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辛納屈主義

指数 辛納屈主義

辛纳屈主義(英文: Sinatra Doctrine),又譯為西納特拉主義或仙納杜拉主義,是苏联戈尔巴乔夫政府用来戏称其允许周边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自己决定自己的内政的政策的名称。这个名称来自于法蘭克·辛納屈的歌《My Way》——苏联允许这些国家走他们自己的路。 辛納屈主義与此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是一个政策上的大转变。在勃列日涅夫主义时期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内政被紧紧地受到莫斯科的控制。勃列日涅夫主义被用来作为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1979年入侵非华沙组织国家阿富汗的借口。1980年代末,苏联内部结构的缺陷、不断加剧的经济问题、反共产主义情感的加剧和阿富汗战争得后果使得苏联对其周边国家的控制越来越困难。 1989年10月25日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拉西莫夫参加美国电视节目《早安美国》评论两天前苏联外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发表的一次讲话。谢瓦尔德纳泽说苏联承认所有国家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是其它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自由选择的权利。格拉西莫夫在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有辛納屈主義。他有一首歌,叫做《我走我自己的路》。所以每个国家决定走它自己的路。”记者问他这是否包括莫斯科接受华约组织内反对共产党。格拉西莫夫回答说:“当然……政治结构必须由住在那里的人民自己决定。” 一般认为辛納屈主義是莫斯科给予其盟国决定它们自己的未来的允诺。实际上它是一个后续政策,因为这个时候苏联的盟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行动自由了。在格拉西莫夫发言一个月前波兰就已经获得了它从1940年代以来第一个非共产党政府。1989年8月匈牙利政府开放了其奥地利边境,开放了铁幕。由于匈牙利是少数东德人可以去的国家,因此上千东德人跑到匈牙利,通过这个开放的边境逃往西德。对于东德政府来说非常恼怒的是匈牙利政府拒绝阻止这个逃亡。 这些事件对于共产党强硬派如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非常恼怒,昂纳克批评传统华约“社会主义者团结”的结束,要求莫斯科惩罚匈牙利。昂纳克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强的批评,在莱比锡及其它东德城市爆发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谢瓦尔德纳泽的讲话和格拉西莫夫对新政策的解释实际上是对昂纳克呼吁的拒绝。 对于华约组织国家来说辛納屈主義有极大的影响。数週後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共产党政府被推翻,冷战和欧洲的分裂结束。.

7 关系: 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东欧剧变冷战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西纳特拉主义My Way法蘭·仙納杜拉

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

东德转型(Die Wende)在德语中指代1989年至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其内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权及中央计划经济的终结,恢复议会民主制和市场经济,并最终走向两德统一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导致东德转型的非暴力的抗议示威活动又被称为和平革命(Friedliche Revolution)。.

新!!: 辛納屈主義和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 · 查看更多 »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东欧革命、蘇東波,西方社会称之为1989年系列革命)指在1990年前后东欧和中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发生反对派推翻共产党政权的急剧政治变化。 1989年2月,波兰团结工会取得合法地位后,剧变开始。其后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以1989年六四事件为起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出现大范围反对当局执政的抗议活动。1989年6月4日,波兰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执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同月,匈牙利亦开始拆除其部分边境设防,大量东德居民经由该国流入西德。这加剧了东德内部的不稳定情绪,莱比锡等地出现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最终致使柏林墙倒塌,两德合并。而苏联在八一九事件后也不可避免的走向分裂。 这场剧变最终以蘇共亡黨、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1990到1992年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相继成为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亦走向分裂。域外的柬埔寨、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相继宣布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 在东欧剧变后,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东欧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巴尔干地区亦饱受战乱摧残。美国的世界权力范围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美国文化、价值观和资本主义制度继而传播至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西方许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组织把他们的指导思想转变为社会民主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亦向东欧扩张,欧洲一体化进程因而加快。.

新!!: 辛納屈主義和东欧剧变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辛納屈主義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目前,他是继埃贡·克伦茨(东德)、汉斯·莫德罗(东德)、洛塔尔·德迈齐尔(东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蘇聯)、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蘇聯)、(匈牙利)之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集团的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被中國网友戏称为“地图头”。.

新!!: 辛納屈主義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西纳特拉主义

#重定向 辛納屈主義.

新!!: 辛納屈主義和西纳特拉主义 · 查看更多 »

My Way

是一首歐美著名英文流行曲,旋律源自法國名曲("Comme d'habitude"),法文原版由克羅德·法蘭索瓦(Claude François)、雅克·赫霍(Jacques Revaux)及吉爾·提伯(Gilles Thibaut)在1967年共同創作,隨後由保羅·安卡(Paul Anka)改編成英文版,1969年首次收錄在法蘭·仙納杜拉(Frank Sinatra)同名大碟,自此風靡全球。這首歌不但成為仙納杜拉的代表作,在流行文化上亦常被用作為告別曲,表示一場表演的結束或一個人的離開。這亦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喪禮輓曲。相比英文版哀傷的曲調,法文版的配樂則有憂傷、輕快、或搖滾版本。.

新!!: 辛納屈主義和My Way · 查看更多 »

法蘭·仙納杜拉

法蘭西斯·艾伯特·仙納杜拉(Francis Albert Sinatra,),暱稱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綽號瘦皮猴,著名美國男歌手和奧斯卡獎得獎演員。常被公認為20世紀最優秀的美國流行男歌手之一。 法蘭·仙納杜拉的音樂生涯始於搖擺樂時代,最初曾與哈利·詹姆士和湯米·多爾西一同合作,但在1940年代初便轉而成為獨唱歌手,並因此取得了極大的成就。1950年代初,仙納杜拉一度陷入低潮,但因成功在1953年因演出電影取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而捲土重來。仙納杜拉曾經與Capitol唱片簽約,並發行了好幾張廣受好評的唱片(當中包括《In the Wee Small Hours》、《Songs For Swingin' Lovers》、《Come Fly With Me》、《Only the Lonely》和《Nice 'n' Easy》)。他後來又離開了Capitol唱片,轉為自立門戶,創立屬於自己的Reprise唱片(當中著名唱片計有《Ring-A-Ding-Ding》、《Sinatra at the Sands》和《Francis Albert Sinatra & Antonio Carlos Jobim》),除了周遊各地外,在1960年代初甚至與鼠黨及美國總統甘迺迪建立起親如兄弟的友誼。在1965年,即仙納杜拉步入50歲的那年,他發行了一套名為《September of My Years》的唱片,作為對自己的回顧,其後他又有《Strangers in the Night》和《My Way》等曲更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曲。仙納杜拉在後期曾嘗試貼近樂壇的轉變,而發行過好幾份風格截然不同的唱片,這些唱片之中的部份歌曲雖然曾在電影中播放過,可是始終不獲好評,結果促使他在1971年宣佈退休。不過到了1973年,仙納杜拉宣佈復出,除了在1976年娶芭芭拉·馬克思(Barbara Marx)為妻,又重新發行唱片(其中又以《New York, New York》一曲最為有名),環遊各地演出,一直到在1995年才再度淡出。 法蘭·仙納杜拉共有3名孩子,分別名為南希、小法蘭和蒂娜,而這3名孩子都是他的首任妻子南希·巴白圖(Nancy Barbato)所生。法蘭·仙納杜拉一生共有四段婚姻,除第一段婚姻外,他曾先後和阿娃·嘉娜、米亞·花露和芭芭拉·馬克思結婚。當中與芭芭拉之婚姻一直維持到他逝世。.

新!!: 辛納屈主義和法蘭·仙納杜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仙納杜拉主義辛纳屈主义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