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 关系: 劉晏,原武县,后周攻南唐之战,宋朝行政區劃,崔弘昇,京西北路,张亮 (唐朝),开封府,圃田县,石延宝,韦济,韋執誼,郑州直隶州,郑州行政沿革,鄭善果,李元名,李元祥,李元禮,李琼 (沧州),李程,李杰 (武威县子),杨达 (隋朝),東魏行政區劃,汴州,汴梁路,汜水縣,滎陽郡,房仁裕。
劉晏
劉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代宗朝主管全国财政,德宗朝被赐死,后追赠郑州刺史,又加司徒。.
查看 郑州 (古代)和劉晏
原武县
原武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以阳武县置原武县,与卷县并治,治所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属河南郡。新朝时称原恒。西晋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后属广武郡。东魏改广武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朝开皇十六年(696年)置原陵县,县治在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属荥阳郡。唐朝初年改为原武县,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为镇,并入阳武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属郑州。元朝属汴梁路。明朝属开封府。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怀庆府。 1936年曾与阳武县合并,改设博浪县。同年又复旧。抗日战争中沦陷。1945年3月,中共政权在汪伪政权的原武县、阳武县辖区境内,设置“原阳县”政权。而光复后的国民政府仍置原武县、阳武县。至1948年10月,中共政权控制原武县、阳武县全境。华北人民政府要求撤消战时行政区划,恢复旧行政建制。原阳县官员因原阳县人口过少,请求保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属新乡专区。最终在1950年3月13日,平原省人民政府通令“奉准原武、阳武二县合并,定名为原阳县”。.
查看 郑州 (古代)和原武县
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是五代末期发生的国与国之间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事从955年12月17日,后周世宗派大军南伐开始,战斗中双方互有攻取,很多城池经历过多次争夺。战斗持续了两年零五个月,于958年4月8日结束,最终南唐失去了其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
宋朝行政區劃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二级行政区有府、州、军、监。至道三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共十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為利州、益州二路,分峽路為夔州、梓州路二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二路。慶曆八年分河北路安撫司為大名府、高陽關、真定府、定州四路安撫司。嘉佑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熙宁五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陝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後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崇寧五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宣和四年宋金盟約,約定滅遼後宋得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結果後來並未設置。建炎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紹興十四年改为17路,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北宋路制以轉運使司為主,還有提點刑獄使司,提舉常平使司和安撫使司的路制。南宋時以安撫使司路制為主。 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強幹弱支,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资源狭小,也致使終宋朝一代外敌入侵不断。.
崔弘昇
崔弘昇(),字上客,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周、隋朝官员。.
查看 郑州 (古代)和崔弘昇
京西北路
京西北路是中國宋朝时设置的一个路,地處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的西部。 至道三年(997年),定天下为15路。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西路为京西北、南二路。京西北路的治所在河南府,管辖河南府、许州、孟州、蔡州、陈州、颍州、汝州、信阳军;建炎年间全境沦于金国,京西北路建制废除。金国在此设置南京開封路等。.
查看 郑州 (古代)和京西北路
张亮 (唐朝)
張亮(),中国唐朝初期名将、政治家。鄭州滎陽人(今河南省鄭州市惠济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後以反罪处斩。.
开封府
开封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首府名,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管辖范围达今许昌市、郑州市、新乡市、周口市境。.
查看 郑州 (古代)和开封府
圃田县
圃田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初年,避杨忠讳,改中牟县为内牟县。开皇十六年(565年),县境西部析置管城县(即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部析置郊城县(治所在原中牟县城)。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内牟县为圃田县。大业三年(607年),原圃田县并入管城县,郊城县则易名为圃田县。先后属郑州、荥阳郡。唐朝武德三年(624年),改为中牟县,以县置牟州。贞观元年(627年),清池县分为佼城县、管城县和圃田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县并入中牟县,.
查看 郑州 (古代)和圃田县
石延宝
石延宝,后晋宗室,石敬瑭族孙,出帝石重贵养为次子。自延煦为齐州防御使,而延宝代为郑州刺史。 后晋建立,石延宝遥领鲁州节度使。其兄石延煦为齐州防御使,石延宝代替他为郑州刺史。契丹灭后晋,晋出帝与太后派石延煦、石延宝送降表、玉玺、金印给契丹,石延宝时为威信军节度使。耶律德光得玉玺,说它与前史所传不同,命石延煦等回去要真的传国玉玺。出帝回答:“顷潞王李从珂自焚于洛阳,玉玺不知所在,疑已焚之。先帝受命,命玉工制此玺,在位群臣皆知之。”事情才没有追究。后石延煦、石延宝等从出帝北迁,不知其所终。.
查看 郑州 (古代)和石延宝
韦济
韦济(),字济,唐朝鄭州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人。武则天、唐中宗时宰相韦嗣立第三子,唐玄宗时官员,以文章闻名当时,官至尚书左丞。.
查看 郑州 (古代)和韦济
韋執誼
韋執誼,字宗仁,唐代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韋執誼出自京兆韦氏龙门公房,少有才名,及进士第,先後任右拾遺、翰林學士。娶杜黄裳次女為妻。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順宗執政。永贞元年(805年)二月辛亥,下诏任命吏部郎中韦执谊守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王叔文開始進行改革。王叔文主張廢除宦官軍權,受到宦官俱文珍等人的抵制。韋執誼企圖市恩于岳父,被罵“以一官見賣”。同年八月,唐順宗因病退位,唐宪宗李純即位,史稱“永貞內禪”。十一月,下詔貶韋執誼為崖州(廣東瓊山)司馬,再贬司户。元和三年(808年)以前病死于崖州,杜夫人歸其喪。有四子:韦曙;韦曈,字賓之,鄭州刺史;韦昶,又名韦绚,字文明,有文采;子韦布震,字熙化;韦旭,字就之。.
查看 郑州 (古代)和韋執誼
郑州直隶州
郑州直隶州,為清朝河南省管轄的一個直隸州。當時鄭州直隸州行政級別編制是:「衝,繁,疲,難」。又,清朝中期以後,道逐漸演變成為介於「省」與「府、州(直隸州)、直隸廳」之間的新的行政層級,所以郑州直隶州,也同時隸屬於河南省的開歸陳許鄭道。 郑州,在明朝時候屬於河南省開封府管轄。到了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格為直隸州。按清朝制度,直隸州必須管縣。所以郑州升格為直隸州後,管轄了四個縣:1.滎澤縣、2.滎陽縣、3.汜水縣、4.河陰縣。後來到了乾隆三十年,河陰縣被裁撤,併入滎澤縣。所以乾隆以後的郑州直隶州,是管轄:滎澤、滎陽、汜水等三個縣。又有朱偓,曾經修纂了《鄭州直隸州志》十二卷,是鄭州歷史上的一本方志。 民國時期,全國實施「廢州改縣」,鄭州被改為河南省的鄭縣。演變到今日,則成為河南省鄭州市。是今日該省最大城市與省會。.
郑州行政沿革
郑州行政沿革是河南省郑州市历代行政变化。.
鄭善果
郑善果,郑州荥泽县人,历仕北周、隋朝、唐朝。 郑善果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三房,是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金乡文子郑道邕的孙子,北周大将军、开封县公郑诚之子。郑诚讨伐尉迟迥而死,郑善果当时年仅九岁,袭封爵位。隋文帝开皇初年,进封武德郡公。十四岁,官拜沂州刺史,又转鲁郡太守。隋炀帝时,与武威太守樊子盖在官吏考核中,并列第一,隋炀帝赏赐其黄金百两、物品千段。迁大理卿。突厥将隋炀帝围困于雁门,围解后,以功授右光禄大夫。 从隋炀帝游江都,宇文化及杀害炀帝,以其为民部尚书,跟随宇文化及等到聊城。后为窦建德所俘,押送给唐淮安王李神通。入长安后,官至太子左庶子,封荥阳郡公。未几,检校大理卿,兼任民部尚书。奉公守法,很有威名。山东被平定,为招抚大使。后历任刑部尚书。唐太宗贞观初年,官至岐州刺史,去官后,又拜江州刺史。贞观三年(629年)卒。.
查看 郑州 (古代)和鄭善果
李元名
李元名(),唐朝皇子,高祖李淵第十八子。.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李元名
李元祥
李元祥(),唐高祖李淵第二十子,母为杨素之女楊嬪(601年—657年)。 631年,封許王。637年,徙封江王、任蘇州刺史、受实封八百户。649年、加增实封千户。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金州、鄜州、鄭州刺史。李元祥性格贪婪、好搜集金宝,贪得无厌。与弟弟滕王李元嬰、侄儿蒋王李惲、哥哥虢王李鳳以貪欲暴虐闻名,王府官属都不愿做他们的下属,说:“宁向儋、崖、振、白(宁可流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崖州【今海南琼山】、振州【今海南三亚】、白州【今广西博白】),不事江、滕、蒋、虢。”元祥体态宽大,腰帯相当于十个人的腰围,饭量相当于数人。当時韓王李元嘉、虢王李鳳、魏王李泰都体态宽大,但都不及李元祥。李元祥还瞎了一个眼。据其墓志记载,李元祥逝世于调露二年七月廿七日(680年9月7日),春秋五十有五,追贈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安。.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李元祥
李元禮
李元礼(),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子。立为徐王。 李元禮性格恭谦謹直,善于騎射。621年,封鄭王。632年,受实封70户,任鄭州刺史,徙封徐王,徙封徐州都督。643年,徙封絳州刺史。有善政的名声,太宗为褒奖他精勤,賜给錦与綾絹。649年,受实封1000户。653年,加司徒之位,与长孙无忌、李世勣并为三公,兼潞州刺史。672年,李元礼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追贈太尉、冀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康。 李元礼有妾赵氏和爱姬罗观照。其子淮南王李茂性格酷薄,行为恶劣。父亲李元礼卧病在床时,元礼寵姬趙氏貌美,李茂逼迫欲奪之。李元礼叱責李茂,李茂愤恨,屏斥李元礼的侍衛,断绝了父亲的药膳。说:“既得五十年为王,更何烦服药?”李元礼最终餓死,李茂後袭封父爵。上元年間,此事泄露,李茂被流放振州而死。另有子淮南公李蕃、汶山公李蓁、李莹。李莹生李延祚,李延祚生李光,李光女嫁致果副尉试左清道率府兵曹参军上轻车都尉秦某。.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李元禮
李琼 (沧州)
李琼,五代十国军事人物,字隐光,沧州饶安(今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 李琼年轻时籍本军为骑兵,李存勗平定河朔,李琼归附。与石敬瑭隶于李嗣源帐下,为小校。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随李嗣源军出涿州,与契丹作战,他和石敬瑭战败逃回,在渡过刘李河的时候,石敬瑭的马跌倒,李琼用长矛拉起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了石敬瑭,于是救了石敬瑭一命。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在魏州起兵,李琼随石敬瑭率领三百骑兵先赴汴州。石敬瑭领陕州任保义军节度使,奏补李琼为云骑指挥使,不久转任侍卫牙队指挥使。长兴年间,改龙武指挥使。 石敬瑭建立后晋,李琼担任护圣都虞候。晋高祖石敬瑭赐给他金帛,但是不封他官爵。李琼闷闷不乐,之后很久担任护圣都指挥使、相州刺史、申州刺史。晋出帝即位,李琼担任棣州刺史。杨光远叛乱,写信招纳李琼,李琼不接受。于是升任洺州团练使、护圣右厢都指挥使。契丹灭后晋,任李琼为威州刺史。李琼走到郑州,被盗贼杀害。.
李程
李程(?),字表臣,封彭原郡公,谥缪,唐朝官员,唐敬宗年间拜为宰相。.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李程
李杰 (武威县子)
李杰(),本名务光,相州滏阳县(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北魏并州刺史李宝的后裔,唐朝官员。.
杨达 (隋朝)
楊達(),字士達,中国隋朝宗室。楊紹之子,楊雄之弟。 仕北周,为儀同、内史下大夫,封遂寧县男。581年,隋朝建国,为給事黄門侍郎、進爵位子爵。吐谷渾侵隋西部,上柱国元諧为元帥征討,楊達为属下司馬。還军后,楊達兼吏部侍郎、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年后,转任内史侍郎、历任鄯州刺史、鄭州刺史、趙州刺史。595年,被提拔为工部尚書、加上開府位。楊素評价:“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602年9月,黄河沿岸諸州发生洪水,楊達奉命救援。10月,转任納言。605年,与楊素、宇文恺负责東都洛陽的建設、为营東都副監。612年,隋炀帝征高句麗,楊達为右武衛将軍、進位左光禄大夫。5月,在軍中死去,享年62岁。追贈吏部尚書、始安侯,谥号恭。唐高宗显庆年间以,因是武则天外祖父的缘故,追赠尚书左仆射,为他立碑。杨达碑云字叔庄,卒年六十五,谥号曰懿。.
東魏行政區劃
東魏自北魏分裂後,繼承有八十州。.
汴州
汴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东魏置梁州、陈留郡,北齐废开封郡(辖开封县)入。北周宣帝(578年—579年)时,改梁州为汴州,因汴水而得名。治所在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隋朝开皇初年郡废,大业初年汴州废,浚仪县、开封县属荥阳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郑州的浚仪县、开封县,滑州的封丘县置。土贡:绢。户十万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七万七千五百七。下辖六县:浚仪县、开封县、尉氏县、封丘县、雍丘县、陈留县。天宝初年,改为陈留郡。后复为汴州。延和元年(712年),州城由启封城迁到汴州城。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开封市、封丘县、尉氏县、杞县、兰考县等地。通济渠开通后,汴州作为东南物资北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原重要的经济都会。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为开封府,后来开封府俗称汴京。.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汴州
汴梁路
汴梁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治所在开封县、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荥阳市、襄城县以东,民权县、沈丘县以西和原阳县、延津县以南、漯河市、项城市以北等地区。下辖陈州、许州、睢州、钧州、郑州等州县。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开封府。 Category:元朝的路 Category:河南的路 Category:开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许昌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郑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商丘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周口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28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汴梁路
汜水縣
汜水縣,中国古旧县名。 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成皋縣置,在今滎陽市西北汜水鎮。因汜水河由鞏義東南北流經此地注入黃河,故名。屬鄭州。唐朝垂拱四年(688年),更名為廣武縣。神龍元年(705年),複名汜水縣,五代改屬河南府。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入河陰縣。元豐二年 (1079年)復置,屬孟州,金朝时,復屬鄭州。明朝仍之。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屬郑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改屬開封府。光緒三十年末(1905年),復屬直隸州。1913年屬豫東道(豫東道次年改稱開封道),193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8年,與廣武縣合并為成皋縣。.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汜水縣
滎陽郡
荥阳郡,三国到隋朝的郡。.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滎陽郡
房仁裕
房仁裕,中国唐朝官员,房玄齡的族叔。 年十八,房仁裕即显露才干,隋末天下大乱,房仁裕最初加入王世充軍,授龙骧将军。後與裴仁基等改投靠唐軍。歷官麟州刺史,又迁太州刺史。太宗朝,官职不明。高宗朝初期,官职至左领军大将军。永徽二年(651年),母亲李氏逝世,丁忧离职。永徽四年(653年),睦州女巫陳碩真占睦州於潛縣(今临安区西)。唐高宗令房仁裕發兵南攻,授金紫光禄大夫,行扬州都督府长史。又迁郑州刺史,后致仕。顯慶年間亡故,春秋七十六。某某二年(疑为乾封二年,667年),下诏追赠左骁卫大将军、使持节都……,陪葬昭陵。随后,又追赠幽州都督、上柱国、清河公,再赠兵部尚书、……四州刺史,谥曰忠。.
查看 郑州 (古代)和房仁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