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3 关系: 劉廷琛,劉春霖,南滿洲鐵道,吴赞诚,同光體,大同學院 (滿州國),大和旅馆,天津事变,天津日租界,孟森,孟昭常,宣統朝得諡人物表,宪友会,岑春煊,丁寶銓,中國宰相列表,中國世界遺產列表,中国国旗,中国抗日战争,中華五千年,为宝书局,三坊七巷,乃木希典,交通銀行,康德 (满洲国),伍廷芳,张之洞,张景惠,張伯英,張景祁,佟济煦,徐钟令,德色赖托布,在华日租界,北京政变,周善培,唐才常,冯远征,共管 (國際法),兆豐金融控股,王秉恩 (成都人),王道書院,福州民系,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领袖,盖美,遜清皇室小朝廷,遜清皇室流亡小朝廷,高旭,胡嗣璦,郑禹,... 扩展索引 (33 更多) »
劉廷琛
劉廷琛(),字幼雲,號潛樓,江西德化(今屬九江)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张勋复辟的主要推手之一。.
查看 鄭孝胥和劉廷琛
劉春霖
劉春霖(),字润琴,号石筼。直隶省河間府肃宁縣(今河北肃宁)付佐乡北石宝村人。近代书法家,中國科舉制度中最後一位狀元。.
查看 鄭孝胥和劉春霖
南滿洲鐵道
南滿洲鐵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滿洲鐵道或滿鐵,缩写為SMR,是日本为了经营中国东北夺得路权而成立的鐵路運輸企業。.
查看 鄭孝胥和南滿洲鐵道
吴赞诚
吴赞诚(),字存甫,号春帆,安微庐江城关镇人。清朝官員。.
查看 鄭孝胥和吴赞诚
同光體
同光體,近代詩派之一,“同”和“光”分别指清代“同治”和“光緒”这兩個年號。光緒九年(1883年)至十二年(1886年)間,鄭孝胥、陳衍在北京開始宣传此詩派。 民国以来文学史家竞言“同光体”,或界定宽泛,将近代桐城诗派也包含在内(曾克耑說);或划界太严,使之局限于光緒、宣統兩朝(錢仲聯說);或者與近代以來“宋詩派”的言說相提並論。近有學者指出,“同光体”的指涉从晚清到民国,有一历时的流变过程,诗体的形成与一定的政治、学术集团相关。同光體最初以同光時期的“清流”政治及相關交遊活動爲背景,繼而得到張之洞等大僚幕府唱和活動的支撐。.
查看 鄭孝胥和同光體
大同學院 (滿州國)
大同學院,是滿州國首都新京(長春)培訓政府中堅官員的研修機關。.
大和旅馆
大和旅馆(日语:ヤマトホテル;英语:Yamato Hotel)为1907年至1945年设在当时满洲境内的南满铁路沿线城市、由满铁经营管理的高档连锁宾馆,由满铁株式会社运输部旅馆课管辖,多为军政要人活动场所。共有7座大和旅馆。.
查看 鄭孝胥和大和旅馆
天津事变
天津事变又称天津事件、便衣队暴乱。1931年11月,土肥原贤二为將溥儀從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帶到东北而在天津製造的一系列事件。.
查看 鄭孝胥和天津事变
天津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是天津的9个租界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中国5个在华日租界中最大、也是惟一较繁荣的一个(另外4个是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
查看 鄭孝胥和天津日租界
孟森
孟森(),字莼孙,号心史,别署纯生,江苏武进人。中國歷史學家,對明清史研究影响深遠。.
查看 鄭孝胥和孟森
孟昭常
孟昭常(),字庸生,别号沤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清末民初法学家、实业家。.
查看 鄭孝胥和孟昭常
宣統朝得諡人物表
本表列出宣統朝獲得諡號的人物。.
查看 鄭孝胥和宣統朝得諡人物表
宪友会
宪友会是清朝末年清政府承认的全国性合法政党,成立于清末“立憲運動”时期。与同期的宪政实进会、政学会、辛亥俱乐部等同是中国首批合法政党。侯宜杰.
查看 鄭孝胥和宪友会
岑春煊
岑春煊,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
查看 鄭孝胥和岑春煊
丁寶銓
丁寶銓(),字衡甫、號默存、諡恪敏,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縣)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年间进士出身。.
查看 鄭孝胥和丁寶銓
中國宰相列表
*本篇應指歷代最高官職者,並非單指「宰相」一職。.
查看 鄭孝胥和中國宰相列表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52项(包括自然遗产12项,文化遗产36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意大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邬宏,《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ISBN 7-5438-3534-7。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2004年,第28届)。.
查看 鄭孝胥和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中国国旗
中國國旗主要是指在中國地理區域內,經由中央政府立法制訂作為象徵國家的旗幟。現今稱為中國國旗的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
查看 鄭孝胥和中国国旗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鄭孝胥和中国抗日战争
中華五千年
《中華五千年》是一個香港電台廣播節目,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開播至二千年停播,一共九百集,為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廣播劇。.
查看 鄭孝胥和中華五千年
为宝书局
为宝书局是中华民国时期的一座书店。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156号。其建筑今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鄭孝胥和为宝书局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平话字:)是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2006年,三坊七巷与朱紫坊一起以“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名义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9处,其它各级文物19处,保护历史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同时这里还有闽剧、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三坊七巷以最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2010年,三坊七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升格为5A级。 中央电视台曾拍摄电视连续剧《三坊七巷》。.
查看 鄭孝胥和三坊七巷
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出生於日本長府藩藩士家庭,从师玉木文之进。為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官階从一位・大勳位・功一級・公爵,1896至1898年任台灣日治時期第3任總督。.
查看 鄭孝胥和乃木希典
交通銀行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通银行、交行,英语: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Ltd.,縮寫:BOCOM)是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中国早期的发钞行。國民政府時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为四大银行之一。它是当今中國大陸的第五大银行(次于四大行),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八行五保(前稱六行三保、五行三保)之一。 交通银行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查看 鄭孝胥和交通銀行
康德 (满洲国)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仪在滿洲國執政所使用的第二個年號。.
查看 鄭孝胥和康德 (满洲国)
伍廷芳
伍廷芳(),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齋號、筆名觀渡廬,祖籍中國廣東新會,生於南洋的英屬馬六甲。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學家、书法家。他是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也是香港首名華人大律師和首名華人立法局議員。後於中國從政,是近代有名的政治家,官至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查看 鄭孝胥和伍廷芳
张之洞
张之洞(),晚清重臣。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據說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响。還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砲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砲台失守,张之洞會同两江总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查看 鄭孝胥和张之洞
张景惠
张景惠(),字叙五,今辽宁省台安县人。軍人,滿洲國第2任國務總理大臣。窦应泰,从土匪头目到伪满总理大臣的张景惠,民国春秋1998年第01期.
查看 鄭孝胥和张景惠
張伯英
張伯英(),原名啟讓,一名白英,字勺圃,號雲龍山民,室名小來禽館,江蘇徐州人。 父張仁廣为通判。張伯英出生于徐州三堡榆庄,師從徐葵南、冯煦,与葵南子徐树铮为同窗。光绪戊子年(1888年),十八歲參加金陵鄉試,與其叔張從仁同科中舉,传为佳话。為家計,开馆授徒。1926年任《黑龍江通志》總纂。工書法,以行書见长,与王书衡、傅增湘、华世奎、郑孝胥齐名。 Z Z张 B伯 Category:江苏咨议局议员.
查看 鄭孝胥和張伯英
張景祁
張景祁(),原名左鉞,一作祖鉞,字孝威,後自字蘩甫,或作蘩圃,一字韻梅,一作蘊梅,別號新蘅主人,浙江錢塘縣人。中國清朝官員。 同治三年(1864年)拔貢,同治十三年(1674年)甲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年(1876年)散館,選福建武平縣知縣,坐事落職。臺灣布政使邵友濂與其有舊,邀其前赴淡水縣任職。光緒十年(1884年)至次年,兩度擔任淡水縣知縣,政績卓著。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割臺與日本,張景祁攜家內渡。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知福建連江縣。 民國建立後,與林壽圖、鄭孝胥等結社唱和。工詩詞,有《揅雅堂集》、《新蘅詞》九卷、《秦淮八詠》等行世。.
查看 鄭孝胥和張景祁
佟济煦
佟济煦(),字楫先。满洲镶黄旗人。满州国执政府的内务官、警备处长和满洲帝国宫内府警卫处长、近侍处长、顾问。之前曾担任过北京贵胄法政学堂教师和内务府堂郎中,并创立了延光室书画出版社。.
查看 鄭孝胥和佟济煦
徐钟令
徐钟令(),字庶侯,江苏淮阴人,清末民初学者。.
查看 鄭孝胥和徐钟令
德色赖托布
德色赖托布(),又作德色赉托布、德色赉都布,字松坪,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人。中华民国初年政治人物。.
查看 鄭孝胥和德色赖托布
在华日租界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5个港口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汉口日租界、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 这5个在华日租界中,有4个位于长江流域。 这5个在华日租界都开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年之间,其中苏州和杭州日租界开辟于1897年,汉口和天津日租界开辟于1898年,重庆日租界开辟于1901年,相差只有4年。但是天津日租界原是一片沼泽地,1903年以后,进行了浩大的填筑工程,才正式成立工部局进行管理、开发。 这5个在华日租界的规模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天津日租界超过2000亩,其次是杭州日租界(900亩)、重庆日租界(700亩)、汉口日租界(约600亩)和苏州日租界(480亩)。 这5个在华日租界中,天津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都经历过扩展。 这5个在华日租界都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3年3月30日,日本将各地日租界交给汪精卫政府。 这5个在华日租界由于开辟较迟,地理位置大多都相当偏僻,远离繁盛区域。只有天津日租界选址在英法租界与旧城之间的沼泽地,通过不惜代价的填筑工程,终于获得理想的地理优势,后来成为惟一较繁荣的一个在华日租界,发展了繁盛的旭街商业区。为了繁荣租界,在华日租界大都成为走私、贩毒、妓院的集中之处,曾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1936年,天津日租界有执照的日本妓院、朝鲜妓院和中国妓院有200多家,正式营业的妓女1000多人。另外4个在华日租界都不繁荣,苏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只有部分地段建起了工厂,杭州日租界基本上始终未加开发。 这5个在华日租界的道路,通常都以日本名称命名,例如天津日租界的干道旭街(今和平路南马路至锦州道段)。 天津日租界还曾经吸引了一批亲日权贵入住,包括宫岛街(今鞍山道)溥仪行在、段祺瑞、陆宗舆公馆,明石街(今山西路)曹汝霖、郑孝胥公馆,桃山街(今包头道)高凌霨公馆等。.
查看 鄭孝胥和在华日租界
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也稱為首都革命、北京事變,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胡景翼、孙岳。.
查看 鄭孝胥和北京政变
周善培
周善培(),字致祥,号孝怀,原籍浙江诸暨,清末官员,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
查看 鄭孝胥和周善培
唐才常
唐才常(),字伯平,號絨丞,又字佛塵,湖南瀏陽人。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與譚嗣同同鄉,同师于欧阳中鹄,并称为“浏阳二杰”,因發動唐才常起義,被張之洞逮捕,斬首。.
查看 鄭孝胥和唐才常
冯远征
冯远征(),中國大陸演員、導演。生於北京,祖籍陝西韓城。.
查看 鄭孝胥和冯远征
共管 (國際法)
於國際法中,一塊共管領土是指一塊政治領土(可以是邊疆地區或國家)被兩個或以上的主權國家平等地共同管治,形成勢力平衡。 雖然人們經常將「共管」視為只能理論上實行,但現實中仍有共管管治實行著。人們這樣認為全因共管領土的國家很難平等地管治領土,而當共管國家之間有紛爭時,共管領土上的事務便會變得複雜。 「共管」這個詞早已於1700年收錄於德國的拉丁語辭典中,更加於1714年收錄於英語辭典。.
查看 鄭孝胥和共管 (國際法)
兆豐金融控股
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語:Meg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簡稱兆豐金控、兆豐金),是中華民國一家具有國營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2002年成立之初為交通銀行成立的交銀金融控股公司,旗下有交通銀行、中興票券、倍利綜合證券、國際綜合證券等4家子公司;2002年底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與中國產險納入後更為現名。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併後成立的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為旗下的旗艦企業。 兆豐金控合計在臺灣國內有146個營業據點,海外有二十餘個據點,總資產達約新台幣1.67兆元,實收資本額約新台幣1,144億元,在臺灣金融證券中,無論以總資產、資本額或淨值而言,皆名列前三大。.
查看 鄭孝胥和兆豐金融控股
王秉恩 (成都人)
王秉恩(),字雪澄、雪澂、雪塵、雪岑、雪庈等,號東西南北之人,另號息塵盦主。成都人。 師從張之洞,提調廣雅書局。同治十二年癸酉舉人。歷任廣東布政司、廣東知府、貴州按察使,宦蹟遍各地。官至廣東按察使。善行隸。光緒五年(1879年)於貴陽刻《書目答問》,改正原刻二百八十餘處。 1923年8月,與柯劭忞、陈三立、辜鸿铭、叶尔恺、郑孝胥、朱祖谋、陶葆廉、李孺、章钰、宝熙、王季烈、张美翊、徐乃昌、陈曾矩、陈毅、金梁、刘承干、王国维、罗振玉等20人联名发起成立東方學會。有《北宋汴學篆隸二體石經跋》、《平黔紀略》、《王秉恩日記手稿》等。.
王道書院
满洲国王道书院为满洲国设立的一所大学。.
查看 鄭孝胥和王道書院
福州民系
福州民系(ipa(福州腔讀音)),即福州族群、福州人、福州侬、十邑人,也有称为闽东民系,是发源于中国福建东部的一个民系,属闽民系的一支。福州民系是指籍贯在福州十邑,以福州话为母语,认同福州文化的汉族民系。广义的福州民系还包括籍贯在宁德地区其余县市,以广义的闽东语为母语的族群。传统上福州民系不包括该地区同说闽东语的疍民,也不包括近现代迁入福州的外地移民。.
查看 鄭孝胥和福州民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领袖
二次世界大战軸心國领袖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軸心國的一些政府首脑和军事将领。.
盖美
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为中国大陆影视演员,出演“蒋中正”的特型演员。.
查看 鄭孝胥和盖美
遜清皇室小朝廷
逊清皇室小朝廷,简称逊清小朝廷,是指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后在内廷依然保持着的一个清王朝残留下来的微型小朝廷,使当时的京城既有在紫禁城内廷的清朝小皇帝,又有在中南海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而且这个小朝廷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仍保持帝王气派。.
查看 鄭孝胥和遜清皇室小朝廷
遜清皇室流亡小朝廷
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是指1924年11月5日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皇帝尊号被正式废除后,依旧被部份满清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平、天津等地流亡蛰居期间,在北平什刹海、天津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清王朝残留下来的微型小朝廷。.
高旭
旭,字天梅、号剑公,中国近代诗人,南社的三个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倾向维新变法,后来转向支持革命,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创立南社。卷入曹锟贿选事件使他晚年声名不保,诗文由其弟高基编为《天梅遗集》。.
查看 鄭孝胥和高旭
胡嗣璦
胡嗣瑗()字晴初,亦字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貴州省貴陽府開州人。清朝、中华民国、满洲国政治人物。.
查看 鄭孝胥和胡嗣璦
郑禹
郑禹(),郑孝胥次子,号炎佐,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满洲国政治人物。.
查看 鄭孝胥和郑禹
阮振铎
阮振鐸()字叔周,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華民国、满洲国的医生、政治家、外交官。.
查看 鄭孝胥和阮振铎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查看 鄭孝胥和關國煊
蔡運升
蔡运升(),字品山(一作品三),萨麻喇氏,满洲镶蓝旗,吉林将軍轄区阿勒楚喀副都統轄区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人。.
查看 鄭孝胥和蔡運升
鄭守廉
郑守廉(),字儉甫,福建福州府閩縣人。清朝官員。 世居洗银营。咸丰二年(1852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引见,以主事用,签分工部行走,补吏部考功司主事。官至員外郎。 有子鄭孝胥、鄭孝柽。.
查看 鄭孝胥和鄭守廉
臧式毅
臧式毅(),字奉久,為中華民國政治家、奉系軍人,及後來的滿洲國要人。.
查看 鄭孝胥和臧式毅
金志堅 (北京)
金志堅(),满族,本姓愛新覺羅氏,本名「韞歡」,乳名「姞格」,字「蕊莟」,號「璧月」。末代皇帝溥儀最年幼的妹妹。.
查看 鄭孝胥和金志堅 (北京)
陳寶琛
宝琛(),原字長庵,改字伯潛,號弢庵、陶庵。福建闽县螺洲人。.
查看 鄭孝胥和陳寶琛
陳衍
陳衍(),小名尹昌,字叔伊,號石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近代詩人.曾是台灣巡撫劉銘傳、湖廣總督張之洞幕僚。.
查看 鄭孝胥和陳衍
陳濬芝
陳濬芝(),字瑞階,號紉石,臺灣淡水廳竹塹城西門石坊人。清朝政治人物,赐同進士出身。清光绪年间,举孝廉,授知县,因清理田赋及奏办全台团练有政绩,擢五品衔,候补同知,诰授奉政大夫。.
查看 鄭孝胥和陳濬芝
林庚白
林庚白()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是一位出身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州尾村)的詩人與政治人物。裴毅然,诗怪林庚白,视野2012年第6期 蔡登山,一家都是诗人的徐蕴华,载 褚钰泉主编,悦读MOOK(第20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第64-72页.
查看 鄭孝胥和林庚白
林韻宮
林韻宫()广东省信宜县西江(北界镇)人信宜縣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清末民初学者、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鄭孝胥和林韻宮
李宣倜
李宣倜()原名汰书,字释龛、释堪、释戡,号苏堂,别号阿迦居士,晚号蔬畦老人。福建侯官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诗人,京剧剧作家。.
查看 鄭孝胥和李宣倜
李宣龚
李宣龔(),字拔可,號觀槿,又號墨巢。福建閩縣人。 師事陳衍。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舉人,曾任湖南桃源知縣,官至江蘇候補知府。民國後,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任職三十年多年。又工於詩,诗学郑孝胥,為同光體闽派詩人。與钱锺书友好。著有《硕果亭诗》二卷,《诗续》二卷。.
查看 鄭孝胥和李宣龚
武藤信義
武藤信義(むとう のぶよし,),日本帝國時代陸軍軍人。曾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洲國大使。 武藤信義出生於佐賀市。曾進入佐賀師範學校。之後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畢業。大正八年(1919年)1月15日就任参謀本部第1部長。大正十年(1922年)11月24日就任参謀次長。昭和七年(1932年)8月8日擔任關東軍司令官一職。並兼任滿洲國駐在特命全权大使與關東長官。掌握滿洲的軍事、行政、外交。同年9月15日與滿洲國國務總理鄭孝胥簽訂《日滿議定書》,維持滿洲國內的治安。武藤遂成為首任日本駐滿大使。1933年(昭和八年、大同二年)發動熱河戰役,將熱河收入滿洲境內。5月3日,獲得元帥稱號。7月27日卒於滿洲國新京。 Category:大日本帝國陸軍將官 Category:日本元帥 Category:日本男爵 Category:甲午戰爭人物 Category:日俄戰爭人物 Category:關東軍人物 Category:佐賀縣出身人物 Category:肥前國出身人物.
查看 鄭孝胥和武藤信義
毓鋆
毓鋆(),愛新覺羅氏,名金成,號安仁居士,來台後曾化名劉柱林(救命恩人之姓名),生於中國北京,清朝宗室後裔,正紅旗人,台灣著名儒家學者,創辦奉元書院,以私人講學,外界都敬稱其為「毓老」而不名,在台灣宣揚中華文化六十餘年,述而不作,及門弟子有數萬人之多,遍及海內外與各行業。毓老一生倡經世致用之學並注重對時勢之分析,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和和生機。 毓鋆自称是禮親王代善后裔,但其所用字辈与礼亲王家同代之人相异。.
查看 鄭孝胥和毓鋆
清遗
清遺指中華民國建立後依然效忠大清國的「遺民」,當中包括謀求清朝復辟的支持者。.
查看 鄭孝胥和清遗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鄭孝胥和清朝
清朝解元列表
本表按年份、科次列舉清朝各省鄉試第一名(解元)。.
查看 鄭孝胥和清朝解元列表
溥仪
清宣統帝溥儀(a,),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英語名「亨利」(Henry);汗號「哈瓦圖猷斯汗」(Хэвт ёс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宣統」,後世通稱「宣統皇帝」。 溥儀正式登基時年僅3歲,其實權由父親攝政王載灃掌握。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被袁世凱強逼退位,故亦有「清遜帝」或「清廢帝」之稱。 1917年,溥儀在張勳等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曾短暫復辟但最終失敗。1934年,溥儀在日本支持和幫助下登基成為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溥儀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清兵入關以來的第十位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查看 鄭孝胥和溥仪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查看 鄭孝胥和满洲国
满洲灵庙
满洲灵庙是一座位于满洲国奉天市的日莲宗寺庙。它的建设始于1934年(康德元年),完成于1938年(康德5年),祭祀为满洲国服务而战死或病死的人。当时的地址为奉天市八幡町6丁目,现地址为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11号。 至1938年,建成的建筑有日光殿(东殿)与日本僧堂。日本战败后,该寺庙辗转被多个单位使用,现存建筑为东殿,现在所在场地被出租使用,保护状况较差。.
查看 鄭孝胥和满洲灵庙
滿州國國務總理大臣
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是滿州國皇帝輔弼機關滿洲國國務院首長的名銜,鄭孝胥和张景惠先後出任該職位。在大日本帝國憲法下地位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一樣。 1934年(康德元年)愛新覺羅溥儀即皇帝位之際,國務總理改名為「國務總理大臣」。 雖然總理大臣是由滿州國皇帝任命,但實際權力掌握在關東軍設置的補佐機關總務廳手上,總務廳官員幾乎全是日本人。 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也兼任建國大學校長和滿洲國協和會會長。 Category:滿洲國政府機構.
滿蒙獨立運動
滿蒙獨立運動是20世紀初期滿洲與蒙古脫離中國統治的運動,近代因為東北民族混合過度,加上日本撤退而式微。.
查看 鄭孝胥和滿蒙獨立運動
滿洲國協和會
滿洲國協和會為滿洲國的官民一體國民組織,起初石原莞爾等人期許本組織能擔任未來一黨執政的重任,然而在之後則受到日本大政翼贊會旗下各組織影響。.
查看 鄭孝胥和滿洲國協和會
滿洲國國務院
滿洲國國務院(日文:まんしゅうこくこくむいん)是滿洲國的行政機關,也是滿洲國政的最高機關。國務院在體制上是國家元首溥儀的直屬組織,但實際上國務院卻是日本關東軍主導,不少日本人在國務院中擔任各要職。.
查看 鄭孝胥和滿洲國國務院
滿洲國國歌
满洲国在1933年和1942年制訂過國歌。.
查看 鄭孝胥和滿洲國國歌
滿清十三皇朝
電視劇《滿清十三皇朝》(英文:The Rise and Fall of Qing Dynasty),是1987年香港亞洲電視的大製作。該劇不但於香港掀起收視熱潮,也廣受其它地區觀眾歡迎。.
查看 鄭孝胥和滿清十三皇朝
服部宇之吉
服部宇之吉(),日本人,宣統元年賞給文科進士。.
查看 鄭孝胥和服部宇之吉
末代皇帝 (电视剧)
《末代皇帝》片长36集,是展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一生的电视剧,根据溥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溥杰作为顾问,由陈道明主演,该片于1988年播出。.
末代皇帝传奇
,一部清末民初电视连续剧,講述爱新觉罗·溥仪的传奇一生,於2013年10月开机,同年12月杀青。於2014年11月14日在武汉二套文艺频道晚上“钻石剧场”全国独家首播。2015年4月13日登陆安徽卫视海豚第一剧场。.
查看 鄭孝胥和末代皇帝传奇
朱益藩
朱益藩(),字艾卿,號定園,江西蓮花縣人,清末政治人物,朱熹之后,醫術精湛,工詩文。光緒年間進士。民國初年曾任溥儀老師。.
查看 鄭孝胥和朱益藩
日滿議定書
《日滿議定書》是在滿洲國大同元年(1932年,昭和七年)9月15日由大日本帝國與滿洲國簽訂的議定書。 日本代表是陸軍大將武藤信義(關東軍司令官),滿洲國代表則是國務總理鄭孝胥。雙方於新京簽字於上,彼此享以香檳酒,完成手續。.
查看 鄭孝胥和日滿議定書
2月16日
2月1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4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18天(闰年则还有319天)。.
查看 鄭孝胥和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