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辽圣宗

指数 辽圣宗

遼聖宗耶律隆緒(),遼朝第六位皇帝(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在位),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遼景宗長子,母皇后萧绰。.

309 关系: 历代帝王庙十二月廿七卢俊千秋太后 (電視劇)南阳公主司農縣吕德懋君子馆之战增寿寺 (北京)夏行美大中祥符大康乂大明曆 (賈俊)天圣天元 (圓融天皇)太平 (高麗景宗)太平 (辽朝)太平兴国太皇太后头下军州契丹人奉陵縣姜邯赞孙桢 (辽朝)定州 (辽朝)宁州 (头下军州)室昉宜州 (辽朝)宗州 (辽朝)宋辽战争寡妇寬仁寬弘寬和岩州 (辽朝)中京道中國后妃中國君主陵墓列表中國對外關係史中國皇太叔列表中國皇儲列表中國歷代中興中國朝鮮族中国历代盛世中国君主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东北地区历史中国年号列表中国皇太后列表中国皇帝...中国皇帝在位时间列表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中興 (于闐)丰州 (头下军州)东州 (辽朝)东丹万部华严经塔三韩三韩县乾亨 (辽朝)乾親乌古废后康兆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庆州 (内蒙古)庆陵仁寿公主延昌县 (辽朝)张俭 (辽朝)张克恭开州 (辽朝)归州 (渤海国)德州 (辽朝)保州 (辽代)土墱寨之戰刘延构刘廷让刘六符 (辽朝)刘慎行咸平唐河之战农安县冀州 (辽朝)凤州 (辽朝)全州 (辽朝)六月初三关山辽墓玉歷寶鈔玉渊潭公园王繼忠王继恩 (辽朝)王欽若碧血青天珍珠旗端拱统和维州 (辽朝)烏昭慶燕四大族独乐寺隰州 (辽朝)韩州韩德让韩知白遼史人物列表遼穆宗遼金公主列表遼金西夏君主諸子女列表遼景宗遂城羊山之战萧孝友萧宁萧弘义萧德萧匹敌萧图玉萧绍宗萧继先萧绰萧道宁萧革萧讹笃斡萧虚烈萧排押萧恒德萧朴萧浞卜萧敌鲁 (医生)萬壽靈山縣 (遼代)順成皇后 (西夏太祖)衍州 (辽朝)西夏馬得臣解领马保忠調元曆高州 (内蒙古)高丽与契丹之战高丽成宗高舉 (遼)高正 (遼朝)豫州城遗址及墓地貴德州贺州 (渤海国)贺兰雪趙思溫黄翩齐国公主 (辽景宗)辽史辽天祚帝辽东辽东半岛辽世宗辽庆陵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辽兴宗辽道宗辽陵辽朝辽朝后宫辽朝皇帝世系图龙原府龙岗墓群连州 (辽朝)迁州 (辽朝)胡辇防州 (辽朝)赵安仁開義縣開泰開泰 (遼)邢抱质至道蕭合卓蕭三蒨蕭皇后 (遼聖宗)蕭特末蕭韓家奴 (休堅)蕭菩薩哥蕭觀音奴蕭迭里得蕭陶瑰蕭惠蕭撻凜蕭敵烈長德長保長和長元長春州镇州 (辽朝)雍熙雍熙北伐耶律十哥耶律古昱耶律只沒耶律吳哥耶律吾剌葛耶律合葛耶律奴瓜耶律宝信奴耶律室魯耶律宗允耶律宗范耶律宗政耶律宗愿耶律宗教耶律崔八耶律巖母菫耶律世良耶律九哥耶律弘古 (胡笃堇)耶律佛宝奴耶律化哥耶律國留耶律僕里篤耶律别古特耶律制心耶律喜孫耶律喜罗耶律八哥耶律八哥 (公主)耶律兴哥耶律勃古哲耶律倍耶律的琭耶律硕老耶律稍耶律章瓦耶律瑤質耶律燕哥 (辽圣宗)耶律狗儿耶律盆奴耶律隆庆耶律隆祐耶律韓八耶律韓留耶律褭履耶律諧理耶律賽哥耶律迷离己耶律阿没里耶律蒲古耶律钿匿耶律长寿耶律虎古耶律陶哥耶律槊古耶律歐里斯耶律汀耶律泰哥耶律涤洌耶律滌魯耶律昭耶律斡臘耶律撒合耶律擘失耿淑仪陳昭袞抚州 (辽朝)李继冲李继迁李璟 (南唐)李芳仪杨又玄杨佶杨皙杜防楚王横州 (辽朝)正曆 (一條天皇)武白永寧縣 (弘州)永寧縣 (消歧義)永延永嘉公主 (南唐)永祚 (日本)永觀江東六州汤泉行宫河北之战治安 (後一條天皇)泰州 (后唐)润州 (辽朝)淳化 (年号)渭州 (辽朝)澶州之战澶渊之盟成州 (辽朝)明启明政 (大理)海州 (渤海国)斡耳朵改革懿州 (辽朝)敌烈招州曹賢順景德10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1010年代1031年1063年10世纪11世纪1月16日6月25日986年 扩展索引 (259 更多) »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是中国明朝、清朝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

新!!: 辽圣宗和历代帝王庙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廿七

腊月廿七,农历腊月第二十七天。.

新!!: 辽圣宗和十二月廿七 · 查看更多 »

卢俊

卢俊,北汉、辽国政治人物、驸马。 北汉英武帝劉繼元时,卢俊尚公主,为驸马都尉。保宁八年(976年)九月,北宋兵临北汉边境,卢俊赴辽国乞师有功。乾亨元年(979年)四月,卢俊自代州驰状告急。五月,北汉国亡,卢俊奔辽。六月,辽景宗任命卢俊为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次年,辽景宗以公主耶律淑哥下嫁卢俊,卢俊在辽国为驸马都尉。统和元年(983年)六月,卢俊与耶律淑哥不和,辽圣宗下诏让他们离婚,耶律淑哥改嫁萧神奴,卢俊出任为兴国军节度使,在辽国去世。.

新!!: 辽圣宗和卢俊 · 查看更多 »

千秋太后 (電視劇)

《千秋太后》(천추태후),是於2009年播放的KBS大河劇,以高麗王朝初年的獻哀王后的生平為主軸而編寫的電視劇。本劇播畢後由KBS週末特別計劃連續劇《熱血生意人》接檔,該劇播畢後,此時段再度回歸KBS大河劇,由《名家》接檔。台灣MOD龍華戲劇台於2012年底以HD高畫質首播。.

新!!: 辽圣宗和千秋太后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南阳公主

南陽公主可以指:.

新!!: 辽圣宗和南阳公主 · 查看更多 »

司農縣

司農縣,遼代設置的縣。本渤海國麓郡縣,遼併麓波縣、雲川縣二縣入。乾州,廣德軍,本漢無慮縣地。遼聖宗統和三年置。統州一、縣四:奉陵縣、延昌縣、靈山縣、司農縣。海北州,初隸宜州,統縣一:開義縣。.

新!!: 辽圣宗和司農縣 · 查看更多 »

吕德懋

吕德懋,辽朝(契丹)政治人物,辽圣宗、辽兴宗时南府宰相。 辽圣宗统和十二年(994年)六月,甲午科进士,中状元。与张俭等以文才被辽圣宗器重,历任为三司使。开泰七年(1018年)四月壬辰,吕德懋升任枢密副使。十一月壬戌,吕德懋知吏部尚书。太平二年(1022)任南府宰相。辽兴宗即位,吕德懋任相职如故。景福元年(1031年)十月戊寅,于宰相任上去世。.

新!!: 辽圣宗和吕德懋 · 查看更多 »

君子馆之战

君子馆之战是宋辽战争中一场重要战役,是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之后辽军发动的南侵。宋军在天冻无法使用弓箭的情况下被辽军击败,刘廷让的部队“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宋军河北防线遭到重创。.

新!!: 辽圣宗和君子馆之战 · 查看更多 »

增寿寺 (北京)

增寿寺,原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后迁至南横东街,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

新!!: 辽圣宗和增寿寺 (北京) · 查看更多 »

夏行美

夏行美,遼朝(契丹)軍事人物,渤海人。 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年),大延琳反辽,夏行美在保州总渤海军。大延琳派使者到保州希望夏行美起兵,夏行美抓住使者送给統軍耶律蒲古,又把呼应反乱的一百人殺死。大延琳勢力无法扩大,婴城自守,数月城破。夏行美以功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之位。太平十年(1030年)提升为忠順軍節度使。 重熙十七年(1048年),转任副部署,从点检耶律義先讨蒲奴里,擒获其首長陶得里回京,後致仕。死後,辽兴宗思念其功,遣使祭于家。.

新!!: 辽圣宗和夏行美 · 查看更多 »

大中祥符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號,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9年。.

新!!: 辽圣宗和大中祥符 · 查看更多 »

大康乂

大康乂,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辽圣宗时南府宰相,渤海人。 大约在开泰八年(1019年),大康乂官至南府宰相,出知黄龙府(治今吉林农安)。善於招抚。东方部落宾服。榆里底乃部长伯阴与榆烈比来归附,送到朝中。上表称蒲卢毛朵界(今敦化、延吉一带)多有渤海人,请求取得他们。辽圣宗听从他的请求,大康乂率兵至大石河驼准城,掠数百户而回。不久去世。.

新!!: 辽圣宗和大康乂 · 查看更多 »

大明曆 (賈俊)

大明曆是契丹(遼)中期以降施行的曆法,始於遼聖宗統和十二年(994),迄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遼亡。.

新!!: 辽圣宗和大明曆 (賈俊) · 查看更多 »

天圣

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10年,指天之聖者也就是真命天子。也有一說是“天”為“二人”的組合,指年幼的仁宗皇帝與章獻太后共掌權力。。.

新!!: 辽圣宗和天圣 · 查看更多 »

天元 (圓融天皇)

天元(978年十一月廿九至983年四月十五)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圓融天皇。.

新!!: 辽圣宗和天元 (圓融天皇) · 查看更多 »

太平 (高麗景宗)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太平 (高麗景宗) · 查看更多 »

太平 (辽朝)

太平(1021年十一月-1031年六月)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辽朝使用该年号共11年。.

新!!: 辽圣宗和太平 (辽朝) · 查看更多 »

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光義的一個年號,共計近8年。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该年号纪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

新!!: 辽圣宗和太平兴国 · 查看更多 »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繼而被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新!!: 辽圣宗和太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头下军州

头下军州,是辽朝特有的行政区划单位。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外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允许横帐(皇族)诸王、国舅、公主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由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当。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道盐铁司。.

新!!: 辽圣宗和头下军州 · 查看更多 »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但受到通古斯語族的強烈影響。而目前居住中國東北的達斡爾族可認定為契丹人直系後裔。 古契丹有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部。涅里是遼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選一次夷里堇的習慣,早期夷里堇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的夷里堇耶律阿保机破坏了传统的贵族民主选举制度,仿效汉人,建立起世袭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契丹。 据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所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認可契丹為炎帝苗裔的說法。回紇人亡國時,大批回紇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紇的說法,有些回紇人溶入契丹人的蕭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紇人,耶律德光后將述律氏賜姓蕭氏,蕭氏後來融入女真,改為舒穆祿氏,遼朝滅亡后,多融入汉族、蒙古族與滿族。 《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国语解》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刺、石抹”。《金史·国语解》记载:“移喇曰刘,石抹曰萧”。.

新!!: 辽圣宗和契丹人 · 查看更多 »

奉陵縣

奉陵縣,遼代設置的縣。本漢無慮縣地。括諸落帳戶,助營山陵。乾州,廣德軍,本漢無慮縣地。遼聖宗統和三年置。統州一、縣四:奉陵縣、延昌縣、靈山縣、司農縣。海北州,初隸宜州,統縣一:開義縣。.

新!!: 辽圣宗和奉陵縣 · 查看更多 »

姜邯赞

姜邯赞()是高丽国著名的官员和军事指挥官。.

新!!: 辽圣宗和姜邯赞 · 查看更多 »

孙桢 (辽朝)

孙桢,辽朝大臣,曾经担任政事令。 孙桢在辽景宗时代担任政事令。政事令是中书省的长官,辽国把中书令改为政事令。统和元年(983年)八月己亥,辽圣宗因为政事令孙桢没有儿子,下诏让国舅小翁帐郎君桃隈(蕭陶瑰)为之後。蕭陶瑰就是萧孝穆、萧孝先、萧孝友、萧耨斤的父亲。.

新!!: 辽圣宗和孙桢 (辽朝) · 查看更多 »

定州 (辽朝)

定州,辽朝时设置州。属于东京道。 统和九年(991年)辽国为了经略高丽,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附近建立威寇城或者振化城,统和十三年(995年)升为定东军。开泰三年(1014年)辽圣宗讨伐高丽后取得鸭绿江以东之地,将定东军迁到江东,升为定州保宁军节度使。治所为定东县(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义州附近),和保州、宣州、怀化军合称辽国鸭绿江东的三州一军。天庆六年(1116年),高丽占领定州。.

新!!: 辽圣宗和定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宁州 (头下军州)

宁州,中国辽朝时上京道设置的头下军州。 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廢除,設置時間不詳。本大贺氏勒得山,横帐管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治今内蒙古扎魯特旗附近,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再設寧州,在東京道。.

新!!: 辽圣宗和宁州 (头下军州) · 查看更多 »

室昉

室昉(),字梦奇,辽朝大臣,契丹族,南京人。 室昉会同年间中进士。先后辅佐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官至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尚父。辽圣宗初年和韩德让、耶律斜轸一起辅政。和邢抱朴一起修纂《实录》二十卷。.

新!!: 辽圣宗和室昉 · 查看更多 »

宜州 (辽朝)

宜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州。属中京道。治所在弘政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 本来是西汉辽西郡的交黎县,东汉改为昌黎县。东丹王每年秋天常在此地打猎。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设崇义军节度使,辽兴宗以定州俘户置宜州。 金天德三年改为义州,属北京路,这也是今天义县名称的由来。元朝属大宁路,至正二年改属懿州路(该年懿州升为路)。明洪武年间废,在此地另置广宁后屯卫。.

新!!: 辽圣宗和宜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宗州 (辽朝)

宗州,辽朝时设置的州。 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韓德讓)以所俘汉民置。辽圣宗时立为宗州,隶文忠王府。文忠王死后属提辖司。统县熊山县(今辽宁省法库县附近)。.

新!!: 辽圣宗和宗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宋辽战争

宋遼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北宋北伐以来,終於1004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的一系列战役。最终宋辽双方約為兄弟之國,結束了25年宋遼战争。百年后金朝建立,宋徽宗與金太祖訂立海上之盟,于1122年派童貫、種師道、劉延慶率軍聯合金朝攻打遼南京,未能成功。.

新!!: 辽圣宗和宋辽战争 · 查看更多 »

寡妇

寡婦又稱孀婦,是指死去丈夫的女性,死去妻子的男性則稱為鰥夫,兩者合稱鰥寡。形容他們婚姻現狀的正式名稱是喪偶,女性又稱寡居、守寡或者孀居。 在過去,寡婦的社會地位是重要社會議題。在一些以丈夫為唯一經濟支柱的家庭,寡婦的生活往往會陷入貧窮,無依無靠的孤兒寡婦往往需要接受接濟。 在某些文化中,片面要求女性守贞,男性则不必。即寡婦在夫死後守節,不能夠再嫁。有些雖然不禁止寡婦再嫁,但是再嫁的寡婦會失去亡夫遺產的繼承權,鰥夫續弦卻不會影響繼承亡妻遺產。.

新!!: 辽圣宗和寡妇 · 查看更多 »

寬仁

寬仁(1017年四月二十三日至1021年五年二月二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長和之後、治安之前;1017年到1020年這段期間。此時的天皇是後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寬仁 · 查看更多 »

寬弘

寬弘(1004年七月二十日至101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長保之後、長和之前,1004年到1011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一條天皇與三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寬弘 · 查看更多 »

寬和

寬和(985年四月廿七至987年四月初五)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花山天皇與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寬和 · 查看更多 »

岩州 (辽朝)

岩州,辽朝时设置的州。治今辽宁省兴城市菊花岛。 辽圣宗时置岩州,军号保肃,治所在兴城县。岩州保肃军是下州,刺史州。本是汉朝海阳县之地。辽太祖平渤海国,迁移汉户杂居兴州之境,辽圣宗在此地建城。隶弘义宫,来属。统辖一县:兴城县。金朝废除岩州。改属锦州。.

新!!: 辽圣宗和岩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中京道

中京道,辽朝五道之一。 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设置,治所在故奚王牙帐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辖境包括内蒙古奈曼旗、克什克腾旗以南,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河北滦河以东。金朝初年改为中京路。贞元元年(1153年),改为北京路。.

新!!: 辽圣宗和中京道 · 查看更多 »

中國后妃

中國后妃有眾多等級,狹義專指皇后与妃嫔,即君主经过正式册封的妻妾,廣義則包括所有君主妻妾。 中国通俗文化中,描绘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妃嫔三千”或“佳丽三千”。在中国政治传统和一夫多妻婚姻制度下,除一位皇后(或称王后)外,历代中国君主(皇帝、王)通常拥有人数众多的妃嫔。除此,君主有权与宫女发生性关系,因此她们亦视为准妃嫔。同时,以为君主生育皇子为修辞,使得拥有众多妃嫔成为合乎道德准则的行为。.

新!!: 辽圣宗和中國后妃 · 查看更多 »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陵墓的列表。.

新!!: 辽圣宗和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對外關係史

中國對外關係史指历史上属于中国范畴的所有国家和其他国家交往的历史。 注意:“中国”是个历史概念,指“自称为天下中心的地方”,在不同时期,其所指地理范围、民族构成未必相同,具体参见国家名称。中国历史典籍和传说多以各政治家的言论汇集而成,一般对年代、地理、民族的相对说明极少,对重要的民风、经济、宗教也很少叙述,族名、国名历史上多次重复,如用“周”、“唐”、“汉”、“秦”等,一般都与春秋战国古国重复命名。 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丝绸之路来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被迫正视自己的衰败与西方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

新!!: 辽圣宗和中國對外關係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皇太叔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中國皇太叔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皇儲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经正式册封的储君,与君主关系中未标明头衔者皆为皇太子,并仅限于君主头衔为皇帝的政权。北魏孝明帝元詡的女儿女帝元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储。.

新!!: 辽圣宗和中國皇儲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歷代中興

中國歷代中興,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權在經歷一段長時間後克服了當時環境的巨大壓力,使國家社會從衰退中恢復的情況。这种情况被称为中興。.

新!!: 辽圣宗和中國歷代中興 · 查看更多 »

中國朝鮮族

中國朝--鲜族(중국조선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4大民族。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东四盟地区是现代朝--鲜族聚居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朝--鲜族人口1,929,6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83%。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於与朝鲜半岛接邻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由于地缘及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紧密关系,朝鲜族长期在中国东北地区或聚居或与其他民族杂居。早期到来的朝鲜族多已經汉化或旗化为汉满兩族。现代中国朝鲜族大多是19世纪后迁入中国的朝鲜族人的后裔。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目前中国的两个朝鲜族自治地方。.

新!!: 辽圣宗和中國朝鮮族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代盛世

中国历代盛世,是指在中国歷史上出現過的盛世。受到後世公認的盛世有四次,即周代的「成康之治」,漢代的「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唐代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天寶時的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此外,還有認同度不高的明代「仁宣之治」。其中汉朝与唐朝之盛世又被合称为漢唐盛世。.

新!!: 辽圣宗和中国历代盛世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新!!: 辽圣宗和中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新!!: 辽圣宗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东北地区的兴凯湖畔就产生了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两周时期,东北地区为箕子朝鮮、肃慎、燕、亳吾的领土,这一时期东北和中原地區开始交流。前300年左右,燕将秦开破东胡,設置辽东郡;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今北京),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前2世纪,扶余国在中国东北中部建立;前37年,高句丽国建立。公元698年,渤海国建立,渤海国模仿唐朝的治国模式和文化,被称为“海东盛国”。而当时,东北地区还有靺鞨等各民族存在。907年,唐朝灭亡后,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后改称辽),并灭渤海国,建立了东丹。此后,契丹与高丽爆发了多次战争,最终失败。此后女真开始在东北地区兴起,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不久灭掉了辽。金朝完颜亮时期,都城从上京(会宁)迁到了中都(今北京)。成吉思汗征讨金朝时占领了东北地区,使东北地区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蒙古曾多次攻打朝鲜半岛的高丽,1269年(至元6年),元政府设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于辽阳。 1409年(明永乐7年),明政府在漢地遼東设置辽东都司,在辽东都司以北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奴儿干地区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数年而轮调的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15世纪初期,位于漢地遼東地區以北的女真族分成三部,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明朝收建州女真为藩属,册封阿哈出为建州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左都督。猛哥帖木儿在被野人女真所杀后,其弟凡察与子董山被迫南移,最后定居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并入建州卫内。1442年明朝自建州左卫分立出右卫,以凡察领导右卫、董山领导左卫,形成建州三卫。1616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于赫图阿拉(后称兴京)称汗建立后金。1618年后金起兵侵明,至1621年辽东地區被滿族的后金所征服,1636年皇太极将当时的后金都城(今沈阳)易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盛京称帝,改年号为崇德,国号为大清。顺治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康熙至乾隆年间,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人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费雅喀、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1858年,清俄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清国被迫割让黑龙江以北国土予沙皇俄国。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闯关东移民潮开始。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国被迫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经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交还辽东予清。1898年,日本租借关东州(今辽宁大连)。1900年(光绪26年),沙俄武装占领东北地区长达5年之久。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最终日本战胜俄国,促成了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战略优势。1907年(光绪33年),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撤销,奉天、吉林、黑龙江建省。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取代清朝继续在东北地区进行统治。 中华民国初期,东北地区军阀林立,1918年(民国7年),张作霖统一东三省,此后东北一直处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政府统治之下。1928年(民国17年),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此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奉天市改称沈阳市,东北归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之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此后日本迅速武装占领东北地区。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起傀儡政权“满洲国”。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战败,满州国政权崩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东北,并与早一步接收的中共武装发生发生冲突。1949年,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东北成为中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中苏交恶后,东北成为中国抵御苏联潜在入侵的前沿阵地,1969年中苏爆发了珍宝岛武装冲突。中共改革开放至今,东北地区依然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新!!: 辽圣宗和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新!!: 辽圣宗和中国年号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太后列表

中国皇太后,本表列出秦始皇统一中國後,历任受封的皇太后。.

新!!: 辽圣宗和中国皇太后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被称为--、帝、皇、王、天子等。皇帝称号则始创于秦始皇,他以自己一統海內的功绩为傲,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无人能及,宜用新的称号来标志自己的尊贵身份,于是创号“皇帝”,自己称“始皇帝”,规定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千秋万世;与“皇帝”称号相对应的,秦始皇还创立并推行了一整套中央直接统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政治權力的国家机制。这一整套体制在秦朝被民乱和战国诸侯后裔推翻后,被汉朝承袭并加以巩固,并随“皇帝”的称号流传后世。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中国后世王朝的最高君主纷纷以“皇帝”为号;而秦始皇创制的以“皇帝”为最高、最权威统治者的国家体制,也被称为帝制。 对皇帝的尊称历代不同,当面称呼皇帝有“陛下”、“圣上”或“万岁”等尊称,私下提及皇帝则需使用「至尊」、「聖人」、「官家」、「上」等尊称。 中国历史上在同一时期被公认为“皇帝”正统的只能是一个“大一统”政权的君主,该政权必须统治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取得周围地区名义上的臣服,如此才能被肯定为“正统”。“正统”政权往往被称为“某朝”、“某代”,而不称为“某国”。历史上某些政权统治区域相对较小,其君主也在自己的国内称皇帝,却一般不被二十四史体系认同为真正的“皇帝”,实际仅相当于“国王”,如历史上越南地区的南越国,其开国君主对内称皇帝,对汉称臣。此类政權的称谓仅仅是“某国”,而不能称“某朝代”。在某些大分裂时期,中国没有公认正统的皇帝,如南北朝时与五代十国时期,同时有两个或数个中型王朝并立,这些中型王朝的实力超过了一般的“国”,各自称“皇帝”,并质疑对方的“正统性”,却始终没能实现一统海内的功绩。三國時期時,魏、蜀、吳三国国君也曾相继称帝;然而短暂地并存之后,由西晋完成了统一,成为了继汉朝而来的正统王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统朝代的标志之一是夏朝大禹制作的九鼎,传至周代,到秦朝末年失传;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正统朝代的标志则变成了始皇帝传国玉玺,然而该玉玺几经失传、后世所谓重新发现者又多是伪作,故而自晋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标志性地位。 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至此中国皇帝制结束,共和制建立。中華民國成立後,雖有袁世凯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張勳又擁溥儀復辟、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之傀儡政權皇帝溥仪,但都以失敗告終。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中国的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享年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驾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在位近62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天。 在中国历史上,仅有一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是为唐朝时唐太宗宫人、唐高宗皇后,篡唐建「周」(史称武周),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即后世谓“武则天”者,其晚年退位将政权复归于自己的兒子,恢复了唐朝宗室,死后仍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于乾陵。唐朝之後雖然有多位太后臨朝聽政,具有皇帝的實權,但僅是有實無名,未再出現真正登基、享有皇帝称号的女帝政权出现。.

新!!: 辽圣宗和中国皇帝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在位时间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中国皇帝在位时间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登基年龄列表,所列是皇帝年龄可考者,年龄都是虚岁,而非周岁:.

新!!: 辽圣宗和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興 (于闐)

中興(978年-985年)是于阗国王尉遲達磨的年號,共计8年。 中興年號见于敦煌于阗语文书。孟凡人考订,尉遲達磨使用的中興年号目前仅见于中兴元年至五年(978年-982年),在位时间下限在985年之前。而蒲本立考订此年号使用时间为978年-982(?)年。哈密屯则考订为978年-982(986?)年。.

新!!: 辽圣宗和中興 (于闐) · 查看更多 »

丰州 (头下军州)

丰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头下军州。 辽圣宗统和十三年(995年),辽国宣徽使耶律阿没里的私城设置丰州,以其家奴为刺史。治今内蒙古敖汉旗北境。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五百户。金国废除。.

新!!: 辽圣宗和丰州 (头下军州) · 查看更多 »

东州 (辽朝)

东州,辽朝时设置州。 辽国初年以渤海人降户设置东州,《辽史·圣宗纪》:太平六年(1026年),以参知政事吴叔达责授将作少监,出為东州刺史。《契丹国志》也有东州,为辽国刺史州之一,东州不辖县,治所不详,辽朝末年东州已经被废除。.

新!!: 辽圣宗和东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东丹

东丹(926年-930年耶律倍逃奔后唐,东丹名存实亡,或至952年耶律安端死后无继承人,或至982年)是辽朝灭亡渤海国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属国,亦称东辽。.

新!!: 辽圣宗和东丹 · 查看更多 »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因塔身曾通体被刷为白色而俗称为“白塔”。该塔为八角形塔,塔身共有7层,第七层有通道通至塔顶。该塔始建于辽代,但具体时间不详。该塔曾为丰州古城当中的重要建筑物,元代末年,丰州古城毁于战火,该塔也受到严重损坏,塔刹和塔顶完全损毁。1978年时,该塔得以修复,并基本恢复原貌。1982年,万部华严经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辽圣宗和万部华严经塔 · 查看更多 »

三韩

三韩是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后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辰韩和弁韩。《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提到:“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 ”按照秦汉时期一里为415.8米的标准来计算,那么三韩部落所占据的总面积应该不下十七万平方公里,已将大半个朝鲜半岛都囊括在了其中。 其中马韩是三韩中最强大的,被三韩拥立为“辰王”,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4世纪马韩已被百济兼并。辰韩被新罗兼并,弁韩则演化成伽倻后又被新罗兼并。 “三韩”一词最早在中国的典籍《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出现。三韩所在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不同时期,三韩的边界也不断的变化。但大體上认为在朝鮮半島的南部,大致为今天的大韩民国。《后汉书》曰三韩之地“皆古之辰国也” 「韓」()在現代韩语中被賦予“伟大”或“领袖”的意思。大韩民国的国名中就含有“韩”字。「韓」後來演變為朝鮮族的別名。三韩是现在朝鲜族的直系祖先,也是如今韩国国名得来的原因。.

新!!: 辽圣宗和三韩 · 查看更多 »

三韩县

三韩县是辽代、金代的一个县。 所谓三韩,是辰韩、弁韩、马韩。辽人认为辰韩为扶馀,弁韩为新罗(与北史记载不同),马韩为高丽。.

新!!: 辽圣宗和三韩县 · 查看更多 »

乾亨 (辽朝)

乾亨(979年十一月-983年六月)是遼景宗耶律賢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5年。 乾亨四年九月辽圣宗即位沿用。.

新!!: 辽圣宗和乾亨 (辽朝) · 查看更多 »

乾親

乾親,又稱為契親、客親(台灣)、仮親(日本),或俗稱乾字輩,是一種人際關係,結乾親、拜乾親又稱上契、,「誼」是指情誼,「契」是指契約,是指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係,彼此之間以親情維繫,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係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乾親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日本也有認乾親的習俗,而且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但日語中的「義父母」或「義兄弟姊妹」不但指結乾親的親屬,還包括所有非血親的關係,如繼父、岳父、妻舅等繼親和姻親。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結乾親的習俗,但儀式和性質也各有不同。 在中國古代,結乾親屬於較為嚴肅的關係。現在儀式往往已經簡化,有些只是口頭承諾,彼此承認,可是沒有進行任何宗教或祭祀儀式,也沒有書面的契約成立。.

新!!: 辽圣宗和乾親 · 查看更多 »

乌古

乌古,辽、金时期在今蒙古国东部地区生活的游牧民族。又译为乌古里、于厥、羽厥、妪厥律等。在海勒水(今海拉尔河)以北生活的称为三河乌古部,而在海勒水以南的就直接称为乌古部。常与敌烈并称。 神册四年(919年),辽太祖征服乌古。会同二年(939年)后,由于辽迁民入其境,乌古经常叛乱。辽圣宗耶律隆绪把俘虏了乌古人另外编制成斡突盌乌古部。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设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大安年间,平阻卜磨古斯之乱后,辽难以维持其在蒙古草原的控制。寿昌二年(1096年),将乌古、敌烈两部迁徙到了乌纳水附近。金灭辽后,西辽德宗耶律大石北撤,盘踞可敦城。其中一部分乌古部人随之西迁,余众降金,被东迁至庞葛城(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后不见于史籍记载。一小部分成为弘吉剌族源,孙進己认为他们一些成为尤卡吉尔人。 category:蒙古族历史.

新!!: 辽圣宗和乌古 · 查看更多 »

废后

废后指的是被废黜的王后或皇后。皇后被废黜不外乎是政治原因或个人原因。有些皇后则是在死后才被废黜了皇后头衔。中国亦有皇后两度被废且两度复立。皇帝废黜皇后,可再立新--。但废后通常不会再嫁。.

新!!: 辽圣宗和废后 · 查看更多 »

康兆

康兆(강조,),《遼史》作康肇,是高麗王朝武將、大臣。 康兆為黃海道信川郡人,穆宗時,累官中樞使、右常侍,出為西北面都巡檢使,鎮守西北邊境。1009年,穆宗病重,知金致陽陰謀篡位,便派皇甫兪義往迎大良院君王詢(即後來的顯宗)。又知殿中監李周楨附致陽,權授西北面都巡檢副使,即日發遣,仍徵康兆入衛開京。康兆奉命前來,行至洞州龍川驛,內史主書魏從正、安北都護掌書記崔昌曾坐事被黜,深怨朝廷,常常想要叛亂,便都來見康兆,說穆宗病重將死、千秋太后同金致陽陰謀奪社稷,因為忌憚康兆手握重兵才召他前來都城,再加以殺害。康兆聽信其言,立即回歸本營,舉兵向開京進軍。兵至平州時,才探知穆宗並未死去,垂頭喪氣。諸將說:「業已來矣,不可止。」於是康兆率軍進入開京發動政變,擁戴王詢為國王,是為顯宗,廢穆宗為讓國公,並派人殺死金致陽及其黨羽、流放千秋太后家人。康兆的手下殺死穆宗,並以自刎上報。康兆命人拆下門扇做棺材,停於館中,使人以縣倉米作飯祭之。顯宗封康兆為中臺使,尋授兆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顯宗元年(1010年),遼聖宗以討伐弑君之賊康兆為由,率40萬契丹大軍攻打高麗。顯宗任命康兆為行營都統使,李鉉雲為副使,派兵三十萬軍于通州以備之。十一月,契丹兵渡鴨綠江,圍興化鎭。康兆引兵出通州城南,分軍為三,隔水而陣,一營于州西,據三水之會,康兆居其中;一營于近州之山,一附城而營。康兆以劒車排陣,契丹兵入則劒車合攻之,無不披靡。康兆便有了輕敵之心。契丹先鋒耶律盆奴率詳穩耶律敵魯擊破三水砦,鎭主報告契丹兵至,康兆不信,怒而叱之。大量契丹兵湧入之後,康兆慌忙起身,被契丹兵俘虜,以氈載之而去。李鉉雲亦被執。遼聖宗親自釋其縛,勸他投降。康兆說:「我是高麗人,何更為汝臣乎?」遼聖宗又多次勸降,李鉉雲投降了,康兆怒叱之。於是遼聖宗將其誅殺。.

新!!: 辽圣宗和康兆 · 查看更多 »

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五代十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新!!: 辽圣宗和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庆州 (内蒙古)

庆州,中国辽朝到明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设置的州。 辽圣宗时置庆州玄宁军,属于上京道。治所在察罕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的白塔子)。城周长五里,有行宫。下辖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的一部分。州西北的伏虎林为秋季捺钵所在。金朝辖境扩大,属于临潢府路。元朝属于全宁路、应昌路,一度废除。明朝时,庆州迁到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筑在查干木伦河西岸冲积平原上,属于泰宁卫辖地,明朝中期地入蒙古。《大清一统志》称之为“插汉城”。.

新!!: 辽圣宗和庆州 (内蒙古) · 查看更多 »

庆陵

庆陵,可以指:.

新!!: 辽圣宗和庆陵 · 查看更多 »

仁寿公主

仁寿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七代皇帝唐懿宗李漼的诸女之一。她的生母不详,史书仅仅记载了她的封号仁寿公主。因为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史料失散,所以没有关于仁寿公主的相关记载。.

新!!: 辽圣宗和仁寿公主 · 查看更多 »

延昌县 (辽朝)

延昌縣,遼代設置的縣。析延昌宮戶置。乾州,廣德軍,本漢無慮縣地。遼聖宗統和三年置。統州一、縣四:奉陵縣、延昌縣、靈山縣、司農縣。海北州,初隸宜州,統縣一:開義縣。.

新!!: 辽圣宗和延昌县 (辽朝) · 查看更多 »

张俭 (辽朝)

张俭,字仲宝,辽国南京道宛平县人,辽朝官员、异姓王。.

新!!: 辽圣宗和张俭 (辽朝) · 查看更多 »

张克恭

张克恭,辽国(契丹)政治人物。 辽圣宗开泰七年(1018年)张克恭等三十七人及第,中戊午科状元。初为堂后官。太平二年(1022年),充贺西夏王李德昭(李德明)生日使。拜宰相。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年),授张克恭守司空,宰臣韩绍芳加侍中,惕隐耶律马六北院宣徽使,傅父耶律喜孙南府宰相。.

新!!: 辽圣宗和张克恭 · 查看更多 »

开州 (辽朝)

开州,辽朝时设置州。属于东京道。 天显四年(929年)辽国迁移渤海国的庆州(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到今辽宁省凤城市,为开州开封府,开远军节度使。开泰三年(1014年)辽圣宗讨伐高丽后,修葺开州,开州城设立开远县,废除开封府,改为镇国军节度使。天庆五年(1115年),金国占领开州,成为婆速路的一部分。.

新!!: 辽圣宗和开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归州 (渤海国)

归州,渤海国的铁利府所领六州之一。 归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附近。辽朝灭渤海,以渤海降户置归州,属辽东京道,后废。治所在今辽宁省盖州市熊岳城西南之归州城,为东京道所属观察使州,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下领归胜县。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辽圣宗伐高丽王朝,以渤海俘户复置。.

新!!: 辽圣宗和归州 (渤海国) · 查看更多 »

德州 (辽朝)

德州,辽朝到金朝设置的州。 德州是辽圣宗开泰八年(1019年)到遼兴宗重熙七年(1038年)之间,升云州宣德县设置德州昭圣军刺史,隶属大同节度使,治所在宣德县(今内蒙古凉城縣东北50里麦胡图镇)。金太祖天辅六年(1122年)被金朝奪得,废除德州,宣德县属大同府,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宣德县改为宣宁县。.

新!!: 辽圣宗和德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保州 (辽代)

保州,原高丽龙湾县,又名和义, 是辽入侵高丽后,在朝鲜半岛西北部建立的城堡,后被高丽夺取,改名为义州。其地理位置位于鸭绿江东岸,今天北朝鲜平安北道义州市。.

新!!: 辽圣宗和保州 (辽代) · 查看更多 »

土墱寨之戰

宋辽战争中一场战役,发生在986年十二月。是宋军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军发动的南侵战役之一,但与同月进行的君子馆之战结果不同,这场战役以宋军胜利告终。.

新!!: 辽圣宗和土墱寨之戰 · 查看更多 »

刘延构

刘延构,辽朝(契丹)大臣,政治人物,曾经担任政事令。 刘延构或出自刘仁恭家族,在辽景宗时代担任大同军节度使。大同军节度使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当时,大同还称云州,还没有升为西京大同府。辽圣宗即位后刘延构为守太子太师兼政事令。统和三年(985年)七月廿四丁卯,辽圣宗任命刘延构为义成军节度使,平章事萧道宁为昭德军节度使,武定军节度使、守司空兼政事令郭袭为天平军节度使,赠尚父秦王韩匡嗣为尚书令。.

新!!: 辽圣宗和刘延构 · 查看更多 »

刘廷让

刘廷让,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本名刘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唐末割据者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刘仁恭的曾孙,祖父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节度使刘守文为其弟刘守光所杀。刘光义之父刘延进举家南逃避难。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入其麾下,郭威建立后周成为周太祖时,刘光义任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守忠、刘庆义、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从宋太祖征潞州李筠,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当时归后蜀)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年)四月,率军到潞州守边防御北汉。十一月,宋攻后蜀,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王全斌率宋军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为副都部署和都监曹彬率步骑二万,从归州沿长江西进,攻克夔州。因刘光义军纪严明,后蜀万州(今重庆万县)、施州(今湖北恩施)、开州(今重庆开县)、忠州(今忠县)四州刺史迎降。乾德三年(964年)正月,刘光义军西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投降。此时,王全斌军进至成都,后蜀灭亡。三月,因王全斌军军纪败坏,后蜀降将全师雄叛宋,占领川西许多州县,在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十二月,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改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年),罢刘光义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976年,太平兴国元年)十月,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刘光义与赵光义同名,被皇帝赐名廷让(一作庭让)。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五月,罢刘光义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雍熙三年(986年)五月,岐沟关之战宋军败于契丹国。六月,宋太宗起用刘廷让被任为雄州(今雄县)知州,后改为瀛州(今河间)都部署。同年十二月,辽圣宗与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入侵,刘廷让将精兵留给沧州都部署李继隆,命他殿后,自己率领宋军数万北上在莫州(今任丘南)南大战辽军,被围困于君子馆(今河间北)。部将桑赞率部激战半日,辽军不断增援,李继隆部没有救援,反而退保乐寿(今献县),桑赞也率部南逃,担任先锋的雄州知州贺令图被契丹所俘,高阳关部署杨重进阵亡。刘廷让全军数万覆没,仅以数骑逃出。宋太宗并没有处罚刘廷让。雍熙四年(987年)初,刘廷让接替张永德为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秋天,刘廷让患病,宋太宗派御医去雄州为他医治。刘廷让上表要求回京,宋太宗还没有批准,刘廷让擅离治所南归,被下御史台按问,朝廷将他削夺官爵,配隶商州(今陕西商洛市)。其子刘永德、刘永和也被贬官。行至华州(今华县)刘廷让绝食而死,终年59岁,宋太宗感念之,赠太师。.

新!!: 辽圣宗和刘廷让 · 查看更多 »

刘六符 (辽朝)

刘六符,河间人,辽国进士、官员。 辽北府宰相刘慎行之子。六符兄弟六人:刘一德、刘二玄、刘三嘏、刘四端、刘五常、刘六符。辽圣宗朝,为著作郎、中允、詹事、国子祭酒。重熙初年,为政事舍人,后迁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重熙十一年(1042年),到宋朝索要周世宗攻下十县土地,宋朝只同意增加岁币。他第二次赴宋朝时,要求宋朝写贡岁币,宋朝只同意称纳岁币。回到辽国后刘六符升至枢密使、礼部侍郎、同修国史,后迁中书政事令,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54年之后去世。.

新!!: 辽圣宗和刘六符 (辽朝) · 查看更多 »

刘慎行

刘晟,字慎行,以字行,辽国(契丹)政治人物,祖籍河间府(今河北省河间市)。.

新!!: 辽圣宗和刘慎行 · 查看更多 »

咸平

咸平(998年—1003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6年,即天下太平之義。.

新!!: 辽圣宗和咸平 · 查看更多 »

唐河之战

唐河之战是宋辽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在988年十一月。结果宋军凭借静塞军骑兵冲垮辽国骑军,获得胜利。.

新!!: 辽圣宗和唐河之战 · 查看更多 »

农安县

农安县是中国吉林省长春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吉林肉类生产第二大、中国肉类生产第二大县市。农安县是全国百强县,国家级卫生城,位于长春市西北部,北与扶余市隔江相望。西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接壤。.

新!!: 辽圣宗和农安县 · 查看更多 »

冀州 (辽朝)

冀州,辽朝时设置州。 辽圣宗設立冀州刺史,後來升为永安军防御使。《辽史·圣宗纪》:统和四年(986年),宋辽战于飞狐,辽国冀州防御使大鹏翼陷焉。冀州建州、升防御都在统和四年之前。治所不详,辽末冀州已经不存。.

新!!: 辽圣宗和冀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凤州 (辽朝)

凤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头下军州。 辽圣宗统和三年(985年)之前,设置凤州。治今吉林省公主岭市毛城子镇城子村。稿离国故地,渤海国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四千户。金国废除。.

新!!: 辽圣宗和凤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全州 (辽朝)

全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头下军州。 辽圣宗统和九年(991年)五月己未,以秦王韩匡嗣私城设置为全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四方城。玉田(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韩氏家族的墓葬就在全州附近。.

新!!: 辽圣宗和全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六月初三

六月初三,农历六月第三天。.

新!!: 辽圣宗和六月初三 · 查看更多 »

关山辽墓

关山辽墓是位于中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的辽朝萧和家族墓地。萧和是辽圣宗皇后蕭耨斤的父亲。.

新!!: 辽圣宗和关山辽墓 · 查看更多 »

玉歷寶鈔

《玉--寶鈔》,又作玉--寶鈔,为宋朝淡痴道人所著,最流行的版本是清朝时据宋本增广,是在清朝廣為流傳的著名民間宗教善書,對中國民間的地獄、因果報應觀念影響頗大。有人怀疑该书为伪托,但经清朝人李宗敏考证,淡痴道人为辽国人,该书成与辽圣宗太平十年庚午(1030年),宋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年)由淡痴道人传给弟子勿迷道人并在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年)刊行。.

新!!: 辽圣宗和玉歷寶鈔 · 查看更多 »

玉渊潭公园

玉渊潭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靠白堆子、马神庙,南通军博、世纪坛,东临钓鱼台,西接西三环,占地100多公顷,是北京市三环以内最大的公园,国家AAA级景区。园内以栽种的樱花最为著名,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公园均举办“樱花节”并引来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园内湖水的水源来自北京市西北面的颐和园。.

新!!: 辽圣宗和玉渊潭公园 · 查看更多 »

王繼忠

王继忠,北宋、辽朝将领。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少年时侍奉太子赵恒在藩邸。赵恒即位为宋真宗,补内殿崇班,官至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领云州观察使,出为深州副都部署,改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鈐辖兼河北都转运使,镇望都。咸平六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辽兵数万南侵,王继忠奋力抵御,与之战于康村,率部死战,且战且行,沿西山而北至白城。但因援军不至,陷于契丹伏兵,为耶律奴瓜所擒。宋真宗以为王继忠殉国,诏赠大同军节度使,其四子荫官。王继忠受到承天太后萧绰赏识,授户部使。次年,澶渊之战,辽圣宗令王继忠上书宋真宗,宋朝知他尚在人世。奉命与宋使相见,为达成和议尽力。南北和议达成,赐宫户三十。辽圣宗待王继忠甚厚,加左武卫上将军。开泰二年(1013年),为中京留守,检校太师。开泰五年(1016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邪郡王。从北院枢密使萧合卓攻打高丽国,为行军副部署。开泰六年(1017年),进楚王,赐姓耶律。赐名为耶律显忠,又改名耶律宗信。回师后,拜枢密使。太平三年(1023年),致仕。.

新!!: 辽圣宗和王繼忠 · 查看更多 »

王继恩 (辽朝)

王繼恩,棣州(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人。辽朝宦官。 辽圣宗时,睿智太后南征北宋,俘虏掠夺居民。不满十岁的王继恩被俘虏,载至凉径,阉为宦官。王继恩聪慧,识字,懂契丹语。开始担任内谒者、内侍左厢押班。辽圣宗亲政,历任尚衣库使、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灵州观察使、内库都提点。他不喜权势,得赏多买书,有书万卷,诵读不倦。宋使每至辽国,多由他充当宣赐使。.

新!!: 辽圣宗和王继恩 (辽朝) · 查看更多 »

王欽若

王欽若()是中國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字定國,諡文穆,臨江軍新喻(今江西省新餘縣東門王家)人。王欽若是真宗時期的宰相,屬於當時主和派的勢力,主張把國都南遷,與當時主戰的寇準對立。另一方面,他亦因為主導編纂《冊府元龜》而知名。.

新!!: 辽圣宗和王欽若 · 查看更多 »

碧血青天珍珠旗

《碧血青天珍珠旗》(英文:The Great General)是香港亞洲電視1994年11月首播電視劇、此劇為《楊家將》故事改編劇集之一。監製為楊紹鴻。《碧血青天楊家將》劇集是姊妹篇,並緊接一週播出,演員除包拯一角改由原為粵語配音的譚炳文飾演外,其餘演員全部一樣,並加入當紅小生劉松仁助陣。.

新!!: 辽圣宗和碧血青天珍珠旗 · 查看更多 »

端拱

端拱(元年:988年—末年:989年)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两年,意指君王莊嚴臨朝,清廉為政。.

新!!: 辽圣宗和端拱 · 查看更多 »

统和

统和(983年六月-1012年闰十月)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辽朝使用该年号共30年,当中有27年是萧绰統治的时期。.

新!!: 辽圣宗和统和 · 查看更多 »

维州 (辽朝)

维州,辽朝时设置州。属于上京道西北路。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设立维州,治所在今蒙古国哈达桑·巴勒嘎斯古城。米文平根据蒙古国学者考古成果,以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之间的青陶盖古城东南以西20公里喀鲁喀河的哈达桑·巴勒嘎斯古城为维州,不辖县。为蕭撻凜上表请求修建的三州之一(镇州、防州、维州)辽国灭亡后,成为克烈部游牧区。.

新!!: 辽圣宗和维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烏昭慶

烏昭慶,中國辽朝年间兀惹国的首领。 986年,定安国被契丹攻灭。995年,渤海人贵族乌昭庆以兀惹国的名义起兵,996年,投降契丹国。999年六月,兀惹乌昭庆朝见辽圣宗。后来兀惹和女真交战,1004年九月丙午,辽圣宗幸南京析津府。女真遣使献给辽国自己俘获的乌昭庆的妻儿。.

新!!: 辽圣宗和烏昭慶 · 查看更多 »

燕四大族

燕四大族,中國遼國和金國幽、燕地區中,最顯赫的四大漢人世家,即玉田及安次韓氏、昌平劉氏、醫閭馬氏、盧龍趙氏四族。四大族累世高官,互相通婚,當權得勢達四、五百年之久。入元後,稱為「燕四大族」。四大族中,玉田韓氏、盧龍趙氏最為顯赫,醫閭馬氏則最末。.

新!!: 辽圣宗和燕四大族 · 查看更多 »

独乐寺

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州区西大街,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984年)重建,被公认为辽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两座建筑内的数尊塑像也是与建筑同时的作品,但与建筑一样都历经后代的维修和改动。梁思成曾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寺内其他建筑都是明代以后修建,包括寺内东部的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行宫。 1930年代,独乐寺因相继被日本学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目前,独乐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新!!: 辽圣宗和独乐寺 · 查看更多 »

隰州 (辽朝)

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州。 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海滨县(今辽宁省兴城市西南)。属中京道。金朝皇统三年(1143年)废。.

新!!: 辽圣宗和隰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韩州

韩州,辽朝的军州。历史上,其治所——“三迁四治”。 辽圣宗并三河、榆河两州置。最初治所在辽水之侧,具体所在不详,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城五家子古城被认为是韩州最初的治所。因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今吉林省双辽市南双城子,一说今辽宁省昌图县西北三江口乡小塔子村塔基)。后为辽水所侵,移治柳河县(今昌图县北八面城东南二里许古城)。属东京道。 金朝皇统四年(1144年)至正隆五年(1160年)间又以非交通要冲,迁治九百奚营,后设临津县(今吉林省梨树县北偏脸城)为州治。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及吉林省梨树县地。属东京路。约元中统元年(1260年)后废。.

新!!: 辽圣宗和韩州 · 查看更多 »

韩德让

韓德讓(),河北玉田人,辽朝权臣。.

新!!: 辽圣宗和韩德让 · 查看更多 »

韩知白

韩知白,辽朝(契丹)政治人物,辽兴宗时南府宰相。 韩知白的出身不详,不知是出自蓟州玉田韩氏(韩知古、韩德让家族)还是幽州安次韩氏(韩延徽家族)。太平九年(1029年)六月,辽圣宗以耶律思忠、耶律荷、遥辇谢佛留、陈邈、韩绍一、韩知白、张震充当贺宋朝两宫(宋仁宗、刘太后)生辰及明年岁正旦正使副使。韩知白为副使。重熙十八年(1049年)左右,辽兴宗拜韩知白为南府宰相。重熙十九年(1050年),韩知白与杜防、杨绩等擅自给进士堂帖,十一月壬子,韩知白出为武定军节度使。.

新!!: 辽圣宗和韩知白 · 查看更多 »

遼史人物列表

本条目中列出《辽史》中出现的人物。.

新!!: 辽圣宗和遼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遼穆宗

遼穆宗耶律璟(),一说名耶律明,小字述律,遼朝第四位皇帝(951年10月11日-969年3月12日在位),在位18年,是為遼太宗之長子,其母為靖安皇后萧温。.

新!!: 辽圣宗和遼穆宗 · 查看更多 »

遼金公主列表

遼金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在《遼史》、《金史》及相關史料所載之公主一覽:.

新!!: 辽圣宗和遼金公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遼金西夏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遼朝、西遼、金朝、西夏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新!!: 辽圣宗和遼金西夏君主諸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遼景宗

遼景宗耶律賢(),字賢寧,遼朝第五位皇帝(969年3月13日-982年10月13日在位),在位13年,遼世宗的次子,其母為懷節皇后蕭氏。.

新!!: 辽圣宗和遼景宗 · 查看更多 »

遂城羊山之战

遂城羊山之战,又有人称威虏军骑兵大会战。是指宋朝和辽朝发生在1001年十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八日一系列战斗,其中又以十月十六日双方骑兵大会战为主要战事。最终宋军以伏击战击败辽军,战后辽军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覆没。.

新!!: 辽圣宗和遂城羊山之战 · 查看更多 »

萧孝友

蕭孝友,字撻不衍,小字陳留。辽国外戚。契丹人。萧孝穆、萧孝先、蕭孝忠、欽哀皇后蕭耨斤之弟,蕭陶瑰的第四个儿子。 辽圣宗开泰初年,萧孝友以外戚被任用,因年龄还小,被封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年)加左武衛大将軍、检校太保,赐名孝友。辽兴宗重熙元年(1032年),累進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西羌诸部因不满前招讨使萧惠恃强压制,多起而反抗。孝先乃一改旧辙,到任后第一天,萧孝友与当地人见面,人们对他冷眼相待,非常敌视,萧孝友不以为然,温和地对待他们,并热情招待地方首脑人物,终于消除了西羌人的敌意。结以恩惠,遇有入贡,辄增其回赐之物,羌人由是暂安。重熙八年(1039年),进封陈王。重熙十年(1041年),加政事令,改封吴王,賜号效節宣庸定遠功臣。其後他的兄长蕭孝穆、蕭孝忠安葬,他归还京師上京临潢府。重熙十二年(1043年),拜南院枢密使,进封赵王,拜中书令。賜号翊聖協穆保義功臣。以母喪辞职,重熙十五年(1046年)任北府宰相。重熙十八年(1049年)参加西夏遠征,与萧惠大败于河南。枢密使蕭惠战敗被問責,欽哀皇太后将他赦免。重熙十九年(1050年),出任东京留守,徙封燕王。改任上京留守,進封秦王。清寧元年(1055年),加尚父。再任東京留守。清寧二年(1056年)再任北府宰相,遙任洛京留守,賜号純德功臣。後致仕,晋封丰国王。清寧九年(1063年),子蕭胡覩拥立耶律重元叛乱,萧孝友連坐被杀。享年七十三岁。.

新!!: 辽圣宗和萧孝友 · 查看更多 »

萧宁

萧宁,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辽圣宗的属下的宰相。 开泰元年(1012年)三月乙酉,辽圣宗下诏占卜日期举行拜山、大射柳之礼,命北宰相、驸马、兰陵郡王萧宁,枢密使、司空邢抱质监督有关部门准备礼仪物品。重熙十年(1041年)六月初一戊寅朔,辽兴宗以萧宁、耶律坦、崔禹称、马世良、耶律仁先、刘六符充当祝贺宋仁宗生辰的使臣副使;耶律庶成、赵成、耶律烈、张旦充当明年祝贺宋朝正旦的使臣副使。.

新!!: 辽圣宗和萧宁 · 查看更多 »

萧弘义

萧弘义,辽国官员。契丹后族。 开泰七年(1018年)六月庚申,辽圣宗以耶律留宁、吴守达出使宋朝贺宋真宗生辰,萧高九、马贻谋出使宋朝贺正旦。加平章萧弘义开府仪同三司、尚父兼政事令。萧氏在辽朝加尚父的有五人:萧缅思(935年)、萧弘义、萧孝友(清宁初年)、萧德(咸雍初年)、萧韩家奴(1077年)。.

新!!: 辽圣宗和萧弘义 · 查看更多 »

萧德

萧德,字特末隐。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軍人。又作蕭唐古,契丹楮特部出身。 萧德性格稳和,好学,懂礼法。太平年間,历官宿值,领牌印、直宿。善写奏章,每奏皆详明,多得辽圣宗称赞。辽兴宗即位,重熙五年(1036年),受命与林牙(契丹官名,掌文翰)耶律庶成修《律令》,参酌古今,刊正讹谬,撰成《新定条制》进献。重熙十七年(1048年)任右夷离毕。旋改左夷离毕,重熙十九年(1050年),转任北院枢密副使。转任契丹行宮都部署。辽道宗清宁元年(1055年),转任同知北院枢密使,封魯国公。清宁三年(1057年),任南府宰相。清宁五年(1059年),转任南京統軍使。清宁九年(1063年),复为南府宰相,与许王耶律仁先、赵王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之乱,奋勇力战,斩耶律涅鲁古之首,以功封汉王,并受赐官户。辽道宗咸雍元年(1065年),因年老请求致仕,辽道宗不許。咸雍三年(1067年),加尚父,致仕,以告老归。享年七十二岁。.

新!!: 辽圣宗和萧德 · 查看更多 »

萧匹敌

萧匹敌(),字苏隐,一名昌裔。萧恒德之子,辽朝官员,契丹人。.

新!!: 辽圣宗和萧匹敌 · 查看更多 »

萧图玉

萧图玉,字兀衍。辽国官员。契丹人。北府宰相蕭海瓈之子。 統和初年,睿智太后萧绰称制,作为外戚入宮中为近侍。后为烏古部都监。讨伐速母縷部立功,转任烏古部節度使。统和十九年(1001年),总领西北路軍事。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阻卜攻辽,被他击破。统和二十六年(1008年),率西北路兵讨伐甘州回鹘,甘州首長牙懶(耶剌里)归降。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牙懶再反,萧图玉攻打肃州,把其百姓迁移到土隗口故城。凱旋後,迎娶金乡公主(耶律賽哥)为妻,任駙馬都尉,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上奏辽圣宗分治服属契丹的阻卜各部,设置節度使統治管理,被朝廷采纳。節度使不得其材,为部民怨恨。開泰元年(1012年)十一月,石烈部太師阿里底殺節度使,逃亡西方窩魯朶城(龍庭单于城)。阻卜叛军包围萧图玉在可敦城。开泰二年(1013年),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率军救援,萧图玉派人劝说諸部降伏。聖宗以萧图玉能平息事態,还是让他統轄西北路諸部。萧图玉請增強軍備,聖宗不許。开泰六年(1026年)二月,金乡公主以殺害家婢之罪,降封县主,萧图玉被削同平章事,任烏古敵烈部詳稳。告老归京而卒。 其子蕭双古任南京統軍使。孫蕭訛篤斡,迎娶三韓郡王耶律合魯之女骨浴公主,终官烏古敵烈部統軍使。.

新!!: 辽圣宗和萧图玉 · 查看更多 »

萧绍宗

萧绍宗,契丹名萧匹里,辽朝大臣,辽景宗齐国公主和萧继先的儿子。 萧绍宗娶辽圣宗之女耶律燕哥,被封为驸马都尉。开泰元年(1012年)五月,辽圣宗以驸马萧绍宗为郑州防御使。开泰二年(1013年)正月,驸马萧绍宗加检校太师,开泰九年(1020年)九月,辽圣宗以驸马萧绍宗同平章事。太平四年(1024年)九月,以驸马萧绍宗为武定军节度使。太平六年(1026年)十月,辽圣宗以萧孝顺、萧绍宗兼侍中。其女辽兴宗皇后蕭三蒨。.

新!!: 辽圣宗和萧绍宗 · 查看更多 »

萧继先

萧继先,字杨隐,小字留只哥,辽朝军事人物、外戚。 蕭継先幼年颖悟,被叔叔萧思温收为子,堂姐萧绰(萧思温之女)也非常喜爱他。乾亨初年,与辽景宗和萧绰的长女齐国公主结婚,拜驸马都尉。统和四年(986年),宋军来侵,继先率逻骑逆境上,多所俘获,辽圣宗表扬他,拜北府宰相。自此出师,继先必将本府兵先从。先后参加拔狼山百垒,破宋军于应州等战,聖宗南征取通利军,萧继先立功。后圣宗亲征高丽,萧继先年老,留守上京。五十八岁逝世。.

新!!: 辽圣宗和萧继先 · 查看更多 »

萧绰

萧绰(),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辽朝皇后,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間戲曲中被稱為蕭太后。.

新!!: 辽圣宗和萧绰 · 查看更多 »

萧道宁

萧道宁,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辽圣宗的属下的宰相。 乾亨四年(982年)秋十月初三辛酉,辽圣宗以南院大王耶律勃古哲总领山西诸州事,北院大王、于越耶律休哥为南面行军都统,奚王和朔奴为副,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道宁率领本部军驻南京。统和元年(983年)三月辛巳,辽圣宗以国舅、同平章事萧道宁为辽兴军节度使,赐号忠亮佐理功臣。五月初一丙辰朔,国舅、政事门下平章事萧道宁为皇太后萧绰庆寿,请回到父母家行礼,齐国公主和命妇、群臣各进献礼物。辽圣宗设宴,赐国舅帐年物有差。统和三年(985年)五月癸酉,辽圣宗以国舅萧道宁同平章事、知沈州军州事。七月廿四丁卯,辽圣宗遣使查阅东京诸军兵器和东征道路。任命平章事萧道宁为昭德军节度使,武定军节度使、守司空兼政事令郭袭为天平军节度使,大同军节度使、守太子太师兼政事令刘延构为义成军节度使,赠尚父秦王韩匡嗣为尚书令。.

新!!: 辽圣宗和萧道宁 · 查看更多 »

萧革

萧革,字胡突堇,小字滑哥。辽国将领。契丹人。国舅房林牙(契丹官名,掌文翰)萧和尚的儿子。.

新!!: 辽圣宗和萧革 · 查看更多 »

萧讹笃斡

萧讹笃斡,辽国官员。契丹人。契丹审密部人。先世于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为本部夷离堇(军事首领)。北府宰相蕭海瓈曾孙,乌古节度萧图玉之孙。.

新!!: 辽圣宗和萧讹笃斡 · 查看更多 »

萧虚烈

蕭虚烈,虚烈又作屈烈、虚列,汉名善宁。辽国后族。契丹审密人。辽兴宗时北府宰相。萧惠的弟弟。 辽圣宗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萧虚烈任临海军节度使。开泰五年(1016年),以殿前都点检充都监,跟随北院枢密使耶律世良出兵攻高丽国,在郭州西破高丽军。后再跟随北院枢密使蕭合卓、东平郡王萧排押两次出兵侵高丽,都兵败而还。辽兴宗重熙年间,历任侍中、南院统军使、辽兴军节度使,封为辽西郡王。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封为郑王,拜北府宰相。辽兴宗遗诏命令蕭虚烈为武定军节度使。.

新!!: 辽圣宗和萧虚烈 · 查看更多 »

萧排押

萧排押(),又称“排亚”《辽史 第十二卷 本纪第十二》(统和七年)夏四月甲寅,还京。乙卯,国舅太师萧闼览为子排亚请尚皇女延寿公主,”许之。、“曷宁”,字韩隐。辽朝官员,国舅少父房之后,契丹人。多智略,能骑射。.

新!!: 辽圣宗和萧排押 · 查看更多 »

萧恒德

萧恒德(),字逊宁,辽朝官员,契丹人,有胆略而善谋。.

新!!: 辽圣宗和萧恒德 · 查看更多 »

萧朴

萧朴(),字延宁,小字普古。辽国官员。契丹人。辽后族国舅少父房之后。辽圣宗时北府宰相。 其父萧劳古,善于文词,为辽圣宗诗友。萧朴博学多才智。开泰元年(1012年),补牌印郎君,为南院承旨,权知转运事,改南面林牙。圣宗问政事,蕭朴具陈百姓疾苦,国用丰耗等事,颇得圣宗欢心,晋升为左夷离华。萧朴有吏才,善知人主意,深得朝廷重视。在枢密使蕭合卓属下,蕭朴担任知部署院事,施行禁酒政策。契丹旧制,凡遇讼狱之事皆夷离毕主之。及萧朴与萧合卓任枢密使,专尚吏才,始由自己听讼,时人转相仿效,风气为之一变,贵族犯法,尤多借机恃恩行贿,以图苟免。出任興国軍節度使,召回为南面林牙。太平三年(1023年),守太子太傅,太平四年(1024年),拜北府宰相。太平五年(1025年)十二月,迁北院枢密使。後封兰陵郡王,進爵恒王,加中书令。太平九年(1029年)大延琳乱起,赴東京遼陽府(今辽宁辽阳),平大延琳起义。景福元年(1031年),辽兴宗即位,欽哀太后称制,国事委任给弟弟萧孝先。仁德皇后被馮家奴誣告,惨遭殺害。萧朴多次辩诬。無果後气愤喀血。重熙元年(1032年),改封韓王。重熙三年(1034年)二月,任東京留守,徙封楚王。六月,任南院枢密使。重熙四年(1035年),改封魏王,去世,享年五十岁。追贈齐王。其子蕭鐸剌为国舅詳稳。.

新!!: 辽圣宗和萧朴 · 查看更多 »

萧浞卜

蕭浞卜(),辽国官员。契丹人。辽圣宗时北府宰相。浞卜又名锄不里、鉏不、啜不。 萧浞卜娶圣宗女魏国公主耶律巖母菫,封驸马都尉。辽圣宗太平七年(1027年)七月初二日,任北府宰相。辽圣宗驾崩後,辽兴宗即位,钦哀太后摄政,派护卫冯家奴等诬陷他和萧匹敌、圣宗仁德皇后一起谋逆,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廿五日,皇太后赐死北府宰相萧浞卜。.

新!!: 辽圣宗和萧浞卜 · 查看更多 »

萧敌鲁 (医生)

蕭敌鲁,辽国医生。契丹人。 萧敌鲁是撒葛只后裔,耶律阿保机时,自愿隶属,为太和宫分人。蕭敌鲁通医术,观察人的形色即可知病所在。辽圣宗统和(983—1011)年间,宰相韩德让得宠,蕭敌鲁上奏称韩德让宜赐国姓,籍横帐,蕭敌鲁开始世预太医选。子孙因此为官者很多。一说即耶律敌鲁。.

新!!: 辽圣宗和萧敌鲁 (医生) · 查看更多 »

萬壽

萬壽(1024年七月十三日至1028年七月二十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治安之後、長元之前,1024年到1027年這段期間。此時的天皇是後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萬壽 · 查看更多 »

靈山縣 (遼代)

山縣,遼代設置的縣。本渤海國靈峰縣地。乾州,廣德軍,本漢無慮縣地。遼聖宗統和三年置。統州一、縣四:奉陵縣、延昌縣、靈山縣、司農縣。海北州,初隸宜州,統縣一:開義縣。金屬懿州.

新!!: 辽圣宗和靈山縣 (遼代) · 查看更多 »

順成皇后 (西夏太祖)

野利夫人,党项首领李继迁(西夏太祖)的夫人,出身党项大族野利氏。981年,生下李继迁的长子李德明。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把义成公主嫁给李继迁。1004年,李继迁逝世,其子李德明统领党项。1007年,野利夫人去世,1038年,李元昊即位为皇帝,追封祖母野利氏为顺成懿孝皇后。.

新!!: 辽圣宗和順成皇后 (西夏太祖) · 查看更多 »

衍州 (辽朝)

衍州,辽朝时设置州。 辽圣宗设,设衍州刺史州,后来升为安广军防御使,治所在宜丰县(今辽宁省辽阳县西南60里唐马寨镇)。只下辖一县——宜丰县。辽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金朝得到衍州,皇统三年(1143年)废衍州为宜丰县,属于辽阳府。.

新!!: 辽圣宗和衍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辽圣宗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馬得臣

得臣()辽国官员。辽南京人,好学博古,善做文章写诗。.

新!!: 辽圣宗和馬得臣 · 查看更多 »

解领

解领,辽国(契丹)大臣。契丹族。 天显十一年(936年)解领以南府宰相从辽太宗南下帮助石敬瑭攻打后唐。闰十一月,解领奉命与南宰相鹘离底、奚族监军寅你已、将军陪阿等北还。统和元年(983年)二月戊申,辽圣宗以惕隐化哥为北院大王,解领为南府宰相。.

新!!: 辽圣宗和解领 · 查看更多 »

马保忠

保忠,辽代将领。辽圣宗时右丞相。营州(治今河北昌黎)人。 他因为努力好学被乡里所推重。初授洗马,改著作郎、殿中丞。辽圣宗开泰五年(1016年),以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监修国史。太平二年(1022年),为右丞相。太平十年(1030年),以宰相兼枢密使。权知燕京留守。辽兴宗时期为枢密使、尚父、守太师兼政事令,封燕国公。当时兴宗好游嬉,沉溺佛法,滥施爵赏,朝政不纲,拜僧人为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至二十人。马保忠因从容进谏,劝辽兴宗崇儒道,重德行,赏功罚罪,量才授官。但是未被采纳。后数年卒。谥“刚简”。.

新!!: 辽圣宗和马保忠 · 查看更多 »

調元曆

《調元曆》(乙未元曆)是五代後晉司天监馬重績參修宣明曆及崇玄曆而成新曆法,天福四年(939年)进献。 《調元曆》以唐朝天宝十四载(755年)乙未立为近元,以雨水正月朔为岁首。高祖石敬瑭名为《調元曆》,世称《小曆》,翰林学士承旨和凝为之制序。天福九年(944年)恢复使用《崇玄曆》。 遼穆宗應曆十一年(961年)司天王白、李正等進呈《乙未元曆》,至遼聖宗統和十二年(994年)改用賈俊所進大明曆。.

新!!: 辽圣宗和調元曆 · 查看更多 »

高州 (内蒙古)

高州,辽朝时设置的州。 遼聖宗开泰中置高州,治所在三韩县(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辖境约今赤峰市东部。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省高州,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复置高州,泰和四年(1204年)又废高州。元朝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改置兴胜府,十一年(1216年)仍改为高州。明朝初年,废高州。 Category:辽朝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内蒙古的州 Category:赤峰行政区划史.

新!!: 辽圣宗和高州 (内蒙古) · 查看更多 »

高丽与契丹之战

丽契丹战争指的是10世纪到11世纪发生在今中国和朝鲜边境附近的契丹(遼國)对高丽的三次侵略战争。遼國虽然打赢前两次战争,但未获政治优势。第三次战争以遼國的失败告终,保州的领土纠纷成為兩國關係的遺留問題。.

新!!: 辽圣宗和高丽与契丹之战 · 查看更多 »

高丽成宗

麗成宗(;),諱王治(),字溫古,高麗國的第六代君主,981年—997年在位。 生於高麗光宗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戴宗王旭的次子,也是高麗太祖王建之孫。成宗的母親是宣義王后柳氏。死後廟號成宗,諡號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葬於康陵。 其任内爆發了遼國與高麗的戰争,遼國第六代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跟高麗成宗展開了有關與南方的宋朝斷交的談判。 談判的结果是遼國将“鴨綠江東數百里地”劃歸高麗,换取高麗與宋朝斷交,向遼稱臣。而實際上高麗一直沒有斷絕與宋朝的外交来往。 成宗六年(987年),高麗中央開始管理地方教育,並向地方十二州派經學博士和義學博士。鄉校作為高麗官學的地方教育機構也在成宗時期得到普及。.

新!!: 辽圣宗和高丽成宗 · 查看更多 »

高舉 (遼)

举(),籍贯、字号均不详。辽代狀元。 辽圣宗統和六年(988年)开科取士,仅仅取中高举一人。由于该科是辽朝首次开科,高举成为貢舉下的第一位狀元。.

新!!: 辽圣宗和高舉 (遼) · 查看更多 »

高正 (遼朝)

正(),遼朝状元,籍贯不详。 遼聖宗統和七年(989年),高正高中狀元,累進枢密直学士。統和二十四年(1006年),作为贺正月元旦使者出使北宋。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辽圣宗親征高麗國之前,高正以樞密宜學士出使高麗。回国,转任尚書右僕射。高麗显宗王詢上表请入朝契丹,聖宗允許,派遣高正率骑兵千人迎高麗王。途中被高麗将軍卓思正包围。高正以寡不敌众,高正与麾下兵士突围而出,兵士死傷者众。聖宗後悔他派遣轻率,没有問罪高正。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转任工部侍郎,官至北院樞密副使。卒於遼聖宗開泰五年(1016年)。《遼史》有载。.

新!!: 辽圣宗和高正 (遼朝) · 查看更多 »

豫州城遗址及墓地

豫州城遗址及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分别是位于巴雅尔图胡硕镇别日木图嘎查的辽代豫州城遗址和位于乌日根塔拉农场一分场东北山的寂善大师墓地。 豫州城遗址即辽朝豫州的城址,豫州是横帐(皇族)陈王的私城和头下军州。在上京道临潢府的辖区内。豫州城遗址被发现于1975年,1989年定为原哲里木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以“巴雅尔图胡硕城址”之名称列入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寂善大师墓地是辽朝贵族的墓群,有二百多座古墓。寂善大师即辽圣宗妃耿淑仪。寂善大师墓曾是扎鲁特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月发现墓柏木护壁被盗。2006年9月,以“寂善大师墓地”之名列入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这两处辽朝遗址,以“豫州城遗址及墓地”的名称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新!!: 辽圣宗和豫州城遗址及墓地 · 查看更多 »

貴德州

貴德州,中国辽朝到金朝的州。 辽圣宗时设置贵德州。治所在贵德县(今辽宁省抚顺市北)。包括今辽宁省抚顺市等地。金朝时,贵德州南部扩展到今抚顺市东南。蒙古帝国征服金国,废除貴德州。 Category:辽朝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辽宁的州 Category:抚顺行政区划史.

新!!: 辽圣宗和貴德州 · 查看更多 »

贺州 (渤海国)

贺州又称吉理府,渤海国的州。 隶属于龙原府,领四县:洪贺县、送诚县、吉理县和石山县。《辽史 第三十八卷 志第八》记:属东京道“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皆废。户三百。隶开州。” 《渤海国记 中篇》记:辽志,辽初弃东京未设官,辽圣宗东伐高丽乃置开州镇国军节度,盐州、穆州和贺州这三个州,为渤海国旧名。县一曰开远,以庆州龙原县改也,穆州属县一曰会农县,亦是渤海国旧名。辽圣宗置宗州熊山县,没能确定与庆州熊山是否为一地。 Category:渤海国的州 Category:吉林的州.

新!!: 辽圣宗和贺州 (渤海国) · 查看更多 »

贺兰雪

贺兰雪(又名西夏王朝)是1997年宁夏电视台产的古装历史连续剧,全40集,由陈家林任导演,巫刚、李建群主演。其背景故事是西夏王朝的建立。.

新!!: 辽圣宗和贺兰雪 · 查看更多 »

趙思溫

赵思温(),字文美,盧龍軍(今河北省卢龙县)人。辽朝(契丹)将领、政治人物,辽道宗时南府宰相。.

新!!: 辽圣宗和趙思溫 · 查看更多 »

黄翩

翩,辽国(契丹)政治人物,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人。 辽圣宗太平六年(1026年),黄翩为兵马都部署,与都监霍实,兵进混同江(松花江)和苏默水一带。之后,又进兵女真境内,俘获不计其数,降其二百七十余户。太平九年(1029年)渤海人大延琳叛辽,黄翩参与起事。副留守王平谋叛大延琳,夜逃出城,和至黄龙府联络起义的黄翩同往行在告变,泄露大延琳的部署,使辽圣宗及时调集诸道兵员开赴东京围剿大延琳军。.

新!!: 辽圣宗和黄翩 · 查看更多 »

齐国公主 (辽景宗)

国公主(),辽景宗和皇后萧绰长女,辽圣宗姐。《辽史》《辽史 第六十五卷 表第三》记其记名为“观音女”,《续资治通鉴长编》则记为“燕哥”《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五十五》(咸平六年秋七月)己酉,契丹供奉官李信來歸。信言其國中事云:「戎主之父明記,號景宗,后蕭氏,挾力宰相之女,凡四子:長名隆緒,即戎主;次名贊,偽封梁王,今年三十一;次名高七,偽封□王,年二十五;次名鄭哥,八月而夭。女三人:長曰燕哥,年三十四,適蕭氏弟北宰相留住哥,偽署駙馬都尉;次曰長壽奴,年二十九,適蕭氏姪東京留守悖野;次曰延壽奴,年二十七,適悖野母弟肯頭。延壽奴出獵,為鹿所觸死,蕭氏即縊殺肯頭以殉葬。。嫁萧绰堂弟萧继先。 根据《辽史》的记载,她与萧继先在乾亨(979年—983年)初结婚。结婚时,公主应当十分年幼。乾亨辛巳年(981年),观音女初封齐国公主。982年,其弟辽圣宗登基。统和壬子年(1012年)改封楚国长公主,开泰改元,册为晋国长公主。开泰戊午年(1018年),封吴越国长公主。太平辛酉年(1021年),进册为赵魏国长公主。其侄子辽兴宗于1031年登基后,曾短暂使用景福(1031年六月-1032年十一月)这个年号。《辽史》称“景福中,封燕国大长公主。”根据公主的墓志铭,则是在重熙元年(1032年),以皇帝姑母的身份“特加大字”,称大长公主。重熙戊寅年(1038年),册为秦晋国大长公主。重熙壬午(1042年),加恭寿仁懿四字。当年冬十一月,命加雍肃二字。重熙乙酉年(1045年)冬十一月十七日,公主逝于龙化州西南坐冬之行帐,享年七十有六。 公主有一子两女,皆早于公主而逝。子萧绍宗。长女嫁其弟耶律隆庆,册为秦国妃。次女嫁给另一个弟弟耶律隆裕,册为齐国妃。 有孙子和孙女各三人。长孙萧永,次孙萧宁,三孙萧安。长孙女萧氏为辽兴宗妃。次孙女早逝。曾孙二人,长曾孙萧蒲打。曾孙女一人。.

新!!: 辽圣宗和齐国公主 (辽景宗) · 查看更多 »

辽史

《辽史》為元朝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翌年(1344年)三月成書。脫脫為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揭奚斯、呂思誠為總裁官,廉惠山海牙等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列传四十五,此外还有〈國語解〉一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至正五年与《金史》同时在江浙、江西二行省刻板印行。.

新!!: 辽圣宗和辽史 · 查看更多 »

辽天祚帝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字延宁,小名阿果,是辽朝西遷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101年2月12日至1125年3月26日,在位24年。.

新!!: 辽圣宗和辽天祚帝 · 查看更多 »

辽东

辽东在現代汉语中多指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是位于中国辽宁辽河以东,渤海与黄海之间的一个半岛。而在中國历史上,「辽东」范围稍大于辽东半岛,大致上为现在辽河以东的辽宁省地區,是漢地的組成部分。.

新!!: 辽圣宗和辽东 · 查看更多 »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它的北面边界是鸭绿江口与辽河口的联线,其它三面临海。千山山脉从南至北纵贯整个半岛。最高点高于1000米。最高为步云山1131米。半岛沿海地带是平原,海中有很多岛屿,著名的有小龙岛,蛇岛 (中国),长山群岛等等。由于海洋气候影响半岛上冬暖夏凉,夏季是避暑胜地。重要的城市有大连市、营口市、丹东市等。.

新!!: 辽圣宗和辽东半岛 · 查看更多 »

辽世宗

遼世宗耶律阮(),中国遼朝第三位皇帝(947年5月16日-951年10月7日在位),在位4年。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汉文名阮,契丹文名兀欲(又名隈欲、烏雲),他是大契丹国(後改称大辽国)皇太子、人皇王、東丹国王、遼義宗让国皇帝(追尊,未即位)耶律倍的長子、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长孙、太宗耶律德光之侄。 阿保机死后,世宗耶律阮之父人皇王耶律倍在权力斗争中失利,未能即位为帝,耶律阮遂失去继承皇位的权利。人皇王後来愤而投奔后唐,终于客死他乡。耶律阮则留在国内,后随叔父太宗耶律德光南征後晋。太宗在北归途中病逝后,耶律阮被随军将领拥立为帝,是为辽世宗。但世宗即位后发生多起夺权事变,统治活动被严重干扰,最终遇刺身亡,在位仅四年有余,其堂弟耶律璟继位,是为辽穆宗。 世宗虽在辽代诸帝中享国最短,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受其父耶律倍的影响,世宗在位期间推崇汉文化,推广中原制度,在世宗之孙圣宗时最后完成,促进了辽国社会的发展。.

新!!: 辽圣宗和辽世宗 · 查看更多 »

辽庆陵

庆陵,是中国辽朝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祖孙三代的陵园,辽圣宗永庆陵、辽兴宗永兴陵、辽道宗永福陵的总称。 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州城址北约十公里的山麓,辽朝叫庆云山。从东向西,葬有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三帝,永庆陵、永兴陵、永福陵也称东中西三陵。随葬文物有石刻的契丹小字的哀册,是研究契丹文字的重要史料。陵内有享堂、羡道、庑殿等遗迹。陵中壁画,所画契丹人髡头,有契丹小字榜题的人物像。东陵(永庆陵)巨幅四季山水壁画,表现辽朝皇帝四时捺钵的形象。.

新!!: 辽圣宗和辽庆陵 · 查看更多 »

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

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于1986年6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區考古研究所對該墓進行發掘,是迄今為止發現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辽朝契丹皇室墓葬。位于中国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一个叫斯布格图的小村里。1996年5月,公布为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陈国公主(1001年—1018年),耶律氏,辽景宗皇帝孙女、辽圣宗皇太弟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之女、吴国公主之妹。初封太平公主,又進封越國公主,後追封爲陳國公主。陳國公主16歲嫁長自己十餘歲的舅舅,驸马都尉萧绍矩。蕭紹矩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辽圣宗皇后蕭菩薩哥之兄。婚後一年蕭紹矩病逝,死时年仅三十五岁,再一年陳國公主病逝。尽管陳國公主死时才年仅十八岁,但因为家世地位高贵显赫,死后给以厚葬。 Category: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内蒙古皇家陵寝 Category:辽朝皇家陵寝 Category:通辽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通辽墓葬 Category:奈曼旗.

新!!: 辽圣宗和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 · 查看更多 »

辽兴宗

遼興宗耶律宗真(),契丹第七位皇帝(1031年6月25日-1055年8月28日在位),契丹名只骨。在位24年,享年40歲,謚孝章皇帝。他是遼聖宗的長子,母乃宮女蕭耨斤。.

新!!: 辽圣宗和辽兴宗 · 查看更多 »

辽道宗

遼道宗耶律洪基(),契丹及遼朝第八位皇帝(1055年8月28日-1101年2月12日在位),在位長達46年,僅次於遼聖宗。他是遼興宗的長子,契丹名查剌。.

新!!: 辽圣宗和辽道宗 · 查看更多 »

辽陵

辽陵及奉陵邑中国辽朝帝王陵墓及奉陵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主要包括辽太祖祖陵、辽太宗和辽穆宗怀陵、辽圣宗、辽兴宗和辽道宗墓葬。 祖陵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合葬墓,位于巴林左旗东镇西南山中,三面环山,前临沙河。陵墓分内外二城,内城遗址现存一石室建筑,用七块花岗岩砌筑。前壁两块,中间断开为门,左、右、后壁各用一块,室内用一块作为石床。石室高3.5米,长6.7米,宽4.8米。座西朝东。附近现存圣迹殿和殿东楼阁遗址,内存有花岗岩石碑一座。其后为祖庙遗址。陵园附近为奉陵邑祖州城遗址。 怀陵葬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辽穆宗耶律璟两帝,位于巴林右旗北岗岗庙村。陵园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附近皆以石墙封堵,中间建石墙,分内外二陵区。祭殿东西宽16-17米,南北长13-14米,高0.7-1.5米。辽太宗封土高5.2米,直径32米。顶部已塌陷,陷坑直径13米,深0.7米。其北800米为辽穆宗陵,墓冢已毁,仅存一深2.1米,直径27米的盗洞。陵园附近为奉陵邑怀州城遗址。 庆陵葬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兴宗耶律宗真和辽道宗耶律洪基三帝。位于巴林右旗白塔子西北黑岭东南。陵园及陵墓已被焚烧盗掘破坏,现仅存奉陵邑庆州城白塔遗址。.

新!!: 辽圣宗和辽陵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辽圣宗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辽朝后宫

辽朝是由契丹人创建的王朝。它的后宫制度与中原汉族政权王朝有着明显差异。契丹人是游牧民族,因此辽朝政治中心在捺缽,皇帝除在辽上京暂住外,经常迁移,“四时巡守”。而“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

新!!: 辽圣宗和辽朝后宫 · 查看更多 »

辽朝皇帝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辽朝皇帝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龙原府

东京龙原府,渤海国五京之一。 在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本濊貊地,下辖庆州(龙原府治所)、穆州、盐州(俄罗斯扎鲁比诺)。辽国灭渤海,将龙原府庆州迁到辽宁省凤城市,改称开州镇国军。统州三、县一:开远县,本栅城地,高句丽为龙原县,渤海因之,辽初废。辽圣宗东讨,复置以军额。民户一千。 Category:中国历代国都 Category:渤海国的府 Category:吉林的府 Category:俄罗斯古代行政区划.

新!!: 辽圣宗和龙原府 · 查看更多 »

龙岗墓群

龙岗墓群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富屯乡龙岗子村,於2013年3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岗墓群已发现的墓葬共三座,其中1970年发现两座,1975年发现一座。三座墓均已被盗严重。1970年发现的两座墓葬出土了墓志,据此认定为耶律宗政与妻子合葬墓、耶律宗允墓。1975年发现的墓葬中有壁画。1970年发现的两座墓葬,墓志中提到了辽显陵和辽乾陵,为研究辽显陵、辽乾陵的位置提供了线索。有研究者认为龙岗子村的琉璃寺就是辽显陵的所在。目前,耶律宗政墓对外开放,但保存不善。.

新!!: 辽圣宗和龙岗墓群 · 查看更多 »

连州 (辽朝)

连州,辽朝时设置州。 辽圣宗时以汉人百姓设置连州德昌军刺史于今辽宁省东南部,与衍州(今辽宁省辽阳县西南60里唐马寨镇)相似。《辽史》没有记载设立的时间,辽朝末年废除连州,治所为安民县。.

新!!: 辽圣宗和连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迁州 (辽朝)

迁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州。 辽圣宗太平十年(1030年)平定大延琳,迁归州民置迁州,治所在迁民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属中京道。金太祖天辅七年(1123年)被女真夺得。归德军节度使统辖润州、迁州、隰州。迁州废为镇。.

新!!: 辽圣宗和迁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胡辇

胡辇,辽圣宗时的皇太妃。是否为圣宗父亲辽景宗的妃嫔,待考。可能为辽穆宗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的配偶。 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五月,皇太妃胡辇被幽禁于怀州,夫人夷懒囚禁于南京,余党皆被活埋。统和二十五(1007年)六月,皇太妃胡辇被赐死于幽所。.

新!!: 辽圣宗和胡辇 · 查看更多 »

防州 (辽朝)

防州,辽朝时设置州。属于上京道西北路。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设立防州,治所在今蒙古国塔勒—乌兰·巴勒嘎斯古城。米文平根据蒙古国学者考古成果,以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之间的青陶盖古城东南的塔勒—乌兰·巴勒嘎斯古城为防州,不辖县。为蕭撻凜上表请求修建的三州之一(镇州、维州、防州)辽国灭亡后,成为克烈部游牧区。.

新!!: 辽圣宗和防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赵安仁

赵安仁,辽朝宦官。字小喜,北宋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 赵安仁幼时被辽兵俘掳,为阉宦。辽圣宗统和年间,为黄门令、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府祗候。耶律隆庆死後,赵安仁改任内侍省押班、御院通进。开泰八年(1019年),和李胜哥计划南奔宋朝,中途被擒。被圣宗赦免。后来他成为钦哀皇后蕭耨斤的亲信。当时仁德皇后和钦哀皇后不和,他受到钦哀皇后的命令秘密伺机仁德皇后的动静,后来事情泄露,他再次计划南逃宋朝。仁德皇后萧菩萨哥想要杀死他,被钦哀皇后救下。辽兴宗重熙年间,参与废钦哀太后事,授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充契丹汉人渤海内侍都知,兼都提点。钦哀太后被辽兴宗迎回,太后责赵安仁离间母子,以德报怨。他无言以对。后来不知所终。.

新!!: 辽圣宗和赵安仁 · 查看更多 »

開義縣

開義縣,遼代設置的縣。乾州,廣德軍,本漢無慮縣地。遼聖宗統和三年置。統州一、縣四:奉陵縣、延昌縣、靈山縣、司農縣。海北州,初隸宜州,統縣一:開義縣。.

新!!: 辽圣宗和開義縣 · 查看更多 »

開泰

開泰可以指:.

新!!: 辽圣宗和開泰 · 查看更多 »

開泰 (遼)

開泰(1012年十一月-1021年十一月)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0年。.

新!!: 辽圣宗和開泰 (遼) · 查看更多 »

邢抱质

邢抱质,辽朝(契丹)政治人物,应州人,辽圣宗时南府宰相。 邢抱质是南院枢密使邢抱朴的弟弟。幼年时和兄长一起跟着母亲陈氏学习经学,长大后以儒术著称。辽圣宗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以南府宰相知南院枢密使事。次年,为大同军节度使。开泰二年(1013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

新!!: 辽圣宗和邢抱质 · 查看更多 »

至道

至道(995年—997年)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3年,有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的意思。 至道三年三月宋真宗即位沿用。.

新!!: 辽圣宗和至道 · 查看更多 »

蕭合卓

蕭合卓,遼朝(契丹)政治人物,字合魯隐,契丹突呂不部出身。 蕭合卓开始为突呂不部之吏。統和初年,任南院侍郎。統和十八年(1000年),北院枢密使韩德让推薦他为中丞。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二月,奉皇太后萧绰之命出使北宋。回国后,为北院枢密副使。開泰三年(1014年),任左夷離畢。萧合卓常在辽圣宗側近,明习典故,善于占对。開泰五年(1016年)四月,担任北院枢密使。開泰六年(1017年),萧合卓为都統,王繼忠为副都統,蕭屈烈为都监攻打高麗國興化軍,没有获勝。回国后,求任用的人在門前排队,萧合卓生活与之前没有不同。聖宗知道他清廉,把皇族之女嫁给萧合卓之子为妻。太平五年(1025年),萧合卓卧病在床。聖宗想要探望他,萧合卓以皇帝見而伤心固辞。十二月,北府宰相蕭朴探病,萧合卓抓住他的手说:「吾死,君必为枢密使。慎重不要推举超过自己的人」。萧朴出来后很鄙视他。当日萧合卓去世。其子蕭烏古为突呂不部節度使。.

新!!: 辽圣宗和蕭合卓 · 查看更多 »

蕭三蒨

蕭三蒨,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第一任皇后。驸马都尉萧匹里的女儿。 选入东宫,太平八年(1028年)十一月立为太子耶律宗真的太子妃。1031年,耶律宗真即位,是为辽兴宗,立萧三蒨为皇后。重熙初年,因有罪降为贵妃。 其父萧匹里所娶公主为辽圣宗长女耶律燕哥。.

新!!: 辽圣宗和蕭三蒨 · 查看更多 »

蕭皇后 (遼聖宗)

萧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一任皇后。 《辽史》后妃传中,并无萧氏传记,甚至未提及萧氏。《辽史》中仅有两处关于萧氏的记录。一处是,统和四年(986年)九月十六辛巳,圣宗纳皇后萧氏,立为皇后。另一处是,统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二十九壬辰,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萧氏被废的具体原因不详,仅知萧氏被废后不久的五月十五丙戌,辽圣宗的母亲萧绰的侄女蕭菩薩哥被册封为齐天皇后。 2015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境内发现辽代墓葬。2016年的报道称,墓主人萧氏为辽圣宗贵妃、废后。据墓志得知,萧贵妃育有两女一男,出于萧阿古只一系。其中一女,即耶律燕哥。但萧贵妃在统和十一年(993年)已逝世,绝非1001年以罪降为贵妃的萧皇后。.

新!!: 辽圣宗和蕭皇后 (遼聖宗) · 查看更多 »

蕭特末

蕭特末(生卒年不詳),遼朝(契丹)政治人物,字何寧,哥哥蕭和尚。 辽圣宗太平年間,累進安東軍節度使,以有能力知名。太平十一年(1031年),召還任左祗候郎君班詳穏。转任左夷離畢。辽兴宗重熙十年(1041年),担任北院宣徽使。十一年(1042年)和劉六符出使北宋,索要宋朝割让瓦橋关以南10县。宋朝要求以增岁币银10万两、絹10万疋取代10县。归国后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诏命他在西南渾底甸築城,任務结束后归還,再任北院宣徽使,之后去世。.

新!!: 辽圣宗和蕭特末 · 查看更多 »

蕭韓家奴 (休堅)

萧韩家奴(),字休坚,辽朝契丹涅刺部人。 萧韩家奴通晓契丹文、汉文,统和十四年(996年)为官,历任右通进、典南京栗园、同知三司使事。重熙四年(1035年)转任天成军节度使、彰愍宫使,后为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归德军节度使。 萧韩家奴清正俭洁,善诗文,辽兴宗命为诗友。萧韩家奴说以辽穆宗为贤主,讽谏辽兴宗:“穆宗虽暴虐,省徭薄赋,人乐其生。终穆宗之世,无罪被诛,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萧韩家奴为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和起居注官。重熙十三年(1044年)上疏皇帝请按“唐高祖创立先庙,尊四世为帝”之例,追尊祖先名号,辽兴宗于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追尊太祖之祖为简献皇帝,庙号玄祖,祖妣为简献皇后;太祖之考为宣简皇帝,庙号德祖,妣为宣简皇后”。乾统三年(1103年),天祚帝“尊太祖之高祖曰昭烈皇帝,庙号肃祖,妣曰昭烈皇后;曾祖曰庄敬皇帝,庙号懿祖,妣曰庄敬皇后”。 萧韩家奴将辽兴宗射猎于秋山,侍从数十人被熊虎伤死的事情写在史书上,兴宗命他删去,萧韩家奴坚持如实记录。皇帝最后说:“史笔当如是。” 萧韩家奴与耶律古欲、耶律庶成等编纂实录20卷,称《遥辇至重熙以来事迹》,又称《辽国上世事迹及诸帝实录》、《先朝事迹》。加上辽圣宗室昉、邢抱朴编纂《统和实录》,辽道宗耶律孟简编录耶律曷鲁、耶律屋质和耶律休哥《三人行事》,天祚帝耶律俨编纂《皇朝实录》70卷,即辽朝的国史资料。 萧韩家奴又奉诏纂修《礼典》3 卷,将《通历》、《贞观政要》和《五代史》等翻译成契丹文。有诗文集《六义集》12卷,今佚。.

新!!: 辽圣宗和蕭韓家奴 (休堅) · 查看更多 »

蕭菩薩哥

萧菩萨哥(),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二任皇后,小字菩萨哥,是圣宗母亲萧绰的弟弟萧隗因的女儿,其母親是聖宗時權臣韓德讓(耶律隆運)的妹妹。 萧菩萨哥十二岁时,因美貌出眾,富有才华,被选入掖庭后宫。统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二十壬辰,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不久后的五月十五丙戌,年满十六岁的萧菩萨哥被册封为齐天皇后。萧菩萨哥随鸾伴驾二十几年,深得圣宗皇帝的宠爱,萧菩萨哥生了两个皇子,都夭折了。萧菩萨哥常用草茎作宫殿的模型给营造单位,依据模型营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她所乘的车设置龙首鸱尾,以黄金装饰。皇后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佛塔模型,各有巧思。 开泰五年(1016年),宫人萧耨斤生下了耶律宗真(后来的辽兴宗),萧菩萨哥把他作为养子。太平十年(1031年)六月,辽圣宗病危,遗命以耶律宗真继承皇位,齐天后为皇太后,耨斤为太妃。此时萧耨斤得意忘形,对萧菩萨哥骂道:“老物宠亦有既耶!(老东西,宠爱亦有尽头啊)”圣宗死后,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萧耨斤指使护卫冯家奴、耶律喜孙等诬陷萧菩萨哥和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参与谋反,兴宗闻之,问道:“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萧耨斤说:“此人若在,恐为後患。”兴宗求情:“皇后无子而老,虽在,无能为也。”萧耨斤不从,将萧菩萨哥迁于上京。重熙元年(1032年)三月,萧耨斤趁着兴宗驾车春季射猎的时候,派遣人去加害萧菩萨哥。萧菩萨哥临死前说:“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卿待我浴,而後就死,可乎?”就这样死去,享年五十岁。后来追封为仁德皇后,与钦哀皇后萧耨斤共葬于庆陵。.

新!!: 辽圣宗和蕭菩薩哥 · 查看更多 »

蕭觀音奴

蕭觀音奴,字耶寧。辽国軍人,蕭觀音奴是奚王蕭搭紇之孫。 辽圣宗統和十二年(994年),蕭觀音奴担任右祗候郎君班詳稳,转任奚六部大王。当时,俸禄之外,朝廷还给官员獐鹿百余只,都是取自于民,蕭觀音奴上奏罢除。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辽圣宗親征北宋,蕭觀音奴和蕭撻凜为先鋒,迫降祁州,攻下德清軍。統和二十三年(1005年),同知南院事,不久去世。.

新!!: 辽圣宗和蕭觀音奴 · 查看更多 »

蕭迭里得

蕭迭里得(),字胡睹堇。辽国官员。契丹人。国舅少父房后裔,萧双古的儿子。 他喜好射猎,辽圣宗太平年间,以外戚为祇候郎君。历任延昌宫使、殿前副总检。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率领偏师进攻西夏,俘虏掠夺很多。因功官至都点检,攻打乌古敌烈部详稳。重熙十八年(1049年),率领偏师攻打西夏,失利,再为都点检。重熙十九年(1050年),西夏攻打辽国金肃军,受命救援。因功知汉人行宫都部署事,出任西南面招讨使。后来因为族弟萧黄八私自议论宫廷之事,被杖责,削爵为民。辽道宗清宁年间,担任南京统军使。清宁九年(1063年),随同耶律重元、耶律涅鲁古叛乱,事情失败,被擒杀。.

新!!: 辽圣宗和蕭迭里得 · 查看更多 »

蕭陶瑰

蕭陶瑰,遼朝(契丹)后族。述律氏,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的弟弟蕭阿古只的四世孙。 蕭陶瑰又名谐里,汉名萧和,述律氏以萧为姓并取汉名,当始于此。名见出土萧德温墓志。蕭陶瑰五个儿子:萧孝穆(蕭撻里的父亲)、萧孝先(蕭貴哥的曾祖父)、萧孝诚(貞順皇后的祖父)、萧孝友、萧孝惠(蕭觀音的父亲)。女儿萧耨斤是辽圣宗的妃嫔,生辽兴宗。.

新!!: 辽圣宗和蕭陶瑰 · 查看更多 »

蕭惠

萧惠(),字伯仁(脱古思),辽朝名臣。萧阿古只五世孙,早年跟随萧排押入侵王氏高丽。1013年,任南京统军,后历任东京留守、西北路招讨,封魏国公。1027年,为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知兴中府、郑王。辽兴宗继位后为南院枢密使、齐王。兴宗欲南侵宋朝,宰相萧孝穆反对,而萧惠全力支持。之后,宋辽达成了1042年增加岁币的协议。萧惠进封北院枢密使、北院宰相、韩王。1044年,率军大军入侵西夏,被李元昊所败,李元昊死后,再次入侵,同样惨败。萧惠尚辽圣宗之女秦国长公主,1050年致仕,再封魏国王。 有子萧慈氏奴、女萧观音。.

新!!: 辽圣宗和蕭惠 · 查看更多 »

蕭撻凜

萧挞凛(),字驰宇,辽国名将。 萧思温族侄,父亲是马群侍中萧术鲁列。萧挞凛从小通晓天文,986年,担任诸军副部署,参与擒获宋朝名将杨业。988年,萧挞凛担任南院都监,993年,随萧逊宁东征王氏高丽,次年,防御西夏,进封兰陵郡王,南京统军使。1002年,擒获宋将王先知,攻克遂城、祁州。1004年,随萧太后、辽圣宗南下侵宋,萧挞凛为辽军主将,在澶州之战中,遭到宋军威虎军头張瓌以床子弩射出大箭擊中額頭身亡,萧太后辍朝五日,迫使辽军与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新!!: 辽圣宗和蕭撻凜 · 查看更多 »

蕭敵烈

蕭敵烈,字涅魯袞。辽国政治人物、軍人。契丹人,宰相蕭撻烈的四世孫。 开始担任牛群敞史。辽圣宗召他入侍,为国舅詳稳。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聖宗计划对高麗國遠征,萧敵烈希望派遣使者到高麗了解情况之后再采取行动。辽圣宗不听。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同知左夷離畢事,转任右夷離畢。 開泰初年,率兵巡察西方边境。当时撲里、失室、勃葛部民逃亡,敵烈追捕他们,让他们复归生業。之人国舅詳稳。開泰三年(1014年),和東京留守耶律团石攻打高麗。開泰四年(1015年),回国,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之位,任上京留守。 蕭敵烈性格宽大,行政练達,廷臣評价他是王佐之才。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继忠推薦萧敵烈可以担任枢密使,聖宗怀疑是朋党不加任用。萧敵烈为中京留守,後去世。弟蕭拔剌。.

新!!: 辽圣宗和蕭敵烈 · 查看更多 »

長德

長德(995年二月二十二日至999年一月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正曆之後、長保之前,995年到998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長德 · 查看更多 »

長保

長保(999年一月十三日至1004年七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長德之後、寬弘之前,999年到1003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一条天皇。.

新!!: 辽圣宗和長保 · 查看更多 »

長和

長和(101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1017年四月二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寬弘之後、寬仁之前,1012年到1016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三條天皇與後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長和 · 查看更多 »

長元

長元(1028年七月二十五日至1037年四月二十一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此時的天皇是後一條天皇與後朱雀天皇。.

新!!: 辽圣宗和長元 · 查看更多 »

長春州

长春州,辽朝的州。 辽圣宗重熙八年(1039年),设置长春州,建韶阳军。简称春州,治所在长春县(今吉林省乾安县北)。包括今吉林省查干湖附近的嫩江、松花江以西和洮儿河下游。东北的鸭子河泺为辽国春季捺钵。金朝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废除长春州。.

新!!: 辽圣宗和長春州 · 查看更多 »

镇州 (辽朝)

镇州,辽朝时设置州。属于上京道西北路。 镇州就是原来回纥的可敦城。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设立镇州建安军节度使,西北路都招讨司治于此,治所在今蒙古国布尔干省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之间青托罗盖城。镇州不辖县。为蕭撻凜上表请求修建的三州之一(维州、防州、镇州)。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镇州可敦城建立根据地。辽国灭亡后,成为克烈部游牧区。.

新!!: 辽圣宗和镇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雍熙

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是宋太宗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有和樂昇平的意思。 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幽云十六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

新!!: 辽圣宗和雍熙 · 查看更多 »

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是北宋于雍熙三年,发动的一场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目的的北伐。之所以在此时北伐,主要原因在于辽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辽乾亨四年)辽景宗去世,辽圣宗即位,赵光义认为其执政未稳,有机可乘。此役初期宋军进展顺利,但由于后期将领冒进,致使战术上出现重大失误,最终导致全面溃败,进而不得不退守至原来的边界。.

新!!: 辽圣宗和雍熙北伐 · 查看更多 »

耶律十哥

耶律十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十女。 耶律十哥母亲白氏,同胞姊妹有耶律泰哥、耶律擘失、耶律八哥。耶律十哥被封为三河郡主、三河公主,下嫁奚王萧高九。萧高九为国舅、郡王,父亲萧陶隗,兄长萧孝穆,儿子北府宰相萧朮哲,孙子兰陵郡王萧挞不也。.

新!!: 辽圣宗和耶律十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古昱

耶律古昱(),字磨魯堇。辽国軍人。契丹人。北院林牙耶律突呂不四世孫。.

新!!: 辽圣宗和耶律古昱 · 查看更多 »

耶律只沒

耶律只沒,又作耶律長沒、耶律質睦,为辽世宗庶长子,甄皇后所生。可能因系汉女所出故,有的记载作第三子。 慧敏好學,懂漢字、契丹文,善於賦詩。969年,與宮女私通,被遼穆宗鞭笞,刺一目,受宮刑,候斬。二月,穆宗被刺殺,只沒的三弟遼景宗耶律賢即位,赦免兄长,封為寧王,976年,因為妻子造毒酒,被奪爵,流放烏古部。983年,遼聖宗即位,耶律只沒復爵,后病死。有《移芍藥詩》《放鶴詩》。.

新!!: 辽圣宗和耶律只沒 · 查看更多 »

耶律吳哥

耶律吳哥,又称五哥,汉名耶律宗训。中國遼朝辽圣宗第四子,母仆隗氏。受封燕王。 开泰二年(1013年)七月,辽圣宗封太尉耶律吳哥为大内惕隐。又任南京留守。逝世于南京。.

新!!: 辽圣宗和耶律吳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吾剌葛

耶律吾剌葛,辽圣宗时南府宰相。辽朝契丹人。 开泰三年(1014年)耶律吾剌葛时任南府宰相,因八部敌烈杀其详稳稍瓦起兵反辽,九月丁酉,辽圣宗命耶律吾剌葛招抚八部敌烈。九月辛亥,释放敌烈数人,令他招谕其众。九月壬子,耶律世良遣使进献敌烈的俘虏。.

新!!: 辽圣宗和耶律吾剌葛 · 查看更多 »

耶律合葛

耶律合葛,辽国(契丹)政治人物、契丹人。辽圣宗时南府宰相。 开泰八年(1019年)六月己亥,耶律合葛任惕隐,被辽圣宗拜为南府宰相。太平三年(1023年)七月戊寅,辽圣宗任命耶律合葛为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留守,封漆水郡王。.

新!!: 辽圣宗和耶律合葛 · 查看更多 »

耶律奴瓜

耶律奴瓜(),字延宁,又作耶律奴哥。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軍人。太祖耶律阿保机异母弟南府宰相耶律苏之孙。 耶律奴瓜有膂力,善驯鹰隼。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为黄皮室乣(糺)都监,率兵赴蔚州(今河北蔚县),协助枢密使耶律斜轸抵抗宋太宗北伐,击败宋朝名将杨业(杨继业)之军,以功擢诸卫小将军。之后转任黄皮室详稳(将军)。统和六年(988年)九月,率领先锋军从圣宗南下攻北宋,于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击败宋将李忠吉,官至东京统军使,加金紫崇禄大夫。统和十三年(995年)七月,跟随奚王和朔奴攻伐兀惹,失利。削金紫崇禄大夫阶。统和十九年(1001年)七月,拜南府宰相。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再伐北宋,于望都之战擒宋将王继忠,以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统和二十六年(1008年),为辽兴军节度使,之后,再为南府宰相。开泰元年(1012年),加尚父,不久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奴瓜 · 查看更多 »

耶律宝信奴

耶律宝信奴(),为辽朝宗室,辽兴宗子,生母不详。出生年份,在已知的辽兴宗的儿子中排第二位。 重熙四年(1035年)六月出生,后来没有记载,很可能早夭。皇子表也没有计入。序齿第二子的耶律和鲁斡是他弟弟,重熙十年(1041年)出生。 耶律宝信奴的祖先.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宝信奴 · 查看更多 »

耶律室魯

耶律室魯(),字乙辛隐。辽国軍人、政治人物。契丹六院部出身。 耶律室魯和辽圣宗同年出生,美容姿,被聖宗喜愛。成人後,任祗候郎君。为宿直官。遼軍攻打北宋,耶律室魯为队帥,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統軍使蕭撻览攻打赵地、魏地,有功。加检校太師之位。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七月为南院大王(一说北院大王)。攻下通利軍,遼宋和議成,耶律室魯为門下平章事、特進,受位推誠竭節保義功臣。建议以六院部羊毛和北宋岁币里的絹交換,获得利益。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任北院枢密使,封韓王。从耶律隆運管理北院,事务多有迟滞,室魯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朝野相庆。从聖宗在松林狩猎,在沙嶺去世。追贈守司徒、政事令之位。.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室魯 · 查看更多 »

耶律宗允

耶律宗允(),字保信,契丹名耶律谢家奴、耶律涂孛特,辽景宗孙,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第三子,母齐国王妃萧氏。 开泰六年(1017年)夏四月辛卯,伯父辽圣宗封谢家奴为长沙郡王,太平五年(1025年)十二月丁巳,以长沙郡王谢家奴匡义军节度使。任期到了之后,用相印节制乾州。太平九年(1029年)六月初一戊子朔,以长沙郡王谢家奴为广德军节度使。后来改封韩王,重熙十七年(1048年)十一月丁巳,堂弟辽兴宗封忠顺军节度使谢家奴为陈王。 清宁元年(1055年)十月丁亥,堂侄辽道宗以陈王涂孛特为南府宰相,进封吴王。清宁五年(1059年),耶律谢家奴为武定军节度使,进封鲁王,加守司徒。当时“连典藩国,谙练有术,所至有称。”清宁十年(1064年),判匡义军节度使,十二月初七日于行帐薨逝,享年六十岁。辽道宗下诏追封郑王,谥号恭肃。咸雍元年(1065年)四月十一日,归葬乾陵,附葬于父亲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之茔。.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宗允 · 查看更多 »

耶律宗范

耶律宗范,契丹名耶律合禄,辽景宗的孙子,耶律隆祐的次子。 耶律宗范的母亲萧氏是耶律观音女和驸马萧继先次女。他和他的大哥耶律胡都古(耶律宗业)均陆续被辽圣宗过继给大丞相耶律隆运,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丙寅,辽圣宗封皇子耶律宗真为梁王,耶律宗元永清军节度使,耶律宗简右卫大将军,耶律宗愿左骁卫大将军,耶律宗伟右卫大将军,皇侄耶律宗范昭义军节度使。太平三年(1023年)十一月辛卯朔,以皇侄耶律宗范为归德军节度使,北府宰相萧孝穆南京留守,封燕王,南京留守韩制心南院大王、兵马都总管。十二月壬戌,以耶律宗范为平章事,封三韩郡王,耶律宗范无后代。.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宗范 · 查看更多 »

耶律宗政

耶律宗政(),契丹名耶律查哥,又作耶律宗懿,为契丹(遼朝)皇族,遼圣宗的弟弟耶律隆慶的兒子,母齐国王妃萧氏。 開泰五年(1016年)十月,以他為中山郡王。同年十二月,父亲耶律隆庆逝世。辽圣宗逼他娶继母秦晋国王妃萧氏为妻,萧氏亦是他的表姐。耶律宗政以“违卜”拒绝了这桩婚事,以致无子。太平四年(1024年)六月,耶律查哥任保靜軍節度使。九年(1029年),封為潞王。遼興宗重熙五年(1036年)四月,耶律查哥為南府宰相,十九年(1050年)十二月,耶律查哥為南院大王。二十一年(1052年),十月,耶律查哥為南院樞密使,封為越國王。 清寧二年(1056年)六月,耶律查哥為上京留守,三年(1057年),耶律查哥為管理皇族政教的惕隱。五年(1059年),耶律查哥為遼興軍節度使。八年(1062年)三月十二日,逝世于武定军官署,年六十。归葬于乾陵。咸雍五年(1069年),已改嫁他人的秦晋国王妃萧氏逝世。辽道宗下诏于显陵乾陵、显陵皆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开宗政墓,将两人合葬。.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宗政 · 查看更多 »

耶律宗愿

耶律宗愿(),契丹名耶律侯古,字讹里本。为辽朝皇子。《辽史·皇子表》记为辽圣宗的第六子,墓志称“仲子”。母亲耿淑仪。 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皇子耶律宗真封梁王,耶律宗元永清军节度使,耶律宗简右卫大将军,耶律宗愿左骁卫大将军,耶律宗伟右卫大将军。历任建雄军节度使,中京留守,北院大王,上京留守。重熙十七年(1048年),封饶乐郡王。咸雍年间,徙混同郡王。咸雍八年(1072年)在上京去世。 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公安局缴获耶律宗愿的墓志,证明《辽史》皇子表的耶律侯古就是本纪记载的耶律宗愿。.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宗愿 · 查看更多 »

耶律宗教

耶律宗教,字希古,小字驴粪(旅坟)。辽国将领。辽景宗之孙,耶律隆庆之子。 辽圣宗太平初年,担任辽州始平军节度使,太平五年(1025年)入朝为南面林牙。太平七年(1027年)任宜州崇义军节制。辽兴宗重熙元年(1032年)任丰州天德军节度使,改任西北。重熙七年(1038年),入朝为南面契丹诸行宫副都部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重熙十年(1041年),耶律宗教改任东北路达领将军。重熙十一年(1042年),任北院宣徽使。重熙十四年(1045年),出知蔚州忠顺军节度使事。重熙十五年(1046年)为左夷离毕,掌管刑狱。.

新!!: 辽圣宗和耶律宗教 · 查看更多 »

耶律崔八

耶律崔八(),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第四女,母親国舅夷离毕房之女萧氏。 耶律崔八被封为南阳郡主,进封南阳公主,下嫁萧孝先。太平末年,东京大延琳反,耶律崔八和萧孝先遇害。.

新!!: 辽圣宗和耶律崔八 · 查看更多 »

耶律巖母菫

耶律巖母菫,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二女。母親钦哀皇后萧耨斤。 开泰七年(1018年),耶律巖母菫被封为魏国公主。进封秦国长公主,改封秦晋国长公主。清宁初年,加大长公主。耶律巖母菫下嫁萧啜不,后来改嫁萧海里,夫妻不和,离婚。又嫁给了蕭胡覩,夫妻不和,又离婚,再改嫁韩国王萧惠。.

新!!: 辽圣宗和耶律巖母菫 · 查看更多 »

耶律世良

耶律世良,字斡。辽国将领。契丹六院部人。 耶律世良才思敏捷,熟悉契丹典故和世谱,曾上书与族弟耶律敌烈争嫡庶,被辽圣宗所知。辽圣宗时,为北院郎君。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受大丞相韩德让举荐,任北院大王。开泰元年(1012年)十一月,因大册礼,加检校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当时西北阻卜(鞑靼、达旦)反辽,开泰二年(1013年),阻卜兵围镇州,为都监,随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讨平西北阻卜,击败达旦酋长乌八。耶律化哥想要还军,他上书请增兵进讨,辽圣宗纳其益兵之谏,耶律世良与耶律化哥率兵追至安真河,获胜而还。自是,边境安宁。以功封岐王、拜北院枢密使。开泰三年(1014年),攻讨敌烈部,攻隐巨母古城(今内蒙古海拉尔东南,呼伦湖以北),迫降数部。九月,讨乌古,获胜。开泰四年(1015年)五月,为副部署从都统刘晟征高丽国。开泰五年(1016年)正月,至北都护府,破高丽兵追至郭州。以暴疾死于军中。.

新!!: 辽圣宗和耶律世良 · 查看更多 »

耶律九哥

耶律九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七女。 耶律九哥母亲马氏,耶律九哥被封为浔阳郡主、浔阳公主,下嫁萧琏。开泰六年(1017年)九月丁未,辽圣宗以驸马萧琏、节度使化哥、知制诰仇正己、杨佶充贺宋朝生辰正旦使副。太平三年(1023年)六月戊午,辽圣宗以萧琏为左夷离毕,萧琳为详稳。.

新!!: 辽圣宗和耶律九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弘古 (胡笃堇)

耶律弘古(),一名洪古。字胡笃堇,辽朝官员,耶律化哥的弟弟。.

新!!: 辽圣宗和耶律弘古 (胡笃堇) · 查看更多 »

耶律佛宝奴

耶律佛宝奴(),为辽朝皇子,辽圣宗子。母亲不详。 统和七年(989年)耶律佛宝奴出生,是辽圣宗有记载的儿子中最年长的。他很可能早夭,后来耶律宗真序齿为第一子。 耶律佛宝奴的祖先.

新!!: 辽圣宗和耶律佛宝奴 · 查看更多 »

耶律化哥

耶律化哥,又作耶律化葛、耶律控温,字弘隐。辽国官员。契丹人。孟父楚国王後裔。 耶律化哥善於骑射。辽景宗乾亨初年,为北院林牙,掌文翰事。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率兵南侵北宋,获宋朝间谍,知到宋朝从海路来袭,遂据平州(今河北卢龙)要地,击败宋军,以功拜上京留守,迁北院大王。统和十六年(998年),再侵北宋,为先锋,于遂城(今河北徐水西)破宋兵。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二月,以功迁南院大王,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六月,转任为北院枢密使。开泰元年(1012年),耶律化哥伐阻卜(鞑靼)部,阻卜軍舍弃輜重逃走,俘获甚多。耶律化哥受圣宗嘉奖,開泰二年(1013年)正月,封豳王。三月,奉诏经略西境,留兵戍镇州,领兵还。五月,又受命出兵破达旦,七月,撃破阻卜首長烏八之軍。归途,听说蕃部违命居翼只水,于是率兵进逼,掠获羊马和辎重。经白拔烈,误掠顺附的阿萨兰回鹘,诸蕃因此不附。十一月,聖宗剥奪化哥豳王爵位,以侍中遙領大同軍節度使,之后去世。弟耶律弘古。.

新!!: 辽圣宗和耶律化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國留

耶律国留,遼朝(契丹)詩人。仲父房耶律释魯後裔。 耶律国留善于詩文,被辽圣宗重用。妻弟之妻阿古与奴隷私通,发觉后逃亡女直。耶律国留追到他们,殺奴隷,阿古自杀。阿古之母被睿智太后萧绰重用,向太后喊冤,太后要处死耶律国留。辽圣宗知道救不下耶律国留,派人与他诀别,問他後事。耶律国留拜謝「陛下悯臣无辜,恩漏九泉,死且不朽」。处死後,当時的人多认为他有冤。他在獄中写下《兔賦》《寤寐歌》被世人所称道。他的哥哥耶律學古、耶律烏不呂,弟弟耶律資忠、耶律昭。.

新!!: 辽圣宗和耶律國留 · 查看更多 »

耶律僕里篤

耶律僕里篤,字燕隐。辽国軍人、政治人物。契丹人。六院林牙耶律突呂不四世孫。 辽圣宗開泰年間,为本班郎君。因为捕拿反乱者有功,枢密使蕭朴推举他,转任率府率。太平年間,同知南院宣徽事,累進彰聖軍節度使。辽兴宗重熙十六年(1047年),知興中府。重熙十八年(1049年),攻打西夏,担任西南面招討使。重熙十九年(1050年),西夏軍入侵金肃軍,耶律僕里篤击败西夏軍,斬首一万人,加右武衛上将軍之位。当時,边境的家畜多受掠夺,僕里篤为倒塌嶺都监,掠夺事件跡絶。重熙二十年(1051年),知金肃軍事。宰相趙惟節总领边境城橋道路整備、粮食補給,求副官,興宗以僕里篤辅佐趙惟節。辽道宗清寧初年,僕里篤历任長寧軍節度使、匡義軍節度使,致仕。咸雍年間,去世。其子耶律阿固質,为倒塌嶺都监。.

新!!: 辽圣宗和耶律僕里篤 · 查看更多 »

耶律别古特

耶律别古特(),字撒懒,汉名为耶律宗简。辽朝皇子,辽圣宗的第三子,生母不详。 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皇子耶律宗真封梁王,耶律宗元永清军节度使,耶律宗简(耶律别古特)右卫大将军,耶律宗愿左骁卫大将军,耶律宗伟右卫大将军。耶律别古特明敏,善于射箭,太平七年(1027年),遥领彰信军节度使,为王子郎君班详稳。重熙年间,封柳城郡王,官至契丹行宫都部署。重熙十九年(1050年)讨西夏国,督战有功,还军时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别古特 · 查看更多 »

耶律制心

耶律制心,即韩制心,辽朝官员,本名遂貞,小字可汗奴,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大丞相韩德让的侄子,韓匡嗣第六子韩德崇之子。.

新!!: 辽圣宗和耶律制心 · 查看更多 »

耶律喜孫

耶律喜孙()字盈隐,辽国政治家。永兴宫分人。.

新!!: 辽圣宗和耶律喜孫 · 查看更多 »

耶律喜罗

耶律喜罗(),辽朝契丹人,辽朝宗室。 耶律喜罗在辽圣宗时担任监门卫上将军。监门卫属于十六卫之一。统和十六年(998年)二月丙午,辽圣宗任命监门卫上将军耶律喜罗为中台省左相。中台省是渤海国的中枢机构,仿造唐朝中书省设立,辽国灭掉渤海国後,沿置中台省管理渤海人事务。中台省左相就是中台省的负责人。.

新!!: 辽圣宗和耶律喜罗 · 查看更多 »

耶律八哥

耶律八哥,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軍人,字烏古隣,契丹五院部出身。 耶律八哥幼年聪明,書文一見便可成誦。統和年間,继承家業为五院部本部吏,转任枢密院侍御。統和四年(986年)春,北宋将軍曹彬、米信率军计划收复燕雲十六州,耶律八哥与宋军作战有功,擢升为上京留守。开泰四年(1015年),召還为北院枢密副使。后来出任東京留守。开泰七年(1018年),辽圣宗命耶律八哥以都监从东平郡王萧排押东征高丽国,至开京(今开城),大規模略奪而还。契丹軍到达茶河、陀河,高麗軍追兵至。諸将主張高麗軍渡河之后攻撃,耶律八哥反对,建议高麗軍在二河之间时攻撃。蕭排押听从耶律八哥的意見,战敗。开泰八年(1019年),耶律八哥回到東京遼陽府,上奏渤海承奉官应该有官员统领。辽圣宗听从耶律八哥的意見,设置都知押班。後来責任耶律八哥在茶河陀河之战的败绩,奪大臣之位,削使相诸职,降为西北路都監,後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八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八哥 (公主)

耶律八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九女。 耶律八哥母亲白氏,同胞姊妹有耶律十哥、耶律擘失、耶律泰哥。耶律八哥被封为同昌县主、同昌公主,下嫁北府宰相刘慎行之子刘三嘏。刘三嘏与公主不谐,宋仁宗庆历年间逃奔宋,被宋朝遣归,遭禁锢,一说被杀。.

新!!: 辽圣宗和耶律八哥 (公主) · 查看更多 »

耶律兴哥

耶律兴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十四女。 耶律兴哥母亲艾氏。耶律兴哥下嫁南京统军萧王六。大延琳知黄龙府、保州不附,分兵西取沈州,节度使萧王六初至,副将张杰声言欲降,所以没有急攻。.

新!!: 辽圣宗和耶律兴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勃古哲

耶律勃古哲(),字蒲奴隐。辽国軍人。六院部夷離菫耶律蒲古只後裔。 耶律勃古哲勃古哲勇敢彪悍,善于商业经营。保寧年間,为天德军节度使,转任南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攻打平定党項羌阿理撒米、僕里鼈米,以平党项功,拜南院大王。辽圣宗即位,太后萧绰称制,勃古哲日益见信用,受命兼领山西诸路州事。统和四年(986年),北宋曹彬为收复燕雲十六州,进行雍熙北伐,勃古哲奋战用力,賜輸忠保節致主功臣的称号,总知燕山以西的五个州。当时有人控告勃古哲徇私枉法,残害百姓,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他被判处了杖刑。统和八年(990年),为南京统军使,在任上去世。儿子耶律爻里,官至詳稳。.

新!!: 辽圣宗和耶律勃古哲 · 查看更多 »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新!!: 辽圣宗和耶律倍 · 查看更多 »

耶律的琭

耶律的琭(生卒年不詳),字耶寧,辽国军官。.

新!!: 辽圣宗和耶律的琭 · 查看更多 »

耶律硕老

耶律硕老(),辽朝契丹人,辽朝宗室。 耶律硕老在辽圣宗时担任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是辽国的南面官,宰相或者使相的职位。统和十二年(994年)春正月初一癸丑朔,阴镇发水,漂溺三十馀村,辽圣宗下诏疏浚旧渠。正月初二甲寅,以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耶律硕老为惕隐。下诏复行在五十里内租。惕隐是契丹族处理契丹贵族政教事务官的名称。一般由皇族,而且是皇族中最亲近的人物担任惕隐,相当于中原的宗正。.

新!!: 辽圣宗和耶律硕老 · 查看更多 »

耶律稍

耶律稍,为耶律倍第三子,辽世宗同母弟,辽景宗保寧元年(963年)四月,封為吳王。被奴僕誣告,遼景宗殺死他的奴僕。 辽圣宗統和元年(983年)十月,為上京臨潢府留守,行臨潢府尹。三年(985年),遼聖宗命他主持秦王韓匡嗣的葬祭,后耶律稍沒有記載。《遼史·耶律倍传》說有耶律稍的單獨傳記,但事實上卻沒有。.

新!!: 辽圣宗和耶律稍 · 查看更多 »

耶律章瓦

耶律章瓦(),辽朝契丹人,辽朝宗室。 耶律章瓦在辽景宗时担任乌隈乌骨里部节度使。乌隈乌骨里部在今黑龙江省鹤岗市、佳木斯市一带。是辽国控制东北民族的重镇。统和元年(983年)春正月十一戊辰,刚刚即位的辽圣宗任命乌隈乌骨里部节度使耶律章瓦为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作为使相。.

新!!: 辽圣宗和耶律章瓦 · 查看更多 »

耶律瑤質

耶律瑤質,字抜里堇。辽国政治人物、軍人。契丹人。積慶宮(耶魯盌斡耳朵)出身,室韋部節度使耶律侯古之子。 辽景宗时为右通進。統和十年(992年),官至積慶宮使。他向辽圣宗進言,多被采纳。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参加聖宗遠征高麗國,在铜州击败高麗康肇的軍队有功。他认为高麗國王王詢是诈降,于是辽圣宗没有纳降。高麗軍据险要堡垒,契丹軍攻打不下,耶律瑤質献策使高丽归降。于是擢升为四蕃部詳稳。招討使耶律頗的为总管,瑤質恥居其下,请求引退。辽圣宗说,我不会让你久居此任。命他不用经过耶律頗的,可以专奏到中央。在官任上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瑤質 · 查看更多 »

耶律燕哥 (辽圣宗)

耶律燕哥,辽圣宗长女,母贵妃某氏。 耶律燕哥封随国公主,进封秦国公主。辽兴宗时封宋国长公主。耶律燕哥下嫁萧匹里。萧匹里之女蕭三蒨为辽兴宗的第一任皇后,是否为耶律燕哥所生不详。.

新!!: 辽圣宗和耶律燕哥 (辽圣宗) · 查看更多 »

耶律狗儿

耶律狗儿,字屠鲁昆,汉名耶律宗伟。为辽朝皇子,辽圣宗的第五子。仆隗氏所生,耶律吴哥同母弟。 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皇子耶律宗真封梁王,耶律宗元永清军节度使,耶律宗简右卫大将军,耶律宗愿左骁卫大将军,耶律宗伟(耶律狗儿)右卫大将军。耶律狗儿于太平元年(1021年),拜为南府宰相,后得暴疾而亡。.

新!!: 辽圣宗和耶律狗儿 · 查看更多 »

耶律盆奴

耶律盆奴,字胡独菫。辽国軍人,契丹人,惕隐耶律涅魯古之孫。 辽景宗时,为烏古部詳隐。耶律盆奴施政严酷,部民痛苦。役人上訴景宗,耶律盆奴转任馬群太保。統和十六年(998年),淘汰南京契丹軍中不忠所務之人。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辽圣宗攻打高麗國,耶律盆奴为先鋒。契丹軍到达铜州,高麗将軍康肇分三路抗击。高麗軍陣营在州西三水合流地点,康肇在那里。耶律盆奴率耶律弘古击破三水的高麗軍营,擒获康肇。耶律盆奴和契丹本軍合军,追击敗走的高麗軍,在西嶺击败他们。高麗显宗知道战事不利,捨開京南逃避難。耶律盆奴入開京,烧高麗王宮。回国后,任北院大王。.

新!!: 辽圣宗和耶律盆奴 · 查看更多 »

耶律隆庆

耶律隆庆(),字燕隐,小字普贤奴,辽景宗和皇后萧绰第二子。辽圣宗弟,秦晋国王,追赠皇太叔引《全辽文·卷七》:〈耶律宗政墓志铭(并引清宁八年 王寔)〉:「次讳隆庆。初封秦晋国王。赐以铁券。俾示子孙。后赠孝贞皇太叔。」,陳述。.

新!!: 辽圣宗和耶律隆庆 · 查看更多 »

耶律隆祐

耶律隆祐(),又作隆裕,契丹名高七、胡都堇。为契丹(遼朝)皇子,辽景宗耶律贤和皇后萧绰第三子。 《辽史》未载生年,依《续资治通鉴长编》推算在979年。耶律隆祐少年性格沉毅,非常喜欢道士。乾亨年间,封为郑王。 辽圣宗统和十六年(998年)十二月,改封吴国王。十九年(1001年)十月,改封楚国王。二十一年(1003年)十月,任西南面招讨使。二十八年(1010年)十月,辽圣宗亲征王氏高丽,他留守京城。次年(1011年)正月,辽圣宗回师,他到来远城迎接。三月,权知北院枢密使。开泰元年(1012年)三月,改封齐国王,留守东京辽阳府。修建了数百间道观。八月,耶律隆祐去世。赠守太师,谥号仁孝。辽兴宗重熙年间,改谥号孝靖。 耶律隆祐的長子與次子均陸續被遼聖宗過繼給大丞相耶律隆運,但兩人均無後代。.

新!!: 辽圣宗和耶律隆祐 · 查看更多 »

耶律韓八

耶律韩八,字嘲隐。辽国将领。北院详稳古之五世孙。 耶律韩八倜傥有大志,太平年间,游历京师,住在行宫之侧,身边只有囊衣匹马而已。辽圣宗微服出猎,见到他问道:“你是何人?”耶律韩八不认识皇帝,回答:“我是北院部人韩八,来求官的。”辽圣宗与他讲话,知道他有才干。当时北院奏南京疑狱久不决,辽圣宗召耶律韩八飞马去审录,举朝皆惊。耶律韩八量情处理,没有冤案。受到圣宗的嘉奖。让他籍群牧马。景福元年(1031年),为左夷离毕,转任北面林牙,眷遇优异。重熙六年(1037年),改北院大王,政务宽仁,复为左夷离毕。重熙十二年(1043年),再为北院大王。入朝,辽兴宗对他说:“卿守边任重,当实府库、振贫乏以报朕。”卒年五十五岁。家无旧蓄新衣,遣使吊祭,给葬具。耶律韩八平时不屑细务,喜愠不形於色。有时丢失所乘马,家僮以同色者取代,数月没有发现。.

新!!: 辽圣宗和耶律韓八 · 查看更多 »

耶律韓留

耶律韩留(),字速宁。辽国中期文士。皇族仲父房之后。 辽圣宗统和年间,召摄御院通进。开泰三年(1014年),转任乌古敌烈部都监、知详稳(将军)事。随枢密使耶律世良领宫分军,平敌烈部叛乱,加千牛卫大将军。继任谛居、迭烈德部节度使,有政绩。辽兴宗重熙元年(1032年),历任同知上京留守、奚六部秃里太尉。性格正直,不事权贵,为枢密使萧解里所忌。重熙四年(1035年),召为北面林牙,掌文翰。耶律韩留举止庄重,笃行义,有明识。善诗文,进献《述怀诗》,辽兴宗称叹,今佚不传。辽兴宗将重用耶律韩留,耶律韩留于重熙四年(1035年)卒。.

新!!: 辽圣宗和耶律韓留 · 查看更多 »

耶律褭履

耶律褭履,又作褭里,字海邻,一作德邻。辽国画家。契丹人,六院部夷離菫耶律蒲古只後裔。 辽兴宗重熙年间任同知点检司事官,驸马都尉萧胡睹为西夏人抓住,他奉诏索要,三返以归,转任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将娶秦晋长公主孙女,他母亲与公主婢有嫌隙,对耶律褭履:“能除掉这个婢女,才许你婚姻。”于是耶律褭履杀秦晋长公主婢,犯罪当斩,但因他画了一幅辽圣宗的肖像及《骏马图》进献而得以减罪充军,不久又被赦免招回画像,并任同知南院宣徽事的官职。多次出使宋朝。重熙十六年(1047年)曾使宋贺正,写宋仁宗御容以归。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年),再次出使北宋,宋仁宗设宴,因瓶花隔面,未得其真。陛辞,仅一视,用很短时间,即凭记忆画成一幅更逼真传神的宋仁宗肖像。耶律重元之乱,不即勤王。平定後入贺,辽道宗责让他。宴会时,辽道宗对耶律褭履说:“重元事成,卿必得为上客!”耶律褭履非常惭愧。咸雍年间,加太子太师,卒。文献著录有《高岗鹿鸣》。.

新!!: 辽圣宗和耶律褭履 · 查看更多 »

耶律諧理

耶律諧理(),字烏古隣。辽国軍人。契丹突举部出身。 辽圣宗統和四年(986年),北宋楊業从山西北伐,耶律諧理为耶律斜軫属下先鋒,因偵察有功。同年,契丹攻打北宋,宋軍在滹沱河拒战,耶律諧理率精鋭騎兵抢先渡河,擒获宋将康保威。因功给予節度使世選名额。太平元年(1021年),转任突举部節度使。太平六年(1026年),他在蕭惠属下包围攻打甘州,没有勝利。阻卜包围三剋軍,耶律諧理和都监耶律涅魯古率军救援。在可敦城西南与敌军遭遇战,中流矢而死。.

新!!: 辽圣宗和耶律諧理 · 查看更多 »

耶律賽哥

耶律賽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第十三女,母親李氏。 耶律賽哥被封为金乡郡主,进封金乡公主。统和十九年(1001年),下嫁萧图玉《辽史 第九十三卷 列传第二十三》。开泰六年(1017年)二月甲戌,公主赛哥杀无罪婢,驸马萧图玉不能齐家,降公主为县主,削萧图玉同平章事《辽史 第十五卷 本纪第十五》。后来公主在贬所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賽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迷离己

耶律迷离己(),辽朝契丹人,辽朝宗室。 太平六年(1026年)二月己酉,辽圣宗以迷离己同知枢密院,黄翩为兵马都部署,达骨只为副,赫石为都监,率军在混同江、疏木河之间筑城。黄龙府请建堡障三座、烽台十座,辽圣宗下诏以农闲时修筑。东京留守八哥上奏黄翩领兵入女直界,俘获人、马、牛、豕,不可胜计,得到二百七十降户,辽圣宗下诏奖谕。.

新!!: 辽圣宗和耶律迷离己 · 查看更多 »

耶律阿没里

耶律阿没里 (?-?)字蒲邻,契丹人。遥辇氏嘲古可汗之四世孙。辽国官员。.

新!!: 辽圣宗和耶律阿没里 · 查看更多 »

耶律蒲古

耶律蒲古(),字提隐。辽国軍人。契丹人。耶律阿保機之弟耶律蘇四世孫。 辽圣宗統和初年,任涿州刺史,参加遠征高麗国有功。開泰末年,任上京内客省副使。太平二年(1022年)在鴨緑江築城,耶律蒲古屯駐。太平五年(1025年),转任广德軍節度使、東京統軍使。太平九年(1029年),大延琳之乱,派使者送信联结保州。夏行美抓住使者送给耶律蒲古,耶律蒲古入据保州,大延琳失望。耶律蒲古因功任惕隐。太平十一年(1031年),他被儿子耶律鉄驪殺害。.

新!!: 辽圣宗和耶律蒲古 · 查看更多 »

耶律钿匿

耶律钿匿,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六女。 耶律钿匿母亲萧氏。耶律钿匿被封为平原郡主、荆国公主,下嫁南京统军萧双古。萧双古曾祖父为令稳塔列,祖父知军国萧海璃,父亲乌古节度萧图玉,子敌烈统军萧讹笃斡。.

新!!: 辽圣宗和耶律钿匿 · 查看更多 »

耶律长寿

耶律长寿,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八女。 耶律长寿母亲大氏,是渤海人。耶律长寿被封为临海县主、临海公主,下嫁渤海王族后裔大力秋。1029年,大延琳叛辽,驸马都尉大力秋参与牵连大延琳之事,被辽朝廷所杀,耶律长寿改嫁萧古。.

新!!: 辽圣宗和耶律长寿 · 查看更多 »

耶律虎古

耶律虎古(),字海隣。辽国官员。契丹六院部夷離菫耶律覿烈之孫。 保寧初年,补任御琖郎君。保寧十年(978年),出使北宋,回国后,上奏辽景宗宋朝必取北漢,称“诸僭号之国,宋皆并收,惟河东未下。今宋讲武习战,意必在汉”。燕王韓匡嗣不听耶律虎古的意见,没有準備战争。乾亨元年(979年),北宋灭北汉。辽景宗以耶律虎古能料事、言事,任命他为涿州刺史。辽圣宗統和初年,皇太后萧绰称制,耶律虎古受诏赴京师上京臨潢府。因事触怒韩德让,韩德让取护卫所执戎仗击打他的頭,遂遭杀害。其子耶律磨魯古。.

新!!: 辽圣宗和耶律虎古 · 查看更多 »

耶律陶哥

耶律陶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五女,母親国舅夷离毕房之女萧氏。 耶律陶哥被封为长宁郡主,进封长宁公主,下嫁萧杨六。太平末年,同母姐耶律崔八在东京大延琳反辽时,和驸马萧孝先遇害。.

新!!: 辽圣宗和耶律陶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槊古

耶律槊古,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三女。母親钦哀皇后萧耨斤,萧觀音生母。 耶律槊古姿质秀丽,礼法自将,下嫁萧孝忠,生下女兒萧觀音。耶律槊古封越国公主,进封晋国公主。景福初年,封晋蜀国长公主。清宁初年,加晋蜀国大长公主。因病而终。.

新!!: 辽圣宗和耶律槊古 · 查看更多 »

耶律歐里斯

耶律欧里斯,又作耶律欧里思,表字留隐,耶律室鲁第二子。辽国(契丹)政治人物、軍人。 耶律欧里斯少年时补祗候郎君。开泰初年,为六院部司徒。任期满之后闲居,被徵召为郎君班详稳。历任右皮室详稳。開泰7年(1018年),统帅本部兵,跟随東平王萧排押伐高丽。辽军于茶、陀二河之間大败,只有欧里斯全师而回。被辽圣宗嘉赏。最終官至西南面招讨使。   .

新!!: 辽圣宗和耶律歐里斯 · 查看更多 »

耶律汀

耶律汀,辽国宗室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 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把耶律汀嫁给党项首领李继迁。李继迁死后,开泰二年(1013年),辽圣宗遣使引进使李延弘赐夏国王李德昭及义成公主车马。.

新!!: 辽圣宗和耶律汀 · 查看更多 »

耶律泰哥

耶律泰哥,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十二女。 耶律泰哥母亲白氏,同胞姊妹有耶律十哥、耶律擘失、耶律八哥。耶律泰哥嫁萧忽烈。同昌公主耶律八哥下嫁刘三嘏;三河公主耶律十哥下嫁奚王萧高九;仁寿公主耶律擘失下嫁刘四端。.

新!!: 辽圣宗和耶律泰哥 · 查看更多 »

耶律涤洌

耶律滌冽,辽圣宗时南府宰相。辽朝契丹人。辽皇族孟父房之后。 耶律涤洌开始担任惕隐,掌管皇族政教,相当于汉唐的宗正。开泰二年(1013年)秋七月丁酉,辽圣宗任命惕隐耶律涤洌为南府宰相,太尉耶律五哥为惕隐。七月丁卯,封皇子耶律宗训大内惕隐。後以南院大王耶律涤洌(耶律敌烈)为上京留守,漆水郡王耶律敌烈加尚父。.

新!!: 辽圣宗和耶律涤洌 · 查看更多 »

耶律滌魯

耶律滌鲁,字尊宁,即韩涤鲁,辽圣宗赐名耶律宗福,辽朝官员,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大丞相韩德让姪孙,韓德威之孙。 韩涤鲁从小养在皇宫中,被称为 “小将军”。辽兴宗重熙初年,历任北院宣徽使、右林牙、副点检,拜惕隐,改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上书请减军籍三千二百八十人。后来因为私吞回鹘使者獭毛裘、阻卜部(鞑靼)贡物,削爵免官。旋再被起用为北院宣徽使。重熙十九年(1050年),改任乌古敌烈部详稳,后任东北路详稳,受封混同郡王。清宁初年,滌鲁出任南府宰相,改封邓王,因年老请求致仕,改封汉王。辽道宗大康年间去世,年八十岁。子韩燕五,官至南京步军都指挥使。.

新!!: 辽圣宗和耶律滌魯 · 查看更多 »

耶律昭

耶律昭,辽国皇族。字述宁。 耶律昭博学能文。官至林牙(翰林)。辽圣宗统和年间,因其兄耶律国留杀奴获罪,受株连,流放西北部(今蒙古国中部及西部)。以才学为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赏识,奏免他应负担的差役,问以安边之计。他曾数奏安边之策,建议减轻徭役,振穷薄赋,发展农业牧业,简练精兵,恩结士心。统和十五年(997年),萧挞凛讨阻卜有功,辽圣宗赐诗嘉奖,耶律昭受命作赋以答谢,今佚。现存《答萧挞凛书》,后世论者以为耶律昭的文章雅健有西汉晁错贾谊之风。开泰年间,他在拔里堵山打猎时被羯羊触伤而亡。.

新!!: 辽圣宗和耶律昭 · 查看更多 »

耶律斡臘

耶律斡臘,字斯寧。辽国政治人物。奚迭剌部出身。 耶律斡臘体力敏捷,善于騎射。保寧初年,任護衛。保寧十年(978年),辽景宗在頡山狩猎,豪猪伏於草中,辽景宗射中他,豪猪突出。御者托満捨馬轡逃避,厩人鶴骨挡住,耶律斡臘射斃豪猪。景宗赞賞了他。在赤山,奔鹿奋角突前,隘路不容躲避。耶律斡臘以身挡住,鹿角触而转倒。景宗说「朕狩猎,两次濒危,赖卿以免,始见尔心」。耶律斡臘進護衛太保。 統和四年(986年),在枢密使耶律斜軫属下于山西击破北宋楊業。统和十三年(995年)秋,为行军都监,在都部署奚和朔奴属下征討兀惹烏昭度。駐鉄驪数月待馬肥,進軍兀惹城。烏昭度愿降,奚和朔奴不許。烏昭度率兵死守兀惹。奚和朔奴知道无法攻下,想要撤退。副部署萧恒德师久无功,请求深入敵地掠奪。耶律斡臘諫言「深入,恐得不偿失」,蕭恒德不从,在東南掠夺,循高麗國北境归還。糧食无法補給,兵馬多死傷。辽圣宗诏命剥奪諸将官爵,正月耶律斡臘反对蕭恒德免于受罰。加官同政事門下平章事、東京留守。開泰年間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斡臘 · 查看更多 »

耶律撒合

耶律撒合,字率懶。辽国軍人。契丹人。契丹乙室部出身。 南府宰相耶律欧里思之子。天禄年間耶律撒合开始出仕,应历年間受乙室大王之位、兼知兵馬事。乾亨元年(979年),北宋北伐,耶律撒合率乙室部之兵守備南京析津府,他和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統軍蕭討古在沙河迎击宋軍。耶律奚底敗走,耶律撒合的軍队保全而归,于是他得到辽景宗赞賞。之后代行太保,辽圣宗統和年間去世。.

新!!: 辽圣宗和耶律撒合 · 查看更多 »

耶律擘失

耶律擘失,为契丹(遼朝)皇族,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十一女。 耶律擘失母亲白氏,同胞姊妹有耶律十哥、耶律八哥、耶律泰哥。耶律擘失被封为仁寿县主、仁寿公主,下嫁北府宰相刘慎行之子刘四端。刘四端兄弟六人:刘一德、刘二玄、刘三嘏、刘四端、刘五常、刘六符,刘三嘏是同昌公主耶律八哥的驸马。.

新!!: 辽圣宗和耶律擘失 · 查看更多 »

耿淑仪

耿淑仪(),名不详,法讳圆靖,辽圣宗妃嫔,耶律忠亮(耶律宗愿)母。 《辽史》中仅记开泰二年(1013年)春正月,耿氏为淑仪,其余资料出于她的墓志铭。耿氏的祖父耿崇美曾任武定军节度使,父亲耿绍忠曾任同州节度使,母亲陈国太夫人耶律氏,为辽北院契丹大王之女。耿氏生于统和元年(983年),二十一岁时选入宫中,成为辽圣宗的妃嫔。生有一子,名耶律忠亮。开泰二年(1013年)春正月,耿氏被封为二品淑仪。 太平十一年(1031年)辽圣宗病逝后,耿氏为圣宗守陵,后出家为尼。清宁九年(1064年),耿氏病逝于上京城内(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追赠为寂善大师。 耿淑仪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随葬品已被盗,仅存墓志一方。做为扎鲁特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墓葬,1996年1月发现耿淑仪墓柏木护壁被盗。2006年9月,以寂善大师墓地名称列入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辽史 第六十四卷 表第二 皇子表》的记载,辽圣宗共有六子。长子辽兴宗耶律宗真和次子耶律重元为钦哀皇后蕭耨斤所生。第三子耶律别古特生母不详,第四子耶律吴哥(汉名耶律宗训)、第五子耶律狗儿为仆隗氏生,第六子耶律侯古为姜氏所生。《辽史 第十六卷 本纪第十六 圣宗七》所记开泰七年五月,“皇子宗真封梁王,宗元永清军节度使,宗简右卫大将军,宗愿左骁卫大将军,宗伟右卫大将军”。可见耶律别古特、耶律吴哥、耶律狗儿、耶律侯古为皇子的契丹名,而耶律宗简、耶律宗愿、耶律宗伟为汉名。根据耶律宗愿墓志铭所载经历,他与耶律侯古应为一人。.

新!!: 辽圣宗和耿淑仪 · 查看更多 »

陳昭袞

昭衮,小名王九,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人,辽朝将领。 陈昭衮骁勇善射。统和年间,补祗候郎君历任奚拽剌详稳、敦睦宫太保,兼掌围场事。开泰五年(1016年)秋,辽圣宗射猎,射虎,马跑的太快,矢不及发。虎怒来逼,陈昭衮下马,抓住虎的两耳骑上了他。老虎害怕,想要逃跑。辽圣宗命卫士追射,陈昭衮大呼让他们停止。老虎怎样施展威风,也没把陈昭衮摔下来,便驮着陈昭衮向山里奔去。陈昭衮牢牢地骑在虎背上也不敢下来。真是“身骑虎背,不得不由”。最后,老虎被折腾得精疲力尽,陈昭衮拔佩刀杀了他。辽圣宗特加陈昭衮节钺,任命他为围场都太师,赐姓耶律。命张俭、吕德懋写赋赞美他。官至归义军节度使,同知上京留守,卒于西南面招讨都监任上。.

新!!: 辽圣宗和陳昭袞 · 查看更多 »

抚州 (辽朝)

抚州,中国古代的州。 辽朝时由秦国大长公主所建的头下军州。《辽史》无载。辽世宗长女耶律和古典和辽圣宗次女耶律巖母菫都曾受封为秦国长公主,是哪一位公主,已无从知晓。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复置刺史,为桓州支郡,治所在柔远县。明昌四年(1193年)置司候司。承安二年(1197年)升为节镇,军名镇宁,拨西北路招讨司所管梅坚必剌、王敦必剌、拿怜术花速、宋葛斜忒浑四猛安以隶之。户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下辖四县:柔远县、集宁县、丰利县、威宁县。.

新!!: 辽圣宗和抚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李继冲

李继冲,西夏皇族,李继迁的弟弟,党项族。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以五州降宋,他和李继迁逃到地斤泽,抗宋自立。雍熙元年(984年)五月,李继迁命他诱党项咩嵬部首领乜崖率部归附。九月,地斤泽被宋朝夏州知州尹宪、都巡检使曹光实攻破,李继迁兄弟逃走。雍熙二年(985年)二月,攻打银州,诱杀曹光实。次年,归降契丹,李继冲被封为定难军节度副使。淳化二年(991年),向宋朝诈降,赐名赵保宁,为绥州团练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李继迁死,李德明立,以李继冲为绥州刺史兼右司马指挥使、行军司马。景德二年(1005年),建议李德明结好契丹,李德明派他向辽圣宗纳贡,受到厚待。十月,李德明被契丹封为西平王。李继冲到契丹国谢恩。.

新!!: 辽圣宗和李继冲 · 查看更多 »

李继迁

李繼遷(),祖籍银州(今陕西横山县),北宋-党-項族平夏部人,為銀州防禦使李光儼之子,拓跋思忠后代,出生地被稱為李繼遷寨,李继捧之族弟。宋朝曾赐名赵保吉。990年12月28日(契丹統和八年、北宋淳化元年)即位为夏国王,1004年1月26日(契丹統和二十二年、北宋景德元年)薨。.

新!!: 辽圣宗和李继迁 · 查看更多 »

李璟 (南唐)

唐元宗李璟(),字伯玉,原稱徐景通,南唐建立後,復本姓李,改名璟。對後周稱臣後,又為避後周信祖諱,而改名景。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君主,因此也被称为中主、嗣主。李璟的书法頗佳,词亦有名,與其子李煜並稱「南唐二主」。其詞“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作品被收入《南唐二主词》中。.

新!!: 辽圣宗和李璟 (南唐) · 查看更多 »

李芳仪

芳仪李氏,传为五代十国南唐元宗皇帝李璟之女,后成为辽圣宗的妃嫔。 李芳仪事迹,《辽史》无载,最早见于赵至忠的《虏庭杂记》,記載:“圣宗芳仪李氏,江南李景女。初嫁供奉官孙某,为武疆都监。妻女皆为圣宗所获,封芳仪,生公主一人。 晁补之为北都教官,因览此书而悲之,与颜复长道作《芳仪曲》(《芳仪怨》)云: 江州庐山真风观,曾记录有太宁公主和永嘉公主皆李璟的女儿。《舊五代史》记载刘崇俊以其子节尚太宁公主,而永嘉公主事迹不详,所以清朝吴任臣编撰的《十国春秋》怀疑李芳仪即永嘉公主。 《辽史》有两处关于辽圣宗李姓妃嫔的记载,其一,辽圣宗的后宫李氏生第十三女耶律赛哥。其二,开泰二年(1013年)春正月,马氏为丽仪,耿氏为淑仪,尚寝白氏为昭仪,尚服李氏为顺仪,尚功艾氏为芳仪,尚仪孙氏为和仪。其中耿淑仪为皇子耶律侯古母,同时除孙氏外,其他妃嫔姓氏与公主生母姓氏重叠。六仪的顺序为丽仪、淑仪、昭仪、顺仪、芳仪、和仪。开泰二年,尚寝白氏为昭仪,尚服李氏为顺仪,尚功艾氏为芳仪。《辽史公主表》的排序中,耶律赛哥排在白氏之女和艾氏之女之间。耶律赛哥之母李氏与李顺仪可能是同一人。耶律赛哥约于统和十九年(1001年)由萧图玉尚之,从其父亲的生年和生育极限推测,她的生年,当在685年后至990年间。.

新!!: 辽圣宗和李芳仪 · 查看更多 »

杨又玄

杨又玄,辽国(契丹)政治人物。 辽圣宗统和十六年(998年),中进士,为戊戌科状元。开泰七年(1018年)知详覆院。后进为枢密副使。太平五年(1025年),授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兼枢密使。太平七年(1027年),受诏与邢祥知贡举。.

新!!: 辽圣宗和杨又玄 · 查看更多 »

杨佶

杨佶,字正叔,辽国南京道人。 杨佶幼年聪明异常,读书自能成句。辽圣宗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中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开泰六年(1017年),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出知易州。治理地方崇尚清简,以自己的俸禄修桥,入朝为大理少卿。官至翰林学士。文章号称得体。开泰八年(1019年)同知南京留守事。辽兴宗重熙元年(1032年),任翰林学士承旨,历任忠顺军节度使,朔、武等州观察处置使,天德军节度使,加特进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拜参知政事,兼知南院枢密使。重熙十五年(1046年),出为定武军节度使。当时境内大旱,禾苗干枯,杨佶到任,天降大雨,百姓说:“谁其抚我,杨公为主”。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既任宰相,事总大纲,责成百司,以进贤为己任。三次请求致仕,被皇帝允许,著有《登瀛集》。.

新!!: 辽圣宗和杨佶 · 查看更多 »

杨皙

楊晳,字昌時。辽国(契丹)政治人物。又作楊績、楊哲,幽州安次县人,一说良乡县人。.

新!!: 辽圣宗和杨皙 · 查看更多 »

杜防

杜防,辽兴宗、辽道宗时南府宰相、右丞相。辽朝涿州归义(今河北省高碑店市东南)人。.

新!!: 辽圣宗和杜防 · 查看更多 »

楚王

楚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辽圣宗和楚王 · 查看更多 »

横州 (辽朝)

横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头下军州。 辽圣宗时,国舅萧克忠建头下横州。部下牧人居汉故辽阳县地,因置州城。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横山。二百户,治今辽宁省彰武县苇子沟蒙古族乡土城子村。.

新!!: 辽圣宗和横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正曆 (一條天皇)

正曆(990年十一月七日至995年二月二十二日)是日本的元号之一,指的是永祚之後、長德之前,990年到994年這段期間。這個時期的天皇是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正曆 (一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武白

武白,遼朝(契丹)学者、政治人物。 开始是北宋的国子博士,被朝廷派遣知相州赴任途中,在通利軍被遼軍俘虜。在遼朝担任上京国子博士。后来任臨潢县令、广德軍節度副使。有人告发宰相劉慎行与儿媳姚氏私通。遼聖宗命武白調查,武白调查出事实。武白出使高丽国,回国后任权中京留守。当时劉慎行諸子掌握权要,以户籍管理不实,将武白左遷。不久,转任尚書左丞、知枢密事,又任遼興軍節度使,後致仕。.

新!!: 辽圣宗和武白 · 查看更多 »

永寧縣 (弘州)

永寧縣,東魏孝靜帝置北靈丘縣。唐初地陷突厥,開元中置橫野軍安邊縣,天寶亂廢,後為襄陰村。遼聖宗統和中,以寰州近邊,為宋將潘美所破,廢,於此置弘州,統縣二:永寧縣、順聖縣。金仍屬弘州,大定七年更名襄陰縣。在今河北省陽原縣。.

新!!: 辽圣宗和永寧縣 (弘州) · 查看更多 »

永寧縣 (消歧義)

永寧縣,可以指:.

新!!: 辽圣宗和永寧縣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永延

永延(987年四月初五至989年八月初八)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永延 · 查看更多 »

永嘉公主 (南唐)

永嘉公主(一作永禧公主),生卒年不祥,事迹不详,南唐元宗皇帝李璟之女。 《旧五代史》记载刘崇俊以其子节尚太宁公主,而永嘉公主事迹不详。据徐铉《刘崇俊神道碑》,刘崇俊幼子刘匡符尚永嘉公主。宋人野史记载辽圣宗的妃嫔李芳仪也为李璟之女,所以清朝吴任臣编撰的《十国春秋》怀疑李芳仪即永嘉公主。 王铚《默记》中记载:李主有国时修真风观,皆宫人施财,刊姓氏于碑。有太宁公主、永嘉公主二人,皆景女。 赵至忠《虏庭杂记》记载:圣宗芳仪李氏,江南李景女。初嫁供奉官孙某,为武疆都监。妻女皆为圣宗所获,封芳仪,生公主一人。.

新!!: 辽圣宗和永嘉公主 (南唐) · 查看更多 »

永祚 (日本)

永祚(989年八月初八至990年十一月初七)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永延之後、正曆之前,989年到990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永祚 (日本) · 查看更多 »

永觀

永觀(983年四月十五至985年四月廿七)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圓融天皇與花山天皇。.

新!!: 辽圣宗和永觀 · 查看更多 »

江東六州

江東六州(강동 육주)高麗西北面的興化(홍화、現在的義州郡)、龍州(용주、現在的龍川郡)、通州(통주、現在宣川郡)、铁州(철주、現在的铁山郡)、龜州(귀주、現在的龜城市)、郭州(곽주、現在的郭山郡)共6州总称。現在属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

新!!: 辽圣宗和江東六州 · 查看更多 »

汤泉行宫

汤泉行宫,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头沟镇汤泉村,是清朝所建的行宫,也是清朝22座口外行宫中除避暑山庄外唯一保存至今者。.

新!!: 辽圣宗和汤泉行宫 · 查看更多 »

河北之战

河北之战,是辽圣宗趁北宋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的时候开展的大规模南侵,历时四个月。由于辽军大将耶律斜轸出征路上即去世,宋军方面的主将也并没有太多出众的人选,战役从一开始就没有以往雍熙北伐和太平兴国北伐的惨烈,但是仍旧给战火所及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损伤。在辽军大举进攻的同时,宋军也从后方摸入了辽国境内。战役最终并没有明确分出胜负,辽军撤退,宋军收回失地。.

新!!: 辽圣宗和河北之战 · 查看更多 »

治安 (後一條天皇)

治安(1021年五年二月二日至1024年七月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寬仁之後、萬壽之前,1021年到1023年這段期間。此時的天皇是後一條天皇。.

新!!: 辽圣宗和治安 (後一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泰州 (后唐)

泰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时设置的州。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升奉化军为泰州,治所清苑县(今河北保定市清苑区)。后唐灭亡後,泰州废除,地入莫州。割让给辽朝。辽朝再设泰州。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收复泰州,将满城县(今河北保定市满城区)划入泰州,泰州治满城县。次年,辽灭后晋,泰州再属辽。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后汉收复满城县,但是后汉的泰州治满城县,辽朝的泰州治清苑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废除泰州,满城县归易州。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夺得辽朝泰州,清苑县归莫州。辽圣宗统和六年(988年)辽夺得满城县,再设泰州。统和十五年(997年),北宋收复满城县,辽朝废除泰州。.

新!!: 辽圣宗和泰州 (后唐) · 查看更多 »

润州 (辽朝)

润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州。 辽圣宗太平十年(1030年)平定大延琳,迁宁州民置润州,治所在海阳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阳镇)。属中京道。来州归德军节度使统辖润州、迁州、隰州。金太祖天辅七年(1123年)被女真夺得。金朝皇统三年(1143年)废润州为海阳县。.

新!!: 辽圣宗和润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淳化 (年号)

淳化(990年—994年)是宋太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指君主對人民敦厚的教化。.

新!!: 辽圣宗和淳化 (年号) · 查看更多 »

渭州 (辽朝)

渭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州。 辽圣宗开泰年间,辽国设置渭州,高阳军观察使。治今辽宁省彰武县西北90里四堡子乡,驸马都尉萧匹敌(萧昌裔)建头下军州。尚秦国王耶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建州城。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一千户。后来成为国家直属的正州。金国废除。.

新!!: 辽圣宗和渭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澶州之战

澶州之战,是北宋和辽之间于1004年爆发的一场决战,双方主力倾巢而出,在北宋领土北部激战,两国首脑也齐聚澶州城下。最终辽军主将萧挞凛在澶州城下被宋军用床弩射死,虽然战事持平,但是辽军已经无心恋战。同时双方部分官员一直在两国高层斡旋,战事最终以平局收场,并没有明确的胜负之分。.

新!!: 辽圣宗和澶州之战 · 查看更多 »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契丹(辽朝)之间於公元1005年在澶州(古稱澶渊郡,今河南省濮陽市)订立的和约,條約所確定的宋遼兩國邊界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国际边界。 在澶渊之盟之后,慶曆年間,辽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详见“重熙增币”。.

新!!: 辽圣宗和澶渊之盟 · 查看更多 »

成州 (辽朝)

成州,中国辽朝时设置的州。 辽圣宗太平元年(1021年),辽圣宗女晋国长公主耶律槊古所尚驸马都尉萧绍业以从嫁户置睦州,后改名成州。开始叫长庆军,隶属上京道,后为兴府军,隶属中京道。治所在同昌县(今辽宁省阜新市西北红帽子村)。属中京道。金朝初废。 Category:辽朝的州 Category:辽宁的州 Category:阜新行政区划史.

新!!: 辽圣宗和成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明启

明启(1010年-1022年)是大理国皇帝段素廉的年号,共计13年。 诸书皆作段素廉改元明启,而胡蔚《南诏野史》作改元“启明”,李兆洛《纪元编》称一作“启明”,一作“启明天圣”。 李家瑞认为,凤仪国师府《董氏石刻家谱》称“明启帝”,应以此为准,而“天圣”只是赞美之词。根据2008年1月出土的《杨温员墓碑》署年“明启二年二月十二日”可知,年号是“明启”。.

新!!: 辽圣宗和明启 · 查看更多 »

明政 (大理)

明政(969年-985年)是大理国皇帝段素順的年号,共计17年。 段素順改元明政的时间,胡蔚《南诏野史》作970年。据《大理国三十七部会盟碑》所载,“明政三年岁次辛未”,推算得改元当在969年。.

新!!: 辽圣宗和明政 (大理) · 查看更多 »

海州 (渤海国)

海州,渤海国的铁利府所领六州之一。 海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附近。辽朝灭渤海,海州百姓一部分留下,为辽朝铁骊国成员。辽太宗天显三年(928年),东丹国南迁时徙置海州,军号南海,治所在今辽宁省海城市,为东京道所属节度使州,下领2州1县。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年)以后,徙其民至上京,置迁辽县。.

新!!: 辽圣宗和海州 (渤海国) · 查看更多 »

斡耳朵

斡耳朵(古突厥文: ;,orda,orda,ordu,ordon,horde ),又称斡鲁朵、斡里朵、兀鲁朵、窝--陀、斡爾朵、鄂爾多等,意为宫帐或宫殿,是突厥、蒙古、契丹等游牧民族的皇家住所和后宫管理、继承单位。最早见于唐代古突厥文的碑铭。 广义的斡耳朵也指宫室建筑或家眷。例如遼德宗将其建立的西辽都城命名为虎思斡鲁朵。也可解國家,俄羅斯人在金帳汗國時代稱直接臣服的國家為大斡耳朵。.

新!!: 辽圣宗和斡耳朵 · 查看更多 »

改革

改革,是指各種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改革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调整,以除舊佈新。目的是要革除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較於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權以達成改變现狀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通常一個改革是否能成功也會影響該國的國勢,若成功可讓該國走向穩定局勢,若失敗可能遭致內亂或衝突。 改革必然要付出代價,且要承受內部和外部、客觀和主觀制約。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通过不断改革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據馬克思學說,历史上的改革,有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宋熙宁变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还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 辽圣宗和改革 · 查看更多 »

懿州 (辽朝)

懿州,宁昌军,节度使。辽朝和金朝设置的州,在今辽宁省境。 太平三年(1023年),燕国长公主(可能是辽圣宗第三女耶律槊古,亦可能是辽圣宗长女耶律燕哥)以媵臣户设置的头下军州,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道。治所在宁昌县(本平阳县)(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子营村北),属黄龙府。辖区约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清宁七年(1061年),皇后蕭觀音进入,改今名。统两县:宁昌县、顺安县。 金朝,移治顺安(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子营村),辖境扩大。先隶咸平府,泰和(1201年—1208年)末属广寧府。户四万二千三百五十一。管辖两县,大定六年(1166年)罢川州,以宜民县、同昌县来属。承安二年(1197年),再次以两县隶川州。泰和四年(1204年),罢川州,以宜民县隶兴中府,同昌县隶义州。 元朝屬於遼陽路,張三丰就是懿州人,明朝初年废懿州。.

新!!: 辽圣宗和懿州 (辽朝) · 查看更多 »

敌烈

敌烈,中国古代游牧部族,于辽、金时期游牧于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下游,亦有迪烈、敌烈得等翻译名称,有八部。常与乌古并称。 辽太祖征服乌古部后,敌烈部于天显五年(930年)降辽,此后叛服不定。辽圣宗统和十二年(994年),命萧绰与萧挞凛经略之,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在敌烈诸部建立镇州、防州和维州三城以镇胁敌烈诸部,并西捍阻卜。此后,敌烈部方才真正臣服辽朝。 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寿昌二年(1096年),又将敌烈、乌古迁于乌纳水。金朝灭亡辽朝后,耶律大石率余众西迁中亚,敌烈亦有一部分随其西迁,余部降金。金朝后将敌烈同乌古部东迁至庞葛城(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其后敌烈之名不见于史书。 Category:辽朝 Category:中國古代民族與國家.

新!!: 辽圣宗和敌烈 · 查看更多 »

招州

招州,绥远军,刺史州。辽朝的州。 辽圣宗开泰三年(1014年)以女直户置招州绥远军。隶西北路招讨司。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属于后杭爱省,南面是富贵城(回鹘城,后来的哈拉和林)。金朝时地入克烈部。 Category:辽朝的州 Category:蒙古国的州 Category:后杭爱省 Category:10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辽圣宗和招州 · 查看更多 »

曹賢順

曹賢順,北宋时期的第八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宗壽的儿子。曹宗壽死后,曹賢順嗣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以歸義軍留後曹賢順,為本軍節度使。辽国開泰八年(即宋天禧三年,1019年)正月壬戌,遼聖宗封沙州節度使曹賢順為燉煌郡王。天禧四年(1020年)和天圣元年(1023年),曹贤顺曾两次向宋廷进贡物品,自天圣元年以后曹氏归义军政权从史籍中消失。曹氏政权可能是在天圣六年至景祐四年(1037年)之间被西夏所滅。.

新!!: 辽圣宗和曹賢順 · 查看更多 »

景德

景德(1004年-1007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 中国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

新!!: 辽圣宗和景德 · 查看更多 »

10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10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101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1010年代 · 查看更多 »

1031年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1031年 · 查看更多 »

1063年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1063年 · 查看更多 »

10世纪

901年1月1日至1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0世纪。.

新!!: 辽圣宗和10世纪 · 查看更多 »

11世纪

1001年1月1日至1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1世纪。.

新!!: 辽圣宗和11世纪 · 查看更多 »

1月16日

1月16日是公历年的第1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9天(闰年是350天)。.

新!!: 辽圣宗和1月16日 · 查看更多 »

6月25日

6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6天(闰年中第177天),离一年的终结还有189天。.

新!!: 辽圣宗和6月25日 · 查看更多 »

986年

没有描述。

新!!: 辽圣宗和986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辽圣宗耶律隆绪耶律隆緒遼聖宗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