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 关系: 同慶 (于闐),大有 (年號),大明 (大义宁),天祚,天福 (后晋),天显,天慶 (朱雀天皇),中国年号列表,广政,五代十国,会同 (年号),王延羲,王延武,王延望,王繼鵬,王继业,王继恭,甘露 (东丹),李春鷰,永和 (闽),永隆 (闽),清泰,朱文進,明德 (后蜀),昇元,承平 (朱雀天皇)。
同慶 (于闐)
同慶(一作开庆,912年-966年)是于阗李圣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计55年。 据李崇智考证,同慶元年相当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书中所能见到最晚的同慶年号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后,史籍已不记李圣天,因此推断其年号下限为该年或稍后。 另有学者考证,同慶年号讫于944年,此后还有天兴(约950年-963年)、天寿(963年-966年)年号。.
查看 通文和同慶 (于闐)
大有 (年號)
大有(928年三月-942年三月)是南汉高祖劉龑的年号,共计15年。.
查看 通文和大有 (年號)
大明 (大义宁)
大明(931年-937年)是大义宁杨干真的年号,共计7年。诸书记载其后还有鼎新,光圣(或作克圣)。 李家瑞认为李家瑞,用文物补正南诏及大理国的纪年,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光圣乃兴圣之误。《滇云历年记》综各书作改元光圣,又改兴圣,李崇智认为亦误。李兆洛《纪元编》又称光圣一作克圣,注曰:别见。 又沈德符《正闰考》载有鼎新年号,不详何时。《护国寺南钞》中有“义宁二年”之语,李家瑞认为应是杨干真国号纪年,而非年号。《云南志略》又有不同,谓“干真国号义宁,改元曰光圣,曰皇兴,曰大明,曰鼎新,曰建国,凡九年。”今不取。.
查看 通文和大明 (大义宁)
天祚
天祚(935年九月-937年十月)是南吴睿帝杨溥的年號,共计3年。.
查看 通文和天祚
天福 (后晋)
天福(936年十一月己亥—944年六月)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开始使用的年号。天福七年六月(942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沿用到944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1-142,147-149,156 ISBN 7101025129,前后共计9年。 后晋灭亡后,劉知遠建立后汉,947年二月-十二月沿用天福年号。吳越世宗錢元瓘和成宗钱弘佐,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也用此年号。947年吳越忠遜王錢弘倧,荆南文獻王高從誨、楚废王馬希廣(四月)再用此年号。.
查看 通文和天福 (后晋)
天显
天显(926年二月-938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3年。 天显元年七月阿保机逝世,皇后摄政。至天显二年十一月辽太宗即位沿用。.
查看 通文和天显
天慶 (朱雀天皇)
天慶(938年五月廿二至947年四月廿二)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朱雀天皇與村上天皇。.
查看 通文和天慶 (朱雀天皇)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通文和中国年号列表
广政
广政(938年-965年正月)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年号,共计28年。.
查看 通文和广政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查看 通文和五代十国
会同 (年号)
会同(938年十一月-947年正月)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0年。.
查看 通文和会同 (年号)
王延羲
闽景宗王延羲(福州話平话字:Uòng Iòng-hĭ;),继位後改名王曦,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之子,王延翰、王延鈞之弟,王繼鵬之叔。.
查看 通文和王延羲
王延武
王延武(閩南語:Ông Iân-Bú;),五代十国時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國太祖王審知之子。 永和元年(935年)为泉州刺史,有能名。加太傅,开国伯。通文元年(936年)为建州刺史。通文四年(939年),巫师林兴和他关系不好,伪托鬼神之言诬称王延武、王延望兄弟有异心,于是王延武和儿子一起被康宗王继鹏杀死。.
查看 通文和王延武
王延望
王延望(),五代十国時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國太祖王審知之子。 永和元年(935年)被哥哥惠宗王延钧为户部尚书,后被侄子康宗王继鹏猜忌(王延钧的儿子)。通文四年(939年),巫师林兴和他关系不好,伪托鬼神之言诬称王延武、王延望兄弟有异心,于是王延望和儿子一起被康宗王继鹏杀死。.
查看 通文和王延望
王繼鵬
闽康宗王繼鵬(閩東語:Uòng Gié-bèng;閩南語:Ông Kè-phêng;),後改名王昶,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延鈞的嫡出次子,母親是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
查看 通文和王繼鵬
王继业
王继业,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宗室,闽太祖王审知之孙,其父王延宗。 王继业原任汀州刺史,有治绩。通文四年(939年)七月,连重遇之乱,王延羲让王继业带兵追赶闽康宗王继鹏,一直逃到村舍;王继鹏平素擅长射术,拉弓射杀几个人。不多时,追兵云集,王继鹏自知不能逃脱,便丢下弓箭对王继业说:“卿臣节安在!”王继业说:“君主没有君德,臣下哪有臣节!新君,是我的叔父,旧君,是我的兄弟,谁亲谁远?”王继鹏不再说话。王继业和他一起来福州,到达陀庄,让他喝酒,醉后把王继鹏勒死。永隆二年(940年)王曦(王延羲)任命王继业为泉州刺史。四月,任命王继业为行营都统,率兵二万来救援建州,吴越国兵退。永隆三年(941年),富沙王王延政以书信招降王继业。六月,王曦便把王继业召回福州,赐死于郊外,又在泉州把他的儿子杀了。王继业做汀州刺史时,闽国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沂丰当时是士曹参军,与他相亲善;有人告称杨沂丰与王继业同谋,杨沂丰正在陪侍王曦的宴会,立即下狱,第二天便杀了,被夷灭家族。.
查看 通文和王继业
王继恭
王继恭(),五代十国時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國惠宗王延钧之子。母亲劉華。 王继恭官至试大理评事。通文年间,官至威武军节度使。康宗王继鹏派他上书后晋告知嗣位之事。第二年,后晋封王继恭为临海郡王。939年,连重遇之乱,杀死王继鹏,王继恭和诸王一起在陁庄被杀。.
查看 通文和王继恭
甘露 (东丹)
露(926年-936年)是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的年号,共计11年。.
查看 通文和甘露 (东丹)
李春鷰
李春鷰(閩東語:Lī Chŭng-iéng;閩南語:Lí Chhun-iàn;)為闽康宗王继鹏(王昶)的皇后,福建福州人。李春鷰本为王继鹏的父亲惠宗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通姦,因此永和元年(935年)六月,王继鹏向皇后陳金鳳求助,说服王延钧将李春鷰赐给王继鹏。十月十九,王继鹏与李倣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改名王昶,封李春鷰为贤妃。次年(936年)三月,改元通文,再封李春鷰为皇后。 当时原王审知(王昶祖父)的亲军“拱宸都”、“控鹤都”因赏赐不如王昶自己的亲军“宸卫都”而屡有怨言。通文四年(939年)闰七月十二,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被王昶怀疑他们对皇宫纵火,恐惧之余遂先发难,迎皇叔王延羲进宫,并攻击王昶,王昶逃亡后为追兵所获,与李春鷰及诸子一同被其堂弟王继业所杀。.
查看 通文和李春鷰
永和 (闽)
永和(935年-936年二月)是闽惠宗王延钧的年号,共计2年。 闽康宗王繼鵬即位沿用。.
查看 通文和永和 (闽)
永隆 (闽)
永隆(939年闰七月-944年三月)是闽景宗王延羲的年号,共计6年。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考异称,诸书皆作通文四年改元永隆。只有闽国人林志仁《闽中启运图》载通文四年闰七月王延羲即位,明年改元永隆,五年被杀。而五代时人“转录国书多不凭旧文,出于记忆及传闻”。.
查看 通文和永隆 (闽)
清泰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是后唐末帝李從珂的年号,共计三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号(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查看 通文和清泰
朱文進
朱文進(閩東語:Ciŏ Ùng-Céng;閩南語:Tsu Bûn-Tsìn;),永泰(今福建永泰)人,五代時期閩國君主。閩帝王繼鵬在位時任拱宸軍使。 「拱宸都」與「控鶴都」原來都是閩太祖王審知的親軍,閩康宗王繼鵬即位後建立自己的親軍名喚「宸衛都」,而待之比拱宸、控鶴二都更厚,二都迭有怨言。朱文進並與控鶴軍使連重遇曾被王繼鵬三番四次的侮辱,二人因此十分不滿。 閩國通文四年(939年),北宮失火,連重遇奉派率軍清理火場殘餘的灰燼,工作勞苦,士卒怨懟。而連重遇又被王繼鵬懷疑參與縱火,因此率軍叛變,迎立王繼鵬之叔王延羲為帝,並殺害王繼鵬。朱文進在這次政變後,被任命為拱宸都指揮使。 朱文進與連重遇自從殺了王繼鵬後,就一直擔心為人所害,而王延羲個性一向暴虐,二人因此認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閩國永隆六年(944年),朱、連二人先發制人,刺殺王延羲,朱文進並被連重遇推舉,自稱閩主,殺害境內王姓皇族成員五十餘人,並放宮女出宮,停止興建中的工程,企圖與王延羲的暴政完全相反以拉攏人心。 不久,朱文進取消帝號自稱威武留後,向後晉稱臣,而後晉任命朱文進為威武節度使。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陽曆為945年1月1日),朱文進正式被後晉出帝石重貴冊封為閩國王。 但在此時,朱、連二人的軍隊不斷被由將領留從效、陳洪進以及殷帝王延政所率領的討伐軍擊敗,情勢日漸窘迫,部下因此離心。後晉開運元年(944年)閏十二月二十九日(陽曆為945年2月14日)朱文進及連重遇被部屬林仁翰誅殺。 category:閩國人物 W Category:五代十國遇刺身亡者 Category:永泰人.
查看 通文和朱文進
明德 (后蜀)
明德(934年四月-937年)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年号,共计4年。 明德元年七月后主孟昶即位沿用。.
查看 通文和明德 (后蜀)
昇元
昇元(或作升元,937年十月-943年二月)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年號,共计7年。.
查看 通文和昇元
承平 (朱雀天皇)
承平(931年四月廿六至938年五月廿二)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朱雀天皇。.
查看 通文和承平 (朱雀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