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近日點

指数 近日點

#重定向 近日點和遠日點.

123 关系: 健神星半人马小行星卡特林那巡天系統塔特爾彗星大彗星天王星太阳太阳光太阳系太阳系天体列表太陽常數太陽位置夕拉科加隕石奥尔特云奥陌陌威斯特彗星小行星小行星10162小行星10199小行星10353小行星12796小行星158小行星15810小行星18996小行星2060小行星3200小行星3628小行星46643小行星5145小行星52872小行星55636小行星6042小行星7991小行星87269小行星90377岩質彗星崇祯历书丹寧-藤川彗星主帶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丘比特 (小行星)幸神星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仙女座流星雨伊卡洛斯 (小行星)彗星微型行星土卫二十二土星...地球地球自转分點创神星哈伯搜尋過渡彗星冥族小天體克魯茲族彗星回归年值得關注的小行星列表C/2001 OG108C/2010 X1火星天文學火星地理火星衝日祝融星穀神星第九行星米蘭科維奇循環置閏牛頓旋轉軌道定理聖敘爾比斯日規頑火輝石球粒隕石類塞德娜天體行星適居性裕神星貝皮可倫坡號鸟神星鹿林彗星麥克諾特彗星轨道共振農曆迷蹤彗星近地天体阿蘭德-羅蘭彗星阿波希利型小行星赫馬森彗星長期共振艾琳達族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離散盤週期彗星列表ISON彗星P/2006 T1P/2010 A2掠日彗星林尼尔彗星 (209P)恩克彗星東海增一梅克賀茲一號彗星歲差 (天文)水星水星磁場涅墨西斯星深度黃道巡天木星會合-舒梅克號海爾-博普彗星旅行者2号拐神星拱點1680年大彗星1744年大彗星177P/巴納德1811年大彗星1843年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2012 VP1132012年12月臺灣2014 FE722061年30P/雷睦斯彗星52P/哈靈頓-阿貝爾彗星54P/德威科-斯威夫特-尼特彗星 扩展索引 (73 更多) »

健神星

健神星是主帶小行星內第四大的小行星,稍微有一些橢圓,直徑大約有300-500公里,並且估計佔有小行星帶3%的質量。 在主帶中,它是黑暗的C型小行星,也是這一區內最大的一顆小行星。C型小行星是主帶外緣最主要的小行星,分佈在2.82天文單位的柯克伍德空隙之外。它黑暗的表面和與太陽的距離大於平均距離,使從地球觀測到的它在大的小行星中顯得很黯淡。事實上,在早先發現的23顆小行星中,它是第三暗的,只有芙女星(13號小行星)和海女星(17號小行星)在衝的時候仍比它暗淡。.

新!!: 近日點和健神星 · 查看更多 »

半人马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被歸類為軌道不穩定的小行星,並競相以神話中半人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選擇這一族的名稱是因為它們的行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則像彗星。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會穿越或曾經穿越過一顆或數顆氣體巨星的軌道,並且有數百萬年的動力學生命期。 第一顆類似半人馬小行星的天體是在1920年發現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發現凱龍之前,它們並未被認為是一個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半人馬小行星是1997年發現的女凱龍星,它的直徑達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帶中的一顆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沒有半人馬小行星曾經被拍攝過近照,但有證據顯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號拍下特寫鏡頭的費貝可能是被土星捕獲的半人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已經獲得一些飛龍星表面特徵的資訊。 ,三顆半人馬小行星被發現有彗星狀的彗髮活動:凱龍、厄開克洛斯(Echeclus)和,因此凱龍和厄開克洛斯暨歸屬於小行星也歸屬於彗星。其它的半人馬小行星,像是Okyrhoe被懷疑有類似彗星的活動。任何一顆受到攝動而接近太陽至足夠的距離內時,都可已被預期會成為彗星。.

新!!: 近日點和半人马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卡特林那巡天系統

卡特林那巡天系統(Catalina Sky Survey)是一個發現彗星和小行星,包括搜索近地小行星的計畫。更具體的說,搜索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威脅,有潛在威脅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PHAs.)的高危險群。.

新!!: 近日點和卡特林那巡天系統 · 查看更多 »

塔特爾彗星

8P/塔特爾彗星是一顆太陽系內的週期彗星,他目前正在接近近日點,在2007年12月初,北半球的觀測者就已經可以用小望遠鏡在北極星 附近看見這顆彗星。他將在2008年1月2日以0.25天文單位的距離掠過地球,稍後的一個月將成為南半球觀測者的最愛。 8P/塔特爾彗星是12月下旬小熊座流星雨的母彗星。 因此預測2007年的小熊座流星雨會因為母彗星的回歸而較為狀觀。.

新!!: 近日點和塔特爾彗星 · 查看更多 »

大彗星

大彗星是對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特別明亮和狀觀的彗星,以過去的數字來看,平均約10年才會出現一顆。 要預測某顆彗星是不能成為大彗星是很困難的,有許多因素都會造成彗星的光度與預測的不同。一般而言,有巨大或活躍核心的彗星,如果夠接近太陽,從地面觀察時在最亮的時刻又沒有被太陽遮蔽掉,它就有機會成為大彗星。 彗星在被發現後,會以發現者的名字做為正式的名稱,但有些特別亮的反而會以最明亮的年份直接稱為XX年大彗星。.

新!!: 近日點和大彗星 · 查看更多 »

天王星

天王星是從太陽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其體積在太陽系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其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与在古代就为人们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以及緩慢的繞行速度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认定为一颗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發現天王星,从而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天文學符號為、♅(♅,Unicode編碼U+2645)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構成不同於更巨大的氣體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樣的,天文學家設立了不同的「冰巨行星」分類來安置她們。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等結成的「冰」,與可以探测到的碳氫化合物。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其外部的大气层具有複杂的雲層結構,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相比较而言,天王星的内部则是由冰和岩石所构成。 如同其他的巨行星,天王星也有環系統、磁層和許多衛星。天王星的環系統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因為它的自轉軸斜向一邊,幾乎就躺在公轉太陽的軌道平面上,因而南極和北極也躺在其他行星的赤道位置上。從地球看,天王星的環像是環繞著標靶的圓環,它的衛星則像環繞著鐘的指針(雖然在2007年與2008年該環看來近乎水平)。在1986年,來自太空探测器航海家2號的影像资料顯示天王星實際上是一顆平平無奇的行星,在其可見光的影像中沒有出现像在其他巨行星所擁有的雲彩或風暴。然而,近年內,隨著天王星接近晝夜平分點,地球上的觀測者发现天王星有季節變化的迹象和漸增的天氣活動。天王星上的風速可以達到每秒250公尺。 在西方文化中,天王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以希臘神祇命名的行星,其他行星都依照羅馬神祇命名。.

新!!: 近日點和天王星 · 查看更多 »

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 从化學組成来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见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地稱為“黃矮星”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变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26.74。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距太阳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学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 。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陽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人类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来崇拜。人类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陽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45億歲了,而現有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之久。.

新!!: 近日點和太阳 · 查看更多 »

太阳光

太陽光,廣義的定義是來自太陽所有頻譜的電磁輻射。在地球,陽光顯而易見是當太陽在地平线之上,經過地球大氣層過濾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則稱為日光。 當太陽輻射沒有被雲遮蔽,直接照射時通常被稱為陽光,是明亮的光線和輻射熱的組合。世界氣象組織定義「日照時間」是指一個地區直接接收到的陽光輻照度在每平方公尺120瓦特以上。 陽光照射的時間可以使用陽光錄影機、全天空輻射計或日射強度計來記錄。陽光需要8.3分鐘才能從太陽抵達地球。 直接照射的陽光亮度效能約有每瓦特93流明的輻射通量,其中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明亮的陽光對地球表面上提供的照度大約是每平方米100,000流明或 100,000勒克司。陽光是光合作用的關鍵因素,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

新!!: 近日點和太阳光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新!!: 近日點和太阳系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天体列表

太陽系天體列表收錄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及所有的行星和矮行星,還有較具代表性的太陽系小天體和1890年代以前發現的衛星。 依據行星定義,環繞太陽的天體可分為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而環繞它們的天體皆稱作衛星。小行星和彗星是由國際小行星中心認定並給予編號的天體,它們幾乎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只有少部份的小行星同時是矮行星。流星體是太陽系小天體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而質量最小的天體,因為難以觀測,只有在黃道光和對日照,以及成為流星時才容易被發現。.

新!!: 近日點和太阳系天体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陽常數

太陽常數是太陽電磁輻射的通量,也就是距離太陽一天文單位處(約為地球離日平均距離),單位面積受到垂直入射的平均太陽輻射強度。太陽常數包括所有形式的太陽輻射,不是只有可見光。由人造衛星測出的最小值約1.361 kW/m²,最大值約為1.362 kW/m²,差了1%。太陽常數並不是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頒布的真正不變的物理常數,而只是一個變動值的平均,在過去400年間變動小於0.2%。http://lasp.colorado.edu/home/sorce/data/tsi-data/ Total Solar Irradiance Data,.

新!!: 近日點和太陽常數 · 查看更多 »

太陽位置

太陽位置是從地球表面觀察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它是時間和地理位置兩者的函數。當地球繞著太陽運轉一年,太陽似乎相對於在天球上的恆星沿著一條固定的路徑移動,這個路徑稱為黃道。地球自轉導致天空中恆星的運動是相對於觀測者的地理緯度,沿著一定的路徑與方式移動,特定的恆星穿越觀測者的子午線的時間與當地的經度有所關聯。讓一位觀測者找到再給定時間的太陽位置,要經過下列三個步驟 :.

新!!: 近日點和太陽位置 · 查看更多 »

夕拉科加隕石

夕拉科加 隕石於1954年11月30日2:46pm (18:46 U.T) 墬落.

新!!: 近日點和夕拉科加隕石 · 查看更多 »

奥尔特云

奧爾特雲,又稱奧匹克-奧爾特雲,在理論上是一個圍繞太陽、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的球體雲團。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陽和比鄰星距離的一半。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凱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系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奧爾特雲由2個部份組成:一個球形外層和一個盤形內層,後者又稱希爾斯雲(Hills cloud)。奧爾特雲天體的主要成份為水冰、氨和甲烷等固體揮發物。 天文學家猜測,組成奧爾特雲的物質最早位於距太陽更近的地方,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因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作用而分散到今天較遠的位置。目前對奧爾特雲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是所有長週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及木星族彗星的發源之地。奧爾特雲外層受太陽系的引力牽制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臨近恒星和整個銀河系的引力影響。這些擾動都會不時導致奧爾特雲天體離開原有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並成為彗星。根據軌道推算,大部份短週期彗星都可能來自於離散盤,其餘的仍有可能來自奧爾特雲。.

新!!: 近日點和奥尔特云 · 查看更多 »

奥陌陌

--('Oumuamua以夏威夷語命名,意為「第一位來自遠方的信使」。、1I/2017 U11I/2017 U1为其学名,“1I”中的字母I代表了星际天体,1是此类天体中的第一个。 ,舊稱A/2017 U1、C/2017 U1 (PANSTARRS)),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已知的第一颗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於2017年10月18日(UT)在距離地球約處被泛星1號望遠鏡發現,並在極端雙曲線的軌道上運行。起初它被認為屬於一顆彗星,但經過長時間觀測後,發現其不具有彗髮構造,因此大約一星期後改而被歸類為星際小行星。 依據最初二個星期的觀測,2017 U1的軌道離心率是1.1922 ± 0.00268,是在已知在太陽系內天體最高的;之前的紀錄是的1.057。以如此高的離心率進入,顯示它必然是一顆星際天體,會不受太陽引力的約束,以高離心率離開太陽系。.

新!!: 近日點和奥陌陌 · 查看更多 »

威斯特彗星

威斯特彗星(Comet West、C/1975 V1)為一顆非週期彗星,被認為是20世紀最漂亮的彗星之一。歐洲南天天文台的丹麥天文學家李察·M·威斯特(Richard M. West)於1975年11月5日在經過曝光後的底片上首度發現威斯特彗星,後來又於1976年8月所攝得的底片上發現了它的蹤跡。威斯特彗星有時也被稱為大彗星。.

新!!: 近日點和威斯特彗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0162

小行星10162(10162 Issunboushi)是一顆位在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於1995年1月2日由群馬縣尾島町(現為太田市)的新島恒男及靜岡縣的浦田武發現。 該小行星以日本的大眾文學作品御伽草子篇章之一的一寸法師命名。.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0162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0199

小行星10199 (Chariklo,,, 或是; 臨時編號:),中文譯為凱瑞珂龍星,是一顆介於土星和天王星軌道之間的小天體,是已知半人馬小行星中最大的。 凱瑞珂龍星是James V. Scotti在執行太空監視計畫時,在1997年2月15日發現的。凱瑞珂龍是依據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英文:Chariklo)命名的。她是喀戎的妻子,阿波羅的女兒。 在2001年的光度研究,未能找到可以確定的自轉周期。紅外線的觀測指出凱瑞珂龍星有水冰存在表面。.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0199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0353

小行星10353(10353 Momotaro)是一顆位在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於1992年12月20日由大友哲在山梨縣北杜市清里發現。 該小行星以日本的童話作品桃太郎命名。.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0353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2796

小行星12796(12796 Kamenrider)是一顆位在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於1995年11月16日由中村彰正發現,命名於2000年3月26日獲得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承認。 該小行星以日本的漫畫並改編為特攝作品,石之森章太郎原作的假面騎士命名;這是因為飾演能變身為假面騎士1號的本郷猛的演員藤岡弘和中村本人都是久萬高原町出身,而且中村本人也是假面騎士的影迷。.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2796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58

鸦女星 (小行星158, Koronis, "kuh ROE niss")是一顆S型的主帶小行星 。 它是在1876年1月4日被Viktor Knorre在柏林天文台發現的,是他發現的四顆小行星中的第一顆。 這顆小行星可能不是很壯觀的,但它是鴉女星族中很重要的一顆,並以其為該小行星族命名。這個家族的一顆小行星,Ida,曾經被太空船探測過,並且使我們對其他小行星可能的外觀有所了解。 以光度曲線為基礎建立的模型構造,鴉女星的外觀與Ida相似,但是鴨女星比較大。.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58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5810

1--> 酆神星(15810 Arawn),临时编号为1994 JR1,是一顆屬於冥族小天體的外海王星天體。相似于冥王星,其近日點是在離太陽34.756天文單位處,而其遠日點是在44.507天文單位處,因此它的離心率相比較高。其直徑約為127公里,相對較小,不能被歸納為矮行星。它于1994年5月12日由M.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5810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8996

小行星18996(18996 Torasan)是一顆位在主小行星帶外緣的小行星,於2000年9月4日由渡邊和郎在北海道札幌市發現。 該小行星以日本的電影作品男人真命苦的主角,外號「瘋瘋癲癲的阿寅」的車寅次郎命名。.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18996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2060

2060 凱龍 (,或是Χείρων),是查爾斯·科瓦爾在1977年於外太陽系發現的小行星(回溯發現影像已追溯到1895年),它是第一顆被發現軌道在土星和天王星之間的新族群半人馬小行星的一員。 雖然他最初被分類為小行星,稍後發生它究竟是小行星還是彗星的爭議。如今,它被分在這兩類當中,做為彗星的名稱是 95P/開朗 。 凱龍是依據希臘神話中的半人馬-zh-hans:喀戎;zh-hk:奇倫;zh-tw:凱隆;-(英文:Chiron)命名的。在1978年發現的冥王星衛星名為凱倫(英文:Charon),不要將兩者搞混了。.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2060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3200

3200 Phaethon ( ,有時被不正確的拼成Phaeton)是一顆阿波罗型小行星。它的天文学临时编号是1983 TB。它有著不尋常的軌道,它比任何已經命名的其他小行星更靠近太陽(雖然有其他尚未命名的小行星會更靠近太陽,目前已知至少有三顆,其中一顆已經有永久序號:(137924) 2000 BD19).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3200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3628

小行星3628 Božněmcová是一顆 軌道週期 1478.2672540 天 (4.05 年)的主帶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是在1979年11月25日發現的。.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3628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46643

小行星46643(46643 Yanase)是一顆位在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於1995年5月23日由中村彰正在愛媛縣久萬町(現為久萬高原町)久萬高原天體觀測館發現,並於2003年獲得命名。 該小行星以日本動漫作品麵包超人的原作者柳瀨嵩命名。.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46643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5145

小行星5145 (Pholus, foe'-ləs, 源自),中文譯名為人龍星,是太陽系的一顆半人馬小行星,運行在一個橢圓軌道上,近日點在土星軌道的內側,遠日點在海王星的外側。相信人龍星是來自古柏帶的天體,而自從西元前764年之後,未曾接近大行星至一天文單位以內,並且會維持到西元5290年 (Solex 10)。.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5145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52872

小行星52872 (Okyrhoe,, from)是一顆軌道在外太陽系的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半人馬小行星。它在1998年9月19日在太空監視計畫中被發現。.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52872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55636

300-->.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55636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6042

小行星6042(6042 Cheshirecat)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为火星轨道穿越小行星。该小行星于1990年11月23日,在靜岡縣的Yakiimo Station觀測所发现。 該小行星以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的兒童文學作品《愛麗斯夢遊仙境》中的角色柴郡貓(Cheshire Cat)命名。.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6042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7991

小行星7991(7991 Kaguyahime)是一顆位在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於1981年10月30日由香西洋樹及古川騏一郎在東京天文台木曾觀測所發現。 該小行星以日本的童話作品竹取物語的主角輝夜姬命名。.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7991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87269

(也可以書寫為(87269) 2000 OO67)是一顆小的 海王星外天體,於2000年的深度黃道巡天中被發現。 它以高離心率著称,遠日點的距離超過1,000天文單位,而近日點只有21天文單位,最接近太陽時幾乎就跨越在天王星的軌道上。可能是由岩石和冰組成,有些天文學家將它分類為半人馬小行星 。 2000 OO67在2005年4月經過近日點。 2000 OO67和2006 SQ372兩者繞行太陽的週期都比Sedna還要長。.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87269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90377

賽德娜(英文:Sedna)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小行星編號為90377。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特魯希略(雙子星天文臺)及拉比諾維茨(耶魯大學)共同發現,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天然天體。賽德娜目前距離太陽88天文單位 ,為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在賽德娜大部分的公轉週期中,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任何已知的矮行星候選都要遙遠。賽德娜是太陽系中颜色最紅的天體之一。它大部分由水、甲烷、氮冰及托林(Tholin)所構成。國際天文聯會目前並未將賽德娜視為矮行星,但是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應該是一顆矮行星 。 賽德娜的公轉軌道是一個離心率較大的橢圓,遠日點估計為937天文單位,所以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之一,比大部份的長週期彗星都還要遠。賽德娜的公轉週期約為11,400年,近日點約為76天文單位,天文學家可以藉此推斷它的起源。小行星中心目前將賽德娜視為黃道離散天體,這類天體是因為海王星向外遷徙造成的引力擾動,从柯伊柏帶散射入高傾斜和高離心率的軌道內。但是這種分類已經引起爭議,因為賽德娜不曾接近海王星,所以海王星的引力擾動無法造成它的軌道如此橢圓。一些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人類首度發現的首顆歐特雲天體,其他天文學家則認為賽德娜的橢圓軌道是一顆通過太陽系附近的恆星所造成的,它可能位在與诞生太陽的星團(一个疏散星團)之內,甚至有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是太陽從其他恆星系所捕捉到的天體。認為賽德娜的軌道是海王星外天體存在的證據。共同發現賽德娜和矮行星鬩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的天文學家米高·E·布朗認為它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外海王星天體中最重要的一顆,因為瞭解它的特殊公轉軌道可能可以得知太陽系的起源及早期的演化資訊 。.

新!!: 近日點和小行星90377 · 查看更多 »

岩質彗星

岩質彗星是一種罕見的太陽系小天體,釋氣時的主要成分主是由岩石組成的顆粒,因此它具有彗星和小行星的雙重性質。.

新!!: 近日點和岩質彗星 · 查看更多 »

崇祯历书

《崇祯历书》是大明崇祯年间为历法改革而编著的一部丛书,因由崇祯帝下令编纂故名;又称《時憲曆》,此曆法及其修訂版本由清朝初年源用至今。该书在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由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成立曆局开始编写,到崇祯七年(1634年)十一月编完。由于徐光启在1633年病逝,之后的编纂工作由李天经主持。.

新!!: 近日點和崇祯历书 · 查看更多 »

丹寧-藤川彗星

丹寧-藤川彗星,官方命名為72P/丹寧-藤川(72P/Denning-Fujikawa),是一顆公轉軌道周期為9.08年的彗星。.

新!!: 近日點和丹寧-藤川彗星 · 查看更多 »

主帶彗星

主帶彗星是在主要的小行星帶內的天體,但在部分的軌道上會呈現出彗星的活動和特徵。噴射推進實驗室定義主帶小行星是轨道半長軸大於2天文單位,但不超過3.2天文單位的小行星,而近日點 (最接近太陽的距離) 不小於1.6天文單位。.

新!!: 近日點和主帶彗星 · 查看更多 »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Комета Чурюмова — Герасименко),官方命名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是一颗轨道周期为6.45年,自轉週期為12.4小時的彗星。它于2015年8月13日到达近日点。與所有彗星一樣,它的名字取自發現者。此彗星為在1969年由蘇聯天文學家與發現。 它是欧洲空间局于2004年3月2日发射的罗塞塔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2014年8月6日,罗塞塔号探测器与彗星太空會合,並在同年9月10日進入預定軌道,接著的11月12日,其携带的菲萊登陸器成功在彗星上着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造探测器在彗核上受控軟着陆。.

新!!: 近日點和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 查看更多 »

丘比特 (小行星)

(763) 丘比特 (763) 丘比特(763 Cupido)是位於主帶,屬於花神星族的小行星。.

新!!: 近日點和丘比特 (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年,或稱地球年、太陽年,是與地球在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有關事件再現之間的時間單位。將之擴展,可以適用於任何一顆行星:例如,一「火星年」是火星自己完整的運行繞太陽軌道一圈的時間。 一般而言,一年之長度取為太陽在天球上沿黄道從某一定標點再回到同一定標點所經歷的時間間隔。由於所選取之定標點不同,年之定義有:.

新!!: 近日點和年 · 查看更多 »

幸神星

小行星258 幸神星 (Tyche),於1886年被發現,是相對而言較大的主帶小行星,它的光譜分類是S-型。幸神星的軌道非常靠近司法星族的小行星,可能是其成員之一。然而,除了(15) 司法星之外,族內的小行星都比它小,而他又非常靠近族群的邊緣,因此它有很大的機率是一顆侵入者。 幸神星的自轉周期仍有一些不確定性,不同的作者發表的周期從9.983到10.041小時。 它是由羅伯特·路德在1886年5月4日在杜塞爾多夫發現的,並以希臘女神Tyche為名。堤喀在羅馬相當於命運之神 (Fortuna),而(19) 命神星的英文名稱就是Fortuna。 這顆小行星的近日點 (最接近太陽的距離) 是2天文單位。.

新!!: 近日點和幸神星 · 查看更多 »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1915年廣義相對論最初被發表之時,並沒有得到穩固的實驗證據支持,已知道的是它正確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的反常進動,並且在哲學層面,它令人滿意地結合了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1919年,光波在引力場中的軌跡被發現似乎會彎曲,正如廣義相對論所預測;但一直要等到1959年,一系列精確度實驗才開始進行,從而準確地檢驗了許多廣義相對論在弱引力場極限中的預測,並大大降低了理論於現實偏差的可能性。1974年起,拉塞爾·赫爾斯、約瑟夫·泰勒等人研究脈沖雙星的物理行為,其所受到的引力比在太陽系之中要大得多。無論是太陽系中的弱引力場極限,或是脈衝星系統中更強的引力場,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已有相當優良的實驗證據。.

新!!: 近日點和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 查看更多 »

仙女座流星雨

仙女座流星雨是與在1852年通過近日點時崩解的比拉彗星有關聯的流星雨。在1872年和1885年,因為地球運行的軌道跨越了母彗星軌道的碎片,仙女座流星雨產生每小時數千顆流星的壯觀流星雨。 從此之後仙女座流星雨就消失不見,但每年11月中旬仍有可能再出現。 A M.

新!!: 近日點和仙女座流星雨 · 查看更多 »

伊卡洛斯 (小行星)

(1566) 伊卡洛斯 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的分支),它的近日點比水星還要靠近太陽,也就是說,它是一顆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它也穿越金星和火星的軌道。它於1949年被沃爾特·巴德發現,名稱則源自希臘神話中飛得太靠近太陽的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以9、19、或38年的間隔接近地球,在1968年6月14日,他很罕見的接近地球至640億米(400萬英里,或16倍的地月距離)。上次接近地球是在1996年,距離為1,510億米,幾乎是地月距離的40倍。下一次接近地球是2015年6月16日,距離為810億米(500萬英里)。.

新!!: 近日點和伊卡洛斯 (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彗星

彗星(Comet,有時也被誤記為慧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公里不等,但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公里。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 。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這是在古柏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週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髮(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電漿和光壓作用,從彗髮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94顆,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氣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现的记录,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

新!!: 近日點和彗星 · 查看更多 »

微型行星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是直接環繞著我們的太陽的天體,但它們暨不是主要的行星,也不是原本所謂的彗星。微型行星可以是矮行星、小行星、特洛伊天體、半人馬小行星、古柏帶天體、和其它的海王星外天體。第一顆微型天體是在1801年發現的穀神星(矮行星,但從發現開始迄1851年,它都被視為一顆行星)。在小行星中心已經存有軌道資料的天體超過570,000顆。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這個名詞從19世紀就被用來描述這些天體。planetoid這個名詞也曾經被使用過,特別是針對較大(像行星)的天體,像是從2006年起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稱為矮行星的天體Planet, asteroid, minor planet: A case study in astronomical nomenclature, David W. Hughes, Brian G. Marsden, Journal of Astronomical History and Heritage 10, #1 (2007), pp.

新!!: 近日點和微型行星 · 查看更多 »

土卫二十二

土卫二十二(S/2000 S 6, Ijiraq)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正轉不規則卫星,在2000年被 約翰·卡維拉斯和布萊特·格萊德曼發現,隨後並給它一個暫時性的編號S/2000 S 6。直到2003年才替它取了一個正式的英文名伊耶拉克(Ijiraq),而伊耶拉克在因努伊特神話中的一個怪物。.

新!!: 近日點和土卫二十二 · 查看更多 »

土星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於第六、体积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国亦称之填星或鎮星。 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按照五行学说即木青、金白、火赤、水黑、土黄)。而其他语言中土星的名称基本上来自希臘/羅馬神話传说,例如在欧美各主要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中土星的名称来自于羅馬神話中的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拉丁文:Saturnus),其他的还有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泰坦族,宙斯的父親,一说其在罗马神话中即萨图尔努斯)、巴比倫神话中的尼努尔塔和印度神话中的沙尼。土星的天文学符號是代表农神萨图尔努斯的鐮刀(Unicode: )。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痕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覆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平淡的,雖然有时会有長时间存在的特徵出現。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快速。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更強的木星之間。 土星有一個顯著的環系統,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有62顆。其中,土卫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KM,太陽系最大的衞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4KM),比行星中的水星還要大;並且土卫六是唯一擁有明顯大氣層的衛星。.

新!!: 近日點和土星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近日點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轉是固體的地球繞著自己的軸轉動,方向是由西向東。從天球的北極點鳥瞰,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旋轉;从南极点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

新!!: 近日點和地球自转 · 查看更多 »

分點

分點(equinox,或稱二分點)是想像中天球赤道在天球上的位置,是每年太陽穿過天球赤道和黃道在天球上交點的天文事件,這造成地球上各地的白天和夜晚幾乎等長。只有在分點的瞬間,地球上的日夜分界線(白天和夜晚分界之處)才會垂直於赤道。其結果是地球的南北兩半球得到相同的照明。 換言之,分點是日下點正好落在赤道上的唯一時刻,意味著在赤道上會看見太陽位在頭頂正上方。分點每年會出現兩次,大約分別在3月21日(春分)和9月23日(秋分)。在春分,日下點由南向北通過赤道,而秋分則是日下點由北向南通過赤道。 分點和至點直接關係到每年的季節。在北半球,多數的文明在傳統上以三月的春分點(vernal equinox)標示著春季的開始,以九月的秋分點(autumnal equinox)標示著秋季的開始。在南半球,春分點在九月,而秋分點在三月。 追溯equinox這個字的源頭來自拉丁文的aequi nox,意思是日夜等分。實際上只是近似如此,當太陽經過分點時,陽光平均的照射在南北兩半球,地球上各地的日照時間都是一樣的長(不是日夜等長)。 由於歲差的影响,分點每年沿着赤道向西移動七分之一弧秒。.

新!!: 近日點和分點 · 查看更多 »

创神星

創神星,正式名称为50000 Quaoar,中文音譯為--欧尔,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两位天文学家布朗和特鲁希略于2002年10月7日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欧尔”(Quaoar)一词,源自美国原住民通格瓦部族(Tongva)神话的创世之神,所以中文的正式译名為創神星。国际天文联会之前给予这颗天体临时编号为,也叫小行星50000。 天文學家对創神星的了解甚少,根据天文學家估計,創神星直径介於800至1300公里之間,約相等于地球的十分之一。根據天文學家初步计算,創神星距离地球约41至45天文单位,公轉一周需时286年。.

新!!: 近日點和创神星 · 查看更多 »

哈伯搜尋過渡彗星

哈伯搜尋過渡彗星 (英文:Hubble search for transition comets,過渡彗星 — 以UV尋找小行星的OH 輻射) 是業餘天文學家參與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進行的研究,這是NASA通過的六項業餘天文學家參與的研究計畫之一。.

新!!: 近日點和哈伯搜尋過渡彗星 · 查看更多 »

冥族小天體

在天文學中,冥族小天體或类冥小天体(plutino)是與海王星有2:3的平均運動共振的海王星外天體,Plutinos這個名稱是在冥王星之後才有的,使用了義大利文表示小的附加語詞-ino,指像冥王星一樣被困在共振軌道中的小天體。名稱只提到軌道共振,並不涉及其他的物理性質,且原本僅用於描述比冥王星小的共振天體,但現在已將冥王星本身也包含在內。 冥族小天體分布在古柏帶的內層部分,現時已知的古柏帶天體中,有近四分一是冥族小天體。除了冥王星之外,第一顆冥族小天體是在1993年9月16日發現的1993 RO。 最大的幾顆冥族小天體,包括冥王星,有亡神星(90482,Orcus)、伊克西翁(28978,Ixion)、拉達曼迪斯(38083,Rhadamanthus)、和雨神星(38628,Huya)。.

新!!: 近日點和冥族小天體 · 查看更多 »

克魯茲族彗星

克魯茲族彗星(Kreutz Sungrazers)是掠日彗星的一種,其近日點極接近太陽是它們軌道的特性之一。它們相信全來自多年前一顆大彗星分裂而成的碎片,而德國天文學家克魯茲首先注意到這些彗星的共通點,因此被稱為「克魯茲族彗星」。 不少克魯茲族彗星的成員均為歷史上出現的大彗星,白天在太陽隔鄰也能看到。對上一顆大彗星是1965年出現的池谷·關彗星,是20世紀中最亮的彗星之一。 自從1995年SOHO衛星發射以來,不少較小的克魯茲族彗星得以被發現,部分甚至能到達太陽表面。它們在經過近日點時全為太陽所摧毀,無一生還。不少業餘天文愛好者透過SOHO於互聯網發佈的圖片找到不少彗星。.

新!!: 近日點和克魯茲族彗星 · 查看更多 »

回归年

回歸年(),也稱為太陽年(),是由地球上觀察,太阳平黄经变化360°,即太陽再回到黃道(在天球上太陽行進的軌道)上相同的點所經歷的時間。相對於分點和至點,精確的時間取決於你在黃道上所選擇的點:從北半球的春分點,四個基礎點之一,開始的稱為春分點年;對在黃道上所有的點取平均值的年稱為平回歸年。歲實是中國用的回歸年,是從冬至再回到冬至所經歷的時間。 在地球上,人類注意到回歸年的進展,從太陽緩慢的由南向北和再回頭的運動,希臘人由帶有「轉動」意義的tropos引申出「tropical」這個字,中文的意思就是「回歸」。太陽運行到最北邊和最南邊的回歸分別由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標示,也是仍能看見「日正當中」的緯度。太陽位置可以由每天正午時指時針(一根垂直的柱子或棍子:圭)影子的長短來測量,這是測量每年長度最自然的方法:以日照來確認季節。 因為春分點受到進動的影響在黃道上退行,因此回歸年比恆星年短一點,在2000年兩者相差20.409分,在1900年是20.400分。 回归年是制定各种阳历(含现行公历)和阴阳历的基础,中国传统历法中將冬至點測量的一回歸年稱做一“歲”。 1回归年.

新!!: 近日點和回归年 · 查看更多 »

值得關注的小行星列表

以下列舉了太陽系中一些值得關注的小行星,此列表也包括木星軌道以外的小行星。如需更完整的列表,請參見依編號排列的小行星列表。 備註:任何小行星要在其軌道數據被準確得知以後才會賦予一個系統化的數字編號。在此之前,小行星只有一個臨時編號(provisional designation),如“1950 DA”。.

新!!: 近日點和值得關注的小行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C/2001 OG108

C/2001 OG108 (龍尼歐)是一顆哈雷型的彗星,它的軌道週期是48.51年。它於2001年7月28日被洛厄爾天文台LONEOS的望遠鏡發現。 在2002年1月和2月的觀測,顯示這個天體在接近近日點的時候產生了少量的彗星的活動,因此它被重分類為彗星。這顆彗星在2002年3月15日經過近日點 (最接近太陽),預估下次再經過近日點的時間是2050年6月6日。 這顆彗星的自轉週期是2.38±0.02天 (57.12小時)。 在2003年,估計這顆彗星的絕對視星等 (H)是13.05±0.10,反照率是0.03,有效的半徑是8.9±0.7公里。噴射推進實驗室使用費爾南德斯 (2004年-2005年) 中的資料列出這顆彗星的反照率是0.05,直徑是13.6±1.0公里。 這顆彗星可能是哈雷族彗星/長周期彗星和熄火彗星之間典型的過渡者。達摩克型小行星因為軌道參數和咍雷族彗星相似,曾被當成熄火彗星的候選者。.

新!!: 近日點和C/2001 OG108 · 查看更多 »

C/2010 X1

C/2010 X1 葉列寧彗星是蘇聯天文學家列昂尼德葉列寧在2010年12月10日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國際科學光學網路位於英國新南威爾斯Mayhill的自動機器人天文台發現的一顆長週期彗星,發現時的視星等只有19.5等,大約只有裸眼能見的6.5等星的158,600之一。發現者,列昂尼德葉列寧,估計這顆彗星的彗核直徑大約是3–4公里。在2011年4月,它的光度大約是15等 (相當於冥王星的亮度),並且估計這顆彗星的彗髮 (稀薄的氣體擴散的氣團) 直徑大約可達80,000公里。 C/2010 X1將在2011年9月10日以0.4824天文單位的距離經過近日點 (最靠近太陽的位置) ,並且在2011年10月16日以大約0.233天文單位 (34,900,000公里,21,700,000英里) 經過地球附近,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大約是86,000公里/小時 。小行星中心的星曆表顯示這顆彗星的亮度將在2011年10月中達到大約6等 (C/2010 X1),但是除非能對彗髮的活躍程度有更好的了解,否則不能肯定是否能達到這樣的亮度。葉列寧將在2011年10月8日凌晨在夜空中最靠近45P/Honda-Mrkos-Pajdušáková,並且在10月15日經過火星前方。這顆彗星以在3月14日在與太陽相距178°之處衝,並且在11月22日在距太陽175°處再一次衝;而彗星與太陽的距角最小是在9月26日 (1.9°),在7月28日至10月10日之間的距角則小於45°。 有鑑於這顆彗星的軌道離心率,給予不同的曆元,會導出不受攝動影響的二體日心遠日點 (最遠的距離) 的最適解。使用近日點附近的2011年8月曆元, Kazuo Kinoshita顯示C/2010 X1 的日心軌週期為60,000年,但是在一個高麗新綠的軌道上,在離開內太陽系之後,彗星會經常受到行星的攝動 。對高離心率的天體,太陽的質心座標會比日心座標更為穩定。在離開行星的區域和使用相對於太陽系的質量中心計算得到長週期彗星的密切軌道是適當的。使用噴射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 ,以147天觀測的弧,2010年1月1日曆元導出的質心軌道元素是半長軸515天文單位,週期大約11,700年 (Solution using the Solar System Barycenter and barycentric coordinates. Select Ephemeris Type:Elements and Center:@0) 。 在進入行星區域之前 (1950曆元),葉列寧已經計算的質心軌道週期大約是350萬年,遠日點距離大約是46,400天文單位 (0.73光年) 。葉列寧可能在外歐特雲的鬆散渾沌軌道,很容易受到經過的恆星攝動。.

新!!: 近日點和C/2010 X1 · 查看更多 »

火星天文學

火星天文學這篇文章是介紹從火星這顆行星察看天空所看見的資訊和影像。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現象與地球所見的相同或是類似,但是有時會相當的不同,好比觀看地球是晨星或昏星。例如,因為火星的大氣層沒有臭氧層,這使得在火星表面有可能從事紫外線的觀察。 也另請參閱:外星的天空:火星。.

新!!: 近日點和火星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火星地理

火星地理(Geography of Mars,或Areography)為火星的自然地理。.

新!!: 近日點和火星地理 · 查看更多 »

火星衝日

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陽幾乎排列成一線,地球位於太陽與火星之間。此時火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於觀察。火星相鄰兩次衝日的時間間隔約為779天,最近一次出現在2018年7月27日。下一次火星衝日將出現在2020年10月6日 因為火星在近日點時的表面活躍程度(例如表面沙塵暴)或表面地形均能肉眼可見,火星在人類探索地外文明的重要性之下,而火星衝日相對於其他時候的視直徑會大許多以至能清楚看見表面狀況,因而火星歷次大衝之時,不少天文愛好者(甚至有天文台參與)均以鉛筆目視掃描記錄表面活躍的現象或者是拍攝的主要對象。 19世紀聲稱發現的「火星運河」以至現在以攝像頭接駁望遠鏡清晰紀錄火星短短幾天的塵暴與極冠的變化也多是在火星大衝的這一段日子完成的。.

新!!: 近日點和火星衝日 · 查看更多 »

祝融星

祝融星(又稱火神星;Vulcain;Vulcan)是一個假設在太陽與水星之間運行的行星,這個19世紀的假設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排除。 祝融星的中文名称来源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火神祝融,西方名稱则源自羅馬神話的鍛冶之神武尔坎努斯(Vulcanus)。.

新!!: 近日點和祝融星 · 查看更多 »

穀神星

星(Ceres,; 小行星序號:1 Ceres)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最亮的天體。它的直徑大約是,使它成為海王星軌道以內最大的小行星。在太陽系天體大小列表排名第35,是在海王星軌道內唯一被標示為矮行星的天體。穀神星由岩石和冰組成,估計它的質量佔整個主小行星帶的三分之一。穀神星也是主小行星帶唯一已知自身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天體。從地球看穀神星,它的視星等範圍在+6.7至+9.3之間,因此即使在最亮時,除非天空是非常的黑暗,否則依然是太暗淡而難以用肉眼直接看見。1801年1月1日意大利人朱塞普·皮亞齊在巴勒莫首先發現了穀神星。最初被當成一顆行星,随着越來越多的小天體在相似的軌道上被發現,因此在1850年代被重分類為小行星。 穀神星顯示已經有區分成岩石、核和冰的地函,並且在冰層之下可能留有液態水的內部海洋。表面可能是水冰和不同的水合物礦物,像是黏土和碳酸鹽,的混合。在2014年1月,在穀神星的幾個地區都檢測到排放出的水蒸氣。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在主小行星帶的大天體床不會發出水蒸氣,因為這是彗星的特徵。 美國NASA的機器人曙光號在2015年3月6日進入繞行穀神星的軌道。從2015年1月,曙光號就以前所未見的高解析度傳回影像,顯示表面有著坑坑窪窪。兩個獨特的亮點(或高反照率特徵)出現在撞擊坑內(不同於早些時候哈伯太空望遠鏡在一個撞擊坑中觀測到的影像。);出現於2015年2月19日的影像,導致考慮可能有冰火山 或釋氣的發想。在2015年3月3日,NASA的一位發言人說,這些點符合含冰或鹽的反光物質,但不太可能是冰。在2015年5月11日,NASA釋放出高解析的影像,顯示不是一個或兩個點,實際上在高解析的影像上有好幾個。在2015年12月9日,NASA的科學家報導,穀神星的亮斑可能是一種類型的鹽類,特別是“滷水”,包括硫酸鎂等硫酸水合物(MgSO4·6H2O);也發現這些斑點與富含氨的黏土相關聯。2015年10月,NASA釋出了由曙光號拍攝的真實色彩穀神星影像。.

新!!: 近日點和穀神星 · 查看更多 »

第九行星

九行星(Planet Nine)是對於太陽系外圍邊界,可能存在的一顆假想海王星外行星的稱呼。據推測,「第九行星」可能是大小至少為地球兩倍的超級地球。 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證明這顆行星確實存在,但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如果是真的,便可以合理解釋太陽系邊緣古柏帶與歐特雲內數顆海王星外天體不尋常的軌道。.

新!!: 近日點和第九行星 · 查看更多 »

米蘭科維奇循環

米蘭科維奇循環(Milankovitch cycles)是塞爾維亞的地球物理学家兼天文學家米盧廷·米蘭科維奇描述地球氣候整體運動所提出,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理論,當時他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遭到拘留。米蘭科維奇在數學理論上改變了地球的離心率、轉軸傾角和軌道的進動,以確定地球的氣候模式。 地球軌道傾角的大約每26,000年完成繞行一周的完整進動週期。在這同時,橢圓軌道旋轉也以緩慢的21,000年引導著季節和軌道之間的變化。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轉軸和軌道平面之間的傾角以41,000年的周期在22.1度到24.5度之間搖擺著,現在的角度是23.44度,並且還在減少中。此運動稱為章动。 其它還有、和其他人提出先進的天文理論,但是仍有所疑慮,由於要和過去的時間完全確切結合是很重要的證據,因此很難得到驗證。直到深海岩蕊和、和的沉積層報告:"地球軌道的變動:冰河期的定標",發表在1976年的Science,理論才呈現目前的狀態。.

新!!: 近日點和米蘭科維奇循環 · 查看更多 »

置閏

置閏是一些曆法中插入閏日、閏週、或閏月、以使曆法能跟隨季節或月相。陰陽曆可能會需要插入閏日和閏月。.

新!!: 近日點和置閏 · 查看更多 »

牛頓旋轉軌道定理

在經典力學裏,牛頓旋轉軌道定理(Newton's theorem of revolving orbits)辨明哪種連心力能夠改變移動粒子的角速度,同時不影響其徑向運動(圖1和圖2)。艾薩克·牛頓應用這理論於分析軌道的整體旋轉運動(稱為拱點進動,圖3)。月球和其他行星的軌道都會展現出這種很容易觀測到的旋轉運動。連心力的方向永遠指向一個固定點;稱此點為「力中心點」。「徑向運動」表示朝向或背向力中心點的運動,「角運動」表示垂直於徑向方向的運動。 發表於1687年,牛頓在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一冊命題43至45裏,推導出這定理。在命題43裏,他表明只有連心力才能達成此目標,這是因為感受連心力作用的粒子,其運動遵守角動量守恆定律。在命題44裏,他推導出這連心力的特徵方程式,證明這連心力是立方反比作用力,與粒子位置離力中心點的徑向距離r\,\!的三次方成反比。在命題45裏,牛頓假定粒子移動於近圓形軌道,將這定理延伸至任意連心力狀況,並提出牛頓拱點進動定理(Newton's apsidal precession theorem)。 天文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在他的1995年關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評論中指出,雖然已經過了三個世紀,但這理論仍然鮮為人知,有待發展。自1997年以來,唐納德·淩澄-貝爾(Donald Lynden-Bell)與合作者曾經研究過這理論。2000年,費紹·瑪侯嵋(Fazal Mahomed)與F·娃達(F.)共同貢獻出這理論的延伸的精確解。.

新!!: 近日點和牛頓旋轉軌道定理 · 查看更多 »

聖敘爾比斯日規

聖敘爾比斯日規是坐落在法國巴黎聖敘爾比斯教堂內的天文測量裝置。它的晷針被設計成在地面上投射出日影,用來測量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在近代的早期,法國和義大利的一些教堂為了更好的測量一些天文事件,在設計上都會安置日規和晷針。這些教堂包括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聖殿、波隆那的聖白托略大殿和在羅馬的修道院。 但這些日規最終都因為望遠鏡的強大威力而被廢棄了功能The sun in the church: cathedrals as solar observatories J. L. Heilbron p.219 。.

新!!: 近日點和聖敘爾比斯日規 · 查看更多 »

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也稱為E型球粒隕石) 是一種罕見的隕石,只佔落在地球上球粒隕石的2%Norton, O.R. and Chitwood, L.A. Field Guide to Meteors and Meteorites, Springer-Verlag, London 2008,目前已知的E型球粒隕石大約只有200顆。 E型球粒隕石最主要的化學成分是氧化還原的岩石,它們大部分的鐵是金屬或硫化物,而不是氧化的形式。它們往往有較多的頑火輝石 (MgSiO3),因而得到這樣的名稱。基於光譜分析,小行星(16) 靈神星被認為是這類型隕石最共通的母天體,有一些例子可能來自水星這顆行星。 不同於大多數的其它球粒隕石,在頑火輝石球粒隕石中的礦物質中幾乎沒有鐵的氧化物;他門是已知物體中最缺氧的。金屬Fe-Ni (鐵-鎳) 和含硫化物的鐵礦物機乎包含這種類型隕石中所有的鐵。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包含許多非比尋常的礦物:只能在極度還原的條件下形成,包括褐硫鈣石 (隕硫鈣石,CaS)、硫鎂礦 (尼寧格礦,MgS)、磷鎳鐵礦 (鐵鎳矽化物),和強鹼的硫化物 (例如:硫銅砷礦和硫鈉鉻礦)。所有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的主要成分都是富含頑火輝石的球粒隕石加上大量的金屬和硫化礦物的顆粒。塵土狀的基質是不常見,而耐火雜質更是很罕見。化學上,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的耐火親石元素含量非常低。它們的氧同位素成分介於一般的和碳質球粒隕石之間,類似於在地球和月球上發現的岩石。它們缺乏氧含量可能意味著它們最初的位置接近創造太陽系的太陽星雲中心,可能在水星軌道的內側形成。多數的頑火輝石球粒隕石都在母天體經歷過熱變質。它們分為兩類:.

新!!: 近日點和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 查看更多 »

類塞德娜天體

類塞德娜天體是近日點大於,而且軌道半長軸超過的海王星外天體。目前知道的只有兩顆:塞德娜和,這兩顆的近日點都超過,但是懷疑還有更多這樣的天體。這些天體存在於太陽系空無一物的50天文單位的空隙之外,與行星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一些天文學家,像是斯科特·謝潑德,通常將它們以獨立天體來分群,考慮類塞德娜天體是在內歐特雲天體(inner Oort cloud objects,OCOs),然而內歐特雲或希爾雲,原本預估的距離是在2,000天文單位,比這兩顆已知類塞德娜天體的遠日點還要遠好幾倍。.

新!!: 近日點和類塞德娜天體 · 查看更多 »

行星適居性

行星適居性是天文學裡對星體上生命的出現與繁衍潛力的評估指標,其可以適用於行星及行星的天然衛星。 生命的必要條件是能量來源(通常是太陽能但並不全然)。但通常是當其他眾多條件,如該行星的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與天體物理學的條件成熟後,方會稱該行星為適合生命居住的。外星生命的存在仍是未知之數,行星適居性是以太陽系及地球的環境推測其他星體是否會適合生命居住。行星適居性較高的星體通常是那些擁有持續與複雜的多細胞生物與單細胞生命系統的星體。對行星適居性的研究和理论是天體科學的组成部分,正在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太空生物學。 對地球以外的星體進行生命探索是極古老的話題,最初是屬於哲學及物理學的研究領域。而在20世紀後期科學界對此有兩個重大突破。其一是使用先進機器對太陽系裡其他行星與衛星進行觀察,獲得這些星體的適居性資料,並將其與地球的相關資料作比較。其二是外太陽系行星的發現,它們是在1995年首度發現的,其後進度不斷加快。這個發現證明了太陽並不是惟一的擁有行星的星體,而且亦擴闊了探索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的範圍,使外太陽系星體亦被納入研究之中。.

新!!: 近日點和行星適居性 · 查看更多 »

裕神星

(Abundantia)是位於主帶小行星的一顆石質小行星,于1875年11月1日被奥匈帝国海军天文台台长约翰·帕里沙(Johann Palisa)发现,是第15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被以富裕女神阿班丹提亚(Abundantia)命名此星,以庆祝19世纪70年代有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发现。 2001年的数据是直径45.37千米。.

新!!: 近日點和裕神星 · 查看更多 »

貝皮可倫坡號

貝皮可倫坡號是由ESA与JAXA所合作的水星探测计划,预计将在2018年10月发射升空。此计划包含了两颗轨道器:水星行星轨道器(Mercury Planetary Orbiter,MPO)與水星磁層軌道器(Mercury Magnetospheric Orbiter,MMO)。.

新!!: 近日點和貝皮可倫坡號 · 查看更多 »

鸟神星

鸟神星(Makemake/Maha-Maha,发音为: 或 ),正式名称为 (136472) Makemake,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傳統古柏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鸟神星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鳥神星有一颗衛星。鸟神星的平均溫度極低(約30 K(−243.2 °C)),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着甲烷与乙烷,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 最初被稱為的鸟神星(後来被编号为136472),是由迈克尔·E·布朗領導的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發现的;2005年7月29日,他们公佈了该次發現。2008年6月11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類冥矮行星是海王星轨道外的矮行星的专属分類,當時只有冥王星和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2008年7月,鳥神星正式被列为類冥矮行星。.

新!!: 近日點和鸟神星 · 查看更多 »

鹿林彗星

鹿林彗星(Comet Lulin)是在台灣發現的第一顆彗星,也是兩岸天文學界所合作發現的第一顆彗星。该彗星以其发现地台湾中央大學位於鹿林前山的鹿林天文台命名。該彗星是非週期彗星,於2009年2月24日到達視星等5等的光度最高點,並且最接近地球時距離0.411天文單位。鹿林彗星於2009年2月23日到達接近與土星合的位置,再於2月26和27日通過獅子座軒轅十四附近。5月12日鹿林彗星通過C/2008 T2彗星附近。大約2009年2月7日起鹿林彗星在黑暗的天空中以肉眼可見,當時該彗星正通過雙星天秤座α附近,2月15或16日通過角宿一附近,2月19日通過東上相附近,3月5日和6日在鬼宿星團附近。鹿林彗星也在3月14日在行星狀星雲愛斯基摩星雲附近通過,約3月17日從雙星天樽二附近通過。根據NASA的資料,鹿林彗星發出的綠光來自組成彗星本身氣層的氣體,主要是双原子碳在真空狀態下的太空中受到太陽照射而發出的。雨燕卫星於2009年1月28日觀測鹿林彗星時發現它每秒流失800加侖(3500公升)的水。鹿林彗星有大量甲醇。.

新!!: 近日點和鹿林彗星 · 查看更多 »

麥克諾特彗星

麥克諾特彗星(正式編號:C/2006 P1)是一顆由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罗伯特·麦克诺特在2006年8月7日發現的彗星。它在2007年1月上旬,過近日點前亮度大增,是30年來最亮的彗星(只計最亮光度);也是70年來第二亮的,僅次於1965年達-17等的池谷·關彗星;比1947年的南天大彗星C/1947 X1、1976年的威斯特彗星C/1975 V1、1996年的百武彗星以及1997年的海爾·博普彗星都還要亮。一月底前在南、北半球較高緯度地區,白天肉眼可見。.

新!!: 近日點和麥克諾特彗星 · 查看更多 »

轨道共振

軌道共振是天體力學中的一種效應與現象,是當在軌道上的天體於週期上有簡單(小數值)的整數比時,定期施加的引力影響到對方所產生的。軌道共振的物理原理在概念上類似於推動兒童盪的鞦韆,軌道和擺動的鞦韆之間有著一個自然頻率,其它機制和“推”所做的動作週期性的重複施加,產生累積性的影響。軌道共振大大的增加了相互之間引力影響的機構,即它們能夠改變或限制對方的軌道。在多數的情況下,這導致“不穩定”的互動,在其中的兩者互相交換動能和轉移軌道,直到共振不再存在。在某些情況下,一個諧振系統可以穩定和自我糾正,所以這些天體仍維持著共振。例如,木星衛星佳利美德、歐羅巴、和埃歐軌道的1:2:4共振,以及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2:3共振。土星內側衛星的不穩定共振造成土星環中間的空隙。1:1的共振(有著相似軌道半徑的天體)在特殊的情況下,造成太陽系大天體將共享軌道的小天體彈射出去;這是清除鄰居最廣泛應用的機制,而此一效果也應用在目前的行星定義中。 除了拉普拉斯共振圖(見下文)中指出,在這篇文章中的共振比率應被解釋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完成軌道數的比例,而不是作為公轉週期比(其中將會呈反比關係)。上面2:3的比例意味著在冥王星完成兩次完整公轉的時間,海王星要完成三次完整的公轉。.

新!!: 近日點和轨道共振 · 查看更多 »

農曆

農曆,是現今東亞地區民間傳統廣泛使用的陰陽合曆。古代相傳為黃帝時代或者夏朝創制,又稱黃曆、夏曆「冬至月定為子月」,「自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曆以來,至今大都採用夏代的建寅制,即取冬至起的第3個月為正月」。。中華民國成立後,由孫中山宣佈採用西方格里曆,而華夏傳統曆法則被稱為舊曆、傳統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以西曆為「公曆」,舊曆改稱「農曆」。在汉语,西曆也称阳历,因此農曆常习惯上称为阴历,然而此曆其實為陰陽合曆。 農曆是陰陽曆:「陽」以冬至回歸年為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太陽季節陽光分一歲為二十四節氣;「陰」根據月球運行定朔望月。中國現存曆書最早是西漢版本之《夏小正》,漢武帝時期制定之《太初曆》已經有相當完善之曆法規則,自此大都採用「夏正」,即以建寅月為正月;之後定朔定氣規則又多次修改。現行農曆版本是依據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完全依照天文數據計算得來。 農曆和西曆、伊斯蘭曆一樣,是現在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在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韓國、越南、以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用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等,比如「年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被視為中華文化象徵。.

新!!: 近日點和農曆 · 查看更多 »

迷蹤彗星

迷蹤彗星是之前曾經發現的彗星,但在最近該通過近日點的時刻卻失蹤了。一般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觀測資料可以計算可靠的軌道,和預測他的位置。 迷蹤彗星相較於迷蹤小行星,雖然因為非重力的因素,像是彗核的氣體噴發,會影響彗星的軌道,使彗星的軌道計算有所不同。但有些天文學家專注在這個領域,像是布萊恩·馬斯登就成功的預測了1992年回歸,但一度失蹤的週期彗星P109/Swift–Tuttle。.

新!!: 近日點和迷蹤彗星 · 查看更多 »

近地天体

近地天體 (near-Earth object, NEO)為太陽系內其軌道接近地球的天體。所有近地天體的軌道近日點都小於1.3天文單位,它們包括數以千計的近地小行星、接近的彗星、和大到在撞擊到地球之前還在太空時就能夠被監測的流星體。現在廣泛認為過去的天體撞擊,對於地球的地質史和生物史有著重大的影響。自1980年代以後,由於逐漸認知到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潛在危機,對近地天體的興趣已逐漸增在,減緩威脅也在積極研究中。 近地天體中有部分的小行星軌道的近日點在距離太陽0.98和1.3天文單位之間。當一顆這樣的近地小行星(NEA)被檢測到,就會提交給位於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小行星中心編目登錄。一些近地小行星的軌道會和地球軌道交會,所以它們有和地球碰撞的潛在危險。美國、歐洲聯盟、和其它國家目前共同努力建構太空警衛,持續的監視這些近地小行星。 在美國,NASA接受國會的命令,對所有可能造成災難,直徑在1公里以上的近地天體都要造冊監看。,他們已經發現848顆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其中154顆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HAs)。在2006年估計大約還有20%尚待發現, NEOWISE 在2011年估計,已經發現93%直徑大於1公里的近地天體,大約只剩下70顆尚待發現。 潛在威脅天體(PHOs)當前的定義是基於該物體接近威脅地球的潛在能力參數。主要是軌道與的最小近地距離(MOID)小於0.05天文單位,或是絕對星等(H)低於22.0(粗略的代表了更大的尺寸),就被視為是潛在威脅天體(PHOs)。而不會接近地球至0.05AU(7,500,000 公里,4,600,000 英里)以內,或是直徑大約小於150米(500英呎)(假設反照率是13%,則H.

新!!: 近日點和近地天体 · 查看更多 »

阿蘭德-羅蘭彗星

阿蘭德-羅蘭彗星(Arend-Roland comet、C/1956 R1)由西維恩·阿蘭德(Sylvain Arend)和喬治·羅蘭兩位天文學家(Georges Roland)於1956年11月8日在比利時的皇家天文臺所發現的,為一顆非週期彗星。由於這一顆彗星是1956年發現的第八顆彗星,所以起先被命名為阿蘭德-羅蘭彗星1956h。因為它是1957年第三顆通過近日點的彗星,所以又被改名為1957III。最後這顆彗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為C/1956 R1(阿蘭德-羅蘭彗星),“C /”顯示它是一顆非週期彗星,而R1顯示它是天文學家在九月上半月發現的第一顆彗星。.

新!!: 近日點和阿蘭德-羅蘭彗星 · 查看更多 »

阿波希利型小行星

阿波希利型小行星 (Apohele asteroid) 是指其近日點和遠日點均在地球軌道以內的小行星。屬於阿登型小行星的一種。 在2007年12月,人們認為找到的地內小行星如下:.

新!!: 近日點和阿波希利型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赫馬森彗星

---- 赫馬森彗星,正式指定名稱是C/1961 R1(a.k.a. 1962 VIII和1961e),是米爾頓·赫馬森在1961年9月1日發現的一顆非週期彗星。它的近日點遠在火星軌道之外,是2.133天文單位。它的週期是2,940年,估計核的直徑約14公里。 它是一顆比普通彗星活躍的'大彗星',絕對星等H是 +1.5,比新彗星的平均亮度高約100倍。它曾經有異常分裂和湍流出現Brandt & Chapman, Introduction to Come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56;它的尾巴也不尋常,光譜出現強烈的CO+譜線。之前只在摩豪斯彗星(C/1908 R1)明確地觀察到Huebner, W.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omets, Springer-Verlag, 1990, p.246。.

新!!: 近日點和赫馬森彗星 · 查看更多 »

長期共振

長期共振是軌道共振的一種型態。 長期共振發生於兩個軌道之間的同步(近日點的進動,頻率g,或升交點,頻率 s,或兩者都有)引發的進動。小天體與相較之下很大天體(例如行星)的長期共振,與大天體所消耗的速度是一樣的。在相對較短的時段(100萬年,或這樣)的長期共振會改變小天體的離心率和軌道傾角。 長期共振的影響是對小行星帶內小行星軌道長期演進 (百萬年或更長) 的最主要研究範圍。 可以區分為兩者中之一.

新!!: 近日點和長期共振 · 查看更多 »

艾琳達族

艾琳達家族是小行星的一族,軌道長半徑約在2.5AU,離心率則在0.4~0.65之間,因為在1918年被馬克斯·沃爾夫發現的第一顆命名為(887) 艾琳達而得名。 這個家族佔有與木星為1:3,並與地球為4:1的的轨道共振位置。在此處的天體因為共振的緣故,軌道離心率會因為木星的引力作用緩慢且穩定的增加,直到與內部的行星近距離的遭遇才能打破共振的關係。 一些艾琳達家族成員的近日點非常靠近地球的軌道,而因為4:1的軌道週期,因此幾乎都會很準確的每隔4年與地球接近一次。 一個重要意義是,如果一顆艾琳達小行星在不利於觀測的位置上接近地球(小的離日度-與太陽之間分離的角度),則這種狀態將持續數十年。實際上,在2004年,艾琳達家族的(3360) 1981 VA和(1915)Quetzálcoatl從1985年起就未再被觀測到,(2068) 2608 Seneca從1994年起也未被觀測到。 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這些小行星會很接近地球,因此可以提供良好的機會以地基的雷達進行研究。例如,(4179)杜塔提斯(Toutatis)和(6489) Golevka。 一些艾琳達家族的成員列於下表: Category:近地小行星 Category:小行星族.

新!!: 近日點和艾琳達族 · 查看更多 »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hoemaker-Levy 9, SL9, D/1993 F2,又譯休梅克-李維9號彗星或蘇梅克-列維9)是一顆彗星,於1994年7月中下旬與木星相撞。這是人类首次直接觀測太陽系的天體撞擊事件,引起全球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也引发各地天文學家的觀測热潮。人們透過這次事件更多了解到木星及其大氣的資料,以及木星所扮演的在太陽系內以強大引力清理「太空垃圾」的「清道夫」角色。 這顆彗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尤金和卡羅琳·舒梅克夫婦(Eugene and Carolyn Shoemaker)及天文愛好者大衛·李維(David H. Levy)三人於1993年3月24日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台共同發現的,那是他們發現的第九個彗星,因此依據國際星體命名規則依照三位的姓氏命名。 此彗星很可能源於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帶,后成為週期彗星。電腦推算運行軌道的結果顯示出在1992年7月8日距木星表面4萬公里時因受到強大的引力而分裂為21個小碎塊,並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开始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陸續墜入木星大氣層,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觀。 多塊碎片的撞擊威力中,以碎片G的威力最大。它於7月18日07時32分 (UTC)撞向木星,威力達六万亿吨TNT炸藥(其当量相当于全球核武器储备总和的750倍),所造成的疤痕比地球直徑長。因發生地點十分遙遠,對地球並無任何影響。.

新!!: 近日點和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 查看更多 »

離散盤

黃道離散天體 (scattered disc objects)是在太陽系最遠的區域(離散盤)內零星散佈著,主要由冰組成的小行星,是範圍更廣闊的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TNO))的一部分。離散盤最內側的部分與柯伊伯带重疊,但它的外緣向外伸展並比一般的古柏帶天體遠離了黃道的上下方。.

新!!: 近日點和離散盤 · 查看更多 »

週期彗星列表

本條目列出太陽系內經國際天文聯會給予永久編號的週期彗星。截至2014年末,太陽系內擁有永久編號的週期彗星共有314顆。 週期彗星指的是任何軌道週期小於200年,或其兩次通過近日點時都被觀測到的彗星(如池谷-張彗星)。(有時「週期彗星」也用來指任何擁有週期性軌道的彗星,儘管它的週期可能超過200年。) 彗星通常會在它第二次通過近日點時獲得永久編號,所以有不少未獲永久編號的彗星,例如P/2005 T5 (Broughton)。如果彗星在經過近日點幾次以後無法再觀測得到,或者因各種原因已經被毀滅,它的編號字母就會變為「D」。同樣,擁有永久編號的彗星在消失以後,編號中原有的「P」就會換為「D」,如3D/Biela(比拉彗星)和5D/Brorsen(布羅森彗星)等。 彗星一般會以發現者來命名,有少數彗星以進行軌道計算的人命名,如2P/Encke(恩克彗星)和27P/Crommelin(克羅瑪林彗星)。由於各大行星對彗星的攝動效應會隨時間遞增,所以一顆彗星的長期軌道是很難計算的。在電腦計算時代之前,有些天文學家會為此奉上整個職業生涯。然而,一些彗星還是因為氣體及其他物質的噴發而改變了軌道,以致後來的天文學家無法再觀測到它。與長週期彗星不同的是,有永久編號的彗星下一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和位置可以非常精准地計算出來。 不少週期彗星都擁有重複的名稱,例如9個舒梅克-李維彗星和24個尼特彗星。國際天文聯會利用開頭的數字(如181P和192P)進行區別,而在一些出版物中,擁有同一個名稱的週期彗星會有自己的一套序號(181P和192P分別亦稱舒梅克-李維6號彗星和舒梅克-李維1號彗星)。非週期彗星則排列在這種序號之間:C/1991 B1排在2號和3號之間,C/1991 T2在5號和6號之間,C/1993 K1和C/1994 E2則在9號以後。 在彗星的正式編號中,位於「/」之前的字母分別為:「C」表示非週期彗星,「P」表示週期彗星,「D」表示已無法找到或已解體的彗星,「X」表示無法準確計算彗星軌道(通常適用於歷史上較早發現的彗星),最後「A」表示誤認為彗星的小行星。 有些彗星目錄會為週期大於30年的彗星標上「C」,直到它的回歸能夠被確認為止。.

新!!: 近日點和週期彗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ISON彗星

ISON彗星(C/2012 S1,陸譯「艾--森彗星」,臺譯「艾--桑彗星」,港稱「光--科--網--彗星」),是一顆掠日彗星,於2012年9月21日被白俄羅斯维捷布斯克的維塔利·涅夫斯基(Виталий Невский)和俄羅斯孔多波加的阿爾喬姆·諾微切諾克(Артём Новичонок)發現。此一發現是使用國際科學光學監測網(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簡稱:光科網 ISON)靠近基兹洛沃茨克的俄羅斯反射鏡,以自動的小行星發現程式CoLiTec尋獲的。隨後,很快的就在2011年12月28日的萊蒙山巡天數據和2012年1月28日泛星計畫(Pan-STARRS)巡天數據中找到發現前的影像,9月22日由在義大利的Remanzacco天文台使用iTelescope網路進行了後續的觀測。小行星中心在9月24日公布了此一發現。由雨燕衛星 (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SWIFT)的觀測估計彗核的直徑約為,原有媒體報導,彗星已於通過近日點時因太陽的高溫而解體,結束它550萬年來飛向太陽系內側的旅程。SOHO衛星在艾桑通過近日點後兩小時仍然觀測到有彗核的存在。甚至逐漸再次長出彗尾。但隨著「疑似彗核」的逐漸遠離,此團煙塵也逐漸散去黯淡,並離開SOHO的觀測範圍 。NASA預估,有90%的機率艾桑已經完全被摧毀,剩下直徑小於10公尺的碎片;10%左右的機率能夠有大於100公尺,可供繼續研究的碎片。NASA、ESA已經開始透過各種衛星尋找艾桑的蹤跡,哈伯望遠鏡也會在12月底觀測原先推測的艾桑彗星軌道,並進一步確認彗星的命運。.

新!!: 近日點和ISON彗星 · 查看更多 »

P/2006 T1

P/2006 T1 李維是一顆以5.24年為週期的彗星。上一次通過近日點的日期約為2006年10月7日,離太陽最近的距離約為0.989個天文單位、通過近地點的日期約為2006年9月18日,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約為1.32個天文單位。在上一次通過近日點時星等只有約9.3等。 它在2006年12月1日開始沒有被觀測得到,只有60天觀測到的弧。 在2011年6月3日,李維彗星(PK06T010)的星等約為19.8等。 下一次通過近日點的日期估計為2012年1月11日,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估計約為1.007個天文單位、通過近地點的日期為2012年1月8日,離地球最近的距離估計約為0.0489個天文單位。.

新!!: 近日點和P/2006 T1 · 查看更多 »

P/2010 A2

P/2010 A2 (LINEAR)彗星是具有彗星也有小行星特徵的太陽系小天體之一,因此,在命名上一開始是給予彗星的名字。後來,它的軌道被證實是在小行星的主帶,並且有著彗星樣的尾巴,它就被分類為主帶彗星。分析來自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影像,顯示它的尾巴是由與其他的小行星碰撞產生的乾燥灰塵和礫石組成,而不是從彗星狀的冰升華產生的。 核的位置明顯的偏向一側不在尾巴的軸線上,並且在塵埃暈之外,這是在其它的彗星上從沒有見過的現象。尾部是由毫米大小的顆粒組成,因此會被太陽輻射壓力推離。 P/2010 A2是在2010年1月6日被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LINEAR)使用1米(36英吋)的反射望遠鏡裝配CCD照相機發現的,它被觀測了26天,由弧長推算軌道週期約3.5年,精確的軌道細節還需要再精鍊才能更準確的模擬軌道。它大約在被發現之前的一個月,於2009年12月初通過近日點(最接近太陽)。 由於遠日點(離太陽最遠)只有2.6天文單位 ,P/2010 A2 終其一生都位於2.7天文單位的凍結線內側。在凍結線的內側,揮發性冰是較為常見的。雖然並未偵測到氣體或是水蒸氣的成分,但是仍未能排除P/2010 A2的尾巴可以從隱藏在地殼下的冰昇華釋氣而形成 。 P/2010 A2的直徑大約是150米(460英呎),而剛發現時就懷疑他的直徑不超500米。 另一個天體,在2006年發現的半人馬60558 Echeclus,也被懷疑是釋氣的結果才成為一個不確定的分裂事件。 P/2010 A2的軌道與花神星族的成員相符,這個族群是由約一億多年前碰撞的碎片產生的。可能是造成恐龍滅絕罪魁禍首的K/T撞擊者,也有可能來自於花神星族。.

新!!: 近日點和P/2010 A2 · 查看更多 »

掠日彗星

掠日彗星是指近日點極接近太陽的彗星,其距離可短至離太陽表面僅數千公里。較小的掠日彗星會在接近太陽時被完全蒸發掉,而較大的彗星則可通過近日點多次。但太陽強大的潮汐力通常仍會使它們分裂。.

新!!: 近日點和掠日彗星 · 查看更多 »

林尼尔彗星 (209P)

209P/林尼尔(209P/LINEAR)是一颗短周期彗星。由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LINEAR)利用1.0-m 反射望远镜在2004年2月3日发现, 发现之初它被归类为小行星,但2004年3月30日观测到彗尾后确认是彗星,2008年12月12日被授予永久编号209P。 根据天文学家Esko Lyytinen和Peter Jenniskens等人的初步计算,209P/林尼尔将可能在2014年5月引发一场大型的流星雨,届时地球将经过彗星在1803年至1924年回归近日点时在轨道上留下的尘埃碎屑。 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鹿豹座,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将超过100,甚至达到流星暴雨级别(ZHR.

新!!: 近日點和林尼尔彗星 (209P) · 查看更多 »

恩克彗星

恩克彗星(2P/Encke)是继哈雷彗星之后,第二颗按预言回归的彗星,其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为0.3380AU和4.0937AU,离心率0.8474,周期3.2984年,是所有彗星中最短的,亮度微弱,凝聚度较小,一般不产生彗尾。.

新!!: 近日點和恩克彗星 · 查看更多 »

東海增一

東海增一,是拜耳以拉丁字母ζ命名的一顆恆星,它是一顆黃白色調的恆星,位於赤道上的巨蛇座。它的視星等為+4.6等,以肉眼就可以看見,根據太空探測器依巴谷衛星測量的視差變化42.4毫角秒的周年視差,它與太陽的距離是77光年,而且正以-50.7公里/秒的徑向速度接近太陽。估計它會在40萬年的時間裡,以最接近的近日點距離掠過太陽。 東海增一的年齡大約是24億歲,它的光譜類型是F2V ,表示它是一顆普通的F型主序星。這顆恆星的直徑大約是太陽的2倍,質量是1.4倍,來自外大氣層的有效溫度為6529k,輻射的光度是太陽的6.3倍。它有一個相對較高的旋轉速度,顯示的是69公里/秒。.

新!!: 近日點和東海增一 · 查看更多 »

梅克賀茲一號彗星

96P/梅克賀茲一號彗星在1986年5月12日被所發現的一顆短週期彗星,它在2002年進入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OHO)的視野,在LASCO C2和C3的影像中都能見到。该彗星于1986年6月6日在距地球处掠过。该彗星最近一次到达近日点的时间是2017年10月27日,而下一次到达近日点的时间是2023年1月31日。据估计,该彗星的直径为。.

新!!: 近日點和梅克賀茲一號彗星 · 查看更多 »

歲差 (天文)

歲差(axial precession,字面意義為「(自轉)軸進動」),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5,800年的週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占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 -章動和極移- 規模要小了許多。 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 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在歷史上,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lanetarium, accessed 30 December 2008,記載喜帕恰斯發現分點歲差,雖然確實的時代和日期並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認為是他所做的天文觀測推測,期間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 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發現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占主導地位的部份稱為日月歲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日月歲差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發地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動。 行星歲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於其它行星對地球和軌道面(黃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導致黃道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的移動。日月歲差比行星歲差強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它行星也會造成地軸的運動在慣性空間中產生微小的變化,在對比時會造成對日月歲差和行星歲差的誤解,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將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為赤道歲差,而較微弱的成份命名為黃道歲差,但是兩者的合稱仍是綜合歲差。.

新!!: 近日點和歲差 (天文) · 查看更多 »

水星

水星(Mercurius),中國古稱辰星;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辰星呈灰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為水星。 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陽的行星,但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離心率 ,軌道週期是87.969 地球日。從地球上看,它大约116天左右與地球會合一次,公转速度遠遠超過太阳系的其它星球。水星的快速運動使它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墨丘利,是快速飛行的信使神。由于大氣層极为稀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水星表面昼夜温差极大,为太阳系行星之最。白天时赤道地區温度可达430°C,夜间可降至-170°C。極區气温則終年維持在-170°C以下。水星的軸傾斜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大約度),但它有最大的軌道偏心率。水星在遠日點的距離大約是在近日點的1.5倍。水星表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坑穴(環形山),外觀看起來與月球相似,顯示它的地質在數十億年來都處於非活動狀態。 水星无四季变化。它也是唯一被太陽潮汐鎖定的行星。相對於恆星,它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它在軌道上繞行太陽兩圈的時間几乎完全相等。從太陽看水星,參照它的自轉與軌道上的公轉運動,是每兩個水星年才一個太陽日。因此,对一位在水星上的觀測者来说,一天相当于兩年。 因為水星的軌道位於地球的內側(金星也一樣),所以它只能在晨昏之際與白天出現在天空中,而不會在子夜前後出現。同時,也像金星和月球一樣,在它繞著軌道相對於地球,會呈現一系列完整的相位。雖然从地球上觀察,水星會是一顆很明亮的天體,但它比金星更接近太陽,因此比金星還難看見。 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視星等從-2.3至5.7等,但是它與太陽的分離角度最大只有28.3°。當它最亮時,从技術角度上讲應該很容易就能從地球上看見它,但由于其距离太阳过近,實際上並不容易找到。除非有日全食,否則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黃昏的曙暮光中看見水星。當大距出現在赤道以南的緯度時,在南半球的中緯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見水星。 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

新!!: 近日點和水星 · 查看更多 »

水星磁場

水星磁場近似於磁偶極 (意思是這個磁場只有兩個磁極),這是值得注意,而且是全球性的,在水星。 依據水手10號太空船於1974年發現的資料,水星磁場的強度只有地球的1.1% 。磁場的起源可以用發電機原理來解釋,並且因為磁場是足夠強大,可以在附近形成弓形震波,減緩太陽風的速度,誘發磁層。.

新!!: 近日點和水星磁場 · 查看更多 »

涅墨西斯星

涅墨西斯(Nemesis)亦稱黑暗伴星,是一顆科学家爲了解釋地球的週期性大滅絕原因而假設可能存在的一颗非常暗淡的棕矮星或紅矮星Leader-Post,, 22 Feb 1984, Page B6, Associated Press,其近日點為一光年,遠日點則為三光年,距離太陽95,000個天文單位,是太陽的伴星。現時尚未有證據證明其存在。.

新!!: 近日點和涅墨西斯星 · 查看更多 »

深度黃道巡天

深度黃道巡天 (Deep Ecliptic Survey,DES)是使用國家光學天文台 (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NOAO) 的設備發現古柏帶天體的一個專案計畫。 計畫開始於1998年,於2003年結束,主要的調查員是鮑柏·米利斯,經由這個計畫調查了550平方度內22.5等以上的天體,估計已經發現50%這種等級的天體。 這項調查還建立了平均古柏帶平面和介紹了古柏帶天體在動力學分類上新的正式定義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 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A Search for Kuiper Belt Objects and Centaurs.

新!!: 近日點和深度黃道巡天 · 查看更多 »

木星

|G1.

新!!: 近日點和木星 · 查看更多 »

會合-舒梅克號

會合-舒梅克號(Near Earth Asteroid Rendezvous - Shoemaker)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測衛星,會合-舒梅克號這個名稱則是為了紀念天文學家尤金·舒梅克(Eugene M. Shoemaker)而命名的。會合-舒梅克號計畫主要目標是已超過1年的時間研究愛神星,並傳回愛神星內部構造、組成、礦物學、質量分布及磁場等數據。次要目標則包括研究風化層的特性、小行星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小行星表面可能出現的地質活動(例如塵埃或氣體)及小行星的自轉狀態。這些數據將幫助科學家理解小行星的普遍特徵,隕石和彗星之間的關係及太陽系早期的情況。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太空船配備一臺X光/伽瑪射線光譜儀、近紅外線成像光譜儀、裝有CCD成像探測器的多重光譜照相機、雷射測距儀和一個磁力計。科學家也使用近距離追踪系統進行無線電科學實驗來估計小行星的重力場。儀器的總重量為56公斤,並需要81瓦特的電源來運轉。會合-舒梅克號也是第1艘登陸小行星的探測器。.

新!!: 近日點和會合-舒梅克號 · 查看更多 »

海爾-博普彗星

海爾-博普彗星(英文:Comet Hale-Bopp,編號:C/1995 O1)是一顆長周期彗星,於1995年由兩位美國業餘天文學家共同發現,於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 1995年7月23日,美國人艾倫·海爾和湯瑪斯·博普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它是眾多由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彗星當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於木星軌道外被發現)。與哈雷彗星比較,若把兩顆彗星放在同一軌道上,海爾-博普彗星的亮度會超過前者千倍。 通常彗星在木星軌道外會比較不顯眼,但海爾-博普彗星則例外,該彗星過近日點時光度為-1.4等,縱使在城市中亦能以肉眼看見,是自1975年最亮的彗星,因此它成為了近二十年來最壯觀的彗星之一。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影像,海爾-博普彗星的直徑估計約40公里,屬於大型彗星。 海爾-博普彗星的出現也引起了一些恐慌。 直至2006年1月仍有日本天文愛好者在澳大利亞拍攝到該彗星的身影;經初步計算,海爾-博普彗星於二千多年後會回歸。.

新!!: 近日點和海爾-博普彗星 · 查看更多 »

旅行者2号

旅行者2号(Voyager 2)是一艘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的美國太空總署無人星際太空船。它與其姊妹船旅行者1號基本上設計相同。不同的是旅行者2號循一個較慢的飛行軌跡,使它能夠保持在黃道(即太陽系眾行星的軌道水平面)之中,藉此在1981年的時候透過土星的引力加速飛往天王星和海王星。正因如此,它並沒有像它的姊妹旅行者1號一樣能夠如此靠近土衛六。但它因此而成為了第一艘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船,完成了藉這個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陣而造訪四顆氣體巨行星的機會。 旅行者2號被認為是從地球發射的太空船中最多產的一艘太空船,皆因在美國太空總署對其後的伽利略號和卡西尼-惠更斯號等的計劃上收緊花費之下,它仍能以強大的攝影機及大量的科學儀器造訪四顆氣體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其衛星。.

新!!: 近日點和旅行者2号 · 查看更多 »

拐神星

小行星101(101 Helena)是一顆體積頗大的小行星帶天體。 这颗小行星是由美国-加拿大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雷格·沃森於1868年8月15日發現的。其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的美女海伦。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近日點和拐神星 · 查看更多 »

拱點

拱點(apsis,複數為apsides)是指一个物体的运动轨道的极端点;在天文學中,这个词是指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天體最接近或最遠離它的引力中心(通常也就是系統的質量中心)的點。 最靠近引力中心的點稱為近拱點(periapsis)或近心點(pericentre),而距離最遠的點就稱為遠拱點(apoapsis)或遠心點(apocentre)。連接近拱點和遠拱點的直線稱為拱點線,是橢圓的長軸,也是橢圓內最長的直線段。 連接近拱點與遠拱點的直線稱為拱點線。橢圓的長軸與拱點線同線。 以下是用於辨識橢圓軌道的項目:.

新!!: 近日點和拱點 · 查看更多 »

1680年大彗星

1680年大彗星(C/1680 V1),也稱為基爾希的彗星或牛頓的彗星,因為是第一顆由望遠鏡所發現的彗星而聲名大噪。它是德國天文學家在1680年11月14日發現的,特別的是,它成為17世紀最明亮的彗星,一度即使在白天也能看見,並有著壯觀的彗尾。 1680年大彗星在11月30日從距離地球0.4天文單位之處通過,並且在1680年12月18日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近距離,0.006天文單位(898,000公里),通過近日點,而在再度返回外太陽系的途中,於12月29日達到最大亮度,最後的觀測日期是1681年3月19日,在2010年12月,這顆彗星距離太陽大約252.1天文單位。 1680年大彗星在1680年至1681年被發現,後來被稱為Gottfried Kirch彗星,傳教士尤西比奧·基諾(Eusebio Francisco Kino)繪製了這顆彗星的路徑,並用來讚美耶穌。當基諾延遲從墨西哥離職時,他於1680年晚期在Cadíz開始觀測這顆彗星。當他抵達墨西哥城時,他發表了它的《Exposisión astronómica de el cometa》(Mexico City, 1681),提出他的觀測結果。基諾的《Exposisión astronómica》是歐洲人在新世界最早發表的科學論文。 雖然1680年大彗星無可否認是一顆掠日彗星,但它可能不屬於克魯茲家族。除了它的亮度,它還因為被艾薩克·牛頓用來測試和驗證克卜勒定律而受到矚目。.

新!!: 近日點和1680年大彗星 · 查看更多 »

1744年大彗星

1744年大彗星,它的官方名稱是C/1743 X1,它也以歇索彗星或克林肯伯-歇索彗星之名為人所知,是在1743年和1744年被觀測到的壯觀彗星。它在1743年11月後期被Jan de Munck獨立發現,在二星期後被Dirk Klinkenberg發現,再過4天Jean-Philippe de Chéseaux才看見它。在1744年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用肉眼看見,並且在天空中呈現不尋常的景象。它的絕對星等(或是本徵亮度)是0.5等,在历史的記錄上是第6亮的Kidger, M.,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accessed 17-11-08,它的視星等可能高達-7等,使他得以被歸類為大彗星而當之無愧。這顆彗星特別受到注目的是在通過近日點的前後,發展出有6條彗尾的扇形尾。.

新!!: 近日點和1744年大彗星 · 查看更多 »

177P/巴納德

177P/巴納德 彗星,也稱為巴納德2號彗星,是一顆週期119年的週期彗星。它符合經典的哈雷族彗星定義 (20年。 這顆彗星被標示為P/2006 M3,是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在1889年6月24日發現的,在116年後又再度被發現。在2006年7月19日,177P在0.36天文單位的距離上掠過地球。它在2006年8月28日通過近日點;在2006年7月末到9月,它經過武仙座和天龍座,而它的光度比預期的8等還亮。 巴納德的另外兩顆週期彗星,第一顆是D/1884 O1 (巴納德1號彗星) 最後一次的出現是在1884年11月20日,並且被認為已經解體了。另一顆是206P/巴納德-波提尼,標記著彗星天文學新時代的開始,因為它是第一顆經由攝影發現的彗星。從1892年之後,它是迷蹤彗星,直到2008年10月7日才意外的被安德烈·波耶提尼(Andrea Boattini)再度發現。.

新!!: 近日點和177P/巴納德 · 查看更多 »

1811年大彗星

1811年大彗星(C/1811 F1)為一顆19世紀的長週期彗星,為法國天文學家奧諾雷·弗洛熱爾格(Honore Flaugergues)在1811年3月25日所發現,當時彗星距離太陽為2.7天文單位(AU)。彗星在1811年9月12日通過近日點,彗尾長度超過60度。在1811年10月,彗星達到最大亮度0等。.

新!!: 近日點和1811年大彗星 · 查看更多 »

1843年大彗星

Great Comet of 1843年大彗星,正式名稱C/1843 D1和1843 I,是的彗星,它在1843年3月變得非常明亮(也被稱為3月大彗星)。它在1843年2月5日被發現,很快就變亮成為一顆大彗星。它是克魯茲族彗星的成員,其母彗星是X/1106 C1,因大約在1106年接近太陽而碎裂形成這一個族群。這個族群的彗星以非常接近太陽表面的距離(在幾個太陽半徑之內)通過,並且經常變得非常明亮。.

新!!: 近日點和1843年大彗星 · 查看更多 »

1882年大彗星

1882年大彗星(正式名稱為C/1882 R1、C/1882 II及C/1882b)為的長週期彗星,屬於克魯茲族彗星(這種彗星會以不到1個太陽半徑的距離通過太陽的光球)。1882年大彗星的亮度在1882年9月達到頂點,在近日點時,位在太陽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被人用裸眼來觀測。.

新!!: 近日點和1882年大彗星 · 查看更多 »

2012 VP113

是一顆海王星外天體。天文學家於2014年3月26日宣布發現。的絕對星等(H)為4.1等,所以它可能是一顆矮行星。它的大小預計為塞德娜的一半,大約與雨神星相當。發現團隊暱稱這顆天體為“副總統”(VP)或「拜登」,因為發現當時的美國副總統為喬·拜登。 表面被認為是具有粉紅色的色調,來自於輻射對於冷凍水、甲烷和二氧化碳產生化學作用變化。這種顏色來自於巨大氣體區域,而不是傳統的柯伊柏帶(多數為暗紅色天體)。.

新!!: 近日點和2012 VP113 · 查看更多 »

2012年12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近日點和2012年12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4 FE72

是一個位於離散盤內的海王星外天體,其軌道深入內奥尔特云。該天體由斯科特·谢泼德與乍德·特魯希略發現,並於2016年8月29日公開。.

新!!: 近日點和2014 FE72 · 查看更多 »

2061年

没有描述。

新!!: 近日點和2061年 · 查看更多 »

30P/雷睦斯彗星

30P/雷睦斯彗星也稱為雷睦斯一號彗星,是卡爾·雷睦斯在1928年2月22日於太陽系發現的一顆週期彗星。 最初計算的晷到週期為25年,但最後修訂為7年,並且被懷疑是自從1915年就失蹤的69P/泰勒彗星。經由George van Biesbroeck進一步的計算,才確認這是一顆新發現的彗星。.

新!!: 近日點和30P/雷睦斯彗星 · 查看更多 »

52P/哈靈頓-阿貝爾彗星

52P/哈靈頓-阿貝爾彗星是在太陽系的一顆週期彗星。 它是羅伯特·喬治·哈靈頓和喬治·奧格登·阿貝爾於1955年在使用的49英寸望遠鏡的乾版上發現的 。 自此之後,它每一次的回歸都被觀測到。它的週期大約7年,在1954、1962、1969、1976、1983、1991、和2006年都通過近日點。當它在1974年4月以0.04天文單位的距離掠過木星時,軌道週期從7.2年改變為7.6年。它的星等通常不會超過17等。 在1998/1999年,它意外的明亮。當它在1998年7月21日被阿蘭·莫瑞再發現時,預期的星等是21或22等左右。然而,它比預期亮了數千倍,達到12.2等。第二天,其他觀測者估計的亮度是10.9至11.8等。它可能在通過近日點前80天有第二次的爆發。它在1999年3月結束時的光度黯淡至12等。 當它在2006年回歸時,它又恢復到平常的亮度。.

新!!: 近日點和52P/哈靈頓-阿貝爾彗星 · 查看更多 »

54P/德威科-斯威夫特-尼特彗星

54P/德威科-斯威夫特-尼特彗星是太陽系內的一顆週期彗星,於1844年8月23日被在義大利羅馬的神父法蘭契斯科·德威科發現。在它被發現之後曾多次與木星接近,因而數度成為迷蹤彗星。.

新!!: 近日點和54P/德威科-斯威夫特-尼特彗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