的《2013快樂男聲》而暫時停播。2014年1月2日,第五季開始播出。 《百变大咖秀》称是中国首档明星模仿秀大赏赛,每期由8名艺人分为两队明星联盟,由国际顶尖造型团队全面打造、改头换面,向乐坛经典致敬。節目第一季按照這一標準進行製作,而自第二季開始,藝人模仿的明星可以是歌手,也可以是電影人或其他知名人物,8名藝人也減少至6名。 两位主持人何炅和谢娜每期都以不同的天王天后造型出现,来自各界的“模王秀团”每期也有精彩表演,带队队长则要进行各种模仿为自己的队伍加分。.

新!!: 鐵拐李和百变大咖秀 · 查看更多 »

聊斋 (1986年电视剧)

《聊斋》即《聊斋电视系列片》,是中国大陆一部大型古装电视系列剧,由福建电视台、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于1987年起拍摄制作,边拍边播,历经三年而毕。该剧以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为素材,荟萃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生动故事。原计划为50篇共80集,实际播出为47篇共74集(有2集的为27篇计54集,有1集的为16篇计16集,有2篇组成1集的为4篇计2集,其实总共为72集)。.

新!!: 鐵拐李和聊斋 (1986年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聂秉贤

聶秉賢(1958年12月16日—),台灣男演員,在多部電視劇中有出色的表現,現為鳳凰藝能旗下演員。.

新!!: 鐵拐李和聂秉贤 · 查看更多 »

道教神祇列表

道教神祇一览记录了道教各神仙的名称与分类。.

新!!: 鐵拐李和道教神祇列表 · 查看更多 »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每年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頒發,給予年度該公司最出色的電視劇集男演員,得獎者有「香港視帝」、「TVB視帝」、「視帝」等美譽。最佳男主角獎於1997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合共有三位,分別是羅嘉良、黎耀祥及郭晉安,合計3次。 此獎項曾使用多個名字,當中有最佳劇中男角演繹大獎(1997)、本年度我最喜愛的男主角(1999–2004),1998年及2005年開始沿用最佳男主角為此獎項之名字,並一直沿用至今。 截至2017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舉辦第21屆,共誕生13位視帝。.

新!!: 鐵拐李和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 · 查看更多 »

鐵咀銀牙

《鐵咀銀牙》(Word Twisters' Adventure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清裝喜劇電視劇,由佘詩曼、陳小春及謝天華領銜主演,監製唐基明。亦是無線電視40週年台慶劇。.

新!!: 鐵拐李和鐵咀銀牙 · 查看更多 »

鐵拐李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相傳名為李凝陽或稱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道教八仙之一。傳說能夠護佑鐵匠與乞丐。.

新!!: 鐵拐李和鐵拐李 · 查看更多 »

青牛怪

青牛怪,又称“青牛”、“青牛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坐骑。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去过函谷关,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后人常以青牛代指老子。青牛亦经常出现在明清小说中。.

新!!: 鐵拐李和青牛怪 · 查看更多 »

順天府府尹列表

此表列舉了中國明、清兩代順天府(今分屬北京市和河北省)歷任府尹。 府尹職位為明永樂元年(1403年)設。此前為知府。.

新!!: 鐵拐李和順天府府尹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建成于公元1384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它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新!!: 鐵拐李和西安钟楼 · 查看更多 »

西王母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仙。最初的形象是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后代逐漸演變為道教上古神灵,成為中國神話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近代由於羅教系民間秘密宗教的盛行,許多人把無生老母(同一人)與西王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又稱“西王金母”,“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等,全称为“上聖白玉龟台九灵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为杨回、字婉妗。 《八仙上寿宝卷》与沪剧《庵堂相会》的唱词中说王母是上八仙中的一柱。.

新!!: 鐵拐李和西王母 · 查看更多 »

西遊記(貳)

《西遊記(貳)》(Journey to the West II),又叫《齐天大圣II》(中国大陆引进名),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神話名著電視劇,為《西遊記》的續集,31周年台慶劇。由陳浩民、江華、黎耀祥及麥長青領銜主演,監製為劉仕裕。本劇因為陳浩民替代張衛健上輯中的孫悟空角色而受到爭議。.

新!!: 鐵拐李和西遊記(貳) · 查看更多 »

高明偉

明偉,台灣男藝人,演出過多部電視劇、舞台劇及廣告。現專職婚禮主持人,逾百場的婚禮主持經驗。擔任祝福婚禮主持樂團以及高星活動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專辦企業家庭日及尾牙活動,廣受企業好評。 2011年受邀至廣州婚博會,主講主題「新娘無論如何都是美」;2014年擔任大甲鎮瀾宮媽祖嫁女兒活動主持人,為99對新人見證幸福;2014、2015年連續兩年擔任大甲鎮瀾宮媽祖起駕宴864桌舞台總監;2017年,為了培育新一代年輕婚禮主持人,開設大學生免費的婚禮主持企劃課程培訓班。 現職高星活動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總監。.

新!!: 鐵拐李和高明偉 · 查看更多 »

財神駕到

《財神駕到》(英文:May Fortune Smile On You),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電視劇,由黎耀祥及單立文領銜主演,由何廣沛、傅嘉莉、姚嘉妮及樊奕敏聯合主演,並由陳山聰特別演出,監製李添勝。 本劇為無線電視2017年賀歲劇,由優品360°呈獻,亦為監製李添勝退休離開無綫前最後作品。.

新!!: 鐵拐李和財神駕到 · 查看更多 »

鳳山鎮南宮

鳳山鎮南宮,全稱鳳邑鎮南宮仙公廟,俗稱鳳山仙公廟,址為臺灣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一段220號,主祀道教全真派祖師孚佑帝君。.

新!!: 鐵拐李和鳳山鎮南宮 · 查看更多 »

龚雪

龚雪()女,上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影视演员。陆寿钧,龚雪:暂离故土前的回顾,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新!!: 鐵拐李和龚雪 · 查看更多 »

藍采和

藍采和姓许名坚,字伯通,是道教八仙之一,唐玄宗時人,手捧花籃。花籃裏包羅萬象,神秘莫測,芳香襲人,能廣通神明,驅除邪靈。 他經常並手持大拍版,穿著破爛的衣服,一隻腳穿著靴子,另一隻則打赤腳,於長安市上乞討,乞討得來的銀錢有時贈與窮人,有時花在酒肆中,醉了就唱歌,歌詞多充滿神仙之意。另外,他又喜歡於夏天穿厚厚的衣服,冬天躺在雪地上並且身上冒出白色的熱氣。相傳有人在童年及老年見過他,藍采和的容貌都沒有改變。而最後,藍采和得鍾離權度化,於酒樓乘醉騎鶴而去。在八仙中排第六位。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分别是: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据有人研究,汉、六朝时已有“八仙”一词,原是指汉晋以来神仙家们所幻想的一组仙人,直至唐代,“八仙”都只是一个空泛的名词。到明代中叶吴元泰的《东游记》和汤显祖的《邯郸梦》问世后,才被正式确定下来,据华轩居士最早的史料佐证为北宋乾德四年应李玄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才形成八仙之说,后有大罗神仙,八仙,其实神仙就是对老百姓做出贡献而故去的知名人士。民间有这样一说:“地方官员凡是罗姓的基本上都是实打实为老百姓做事实的”也许是一种偏见罢了。或许就是大罗神仙最早雏形。 實際上藍采和的年齡和性別是未知的。但是很多人說他是貌似少女的男童,道教一些經典的説法是兼具男女之特徵,也就是陰陽結合,加上性格古怪,使他成爲八仙中最神秘難懂的角色。.

新!!: 鐵拐李和藍采和 · 查看更多 »

蓬莱市

蓬莱市為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縣級市,位于渤海和黄海的交界之处。“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便发生在这里,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锺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展示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传说由此流传。.

新!!: 鐵拐李和蓬莱市 · 查看更多 »

蓬莱八仙

,是一部以民间传说《八仙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古装神话剧,本剧以八仙之一曹国舅九世轮回,经过人间百态,最终完成从凡人到神仙成长蜕变的励志故事为主线,弘扬了八仙惩恶扬善、济世救人的精神。由蓬莱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河西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圆地方影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千万元拍摄,2013年6月19日开机,同年10月杀青。.

新!!: 鐵拐李和蓬莱八仙 · 查看更多 »

蓬萊山

蓬萊山,又称为蓬萊、蓬山、蓬丘、蓬壺、蓬萊仙島等。傳說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瀛洲、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漢武帝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卷五《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員峤,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记载中另外两座山被传说中的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守护神龟,因此沉没于海中,“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也發生在這裡,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展示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傳說便由此流傳。 又有一說蓬萊仙島就是指現在的台灣。另外因为日本的地理分布,也有以蓬莱三岛作為對日本的雅稱。平安時代,僧侶寬輔認為「蓬萊山」就是指富士山。《竹取物語》中提到「東海有蓬萊山」,由「蓬萊玉枝」述說富士山的緣起。.

新!!: 鐵拐李和蓬萊山 · 查看更多 »

蔡阿炮

蔡阿炮(),本名蔡明毅,是一名台灣男藝人,目前是以演出民視八點檔戲劇爲主。是鳳凰藝能旗下藝人。.

新!!: 鐵拐李和蔡阿炮 · 查看更多 »

醉拳

醉拳是中國武術中的其中一種拳术,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拳術。雖然醉拳在大眾文化中相當知名,广为人知,但是醉拳的真實性却遭受到質疑。.

新!!: 鐵拐李和醉拳 · 查看更多 »

集集廣盛宮

集集廣盛宮,舊稱天上宮,當地俗稱媽祖廟或媽祖宮,是一座位在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的媽祖廟。.

新!!: 鐵拐李和集集廣盛宮 · 查看更多 »

虎爺

虎爺,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山軍尊神。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神及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

新!!: 鐵拐李和虎爺 · 查看更多 »

李姓

李姓是漢族姓氏和朝鮮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陆李姓是第一大姓(根据中国大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於臺灣李姓是第五大氏;於韓國李姓是第二大氏。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氏」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氏为第二大姓氏。 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 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约9530万排名第一。河南省是中国李氏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唐代是李氏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李姓為第五大姓氏,分佈較多之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南市、雲林縣、高雄市和嘉義市。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ii,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i為國語羅馬字,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Li在除國語羅馬字外的國語拼音裡,均為「李」字的標準譯音,但由於Lee的拼法也是常見的英語姓氏,故漢語的李姓習慣上經常譯為Lee(名字中的李則仍譯為Li)。另外,英语姓氏“Leigh”也翻译作“李”。.

新!!: 鐵拐李和李姓 · 查看更多 »

李亨根

李亨根(이형근,)、大韓民国軍人、外交官。1959年8月6日授四星上将军衔,大韓民国国軍建军初期元老。日本名为松山武雄。本贯公州。号“青哉”()。其弟是韓国陸軍第7師第3团团長李尚根 朝鮮戦争中戦死、 追赠大韓民国陸軍准将。岳父是首任韓国陸軍参謀总長李應俊。次子是歌手李玄。.

新!!: 鐵拐李和李亨根 · 查看更多 »

李进荣

李进荣(),湖南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大陆男演员,为台湾制作人简远信常用演员.

新!!: 鐵拐李和李进荣 · 查看更多 »

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是道教尊神,約在唐代形成。金代全真派尊為道教「四帝二--」之一、全真五祖之首。傳說山東寧海州文登縣(今山東省文登市)昆嵛山是其故宅。 東華帝君本不知其姓名,自元代開始,有道士說他即為東王公,或說化身為王玄甫。修練內丹的一派道士,則把他附會為八仙之一的鐵拐李。.

新!!: 鐵拐李和東華帝君 · 查看更多 »

梁佑南

梁佑南() ,原藝名為梁又南。出生於台灣,是一名台灣女演員。曾當選民國78年佳樂小姐第6名。.

新!!: 鐵拐李和梁佑南 · 查看更多 »

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

《楊家將》(The Yang's Saga)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動作劇集,全劇共6集,監製李添勝,此劇為無綫電視18週年台慶劇,故事主要講述楊家將的傳奇故事。 此劇當年安排在「歡樂今宵」時段內播出。演員陣容空前絕後,是無線電視有史以來明星最多的電視劇集,一連五集。 本劇創新之處是加入類似希臘神話的情節,天界諸神因賭氣而將楊家將捉弄。.

新!!: 鐵拐李和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歇後語

歇後語,換言之,就是「歇」去「後」半段之「語」,這就是說要把真正想表達的意旨藏起來,不直接明說,改以幽默的方式來呈現一段話語的前半段,然後,再讓聽者或讀者就意義的關聯性,或是語音相近似者,去揣測其真正的意思。此用法在修辭學中稱為藏詞。在台語將歇後語稱為孽仔話(台羅:gia̍t-á-uē)或孽譎仔話(台羅:gia̍t-khiat-á-uē)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這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一種文字遊戲。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多半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新!!: 鐵拐李和歇後語 · 查看更多 »

江國賓

江國賓(英語:Franco Chiang,),臺灣屏東人,台灣男藝人,多主演八點檔電視劇鄉土劇、香港電影。目前是三立台灣台主要演員(因為三立八點檔幾乎都有他出演的緣故,但只演到甘味人生為止 ),素有三立『地下一哥』稱號,曾使用藝名「江國斌」、「江國濱」。曾與閩南語歌手黃妃合唱台語歌曲:〈你的名我的命〉。早年飾演反派角色聞名台灣戲劇界。除了反派角色,亦能以精湛的演技詮釋正派及亦正亦邪角色。.

新!!: 鐵拐李和江國賓 · 查看更多 »

江華 (演員)

江華(Kwong Wah,),原名陳木華,祖籍廣東汕頭,香港前影視演員,現職保險經紀。 江華曾就讀威靈頓英文中學。他最早出於螢光幕是於1984年參加TVB及華星唱片合辦的第3屆 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張衞健),演繹張國榮的《風繼續吹》並成功躋身三十強而進入決賽,唯出於私人理由而退出。 他於1985年參加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才正式入行,與黎明及張敏同屆,之後成為亞視藝員,其藝名「江華」正是該訓練班的導師所改。其時他在亞視已處於一線位置,只是知名度稍遜,除主演了多部劇集外,也有演出電影,其後更憑《但願人長久》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最佳新演員,不過最比較突出的是1996年的《不道德的礼物》。在亞視期間最為人所知的是出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裡的第一男主角-沈嘉豪。 江華在1996年轉投無綫電視後才開始廣為人熟悉。原邀約是請他出演“令狐沖”一角,但他第一部無綫劇集乃該年11月播映的《西遊記》,甫首播便取得佳績,創出了高達44點的收視紀錄。因之日後他不時在無綫劇集以主角身份登場。由於其外形較像劉德華,其時已有人拿江華來跟劉德華比較,視之為「翻版劉德華」。 後來他多在中國大陸拍剧,2006年和舒淇合作的《紅拂女》,是受台灣楊登魁的邀請,本來是請他飾演虯髯客一角,後見其本人覺得更適合獨孤城這個角色。同時期開設演藝訓練班『戲道』,培育新一代演員。 江華在2015年加入英國保誠成為保險經紀。.

新!!: 鐵拐李和江華 (演員) · 查看更多 »

朱鐵和

朱鐵和,Chu Tit-Wo,香港男演員,1976年加入麗的電視,即受重用, 演出《牛精良》作為主角,後來1979年繼續演出《浣花洗劍錄》,並在多套劇集中任要角.

新!!: 鐵拐李和朱鐵和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仙姑殿

新加坡仙姑殿成立于农历壬申年十月二十三日(1992年11月17日),也正是仙姑下凡普渡众生的日子。原址是在后港3巷大牌251的住家庙,当时只供奉八仙,主神为女仙何仙姑,其余的七仙是 - 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韩湘子、蓝采和。 由于仙姑的名声大振,慕名而来的香客源源不断,常把怎个地方挤得水泄不通。在短短的四年,这个办事处已经不能容纳上门祈求和膜拜的香客。以至在农历丙子年(1996年),仙姑决定把仙姑殿搬迁到芽笼25巷一栋两层楼高的私人建筑以方便她办事和应付更多香客。 平时上门膜拜的香客已经占据了里外的仙姑殿,每年到了八月初八的仙姑寿诞日“八仙瑶池大会”,更要在德福巷大广场举行庆祝活动,以便应付千人宴席。 从仙姑殿成立以来的10年里,她拥有许多信徒,香火鼎盛,因得到香客们的鼎力相助和支持,仙姑殿终于在农历壬午年六月十八日(2002年7月27日)正是搬迁到坐落在淡滨尼路一栋仙姑自己所构思和设计的5层楼高大殿。这栋耗资800万的新建庙宇宏伟壮观,以莲花为焦点,殿前的三个2.5公尺高的金字“仙姑殿”更受瞩目。 殿内供奉高达十尺的主神何仙姑,和高达八尺的其余七仙。此外还有五尺和三尺高的其他道教天神、阴神、佛祖、拿督公。到仙姑殿祈求,也不可不看看殿内的三宝,虎虎生威的虎爷公、千斤黄铜制成的玉皇大帝香炉和一块6吨重的花岗石所围城的许愿池。.

新!!: 鐵拐李和新加坡仙姑殿 · 查看更多 »

施羽

施羽(1962年8月8日—),台湾男演員,多年來在很多電視劇中均有精彩演出。进入演艺界之前曾是羽毛球运动员。.

新!!: 鐵拐李和施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李玄李鐵拐铁拐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