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足利晴氏

指数 足利晴氏

足利 晴氏(日语:あしかが はるうじ 永正5年(1508年)- 永禄3年(1560年)5月27日)战国时代第4代古河公方(在职:1535年 - 1552年),是最后一任受到室町幕府正式承认而且具有影响力的古河公方。.

23 关系: 千葉昌胤古河公方小山秀綱小田原之戰小田政治上杉朝定 (扇谷上杉家)上杉憲政二曲輪豬助北條綱高北條氏康北條氏綱公方关东享禄内乱第一次國府台之戰结城政胜結城晴朝足利义晴足利義氏 (古河公方)足利義明足利高基足利藤氏關東公方河越城之戰

千葉昌胤

千葉昌胤()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下總國千葉氏第24代當主。千葉勝胤的嫡長子,利胤、胤富、親胤的父親。.

新!!: 足利晴氏和千葉昌胤 · 查看更多 »

古河公方

古河公方()是日本室町時代後期至戰國時代的公方,出自於以下總國古河(現茨城縣古河市)為根據地的關東足利氏。享德4年(1455年),第5任鎌倉公方將根據地由鎌倉遷移至古河,並且成為首任古河公方,是為享德之亂。其後,足利政氏、足利高基、足利晴氏和足利義氏先後擔任古河公方,政權維持長達130年,御所則以為主。由於古河公方是鎌倉公方的嫡流,因此有時也統稱為關東公方()。促使古河公方成立的享德之亂,在性質上與應仁、文明之亂相近,是導致關東地方進入戰國時代的原因峰岸純夫(1989)、233-254頁(東国における十五世紀内乱の意義)。,不但舊有的政治體制受到巨大的影響,亦造就新興勢力後北條氏崛起。另外,由於在戰國時代關於關東的史料相當豐富,因此通常以後北條氏的發展過程為軸心來解說,相對地在後北條氏以前的情況則較缺乏關注。然而,通過近年的研究顯示,關東的各豪族大多以鎌倉公方嫡流出身的古河公方為首,換言之古河公方亦曾經權傾一時。古河公方成立初期盤据於東關東一帶,在得到千葉氏等武家氏族支持下,與得到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等的堀越公方對立。其後,後北條氏進佔關東,古河公方曾經與舊敵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聯手,可是在河越城之戰中敗北。勝出的後北條氏則通過混入古河公方內部,破壞其體制,並且利用其體制支配關東。後期,繼承關東管領地位的上杉謙信雖然曾經擁立足利藤氏與北條氏政支持的古河公方足利義氏對立,但是隨著成立,失去利用價值的古河公方隨著義氏的死去而自然消滅。因此,關東踏入戰國時代的時段為古河公方成立開始,直至後北條氏被豐臣秀吉消滅為止。進入江戶時代後,古河公方的末裔以的身份存續下去。.

新!!: 足利晴氏和古河公方 · 查看更多 »

小山秀綱

小山秀綱(1529年—1603年8月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期前期的武將、戰國大名。第18代當主。父親是小山高朝。.

新!!: 足利晴氏和小山秀綱 · 查看更多 »

小田原之戰

小田原之戰(日語:小田原の役、小田原攻め、小田原征伐、小田原合戦)是日本戰國時代1590年(天正18年)豐臣秀吉與北條家之間的戰爭。戰爭起因於北條家家臣猪俣邦憲違反秀吉頒發的惣無事令,攻擊真田家的名胡桃城。豐臣軍一方面去包圍小田原城,一方面則攻擊北條家的領地,最後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後北條家滅亡。.

新!!: 足利晴氏和小田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小田政治

小田 政治(おだ まさはる)是常陸的戰國大名。小田氏第14代当主。小田氏的中興之祖,引開了小田氏戰國大名化的步伐,構造了小田氏的最盛期。.

新!!: 足利晴氏和小田政治 · 查看更多 »

上杉朝定 (扇谷上杉家)

上杉 朝定(うえすぎ ともさだ 大永5年(1525年)- 天文15年4月20日(1546年5月19日))武藏国战国大名。扇谷上杉家事实上最后一任当主。.

新!!: 足利晴氏和上杉朝定 (扇谷上杉家) · 查看更多 »

上杉憲政

上杉憲政(1523年-1579年4月1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負責擔任室町幕府的關東管領的山内上杉氏的當主。父親是上杉憲房。別名是憲當、光徹等。迎上杉謙信為養子。.

新!!: 足利晴氏和上杉憲政 · 查看更多 »

二曲輪豬助

二曲輪豬助 (にのくるわ いすけ,生歿年不詳) 戰國時代、風魔忍者眾,受首領風魔小太郎之命,侍奉小田原城北條氏康。 天文十四(1545)年,山內上杉家上杉憲政、扇谷上杉家上杉朝定及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共計八萬大軍,合圍北條軍勇將北條綱成所鎮守的武藏河越城。雙方對壘至翌年四月,北條氏康率軍自小田原城救援河越。 豬助在此戰中以其俊足(.

新!!: 足利晴氏和二曲輪豬助 · 查看更多 »

北條綱高

北條綱高(1506年4月-1585年12月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後北條氏的家臣。父親是高橋高種。母親是伊勢宗瑞(北條早雲)的養女,妻子是南条重頼之女、南条右京亮重長之妹。幼名三島丸。初名高橋綱種或種政。育有一子名為北條康種(常陸介)。.

新!!: 足利晴氏和北條綱高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康

北條氏康()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大名。他以第三代家督的身份,領導後北条氏與室町幕府關東管領上杉氏、甲斐守護武田氏,以及關東地方和周邊諸侯爭鬥,使北条家在關東地方逐漸壯大。.

新!!: 足利晴氏和北條氏康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綱

北條氏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北條早雲的長子。幼名為伊豆千代丸。養有兒子氏康、為昌、氏尧以及養子綱成。.

新!!: 足利晴氏和北條氏綱 · 查看更多 »

公方

公方是前近代日本的一個稱呼,即「公」的意思,指的是統治者,體現其對國家的統治權。其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古代天皇及其朝廷,一說是鐮倉時代或室町時代對幕府將軍的稱呼。特別地,在室町時代的後半葉,公方這一稱號成為實際執掌日本政權的足利將軍家一族地方勢力的一個稱號。足利氏在日本各地有若干個公方,如鐮倉公方、越中公方等。公方的稱號被稱為公方號。江戶時代以後,則成為了幕府將軍的稱號。.

新!!: 足利晴氏和公方 · 查看更多 »

关东享禄内乱

关东享禄内乱(日语:関東享禄の内乱 享禄2年(1529年)‐享禄4年(1531年)是古河公方家同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两家中、大致上同时发生,同时终结的内乱。推测两场内乱相互关联,但因为史料少,还有很多不明之处。.

新!!: 足利晴氏和关东享禄内乱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國府台之戰

古河公方足利政氏與兒子足利高基不和。高基的弟弟・空然還俗後,名為足利義明,起初漂泊不定,後來被上總國真里谷武田氏五代當主真里谷信清迎入下總國小弓城。 義明受到真里谷氏、里見氏等勢力擁立,號稱小弓公方。古河公方因為與千葉氏對立,意圖佔領鎌倉。但由於北条氏綱勢力崛起,並佔領鎌倉及武藏江戸城,與義明的關係漸漸產生緊張。氏綱原本在古河・小弓公方的鬥爭過程中採取中立的立場,義明在接受里見氏、真里谷氏介入家族內鬥後,於江戶灣一帶漸漸擴大勢力。亡命期間接受真里谷信隆(信保的庶長子)的支援,而與北条家產生對決的姿態。此外,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義明的外甥)與北条氏綱締結同盟。1537年2月武藏・下總國境的葛西城成為北条氏的勢力範圍,義明更感受到北条氏的威脅。 1538年10月、義明隨同里見義堯・真里谷信聯軍1萬進入國府台城。另一方面、氏綱與嫡男氏康、弟弟長綱率2萬軍進入江戶城。 小弓軍進行軍議,打算渡過江戶川攻擊北条軍。這是由於足利義明對己方軍隊的武勇過於自信,打算親自上陸迎擊敵軍,致使里見義堯原本打算「半渡擊之」的意見不被採納。此外,里見義堯考量到小弓軍戰敗、足利義明被殺後,可趁勢佔領「空白區域」拓展勢力,因此,主戰場選在松戸方面,除了預備作為退路的可能之外,還能協同市川側的友軍共同夾擊北条軍。 10月7日,北条方軍師根來金石齋(大藤信基)進言渡河安全無虞,並與小弓軍在國府台北側的相模台(現在的松戶市)發生衝突。起初小弓軍佔有優勢,漸漸壓迫北条軍。然而,嫡子義純被討死的戰報傳來後,義明憤而向北条軍方向突撃,遭北条軍兵士圍攻戰死。里見義堯在接收到「義明戰死」的情報後,即刻自戰場脫離,進而造成小弓軍崩壞。北条軍趁勢將小弓城、真里谷城佔領,真里谷信應降伏,信隆成為真里谷氏當主。 此戰結果、北条氏的勢力侵入下總。另一方面,義明的戰死及真里谷信隆的復歸,造成勢力地圖鉅變,形成權力「空白區域」,里見義堯趁勢收攏小弓方遺臣,佔領上總國南部的久留里城及大多喜城,將房總半島的大半區域納入手中。 Category:戰國時代戰役 (日本) Category:關東足利氏 Category:後北條氏 Category:里見氏 Category:松戶市 Category:上總武田氏 Category:下總國.

新!!: 足利晴氏和第一次國府台之戰 · 查看更多 »

结城政胜

结城政胜(文龟3年1503年—永禄2年1559年9月2日)日本战国时代前期武将,下总国结城氏第16代当主。父亲为结城氏第15代当主结城政朝,结城政胜为次男,幼名六郎。官位至左卫门督。.

新!!: 足利晴氏和结城政胜 · 查看更多 »

結城晴朝

結城晴朝()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下總國的戰國大名。第17代當主。父親是小山高朝。.

新!!: 足利晴氏和結城晴朝 · 查看更多 »

足利义晴

足利義晴(,將軍在職期間1521年-1546年)是室町時代室町幕府第12代將軍。第11代將軍足利義澄的長子、母為日野永俊之女、日野富子之姪。弟足利義維。正室為近衛尚通之女。有子足利義輝及足利義昭。幼名為龜王丸,法名:萬松院曄山道照。.

新!!: 足利晴氏和足利义晴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氏 (古河公方)

足利義氏(,)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第5任古河公方,是足利氏第3任當主同名的第14代子孫。義氏父親是第4任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母親則是北條氏綱之女芳春院,正室是北條氏康之女淨光院殿。異母兄弟是足利藤氏、。.

新!!: 足利晴氏和足利義氏 (古河公方) · 查看更多 »

足利義明

足利義明(生年不詳-1538年10月29日)是室町時代後期至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足利氏一門。父親是第2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哥哥是第3代古河公方足利高基。自稱小弓公方。.

新!!: 足利晴氏和足利義明 · 查看更多 »

足利高基

足利高基(あしかが たかもと,)战国时代武将。第三代古河公方(1512年至1535年在位)。足利政氏的长男。母亲不详。妻子是宇都宮成纲女儿・瑞云院。.

新!!: 足利晴氏和足利高基 · 查看更多 »

足利藤氏

足利藤氏(生年不詳-卒年不詳)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足利氏一門。父親是足利晴氏。母親是簗田高助的女兒。弟弟有義氏、藤政、輝氏、家國。 被擁立為古河公方(1561年至1562年在位),當時的關白近衛前久亦承認其古河公方的地位,不過在現代並不被列入歷代公方。.

新!!: 足利晴氏和足利藤氏 · 查看更多 »

關東公方

東公方(かんとうくぼう)是日本室町時代關東地方各足利氏分支的稱號。「公方」是日本武家對征夷大將軍的敬稱;關東公方源於室町幕府派出機關鎌倉府的長官,最初稱為鎌倉公方(かまくらくぼう),管轄範圍包括關八州及伊豆(今靜岡縣東部的半島部份)、甲斐(今山梨縣)等十個令制國。 自15世紀後半葉的「享德之亂」,與幕府對立的五代鎌倉公方足利成氏遷往古河城(位於今茨城縣古河市)以來,改稱「古河公方」(こがくぼう),16世紀前半葉又分出駐在下總國小弓城(位於今千葉縣千葉市)的「小弓公方」。 另外,「享德之亂」期間,幕府派駐伊豆國堀越(位於今靜岡縣伊豆之國市)的「堀越公方」,也號稱是正統的關東公方,但在1467年應仁之亂勃發、幕府無力東顧的背景下,僅傳兩代、36年就為駿河國(今靜岡縣中部)今川氏客將伊勢盛時所滅。.

新!!: 足利晴氏和關東公方 · 查看更多 »

河越城之戰

河越城之戰(河越城の戦い)是發生在日本戰國時代關東地方,以控制位在武藏國(約當今東京都及埼玉縣)中部的河越城(位於今埼玉縣川越市,又作「川越城」)為目標,在後北条氏與扇谷、山內兩上杉家間爆發的一連串爭奪戰;其中以1545年10月(日本天文14年9月)到翌年(1546年)5月(天文15年4月)的最後一場戰役規模最大,也最具決定性。 是役,以室町幕府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為首的關東反北條勢力聯軍,憑優勢兵力圍攻由後北條氏武將北條綱成駐守的河越城,卻在後北条氏當主氏康率領援軍,與該城守軍發動夜襲內外夾擊下,遭北條軍擊潰;後北條氏從此長期控制該城,直到1590年遭豐臣秀吉的小田原征伐軍滅亡為止。儘管雙方交戰時間超過六個月,由於北條軍關鍵的奇襲是在陽曆5月19日(和曆4月20日)的夜間發動,這場戰役常被稱為「河越夜戰」。.

新!!: 足利晴氏和河越城之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