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 关系: 劉重麟,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台灣統治者,吳尚新,平慶,徐鏞,嘉恒,呂志恆 (清朝),王功,王衍慶,竹塹城,邓姓,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臺灣府知府,臺灣采訪冊,陳俊千,水沙連紀程,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方傳穟,文開書院,日月潭。
劉重麟
劉重麟(),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陝西同州府,貢生出身。之後,先後擔任廣西永安州知州、歸順州知州、浙江寧波府知府、嚴州府知府、廣西桂平梧鬱道、湖北漢黃德道及江西督糧道。 1827年(道光7年),他奉旨擔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從江西前往台灣,為台灣清治時期這階段的地方統治者。 1829年,劉重麟卸任台灣道前往江西擔任按察使,後又歷經四川布政使、安徽布政使、通政使司副使、光祿寺卿、宗人府府丞及都左副都御史。 1845年,他卒於御史任。.
查看 鄧傳安和劉重麟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
埔里地區之地理位置位在臺灣本島之中央,東側為中央山脈,西側有國姓之深谷,南邊憑日月潭為界,北邊倚關刀山為屏障,地形十分險要,加上四季溫和,其豐富的自然環境提供了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距離今約三千年前,已有人類陸續在埔里盆地周邊臺地地區建立家園;從其史前遺址所發現的石器、陶器,可發現該時期之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但不知原因為何,這些史前人類又像謎一樣的消失。直到很久以後,才有埔社布農人與眉社泰雅人各自分別居住在埔里的南北兩側,成為埔里近代歷史之最早主角。 漢人大量進入埔里的最早紀錄是在1815年;當時,一千多名墾戶在郭百年等人率領下強行進入埔里。由於這次的移民行動沒有經過官府准許,再加上隨意殺害埔社及眉社原住民,終於引來當局關注;隔年,漢人被澈底驅逐,郭百年等墾首被依法懲治。埔社與眉社的原住民因此遭受重大損失,對漢人因而產生不好的觀感;但也正因經過這些衝擊,他們才更加了解漢人的社會文化,激起其放棄狩獵並從事農耕的想法。 1825年,分散居住在臺灣中部的巴布薩、洪雅、拍瀑拉、道卡斯、巴宰海平埔族人在他們的原居地因遭受漢人於經濟上的掠奪,導致其耕地大量流失,生活日漸窘迫,而不得另尋發展;當時,埔里正好提供其絕佳機會,於是,在互相招引之下,他們在接下來的八年中陸續進入埔里。 平埔族族群進入埔里後,一開始以埔社與眉社的佃田為生,後來依恃其農耕技術較當地族群進步,逐漸獲得當地大多土地,當地原居民因此逐漸撤往山區居住。後來,漢人也隨著逐漸鬆弛廢除的內山開墾禁令陸續前來開墾居住。1875年,埔里地區之開發大致完成。 沙連堡成立於清朝乾隆年間,其範圍包括今部份水里鄉、魚池鄉、國姓鄉、埔里鎮及仁愛鄉一帶;而埔里正是水沙連六社的重要地區,當初稱為蛤美蘭社,亦稱埔裡社(埔裏社)。道光年間,平埔族遷居至該地,並建立三十多個部落。光緒年間,總兵吳光亮建立大埔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府在此設立隸屬南投縣之埔里鎮,位於臺灣省的地理中心一帶及南投縣轄境之北,其東側為仁愛鄉,西側為國姓鄉,南面魚池鄉,西距草屯鎮38公里,西北距臺中58公里,南距日月潭約17公里,是通往臺灣中部各主要風景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鎮內所轄面積約162.227平方公尺,人口約87,000人,包含泰雅族、平埔族、閩南人、客家人及外省人各族群;除商業活動之外,居民大多從事農林業,全區沒有大型工廠。.
查看 鄧傳安和埔里地區歷史年表
台灣統治者
台灣統治者有跡可查應自1624年荷蘭殖民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17世紀中期(1638年)時,台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灣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國,其統治者稱為「大肚王」,不過目前僅有兩位「大肚王」有跡可查。在17世紀之前,元、明兩朝雖於澎湖群島設置了澎湖寨巡檢司,也有澎湖寨巡檢官職設置(例如首任澎湖寨巡檢陳信惠),不過其僅駐於澎湖群島,並未實際管轄台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之前,台灣統治者所轄實際領土幾乎都未達台灣全境;即使到19世紀中期,台灣清治時期政府力量仍未涵蓋所有台灣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除此之外,1722年-1769年負責監督台灣行政之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及1874年-1884年,每年冬春兩季駐守於台灣台南辦公的福建巡撫、掌管台灣內政之台灣府知府、台灣布政使、掌管台灣軍事之台灣鎮總兵等等在此均不認定為台灣統治者。而即使照這樣認定標準下,並扣除未派實上任或回任者,從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幾年當中,台灣統治者也超過了160位以上。.
查看 鄧傳安和台灣統治者
吳尚新
吳尚新(南門公園碑林的解說牌),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為清乾隆至道光時人,是臺南市吳園的主人和布袋式鹽田的創始者。 吳家開臺祖為吳國美,吳尚新之父吳春貴為其孫。吳尚新從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開始執掌家業,而其父吳春貴於道光七年(1827年)逝世後,他正式繼承了主要從事配銷今臺南、嘉義地區的「吳恆記」食鹽販館而致富。在其父過世前,吳尚新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受臺灣知府鄧傳安之命,負責遷建毀於道光三年(1823年)曾文溪水患的第二代洲南鹽場到今嘉義縣布袋鎮新厝仔一帶。吳尚新在這次遷建工程中改良了原本鹽田的設計,在原本的「磚瓦埕」(結晶池)與「土埕」(小蒸發池)之外加上了「水埕」(大蒸發池)與「鹵缸」,因而使鹽產量增加。 完成洲南場遷建後,吳尚新的事業更為興隆,於道光九年(1829年)收購其宅邸北側的何斌舊居改建為園林,即今之吳園。他曾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參與捐款造一古鐘,獻給臺南北極殿。 其墓碑記載他於咸豐三年(1853年)十二月下葬,其後人整理墓園後,將墓碑與墓拱石構件於民國八十年(1991年)5月捐給臺南市政府,後來幾經輾轉之後安置於南門公園碑林。.
查看 鄧傳安和吳尚新
平慶
平慶,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滿洲。他於1830年(道光10年)奉旨擔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為台灣清治時期這階段的地方統治者。.
查看 鄧傳安和平慶
徐鏞
徐鏞,字詠之,號漪塘,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員。 嘉庆十四年(1809年)己巳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主事。道光二年(1822年)任汀州府知府。道光七年(1827年)擔任臺灣府知府。翌年升任四川成綿龍茂道。道光十年(1830年)升貴州按察使,同年改順天府府尹。道光十三年(1833年)任大理寺卿,左遷山西布政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太僕寺卿。.
查看 鄧傳安和徐鏞
嘉恒
嘉恒,镶黄旗汉军人,清朝政治人物。监生出身。 嘉恒曾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接替邓傅安任建宁府知府一职,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邓菽原接任。.
查看 鄧傳安和嘉恒
呂志恆 (清朝)
呂志恒(),字立吾,江蘇陽湖人,清朝政治人物,監生出身。.
查看 鄧傳安和呂志恆 (清朝)
王功
王功,舊名王宮,台灣地名,位於彰化縣芳苑鄉,居王功漁港之東,是縣道148線起點。 王功的興盛衰落全與漁港緊連,境內寺廟於此時期內應運而生,如:壽山宮、福海宮皆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後期發展成觀光及美食,如:王功夕照成為王功漁火節活動主題,以及芳漢路是以蚵嗲為主的美食街。如今,王功為一觀光兼具商業的市集。.
查看 鄧傳安和王功
王衍慶
王衍慶,為中國清朝官員,山東聊城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科舉人。曾任福建漳浦知縣。道光三年(1823年)任嘉義縣知縣。道光九年(1829年)以台防同知身分接替鄧傳安,之後並兩度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府知府。道光十七年(1837年),接替童宗颜任漳州府知府一职,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胡兴仁接任。.
查看 鄧傳安和王衍慶
竹塹城
竹塹城(淡水廳城),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所在。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查看 鄧傳安和竹塹城
邓姓
邓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第180位,中国大陆第34大姓(2006年数据),主要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廣府、港澳及海外地區等地。在台灣鄧姓排第54位,主要分佈於台灣北部。源于古代鄧國(今河南省邓州市)。原為曼姓,為商朝武丁所封。春秋時代鄧國為楚國所滅之後,其国后人以国名为姓。郡望为南阳(今邓州,古代曾为南阳郡)。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佈,約佔當地人口2.1%。.
查看 鄧傳安和邓姓
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
台灣府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前身為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更名改革自1787年。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北路番理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清領區與中台灣原住民及原住民領地開墾內政。.
臺灣府知府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
查看 鄧傳安和臺灣府知府
臺灣采訪冊
《臺灣采訪冊》,該書僅有抄本傳世,而抄本原題《臺灣採訪冊》,但後來的刊印本皆作《臺灣采訪冊》。乾隆年間《續修臺灣府志》成書後,臺灣府知府鄧傳安於道光八年(1828年)有增修府志之議,遂開志局派人採訪史料與募捐,而採訪成果即是此書。而當年志局是否成功完成新版府志,則因今無傳本而不可知。 本書的採訪者有林棲鳳、石川流、曾敦仁、陳國瑛、蘇鳳翔、林師聖、楊文顯、吳尚新、蔡國香、蘇德純、吳廷箎、黃本淵、黃化鯉、吳春祿、翁守訓、陳肇昌,其中以陳國瑛所作的採訪最多。該書史料的採訪進行時間為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到道光十年(1830年)八月,而如果是《續修臺灣府志》、《續修臺灣縣志》已有者,則不重複,而其他舊--已有者,皆予以註明。.
查看 鄧傳安和臺灣采訪冊
陳俊千
陳俊千(),字常伯,號萸坪,安徽定遠人,祖籍浙江金華,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道光六年(1826年)由福建建寧府知府調任台灣府知府。同年十月因無法制止台灣北路械鬥,被降級三任調離台灣。.
查看 鄧傳安和陳俊千
水沙連紀程
水沙連紀程,是鄧傳安所著一篇關於水沙連地區(現在埔里盆地周圍)所見所聞的遊記。.
查看 鄧傳安和水沙連紀程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設置於1791年,前身為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是台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台灣清朝統治區的實際統治者。此官職名稱又稱為台道或亦可稱為台灣道、分巡台灣道。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之官銜與前身「分巡台灣兵備道」最大不同在予新官職明確加授按察使銜,也就是將本來的正四品道員官銜提高到正三品按察使官銜,增加了可直接上奏清朝皇帝之職權。同時,也將福建省監察台灣清領區的職務劃分與台灣道。簡言之,就是新官銜增加了獨立監察權。另外,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與稍早相同,道署設於台南的台灣道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 1885年,台灣道行政區劃升格為台灣省(正式名稱為福建台灣省)之後,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原則歸品等為從二品之台灣巡撫制約,實際行政權也為福建台灣布政使所承襲(布政使司為設省之建置,其職責必然與原道臺相重疊)。不過也造成了雙長官制(應非雙長官制,而較類似職權劃分不清之問題)的情形。劉璈任職期間還與台灣巡撫劉銘傳之間,還因為爭權造成許多紛爭。.
方傳穟
方傳穟(),號穎齋,安徽桐城人。中國清朝官員。 監生出身。由河南通判累官福建福州府知府,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接替毕所任漳州府知府。道光三年(1823年)調臺灣府,剿捕鳯山亂民有功。道光四年(1824年)短暫護理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洊擢浙江甯紹台道。.
查看 鄧傳安和方傳穟
文開書院
文開書院,是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鹿港文武廟內的書院,乃時任鹿港同知的鄧傳安倡建,名稱為紀念沈光文,並祭祀明鄭遺老,建築列入彰化縣定古蹟。.
查看 鄧傳安和文開書院
日月潭
日月潭(邵語:Zintun;Ji̍t-goa̍t-thâm,Sun Moon Lake)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為日潭與月潭之合稱,因其雙潭水色各異而得名。是臺灣岛上第二大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水庫。湖面海拔736公尺,常態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自然生態豐富,但亦為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臺灣八景之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第九頁。日月潭也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生活在潭水四周的族人稱其為「水社海」。由於過去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一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 2000年1月,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其範圍除原有日月潭特定區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窯臺灣的國家風景區 陳永森;林孟龍/著ISBN 978-986-7630-21-6 2004年2月出版。 2016年3月,與日本靜岡縣濱名湖締結為姐妹湖。.
查看 鄧傳安和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