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那拉氏

指数 那拉氏

那拉氏(z),汉字亦写作纳喇氏、纳兰氏等,是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亦为明朝末期海西女真四部贝勒的家族姓氏。同时期,那拉氏还散居于长白山、吉林乌拉、张、老寨子、苏完、辽阳、科尔沁、札库木、伊兰费尔塔哈、布尔哈图城、沈阳等地,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过程中归附或被相继兼并。清朝时期,那拉氏世家贵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其中家族出身叶赫(苏完)地区的慈禧太后甚至掌握清帝国实权达四十余年。民国以后,那拉氏多使用那、叶、南等为汉姓。.

57 关系: 努尔哈赤南姓叶赫那拉氏孟格布禄孝慈高皇后 (清朝)容山中國姓氏列表丹津 (土默特)乌拉那拉氏康熙帝弘曙張拉拉佟姓德祺德瑛 (道光進士)德恆咸福宮傅恒哈达那拉氏冷僧机允禔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光绪帝王台福康安福全 (清宗室)穆爾祜纳齐布禄盛京将军莽古濟道光帝额尔德尼覺羅氏諾穆親诺岷豪格辉发辉发那拉氏阿敏 (清朝)蘇克薩哈赫舍里氏那姓那拉庶妃 (清太宗)醇賢親王嫡妃苏纳通嫔恩額德桂祥清太祖皇七女清朝历史...清朝外戚列表满族滿族八大姓惠妃 (康熙帝)文彬慈禧太后拜音达里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a ;1559年-1626年9月30日),爱新觉罗氏,出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家旁系,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挥使,父亲塔克世为觉昌安第四子,努爾哈赤是嫡長子,宣皇后喜塔喇氏所出。努尔哈赤少年时曾以采人参为生,常到抚顺关马市进行贸易活动。后因父祖被明朝误杀,努尔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开始了其建国称汗、征战一生之路。他先后征服了建州女真其他势力、海西女真诸部和部分野人女真部族,大体上统一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天命汗,建立后金,两年后誓师伐明,后金军在四年间接连攻占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等地,并迁都沈阳。 由于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清朝的主要奠基人,所以其继承人皇太极在改号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康熙元年又改为太祖高皇帝(a)。正因如此,努尔哈赤虽然没有亲自建立清朝,却仍有“清朝第一帝”之称。努尔哈赤也是八旗制度的创建者,他将来源于女真诸部的松散力量凝聚在八旗制度之下。努尔哈赤还令手下大臣、学者根据蒙古字母创制文字来拼读女真语(满语),解决了当时女真人(满洲人)书面交流只能使用蒙古文或汉文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努尔哈赤善于组织、长于用兵,一生少有败绩,且常有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之战,其进兵辽东时期所采用的屠杀和奴役人民的严酷手段给辽民带来了深重的磨难。.

新!!: 那拉氏和努尔哈赤 · 查看更多 »

南姓

南姓為漢姓之一,屬於稀少姓氏。.

新!!: 那拉氏和南姓 · 查看更多 »

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z)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海西女真叶赫贝勒的家族姓氏,其始祖为蒙古人星根达尔汉,因攻占世居扈伦国张城那拉氏的领地而改姓那拉,其后部众迁居叶赫河,因而号叶赫国。星根达尔汉四世孙太杵生二子,长为清佳砮、次为杨吉砮,兄弟二人一统叶赫诸部,各居一城皆称贝勒。传至金台石、布扬古时,叶赫被努尔哈赤吞并,宗族、部属被编隶八旗。清朝时期,叶赫那拉氏各支重要世家貴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清太宗皇太极之母孝慈高皇后、康熙初年四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康熙年间重臣明珠等均出自该家族。此外,慈禧太后掌握清帝国实权达四十余年,先祖喀山亦为叶赫那拉氏,其家族世居叶赫国苏完地方。民国以后,叶赫那拉氏多以那、叶、张、罗、苏等为汉姓。.

新!!: 那拉氏和叶赫那拉氏 · 查看更多 »

孟格布禄

孟格布禄(z,1565年-1600年),那拉氏,王台之子,哈达贝勒。十九岁袭父职龙虎将军、左都督。.

新!!: 那拉氏和孟格布禄 · 查看更多 »

孝慈高皇后 (清朝)

孝慈高皇后(a;),那拉氏,名孟古哲哲(p)《满洲实录·卷三》○是年中宮皇后疾篤思母一會.太祖遣人至葉赫徃請.后兄納林布祿阻之止.令家人南太來.太祖曰.我未獲罪於舅.前掠我戶布察寨.後復率九國兵來侵我......今爾妹病篤永訣之際欲母一見汝不容相會.是與我斷好矣.既如此我何必諱言.自今後兩家已成敵國.我將築城汝地日為仇殺.言訖.令南太回○九月內中宮皇后薨.后姓納喇.名孟古哲哲.乃葉赫國揚吉努貝勒之女.年十四適太......方葬於尼雅滿山.於是太祖恨葉赫不令母子相會之仇.遂於甲辰年正月初八日.率兵攻.十一日至葉赫國二城......

新!!: 那拉氏和孝慈高皇后 (清朝) · 查看更多 »

容山

容山,又名容峻峰(容俊峰),叶赫那拉氏 (亦写作纳兰氏、纳喇氏或那拉氏),都京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正二品武官,追赠从一品。曾任宁古塔副都统、福州副都统、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及正白旗护军统领。容山任宁古塔副都统时,为当地之最高军政长官。他全力支持吴大澂及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沙俄谈判,亲派手下托伦托哷立那字界碑,为维护边界领土做出了历史贡献。.

新!!: 那拉氏和容山 · 查看更多 »

中國姓氏列表

本表列出的,是以漢語拼音為順序排列出的中國姓氏。姓氏后标上普通话发音,还有粤语发音(采用《广州话拼音方案》)。.

新!!: 那拉氏和中國姓氏列表 · 查看更多 »

丹津 (土默特)

丹津(),清朝蒙古将领,土默特部人,姓纳喇氏,古睦德的长子。 开始为侍卫兼在京佐领。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到归化城袭都统。1720年,袭三等子。雍正元年(1723年)奏请在归化城建造至圣先师庙,左右翼都设立满学教官。1731年,清朝西征准噶尔,他奉命办理归化城驻军事务。1734年,发归化城帑银赈济乌喇特部受灾部民。1735年,把归化城每年解运到额尔德尼昭的四万八百石粮米,从官运改为商运。丹津协理归化城屯田事宜。1736年,清朝在归化城北设马厂,丹津管理牧务。.

新!!: 那拉氏和丹津 (土默特) · 查看更多 »

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z),一作乌喇氏,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始祖为扈伦国主纳齐布禄,据其家族内部传说本为金室后裔。早年独处于辉发、乌喇边界的启尔撤河源头,因素有墨尔根之号,时而有来访者。后来,蒙古可汗听闻其贤名,令兵百人前去探访,欲许配其女、并给以仆人牲畜,希望能使纳齐布禄归附。纳齐布禄哄骗蒙古兵,称需要与父母同往,于是便登上髙峰不下。蒙古兵上山寻找,纳齐布禄箭无虗发,蒙古兵无法前进便问其姓氏,纳齐布禄随口答道“那拉氏”,于是便以此为姓。纳齐布禄嫡裔发展为乌拉那拉氏,成为了乌拉国主;纳齐布禄之孙嘉穆喀硕朱古第四子绥屯一脉发展为哈达那拉氏,成为了哈达国主;另一支移居伊罕山,发展为伊拉里氏。乌拉传至布占泰为贝勒时曾一度称汗,然而,布占泰在与努尔哈赤较量中屡战屡败,本人败逃叶赫,家族、部众被努尔哈赤兼并,编入八旗。清朝时期,乌拉那拉氏出现多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后妃,其中清太祖大妃为乌拉贝勒满泰之女,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王;清太宗继妃为满泰之弟博克多之女,生肃亲王豪格、洛格;孝敬宪皇后为满泰族叔博瑚察之裔,生弘晖,其父费扬古封一等公。此外,满泰族孙尼堪因战功封二等子。民国以后,乌拉那拉氏多以赵为汉姓,还有的使用相、那、桐、冮等。.

新!!: 那拉氏和乌拉那拉氏 · 查看更多 »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新!!: 那拉氏和康熙帝 · 查看更多 »

弘曙

已革淳亲王世子弘曙(),淳度親王允祐长子,母侧福晋纳喇氏,其父為韩楚翰。他在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十二月初十日申时生,雍正元年(1723年)封世子,曾与允禵出征策旺阿喇布坦,允禵被宗人府劾奏后自景陵撤还,削爵拘禁于寿皇殿,弘曙随之失势被拘禁,1727年夺爵,雍正帝改封其弟弘暻为世子,乾隆元年(1735年)获释,到乾隆三年(1738年)他去世时也未恢复任何爵位,终年41岁。.

新!!: 那拉氏和弘曙 · 查看更多 »

張拉拉

張拉拉(),滿族人,滿族名纳兰格娜。自稱是滿洲正黃旗納蘭氏后裔,皇族。中國歌手。16岁留学韩国。.

新!!: 那拉氏和張拉拉 · 查看更多 »

佟姓

佟姓,中国百家姓之一。据考证佟姓始于3700年前的夏朝,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时有一位太史名终古,传说即为佟姓的祖先。根据《路史》记载,夏朝太史令终古进谏于桀,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就投奔了商汤。其子孙去丝为冬姓,且又加人旁为佟姓。后代称为佟氏。.

新!!: 那拉氏和佟姓 · 查看更多 »

德祺

德祺()字寿芝,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桂祥的次子。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 《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新!!: 那拉氏和德祺 · 查看更多 »

德瑛 (道光進士)

德瑛(),那拉德瑛,那拉氏,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道光十五年,登繙繹進士,授西陵工部主事。道光十九年,任孝陵禮部員外郎。道光二十三年,任戶部員外郎。道光二十七年,任翰林院侍讀;次年改日講起居注官,兼公中佐領。咸豐二年,任實錄館清文總校。咸豐四年,升任翰林院侍講學士。次年升任侍讀學士、詹事府詹事、繙繹鄉試副考官。咸豐六年,任內閣學士。咸豐七年,任玉牒館副總裁,兼鑲黃旗漢軍副都統、考試滿洲教習閱卷大臣,署禮部左侍郎、考試八旗漢軍中書閱卷大臣、文淵閣直閣事。有子慶麟、鍾麟。.

新!!: 那拉氏和德瑛 (道光進士) · 查看更多 »

德恆

德恆()字健亭,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桂祥之子,清朝外戚。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 《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新!!: 那拉氏和德恆 · 查看更多 »

咸福宮

咸福宮,為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位于西六宮西北角。.

新!!: 那拉氏和咸福宮 · 查看更多 »

傅恒

傅恒(z;),一作富恒,字春和,富察氏,孝賢純皇后之弟,清朝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軍事人物,官至軍機大臣、大學士。諡文忠。 傅恒早年歷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乾隆三十四年,傅恒以经略征缅甸,三路出师,清兵因不適應當地瘴癘之疾,死伤惨重。阿里衮病亡,傅恒本人也染上瘴癘之疾病倒。三月,回京,七月即病逝。乾隆帝親至其府宅祭奠,赐謚“文忠”。子福康安,曾平定臺灣林爽文起事、西藏廓爾喀事變等,封嘉勇郡王。.

新!!: 那拉氏和傅恒 · 查看更多 »

哈达那拉氏

哈达那拉氏(z)为满族姓氏,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始祖为扈伦国主纳齐布禄,据其家族内部传说本为金室后裔。早年独处于辉发、乌喇边界的启尔撤河源头,因素有墨尔根之号,时而有来访者。后来,蒙古可汗听闻其贤名,令兵百人前去探访,欲许配其女、并给以仆人牲畜,希望能使纳齐布禄归附。纳齐布禄哄骗蒙古兵,称需要与父母同往,于是便登上髙峰不下。蒙古兵上山寻找,纳齐布禄箭无虗发,蒙古兵无法前进便问其姓氏,纳齐布禄随口答道“那拉氏”,于是便以此为姓。纳齐布禄嫡裔发展为乌拉那拉氏,成为了乌拉国主;一支移居伊罕山,发展为伊拉里氏;纳齐布禄之孙嘉穆喀硕朱古第四子绥屯后裔则成为了哈达国主,至纳齐布禄六世孙王台继任哈达贝勒时,一度称雄女真诸部,称万汗,还被明朝册封为龙虎将军。然而,王台死后,哈达逐渐衰落,直至被努尔哈赤兼并,家族、部众编入八旗。清朝时期,哈达那拉氏一度有数人封男爵,后在承袭过程中或因事被夺,或分袭、改袭轻车都尉、骑都尉等世职。民国以后,哈达那拉氏多以那、万、王、赫、叶等为汉姓。.

新!!: 那拉氏和哈达那拉氏 · 查看更多 »

冷僧机

冷僧机(),清朝初年的著名大臣,纳喇氏。原是努尔哈赤俘虏的叶赫战俘,天命四年(1619年),被编入正蓝旗。天命十一年(1626年)冷僧机作为家仆,随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濟下嫁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天聪七年(1633年)莽古濟的同母哥哥莽古尔泰被圈禁后去世,天聪九年(1635年)莽古濟的哥哥德格類去世,冷僧机向皇太极告密莽古濟意图谋反,皇太极处置了莽古濟,冷僧机被升至正黄旗,加封三等梅勒章京,后为一等侍卫。皇太极死后,冷僧机投靠多爾袞,入关后,加封内大臣,顺治六年(1649年)九月,多爾袞征姜镶,冷僧机与何洛会、刚林、谭泰、范文程等人共理朝政。次年,多尔衮死,不久被削爵,冷僧机被逮捕。顺治九年(1652年),顺治帝将他处死。.

新!!: 那拉氏和冷僧机 · 查看更多 »

允禔

允禔(a;),本名胤禔(a)。康熙帝子,母為惠妃那拉氏,其弟雍正帝登基後,因避諱而奉命改「胤」字為「允」,因而官書均書「允禔」。 生於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1672年3月12日)《中國考古集成》第2篇,第1卷,第20期,第928頁「為聖祖仁皇帝玄燁與惠妃納喇氏所生,按照封建禮法稱為庶出。在成年諸子中他年齡最大,生於康熙十一年壬子二月十四日午時,死於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初一日卯刻。依固山貝子品級治喪。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為直郡王。允提深受康熙寵愛。」,排行第五,因康熙帝前四子皆夭殤,依規定不序齒,故允禔為康熙實際上的長子。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命允禔為裕親王福全(康熙之兄長)的副將共同抵禦蒙古噶爾丹,因二人不協調,允禔被召還。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跟從康熙帝征討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允禔被封為直郡王。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在塞外行圍時太子允礽被廢,允禔十分得意。康熙帝器重允禔,讓他負責監視允礽,從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允禔認為時機已到,便向其父皇進言,要求殺死允礽。此舉引起康熙的反感。後來皇三子允祉告發允禔用蒙古喇嘛魘術廢太子之事,康熙對允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直斥其為“亂臣賊子”。下令奪允禔直郡王爵位,幽禁高牆,嚴加看守。 允禔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1735年1月7日)逝世,然時間與《中國考古集成》所述出入,享年62歲。雍正帝以固山貝子之禮殯葬。次子弘昉襲爵為鎮國公。 直郡王府旧址,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前半壁街。.

新!!: 那拉氏和允禔 · 查看更多 »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简称《通谱》,是清朝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由清朝官方编纂满洲八旗氏族谱牒,由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人奉乾隆帝之命修撰。最早发端可追溯至清初,实际着手始撰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于乾隆九年(1744年)刊印成书。 《通谱》收录了除爱新觉罗氏外的1114个满洲姓氏,并记载各姓氏人物归附满洲统治者的时间、世居地、家系、人物事迹、封爵等相关情况。每个姓氏均以建立功勋最显赫者为首,共有2240人立传,其建有业绩的子孙附载其后,无事迹可表者则列于所有传记人物之后,共记载乾隆以前的八旗人物约两万余人。《通谱》以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觉罗氏、佟佳氏、纳喇氏为“满洲八--姓”,被认为是当代满族八大姓的原型。 此书至成书以来仅在乾隆朝刻印过一次,俗称“武英殿刻本”,辽沈书社曾影印出版该刻本。.

新!!: 那拉氏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 查看更多 »

光绪帝

清德宗載湉(a)(),又稱光緒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巴达古尔特托尔汗」(Бадаргуулт төр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光緒」。 光緒帝乃醇贤亲王奕譞次子以及道光帝之孙,以三歲沖齡,過繼給咸丰帝,在位三十四年,於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他在幼年時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兩宮聽政,历经甲午战争和戊戌變法。 1898年戊戌變法失败后,他被慈禧太后禁闭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慈禧死之前一日,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死於砒霜毒,死后庙号德宗(v),谥号景皇帝(v),葬于崇陵。他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兵入關以來的第九位皇帝。.

新!!: 那拉氏和光绪帝 · 查看更多 »

王台

王台(),本名万(z),那拉氏,塔山左卫都督克什纳长子彻彻穆之子,哈达部长王忠之侄,又称“万汗”(z)。.

新!!: 那拉氏和王台 · 查看更多 »

福康安

福康安( a;),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鑲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皇后侄,大學士傅恒子。.

新!!: 那拉氏和福康安 · 查看更多 »

福全 (清宗室)

福全(a;),顺治帝次子。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顺治十年(1653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康熙六年(1667年)正月,封裕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常宁分道讨噶尔丹,寻还师。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终年五十,谥宪。 福全是康熙的哥哥,顺治崩后未能继位的原因是他有一只眼睛残疾。.

新!!: 那拉氏和福全 (清宗室) · 查看更多 »

穆爾祜

(),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廣略貝勒褚英之孫、安平貝勒杜度第二子。 天聰九年(1635年),清軍伐明,穆爾祜跟從貝勒多鐸率領偏師攻入寧遠、錦州以綴明師,抵達大凌河,擊殺明將劉應選,追明軍奔至松山,獲取馬二百匹,克台一,並有軍功。崇德元年(1636年),封為輔國公。崇德七年(1642年)十月,與其兄杜爾祜同得罪,被削爵,廢黜宗室資格。 順治元年(1644年),跟從多鐸南征,大破李自成的軍隊於潼關。順治二年(1645年),連拔兩營。大順軍侵犯我噶布什賢兵,被穆爾祜擊敗。穆爾祜又設置埋伏於山隘,大順軍自山上來襲,穆爾祜擊退敵軍因而在其後恢復宗室資格,封為三等鎮國將軍,順治三年(1646年),進封為一等鎮國將軍。跟從多鐸戰勝蘇尼特部騰機思等。順治四年(1647年),進封為輔國公。順治六年(1649年),跟從叔父尼堪擊敗叛將姜瓖,進封為貝子。再跟從尼堪征討湖南,被賜蟒衣、鞍馬、弓矢。大軍進至衡州,尼堪戰歿。順治十一年(1654年),議論前罪,被革去爵位,其後逝世。其子長源,被授鎮國將軍品級。子孫遞降至雲騎尉品級,爵位遂除。 穆尔祜娶扎鲁特蒙古台吉固禄之女为妻,他们的长女嫁董鄂氏鄂硕(孝献端敬皇后之父),四女多罗格格嫁纳喇氏费扬古(孝敬宪皇后之父),七女嫁纳喇氏官长史的延图。.

新!!: 那拉氏和穆爾祜 · 查看更多 »

纳齐布禄

纳齐布禄(v),一作纳齐卜禄,纳喇氏,据称为金朝完颜氏后裔,初为锡伯王驸马,后脱离自立扈伦国,为明末海西女真乌拉和哈达的始祖,被尊为大玛法。.

新!!: 那拉氏和纳齐布禄 · 查看更多 »

盛京将军

盛京将军,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为清朝从一品武职。.

新!!: 那拉氏和盛京将军 · 查看更多 »

莽古濟

莽古济(),后金格格,努尔哈赤之女,母为继妃富察氏衮代。 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二十九年(1601年)年下嫁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因而又称哈达公主,亦称哈达格格。天命末年,吴尔古代逝世。天聪元年(1627年),莽古济复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赐以开原之地。 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因骄暴被削除格格称号降为庶人,并被禁止与亲属往来。十二月被家奴冷僧机告发曾与同母兄弟莽古尔泰、德格类盟誓谋逆夺权,琐诺木杜凌并出证,被处死。异父同母的哥哥昂阿喇亦因知情被处死。 与吴尔古代生两女,次女嫁豪格,后被豪格杀死;长女嫁岳托,岳托亦要杀死,为皇太极所阻。 Category:清朝公主格格 Category:清太祖皇女 Category:后金被处决者.

新!!: 那拉氏和莽古濟 · 查看更多 »

道光帝

清宣宗旻寧(a)(),又稱道光帝,爱新觉罗氏;未即位時名綿寧,即位後改作旻寧;汗號「托尔格勒特汗」(Төр Гэрэ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道光」,廟號宣宗(v),諡號成皇帝(v)。 道光帝乃嘉慶帝次子,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位於1820年至185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自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以及清朝历史上僅有一位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

新!!: 那拉氏和道光帝 · 查看更多 »

额尔德尼

额尔德尼《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八旗通志初集·儒林传》作“额尔德尼巴克什”(z蒙古语借词,意为宝贝、宝物、珍宝。(来源见引证1);),满洲正黄旗人。本姓纳喇氏,后由清太宗皇太极赐姓赫舍里。额尔德尼因通晓蒙、汉语,被清太祖努尔哈赤赐号“巴克什”。他曾与噶盖共同创制满文,结束了女真人(满洲人)自女真文失传后书信往来只得用蒙古文或汉文的不便。.

新!!: 那拉氏和额尔德尼 · 查看更多 »

覺羅氏

覺羅氏(v,或v)为满洲-著-姓,细分为诸多支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觉罗为满洲--姓,内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等氏。其氏族繁衍,各散处于穆溪、叶赫、雅尔湖、乌喇、瓦尔喀、松花江、阿库里、佛阿喇、哈达、汪秦及各地方。”而清文版《通谱》(v)仅载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佟佳觉罗四个姓氏。此外,还有《通谱》中未载的格伦觉罗氏、哈尔哈觉罗氏、舒善觉罗氏、雅哈觉罗氏。清朝皇帝也将一些有功之臣或新附部众赐姓觉罗氏,因此还衍生出“瓜尔佳觉罗”等氏。根据《钦定皇朝通志》记载,“宗室、觉罗之外,有民觉罗氏。其族属之众者,冠以地名,如伊尔根、舒舒、西林、通颜之类;散处者,上加民字以不同于国姓也。”说明觉罗氏在大体上有爱新觉罗氏和民觉罗氏之分。民国以后,各支觉罗氏多以“赵”为汉姓。.

新!!: 那拉氏和覺羅氏 · 查看更多 »

諾穆親

諾穆親(),纳喇氏,滿洲旗人,清朝官员,繙譯進士。.

新!!: 那拉氏和諾穆親 · 查看更多 »

诺岷

诺岷或作诺敏(v,),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官员。 世居辉发。祖父恩国泰、父亲那敏。历任笔帖式、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雍正元年(1723年),为内阁学士,署工部侍郎,授山西巡抚。他在山西期间,提出耗羡歸公。雍正三年(1725年),诺岷以病请假,命回旗调理。当初,贝子允禟以罪徙西宁,道出平定,太监李大成殴诸生。诺岷按谳,以李大成方病,置未深究。雍正帝责怪诺岷瞻徇,命继任巡抚伊都立覆谳,李大成定罪,诺岷夺官。雍正十二年,诺岷逝世。.

新!!: 那拉氏和诺岷 · 查看更多 »

豪格

豪格(a;),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谥肃武亲王。.

新!!: 那拉氏和豪格 · 查看更多 »

辉发

辉发(z)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辉发河畔(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而得名。.

新!!: 那拉氏和辉发 · 查看更多 »

辉发那拉氏

辉发那拉氏(z),亦作辉发氏,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始祖昂古里星古力出身黑龙江女真尼马察部,本姓益克得里氏,后来率众南迁至张地方,得到当地人士噶扬噶、土墨图的帮助。因二人为那拉氏,遂附其姓。明朝中后期,传至首领王机褚时,在辉发河流域筑城,称“辉发国主”。王机褚死后,其孙拜音达里即位,被努尔哈赤击败,其家族、部属被其兼并、编入八旗。清朝时期,辉发那拉氏中最为显赫者当属清高宗继皇后一支,其父讷尔布父凭女贵追封一等公。然而,继皇后因触怒乾隆帝被打入冷宫,其家族还因此失去了世管佐领的地位,走向没落:“莽科,镶蓝旗人,王机砮之孙也。世居辉发地方。国初率兄弟及同里人等来归,编佐领使统之。曾孙……讷尔布,原任佐领。元孙……讷理,俱原任佐领……”;:“镶蓝旗满洲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国初以辉发地方来归人丁编立,始以莽库管理……讷尔布管理。讷尔布因病辞退,以其子讷礼管理。讷礼故,以其子讷苏肯管理。现改为公中佐领……;《清实录》乾隆十五年庚午八月丙戌条:“皇后之父讷尔布、追封为一等公。遣官致祭。造坟立碑如例。妻封为公妻一品夫人。以其孙纳苏肯袭一等侯。”。在此之外,该氏还有数人拥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世职。民国以后,多以张、施、苏为汉姓。.

新!!: 那拉氏和辉发那拉氏 · 查看更多 »

阿敏 (清朝)

阿敏(z;),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次子,天聪初年四大贝勒之一。.

新!!: 那拉氏和阿敏 (清朝) · 查看更多 »

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z;),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或稱蘇克沙哈。康熙帝親政之前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後為鳌拜所害,絞死。.

新!!: 那拉氏和蘇克薩哈 · 查看更多 »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z),为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可追溯至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代称纥石烈氏。原为河名,因以为姓。金朝时期,完颜兀术女婿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宰相纥石烈良弼、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等皆出自该氏。其近世可考始祖为穆瑚禄都督,世居都英额,后相继迁居白河、哈达。穆瑚禄都督生子八人,依次为瑚新布禄、丹楚、达柱、岱音布禄、阿音布禄、拖灵阿、特赫讷、噶尔柱费扬古。明末清初之际,各支系主要定居于都英额、和多穆哈连、斋谷、哈达、叶赫等地,于后金崛起之际相继归附。清朝时期,以世居都英额的硕色家族最为显赫,康熙朝辅臣索尼、重臣索额图、孝诚仁皇后皆出自此一支系。民国以后,赫舍里氏多以何为汉姓,其余多使用高、康、赫、张、芦、贺、索、英、郝、黑、佟、普、李、满等。.

新!!: 那拉氏和赫舍里氏 · 查看更多 »

那姓

那姓(那 古音:noh 奴箇切)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81位。在现代它是极罕见的姓氏。.

新!!: 那拉氏和那姓 · 查看更多 »

那拉庶妃 (清太宗)

那拉庶妃(庶妃纳喇氏),清朝太宗皇太极的庶妃。 庶妃纳喇氏是英格布之女,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廿一日生皇十女,崇德二年(1637年)二月十六日生皇六子镇国悫厚公高塞,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初七生皇十三女。纳喇氏没有封妃的位号。.

新!!: 那拉氏和那拉庶妃 (清太宗) · 查看更多 »

醇賢親王嫡妃

醇贤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嫡福晉。她是光緒帝生母,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清代《玉牒》及民初《清史稿》中,醇贤亲王嫡福晋被都称为“叶赫那拉氏”德宗本纪一.见:赵尔巽等.清史稿,1928。虽然慈禧一族称自己的“穆昆”是“叶赫”,但近代有学者对此提出怀疑,认为其“穆昆”实乃叶赫部的苏完。。 父親是道员惠徵,住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七月二十八日戌时出生。她十五岁時,作為秀女入選,被淘汰后,待字闺中,当时,慈禧还是懿贵妃,受咸丰帝宠爱,。咸丰十年(1860年),奕譞奉旨与懿贵妃的胞妹成婚,於是那拉氏成為當時咸豐帝的七弟奕譞的福晉,她為奕譞生下四子,只有一個長成,即載湉。在同治帝駕崩後,載湉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帝,就是光緒帝。光緒十二年(1886),慈禧太后賞福晉乘坐杏黃轎。然福晉「秉性謙沖,至內廷,仍不用也」。 光緒十六年(1890),奕譞去世,側福晉刘佳氏所生的載灃襲封醇親王。 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下旬,福晉病重,光緒帝四度與慈禧太后一同前往醇王府探视。五月初八辰刻,福晋因肝病薨逝,称皇帝本生妣,光緒皇帝辍朝十一日。並派大學士崑岡、禮部尚書懷塔布、總管內務府大臣文琳、工部右侍郎英年辦理喪儀。.

新!!: 那拉氏和醇賢親王嫡妃 · 查看更多 »

苏纳

苏纳(),纳喇氏,清朝满洲正白旗人。 苏纳世居叶赫地方(今吉林省梨树县境内),本为女真叶赫部,与金台石同族。后金未灭叶赫之前,弃叶赫金台石归附努尔哈赤。天命四年(1619年)后金灭叶赫,命收其戚属隶所领牛录。努尔哈赤把皇六女嫁给他为妻,苏纳为额驸,编所属人户任佐领。领牛录额真,隶属于满洲正白旗。天命年间屡从征战,有战功,天命十年(1625年),授参领(甲喇额真)、升副都统,赐敕免死四次。又擢梅勒额真。天聪元年(1627年),统骁壮八旗蒙古兵,从皇太极征明朝锦州,截击明援军两千余人于塔山西路,获塔山大捷。天聪三年(1629年),与武纳格征察哈尔部,收降民两千户。听说降兵将要叛变,尽歼其男子,皇太极责其妄杀。天聪五年(1631年)授护军统领,擢兵部承政,从征明大凌河城(今辽宁省凌海市)四败敌兵有功,授骑都尉世职。天聪八年(1634年),考满,授轻车都尉世职。晋三等甲喇章京、镶白旗蒙古固山额真。清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卒。其子苏克萨哈。.

新!!: 那拉氏和苏纳 · 查看更多 »

通嫔

通嫔(),纳喇氏,康熙帝的贵人,雍正帝时尊封为嫔。 监生常素保之女,何时入宫不详,《清史稿《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通嫔,纳喇氏。事圣祖为贵人。雍正二年,世宗以其婿喀尔喀郡王策棱功,尊封。乾隆九年,薨。子二:万黼,五岁殇;允禶,二岁殇。女一......

新!!: 那拉氏和通嫔 · 查看更多 »

恩額德

恩額德、恩格德(v,),又名恩国泰,那拉氏,滿洲旗人,清朝官员,禮部、工部尚書。 《清史稿》中,其孙诺岷传记称“世居辉发”。天聪八年(1634年)举人。崇德元年(1636年),入內院辦事,禮部筆帖式,授礼部理事官。曾任禮部左侍郎。順治十二年五月丁未,接替郎球,擔任禮部尚書,后革。由渥赫接任。康熙八年六月丙寅,接替濟世,擔任工部尚書,后。由吳達禮接任。.

新!!: 那拉氏和恩額德 · 查看更多 »

桂祥

桂祥()那拉氏,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人,隆裕太后之父,清朝外戚、三等承恩公。清史稿卷一六七 表第七爱新觉罗家族全书2 世系源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新!!: 那拉氏和桂祥 · 查看更多 »

清太祖皇七女

清太祖皇七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七女儿。.

新!!: 那拉氏和清太祖皇七女 · 查看更多 »

清朝历史

清朝歷史,若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并建立后金开始,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结束,则历经十二帝,有296年的历史;如果从皇太极1636年称帝并建立大清开始,有276年的历史,相当于明朝;若从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全国开始,有268年的历史。 明朝末期,遼東羈縻衛所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在東北赫图阿拉建國稱汗,國號大金,舉兵反明,將大明視為南朝。162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承汗位,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称帝,改國號為大清。从此大清成为与大明并立的政权,并将入关作为战略目标。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定都北京,从此清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并迅速统一了中国。1662年,康熙帝玄燁登基。康熙于1682年平定了「三藩之乱」。 1683年攻取被郑氏盘踞已久的台湾。后来打败了入侵黑龍江流域的沙俄軍隊,1689年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从此確立了中国与沙俄在東北的疆界,奠定了中国版图。然后三征噶爾丹并且創立了多倫會盟巩固了蒙古的稳定,使蒙古成为中国北方的长城。并且協助西藏的達賴七世入藏,加强了对藏区的管理。经济方面,鼓励开荒,减少农民赋税,实行“永不加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雍正帝在位时期,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并设立了军机处。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以管辖西藏事务。并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乾隆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1771年厄鲁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康雍乾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并且满蒙、满回联系得到加强,稳固了清朝统治。大清帝国达到了全盛时期,也是封建经济的全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1796年,嘉庆帝即位,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间,统治上较无作为,并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天理教起义,清朝出现了统治危机。1821年,道光帝即位。英国向清朝大量输出鸦片,使清朝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朝社会各阶层深受鸦片毒害。1839年,道光帝决心禁烟,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禁烟。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即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之后,1840年英国对清朝宣战,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至1841年清朝战败求和,1842年与英国签定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历史。 1851年,咸丰帝即位,同年在广西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英法联军于1856年至1860年在美国、俄国的帮助下对清朝宣战,即「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直逼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英法联军攻占并焚毁了圆明园。后清朝被迫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1861年同治帝即位,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䜣的帮助下「垂帘听政」。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认识清朝的新变局,主张“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1868年清朝平定了多年的捻乱。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894年清朝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由于甲午一战清朝战败的震撼,1898年光绪帝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宣布进行变法维新。但这次变法只持续一百零三天,后世称之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朝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1900年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进军中国,并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亡西安,史称“庚子之变”。1901年,清朝与列强签定了《辛丑条约》。 清朝统治日益腐败,致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各地组织反清团体,主张暴力推翻清朝。其中,孙中山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1905年,孙团结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仅仅两个月,全国就有十八个省宣布独立并支持革命,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宣统帝被迫退位,清朝灭亡。自此中国进入共和时期。.

新!!: 那拉氏和清朝历史 · 查看更多 »

清朝外戚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那拉氏和清朝外戚列表 · 查看更多 »

满族

满族(a),全稱滿洲族 ,清代官称满洲,因以红缨为传统帽饰,故有红缨满洲之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普查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为中国的第四大族群,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国、金朝和清朝。 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及北京等31個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满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区,如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满族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个。.

新!!: 那拉氏和满族 · 查看更多 »

滿族八大姓

滿族八大姓,又称滿洲八大姓、满洲八--姓、满洲八大贵族、八大家等,主要泛指清代社会地位较高的满族姓氏,因居住地域等差异,版本上也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的八著姓为其原型。.

新!!: 那拉氏和滿族八大姓 · 查看更多 »

惠妃 (康熙帝)

惠妃(),姓那拉氏,郎中(正五品)索尔和女,康熙帝的妃嬪。 那拉氏初為庶妃。康熙九年(1670年)生皇子承庆(早殇),康熙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因其母為庶妃,故不得立為皇太子。胤禔一心想奪嫡,被康熙帝識破,將他囚禁在高牆之內,至雍正十二年被幽死。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册立妃鈕祜祿氏为皇后,而那拉氏与李氏、王佳氏等六人一同册封为嫔,是为惠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佟贵妃晋封为皇贵妃,惠嫔则与宜嫔、德嫔、荣嫔三人晋封为妃,是为惠妃。那拉氏一生只晉升到妃而已,死後也未有任何晉封。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卒,九月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新!!: 那拉氏和惠妃 (康熙帝) · 查看更多 »

文彬

文彬(),字质夫,纳喇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

新!!: 那拉氏和文彬 · 查看更多 »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a;),那拉氏(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1874年同治帝死后,在慈禧的主持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之妹所生)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与慈安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自掌大權,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898年,慈禧默許光绪帝推动戊戌变法。同年,慈禧发动政变,軟禁了光绪帝,殺死了新派的維新六君子,随后临朝称制,重新執掌大權。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得以返回北京。此后慈禧开始推行庚子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緒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葬菩陀峪定東陵。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则以光绪帝皇后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是自同治、光緒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掌權時間长达四十七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统治掌权时长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漢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兩次,立皇储两次,推動變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東太后慈安)二位咸豐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後僅三年,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成立。.

新!!: 那拉氏和慈禧太后 · 查看更多 »

拜音达里

拜音达里(z,),纳喇氏,末代辉发贝勒。.

新!!: 那拉氏和拜音达里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乌喇那拉氏納蘭氏纳喇纳喇氏纳兰纳兰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