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郭化若

指数 郭化若

郭化若(),原名郭可彬,曾用名郭俊英、郭化玉、郭化羽等,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目录

  1. 44 关系: 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行政委员会孙子兵法丁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边防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三十六计张捷勋周家鼎唐克军事管制委员会八一勋章 (1955年)王宏坤王建安王必成 (中将)碾庄战役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黄寿发關國煊钱之光邱创成肖向榮揪军内一小撮淮海战役服部千春朱毛之争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华东军政委员会

华东军政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至1952年设立的管辖华东大行政区行使地方政权机关职能的机构。.

查看 郭化若和华东军政委员会

华东行政委员会

华东行政委员会是1953年至195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华东地区的代表机关。.

查看 郭化若和华东行政委员会

孙子兵法

-- 《孫子》,又稱作《武經》、《兵經》、《孫子兵法》、《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期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被奉為中國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查看 郭化若和孙子兵法

丁钊

丁钊(),原名丁尔思。山东黄县北巷子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查看 郭化若和丁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负责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上海等6个省级行政区内陆、海、空军部队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机关驻南京市。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 。.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简称上海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的一个警备区。.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中央军委直属单位。.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边防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边防学校,简称公安军边防学校,位于上海市,是曾经存在一所公安部队干部院校。.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边防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基地,位于上海市,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是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最初名为华东野战军,是由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至1949年12月,总兵力82.5万余人。.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团。.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兵种。.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是1955年至1957年间存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下设高射炮兵、雷达兵、探照兵、对空情报兵这四个兵种。.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1032部队,军部驻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俗稱陸軍番號,旨在列举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各部的编制序列沿革及各时期变化。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军的番号排列数目为70个军。1948年11月至1952年10月,共组建67个军。第五十六军、五十七军、五十九军一直没有组建过。后经历次改编,现有13个集团军。.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经存在的军事工作机关,成立于1954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中央軍事委員會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情报、通信、军训、军务、动员、装备、机要、测绘、外事、管理以及各兵种业务部门。中央军委有关军队的调动指挥是通过总参来执行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拟订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和实施各军种、战区的作战行动;拟订和组织实施人民武装力量建设计划,掌握军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装备计划和行政管理事务。2016年1月被撤销,改组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1063人,任期为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1197人,任期为1965年1月至1978年3月。.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是1982年至1992年期间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一个特殊机构。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使年轻的干部进入中央委员会,年纪大的老干部退到中顾委,辅佐中央委员会。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会上所讲,中顾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简称“兵科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直管单位,是一家集常规武器装备与技术综合性的大型研究机构,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查看 郭化若和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三十六计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一部兵法書,記載了三十六条兵法计策。.

查看 郭化若和三十六计

张捷勋

张捷勋(),曾用名张太保、张殿元。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朝阳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查看 郭化若和张捷勋

周家鼎

周家鼎(),河北沧州南皮县冯家口镇刘文庄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查看 郭化若和周家鼎

唐克

唐克(),江苏省盐城建湖县草埝口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38年,参加新四军,担任河南确山县竹沟教导队学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宣传科、后方留守处宣教干事。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直属政治处、军医处宣教股股长。1940年,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统战科科长。1941年后,任苏北阜东县、射阳县县长。1944年,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抵达东北任内蒙古开鲁县县长、中共乾安县委书记。1946年,任前郭旗吉林专署财经处处长、黑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1947年,任黑嫩省企业管理局局长、东北经济委员会工矿处经理部主任、办公处副处长、基建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任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副局长,后在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学习。195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地质勘探司司长、副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副部长。1977年6月,任冶金工业部部长。1982年,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1985年,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两年后改任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董事长。.

查看 郭化若和唐克

军事管制委员会

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争时期与特殊政治时期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管理方式和临时行政单位,其通过派出军事机构而对某部门或地域进行有效的军事管制与行政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共实施过两次军事管制委员会制度。第一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3年),第二次为文化大革命前期(1968年至1972年)。.

查看 郭化若和军事管制委员会

八一勋章 (1955年)

八一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一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八一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八一勋章、二级八一勋章和三级八一勋章,另设有八一奖章。以奖励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查看 郭化若和八一勋章 (1955年)

王宏坤

王宏坤(),原名王宏春,湖北省麻城县(今麻城市)人,王树声之堂弟,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早年,王宏坤参加过的军事行动包括:黄麻起义、历次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战役以及长征,并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4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出任八路军129师军政委员会委员、第385旅旅长、冀南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六纵队司令员,在他的指挥下进行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襄樊战役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副司令员、海军第二政治委员,后被免去军职。1993年,王宏坤因病逝世。.

查看 郭化若和王宏坤

王建安

王建安()原名见安,湖北红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王建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三十军88师政委、红四军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鲁中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查看 郭化若和王建安

王必成 (中将)

王必成(),湖北麻城乘马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查看 郭化若和王必成 (中将)

碾庄战役

庄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淮海战役中第一阶段的战役。黄佰韬(黃伯韜、黃百韜)率领的国军第7兵团在江苏邳县碾庄圩被解放军围歼。它是一场决定性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讲碾庄战役决定了淮海战役的结局。.

查看 郭化若和碾庄战役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78年3月5日选出。共有197名组成人员,其中委员长1名,副委员长20名,秘书长1名,委员175名。任期由1978年3月至1983年6月,期間共召開?次會議。常委會组成情况如下:.

查看 郭化若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3497名,任期為1978年2月至1983年2月。.

查看 郭化若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独立自由勋章

立自由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二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另设有独立自由奖章。以奖励抗日战争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人员。.

查看 郭化若和独立自由勋章

解放勋章

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三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和参与起义的原中华民国国军人员。 解放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另设有解放奖章。以奖励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和直接领导中华民国国军起义的原国军人员。.

查看 郭化若和解放勋章

黄寿发

寿发(),福建新泉县(今连城县新泉镇)人,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因严重违反军纪射杀妻儿而被判处死刑。.

查看 郭化若和黄寿发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查看 郭化若和關國煊

钱之光

钱之光(),浙江省诸暨县牌头镇王家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纺织工业的主要奠基人。.

查看 郭化若和钱之光

邱创成

邱创成(),原名邱桂生,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

查看 郭化若和邱创成

肖向榮

萧向荣(),原名萧木元,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查看 郭化若和肖向榮

揪军内一小撮

“揪军内一小撮”,全称是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政治口号。.

查看 郭化若和揪军内一小撮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三大战役”之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中華民國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由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時期,解放軍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对國軍一次战略性进攻戰役。 戰役历时65天,解放軍殲滅國軍5个兵团和1個綏靖區部隊,計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降3.5万余人,變節改编2.8万人;国军将领被俘124人,阵亡6人,投降22人,叛變8人。被消灭国军统计中还不包括溃散和逃亡人数),此外還击退由蚌埠方面屢次北援之第六、八兩個兵團。國軍方面,由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刘峙及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造成解放軍伤亡13.4万人。此战役被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方面称为「徐蚌--会战」(徐州、蚌埠),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称为「淮海--战役」(淮阴、海州)。.

查看 郭化若和淮海战役

服部千春

服部千春()是日本汉学家、著名《孙子兵法》研究家。.

查看 郭化若和服部千春

朱毛之争

朱毛之争,指中国工农红军成军初期,朱德和毛泽东对红四军领导权的一次争夺。朱毛之争以罗福嶂会议为导火索,以古田会议为结束。结果毛泽东取得了胜利,确立对中央红军的领导地位。.

查看 郭化若和朱毛之争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6年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6年春,新四军下辖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滨海军区、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总兵力为450,000人。.

查看 郭化若和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