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邻二氮菲

指数 邻二氮菲

邻二氮菲,即“1,10-邻二氮杂菲”,也称邻菲罗啉、邻菲啰啉、邻菲咯啉,是一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它是一个双齿杂环化合物配体,类似于2,2'-联吡啶,会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很稳定的配合物。 邻二氮菲最常用的应用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它可通过邻苯二胺、硫酸、甘油和砷酸的水溶液回流反应制取。 邻二氮菲在pH为2~9时,会与亚铁离子(Fe2+)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邻二氮菲亚铁离子(2+),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来分析。logK.

目录

  1. 18 关系: 定性无机分析对氰基苯甲酸催产素酶六氟磷酸铜光谱化学序列B-Z反应芳基醇脱氢酶 (NADP+)配位场理论Goldberg反应IUPAC有机物命名法 (B部)次氟酸氧化还原指示剂晶体场理论1,10-菲啰啉2,2'-联吡啶5144-89-866-71-7

定性无机分析

定性无机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一种用来寻找无机化合物中元素组成的分析方法。它主要来鉴定水溶液中的离子,因此,一些其他形式的物质在用标准方法分析之前,先要转化为水溶液中的离子形式。之后,溶液会加入多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针对特定离子的可能出现的颜色变化、沉淀或其他可观现象。E.

查看 邻二氮菲和定性无机分析

对氰基苯甲酸

对氰基苯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上具有一个氰基和一个羧基。在25 °C时,其pKa为3.55。 它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氰基苯甲酸钠;和邻菲啰啉作为混合配体,可以和氯化铜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生成·H2O配位化合物。.

查看 邻二氮菲和对氰基苯甲酸

催产素酶

催产素酶(Oxytocinase)是一種可以代謝催产素的酶。最著名的催产素酶是,本身也是腦啡肽酶,已知也有其他的催产素酶。.

查看 邻二氮菲和催产素酶

六氟磷酸铜

六氟磷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PF6)2,其中PF6-为非配位阴离子。.

查看 邻二氮菲和六氟磷酸铜

光谱化学序列

光谱化学序列由(紫外-可见)光谱得到,用以表示配体和金属离子对分裂能 Δ 的影响大小,主要应用在晶体场理论和配位场理论中。分裂能是1个电子从较低能量d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d轨道所需的能量。 光谱化学序列可以解释一些化合物的颜色差异。常见配体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顺序列在下面,分裂能从小到大: I− − 2− − − 3− 3− − − 2O42− ≈ H2O − 3CN 3 2− 3 − ≈ CO H2O 左边的配体称为弱场配体,右边的称为强场配体。 金属离子相同时,分裂能从小到大:.

查看 邻二氮菲和光谱化学序列

B-Z反应

B-Z反应(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也称BZ反应、B-Z振荡反应(BZR),是一类著名的化学振荡反应,也是非平衡热力学的经典例子。它有很多版本,其中最常见的反应是铈作催化剂时,丙二酸在稀硫酸水溶液中被溴酸盐氧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H^++3CH_2(COOH)_2+2BrO_3^- \rightarrow 2BrCH(COOH)_2+3CO_2+4H_2O\,.

查看 邻二氮菲和B-Z反应

芳基醇脱氢酶 (NADP+)

芳基醇脱氢酶 (NADP+)(aryl-alcohol dehydrogenase (NADP+),EC ),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上的氧化还原酶。这种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应: 芳基醇脱氢酶 (NADP+)的等电点为5.2,在pH值为6.1时活性最高。这种酶主要作用在芳基醇上,但也能作用于一些芳基醛,但不能还原芳基酮。现发现最适合芳基醇脱氢酶 (NADP+)的底物是肉桂醛。这种酶对苯环上有甲基取代基的底物比有羟基取代基的底物具有更强的特异性。芳基醇脱氢酶 (NADP+)能被对-氯汞基苯甲酸盐(p-chloromercuribenzoate,pCMB)或1,10-菲罗啉抑制。.

查看 邻二氮菲和芳基醇脱氢酶 (NADP+)

菲(分子式:C14H10)是一个多环芳香烃,由三个苯环稠合而成,与蒽为同分异构体。无色片状结晶,有蓝色螢光,易升华,具刺激性。存在于吸烟时的烟雾中。折射率(nD20)为1.6415。.

查看 邻二氮菲和菲

配位场理论

配位场理论(Ligand field theory,首字母缩略字:LFT)是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结合,用以解释配位化合物中的成键情况。 与晶体场理论不同的是,配位场理论考虑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一定程度的共价键合,可以解释晶体场理论无法解释的光谱化学序列等现象。一般LFT选取的模型都为八面体构型,即六个配体沿坐标轴正负指向中心原子,以方便理解。.

查看 邻二氮菲和配位场理论

Goldberg反应

Goldberg反应(Goldberg reaction)是用苯胺或芳基酰胺代替酚进行的Ullmann二芳醚合成。由德国女化学家、Fritz Ullmann的妻子Irma Goldberg发现。 例如,邻氯苯甲酸与苯胺缩合,可得芬那酸。 邻溴苯乙酮与苯甲酰胺进行偶联的产物,可以用作Camps环化反应的起始原料。 Goodbrand等报道了一种用从碘化亚铜和邻二氮菲制备的催化剂介导的芳基碘化物和芳胺之间的Ullmann型芳香胺化偶联反应。富电子的芳基碘化物也能进行反应,因此这种方法可用于弥补Buchwald-Hartwig反应有些情况下不适用于富电子芳卤的缺点。.

查看 邻二氮菲和Goldberg反应

IUPAC有机物命名法 (B部)

有机化学命名法B部是杂环系统的命名。包括专门的杂环命名法、杂环螺化合物、杂环集合环、桥杂环系统四部分。.

查看 邻二氮菲和IUPAC有机物命名法 (B部)

次氟酸

次氟酸指化学式为HOF的化合物。实际上,该名称并不准确,由于电负性的缘故,“次氟酸”中的氟仍为-1氧化态。参考其他含氟酸的名称,命名为“氟氧酸”似更为恰当。它可由水/冰以氟气氧化得到,是唯一可分离出固态的“次卤酸”,具爆炸性,会分解为HF和氧气:W.

查看 邻二氮菲和次氟酸

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Redox indicator)是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能在特定的电极电位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氧化还原指示剂一般是自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试剂,其氧化型与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在化学计量点的体系电位附近发生氧化型到还原型,或还原型到氧化型的转变,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突变,指示终点。.

查看 邻二氮菲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Crystal field theory,首字母縮略字:CFT)是配位化学理论的一种,1929-1935年由汉斯·贝特和約翰·凡扶累克提出。它以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层结构为出发点,可以很好地解释配合物的磁性、颜色、立体构型、热力学性质和配合物畸变等主要问题,但不能合理解释配体的光谱化学序列和一些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形成。 晶体场理论将配位键看成纯离子键,着眼于中心原子的d轨道在各种对称性配位体静电场中的变化,简明直观,结合实验数据容易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计算。但在实际配合物中,纯离子键或纯共价键都很罕见,目前配合物的结构理论兼有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精髓,称之为配位场理论。.

查看 邻二氮菲和晶体场理论

1,10-菲啰啉

#重定向 邻二氮菲.

查看 邻二氮菲和1,10-菲啰啉

2,2'-联吡啶

2,2'-联吡啶是联吡啶异构体之一,无色固体。它是一个双齿螯合配体,可以和很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因此可作氧化还原指示剂。与钌和铂的配合物具有很强的发光性质,可能有潜在应用。 bipy及其衍生物 可通过吡啶与雷尼镍作用脱氢得到。 常见的2,2'-联吡啶配合物包括:.

查看 邻二氮菲和2,2'-联吡啶

5144-89-8

#重定向 邻二氮菲.

查看 邻二氮菲和5144-89-8

66-71-7

#重定向 邻二氮菲.

查看 邻二氮菲和6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