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趙燕俠

指数 趙燕俠

趙燕俠(),祖籍河北,中国共产党員,京剧演員,工旦行,師承諸茹香、荀慧生等多位先生,京剧旦角“赵派”艺术创始人。 曾自組燕鳴社(后來的燕鳴京劇團),1961年起參加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剧院)。 1979年起出任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現已離休。 1980年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演出作品有《紅梅閣》(李慧娘救裴)、《紅娘》、《辛安驛》、《碧波仙子》、《白蛇傳》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蘆蕩火種》(后來的样板戏《沙家浜》等)。 2008年1月26日,她和張春華、李金泉、王金璐、譚元壽、杜近芳、梅葆玖、刘秀荣、楊秋玲、李世濟、孙毓敏、刘长瑜、李長春、李维康、叶少兰、張幼麟、李荣威、周仲博、汪慶元、尚長榮、陳少雲、王梦云、孫正陽、關棟天共同列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2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旦行演员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趙姓.

8 关系: 尚長榮京剧張春華 (京劇)北京京剧院王金璐燕守平裘盛戎李慕良

尚長榮

尚長榮(),京劇演員,工淨行,師承陳富瑞、侯喜瑞等。現在是中國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上海京劇院工作(1988年起)。.

新!!: 趙燕俠和尚長榮 · 查看更多 »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 趙燕俠和京剧 · 查看更多 »

張春華 (京劇)

張春華(),京劇演員,工--行,葉盛章弟子。.

新!!: 趙燕俠和張春華 (京劇) · 查看更多 »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劇院,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的公營京劇院團,1979年組建。 前身是1955年末籌組,1956年初成立的北京京劇團,下分北京京劇一團、北京京劇二團、北京京劇三團等幾個京劇團,首任團長(總團長)是馬連良,首任各分團團長(總副團長)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 曾在劇院工作的演員和創作人員除了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4大頭牌,還有汪曾祺、趙燕俠、譚元壽、馬長禮、李慕良、王瑞芝、汪本貞、何順信、姜鳳山、唐在炘、熊承旭、陸松齡、譚世秀、遲金聲等名家。 現有梅葆玖、李世濟、張克讓、安雲武、燕守平、金惠武、朱紹玉等多位獲評正高級職稱的演員和創作人員。 馬連良團長時代,創作演出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影響很大,新編古裝戲有:《趙氏孤兒》、《官渡之戰》、《海瑞罷官》(吳晗編劇)、《望江亭》、《秦香蓮》、《赤壁之戰》(與當時叫中國京劇院的中國國家京劇院聯演)等;現代戲有:《秋瑾》、《年年有餘》、《杜鵑山》(1964年)、《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等。 《望江亭》、《秦香蓮》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與中國京劇院聯演彩色京劇電影《群英會》。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樣板戲裡的《沙家浜》一劇由北京京劇團集體創作。 改革開放后上演的吳祖光劇作《三打陶三春》1983年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現任院領導是黨委書記劉勝利和院長李恩傑。 Category:京劇劇團 Category:中國劇團.

新!!: 趙燕俠和北京京剧院 · 查看更多 »

王金璐

王金璐(),京劇演員,工生行,馬連良弟子,中國國家1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出身北京中華戲曲學校「金」字科,1934年經校長焦菊隱推薦,與師兄王和霖同拜馬連良先生門下。 曾任上海京劇院及其前身華東戲曲研究院實驗京劇團演員,得周信芳院長許多指點。 1979年起任北京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 2002年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造型表演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同時得獎的還有紅線女、袁世海等藝術家。 2008年1月26日,他和李金泉、張春華、譚元壽、趙燕俠、杜近芳、梅葆玖、劉秀榮、楊秋玲、李世濟、孫毓敏、劉長瑜、李長春、李維康、葉少蘭、張幼麟、李榮威、周仲博、汪慶元、尚長榮、陳少雲、王夢雲、孫正陽、關棟天共同列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2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新!!: 趙燕俠和王金璐 · 查看更多 »

燕守平

燕守平,1941年在江蘇沛縣出生,京劇琴師,北京市戲曲學校畢業,現任北京京劇院琴師,以他的藝術成就獲評國家一級演員職稱,編著《京胡古今名段集》(2004年第1版)等書。 他的愛人馬小曼是馬連良的女兒,工京劇旦行,也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2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養的京劇藝術人才。 他最有代表性的京劇胡琴(京胡)伴奏;演奏作品是第2批樣板戲裡的《杜鵑山》1劇,他擔任甲組琴師和電影版琴師,錢江攝影,謝鐵驪導演的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電影裡的京劇胡琴就是他拉的(甲組和電影版鼓師是史镇鑫,管弦樂指揮是胡炳旭)。 他從1954年考進戲曲學校就開始從事京劇伴奏,到現在已經54年了。 他在學校師從楊寶忠等先生,1959年畢業后留在母校任教,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調北京京劇團(1979年改北京京劇院,直到現在),並師從劇團音樂指導徐兰沅學習京劇音樂藝術。 曾與馬長禮、譚元壽、張君秋、趙燕俠、孫毓敏、耿其昌、李維康、馬永安、楊春霞、李寶春、萬一英、于魁智、李勝素、孟廣祿、趙葆秀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他的學生有趙立新、高俊浩等。.

新!!: 趙燕俠和燕守平 · 查看更多 »

裘盛戎

裘盛戎(),京劇演員,工淨行,1915年8月25日在中國北京出生,1971年10月5日在北京去世,他的爸爸裘桂仙工淨行,同時善長京劇胡琴(京胡)藝術。 他出身富連成科班盛字科,曾與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周信芳、金少山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任北京市京劇二團團長。 北京市京劇一團、北京市京劇二團、北京市京劇三團合併成北京京劇團(北京京劇院的前身)后,與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趙燕俠、馬富祿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排演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 《群英會》(飾黃蓋)和《秦香蓮》(飾包拯)2部彩色京劇電影紀錄保存了他的舞台藝術。 他的琴師是汪本貞,鼓師是張繼武,張退休后改譚世秀。 他參演的新編古裝京劇除《秦香蓮》和《赤壁之戰》外,還有《赤桑镇》(飾包拯)、《除三害》(飾周處)、《趙氏孤兒》(飾魏絳,李慕良唱腔設計)、《舍命全交》(飾羊角哀)、《官渡之戰》(飾曹操)、《海瑞罷官》(飾徐階)、《林則徐》(飾林則徐)等,現代京劇有《雪花飄》(飾陳大爺,汪曾祺編劇)、《杜鹃山》(飾烏豆,1964年,李慕良唱腔設計,徐兰沅音樂指導)、《海港》(飾高志揚,唐在炘操琴、音樂設計,1968年)、《南方來信》(飾陳老四,越戰題材)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受到迫害,1971年離世。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裘姓.

新!!: 趙燕俠和裘盛戎 · 查看更多 »

李慕良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京劇琴師、京劇作曲家,马连良和徐兰沅的學生,中國共產黨員,湖南長沙人,著有《京劇流派的產生與發展》等。 長期給老師馬連良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為演員伴奏唱腔),完成多部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的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 主要的京劇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赤壁之戰》、《趙氏孤兒》、《海瑞罷官》(吴晗編劇);現代京劇《杜鵑山》(1964年版,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與同學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合作,4人的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等。 編寫了好多新唱腔,給裘盛戎設計了《漢調二黃原板》「我魏絳」唱段;給趙燕俠設計了《徽調二黃原板》「親兒的臉吻兒的腮」唱段。 創作了《新東方贊》、《萬年歡慶》、《凝思曲》、《新八岔》(用在新編古裝京劇《趙氏孤兒》一劇裡面,據台灣出版的《梁訓益的平劇文場音樂》一書說,《新八岔》是徐蘭沅的創作,梁訓益和李慕良都是徐蘭沅的學生)、《新山坡羊》(用在1964年版京劇現代戲《杜鵑山》裡面)等京劇胡琴(京胡)曲牌和京胡協奏曲《長征頌》(1979年)等好多音樂。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长沙人 Mu慕良.

新!!: 趙燕俠和李慕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