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鄯州

指数 鄯州

鄯州,是中国从北魏到宋朝的一个的州。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设置,治所在西都县(隋朝改名湟水县,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唐朝时辖境包括今天的青海乐都、西宁、湟中。隋炀帝大业年间和唐玄宗天宝年间一度改名西平郡。鄯州是陇右道和陇右节度使的治所。安史之乱后,地入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归义后,再属唐朝。唐朝灭亡后,为吐蕃、党项部落占据,宋神宗熙宁年间收复。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 Category:北魏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青海的州 Category:海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西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2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50 关系: 劉仁軌南北朝行政區劃吐谷浑吳元扆安兴贵乐都区张守珪张议潮弘化公主北周行政區劃唐朝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唐朝行政区划唃厮啰兰州都督府元颢 (鄯州刺史)瞎征王厚王仁恭 (隋朝)王傑 (北朝)种朴秦凤路芒松芒赞节度使青海历史西夏西宁州 (北宋)西宁市西平郡西魏行政區劃许将论恐热诺曷钵豆盧永恩黄南藏族自治州郭知运赤松德贊苗傅陇右陇右节度使陇右道陇拶柳桧李敬玄杨矩杨达 (隋朝)河西走廊湟河郡怛罗斯战役630年代

劉仁軌

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今屬河南)人。唐朝政治、軍事人物,與新羅聯兵,在白江口之戰大敗日本、百濟聯軍。.

新!!: 鄯州和劉仁軌 · 查看更多 »

南北朝行政區劃

南北朝行政区划,南北朝行政区划都实行州、郡、县三级区划,和东晋一样,南北朝政权将自己没有统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内设置。南朝将东晋的侨州郡县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在6世纪南梁和北魏设置州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州的实质与汉晋时代的郡基本相同。最终隋朝改州、郡、县三级区划,为州(郡)、县两级区划。.

新!!: 鄯州和南北朝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吐谷浑

吐谷浑(--,中古漢語擬音:),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今青海)的一个古代国家。因其统治地区位于黄河以南,统治者又被封为“河南王”,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后不复见。公元663年被吐蕃征服,但其世袭王室汗族仍保留,与唐朝作战中成为吐蕃军队的重要来源,一部分东迁到唐朝,原部或者一直到公元9世纪才在今青海省境内消失。.

新!!: 鄯州和吐谷浑 · 查看更多 »

吳元扆

吴元扆,字君华,北宋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吴廷祚第四子。 吴元扆娶宋太宗女蔡国公主为妻,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历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两知河南府、知定州、知徐州、知河阳、鄯州观察使、武胜军节度使。他性慎谨慎谦让,在地方任官有忧民心,所得禄赐,多给亲族孤贫。继承父亲之志,藏书至万卷。通内典,精笔札。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超、王继忠率兵过唐河,与辽兵作战。辽兵追至唐河桥时,只见吴元扆陈兵桥头,兵多势盛。于是辽不敢再攻,引兵退走。吴元扆卒,赠中书令,谥忠惠。.

新!!: 鄯州和吳元扆 · 查看更多 »

安兴贵

安兴贵(),凉州姑臧县(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初唐功臣。.

新!!: 鄯州和安兴贵 · 查看更多 »

乐都区

乐都区是中国青海省海东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是海东市政府所在地,海东市中心城区。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北边甘肃省,东南边民和县,西北边互助土族自治县,南边化隆回族自治县,西边平安县。面积2821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9万。邮政编码810700,区政府驻碾伯镇。古称湟水县。.

新!!: 鄯州和乐都区 · 查看更多 »

张守珪

张守--,陕州河北人(今山西省平陆)人,唐朝将领。.

新!!: 鄯州和张守珪 · 查看更多 »

张议潮

张议潮(又作義潮或義朝)(),唐朝沙州敦煌(今甘肃敦煌)人。收復西域十餘州唐朝名將。 安史之乱后,吐蕃乘乱攻占河西、陇右。建中二年(781年)沙州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年),当地豪族张议潮率众驱逐吐蕃收复瓜州,沙州等地;並遣使者高进达等表函前往长安。大中四年(850年),张议潮率众收复西州。大中五年(851年),先后收复沙州(敦煌)、瓜州(安西)、伊州(哈密)、西州(吐鲁番)、河州(临夏)、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兰州、鄯州(青海乐都)、廓州(青海化隆)、岷州(甘肃岷县)等十一州,唐宣宗遂赐诏任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同年冬,派遣兄长张议谭献河西十一州图籍入朝,唐置归义军于沙州,他任归义军节度使。 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收复凉州。咸通八年(867年),张议潮入朝,敕封河西十一州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咸通十三年(872年),张议潮在长安逝世。 有后人张定千,宋太宗年间为沙州归义军都头。.

新!!: 鄯州和张议潮 · 查看更多 »

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吐谷渾可汗诺曷钵妻子,唐朝宗室淮阳王李道明(唐高祖五叔李绘之孙,李道玄之弟)之女,唐朝第一个和亲公主。.

新!!: 鄯州和弘化公主 · 查看更多 »

北周行政區劃

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朝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北周時實行總管制,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

新!!: 鄯州和北周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鄯州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朝与吐蕃的战争

唐与吐蕃的战争,又称唐蕃戰爭,是公元7世纪至9世纪发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战争。原因是吐蕃与唐朝争夺西域和青海地区。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唐蕃发生松州之战,唐军击退了吐蕃军;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吐蕃互有胜负,安西四镇三失三复;唐玄宗时期,吐蕃处于劣势,其间多次通过会盟划分唐蕃边界。安史之乱期间和之後,吐蕃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唐朝联合回鹘、南诏、大食,合围吐蕃,唐将李晟、韦皋皆重创吐蕃,国势大衰,最终在末代贊普朗達瑪被刺杀后,吐蕃於877年分裂崩溃。唐朝和吐蕃前后共有八次会盟,由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给吐蕃赞普,所以唐蕃关系又称舅甥之盟。.

新!!: 鄯州和唐朝与吐蕃的战争 · 查看更多 »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三级”。而且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道”的概念,仍然影响了之后的宋朝,并成为“路”的原形。.

新!!: 鄯州和唐朝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唃厮啰

唃厮啰(;),又作嘉勒斯赉,原名欺南陵温篯逋(意为继承王位的业运赞普,或为后人所加,并非本名),11世纪唃厮啰国的创建者。 997年,唃厮啰在高昌磨榆国出生。1008年,他十二岁时,被河州羌人商人何郎业贤从高昌接到河州(今甘肃临夏)刿心城。之后,河州大姓耸昌厮均又将唃厮啰移居移公城(今甘肃夏河县),想在河州立文法,从此欺南陵温逋改名唃厮啰。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僧人李立遵、邈川(湟州治所,今青海乐都)大酋温逋奇将唃厮啰接至廓州(今青海尖扎),不久,李立遵将唃厮啰接至宗哥,尊为赞普。李立遵自称论逋(宰相),独揽大权,并骄奢淫逸,部众开始离析。唃厮啰成为赞普后,河湟一带吐蕃诸部纷纷归附。在三都谷之战中,李立遵败于北宋名将曹玮,唃厮啰趁机离开李立遵,于1023年和1024年间,唃厮啰率众迁移至邈川(今青海省乐都县),以当地首领温逋奇为论逋。1032年,温逋奇发动政变未遂,唃厮啰将王城迁到青唐。 1032年,在西夏李元昊的支持下,温逋奇阴谋篡位,囚禁唃厮啰。唃厮啰被卫士所救,诛杀温逋奇,徙居青唐(鄯州治所,今青海西宁)。同年,唃厮啰联宋抗夏,宋仁宗授唃厮啰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1035年,西夏雄主李元昊的入侵唃廝囉國。1036年,唃厮啰击败了亲征河湟的李元昊,夏军十之八九在黄河溺死,威震河西。1041年康定二年,宋仁宗加授唃厮啰保顺军节度使兼邈川大首领、保顺河西节度使、洮凉两州刺史,唃厮啰向宋朝使臣称呼宋朝皇帝“阿舅天子安否”。唃厮啰将大量河西马匹卖给宋朝,与高昌回鹘、黑汗联系,部分恢复了因西夏崛起而衰落的丝绸之路。1065年冬,唃厮啰死,享年六十九,第三子董毡嗣位。之后董毡养子阿里骨、阿里骨子瞎征,先后割据河西。宋朝收复河湟,瞎征子木征赐名赵思忠。.

新!!: 鄯州和唃厮啰 · 查看更多 »

兰州都督府

兰州都督府,唐武德八年(625年)置,驻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等州,相当今甘肃省乌鞘岭以南、白龙江以北及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的庄浪河、洮河、大夏河、湟水、黄河等流域。显庆元年(656年)废。 Category:都督府 Category:甘肃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青海行政区划史.

新!!: 鄯州和兰州都督府 · 查看更多 »

元颢 (鄯州刺史)

元颢(),字神周,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后裔,北魏宗室、官员。.

新!!: 鄯州和元颢 (鄯州刺史) · 查看更多 »

瞎征

征,又作邦彪篯,唃厮啰国第四代赞普。 宋神宗元祐年间,历任鄯州防御使、庭州团练使。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其父阿里骨去世,他即位。元符二年(1099年),宋朝攻取邈川(今青海省乐都)、青唐(今青海省西宁市)。贵族反叛,瞎征逃到青唐新城,和妻子削发为僧尼。之后到宗哥城(今青海平安驿)投降宋朝。宋朝让他去邈川,之后又到熙州。次年,到开封府朝觐,回湟州招抚,感觉不能自立,求内徙中原。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迁居邓州,次年去世。.

新!!: 鄯州和瞎征 · 查看更多 »

王厚

王厚(),字處道。汉族江右民系。北宋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 少隨父王韶征戰,累官通直郎。元祐年間,舊黨執政,棄河湟之地,厚上疏陈不可, 且诣政事堂言之”,不聽。紹聖年間復用,以文易武階,換換禮賓副使、幹當熙河路公事。元符初年,與王贍出兵邈川(今青海乐都南),木征之子隴拶(趙懷德)降宋,改青唐為鄯州、邈川為湟州。任湟州知州。元符二年,授東上閤門副使、知湟州,兼隴右沿邊同都巡檢使。元符三年,因事贬右內府率,再貶驾州别驾,郴州安置。崇寧初,複東上閤門副使、知岢岚军。崇寧二年(1103年),王厚、高永年再次攻取湟州,史稱熙河開邊,前后招纳湟州境内漆令等族大首领七百五十人,管户十万。王厚因功授威州團練使、知熙州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三年四月,與童貫率軍自湟州取鄯州和廓州,以功超遷武勝軍節度觀察留後。八月,因羌人入侵,高永年戰死,责授郢州防禦使。后復武勝軍節度留後,還朝提舉中太一宮。五年卒,贈寜逺軍節度使,礼官议諡恪敏,徽宗詔以奋忠许国,似其先人,赐諡庄敏。.

新!!: 鄯州和王厚 · 查看更多 »

王仁恭 (隋朝)

王仁恭()字元實,天水上邽人。 祖王建,北周鳳州刺史。父王猛,鄯州刺史。隋末任马邑太守。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初八,為马邑校尉劉武周所殺。劉武周將王仁恭的人頭遊街示眾,下令開倉賑災。.

新!!: 鄯州和王仁恭 (隋朝) · 查看更多 »

王傑 (北朝)

王--(),原名王文達,金城郡直城縣(今陝西省石泉縣)人,北魏、西魏官员。.

新!!: 鄯州和王傑 (北朝) · 查看更多 »

种朴

种朴,宋代将领,知环州,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举兵攻青海东部河湟谷地),以青唐城(今西宁)为鄯州,邈川城(今青海乐都)为湟州,在于吐蕃族战斗中种朴阵亡。.

新!!: 鄯州和种朴 · 查看更多 »

秦凤路

凤路,中国北宋时设置的路。 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路西部置。治所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共计一府,十九州,五军,四十八县。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苦水沟、云雾山、甘肃省蒲河、陕西省贾赵河以西,长城以南,秦岭、潘冢山、岷山以北,青海省日月山、达坂山以东地。其后废置不常,辖境亦有伸缩。金朝皇统二年(1142年)废。.

新!!: 鄯州和秦凤路 · 查看更多 »

芒松芒赞

芒松芒赞(,),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34任赞普,650年至676年在位。他是共日共赞的儿子,为吐谷浑妃蒙洁墀嘎()所生。也是松赞干布之孙。芒松芒赞继位之时,因年幼,由大相噶尔·东赞域松(汉文文献作禄东赞)辅政。 汉文史料《新唐书·吐蕃传》不载其名,《通典》则作乞黎跋布。但学者王尧认为有误,乞黎跋布实为《大事纪年》中的拉跋布,并认为《通典》将芒松芒赞的事迹冠在了拉跋布头上。《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182页.

新!!: 鄯州和芒松芒赞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新!!: 鄯州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青海历史

青海地处黄河上游,在华夏上古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 鄯州和青海历史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鄯州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西宁州 (北宋)

西宁州,北宋时设置的州。 唐朝时置鄯州,理湟水县,上元年间没于土蕃,号青唐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置,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今青海省西宁市及大通、互助、湟中等县地。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地入西夏。元朝初年,为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立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二十四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以镇其地。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改为西宁卫。.

新!!: 鄯州和西宁州 (北宋) · 查看更多 »

西宁市

西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人口222.80万。市花丁香,郁金香。市树柳树。西宁古为金城郡、西平郡、鄯州,又称青唐城。辖区内居住汉、藏、回、蒙古、撒拉、满及土等众多民族。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等。.

新!!: 鄯州和西宁市 · 查看更多 »

西平郡

西平郡,中国古代的郡。.

新!!: 鄯州和西平郡 · 查看更多 »

西魏行政區劃

西魏自北魏分裂後,繼承有三十三州,宇文泰在沙苑(今大荔縣南)一戰打敗高歡,乘勝率兵東進,佔領了山西、河南東魏的大片領土。爾後又趁南朝梁內亂,攻佔巴蜀之地與江漢之地,使西魏疆域擴大到四川和湖北一帶。西魏時將北魏時期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改稱為總管,其性質相當於北齊行臺。.

新!!: 鄯州和西魏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许将

许将(),字冲元,谥文定,福建福州人,祖籍闽清,迁居闽县,宋嘉祐八年(1063年)状元,是福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新!!: 鄯州和许将 · 查看更多 »

论恐热

论恐热(,),为9世纪吐蕃末期陇西大将。本姓末,名农力,是孙波(苏毗)国王的后裔。藏学家任乃强和刘立千认为,《西藏王统记》中的“穹霞”()可能就是论恐热。 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所杀,朗达玛妻綝氏(那囊氏)拥立自己的侄子云丹为赞普,朗达玛的儿子俄松在山南地区对立。时任洛门川(今渭州陇西县东南)讨击使的论恐热,西征讨伐篡位的云丹。宰相尚思罗前往讨伐,被其击败,逃往松州。随后尚思罗联合吐谷浑、孙波、象雄等部,率八万大军再次讨伐,被论恐热大败杀死。此后论恐热成为青藏高原上最有实力的势力,自称宰相。 843年,他以大军二十万攻击不服自己的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却被尚婢婢的四万军队击败,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论恐热和尚婢婢会战二十四年,851年,论恐热一度投靠唐朝,求作河渭节度使,唐宣宗不许,再叛唐。 论恐热性格残暴,其军队所过之处杀人累累,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憎恨。866年十月,论恐热被仇人陷害,为尚婢婢的部将拓跋怀光俘虏,酷刑处死,首级被送往唐朝的都城长安示众。.

新!!: 鄯州和论恐热 · 查看更多 »

诺曷钵

诺曷钵(),又称贺豆钵,汉名志烈,吐谷渾第二十二任也是末代統治者,慕容顺的兒子,封燕王。具有四分之一汉族血统,为唐朝所扶持的傀儡政权可汗。.

新!!: 鄯州和诺曷钵 · 查看更多 »

豆盧永恩

豆盧永恩(),昌黎徒何(徒河县,今辽宁省葫芦岛)人,南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將領。 豆盧永恩是前燕慕容氏的庶系後裔,高祖慕容勝在皇始年間歸附北魏,被賜姓豆盧氏。父親北魏柔玄鎮將豆盧長,有威严庄重名聲,北周武成初年以兄長豆盧寧功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 豆盧永恩年少就有见识和器度,為時人稱道。他最初跟隨兄長豆盧寧事奉,後來二人都歸附宇文泰,豆盧永恩被授官殄寇將軍。不久以迎立魏孝武帝之功封爵新興縣伯,食邑五百戶。他每次征討都立下功勞,於是拜授龍驤將軍、中散大夫。西魏大統八年(542年),朝廷除授豆盧永恩直寢、右親信都督,不久轉任都督,加通直散騎常侍。大統十六年(550年),拜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廢帝元年(552年),進封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次年(553年)出任成州刺史。魏恭帝元年(554年)進爵龍支縣侯,兩年後(556年)大將軍、安政公史寧隨突厥木杆可汗入吐谷渾,指令他率領五千騎兵鎮守河州及鄯州。周孝閔帝即位,授豆盧永恩鄯州刺史,並改封他爵位為沃野縣公,增食邑一千戶,又轉任隴右總管府長史。武成元年(559年),遷任都督利沙文三州諸軍事、利州刺史;當時文州蠻夷反叛,他率兵打敗叛軍。保定元年(561年),豆盧永恩入朝擔任司會中大夫,次年外任為隴右總管府長史,不久在任內去世,虛歲四十八,贈封少保、幽冀等五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敬,子豆盧通嗣爵。 最初兄長豆盧寧無子,養育豆盧永恩的兒子豆盧勣。後來及豆盧寧生下親子豆盧贊,親屬都請求立豆盧贊為嗣。豆盧寧說:「兄弟的兒子是姪子,我如何選擇。」於是以豆盧勣為世子。.

新!!: 鄯州和豆盧永恩 · 查看更多 »

黄南藏族自治州

南藏族自治州(),简称黄南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面積1.82万平方公里。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同仁县。.

新!!: 鄯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郭知运

郭知运(),字逢时,唐朝将领。瓜州常乐(在今甘肃瓜州县)人。唐玄宗时期西北大将,官至陇右节度大使,领军与突厥、吐蕃、西域诸胡作战,战功赫赫,甚为西北蕃夷所惮,与王君毚被时人称为王、郭二勇将。以功封太原郡公。 祖父郭才,朝议郎、行瓜州常乐县令,父郭师,朝散大夫、赠伊州刺史。初为秦州三度府果毅都尉,以战功累除左骁卫中郎将、瀚海军经略使,又转检校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 开元二年(714年)春,突厥可汗默啜派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勤率精骑围攻唐朝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郭虔瓘与副手郭知运率众固守。同俄特勤单骑亲临城下指挥作战,郭虔瓘派勇士埋伏于路左,突然发动,斩杀同俄特勤,突厥军见首领被杀,三军恸哭,便引兵撤退。战后郭虔瓘以功进封太原郡开国公,郭知运封介休县开国公,加云麾将军,擢拜右武卫将军。 同年七月秋,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众十万入寇陇右临洮军(在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又游寇兰州、渭州之渭源县,掠夺唐军所牧养的战马后离去。唐朝中央下令郭知运领军追击,同时起复被贬职的薛讷摄左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率郭知运、杜宾客、王晙、安思顺等将领与吐蕃作战。十月,在渭州西界武阶驿(又称武阶谷),唐军先锋丰安军使王海宾遇敌交战,击溃吐蕃,取得大胜,而唐军主帅薛讷乘势发起总攻,与大仆少卿王晙掎角夹攻吐蕃,吐蕃大败溃逃。唐军追击至洮水,又与吐蕃战于长城堡,先锋王海宾寡不敌众,战死沙场,唐军主力又乘势进击,击败吐蕃。此战唐军斩首一万七十级,吐蕃死伤惨重,洮水为之不流,大将六指乡弥洪被俘,获马七万五千匹(包括被掠走的唐军战马),牛羊四万头。郭知运进封太原郡公,仍兼临洮军使。不久升任鄯州都督、陇右诸军节度大使。 开元四年(716年)冬,唐朝安置在河曲的突厥降户首领阿悉烂、夹跌思太等率众反叛,想要返回突厥故地,向南到达单于都护府,单于副都护张知运与降户战于青刚岭,张知运兵败被擒。唐朝中央下诏令朔方大总管薛讷领兵征讨,突厥降户走至绥州地界时,又令郭知运领朔方兵马截击。郭知运在绥州大斌县(在今陕西榆林市子洲县)黑山呼延谷截住并击溃突厥,突厥溃散。 开元六年(718年),郭知运率兵攻入吐蕃,到达九曲(位于青海省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上),获得铠甲马羊牦牛等数以万计。唐朝将郭知运上交的战利品赐给京城文武五品已上的清官及朝集使,并拜知运为兼鸿胪卿、摄御史中丞。 开元九年(721年)四月,兰池州的胡人显首(粟特人)乘着当地胡人苦于赋税和徭役,伪称自己是叶护康待宾,引诱各族胡人反抗唐朝统治,占领了长泉县,又攻陷兰池等六胡州。以此拥众7万,进逼夏州(今甘肃灵武附近)。叛胡又与党项连结,攻打银城、连谷,以图占据粮仓。唐朝中央以兵部尚书王晙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天兴军节度大使、检校并州长史、燕国公张说相与经略军务,太仆卿王毛仲为朔方道防御讨捕大使,率郭知运等陇右诸军及河东回纥九姓进行征讨。七月,王晙军大破兰池州康待宾军,杀三万五千骑,生擒康待宾。张说统帅河东九姓马步万人出合河关,攻击围攻银城的叛胡与党项联军,并大破之。七月辛酉,唐玄宗在京城召集各族部落酋长,腰斩了康待宾。郭知运以功拜左武卫大将军,授一子官,赐金银器百事、杂彩千段。同年卒于军中,追赠凉州都督,赐米粟五百斛、绢帛五百段,仍令中书令张说为他撰写墓碑文。 郭知运有十子:郭英杰、郭英奇、郭英协、郭英彦、郭英乂、郭英--等。.

新!!: 鄯州和郭知运 · 查看更多 »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又译“墀松德贊”,吐蕃第三十七代贊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內,吐蕃國勢达到鼎盛。他也为藏傳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尊称为“吐蕃三法王”之一。 赤松德赞的名字,在汉文文献《通典》中作乞梨悉笼纳赞,《旧唐书·吐蕃传》中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新唐书·吐蕃传》作娑悉笼腊赞、乞立赞,《资治通鉴》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乞立赞。在汉文文献中,他的早期事迹往往与前任赤德祖赞混淆。.

新!!: 鄯州和赤松德贊 · 查看更多 »

苗傅

苗傅(),南宋初年將領,山西上黨人,因不滿權臣勾結宦官並把持朝政,和劉正彥率領所部的赤心軍發動苗劉兵變,最後失敗而在建康被磔棄市。.

新!!: 鄯州和苗傅 · 查看更多 »

陇右

陇右,即陇山之右,亦稱隴西。中国古时正向面南,故“东为左,西为右”,所谓陇右,是从地理方位指称陇山以西的地方。今天陇为甘肃的简称,陇右在很多情况下也指甘肃。秦穆公称霸西戎,甘肃天水、甘谷、武山、岷县、陇西、临洮等地在当时纳入秦国版图,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区设陇西郡,后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晋曾设过陇西国。秦汉时陇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肃临洮),今陇西县古称襄武,一度为省会。.

新!!: 鄯州和陇右 · 查看更多 »

陇右节度使

陇右節度使,是唐朝在西北地区为防御吐蕃部设置的節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714年出现,717年,正式设立,驻鄯州。陇右節度使领75000人,下辖临洮、河源、积石、莫门、白水、安人、振武、威武、宁塞、镇西、宁边、威胜(宛秀)、金天、曜武、武宁、天成、振威等军和绥和、平夷、合川守捉。763年,被吐蕃吞并。迁到普润,改为经略使。.

新!!: 鄯州和陇右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陇右道

陇右道,是唐朝的一个道,为贞观十道之一。辖境包含今甘肃和新疆地区。.

新!!: 鄯州和陇右道 · 查看更多 »

陇拶

陇拶,唃厮啰国第五代赞普。溪巴溫之子。 元符二年(1099年),宋朝攻取邈川(今青海省乐都),兵臨青唐(今青海省西宁市)。贵族反叛,唃厮啰国赞普瞎征逃到青唐新城,和妻子削发为僧尼。大首領心牟欽毡和契丹、西夏公主迎立陇拶,为赞普。九月,投降宋朝。十一月,宋朝将领王仲达、高永年率领千骑,把他送到东京开封府朝觐,宋哲宗以他为河西节度使、知鄯州军事,封武威郡公,如府谷折氏世袭。次年四月,赐名赵怀德,因鄯州为溪赊罗撒占据,陇拶改知湟州。后被溪赊罗撒攻击,逃到黄河以南,被当地首领利用号令当地各部族。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十月,宋朝王厚军至,他率众投降,第二年,到开封府,授感德军节度使,封安化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改封顺义郡王,昭化军节度使,河南蕃部总领。.

新!!: 鄯州和陇拶 · 查看更多 »

柳桧

柳桧,字季华,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柳氏西眷,北魏、西魏官员。.

新!!: 鄯州和柳桧 · 查看更多 »

李敬玄

李敬玄(),亳州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唐代政治人物,自称赵郡李氏南祖一支的后代。.

新!!: 鄯州和李敬玄 · 查看更多 »

杨矩

杨矩是唐代将领。 唐中宗时为左骁卫大将军。景龙四年(710年)正月,曾送金城公主往嫁吐蕃。后拜鄯州都督。开元元年(713年),杨矩建議以河西九曲之地为金城公主汤沐邑,朝廷同意赐予吐蕃。不料“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开元二年(714年)秋,吐蕃蚠达焉、乞力徐等进攻临洮等州。杨矩惧,服毒自尽。.

新!!: 鄯州和杨矩 · 查看更多 »

杨达 (隋朝)

楊達(),字士達,中国隋朝宗室。楊紹之子,楊雄之弟。 仕北周,为儀同、内史下大夫,封遂寧县男。581年,隋朝建国,为給事黄門侍郎、進爵位子爵。吐谷渾侵隋西部,上柱国元諧为元帥征討,楊達为属下司馬。還军后,楊達兼吏部侍郎、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年后,转任内史侍郎、历任鄯州刺史、鄭州刺史、趙州刺史。595年,被提拔为工部尚書、加上開府位。楊素評价:“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602年9月,黄河沿岸諸州发生洪水,楊達奉命救援。10月,转任納言。605年,与楊素、宇文恺负责東都洛陽的建設、为营東都副監。612年,隋炀帝征高句麗,楊達为右武衛将軍、進位左光禄大夫。5月,在軍中死去,享年62岁。追贈吏部尚書、始安侯,谥号恭。唐高宗显庆年间以,因是武则天外祖父的缘故,追赠尚书左仆射,为他立碑。杨达碑云字叔庄,卒年六十五,谥号曰懿。.

新!!: 鄯州和杨达 (隋朝) · 查看更多 »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於中國黃河以西,呈西北—東南走向為狹長狀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丝绸之路必经之道。其範圍是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北部可经居延海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进入漠北,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全境皆為甘肅省、青海省海东市、西宁市和部分内蒙古额济纳旗所轄,由於大部分範圍在甘肃省,故又稱“甘肅走廊”。 最早先后为月氏、匈奴领土,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以來是中原連接西域新疆的重要通道,為古代絲綢之路东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國漢地同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國際通道,在大部分中國歷史時期,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的西北端。.

新!!: 鄯州和河西走廊 · 查看更多 »

湟河郡

湟河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汉时,为西平郡南界,十六国前凉置湟河郡,治所在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辖境相当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一带。属凉州。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南凉秃发乌孤败梁饥于西平,湟河太守张稠以郡降。第二年(399年),乌孤派其叔素渥镇守湟河,即此郡。义熙十一年(415年),西秦乞伏傉檀攻克北凉湟河郡。 刘宋元嘉三年(426年,胡夏承光二年),胡夏国主赫連昌遣将伐西秦,攻其沙州刺史出连虔于湟河,不克。北魏时亦为湟河郡,另说北魏置洮河郡。属鄯州。不久被吐谷浑占领。北周逐吐谷浑,得其地,改置浇河郡,兼置廓州。.

新!!: 鄯州和湟河郡 · 查看更多 »

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战役(阿拉伯語:),又稱怛逻斯之役或但逻斯之役。是中国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现在阿拉伯、信奉伊斯兰教遜尼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内的中亚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有学者认为怛罗斯战役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仅是两个帝国边疆上的抵触和小冲突。McNeill, William H. McNeill (1998).

新!!: 鄯州和怛罗斯战役 · 查看更多 »

63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鄯州和630年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