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逢吉鄉

指数 逢吉鄉

逢吉鄉(Fung Kat Heung)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錦田的西北部,在錦田河以北,元朗沙埔村內,雞公嶺副峰南側與園山之間的山谷谷地。.

12 关系: 吉慶圍小一學校網崇正新村九龍巴士76K線香港天后廟列表香港鄉村列表錦田錦田河雞公嶺沈鴻英漁農自然護理署新界區小巴路線列表

吉慶圍

吉慶圍是香港一個著名的圍村,位於元朗區元朗錦田錦田公路側,與永隆圍、泰康圍、南圍、北圍和泥圍合稱「錦田六圍」。.

新!!: 逢吉鄉和吉慶圍 · 查看更多 »

小一學校網

小一學校網(Primary One Admission School Net 或簡稱 POA School Net)香港教育局將香港劃分為36個小學校網,並依據「就近入學原則」以「小一入學申請表」上的申報住址為小學一年級學童按照所屬學校網統一派位。 申請直接資助學校、私立學校及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則不受校網限制。.

新!!: 逢吉鄉和小一學校網 · 查看更多 »

崇正新村

崇正新村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南部十八鄉的一條雜姓客家村落,位於元朗公路以南,大棠路和大樹下西路之間,村內居民是由梅縣、大埔、蕉嶺、平遠、豐順及惠陽、寶安等地遷來的客家人,人口接近3,000人,是香港境內最大的一條客家村落。.

新!!: 逢吉鄉和崇正新村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6K線

九龍巴士76K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上水(清河邨)及元朗(朗屏邨)。.

新!!: 逢吉鄉和九龍巴士76K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后廟列表

香港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天后崇拜較早傳入的地區之一,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俗稱「大廟」)始建於南宋時期。在台灣及福建地區,人們稱天后為「媽祖」,在香港的地方稱之為「亞媽」、「娘媽」、「媽娘」或「天后媽」等。現時香港的天后廟遍布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大部分是清初復界以後才修建的。 天后亦是閩民系的信仰,香港以及中國沿海的天后廟大多是閩民系在歷代因航海和貿易保平安建立的。 香港的天后廟規模不大,部分更在傳統的廟宇宗教建築加入現代建築方法及模式,廟與廟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其中以大廟和元朗天后廟神誕活動的規模最大。而不少歸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在香港有很多--在較內陸位置,是因為歷年來的填海工程所致。.

新!!: 逢吉鄉和香港天后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鄉村列表

以下是香港鄉村列表:.

新!!: 逢吉鄉和香港鄉村列表 · 查看更多 »

錦田

錦田(Kam Tin)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面,具有悠久的歷史。錦田古稱岑田,明朝萬曆年間才改稱錦田。錦田位處多座包括大帽山等山中間的盆地,鄰接東面的石崗及八鄉,與西面的凹頭。錦田與屏山、厦村、十八鄉、八鄉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錦田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不少香港原居民在此居住,主要為鄧氏族人。鄉民在此興建了多座圍村,以吉慶圍最為著名。在錦田水尾村的鄉公所外,有一棵包圍著房屋而生長的樹木,被稱為錦田樹屋。據說錦田樹屋原是書齋,旁邊大榕樹自書齋主人搬走而無人打理。樹屋及後100年不斷生長,便形成樹根緊纏石屋的奇景。.

新!!: 逢吉鄉和錦田 · 查看更多 »

錦田河

錦田河(Kam Tin River)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個河流系統,主幹流源自大帽山山頂以北400米,海拔約910米高,是香港發源地第二高的河流。從前的錦田河蜿蜒曲折,流經雷公田、大嶺進入石崗,繞過石崗機場南面流向錦田市以南,再經高埔和南生圍到達元朗山貝涌口村以北與山貝河匯合,最後流進后海灣。 由於昔日的錦田河曾多次氾濫引發嚴重水災,對居於河道附近的市民構成生命和財產威脅,政府於是在1990年代展開大規模防洪工程。該項工程由渠務署負責進行,由中游開始把河道擴闊和拉直,以混凝土修建堤圍,開鑿南生圍部份魚塘,闢建一條寬闊的人工河道等。 錦田河幹流和支流的防洪工程陸續於2000年代完成,部份原本曲折的舊河道被廢棄,有的仍可流向新支流。現時的錦田河已成為排洪河道,全長約50公里,幹流水平長度則約13公里,而流域面積約為44.3平方公里。幹流上游進入錦田平原東部後,分別在金錢圍和港鐵錦上路站附近,與流經清潭水塘和河背水塘的支流匯合,再於高埔村與源自觀音山的支流(石崗河)匯合,最後在南生圍與大生圍之間及甩洲以南,與山貝河匯合流出后海灣。 錦田河河道改善工程完成後,下游會匯合元朗排水繞道,以及源於牛潭尾一帶的排水道;而位於南生圍魚塘內的一段舊錦田河,河水仍可如常流動至山貝河。.

新!!: 逢吉鄉和錦田河 · 查看更多 »

雞公嶺

雞公嶺是香港新界西北的一座山峰,位於元朗新市鎮和粉嶺/上水新市鎮之間,海拔585米。雞公嶺原名圭角山或掛角山。根據《大清一統志》:「掛角山,在縣南三十里,兩峰突起如角,曰大掛,小掛,一名牛潭山」。而在新安縣志中,「掛角山一名桂角在縣東南四十里。山多老桂,兩峰對峙,其形如角,故名」。雞公嶺大部份屬於元朗區,唯東北麓則屬於北區。山嶺大部份亦屬於林村郊野公園,除西北麓之外。 雞公嶺由兩個山峰組成,包括海拔585米的主峰(又稱為大羅天或大掛),以及其西海拔374米的副峰(又稱為雞公山、金雞嶺或小掛)。兩山山頂均設有三角測量站(不過山峰的三角測量站是建於西面的572米山頭,而不是585米最高點),而副峰更設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之輔助發射站,服務元朗東部、錦田、水邊村及輞井圍等地。在旅行界,雞公嶺主峰上的三個山頭由西至東細分為大羅天(572米)、羅天頂(585米)和龍潭山(550米),而雞公嶺向北伸展,有牛潭山(337米)和麒麟山(222米)。 該山山體廣闊,而其東、北和西方都沒有比它高的山,所以從元朗和上水等地都可清楚望見。站在山上,可鳥瞰元朗平原和米埔一帶的鄉郊景色與及深圳市區與蛇口一帶景色。雞公嶺的山脊東西走向,東西兩端分別為蕉徑和逢吉鄉,亦是主要的登山入口。雖然山嶺屬於郊野公園範圍,但沒有任何郊遊設施。路徑除了沒有維修之外,更因為非法越野電單車活動而變得打滑,所以只宜有經驗的遠足者前往。 雞公嶺的東南面有一走向和大小相約的大刀屻和北大刀屻,兩組山峰之間的山谷則建有粉錦公路,沿途主要有八鄉和錦田。.

新!!: 逢吉鄉和雞公嶺 · 查看更多 »

沈鴻英

沈鴻英()原名亞英,字冠南,廣西省雒容县(今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属于旧桂系。.

新!!: 逢吉鄉和沈鴻英 · 查看更多 »

漁農自然護理署

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英文: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縮寫:AFC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漁農自然護理署前原稱為漁農處,成立於1912年,在2000年1月1日更名。更名的原因是為了更能正確反映該部門的職責及其所提供的服務種類,即除了漁業、郊野公園及農業發展外,還包括自然物種的保護。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總部位於九龍西深水埗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5-8樓。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工作包括監察及指導漁業及農業,營運香港各新鮮副食品批發市場,指定及管理郊野公園、特別地區(包括香港濕地公園)、海岸公園(包括地質公園)及海岸保護區,以及規管瀕臨絕種動物、植物的出入口。並監管動物的福利與控制動植物的傳染病,例如禽流感。.

新!!: 逢吉鄉和漁農自然護理署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小巴路線列表

本列表為新界區專線小巴路線的一覽表。;顏色說明.

新!!: 逢吉鄉和新界區小巴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