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
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USS Oriskany CV-34)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七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七號艦。她是美軍第三艘以奧里斯卡尼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奧里斯卡尼戰役。 奧里斯卡尼號在1944年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個月下水。接著海軍延遲奧里斯卡尼號的服役時間,將之用作SCB-27A現代化改建的原型艦,使奧里斯卡尼號要到1950年才正式服役。 改建後奧里斯卡尼號在大西洋艦隊短暫服役,然後加入太平洋艦隊,參與韓戰。期間奧里斯卡尼號在1952年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34。韓戰後奧里斯卡尼號繼續在太平洋艦隊執勤,並在1959年作SCB-125A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及封閉艦艏。 1965年,奧里斯卡尼號開始參與越戰,並在戰爭期間八次前往西太平洋巡航,直到1975年戰爭正式結束為止。戰爭結束後奧里斯卡尼號被重編為多用途航空母艦,舷號改回CV-34,然後到西太平洋作最後一次巡航。1976年,奧里斯卡尼號退役,開始在後備艦隊封存。 此後奧里斯卡尼號開始處於廢棄狀態。隆納·雷根當政時期,曾提議復修奧里斯卡尼號,但因成本過高而遭國會否決。1989年奧里斯卡尼號除籍,並一度出售拆解;但拆解合約在1997年因故告吹,使海軍要再次接管奧里斯卡尼號。最終海軍決定將奧里斯卡尼號鑿沉為人工魚礁。2006年,奧里斯卡尼號在彭薩科拉外海炸沉。 奧里斯卡尼號為現時世上最大型的人工魚礁;亦是繼於十字路口行動沉沒的薩拉托加號後,第二艘可透過水肺潛水抵達的航空母艦遺跡。.
亚拉巴马州
阿拉巴马州(Alabama,,又译作--)是美國東南部地區一個聯邦州。北接田納西州,東鄰喬治亞州,南至佛羅里達州和墨西哥灣,西臨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是各州當中面積第30大以及人口第24大的州。阿拉巴馬州的全長1500英哩,是所有州份當中最長的。 阿拉巴馬州譽為「金色啄木鳥之州」,其名來自州鳥。同時阿拉巴馬州亦以「迪克西的心臟」和「棉花之州」為人所知。州樹是長葉松,而州花是山茶花。阿拉巴馬州的州府位於蒙哥馬利,按人口計算最大城市是伯明翰,該城長期都是州內最工業化的城市;按面積計算最大城市是亨茨維爾。最老的城市是莫比爾,1702年由法國殖民者建立,作為法屬路易斯安那的首府。 自南北戰爭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阿拉巴馬州與其他美國南部州份一樣遭遇經濟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期依賴農產品。與其他南部州份一樣,阿拉巴馬州議員在進入二十世紀時以及許多貧窮的白人。雖然工業和都市中心快速發展,白人自1901年起到1960年代一直壟斷郊區利益,市區利益和非裔美國人的代表性嚴重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拉巴馬州將經濟由主產農業變得多元化。21世紀的州經濟是基於管理、汽車、金融、製造業、航天、提煉礦產、醫療、教育、零售以及科技。.
查看 迪克西和亚拉巴马州
佛罗里达州行政区划
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一共有67个县,於1821年成为美国领土时只有两个县,即以萨瓦尼河(Suwanee River)为界,西部为艾斯康比亞縣,东部为圣约翰斯县,后来成立的其它所有县都曾是这两个县的一部分。佛罗里达于1845年成为美国的第27个州,1925年由阿拉楚阿縣析置的吉爾克里斯特縣是全州最年轻的县。佛罗里达州的县是州政府的分支。1968年,各县获得了自行发放特许状的权力。除了瓦古拉縣的县城克劳福德维尔外,佛罗里达州的其他所有县城都是注册成立的自治市。 佛罗里达州各县的名称反映了其多样化的文化底蕴。有些以南方政治领袖和西班牙探险家命名,代表了历史上作为西班牙主权领土时期的影响;有些以西班牙圣徒的名字和西班牙语描述的美洲原住民地名,还有美国的政治领袖命名。以所在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河流、湖泊和植物群命名的也很常见。佛罗里达州有以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参战双方命名的县,迈阿密-戴德县就是以当时美国陆军一位名叫弗朗西斯·L·戴德的少校命名。而奥西欧拉县则是以战争时期的一位美洲原住民抗争领袖来命名。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佛罗里达州共有1880万1310人,与2000年的普查数据相比增加了17.6%。全州平均每个县有28万零616人,迈阿密-戴德县以249万6435人位居榜首,利伯蒂县只有8365人排名最后。平均每个县占地面积2085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棕榈滩县有5268平方公里,最小的尤宁县只有622平方公里。全州的总面积为17万零40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3万96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3万零738平方公里 (updated 2008 population estimate)。 以下表格会在每一个县的名称后面列出其联邦资料处理标准代码(简称FIPS代码),该代码是联邦政府用来区分各州和各县的唯一识别码。佛罗里达州的FIPS代码是12,结合任何一个县的代码则为“12XXX”。所有的FIPS代码将链接至该县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信息。.
北美九国
北美九国(Nine Nations of North America)是美国记者和著名作家,现任华盛顿邮报编辑之一的約爾·加羅(Joel Garreau)先生创作的一部著名社会学著作,出版于1981年。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对于北美洲人文地理区域划分的一种新理解。例如就美国而言,虽然美国是美國各州(State/Commonwealth)组成的联邦,但是有些州之间的经济、文化是十分相似的,而某些州和另一些州的经济和文化上又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之大甚至可以与一些欧洲邻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相提并论。作者就此类现象,提出了北美洲根据经济和文化上的现实可以看成九个不同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有着显著的经济和文化差异。 此外,加罗先生还指出,在研究北美洲人文地理时,根据国家和州之间的政区划分探讨文化异同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只有根据经济和文化背景,才能够真正理解北美洲社会的人文地理差异。梅维尔州立大学的保罗·默尔茨教授称此书为“研究北美州人文地理区域的经典之作”。.
查看 迪克西和北美九国
美國南部
美國南部(Southern United States,或 American South)—也經常被簡稱為美南、迪克西、或直接稱為南部,構成了美國南部至東南部的一片廣大地區。這個地區帶有相當特殊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包括了早期歐洲殖民時期留下的痕跡、對於州權原則的堅持、早期的奴隸制度、以及在聯盟國分離時於美國內戰中受到的衝擊,美國南部發展出了她獨特的傳統、文學、音樂形式、以及各種的烹飪食物。.
查看 迪克西和美國南部
美國內戰命名
美國內戰,中文常称为南北战争,據知有眾多替代性的名稱以反映美國不同地區不同群體在歷史上、政治上、與文化上各層面的敏感性。與其他國家之內戰不同者為,這場戰爭並非為爭奪美國聯邦政府的控制權而戰,而是為了維護美國聯邦政府的統一,以及粉碎或抵禦南方州份以維護奴隸制而進行的分離運動。戰爭中的戰鬥人員、軍隊、與戰役名稱同樣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稱。.
查看 迪克西和美國內戰命名
美利坚联盟国国旗
美利坚联盟国国旗(Flags of 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是指美利坚联盟国于1861–1865年间分别采用的三面国旗。除国旗外,经常使用的旗帜中亦存在一些国旗或军旗的变体。南北战争结束后,尽管存在争议,仍可以以官方或个人名义使用这些旗帜。.
查看 迪克西和美利坚联盟国国旗
美利堅聯盟國
美利堅聯--盟國(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CSA),或稱美利堅諸州同盟、美利堅邦--聯或迪克西(通俗說法),是自1861年至1865年由11个美国南方蓄奴州宣布从美利堅合眾國分裂而出的政权。它位於北美洲,由今天美國南部的一部分地域组成。在其短暫的存在期間中,一直為著自身存亡與合眾國作戰,故聯盟國並無確切的北部邊界。其南部邊界與墨西哥北界一致,東西邊界則是墨西哥灣和大西洋。 聯盟國單方面獨立後,大部分時間與北方合眾國亚伯拉罕·林肯领導的联邦政府進行內戰,多處於防禦態勢。只有羅伯特·李將軍麾下的北維吉尼亞軍團曾短暫的入侵合眾國領土。1865年南北戰爭失利後,聯盟國被合眾國併吞,美國重新統一。.
查看 迪克西和美利堅聯盟國
美国独立日
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是為紀念在1776年7月4日於大陸會議中宣佈獨立宣言所成立的節日。这一天是美国宣布从大英帝國宣告独立的日子,故独立日也是美國的國慶日。 在7月4日這一天,美國會舉辦許多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敲響位於費城的自由鐘。在各地也會舉會各項慶祝活動,像是放烟火、花車遊行、節慶遊行、烧烤、野餐、举办音乐会、棒球赛、以及家庭聚会等。.
查看 迪克西和美国独立日
狄克西女子合唱團
克西女子合唱團(Dixie Chicks),是由艾蜜莉·羅賓森、瑪蒂·馬圭爾與娜塔麗·麥恩斯所組成,曾獲葛萊美獎的美國鄉村音樂團體。她們在美國擁有3050萬唱片銷售量,使她們成為全美收入最高的女子團體。 ,2008年5月9日查閱。 狄克西女子合唱團成立於1989年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最初由四名女團員所組成,演奏藍草與鄉村音樂,沿街賣唱、在藍草音樂季和一些小場合中演出了六年之久,但並沒有吸引任何唱片公司上門。在一名團員離團、招募新主唱以及小幅修改了歌曲之後,狄克西女子合唱團在鄉村與流行音樂領域獲得了大規模的成功,1998年的熱門歌曲〈Wide Open Spaces〉、〈Cowboy Take Me Away〉與〈Long Time Gone〉等曲一炮而紅。三名女團員也因她們的獨立精神,以及對戰爭、政治等話題的爭議性評論而出名。 2003年入侵伊拉克十天前,一場於英國倫敦的演唱會上,主唱麥恩斯表示道:「我們不想要這場戰爭、這種暴力行為,而且我們以美國總統來自德州(狄克西女子合唱團的家鄉)而感羞恥。」麥恩斯的發言觸怒了許多民眾,認為她們無禮且不愛國,後續的爭議並讓狄克西女子合唱團付出了美國演唱會票房狂瀉大半的慘痛代價,為三人引來了反美的罵名,以及恐嚇信、死亡威脅與銷毀她們的專輯以表抗議。 截至2009年,狄克西女子合唱團已獲得了十三座葛萊美獎,其中五座是2007年以年度專輯《有志竟成》(Taking The Long Way)奪得的,此專輯紀錄了她們在爭議發言後的心路歷程。.
查看 迪克西和狄克西女子合唱團
洋基
洋基(Yankee)一詞, 最初意指美国北部新英格蘭地區居民之後裔。其民俗意義則延伸為美國東北部地區(新英格蘭、中大西洋各州、與上五大湖區)之居民,美國內戰期間與戰後之美國北方人,甚至全體美國人。在若干英語系國家中-尤指英國、澳大利亞、與紐西蘭-所稱之『洋客』("Yank")即美國人,相當於今日通稱的Brit、Pom、Pommy(指英國人)、Aussie(指澳洲人)、Kiwi(指紐西蘭人)。.
查看 迪克西和洋基
亦称为 狄克西民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