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趙文楷

指数 趙文楷

趙文楷(),字介山,號逸書。安徽太湖景宁乡人。清朝狀元、政治人物。.

目录

  1. 12 关系: 尚溫王世太史第琉球册封使列表翰林院識名園趙樸初趙曾重赵继元赵畇李于培李鼎元清朝状元列表

尚溫王

尚溫(;)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五代國王。1795年至1802年在位。童名思五郎金。他是尚穆王世子尚哲的次子。尚穆王死後由他繼位。 尚溫王對儒學在琉球民間的普及做出了貢獻。1798年,尚溫王接受了國師蔡世昌(高島親方)的建議,下令在王宮以北開辦國學(現首里高等學校),又開辦了三個鄉學(平等學校);同時廢止了久米村對四個官生名額的壟斷行為,規定官生中的二名應為首里人。這引起了不少久米村人的不滿,引起了官生騷動。尚溫王逮捕了首謀者金文和(松永親雲上)等人,鎮壓了這次騷亂。 1800年(嘉慶五年),清嘉慶帝派修撰趙文楷、編修李鼎元為正副冊封使,前往琉球國,冊封尚溫為王,並賜「海表恭藩」的御筆匾額。1801年,在鄉民的請求下,尚溫王又下令開辦了一個鄉學。1802年,琉球第一次向中國派遣首里城出身的官生。.

查看 趙文楷和尚溫王

世太史第

世太史第位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是一座清代古民居,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太史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明刑部给事中刘尚志宅第。清代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赵畇购得此宅。因赵畇与其父赵文楷、子赵继元、孙赵曾重四代翰林,故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赵继元曾孙赵朴初即诞生在此宅中,故又称赵朴初故居。 世太史第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31平方米,分东西两路中轴线。东路四进,西路三进,除西路第三进为三开间外,其它各进均为五开间。西路第二进后为花园。.

查看 趙文楷和世太史第

琉球册封使列表

自1404年起,每逢琉球王位發生更替之際,中國皇帝往往要向琉球派遣冊封使。 以下是琉球册封使列表,列出了從1404年起,至1865年止,中国明朝、清朝两代向琉球派遣的所有册封使、副册封使的名单。.

查看 趙文楷和琉球册封使列表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查看 趙文楷和翰林院

識名園

識名園,琉球國時代又稱識名之御殿(),是琉球园林之一,位於日本沖繩縣那霸市識名,佔地約4萬2千平方米,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室的離宮和接待中國派遣之冊封使的地方,由於座落於首里城之南約1.56公里,別稱南苑 。.

查看 趙文楷和識名園

趙樸初

趙樸初(),安徽省太湖县人,中國社會活動家、宗教領袖、诗人、书法家、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此外还担任著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及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查看 趙文楷和趙樸初

趙曾重

赵曾重(),字伯远,号蘅甫。安徽太湖人,晚清翰林、学者。 其家族文风极盛,曾祖赵文楷为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祖父赵畇,父赵继元皆为进士出身。赵曾重为长子,十九岁入县学,二十四岁优贡,同年江南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会试中第,成贡士,因假未及殿试。光绪六年(1880年)补殿试,朝考,取为二甲第七十九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1883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回乡,主讲安庆敬敷书院。著有《味琴山馆集》。.

查看 趙文楷和趙曾重

赵继元

趙繼元(),字梓芳,號養齋,安徽太湖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趙文楷之孫,趙畇长子,二妹趙繼蓮(1838年-1892年)嫁李鴻章。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貢,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散馆考试,列三等,出京擔任知县。後捐補道員。同治十二年(1873年)任江苏督署营务处。出京為江寧特用道節制督標,加按察使司銜。晚年定居江寧棉鞋营。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卒。 馮煦评价其作品:“詩質而不野,麗而不纖,出入于眉山、剑南间,而能自摅。”著有《静观堂遗集》二卷。妻王夢蘭著有《三十六鴛鴦舫存稿》,今不存。有子趙曾重、趙曾裕。趙曾裕是赵朴初的祖父。.

查看 趙文楷和赵继元

赵畇

趙畇(),字芸譜,號岵存,晚號遂園、遂翁。安徽太湖人。 狀元趙文楷第四子,趙文楷去世五個月後,趙畇才出生,由母親王氏養成。早年師從余尔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编写《漕运史》,特旨上书房行走,教授皇子读书。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军席卷东南,占领南京,工部侍郎吕贤基奏請與趙畇、给事中袁甲三和李鸿章創辦团练,制定《团练章程》六条。咸丰六年(1856年)出任广东惠潮嘉道。 同治元年(1862年)其母病逝长沙,与赵文楷合葬于仙人打坐山。借居安慶李蕴章家中。同治三年(1864年)辞官歸里,主讲於安庆敬敷书院,奖掖后进。同治四年(1865年)妻子韦氏、长媳、次媳相继去世。光绪三年(1877年)病逝于安庆。著《遂园诗抄》十卷、《遂园诗律诗抄》四卷、《重修潘刘堤碑》一卷,編有《遂翁自訂年譜》。.

查看 趙文楷和赵畇

李于培

李--培,字滋園,清朝官員,山东省安邱縣(今安丘市)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趙文楷和李于培

李鼎元

李鼎元(),字味堂,一字和叔,號墨莊,四川綿州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與兄弟李調元、李驥元同稱“綿州三李”。嘉慶五年(1800年)與趙文楷出使琉球,五月初一登舟,並作「航海詞」。官至兵部主事。著有《使琉球記》六卷、《再遊記》四卷。.

查看 趙文楷和李鼎元

清朝状元列表

中國科舉狀元全覽請見中國狀元列表。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取狀元114名。.

查看 趙文楷和清朝状元列表