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銅鑼灣北站

指数 銅鑼灣北站

銅鑼灣北站(Causeway Bay North Station),原稱維園站(Victoria Park Station),是港鐵北港島綫(將軍澳綫西延部分)一個已落實興建的重型鐵路車站,預計2021年動工、2026年啟用。建議位置為香港島銅鑼灣維園道及告士打道地底,接近維多利亞公園西北角,計劃服務銅鑼灣北部一帶。屆時本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首個位於灣仔區的車站。兩鐵合併前負責發展沙田至中環綫的九廣鐵路公司曾有將車站經由長約240米的行人隧道,連接現有港島線銅鑼灣站的計劃,屆時或會落實,行人隧道收費區或經現時的銅鑼灣站東大堂連接,若果落實銅鑼灣站將會成為轉車站,有助分流北角站轉車的人流。.

17 关系: 將軍澳綫何文田站北角站北港島綫灣仔區維多利亞公園鐵路發展策略鐵路發展策略2000鐵路發展策略2014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東角沙田至中環綫添馬站港島綫港鐵車站列表港鐵未來發展會展站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銅鑼灣北站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站

何文田站(Ho Man Tin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鐵路站,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老龍坑忠孝街及漆咸道北之間前山谷道邨地底,並預留空間及支承結構分兩期發展上蓋物業。 何文田站將會作為屯馬綫(由西鐵綫、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和馬鞍山綫貫通而成)和觀塘綫的轉綫站。通車後,由於何文田站與黃埔站之間的單綫設計未能應付觀塘綫繁忙時間每兩分鐘一班的班次,故此於有關時段部份班次列車將以何文田為終點站,而不到達黃埔站。.

新!!: 銅鑼灣北站和何文田站 · 查看更多 »

北角站

北角站(North Point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東區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地底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的西面終點站。車站的港島綫部分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新!!: 銅鑼灣北站和北角站 · 查看更多 »

北港島綫

北港島綫(North Island Line)是港鐵落實興建的東涌綫延綫和將軍澳綫延綫,計劃中的鐵路綫從現有的香港站途經添馬站、會展站和銅鑼灣北站,連接現有的北角站。.

新!!: 銅鑼灣北站和北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灣仔區

灣仔區(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最高,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擁有大學學歷。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2016年中的人口為180,123人。.

新!!: 銅鑼灣北站和灣仔區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公園

維多利亞公園(簡稱維園,Victoria Park)是香港面積第二大及香港島面積最大的公園,位於灣仔區天后興發街1號;鄰近港鐵天后站,佔地約19公頃,於1957年10月啟用,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維多利亞公園的附近是銅鑼灣避風塘及香港中央圖書館,而地底為港鐵港島綫。維多利亞公園為香港舉辦大型節日活動的地方,包括每年舉行的中秋節晚會和年宵市場和花市等;同時亦為每年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的地點、2003年至今每年七一大遊行的起點,以及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的主要場地。.

新!!: 銅鑼灣北站和維多利亞公園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

《鐵路發展策略》(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是香港為未來鐵路發展的一份文件,由當時的運輸科(與現時決策局的職能對應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在1994年提出的。 在這份文件提出前,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分別於1976年及1989年提出的《香港整體運輸研究》與《香港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於1993年提出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 在這份文件提出後,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於2000年5月與2014年9月提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與《鐵路發展策略2014》 。.

新!!: 銅鑼灣北站和鐵路發展策略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2000

《鐵路發展策略2000》(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0),是香港政府運輸局(即今運輸及房屋局)於2000年5月提出的一份鐵路發展策略文件。.

新!!: 銅鑼灣北站和鐵路發展策略2000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2014

《鐵路發展策略2014》(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為香港政府就《鐵路發展策略2000》由運輸及房屋局於2014年9月17日提出的更新版本,為香港鐵路網絡直至2031年的未來擴展制訂發展框架。報告以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間進行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之檢討及修訂《我們未來的鐵路》顧問研究及公眾諮詢結果為基礎而研擬產出。.

新!!: 銅鑼灣北站和鐵路發展策略2014 · 查看更多 »

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

五條過海鐵路是香港一項已經擱置的基礎建設工程,指第五條跨越維多利亞港的鐵路過海隧道。在《鐵路發展策略2000》,該鐵路被列為長遠發展方案之一,但是尚且未有實際的興建計畫。.

新!!: 銅鑼灣北站和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 · 查看更多 »

東角

東角是香港昔日海角,位於現時東角道附近一帶,又稱「鵝頭嘴」。 東角的意思是維多利亞城以東的海角,該海角自東角山伸出,指向燈籠洲,分隔了東面的銅鑼灣和西面的黃泥涌以北的泥灘。 繁華街道東角道即以東角命名。.

新!!: 銅鑼灣北站和東角 · 查看更多 »

沙田至中環綫

沙田至中環綫(簡稱沙中綫,Shatin to Central Link,縮寫SCL)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正在興建的鐵路擴展項目,港鐵公司宣傳將之稱為「鐵路2.0」的一部分。 沙中綫原來計劃路綫是由沙田直達中環,但現在拆分為「沙田至紅磡段」及「紅磡至中環段」兩部份:.

新!!: 銅鑼灣北站和沙田至中環綫 · 查看更多 »

添馬站

添馬站(曾經稱為天馬站,Tamar Station港鐵公司2007年年度報告英文版本:,港鐵公司)是港鐵一個規劃中的重型鐵路地下鐵路站,預計於2021年動工、於2026年啟用,位於香港港島中西區的添馬,金鐘站以北,屬於北港島綫(東涌線延段及將軍澳綫西延段)。該站以北的地區目前是中環灣仔填海區的一部份;以南的地區是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亦是未來該站的主要客源。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屆時此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第一個位於中西區的車站。添馬站或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兩條行人天橋或興建免費或收費行人隧道連接金鐘站,令金鐘站變成「六線交匯」(港島線、荃灣線、南港島線、沙中線、東涌線延線及將軍澳綫延線),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换乘站組合〔六線轉乘車站〕。.

新!!: 銅鑼灣北站和添馬站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新!!: 銅鑼灣北站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列表

港鐵是指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而成的香港鐵路運輸系統,當中包括了93座鐵路站及68座輕鐵站。當中,有19座鐵路站是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2個昂坪360車站以及12座正在規劃中的環保連接系統車站。 本列表列出港鐵的車站,其中包括鐵路車站及昂坪360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輕鐵車站已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列出。部份路綫亦有興建中、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興建中之車站會展示其公佈的套色,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則以灰色表示。.

新!!: 銅鑼灣北站和港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未來發展

了應付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港鐵公司一直有發展新鐵路的計劃,以方便擴展其服務範圍,並且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其中部份原先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的路綫,在兩鐵合併後均交由港鐵負責監督工程及籌劃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批予港鐵營運。此外,港鐵亦積極改善車站及列車上的設施,包括興建新的車站入口及行人通道、翻新車站、興建車站洗手間、增加設備隔音屏障及購置新列車等。.

新!!: 銅鑼灣北站和港鐵未來發展 · 查看更多 »

會展站

會展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是港鐵正在興建的鐵路站,將會交匯東鐵綫的過海延綫(南北走廊)部分和北港島綫(將軍澳綫西延部分),位於香港灣仔區原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立法會CB(1)2058/06-07(01)號文件),2007年7月16日,運輸及房屋局,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會服務香港島灣仔北部一帶。.

新!!: 銅鑼灣北站和會展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維園站铜锣湾北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